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65926U - 备用轮胎限位结构及具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备用轮胎限位结构及具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65926U
CN211765926U CN202020045679.7U CN202020045679U CN211765926U CN 211765926 U CN211765926 U CN 211765926U CN 202020045679 U CN202020045679 U CN 202020045679U CN 211765926 U CN211765926 U CN 2117659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are tire
beam support
vehicle
backup pad
limi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4567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迎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4567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659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659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659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备用轮胎限位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包括车身地板、备用轮胎、限位梁及限位梁支架,限位梁支架固定在车身地板上,备用轮胎水平设置在车身地板上,限位梁设置于限位梁支架上,限位梁贴合在备用轮胎靠近车辆前部一侧的胎面上。该备用轮胎限位可有效解决备用轮胎向后排座椅冲击的问题,且结构简单、重量较轻、成本较低、拆装方便。

Description

备用轮胎限位结构及具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备用轮胎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备用轮胎限位结构及具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车辆在研发的过程中,为了节约车辆内部的布置空间,多将动力电池设置在车辆后地板的备胎池中。一般情况下,是在备胎池中设一动力电池安装支架,先将动力电池固定在该动力电池安装支架上,然后将备用轮胎放置在动力电池的上方,并将备用轮胎卡箍在该电池安装支架上。但是这种方式会加高备用轮胎的高度,使得备用轮胎的高度超出了备胎池深度方向的包裹空间。在车辆的行驶过程中,尤其是发生紧急减速或后部追尾等情形时,可能发生动力电池安装支架向车辆的前方移动,或者备用轮胎直接脱离动力电池安装支架的问题,导致备用轮胎冲击后排座椅,从而影响乘车人员的乘车体验甚至对后排乘员的身体造成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备用轮胎限位结构及具其的车辆,该备用轮胎限位结构包括车身地板、备用轮胎、限位梁及限位梁支架,所述限位梁支架固定在所述车身地板上,所述备用轮胎水平设置在所述车身地板上,所述限位梁设置于所述限位梁支架上,所述限位梁贴合在所述备用轮胎靠近车辆前部一侧的胎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梁呈弧状延伸,且其弧度与所述备用轮胎的外侧胎面相适应。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梁为管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梁与多个所述限位梁支架通过螺接方式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梁与所述限位梁支架的连接处呈扁平状。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梁支架包括第一限位梁支架、第二限位梁支架及第三限位梁支架,所述第一限位梁支架和所述第三限位梁支架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相对设置,所述第二限位梁支架设置在所述备用轮胎靠近车内的一侧,且所述第二限位梁支架与所述备用轮胎中心的连线为所述第一限位梁支架和所述第三限位梁支架连线的中垂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梁支架和/或所述第三限位梁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及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及所述第三支撑板相互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固定在所述车身地板上,所述第二支撑板沿所述第一支撑板向竖直向上延伸,所述第三支撑板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板远离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侧上,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板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端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板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梁支架及所述第三限位梁支架靠近车辆边缘的一侧,且所述第二支撑板的板面与车身长度方向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备用轮胎的限位结构还包括轮罩连接板,所述轮罩连接板设置在所述车身地板的宽度方向的两侧,且分别与所述第一限位梁支架和所述第三限位梁支架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上述备用轮胎限位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备用轮胎限位结构的限位梁设置在后排座椅与备用轮胎之间,并与备用轮胎的外侧胎面贴合,当车辆发生追尾或紧急减速等较大后部冲击力的情况下,限位梁可吸收备用轮胎的冲击力,阻止备用轮胎从动力电池支架上脱出,并防止其向上翘起,从而解决备用轮胎与车辆后排座椅发生碰撞的问题,以提高后排乘客的乘车体验,防止备用轮胎对后排座椅冲击给后排乘客造成伤害。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备用轮胎限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图1中限位梁梁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图1中备用轮胎限位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另一实施例中备用轮胎限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备用轮胎限位结构及具其的车辆,该备用轮胎限位可有效解决备用轮胎向后排座椅冲击的问题,且结构简单、重量较轻、成本较低、拆装方便。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备用轮胎限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备用轮胎12限位结构包括车身地板11、备用轮胎12、限位梁13及限位梁支架14,多个限位梁支架14固定在车辆的车身地板11上,备用轮胎12水平设置在车辆的车身地板11上,限位梁13设置于限位梁支架14上,该限位梁13贴合在备用轮胎12靠近车辆前部一侧的胎面上。也即在竖直方向上,限位梁13的高度不超过备用轮胎12最上方的胎面高度,也不低于备用轮胎12最下方的胎面高度,以实现对备用轮胎12的限位作用。
本实施例中,限位梁13设置在后排座椅与备用轮胎12之间,并与备用轮胎12的外侧胎面贴合,当车辆发生追尾或紧急减速等较大后部冲击力的情况下,限位梁13可吸收备用轮胎12的冲击力,阻止备用轮胎12从动力电池支架上脱出,并防止其向上翘起,从而解决备用轮胎12与车辆后排座椅发生碰撞的问题,以提高后排乘客的乘车体验,防止备用轮胎12对后排座椅冲击给后排乘客造成伤害。在其他实施例中,限位梁13的两端也可以直接固定在车身地板11或轮罩连接板15上。
请继续参照图1,该限位梁13呈弧状延伸,且其弧度与备用轮胎12的外侧胎面相适应。也即,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限位梁13呈“C”型延伸。本实施中限位梁13贴合在备用轮胎12的外侧胎面上,并与备用轮胎12的外侧胎面相适应,相较于呈直线延伸的限位梁13,弧状延伸的限位梁13与备用轮胎12的接触面积较大,也即限位梁13和备用轮胎12之间的摩擦力更大,更易避免备用轮胎12向上翘起。
进一步地,该限位梁13为管状结构,也即限位梁13为空心的管梁。本实施例中,限位梁13为刚性结构的管梁,其内部为空心结构,一方面可减小限位梁13本身的重量,从而降低车辆整体的重量,提升车辆的燃油经济性,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形变在撞击时吸收备用轮胎12的冲击力,进一步地减少对座椅的冲击。
图2所示为图1中限位梁梁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为图1中备用轮胎限位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至图3,该限位梁13与多个限位梁支架14通过螺接方式连接。也即,每一限位梁支架14上均设有一个螺栓连接孔,限位梁13在与每一限位梁支架14连接的位置各设有一个螺栓连接孔,然后通过螺栓、限位梁13上螺栓连接孔及各限位梁支架14上的螺栓连接孔分别实现每一限位梁支架14与限位梁13的固定连接。螺栓连接方式,连接结构简单,方便拆装。
进一步地,限位梁13与限位梁支架14的连接处呈扁平状。扁平状可增大螺栓与限位梁13及限位梁13与限位梁支架14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大三者之间的结合力。
请继续参照图1,限位梁支架14包括第一限位梁支架141、第二限位梁支架142及第三限位梁支架143,第一限位梁支架141和第三限位梁支架143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相对设置,第二限位梁支架142设置在备用轮胎12靠近车内的一侧,也即设置在备用轮胎和后排座椅之间,且第二限位梁支架142与备用轮胎12中心的连线为第一限位梁支架141和第三限位梁支架143连线的中垂线。也即第一限位梁支架141、第二限位梁支架142及第三限位梁支架143沿备用轮胎12的圆周方向设置,且第一限位梁支架141、第二限位梁支架142及第三限位梁支架143两两之间连线形成等腰三角形。本实施例中,可保证限位梁13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左右两侧受力均匀。
请继续参照图2,第一限位梁支架141和/或第三限位梁支架143包括第一支撑板144、第二支撑板145及第三支撑板146,第一支撑板144、第二支撑板145及第三支撑板146相互连接。第一支撑板144固定在车身地板11上,第二支撑板145沿第一支撑板144向竖直向上延伸,第三支撑板146一端固定在第一支撑板144远离第二支撑板145的一侧上,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板145远离第一支撑板144的一端相连。也即,从侧面看第一支撑板144、第二支撑板145及第三支撑板146围成一三角形,优选地,该三角形近似于直角三角形。
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144、第二支撑板145及第三支撑板146围成形状为三角形的限位梁支架,使得限位梁支架整体结构稳定。
进一步地,第二支撑板145位于第一限位梁支架141及第三限位梁支架143靠近车辆边缘的一侧,且第二支撑板145的板面与车身长度方向平行,这使得第二支撑板145可与车辆两侧的轮罩连接板15相互焊接,以提升车辆整体的扭转刚度。具体地,第一支撑板144和第二支撑板145可以由一整块板材弯折形成。
请继续参照图3,第二限位梁支架142一端与限位梁1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车身地板11内的中地板上横梁16固定连接。具体地,第二限位梁支架142与限位梁13可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另一端可通过螺栓固定在中地板16上横梁上。
图4所示为另一实施例中备用轮胎限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备用轮胎12的限位结构还包括轮罩连接板15,该轮罩连接板15设置在车辆车身地板11的宽度方向的两侧,且分别与第一限位梁支架141和第三限位梁支架143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车辆两侧的轮罩连接板15分别与第一限位梁支架141和第三限位梁支架143的第二支撑板145固定连接,也即,第一限位梁支架141和第三限位梁支架143分别支撑于车身地板11及轮罩连接板15之间,以提升车架整体的扭转刚度。
综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备用轮胎限位结构的限位梁13设置在后排座椅与备用轮胎12之间,并与备用轮胎12的外侧胎面贴合,当车辆发生追尾或紧急减速等较大后部冲击力的情况下,限位梁13可吸收备用轮胎12的冲击力,阻止备用轮胎12从动力电池支架上脱出,并防止其向上翘起,从而解决备用轮胎12与车辆后排座椅发生碰撞的问题,以提高后排乘客的乘车体验,防止备用轮胎12对后排座椅冲击给后排乘客造成伤害。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上述的备用轮胎12限位结构,关于该车辆的其它技术特征,请参见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备用轮胎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车身地板、备用轮胎、限位梁及限位梁支架,所述限位梁支架固定在所述车身地板上,所述备用轮胎水平设置在所述车身地板上,所述限位梁设置于所述限位梁支架上,所述限位梁贴合在所述备用轮胎靠近车辆前部一侧的胎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备用轮胎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梁呈弧状延伸,且其弧度与所述备用轮胎的外侧胎面相适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备用轮胎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梁为管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备用轮胎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梁与多个所述限位梁支架通过螺接方式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备用轮胎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梁与所述限位梁支架的连接处呈扁平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备用轮胎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梁支架包括第一限位梁支架、第二限位梁支架及第三限位梁支架,所述第一限位梁支架和所述第三限位梁支架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相对设置,所述第二限位梁支架设置在所述备用轮胎靠近车内的一侧,且所述第二限位梁支架与所述备用轮胎中心的连线为所述第一限位梁支架和所述第三限位梁支架连线的中垂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备用轮胎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梁支架和/或所述第三限位梁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及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及所述第三支撑板相互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固定在所述车身地板上,所述第二支撑板沿所述第一支撑板向竖直向上延伸,所述第三支撑板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板远离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侧上,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板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端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备用轮胎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梁支架及所述第三限位梁支架靠近车辆边缘的一侧,且所述第二支撑板的板面与车身长度方向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备用轮胎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备用轮胎的限位结构还包括轮罩连接板,所述轮罩连接板设置在所述车身地板的宽度方向的两侧,且分别与所述第一限位梁支架和所述第三限位梁支架固定连接。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备用轮胎限位结构。
CN202020045679.7U 2020-01-09 2020-01-09 备用轮胎限位结构及具其的车辆 Active CN2117659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45679.7U CN211765926U (zh) 2020-01-09 2020-01-09 备用轮胎限位结构及具其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45679.7U CN211765926U (zh) 2020-01-09 2020-01-09 备用轮胎限位结构及具其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65926U true CN211765926U (zh) 2020-10-27

Family

ID=728880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45679.7U Active CN211765926U (zh) 2020-01-09 2020-01-09 备用轮胎限位结构及具其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659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004924B2 (ja) 車両用バンパ装置
US7976091B2 (en) Rear vehicle body structure
EP2179911A4 (en) REAR BODY STRUCTURE OF A MOTOR VEHICLE
CN215706639U (zh) 机舱前纵梁后端连接结构及汽车
CN106005044A (zh) 电动汽车车身
KR20220111280A (ko) 측면 부재 및 종방향 부재가 장착된 차량 본체의 후방부 구조체
CN114228833B (zh) 一种汽车小偏置碰撞的吸能结构及汽车
US20230173914A1 (en) Automotive hydrogen storage tank support system
CN202782752U (zh) 一种汽车座椅固定加强支架
US20240217584A1 (en) Vehicle frame assembly having an energy absorbing device
CN208469942U (zh) 一种机舱前纵梁总成
CN211765926U (zh) 备用轮胎限位结构及具其的车辆
US4424986A (en) Impact energy absorbing structure for F-F type motor vehicle
CN213008359U (zh) 用于车辆的副车架总成和车辆
CN217778747U (zh) 前副车架及车辆
CN201325486Y (zh) 一种前座椅安装后横梁结构
CN208715294U (zh) 一种巴吉赛车车架
CN212148441U (zh) 一种电动车高压电池包保护装置
CN212172149U (zh) 一种汽车前缓冲横梁总成结构
CN209505517U (zh) 一种防下潜支架结构
JP5760979B2 (ja) 車両の前部構造
CN210391322U (zh) 下车身焊接总成
CN201300895Y (zh) 一种翼子板安装支架
CN215621845U (zh) 一种汽车前保险杠支架
CN221623696U (zh) 吸能盒安装总成以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