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11924U - 一种物料箱的新型传送对接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物料箱的新型传送对接台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811924U CN211811924U CN201922182440.4U CN201922182440U CN211811924U CN 211811924 U CN211811924 U CN 211811924U CN 201922182440 U CN201922182440 U CN 201922182440U CN 211811924 U CN211811924 U CN 21181192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form
- conveying
- frame structure
- material box
- roller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物料箱的新型传送对接台,包括框架结构;框架结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翻转平台和输送平台;输送平台包括顶升气缸;顶升气缸安装在框架结构的右端底部;顶升气缸顶部的输出端,与升降平台相连接;升降平台的四角分别安装有一个导向柱;每个导向柱与安装在框架结构上的导向轴承组合,实现升降平台垂直运动导向;升降平台安装有横向分布的两个第一电动辊和多个从动辊;框架结构顶部中间位置间隔安装两个纵向分布的第二电动辊;翻转平台顶部面板,安装有第三电动辊及等间距安装有多个牛眼轴承;翻转平台顶部面板正下方倾斜安装有翻转气缸。本实用新型能方便、快捷地让工人能够从物料箱将物料取出,减少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箱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物料箱的新型传送对接台。
背景技术
目前,智能工厂的发展越来越成熟,但是,在异形复杂工件的自动装配方面,还存在无法实现完全自动化,在适当的装配工艺流程中,还需要人工参与。
在自动化装配生产线中,常存在半自动装配的过程,即主体和配件实现自动传送,由人工完成装配动作。主要实现形式为:主体件在中间主体传送台上自动传送,工作人员分布在传送台两侧装配,装配零件供应线与主体传送台平行布局,工作人员可以实现不移动工位,通过转身动作,完成在一侧取件,而在另一侧装配的过程。
目前,装配零件常通过物料箱进行输送,物料箱能够将多种配件集中储存、运输,但是,现有的物料箱一般体积比较大、重量也大,工人需要从水平垂直放置的物料箱的顶部开口获取取物料,由于物料箱箱壁的高度较高,从而不便于工人进行物料的取出,因此,如何方便、快捷地让工人能够从物料箱将物料取出,减少人工成本,是自动化生产线设计中长期改进的问题。
因此,目前迫切需要开发出一种技术,其能够方便、快捷地让工人能够从物料箱将物料取出,减少人工成本,提高整体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物料箱的新型传送对接台。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物料箱的新型传送对接台,包括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翻转平台和输送平台;
其中,输送平台包括顶升气缸;
顶升气缸安装在框架结构的右端底部;
顶升气缸顶部的输出端,与升降平台相连接;
升降平台的四角分别安装有一个导向柱;
每个导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升降平台;
升降平台的顶面左右两端,分别具有两个支撑板,两个支撑板纵向平行布置;
两个支撑板的顶端,安装有横向分布的两个第一电动辊;
框架结构的顶部中间位置,间隔安装有两个纵向分布的第二电动辊;
其中,第一电动辊的转动传送方向,与外部的上层传送带的传送方向相同;
上层传送带顶部放置有物料箱;
第二电动辊的转动传送方向,垂直于位于外部的上层传送带的传送方向;
翻转平台的顶部面板上,安装有纵向分布的第三电动辊以及等间距安装有多个牛眼轴承;
翻转平台的顶部面板的正下方,倾斜安装有一个翻转气缸。
其中,两个第一电动辊之间的位置,设置有横向分布的流利条和从动辊;
两个第一电动辊前后平行分布;
位于后侧的第一电动辊的后侧,安装有预设多个从动辊;
这预设多个从动辊的整体前后两侧,分别具有一个流利条。
其中,第一电动辊比从动辊高出一部分。
其中,框架结构顶部的右侧端前侧,安装有物料箱入口传感器;
框架结构顶部的右侧端边框的后侧,间隔安装有小物料箱到位传感器和大物料箱到位传感器。
其中,两个第二电动辊之间的位置,安装有一个纵向分布的第一挡板,与升降平台一体做升降运动。
其中,翻转平台的顶部面板最左端,垂直设置有第二挡板。
其中,翻转平台的顶部面板上,开孔安装有翻转光电传感器。
其中,牛眼轴承安装位置,比第三电动辊位置更低。
由以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物料箱的新型传送对接台,能够实现将物料箱由水平传送变换为倾斜传送状态,其能够方便、快捷地让工人能够从物料箱将物料取出,减少人工成本,提高整体生产效率,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物料箱的新型传送对接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物料箱的新型传送对接台中,输送平台与翻转平台对接时的工作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物料箱的新型传送对接台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输送平台;2为框架结构;3为翻转平台;
111为小物料箱到位传感器,112为大物料箱到位传感器,113为物料箱入口传感器,12为流利条;13为从动辊;14为第一电动辊;15为第二电动辊;
16为第一挡板;17为导向轴承;18为顶升气缸;
31为第三电动辊;32为牛眼轴承;33为第二挡板;34为翻转光电传感器;35为到位挡块;36为翻转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物料箱的新型传送对接台,包括框架结构2;
框架结构2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翻转平台3和输送平台1;
其中,输送平台1包括顶升气缸18;
顶升气缸18安装在框架结构2的右端底部;
顶升气缸18顶部的输出端,与升降平台100相连接;
升降平台100的四角分别安装有一个导向柱101;
每个导向柱101的顶部固定连接(例如螺钉连接)升降平台100的四个支点;
升降平台100的顶面左右两端,分别具有两个支撑板102,两个支撑板纵向平行布置;
两个支撑板102的顶端,间隔安装有横向分布的两个第一电动辊14和多个从动辊13;
框架结构2的顶部中间位置,间隔安装有两个纵向分布的第二电动辊15;
其中,第一电动辊14的转动传送方向,平行于位于外部的上层传送带的传送方向,即方向相同;
上层传送带顶部放置有物料箱;
第二电动辊15的转动传送方向,垂直于位于外部的上层传送带的传送方向。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两个第一电动辊14之间的位置,设置有横向分布的流利条12(即铝合金滑轨)和从动辊13;两个第一电动辊14前后平行分布;
位于后侧的第一电动辊14的后侧,安装有预设多个从动辊13;
这预设多个从动辊13的整体前后两侧,分别具有一个流利条12。
具体实现上,第一电动辊14比从动辊13高出一部分,也就是更高,从而使第一电动辊与物料箱紧密接触,输送不会打滑。
具体实现上,第一电动辊14和从动辊13与升降平台一体做升降运动。
具体实现上,流利条12固定安装于框架2,当升降平台落到低位时,流利条12高出第一电动辊14一部分,当升降平台举升到高位时,第一电动辊14和从动辊13高出流利条12一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实用新型,纵向横移,除了有第二电动辊15传送支撑之外,还有三个流利条12支撑。流利条12和第二电动辊15,均安装在框架结构2右端顶部。
具体实现上,框架结构2顶部的右侧端前侧,安装有物料箱入口传感器113;
框架结构2顶部的右侧端边框的后侧,间隔安装有小物料箱到位传感器111和大物料箱到位传感器112(即两个光电传感器,如接近开关),能够用于对物料箱进行到位判断,从而进一步触发控制升降平台落到低位。
具体实现上,两个第二电动辊15之间的位置,安装有一个纵向分布的第一挡板16,可以作为物料箱的横移导向,与升降平台一体做升降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每个导向柱101的外部,分别具有一个导向轴承17。导向轴承17与框架结构右侧下部具有的横梁相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每个导向柱101通过与安装在框架结构上的导向轴承组合,实现升降平台垂直运动导向。
需要说明的是,从动辊、第一电动辊14以及第一挡板进行配合工作,传送物料箱稳定笔直的向前移动;导向轴承为一组4个,保证在升降平台升降过程中,不会发生偏移或旋转;顶升气缸为薄型气缸,连接升降平台与框架结构,控制输送平台上升和下降。
在本实用新型中,翻转平台3的顶部面板上,安装有纵向分布的第三电动辊31以及等间距安装有多个牛眼轴承32;
翻转平台3的顶部面板的正下方,倾斜安装有一个翻转气缸36。
具体实现上,翻转平台3的顶部面板最左端,垂直设置有第二挡板33。
具体实现上,翻转平台3的顶部面板上,开孔安装有翻转光电传感器34(例如为光电传感器,如接近开关)。
具体实现上,框架结构2的左侧中部安装有一个到位挡块35;
到位挡块35与翻转气缸36的输出端对应设置。
具体实现上,牛眼轴承32安装位置,比第三电动辊31位置更低。
需要说明的是,牛眼轴承滚动灵活,在其上面的物体能够沿任何方向滑移,第三电动辊转动时,物料箱能够在翻转平台无阻碍的滑移;第二挡板是防止在翻转平台进行角度调整时,物料箱不会滑出翻转平台,进而保护工作人员;翻转光电传感器检测到物料箱后,翻转气缸开始动作;翻转气缸动作后,接触到位挡块时,到位挡块起保护作用,这样既不会损伤翻转气缸,又能稳定停止在合适位置。
对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上,对于流利条、第一电动辊14、第二电动辊15,在升降平台下降到位后,物料箱完全与固定于输送平台的第一电动辊14脱离,流利条和第二电动辊15对物料箱底部进行支撑,第二电动辊15转动,物料箱沿流利条的方向从输送平台传送到翻转平台。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实用新型,输送平台1的入口(即框架结构2的前侧右端)连接顶部放置有物料箱的上层传送带,从而物料箱通过上层传送带送入输送平台1顶部,翻转平台3的出口由人工取料或人工引导到下层斜面传送带(下层斜面传送带的传送方向,与第三电动辊31的传送方向垂直)。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顶升气缸、翻转气缸,为了满足设计需要。必须稳定连接在框架底座上,且自身缸体要求能承受3MPa的压力。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小物料箱到位传感器111和大物料箱到位传感器112,分别安装于输送平台距末端一定距离(预设距离)处;
物料箱入口传感器113,安装于输送平台的入口。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第一电动辊和第二电动辊,其位置比从动辊位置稍高一点,使电动辊能够受力,保证物料箱能够稳定输送。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第一挡板,连接在输送平台内侧,随输送平台一起升降。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牛眼轴承,其放置位置应该均匀合理,且低于第三电动辊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到位挡块35,直接连接在框架结构2上,这样才能够满足支撑力需求。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框架结构2整体采用铝型材框架结构。输送平台设计为两面敞开、两面封闭式框架;不仅能够安装传感器,还可以防止物料箱运动出输送平台,可以对较大体积物料箱进行多维度传送。
在本实用新型中,输送平台在初始状态下,上层传送带或者人工将物料箱传送到输送平台,控制系统根据物料箱入口传感器113、物料箱到位传感器是否检测到信号,进行判断,控制第一电动辊14转动;顶升气缸控制输送平台上升,与传送带对接,顶升气缸控制输送平台下降,与翻转平台对接,并通过第二电动辊15和流利条,将物料箱传送到翻转平台;导向轴承连接下固定支撑板与上输送平台,使平台升降平稳。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三电动辊与牛眼轴承,在接收到输送平台传送过来的物料箱后,可将物料箱移动到工人侧,且工人通过牛眼轴承,可以轻松将物料箱移动到下层斜面平台上,多个工人可同时工作;翻转气缸带动翻转平台,使其倾斜到固定角度,方便工人取料。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实用新型,发明人经过研究,物料的斜面存取更符合人体工程设计,为了提高装配工人工作的舒适性,物料箱在人体侧可实现倾斜传送方式。
基于以上工业生产特点,本实用新型是能够自动改变物料箱由高平面传送到低处斜面状态传送的一种设计,是一种箱体多维自动传送对接台。
对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上,上述的几个电动辊还包括驱动电机,以及控制系统;气缸装置还包括方向控制系统,速度控制系统;该对接台能够接收来自传送带供给的物料箱;能够检测物料箱并输送到对接台内,然后输送平台下降到位,将物料箱从输送平台传送到翻转平台,翻转平台自动进行角度调整,调整到位后,工人取出物料箱内物料或引导至斜面传送带。该对接台可进行物料箱的多维度传送,减少人工工作量,实现物料从供货区到装配的自动传送。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实用新型,其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三个直线运动和一个旋转角度运动,实现对物料箱进行传送。本实用新型由输送平台、翻转平台与框架结构组成,能够有效减少物料传送机构的占地,减少人力使用,高效完成物料装箱后进行线边传送任务,准确到达装配线供料区,可实现物料传送线与装配供料线间按S形紧密布局,节省大量厂区空间,同时实现物料箱体类由水平向前传送转换为倾斜返回传送,倾斜角度适合人体装配作业取料过程的工程学要求,既提高了装配人员工作的舒适性,又可实现物料从仓库供应区到装配线的智能化传送。
具体实现上,本实用新型作为一种物料箱的新型传送对接台,其外框架采用铝型材框架结构。
对于本实用新型,输送平台1为两面敞开式外围框架,对不同体积的物料箱都能接收。当对接台控制系统(可以包括可编程控制器PLC、中央处理器CPU、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或者单片机MCU)接收到上层系统传来物料箱传送完成信号后,对接台控制系统确认顶升气缸回复初始状态,其他条件也都满足时,发出回复初始信号1;在物料箱入口传感器113检测到信号时,对接台控制系统控制第一电动辊14转动;在物料箱到位传感器(即小物料箱到位传感器111和大物料箱到位传感器112)检测到信号后,对接台控制系统控制第一电动辊14立刻停止转动,完成一个直线方向上物料箱传送。
如果在物料箱输送到位,系统控制顶升气缸下降,输送平台随着整体下降,完成一个直线方向上物料箱传送;顶升气缸下降到位后,系统确认翻转气缸回复初始状态,系统控制第二电动辊15转动一段时间,在流利条的辅助传送下,完成输送平台与翻转平台对接;当物料箱全部运动出输送平台时,对接完成,对接台控制系统控制顶升气缸上升,输送平台发出工作完成信号,并准备下一个工作流程。
对于本实用新型,翻转平台3上安装一个翻转光电传感器,能够检测翻转平台顶部有无物料箱。当对接台控制系统接收到上层系统传来物料箱传送完成信号后,在翻转光电传感器确认翻转平台没有物料箱,对接台控制系统控制翻转气缸回复初始状态,翻转平台回到原位,发出回复初始信号;在输送平台下降到位,第二电动辊15和第三电动辊31同步转动,在牛眼轴承的辅助下,带动物料箱直线运动;当翻转光电传感器检测到信号时,说明物料箱已经运动到翻转平台的合适位置,此时,系统控制第三电动辊31立刻停止转动,完成一个直线方向上物料箱传送;物料箱运动到位后,对接台控制系统控制翻转气缸缩回,翻转气缸拉动翻转平台缓慢转动,翻转气缸运动到位后,即翻转平台转动固定角度后,翻转气缸停止工作,完成一个旋转运动;此时,物料箱倾斜,取料工人能够快速、方便地取出物料箱内的物料。此外,若有下一个物料箱即将到来信号,工人将翻转平台上物料箱推动到下层斜面传送带上,让其他工人继续工作,并通过翻转光电传感器34信号的有无,来完成翻转平台没有物料箱的确认;翻转平台回复初始状态,翻转平台发出工作完成信号,并进入下一个工作流程。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物料箱的新型传送对接台,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多个方向的直线运动和旋转运动,能够实现物料箱的多维度传送,实现料箱开口以适合人体工程学的倾斜角度到达装配线供料线边,实现倾斜输送。此自动传送对接台结构可有效提高物料箱输送效率,满足工人舒适工作,减少体力消耗,节省传送空间面积,降低生产成本,可实现物料箱传送过程的自动化和人性化。
2、本实用新型的输送平台采用挡板结构能够防止传送过程中物料箱传送偏离,可以与输送平台一起升降,不影响输送平台与翻转平台对接;第一电动辊14比从动辊高出一部分,使第一电动辊与物料箱紧密接触,输送不会打滑;两个光电传感器进行配合,可以控制第一电动辊14转动,通过小物料箱到位传感器111和大物料箱到位传感器112的同步安装,可以实现对不同大小规格物料箱的有效输送;采用流利条配合第二电动辊15,减少了摩擦,轻松把物料箱传送到翻转平台。
3、本实用新型的翻转平台采用牛眼轴承,且设计安装位置比第三电动辊31位置稍低,不仅能够从输送平台接收物料箱,还可以很轻松把平台上的物料箱移动到下层斜面平台,减少工人劳动量;挡块的使用,有效预防了物料箱过重而导致结构撞击,减少工厂噪声。
4、本实用新型的输送平台与翻转平台在一个整体上连接紧密,减少了占地面积,便于对接台整体控制,也减少了中间传送环节。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物料箱的新型传送对接台,其能够实现将物料箱由水平传送变换为倾斜传送状态,方便、快捷地让工人能够从物料箱将物料取出,减少人工成本,提高整体生产效率,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物料箱的新型传送对接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结构(2);
框架结构(2)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翻转平台(3)和输送平台(1);
其中,输送平台(1)包括顶升气缸(18);
顶升气缸(18)安装在框架结构(2)的右端底部;
顶升气缸(18)顶部的输出端,与升降平台(100)相连接;
升降平台(100)的四角分别安装有一个导向柱(101);
每个导向柱(101)的顶部固定连接升降平台(100);
升降平台(100)的顶面左右两端,分别具有两个支撑板(102),两个支撑板纵向平行布置;
两个支撑板(102)的顶端,安装有横向分布的两个第一电动辊(14);
框架结构(2)的顶部中间位置,间隔安装有两个纵向分布的第二电动辊(15);
其中,第一电动辊(14)的转动传送方向,与外部的上层传送带的传送方向相同;
上层传送带顶部放置有物料箱;
第二电动辊(15)的转动传送方向,垂直于位于外部的上层传送带的传送方向;
翻转平台(3)的顶部面板上,安装有纵向分布的第三电动辊(31)以及等间距安装有多个牛眼轴承(32);
翻转平台(3)的顶部面板的正下方,倾斜安装有一个翻转气缸(3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箱的新型传送对接台,其特征在于,两个第一电动辊(14)之间的位置,设置有横向分布的流利条(12)和从动辊(13);
两个第一电动辊(14)前后平行分布;
位于后侧的第一电动辊(14)的后侧,安装有预设多个从动辊(13);
这预设多个从动辊(13)的整体前后两侧,分别具有一个流利条(1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料箱的新型传送对接台,其特征在于,第一电动辊(14)比从动辊(13)高出一部分。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料箱的新型传送对接台,其特征在于,框架结构(2)顶部的右侧端前侧,安装有物料箱入口传感器(113);
框架结构(2)顶部的右侧端边框的后侧,间隔安装有小物料箱到位传感器(111)和大物料箱到位传感器(112)。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料箱的新型传送对接台,其特征在于,两个第二电动辊(15)之间的位置,安装有一个纵向分布的第一挡板(16)。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箱的新型传送对接台,其特征在于,翻转平台(3)的顶部面板最左端,垂直设置有第二挡板(33)。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物料箱的新型传送对接台,其特征在于,翻转平台(3)的顶部面板上,开孔安装有翻转光电传感器(34)。
8.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物料箱的新型传送对接台,其特征在于,牛眼轴承(32)安装位置,比第三电动辊(31)位置更低。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182440.4U CN211811924U (zh) | 2019-12-09 | 2019-12-09 | 一种物料箱的新型传送对接台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182440.4U CN211811924U (zh) | 2019-12-09 | 2019-12-09 | 一种物料箱的新型传送对接台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811924U true CN211811924U (zh) | 2020-10-30 |
Family
ID=730311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2182440.4U Active CN211811924U (zh) | 2019-12-09 | 2019-12-09 | 一种物料箱的新型传送对接台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81192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977731A (zh) * | 2021-11-18 | 2022-01-28 | 南通开放大学(南通建筑职业技术学校、南通市社区教育服务指导中心) | 一种门扇自动生产线 |
-
2019
- 2019-12-09 CN CN201922182440.4U patent/CN21181192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977731A (zh) * | 2021-11-18 | 2022-01-28 | 南通开放大学(南通建筑职业技术学校、南通市社区教育服务指导中心) | 一种门扇自动生产线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33204A (zh) | 机床装料和卸料设备 | |
CN112548386B (zh) | 铁路岔道垫板焊接生产线及控制方法 | |
CN209758361U (zh) | 一种工件自感应翻转机 | |
CN110697625A (zh) | 一种快开式侧帘箱的货物装卸系统 | |
CN211811924U (zh) | 一种物料箱的新型传送对接台 | |
CN112811061A (zh) | 一种饰面材料印刷机凹版辊仓储存取车 | |
CN210709140U (zh) | 一种辊道式输送机顶升装置 | |
CN210365482U (zh) | 一款pcb传送转移装置 | |
CN211444903U (zh) | 一种集装箱的上料机构 | |
US3485390A (en) | Storage system with a transfer mechanism for an article handling vehicle | |
CN213975673U (zh) | 板材封边生产线的中转仓 | |
CN211664004U (zh) | 一种卫浴陶瓷坯体输送机 | |
CN212502588U (zh) | 竹片送料机 | |
CN211544772U (zh) | 一种物流仓储用智能分拣系统 | |
CN113120492A (zh) | 一种可双侧堆垛货物的自动化立体仓库 | |
CN114273271A (zh) | 一种运输托盘自动回收装置 | |
CN203319097U (zh) | 自动化立体仓库单元货物自动调正入库站台 | |
CN201128621Y (zh) | 悬挂输送机自动上料机构 | |
CN217200402U (zh) | 一种自动化上料系统 | |
CN215614138U (zh) | 自动制头机 | |
CN218595190U (zh) | 一种吨桶入仓输送设备 | |
CN217024012U (zh) | 一种垂直输送机 | |
CN215796867U (zh) | 一种仓储物流装车用升降式传送装置 | |
CN211444904U (zh) | 一种快开式侧帘箱的货物装卸系统 | |
CN218695180U (zh) | 一种适配钣金切割自动化集成多列库的多层出料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