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55418U - 建筑垃圾回收利用装置 - Google Patents

建筑垃圾回收利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55418U
CN211755418U CN202020125529.7U CN202020125529U CN211755418U CN 211755418 U CN211755418 U CN 211755418U CN 202020125529 U CN202020125529 U CN 202020125529U CN 211755418 U CN211755418 U CN 2117554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eve material
device shell
collection box
dust collection
si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2552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长涛
高欣
王刚
白光辉
孙双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 life tomorrow Environmental Development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Mingri Environmental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Mingri Environmental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lian Mingri Environmental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2552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554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554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554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建筑垃圾回收利用装置,包括装置壳体、筛料机构、副齿轮、推料板和控制面板,所述装置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推料板,且推料板的一侧铰接有螺纹杆,并且螺纹杆的一端延伸至装置壳体的外部,所述推料板上方的装置壳体内部设置有筛料机构,且筛料机构上方的装置壳体侧壁上铰接有副齿轮,所述主齿轮的下方安装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驱动转轴,所述装置壳体的外侧壁上安装有控制面板,且控制面板的下方设置有筛料口。本实用新型不仅实现了回收利用装置的筛料功能,增加了回收利用装置的防尘效果,而且解决了回收利用装置使用时发生建筑垃圾发生出料不便的现象。

Description

建筑垃圾回收利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回收利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建筑垃圾回收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垃圾是在对建筑物实施新建、改建、扩建或者是拆除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如果建筑垃圾在城市中堆放的话,对城市环境,美观度都不利,则需要回收利用装置对建筑垃圾进行处理。
现今市场上的此类回收利用装置种类繁多,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问题有以下几点:
1、传统的此类回收利用装置在使用时一般处理后的建筑垃圾颗粒大小不均匀,对后期建筑垃圾发生的二次使用产生不便;
2、传统的此类回收利用装置在使用时一般建筑垃圾在破碎时易产生大量灰尘,易造成环境污染,从而大大的影响了回收利用装置的使用效果;
3、传统的此类回收利用装置在使用时一般装置内部的建筑垃圾发生出料时较为困难,从而给人们的使用带来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建筑垃圾回收利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建筑垃圾回收利用装置,包括装置壳体、筛料机构、副齿轮、推料板和控制面板,所述装置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推料板,且推料板的一侧铰接有螺纹杆,并且螺纹杆的一端延伸至装置壳体的外部,所述推料板上方的装置壳体内部设置有筛料机构,且筛料机构上方的装置壳体侧壁上铰接有副齿轮,并且副齿轮的上方的装置壳体顶端焊接有进料口,所述副齿轮的一侧设置有主齿轮,且主齿轮与副齿轮相啮合,所述主齿轮的两端皆设置有主转轴,且主转轴的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装置壳体的内壁上,所述主齿轮的下方安装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驱动转轴,并且驱动转轴与主转轴之间通过皮带轮相连接,所述装置壳体的外侧壁上安装有控制面板,且控制面板的下方设置有筛料口,并且筛料口的下方开设有出料口,所述装置壳体的底端安装有底板。
优选的,所述装置壳体的底端开设有燕尾槽,且燕尾槽的内部设置有燕尾滑块,并且燕尾滑块的顶端与推料板底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筛料机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筛料弹簧、矩形空槽、筛料板、筛料孔以及振动电机,所述装置壳体的两侧壁上皆开设有矩形空槽,且矩形空槽的内壁上安装有筛料弹簧,所述筛料弹簧的一端固定有筛料板,且筛料板的底端安装有振动电机,所述筛料板的表面开设有等间距的筛料孔。
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一侧的装置壳体内壁上安装有风机,且风机一侧的装置壳体外壁上安装有集尘箱,并且集尘箱与风机通过管道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集尘箱的内部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层,且活性炭吸附层下方的集尘箱内部设置有活性氧化铝吸附层,所述集尘箱的底端安装有排气管道,且排气管道与集尘箱的内部相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建筑垃圾回收利用装置不仅实现了回收利用装置的筛料功能,增加了回收利用装置的防尘效果,而且解决了回收利用装置使用时发生建筑垃圾发生出料不便的现象;
1、通过设置有筛料弹簧、矩形空槽、筛料板、筛料孔以及振动电机,破碎后的垃圾发生落至筛料板的表面,在振动电机与筛料弹簧的共同作用下,直径较小的颗粒通过筛料孔落至装置壳体的底部,实现了回收利用装置的筛料功能,从而避免了建筑垃圾发生颗粒产生大小不均的现象;
2、通过设置有集尘箱、活性炭吸附层、风机以及活性氧化铝吸附层,通过操作控制面板,使其控制风机工作,将破碎时产生的灰尘通过管道进入集尘箱的内部,灰尘在活性炭吸附层与筛料机构的共同作用下进行处理后再通过排气管道排出,从而达到了防尘的效果,避免在破碎时产生大量灰尘进入空气中,造成空气污染;
3、通过设置有燕尾滑块、推料板、燕尾槽以及螺纹杆,通过旋转螺纹杆,致使推料板在燕尾滑块的作用下沿燕尾槽移动,建筑垃圾在推料板的推动下从出料口排出,有利于处理后的建筑垃圾从装置内排出后进行二次利用,实现了回收利用装置的推料功能,从而解决了建筑垃圾发生出料不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筛料机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装置壳体;2、筛料机构;201、筛料弹簧;202、矩形空槽;203、筛料板;204、筛料孔;205、振动电机;3、副齿轮;4、进料口;5、主齿轮;6、主转轴;7、皮带轮;8、驱动转轴;9、集尘箱;10、活性炭吸附层;11、风机;12、活性氧化铝吸附层;13、排气管道;14、驱动电机;15、燕尾滑块;16、推料板;17、底板;18、燕尾槽;19、控制面板;20、出料口;21、筛料口;22、螺纹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建筑垃圾回收利用装置,包括装置壳体1、筛料机构2、副齿轮3、推料板16和控制面板19,装置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推料板16,且推料板16的一侧铰接有螺纹杆22,并且螺纹杆22的一端延伸至装置壳体1的外部,装置壳体1的底端开设有燕尾槽18,且燕尾槽18的内部设置有燕尾滑块15,并且燕尾滑块15的顶端与推料板16底端固定连接,推料板16上方的装置壳体1内部设置有筛料机构2;
筛料机构2的内部依次设置有筛料弹簧201、矩形空槽202、筛料板203、筛料孔204以及振动电机205,装置壳体1的两侧壁上皆开设有矩形空槽202,且矩形空槽202的内壁上安装有筛料弹簧201,筛料弹簧201的一端固定有筛料板203,且筛料板203的底端安装有振动电机205,该振动电机205的型号可为YZS-20-4,筛料板203的表面开设有等间距的筛料孔204;
使用时,破碎后的垃圾发生落至筛料板203的表面,在振动电机205与筛料弹簧201的共同作用下,直径较小的颗粒通过筛料孔204落至装置壳体1的底部,实现了回收利用装置的筛料功能,从而避免了建筑垃圾发生颗粒产生大小不均的现象;
筛料机构2上方的装置壳体1侧壁上铰接有副齿轮3,且副齿轮3的上方的装置壳体1顶端焊接有进料口4,副齿轮3的一侧设置有主齿轮5,且主齿轮5与副齿轮3相啮合,主齿轮5的两端皆设置有主转轴6,且主转轴6的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装置壳体1的内壁上,主齿轮5的下方安装有驱动电机14,该驱动电机14的型号可为Y112M-2,且驱动电机14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驱动转轴8,并且驱动转轴8与主转轴6之间通过皮带轮7相连接;
驱动电机14一侧的装置壳体1内壁上安装有风机11,该风机11的型号可为YWF4E-300S,且风机11一侧的装置壳体1外壁上安装有集尘箱9,并且集尘箱9与风机11通过管道相连通,集尘箱9的内部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层10,且活性炭吸附层10下方的集尘箱9内部设置有活性氧化铝吸附层12,集尘箱9的底端安装有排气管道13,且排气管道13与集尘箱9的内部相连通;
装置壳体1的外侧壁上安装有控制面板19,且控制面板19内部单片机的输出端与风机11、驱动电机14以及振动电机205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控制面板19的下方设置有筛料口21,且筛料口21的下方开设有出料口20,装置壳体1的底端安装有底板17。
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将建筑垃圾通过进料口4进入装置壳体1的内部,再通过操作控制面板19,使其控制驱动电机14工作,主转轴6在驱动电机14与驱动转轴8的共同作用下发生旋转,从而带动主齿轮5旋转,随后带动副齿轮3发生旋转,并且主齿轮5与副齿轮3相互啮合,建筑垃圾在副齿轮3与主齿轮5的啮合下进行破碎,在破碎的同时,通过操作控制面板19,使其控制风机11工作,将破碎时产生的灰尘通过管道进入集尘箱9的内部,灰尘在活性炭吸附层10与筛料机构2的共同作用下进行处理后再通过排气管道13排出,从而达到了防尘的效果,避免在破碎时产生大量灰尘进入空气中,造成空气污染,与此同时,破碎后的垃圾发生落至筛料板203的表面,在振动电机205与筛料弹簧201的共同作用下,直径较小的颗粒通过筛料孔204落至装置壳体1的底部,实现了回收利用装置的筛料功能,从而避免了建筑垃圾发生颗粒产生大小不均的现象,随后通过旋转螺纹杆22,致使推料板16在燕尾滑块15的作用下沿燕尾槽18移动,建筑垃圾在推料板16的推动下从出料口20排出,有利于处理后的建筑垃圾从装置内排出后进行二次利用,实现了回收利用装置的推料功能,直径大的建筑垃圾从筛料口21排出后进行二次破碎,最终完成回收利用装置的使用工作。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5)

1.建筑垃圾回收利用装置,包括装置壳体(1)、筛料机构(2)、副齿轮(3)、推料板(16)和控制面板(19),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推料板(16),且推料板(16)的一侧铰接有螺纹杆(22),并且螺纹杆(22)的一端延伸至装置壳体(1)的外部,所述推料板(16)上方的装置壳体(1)内部设置有筛料机构(2),且筛料机构(2)上方的装置壳体(1)侧壁上铰接有副齿轮(3),并且副齿轮(3)的上方的装置壳体(1)顶端焊接有进料口(4),所述副齿轮(3)的一侧设置有主齿轮(5),且主齿轮(5)与副齿轮(3)相啮合,所述主齿轮(5)的两端皆设置有主转轴(6),且主转轴(6)的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装置壳体(1)的内壁上,所述主齿轮(5)的下方安装有驱动电机(14),且驱动电机(14)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驱动转轴(8),并且驱动转轴(8)与主转轴(6)之间通过皮带轮(7)相连接,所述装置壳体(1)的外侧壁上安装有控制面板(19),且控制面板(19)的下方设置有筛料口(21),并且筛料口(21)的下方开设有出料口(20),所述装置壳体(1)的底端安装有底板(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垃圾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壳体(1)的底端开设有燕尾槽(18),且燕尾槽(18)的内部设置有燕尾滑块(15),并且燕尾滑块(15)的顶端与推料板(16)底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垃圾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料机构(2)的内部依次设置有筛料弹簧(201)、矩形空槽(202)、筛料板(203)、筛料孔(204)以及振动电机(205),所述装置壳体(1)的两侧壁上皆开设有矩形空槽(202),且矩形空槽(202)的内壁上安装有筛料弹簧(201),所述筛料弹簧(201)的一端固定有筛料板(203),且筛料板(203)的底端安装有振动电机(205),所述筛料板(203)的表面开设有等间距的筛料孔(2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垃圾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14)一侧的装置壳体(1)内壁上安装有风机(11),且风机(11)一侧的装置壳体(1)外壁上安装有集尘箱(9),并且集尘箱(9)与风机(11)通过管道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垃圾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箱(9)的内部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层(10),且活性炭吸附层(10)下方的集尘箱(9)内部设置有活性氧化铝吸附层(12),所述集尘箱(9)的底端安装有排气管道(13),且排气管道(13)与集尘箱(9)的内部相连通。
CN202020125529.7U 2020-01-20 2020-01-20 建筑垃圾回收利用装置 Active CN2117554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25529.7U CN211755418U (zh) 2020-01-20 2020-01-20 建筑垃圾回收利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25529.7U CN211755418U (zh) 2020-01-20 2020-01-20 建筑垃圾回收利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55418U true CN211755418U (zh) 2020-10-27

Family

ID=728946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25529.7U Active CN211755418U (zh) 2020-01-20 2020-01-20 建筑垃圾回收利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5541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45217A (zh) * 2021-04-14 2021-07-23 宋盛智 一种建筑垃圾高效粉碎筛选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45217A (zh) * 2021-04-14 2021-07-23 宋盛智 一种建筑垃圾高效粉碎筛选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72132A (zh) 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环保建筑垃圾破碎装置
CN210753195U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废弃物的可回收的处理装置
CN111692596A (zh) 一种用于市政垃圾处理的环保型处理装置
CN211755418U (zh) 建筑垃圾回收利用装置
CN210386106U (zh) 一种用于固废垃圾资源化混合处理装置
CN210208069U (zh) 一种新型废弃电子科技产品处理装置
CN209124029U (zh) 一种环保型固废处理装置
CN111298944A (zh) 一种建筑垃圾粉碎装置
CN208320918U (zh) 一种智能且环保的碾碎刀齿分离设备
CN208964147U (zh) 便于除尘的上料装置
CN207929286U (zh) 一种适用于建筑垃圾分选与粉碎的一体化装置
CN216989156U (zh) 一种道路提升垃圾处理装置
CN208730080U (zh) 一种废旧塑料破碎机
CN206404886U (zh) 一种智能清洁降噪的多功能垃圾破碎机
CN214288433U (zh) 一种建筑垃圾聚乙烯粉碎设备
CN212820156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环保型废弃物粉碎装置
CN211636697U (zh) 一种新型改进结构的自动化粉碎机
CN114768935A (zh) 一种环保型建筑垃圾回收装置
CN212524349U (zh) 用于矿物加工的球磨装置
CN115254381A (zh) 一种用于腐殖土中塑料清除及无机物颗粒细化的系统
CN212596297U (zh) 一种桥梁施工用垃圾破碎回收装置
CN220919462U (zh) 一种工业固废处理装置
CN220824874U (zh) 一种装修工程垃圾用智能回收装置
CN214021037U (zh) 一种垃圾处理用可筛选的粉碎装置
CN218796172U (zh) 一种废料处理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116000 No. 1408, Tianxing Roosevelt international building, 677 Huanghe Road, Shahekou District, Dalian City, Liaoning Province (office use only)

Patentee after: Ya life tomorrow Environmental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1601, Tianxing Roosevelt international building, 677 Huanghe Road, Shahekou District, Dalian, Liaoning, 116021

Patentee before: DALIAN MINGRI ENVIRONMENTAL DEVELOPMENT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Construction waste recycling and utilization devic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28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27

Pledgee: Industrial Bank Limited by Share Ltd. Dalian branch

Pledgor: Ya life tomorrow Environmental Development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53942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27

Pledgee: Industrial Bank Limited by Share Ltd. Dalian branch

Pledgor: Ya life tomorrow Environmental Development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53942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