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81504U - 换热器组件、风管机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换热器组件、风管机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81504U
CN211781504U CN202020440734.2U CN202020440734U CN211781504U CN 211781504 U CN211781504 U CN 211781504U CN 202020440734 U CN202020440734 U CN 202020440734U CN 211781504 U CN211781504 U CN 2117815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groove
exchanger assembly
side plat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4073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4073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815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815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815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换热器组件、风管机及空调器,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其中换热器组件包括换热器和固定结构,换热器包括相互邻近布置的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之间形成V型结构;固定结构位于换热器的至少一侧,且与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固定连接,固定结构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一换热器朝向固定结构的一侧位于第一凹槽内,第二换热器朝向固定结构的一侧位于第二凹槽内。本实用新型能提高换热器的装配稳定性,并且能对换热器的冷媒管弯管进行保护。

Description

换热器组件、风管机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换热器组件、风管机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风管机的换热器一般包括上换热器和下换热器,传统的换热器固定方式是采用固定板对上下两个换热器进行固定。但是,换热器两侧边的冷凝管会向外伸出形成弯管,传统的固定板连接方式无法对弯管进行保护,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换热器组件,能对冷凝器侧边的冷媒管弯管进行保护。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换热器组件的风管机。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换热器组件的空调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换热器组件,包括:换热器,包括相互邻近布置的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之间形成V型结构;固定结构,位于所述换热器的至少一侧,且与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结构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换热器朝向所述固定结构的一侧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二换热器朝向所述固定结构的一侧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组件,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固定结构分别与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固定连接,使得换热器的连接稳定可靠;且固定结构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以分别包围第一换热器的侧边和第二换热器的侧边,从而对第一换热器侧边和第二换热器侧边的冷媒管弯管进行保护。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换热器包括朝向所述固定结构的一侧设置的第一边板,以及沿所述第一边板向外延伸设置的第一弯管,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弯管的高度,以使所述第一弯管能容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凹槽的上沿设有第一连接边,所述第一连接边朝向远离所述第二凹槽的一侧延伸且与所述第一边板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换热器包括朝向所述固定结构的一侧设置的第二边板,以及沿所述第二边板向外延伸设置的第二弯管,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弯管的高度,以使所述第二弯管能容置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凹槽的上沿设有第二连接边,所述第二连接边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凹槽的一侧延伸且与所述第二边板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凹槽上沿和所述第二凹槽上沿相互邻近的一侧彼此相连形成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边板和所述第二边板固定连接以封闭对应的所述开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板的外侧设有加强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强筋的两端分别朝向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凹槽沿所述第一换热器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下端设有第一导流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凹槽沿所述第二换热器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下端设有第二导流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固定结构为一体成型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风管机,包括以上实施例所述的换热器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管机,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换热器组件设置固定结构分别与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固定连接,使得换热器的连接稳定可靠,固定结构位于换热器形成的通风口的开口处,能有效阻挡通风口向两侧的开口漏风,提高了风管机的换热效率;且固定结构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以分别包围第一换热器的侧边和第二换热器的侧边,从而对换热器的冷媒管弯管进行保护,提高了风管机的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以上实施例所述的换热器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换热器组件设置固定结构分别与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固定连接,使得换热器的连接稳定可靠,固定结构位于换热器形成的通风口的开口处,能有效阻挡通风口向两侧的开口漏风,提高了空调器的换热效率;且固定结构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以分别包围第一换热器的侧边和第二换热器的侧边,从而对换热器的冷媒管弯管进行保护,提高了空调器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风管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换热器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2的爆炸图;
图4为图3中固定结构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换热器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号:
换热器组件10;进风口20;出风口30;风道40;
换热器100;第一换热器110;第一边板111;第一弯管112;第二换热器120;第二边板121;第二弯管122;通风口130;开口140;
固定结构200;第一凹槽210;第一导流口211;第二凹槽220;第二导流口221;第一连接边230;第二连接边240;连接板250;加强筋260;
接水盘3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风管机,包括分别设于前后方向上的两端的进风口20和出风口30,进风口20和出风口30之间形成风道40,风管机还包括换热器组件10和风轮(图中未示出),换热器组件10和风轮沿进风方向依次连接于风道40内,风轮驱动空气从进风口20进入,并通过换热器组件10进行换热,换热后的空气通过风轮向出风口30排出,并最后由出风口30向室外吹出,从而实现对室内空间的控温。
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换热器组件10,包括换热器100和固定结构200。具体的,换热器100包括第一换热器110和第二换热器120,第一换热器110和第二换热器120呈上下布置且相互邻近布置,第一换热器110的一端与第二换热器120的一端相互靠近且第一换热器110的另一端与第二换热器120的另一端相互远离,从而形成V型结构。第一换热器110与第二换热器120之间形成通风口130,需要说明的是,作为换热器100的其中一种安装方式,进风口20进入的空气在风轮的作用下从通风口130进入第一换热器110和第二换热器120进行换热(如图1所示);作为另一种安装方式,进风口20进入的空气在风轮的作用吹向第一换热器110和第二换热器120,换热后从通风口130排出。
进一步说明的是,参照图2和图3所示,通风口130的两侧分别设有开口140,固定结构200位于换热器100的至少一侧,能有效阻挡通风口130向开口140漏风,参照图1所示的实施例,该结构设计能提高换热器100的换热效率。而且,固定结构200分别与第一换热器110和第二换热器120固定连接,使得第一换热器110和第二换热器120之间连接稳定可靠,提高了换热器100的整体强度。参照图2和图3所示,固定结构200设有第一凹槽210和第二凹槽220,第一换热器110朝向固定结构200的一侧位于第一凹槽210内,第二换热器120朝向固定结构200的一侧位于第二凹槽220内。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凹槽210和第二凹槽220可分别包围第一换热器110的侧边和第二换热器120的侧边,从而对换热器100伸出于换热器100侧边的冷媒管弯管进行保护。本实施例的换热器组件10通过固定结构200,能防止换热器组件10在装配输送过程中冷媒管弯管发生碰撞损坏,也能防止换热器组件10与机壳安装时造成冷媒管弯管碰撞变形,也能防止风管机在运输过程中冷媒管弯管发生碰撞损坏。
参照图2和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换热器110包括朝向固定结构200的一侧设置的第一边板111,第一凹槽210沿第一边板111延伸并包围整个第一边板111。第一换热器110还包括沿第一边板111向外延伸设置的第一弯管112(即冷媒管弯管),第一弯管112的数量为多个且呈间隔布置,第一凹槽210的深度大于或等于第一弯管112的高度,保证了所有的第一弯管112都能容置于第一凹槽210内,对第一换热器110的侧边进行较好的保护。
参照图3、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凹槽210的上沿设有远离第二凹槽220的一侧延伸的第一连接边230,即第一连接边230远离开口140方向延伸而成,第一连接边230与第一边板111固定连接,第一连接边230可通过折边加工而成,生产方便,成本较低。
参照图2和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换热器120包括朝向固定结构200的一侧设置的第二边板121,第二凹槽220沿第二边板121延伸并包围整个第二边板121。第二换热器120还包括沿第二边板121向外延伸设置的第二弯管122(即冷媒管弯管),第二弯管122的数量为多个且呈间隔布置,第二凹槽220的深度大于或等于第二弯管122的高度,保证了所有的第二弯管122都能容置于第二凹槽220内,对第二换热器120的侧边进行较好的保护。
参照图3、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凹槽220的上沿设有远离第一凹槽210的一侧延伸的第二连接边240,即第二连接边240远离开口140方向延伸而成,第二连接边240与第二边板121固定连接,第二连接边240可通过折边加工而成,生产方便,成本较低。
参照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凹槽210的上沿和第二凹槽220的上沿相互邻近的一侧彼此相连形成连接板250,连接板25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边板111和第二边板121固定连接。需要说明的是,连接板250将第一凹槽210和第二凹槽220连接一体从而提高了两者之间的结构强度。而且,参照图3所示,连接板250与第一边板111和第二边板121固定连接,既可以对第一换热器110和第二换热器120进行固定,提高两者的连接强度,又可以对开口140进行封闭,提高换热器100的换热效率。
进一步说明的是,参照图4和图5所示,第一连接边230、第二连接边240和连接板250之间形成的安装结构,使得固定结构200可以通过六个螺钉即可固定于换热器100上,能大大提高装配的效率,而且安装结构稳定,使用寿命长,能全方位地对换热器100的冷媒管弯管进行保护。
参照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连接板250的结构强度,连接板250的外侧设有加强筋260。可以理解的是,加强筋260可以通过连接板250折边形成,也可以通过焊接固定于连接板250上。另外,为了减少对风道40进风的影响,加强筋260设置在连接板250的外侧,即背对通风口130的一侧。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加强筋260的两端分别朝向第一凹槽210和第二凹槽220延伸,能够使得连接板250具有足够的抗弯折能力,进一步提高连接板250的结构强度。可以理解的是,加强筋260与第一凹槽210和第二凹槽220相配合,形成三角形结构,进一步加强了固定结构200的强度,使得换热器100的结构更加稳定。
参照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凹槽210沿第一换热器11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下端设有第一导流口211。结合图1所示,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凹槽210与第一边板111之间限定出用于导流冷凝水的通道,可以将第一弯管112和第一边板111表面产生的冷凝水进行收集并通过第一导流口211导流至换热器100下方的接水盘300,避免了冷凝水被风道40吸入的情况,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参照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凹槽220沿第二换热器12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下端设有第二导流口221。结合图1所示,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凹槽220与第二边板121之间限定出用于导流冷凝水的通道,可以将第二弯管122和第二边板121表面产生的冷凝水进行收集并通过第二导流口221导流至换热器100下方的接水盘300,避免了冷凝水被风道40吸入的情况,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固定结构200为一体成型件,能保证连接板250、第一凹槽210、第二凹槽220、第一连接边230和第二连接边240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并且具有方便成型、制造简单的特点,而且省去了多余的装配件以及连接工序。另外,一体成型的结构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较高,组装更方便,寿命更长。本实施例中,固定结构200可通过板材数控加工而成,其零件数目少,且生产更加方便,成本更低。
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风管机,包括以上实施例的换热器组件10。本实施例的风管机通过换热器组件10设置固定结构200分别与第一换热器110和第二换热器120固定连接,使得换热器100的连接稳定可靠,固定结构200位于换热器100形成的通风口130的开口140处,能有效阻挡通风口130向两侧的开口140漏风,提高了风管机的换热效率;且固定结构200设有第一凹槽210和第二凹槽220以分别包围第一换热器110的侧边和第二换热器120的侧边,从而对换热器100的冷媒管弯管进行保护,提高了风管机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以上实施例的换热器组件10。本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换热器组件10设置固定结构200分别与第一换热器110和第二换热器120固定连接,使得换热器100的连接稳定可靠,固定结构200位于换热器100形成的通风口130的开口140处,能有效阻挡通风口130向两侧的开口140漏风,提高了空调器的换热效率;且固定结构200设有第一凹槽210和第二凹槽220以分别包围第一换热器110的侧边和第二换热器120的侧边,从而对换热器100的冷媒管弯管进行保护,提高了空调器的稳定性。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3)

1.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换热器,包括相互邻近布置的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之间形成V型结构;
固定结构,位于所述换热器的至少一侧,且与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结构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
所述第一换热器朝向所述固定结构的一侧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二换热器朝向所述固定结构的一侧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包括朝向所述固定结构的一侧设置的第一边板,以及沿所述第一边板向外延伸设置的第一弯管,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弯管的高度,以使所述第一弯管能容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上沿设有第一连接边,所述第一连接边朝向远离所述第二凹槽的一侧延伸且与所述第一边板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器包括朝向所述固定结构的一侧设置的第二边板,以及沿所述第二边板向外延伸设置的第二弯管,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弯管的高度,以使所述第二弯管能容置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的上沿设有第二连接边,所述第二连接边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凹槽的一侧延伸且与所述第二边板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上沿和所述第二凹槽上沿相互邻近的一侧彼此相连形成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边板和所述第二边板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的外侧设有加强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的两端分别朝向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沿所述第一换热器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下端设有第一导流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沿所述第二换热器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下端设有第二导流口。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为一体成型件。
12.风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组件。
13.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组件。
CN202020440734.2U 2020-03-30 2020-03-30 换热器组件、风管机及空调器 Active CN2117815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40734.2U CN211781504U (zh) 2020-03-30 2020-03-30 换热器组件、风管机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40734.2U CN211781504U (zh) 2020-03-30 2020-03-30 换热器组件、风管机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81504U true CN211781504U (zh) 2020-10-27

Family

ID=729280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40734.2U Active CN211781504U (zh) 2020-03-30 2020-03-30 换热器组件、风管机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8150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06640A (zh) * 2020-03-30 2020-06-1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换热器组件、风管机及空调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06640A (zh) * 2020-03-30 2020-06-1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换热器组件、风管机及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119995B1 (en) Heat exchanger
AU2011215523B2 (en) Heat exchanger for air conditioner
CN111306640A (zh) 换热器组件、风管机及空调器
CA2548785A1 (en) Heat exchanger for vehicle
CN211781504U (zh) 换热器组件、风管机及空调器
CN211345777U (zh) 底盘壳体、窗式空调器
CN107763833B (zh) 室内换热器、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11023545A (zh) 底盘壳体、窗式空调器
JP2015200442A (ja) 熱交換器
CN106949557B (zh) 壁挂式空调一体机
CN210119132U (zh) 用于换热器的翅片、换热器及空调室外机
CN220707547U (zh) 换热结构、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13019897U (zh) 箱体组件及风管机
CN212552525U (zh) 换热器组件及风管机
CN214307347U (zh) 换热器组件、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7402685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2511430U (zh) 空调器
CN216281719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JP3170545B2 (ja) 空気調和機
CN216384384U (zh) 一种移动空调
CN216481352U (zh) 一种空调烟机集成系统及集成空调灶
CN220236820U (zh) 热泵洗碗机
CN217764600U (zh) 一种热管换热装置以及电转换器装置
CN212457178U (zh) 空调室外机
CN215337011U (zh) 一种蒸发器导水结构、风管机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