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64843U - 一种变色玻璃风窗以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变色玻璃风窗以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64843U
CN211764843U CN202020068887.9U CN202020068887U CN211764843U CN 211764843 U CN211764843 U CN 211764843U CN 202020068887 U CN202020068887 U CN 202020068887U CN 211764843 U CN211764843 U CN 2117648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ass
glass layer
electrochromic
color
cont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6888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闫谦鹏
朱锡庆
柴桦
张向超
王国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ma Motor Corp
Haima New Energy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ma Motor Corp
Haima New Energy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ma Motor Corp, Haima New Energy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ma Motor Corp
Priority to CN20202006888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648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648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648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Electrophoresis, Or Variable Reflection Or Absorption Elements (AREA)
  • Joining Of Glass To Oth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色玻璃风窗以及汽车,涉及汽车风窗技术领域。该变色玻璃风窗包括第一玻璃层、第二玻璃层、变色玻璃层和控制器。第一玻璃层、变色玻璃层和第二玻璃层依次层叠设置,变色玻璃层封装于第一玻璃层和第二玻璃层之间,变色玻璃层包括多块电致变色玻璃,多块电致变色玻璃平铺设置,且均与控制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色玻璃风窗由于采用了平铺设置且均与控制器连接的多块电致变色玻璃,所以能够实现透光率的分区调节,以满足不同乘客对于光线和温度的需求,实用性强,乘客体验感好。

Description

一种变色玻璃风窗以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风窗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变色玻璃风窗以及汽车。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作为代步工具,已经进入千家万户,而汽车上的风窗对于车辆调节光线及温度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天气季节温度的变化,乘客对光线有不同的需求,在光线较强时需要减弱光线,在光线较弱时保证有更多的光线射入。夏季驻车时,太阳暴晒造成车内温度过高,需要减弱光线射入;冬季气温较低而阳光充足时,需要增强射入,快速升温。但是,现在的汽车都是对整个风窗进行透光率调节,不能进行分区控制,而不同的乘客对于光线和温度的需求不同,导致乘客体验感差。
有鉴于此,设计制造出一种能够分区控制的变色玻璃风窗以及汽车特别是在汽车风窗生产中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色玻璃风窗,结构简单,能够实现透光率的分区调节,以满足不同乘客对于光线和温度的需求,实用性强,乘客体验感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其内的变色玻璃风窗能够实现透光率的分区调节,以满足不同乘客对于光线和温度的需求,实用性强,乘客体验感好。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变色玻璃风窗,包括第一玻璃层、第二玻璃层、变色玻璃层和控制器,第一玻璃层、变色玻璃层和第二玻璃层依次层叠设置,变色玻璃层封装于第一玻璃层和第二玻璃层之间,变色玻璃层包括多块电致变色玻璃,多块电致变色玻璃平铺设置,且均与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地,多块电致变色玻璃呈矩形阵列分布。
进一步地,多块电致变色玻璃并排设置。
进一步地,电致变色玻璃的一侧与第一玻璃层粘接,另一侧与第二玻璃层粘接,相邻的两块电致变色玻璃粘接。
进一步地,控制器包括光感应器和控制芯片,光感应器与控制芯片连接,控制芯片分别与多块电致变色玻璃连接,光感应器用于感应外界光线,并将生成的光线信号发送给控制芯片,控制芯片用于根据光线信号控制多块电致变色玻璃进行不同程度的透光率调整。
进一步地,变色玻璃风窗还包括手动开关,手动开关与控制器连接,手动开关能够通过控制器控制多块电致变色玻璃进行不同程度的透光率调整。
进一步地,变色玻璃风窗还包括蓄电池,蓄电池与控制器连接,蓄电池用于向控制器供电。
进一步地,变色玻璃风窗还包括太阳能板,太阳能板与蓄电池连接,太阳能板用于向蓄电池充电。
进一步地,变色玻璃风窗还包括风窗主体,风窗主体开设有安装口,第一玻璃层、第二玻璃层和变色玻璃层均固定安装于安装口内。
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变色玻璃风窗,该变色玻璃风窗包括第一玻璃层、第二玻璃层、变色玻璃层和控制器,第一玻璃层、变色玻璃层和第二玻璃层依次层叠设置,变色玻璃层封装于第一玻璃层和第二玻璃层之间,变色玻璃层包括多块电致变色玻璃,多块电致变色玻璃平铺设置,且均与控制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色玻璃风窗以及汽车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色玻璃风窗,第一玻璃层、变色玻璃层和第二玻璃层依次层叠设置,变色玻璃层封装于第一玻璃层和第二玻璃层之间,变色玻璃层包括多块电致变色玻璃,多块电致变色玻璃平铺设置,且均与控制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色玻璃风窗由于采用了平铺设置且均与控制器连接的多块电致变色玻璃,所以能够实现透光率的分区调节,以满足不同乘客对于光线和温度的需求,实用性强,乘客体验感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其内的变色玻璃风窗结构简单,能够实现透光率的分区调节,以满足不同乘客对于光线和温度的需求,实用性强,乘客体验感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变色玻璃风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变色玻璃风窗中第一玻璃层通过变色玻璃层与第二玻璃层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变色玻璃风窗中变色玻璃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变色玻璃风窗的结构组成框图。
图标:100-变色玻璃风窗;110-第一玻璃层;120-第二玻璃层;130-变色玻璃层;131-电致变色玻璃;140-控制器;141-光感应器;142-控制芯片;150-手动开关;160-蓄电池;170-太阳能板;180-风窗主体;181-安装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
请结合参照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图未示),用于进行交通运输。其内的变色玻璃风窗100能够实现透光率的分区调节,以满足不同乘客对于光线和温度的需求,实用性强,乘客体验感好。
需要说明的是,汽车包括车体(图未示)和变色玻璃风窗100。变色玻璃风窗100安装于车体上,外界光线通过变色玻璃风窗100射入车体内,变色玻璃风窗100能够分区进行透光率的调节。本实施例中,变色玻璃风窗100为汽车天窗,外界光线从车体的顶部射入,变色玻璃风窗100能够对从车体顶部射入的光线进行分区调节,以实现车体内不同区域的光线独立调节,从而满足在不同区域的乘客对于光线和温度的不同需求。但并不仅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变色玻璃风窗100可以为汽车挡风玻璃,也可以为汽车侧边窗,对变色玻璃风窗100的应用位置不作具体限定。
变色玻璃风窗100包括第一玻璃层110、第二玻璃层120、变色玻璃层130、控制器140、手动开关150、蓄电池160、太阳能板170和风窗主体180。其中,第一玻璃层110、第二玻璃层120、变色玻璃层130、控制器140、手动开关150、蓄电池160和太阳能板170均安装于风窗主体180内。第一玻璃层110、变色玻璃层130和第二玻璃层120依次层叠设置,变色玻璃层130封装于第一玻璃层110和第二玻璃层120之间,第一玻璃层110和第二玻璃层120能够固定变色玻璃层130的位置,光线能够依次通过第一玻璃层110、变色玻璃层130和第二玻璃层120射入车体内,变色玻璃层130的透光率能够发生变化,以改变射入光线的强弱。
具体地,风窗主体180开设有安装口181,第一玻璃层110、第二玻璃层120和变色玻璃层130均固定安装于安装口181内,外界光线能够通过安装口181内的第一玻璃层110、变色玻璃层130和第二玻璃层120射入车体。
变色玻璃层130包括多块电致变色玻璃131。多块电致变色玻璃131平铺设置,且均与控制器140连接,每块电致变色玻璃131对应车体内的一个区域,控制器140能够单独控制每块电致变色玻璃131的透光率,从而实现透光率的分区调节。
需要说明的是,电致变色玻璃131呈矩形,多块电致变色玻璃131呈矩形阵列分布,多块电致变色玻璃131组合形成矩形,多块电致变色玻璃131组合形成的形状与第一玻璃层110和第二玻璃层120的形状相匹配,以便于安装。本实施例中,多块电致变色玻璃131沿车体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成一列,以在车体的长度方向实现透光率分区调节。
值得注意的是,电致变色玻璃131的一侧与第一玻璃层110粘接,以固定电致变色玻璃131与第一玻璃层110的相对位置,电致变色玻璃131的另一侧与第二玻璃层120粘接,以固定电致变色玻璃131与第二玻璃层120的相对位置。相邻的两块电致变色玻璃131粘接,以固定多块电致变色玻璃131之间的相对位置。
请参照图4,控制器140包括光感应器141和控制芯片142。光感应器141与控制芯片142连接,控制芯片142分别与多块电致变色玻璃131连接。光感应器141用于感应外界光线,并将生成的光线信号发送给控制芯片142,控制芯片142用于根据光线信号控制多块电致变色玻璃131进行不同程度的透光率调整。当外界光线较强时,光感应器141向控制芯片142发送光线信号,控制芯片142将电致变色玻璃131的透光率调低,以削弱射入车体内的光线;当外界光线较弱时,光感应器141向控制芯片142发送光线信号,控制芯片142将电致变色玻璃131的透光率调高,以保证射入车体内的光线充足。这样一来,控制芯片142能够自动调节变色玻璃风窗100的透光率,提升乘客的体验感,并且在此过程中,控制芯片142还能够根据不同位置光线的不同进行变色玻璃风窗100的分区控制,进一步地提升乘客的体验感。
需要说明的是,手动开关150与控制器140连接,手动开关150能够通过控制器140控制多块电致变色玻璃131进行不同程度的透光率调整,以便于乘客手动对变色玻璃风窗100的透光率进行调节,并且在此过程中,乘客能够对不同区域的变色玻璃风窗100进行分区控制,即乘客能够对每块电致变色玻璃131单独进行透光率调节,以便于乘客进行个性化控制。
本实施例中,蓄电池160与控制器140连接,蓄电池160用于向控制器140供电,以便于控制器140控制多块电致变色玻璃131进行透光率调节。具体地,太阳能板170与蓄电池160连接,太阳能板170用于向蓄电池160充电,绿色环保,节约能源。但并不仅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汽车发电机向蓄电池160充电,以保证变色玻璃风窗100的调光效果稳定可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变色玻璃风窗100,第一玻璃层110、变色玻璃层130和第二玻璃层120依次层叠设置,变色玻璃层130封装于第一玻璃层110和第二玻璃层120之间,变色玻璃层130包括多块电致变色玻璃131,多块电致变色玻璃131平铺设置,且均与控制器140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色玻璃风窗100由于采用了平铺设置且均与控制器140连接的多块电致变色玻璃131,所以能够实现透光率的分区调节,以满足不同乘客对于光线和温度的需求,实用性强,乘客体验感好。使得汽车舒适度高,调光效果好。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变色玻璃风窗,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玻璃层、第二玻璃层、变色玻璃层和控制器,所述第一玻璃层、所述变色玻璃层和所述第二玻璃层依次层叠设置,所述变色玻璃层封装于所述第一玻璃层和所述第二玻璃层之间,所述变色玻璃层包括多块电致变色玻璃,多块所述电致变色玻璃平铺设置,且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色玻璃风窗,其特征在于,多块所述电致变色玻璃呈矩形阵列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色玻璃风窗,其特征在于,多块所述电致变色玻璃并排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色玻璃风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玻璃的一侧与所述第一玻璃层粘接,另一侧与所述第二玻璃层粘接,相邻的两块所述电致变色玻璃粘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色玻璃风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光感应器和控制芯片,所述光感应器与所述控制芯片连接,所述控制芯片分别与多块所述电致变色玻璃连接,所述光感应器用于感应外界光线,并将生成的光线信号发送给所述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用于根据所述光线信号控制多块所述电致变色玻璃进行不同程度的透光率调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色玻璃风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色玻璃风窗还包括手动开关,所述手动开关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手动开关能够通过所述控制器控制多块所述电致变色玻璃进行不同程度的透光率调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色玻璃风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色玻璃风窗还包括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蓄电池用于向所述控制器供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色玻璃风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色玻璃风窗还包括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与所述蓄电池连接,所述太阳能板用于向所述蓄电池充电。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色玻璃风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色玻璃风窗还包括风窗主体,所述风窗主体开设有安装口,所述第一玻璃层、所述第二玻璃层和所述变色玻璃层均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口内。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变色玻璃风窗。
CN202020068887.9U 2020-01-10 2020-01-10 一种变色玻璃风窗以及汽车 Active CN2117648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68887.9U CN211764843U (zh) 2020-01-10 2020-01-10 一种变色玻璃风窗以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68887.9U CN211764843U (zh) 2020-01-10 2020-01-10 一种变色玻璃风窗以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64843U true CN211764843U (zh) 2020-10-27

Family

ID=728937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68887.9U Active CN211764843U (zh) 2020-01-10 2020-01-10 一种变色玻璃风窗以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6484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48148A (zh) * 2021-12-20 2022-03-08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区域化独立调控的调光车顶玻璃系统及包括其的车辆
CN114895489A (zh) * 2022-04-02 2022-08-12 深圳市美丽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窗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48148A (zh) * 2021-12-20 2022-03-08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区域化独立调控的调光车顶玻璃系统及包括其的车辆
CN114895489A (zh) * 2022-04-02 2022-08-12 深圳市美丽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窗
CN114895489B (zh) * 2022-04-02 2023-08-22 深圳市美丽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窗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264071U (zh) 一种电致变色汽车玻璃
CN211764843U (zh) 一种变色玻璃风窗以及汽车
ES2879919T3 (es) Parabrisas panorámico extendido con persiana integrada inamovible
EP1909385B1 (en) Power generating apparatus
US5228925A (en) Photovoltaic window assembly
CN210680355U (zh) 一种可调节透光率的车窗装置
CN103991366A (zh) 遮阳装置、车辆、玻璃遮阳方法
CN110667348B (zh) 一种带手势控制的膜式汽车整车外界环境光智能控制系统
CN213934472U (zh) 变色玻璃、列车变色车窗
US10193494B2 (en) Vehicle glass roof systems
CN112339535A (zh) 一种电致变色汽车前风挡遮阳板
CN105764768A (zh) 用于车辆中的乘客舱的侧窗
CN206938422U (zh) 一种具有太阳能装置的汽车
CN206693883U (zh) 一种太阳能低辐射可变色玻璃窗、设有其玻璃窗的汽车
CN208937878U (zh) 电致变色玻璃、光伏自供电电致变色玻璃、建筑物及车辆
CN204998314U (zh) 混合型太阳能天窗
CN113997769A (zh) 一种基于电致变色技术的智能触控汽车天幕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1963134U (zh) 一种智能变色玻璃汽车车窗
CN218054814U (zh) 遮阳板布局优化的汽车
CN206049291U (zh) 一种驻车温度调节装置
CN116885025A (zh) 一种基于光伏发电的汽车天窗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CN214240368U (zh) 一种车载电致遮阳板装置
CN114771219A (zh) 一种基于太阳能电池膜的车机控制天幕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5340641U (zh) 可变色天窗控制系统
CN112260617B (zh) 一种自驱动整合式光致电变色组件节能玻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