CN211848704U - 一种用于铺设人行道的架空支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铺设人行道的架空支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48704U
CN211848704U CN202020111655.7U CN202020111655U CN211848704U CN 211848704 U CN211848704 U CN 211848704U CN 202020111655 U CN202020111655 U CN 202020111655U CN 211848704 U CN211848704 U CN 2118487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idewalk
regular prism
paving
regu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1165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熠鹏
冯渐熙
黄俊文
叶建文
黄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No2 Municip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No2 Municip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No2 Municip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No2 Municip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1165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487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487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487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铺设人行道的架空支座,该架空支座设于人行道的基层与砖之间,该架空支座包括基座及设于基座上的定位柱,所述基座包括正棱柱部及设于所述正棱柱部上方的正棱台部;所述正棱柱部的侧壁上设有截面呈半圆状的埋管槽;所述正棱台部的上端面用于架设砖;所述定位柱为正棱柱状,所述定位柱的轴心与所述基座的轴心重合;所述定位柱每一侧边均设有间隔倒角。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架空支座来铺装人行道,能够使雨水缓存在架空支座与砖的之间,一方面避免雨水下渗到基层影响人行道的实用寿命,另一方面能避免雨水漫过人行道砖的上方影响行人出行。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铺设人行道的架空支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行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铺设人行道的架空支座。
背景技术
现有铺设人行道时,一般是然后对人行道的土基顶进行平整,碾压,形成基层,然后在基层上铺设面砖。这种结构的人行道排水功能不够好,现有的人行道在应对降雨的情况下,雨水落到人行道铺砖面板上并且通过人行道铺砖面板2%的横坡横向流动到沥青路面与人行道路缘石之间的雨水井,雨水流进雨水井里的排水管并且通过排水管排走。然而排水井需要同时排走人行道与马路的雨水,在大降水量的情况下,导致排水不及时导致马路路面积水,更严重甚至雨水漫过路缘石直接浸泡人行道,给路人造成影响;且流入人行道基层甚至垫层的雨水,无法排出,在过往行人对人行道的竖向压力下,容易产生孔隙水压力,这种压力会直接导致基层的开裂,松散等现象影响人行道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一种用于铺设人行道的架空支座,可以用于铺设快速排水的人行道,以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的人行道排水功能不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铺设人行道的架空支座,该架空支座设于人行道的基层与砖之间,该架空支座包括基座及设于基座上的定位柱,所述基座包括正棱柱部及设于所述正棱柱部上方的正棱台部;所述正棱柱部的侧壁上设有截面呈半圆状的埋管槽;所述正棱台部的上端面用于架设砖;所述定位柱为正棱柱状,所述定位柱的轴心与所述基座的轴心重合;所述定位柱每一侧边均设有间隔倒角。
作为所述用于铺设人行道的架空支座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基座的正棱柱部为正六棱柱状,所述正棱柱部的其中三面侧壁上设有卡槽,另外三面侧壁上设有卡块,所述卡槽与所述卡块结构对应;所述卡槽和所述卡块均设于所述埋管槽的下方。
作为所述用于铺设人行道的架空支座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卡块为从所述正棱柱部侧壁上突出的半球体状,所述卡槽为从所述正棱柱部侧壁上凹陷的半球体状。
作为所述用于铺设人行道的架空支座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定位柱的高度与人行道上铺设的砖的厚度相等。
作为所述用于铺设人行道的架空支座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间隔倒角的宽度为2-4mm。
作为所述用于铺设人行道的架空支座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定位柱为正六棱柱状。
作为所述用于铺设人行道的架空支座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正棱台部的上端面上设有沿所述基座的轴心周向分布的六根凸筋,所述凸筋从所述基座的轴心向外发散,所述凸筋与所述定位柱的侧边对应。
作为所述用于铺设人行道的架空支座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凸筋的截面呈等腰三角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利用该架空支座,将该架空支座设于人行道基层和砖之间,将人行道上的砖架空设置,并且可利用该架空支座预埋软式透水管;利用定位柱对砖定位安装,使砖与砖之间存在可以快速排水的间隙;砖与该架空支座之间可以形成能够暂时储存雨水的储水腔室,储水腔室内的雨水能够通过下方的软式透水管排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铺设人行道的架空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铺设人行道的架空支座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铺设人行道的架空支座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架空支座与砖的铺设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架空支座与砖的铺设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架空支座与砖的铺设剖视示意图;
图8为铺设在该架空支座上的砖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砖与凸筋的配合示意图;
图10为架空支座与砖铺设为人行道后的纵向剖视示意图;
图11为架空支座与砖铺设为人行道后的俯视剖视示意图。
图中:1、架空支座;11、基座;111、正棱柱部;112、正棱台部;113、埋管槽;114、卡块;115、卡槽;12、定位柱;121、间隔倒角;13、凸筋;
2、砖;21、卡缘;3、排水间隙;4、软式透水管;5、路缘石;6、排水道;7、雨水井;8、储水腔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参考图1-4,示出了一种用于铺设人行道的架空支座,该架空支座1设于人行道的基层与砖2之间,该架空支座1包括基座11及设于基座11上的定位柱12,所述基座11包括正棱柱部111及设于所述正棱柱部111上方的正棱台部112;所述正棱柱部111的侧壁上设有截面呈半圆状的埋管槽113;所述正棱台部112的上端面用于架设砖2;所述定位柱12为正棱柱状,所述定位柱12的轴心与所述基座11的轴心重合;所述定位柱12每一侧边均设有间隔倒角121。
具体而言,该架空支座1在实际应用中,参考图5-6,将多个架空支座1拼接在一起,一基座11的正棱柱部111的侧壁与相邻基座11的正棱柱部111的侧壁相抵接,两相邻的基座11上的埋管槽113合并,拼接成截面呈圆形状的埋管通道,而埋管通道内设置有软式透水管4;砖2架设在基座11的正棱台部112的上端面,砖2与定位柱12的侧面相抵接,该砖2为无砂透水混凝土砖,该砖2具有蜂窝结构,雨水能够快速透过砖2而下渗;参考图7,基座11的正棱台部112与砖2之间形成了储水腔室8;当下雨时,雨水能够快速穿过砖2并进入所述储水腔室8中,避免人行道上积聚雨水而阻碍行人出行。其中,雨水进入所述储水腔室8后,能够从上而下地进入所述埋管通道中的软式透水管4,软式透水管4能够使雨水顺利渗入管内,而泥砂杂质被阻挡在管外;通过所述软式透水管4输送走雨水。
此外,参考图6,砖2上有用于与定位柱12的侧面相抵接的抵接面,另外砖2的抵接面与定位柱12的侧面相重合,由于所述定位柱12的每一侧边均设有间隔倒角121,使得砖2与砖2之间具有排水间隙3。具体的所述间隔倒角121的宽度为2-4mm,即所述排水间隙3的宽度为2-4mm。如此,避免在降雨量大的时仅靠砖2的蜂窝结构排水不及时的情况发生;所述排水间隙3可以加速雨水的下渗。
上述方案中,理所当然的,所述定位柱12的高度与人行道上铺设的砖2的厚度相等。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为了结构的稳定性及美观性,所述定位柱12为正六棱柱状,所述基座11的正棱柱部111为正六棱柱状;为了使得多个架空支座1拼接时,结构能够更稳定,参考图1-3及图7,所述正棱柱部111的其中三面侧壁上设有卡槽115,另外三面侧壁上设有卡块114,所述卡槽115与所述卡块114结构对应;所述卡槽115和所述卡块114均设于所述埋管槽113的下方。具体而言,所述卡块114为从所述正棱柱部111侧壁上突出的半球体状,所述卡槽115为从所述正棱柱部111侧壁上凹陷的半球体状。有利于保持架空支座1的六边形支座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及人行道面板的稳定性,给过往行人提供安全保障。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为了在保持砖2与砖2之间具有排水间隙3的基础上,快速安装砖2;参考图2、4和5,所述正棱台部112的上端面上设有沿所述基座11的轴心周向分布的六根凸筋13,所述凸筋13从所述基座11的轴心向外发散,所述凸筋13与所述定位柱12的侧边对应。如此,能够利用所述凸筋13分隔开两相邻的砖2;优选的,参考图9,所述凸筋13的截面呈等腰三角形状,而为了同时能够为砖2提供卡固的效果,将砖2的下表面的边沿设为与凸筋13相对应的卡缘21,所述卡缘21与所述凸筋13的表面相抵接。
在实际应用中,参考图10和11,人行道边的路缘石5上可设置与所述软式透水管4位置对应的排水道6,使软式透水管4内的雨水通过所述排水道6流入雨水井7;其中也可以在所述排水道6内设置软式透水管4。另外,由于雨水经过软式透水管4的初步过滤,也可以将软式透水管4中的雨水汇集一处,用于城市路面清洗和城市绿化的浇灌,有效的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如此,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架空支座1来铺装人行道,能够使雨水缓存在架空支座1与砖2的之间,一方面避免雨水下渗到基层影响人行道的实用寿命,另一方面能避免雨水漫过人行道砖2的上方影响行人出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用于铺设人行道的架空支座,该架空支座设于人行道的基层与砖之间,其特征在于,该架空支座包括基座及设于基座上的定位柱,所述基座包括正棱柱部及设于所述正棱柱部上方的正棱台部;所述正棱柱部的侧壁上设有截面呈半圆状的埋管槽;所述正棱台部的上端面用于架设砖;所述定位柱为正棱柱状,所述定位柱的轴心与所述基座的轴心重合;所述定位柱每一侧边均设有间隔倒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铺设人行道的架空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正棱柱部为正六棱柱状,所述正棱柱部的其中三面侧壁上设有卡槽,另外三面侧壁上设有卡块,所述卡槽与所述卡块结构对应;所述卡槽和所述卡块均设于所述埋管槽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铺设人行道的架空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为从所述正棱柱部侧壁上突出的半球体状,所述卡槽为从所述正棱柱部侧壁上凹陷的半球体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铺设人行道的架空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的高度与人行道上铺设的砖的厚度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铺设人行道的架空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倒角的宽度为2-4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铺设人行道的架空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为正六棱柱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铺设人行道的架空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棱台部的上端面上设有沿所述基座的轴心周向分布的六根凸筋,所述凸筋从所述基座的轴心向外发散,所述凸筋与所述定位柱的侧边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铺设人行道的架空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筋的截面呈等腰三角形状。
CN202020111655.7U 2020-01-16 2020-01-16 一种用于铺设人行道的架空支座 Active CN2118487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11655.7U CN211848704U (zh) 2020-01-16 2020-01-16 一种用于铺设人行道的架空支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11655.7U CN211848704U (zh) 2020-01-16 2020-01-16 一种用于铺设人行道的架空支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48704U true CN211848704U (zh) 2020-11-03

Family

ID=732322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11655.7U Active CN211848704U (zh) 2020-01-16 2020-01-16 一种用于铺设人行道的架空支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487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87782B (zh) 一种装配式自排水沥青路面的路缘石及其施工方法
KR102419419B1 (ko) 조립식 배수로 장치 및 그 설치방법
JP2007138707A (ja) 透水性舗装用歩車道境界ブロック及び透水性舗装の排水構造
KR102175809B1 (ko) 우수 침투 저류 보도블록
CN211848704U (zh) 一种用于铺设人行道的架空支座
CN110983907A (zh) 一种装配式自排水人行道
KR102051860B1 (ko) 보도용 배수 트렌치
CN213709815U (zh) 透水路缘石和道路雨水收集系统
JP2019210682A (ja) ブロック舗装の排水構造
KR101019562B1 (ko) 보도블록 및 보차도 경계석을 포함하는 도로의 시공 구조 및 시공 방법
CN205604016U (zh) 一种行道砖及人行道
CN213571358U (zh) 具有蓄水功能的园林路面铺装结构
CN212895755U (zh) 一种城市道路人行道排水装置
CN109763392B (zh) 一种透水路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KR102154399B1 (ko) 배수시스템
KR200462236Y1 (ko) 투수 보도판석용 케이스
KR101950585B1 (ko) 빗물 저장 기능을 구비한 조립식 도로용 지주물
CN217710186U (zh) 一种城市道路的透水性人行道
JP2011047107A (ja) 歩車道境界ブロック及び歩車道境界排水構造
CN216663666U (zh) 一种适合不同路面的基层透水工字砖
CN218323040U (zh) 一种适应商业街区的海绵排水系统
CN112982075B (zh) 一种城市环保路面
CN215947779U (zh) 一种砂基透水砖人行道结构
JP2016079592A (ja) 舗装構造
CN113981767B (zh) 一种城市非机动车道路面排水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