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65371U - 汽车后保险杠上杠总成 - Google Patents
汽车后保险杠上杠总成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765371U CN211765371U CN202020144803.5U CN202020144803U CN211765371U CN 211765371 U CN211765371 U CN 211765371U CN 202020144803 U CN202020144803 U CN 202020144803U CN 211765371 U CN211765371 U CN 21176537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umper
- assembly
- arc
- lever assembly
- rear bump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后保险杠上杠总成,位于后保险杠的上部,通过螺栓固定相互位置,在保险杠的上杠的上端与车身的骨架相连接,连接处采用镶入式连接,从外观上没有明显的连接痕迹,在与左右侧连接处采用螺纹连接,其整体采用曲面连接,内侧在各个连接处设有部分加强筋的,进一步加强其整体的使用强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后保险杠上杠总成。
背景技术
近几年我国汽车进入千家万户,汽车保有量激增,随之而来的汽车交通事故也呈上升趋势。经过对大量交通事故进行的分析和步纳,结果发现汽车前后保险杠是最容易遭受碰撞损毁的,也是汽车厂家密切关注并开发新型保险杠的原因。汽车保险杠安装在汽车的最前端和最后端,在整车造型风格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诠释出整车外装饰的艺术风格,好的保险杠能够使用户感到赏心、悦目,得到美的享受。无论汽车的大、小改型设计,保险杠总是首当其冲成为造型师手中重点塑造的对象,造型美观是整车的亮点及卖点。另外,发生碰撞时,大多数情况下都有保险杠的参与,保险杠作为安全防护装置是现代汽车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有效地减轻人员伤亡程度以及汽车损坏程度。汽车后端装有保险杠,不仅有装饰功能,更重要是吸收和缓和外界冲击力、防护车身保护车身及乘员安全功能的安全装置。
所以保险杠的产生是根据某个车型使用的风格进行设计,其中汽车后保险往往因为其后备厢的存在基本运用分段成型的方法进行制造。在后保险杠的上杠在实际的使用中往往对一个车型的以及行驶安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外观与具有一定冲力缓冲作用的汽车后保险杠上杠总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后保险杠上杠总成,包括连接螺纹孔(1)、下连接面(2)、外倒角弧(3)、齐面(4)、镶入板(5)、卡扣孔(6)、边加强筋(7)、曲面(8)、加强筋(9)、弧形面(10);
上杠总成整体采用冲压制造,呈H型的左右对称结构;H型的两侧为弧形面(10);沿着所述上杠总成的内部边缘铺设所述镶入板(5),所述上杠总成上边缘的镶入板(5)上设置所述卡扣孔(6),所述上杠总成下边缘的镶入板(5)上设置所述连接螺纹孔(1),所述卡扣孔(6)和所述连接螺纹孔(1)上分别设置所述加强筋(9);在所述上杠总成两侧的镶入板(5)处均匀设置所述边加强筋(7);所述上杠总成的上部与车身连接,下底面通过下连接面(2)与后保险杠的横梁连接一起,在所述上杠总成的两侧设置齐面(4);所述上杠总成的弧形面(10)设有外倒角弧(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装置采用大量的平面曲面设置,回转面采用大角度设置进一步美化了外观,另外在与车身,保险杠横梁连接处,设置加强筋处理进一步加强其使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后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汽车后保险杠上杠总成,包括连接螺纹孔1、下连接面2、外倒角弧3、齐面4、镶入板5、卡扣孔6、边加强筋7、曲面8、加强筋9、弧形面10。
本装置整体采用冲压制造,为左右对称结构。在其外观上采用弧形面10和曲面8的设计,对模具要求进一步降低。后上杠的连接均采用镶入板5,这种连接可以更好的控制连接的间隙。并且只在镶入板5上设置卡扣孔6和连接螺纹孔1,减少对后上杠对平面的破坏,并在卡扣孔6和连接螺纹孔1上分别设置加强筋9,防止由于受力集中导致该部分进一步发生扭曲变形。并在镶入板5与后上杠的连接处均匀设置有边加强筋7,进一步加强其连接强度。后上杠上与车身连接,下底面通过下连接面2与后保险杠的横梁连接一起,在两侧设置齐面4便于连接。在后上杠的弧形面10出现的凸凹是均采用外倒角弧3减少对外观的影响。
原理:本实用新型整体采用冲压制造,位于后保险杠的上部,通过螺栓固定相互位置,在保险杠的上杠的上端与车身的骨架相连接,连接处采用镶入式连接,从外观上没有明显的连接痕迹,在与左右侧采用齐面设定,方便与其他零部件的连接,其整体采用曲面连接,内侧在各个连接处设有部分加强筋的,进一步加强其整体的使用强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
1.一种汽车后保险杠上杠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螺纹孔(1)、下连接面(2)、外倒角弧(3)、齐面(4)、镶入板(5)、卡扣孔(6)、边加强筋(7)、曲面(8)、加强筋(9)、弧形面(10);
上杠总成整体采用冲压制造,呈H型的左右对称结构;H型的两侧为弧形面(10);沿着所述上杠总成的内部边缘铺设所述镶入板(5),所述上杠总成上边缘的镶入板(5)上设置所述卡扣孔(6),所述上杠总成下边缘的镶入板(5)上设置所述连接螺纹孔(1),所述卡扣孔(6)和所述连接螺纹孔(1)上分别设置所述加强筋(9);在所述上杠总成两侧的镶入板(5)处均匀设置所述边加强筋(7);所述上杠总成的上部与车身连接,下底面通过下连接面(2)与后保险杠的横梁连接一起,在所述上杠总成的两侧设置齐面(4);所述上杠总成的弧形面(10)设有外倒角弧(3)。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144803.5U CN211765371U (zh) | 2020-01-22 | 2020-01-22 | 汽车后保险杠上杠总成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144803.5U CN211765371U (zh) | 2020-01-22 | 2020-01-22 | 汽车后保险杠上杠总成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765371U true CN211765371U (zh) | 2020-10-27 |
Family
ID=729038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144803.5U Active CN211765371U (zh) | 2020-01-22 | 2020-01-22 | 汽车后保险杠上杠总成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765371U (zh) |
-
2020
- 2020-01-22 CN CN202020144803.5U patent/CN21176537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D924786S1 (en) | Automobile tire | |
JPH0388814U (zh) | ||
CN211765371U (zh) | 汽车后保险杠上杠总成 | |
CN205769599U (zh) | 车身前端结构 | |
CN203623554U (zh) | 车门内饰 | |
CN201895638U (zh) | 缓冲防撞汽车前保险杠 | |
CN211223161U (zh) | 一种带翻折边的汽车脚垫 | |
CN201694137U (zh) | 缓冲防撞汽车前保险杠 | |
JP3624551B2 (ja) | 自動車のフロントバンパー構造 | |
CN205131394U (zh) | 一种汽车后围板总成及汽车 | |
CN203766898U (zh) | 防盗式汽车发动机罩锁结构 | |
CN209290331U (zh) | 一种汽车防撞保险杠 | |
CN205365495U (zh) | 汽车后杠 | |
CN207809525U (zh) | 汽车左上梁加强板补强板 | |
JP2727201B2 (ja) | 自動車のバンパー構造 | |
JP4469672B2 (ja) | 自動車用内装部材構造 | |
CN221541481U (zh) | 一种汽车塑料连接件 | |
CN2478901Y (zh) | 新型汽车驾驶室本体 | |
CN219969791U (zh) | 一体加强型塑料汽车门槛 | |
CN208990216U (zh) | 一种玩具车的车身叠合结构 | |
JPS6137555Y2 (zh) | ||
JPH0511732Y2 (zh) | ||
CN213619546U (zh) | 背门装饰件和尾灯配合安装结构及车辆 | |
CN217835802U (zh) | 车辆的后备箱地板总成和车辆 | |
CN203581141U (zh) | 挡泥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