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44841U - 软性电路板及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软性电路板及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44841U
CN211744841U CN201922486993.9U CN201922486993U CN211744841U CN 211744841 U CN211744841 U CN 211744841U CN 201922486993 U CN201922486993 U CN 201922486993U CN 211744841 U CN211744841 U CN 2117448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grounding
flexible circuit
ground
e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8699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晋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Original Assignee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filed Critical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8699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448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448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4484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Printed Boar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软性电路板及采用所述软性电路板的电子装置。所述软性电路板包括电路板主体及接地补强片,所述电路板主体包括具有线路的线路部及连接所述线路部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接地端区域,所述接地端区域位于或延伸至所述连接部边缘,所述接地补强片叠合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上且所述接地端区域的至少部分露出所述接地补强片。所述软性电路板可避免一些接地阻值异常等接地不良的现象发生。

Description

软性电路板及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软性电路板及采用所述软性电路板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各种电子装置已经普遍出现在各个领域,并且以每年数代的发展速度更新。作为电子装置重要组成部分的印制电路板也在不断的完善、更新。软性电路板(FPC)作为各种电子产品的组成部分,其接地组合方式多为将软性电路板底层的接地端和接地钢片用热压或冷压导电胶贴附在一起以实现其导通,而软性电路板本身通过导通孔实现上下层导通,软性电路板元件通过焊锡膏与软性电路板顶层导通,继而实现软性电路板与接地钢片之间的导通。由于导电胶的接触电阻变化比较大,贴附后接地电阻阻值难以控制,并且接地钢片压合或贴附过程中,接地端与接地钢片之间的气体不易排出,也造成接地阻值异常等接地不良现象,有必要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避免一些接地阻值异常等接地不良的现象发生的软性电路板及采用所述软性电路板的电子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软性电路板,其包括电路板主体及接地补强片,所述电路板主体包括具有线路的线路部及连接所述线路部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接地端区域,所述接地端区域位于或延伸至所述连接部边缘,所述接地补强片叠合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上且所述接地端区域的至少部分露出所述接地补强片。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接地补强片通过导电胶粘结而叠合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上。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接地补强片为钢片。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连接部还包括连接所述接地端区域的其他区域,所述接地端区域包括第一部分及与第一部分连接且位于所述连接部边缘的第二部分,所述接地补强片叠合设置在所述其他区域及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暴露在所述接地补强片外。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二部分包括位于所述连接部边缘的第一弧形边,所述第一弧形边朝着远离所述第一部分的方向凸出。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接地补强片包括开口,所述开口对应所述第二部分且使得所述第二部分暴露在所述接地补强片外。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开口为位于所述接地补强片边缘的半封闭的缺口。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接地补强片包括围成所述缺口的第二弧形边,所述第二弧形边朝着所述第一部分所在的方向凸出。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接地补强片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二弧形边两端的其他轮廓边,所述接地补强片的其他轮廓边与所述连接部的轮廓边及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线路部连接的位置叠合。
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软性电路板,所述软性电路板采用上述任意一种技术方案及改进技术方案的软性电路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软性电路板及电子装置中,所述电路板主体的接地端区域位于或延伸至所述连接部边缘,所述接地端区域的至少部分露出所述接地补强片,在所述接地补强片的压合或贴附过程中,所述接地端区域与接地补强片之间的气体容易排出,避免一些接地阻值异常等接地不良现象的发生,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软性电路板可靠度较高。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接地补强片通过导电胶粘结在所述连接部上时,通过所述导电胶粘结过程中易产生气泡,所述接地端区域位于所述接地部的边缘使得气泡气体更容易排出。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接地补强片为钢片,钢片较为常见,使得所述软性电路板容易实现,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连接部还包括连接所述接地端区域的其他区域,所述接地端区域包括第一部分及与第一部分连接且位于所述连接部边缘的第二部分,所述接地补强片叠合设置在所述其他区域及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暴露在所述接地补强片外,使得位于所述接地部的边缘的气泡气体更容易排出。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二部分包括位于所述连接部边缘的第一弧形边,所述第一弧形边朝着远离所述第一部分的方向凸出。所述形状的第二部分有利于所述软性电路板的取放及贴合接地补强片。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接地补强片包括开口,所述开口对应所述第二部分且使得所述第二部分暴露在所述接地补强片外。此外,所述开口可以为位于所述接地补强片边缘的半封闭的缺口。所述开口的设置特别是所述位于边缘的缺口更利于气泡气体的排出。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接地补强片包括围成所述缺口的第二弧形边,所述第二弧形边朝着所述第一部分所在的方向凸出。所述形状的所述第二弧形边有利于所述软性电路板的取放及贴合接地补强片。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接地补强片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二弧形边两端的其他轮廓边,所述接地补强片的其他轮廓边与所述连接部的轮廓边及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线路部连接的位置叠合,此种设计可达到较好的补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提供的软性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软性电路板10;电路板主体20;接地补强片30;线路部21;连接部22、23;接地端区域220;其他区域223;第一部分221;第二部分222;第一弧形边222a;开口31a;第二弧形边31;其他轮廓边32;轮廓边222b;连接位置222c。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和“第三”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非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内、外、顶部、底部……)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时,该元件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提供的软性电路板10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软性电路板10包括电路板主体20及接地补强片30。所述电路板主体20包括具有线路的线路部21及连接所述线路部21的连接部22及23。所述连接部22及所述连接部23分别连接于所述线路部21的两端,且可分别与外部电路等元件电连接,以将二不同的外部电路元件电性连通。
所述连接部22包括接地端区域220及连接所述接地端区域的其他区域223,所述接地端区域220位于或延伸至所述连接部22边缘。具体地,所述接地端区域220包括第一部分221及与第一部分221连接且位于所述连接部22边缘的第二部分222。所述第二部分222包括位于所述连接部22边缘的第一弧形边222a,所述第一弧形边222a朝着远离所述第一部分22的方向凸出。
所述接地补强片30叠合设置在所述连接部22上且所述接地端区域220的至少部分露出所述接地补强片30。本实施例中,所述接地补强片30为钢片,且所述接地补强片30通过导电胶粘结而叠合设置在所述连接部22上。所述接地补强片30叠合设置在所述其他区域223及所述第一部分221,所述第二部分222暴露在所述接地补强片30外。所述接地补强片30包括开口31a,所述开口31a对应所述第二部分222且使得所述第二部分222暴露在所述接地补强片30外。具体地,所述开口31a为位于所述接地补强片30边缘的半封闭的缺口。所述接地补强片30包括围成所述缺口的第二弧形边31,所述第二弧形边31朝着所述第一部分221所在的方向凸出。
进一步地,所述接地补强片30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二弧形边31两端的其他轮廓边32,所述接地补强片30的其他轮廓边32与所述连接部22的轮廓边222b及所述连接部22与所述线路部21之间的连接位置222c叠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软性电路板10中,所述电路板主体20的接地端区域220位于或延伸至所述连接部22边缘,且所述接地端区域220的至少部分露出所述接地补强片30,在所述接地补强片30的压合或贴附过程中,所述接地端区域220与接地补强片30之间的气体容易排出,避免一些接地阻值异常等接地不良现象的发生,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软性电路板10可靠度较高。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接地补强片30通过导电胶粘结在所述连接部22上时,通过所述导电胶粘结过程中易产生气泡,所述接地端区域220位于所述接地部22的边缘使得气泡气体更容易排出。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接地补强片30为钢片,钢片较为常见,使得所述软性电路板20容易实现,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连接部22还包括连接所述接地端区域220的其他区域223,所述接地端区域220包括第一部分221及与第一部分221连接且位于所述连接部22边缘的第二部分222,所述接地补强片30叠合设置在所述其他区域223及所述第一部分221,所述第二部分222暴露在所述接地补强片30外,使得位于所述接地部22的边缘的气泡气体更容易排出。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二部分222包括位于所述连接部22边缘的第一弧形边222a,所述第一弧形边222a朝着远离所述第一部分221的方向凸出。所述形状的第二部分222有利于所述软性电路板10的取放及贴合接地补强片。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接地补强片30包括开口31a,所述开口31a对应所述第二部分222且使得所述第二部分222暴露在所述接地补强片30外。此外,所述开口31a可以为位于所述接地补强片30边缘的半封闭的缺口。所述开口31a的设置特别是位于边缘的缺口更利于气泡气体的排出。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接地补强片30包括围成所述缺口的第二弧形边31,所述第二弧形边31朝着所述第一部分221所在的方向凸出。所述形状的所述第二弧形边31有利于所述软性电路板10的取放及贴合接地补强片。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接地补强片30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二弧形边31两端的其他轮廓边,所述接地补强片30的其他轮廓边32与所述连接部22的轮廓边222b及所述连接部22与所述线路部21连接的位置大致叠合,此种设计可达到较好的补强效果。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软性电路板,所述软性电路板采用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软性电路板10,用于将所述电子装置中的两个电路元件电性连接。所述电子装置可以是包括但不限于移动电话、显示器、台式电脑、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可穿戴式设备(Wearable Device)等。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软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性电路板包括电路板主体及接地补强片,所述电路板主体包括具有线路的线路部及连接所述线路部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接地端区域,所述接地端区域位于或延伸至所述连接部边缘,所述接地补强片叠合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上且所述接地端区域的至少部分露出所述接地补强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补强片通过导电胶粘结而叠合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补强片为钢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还包括连接所述接地端区域的其他区域,所述接地端区域包括第一部分及与第一部分连接且位于所述连接部边缘的第二部分,所述接地补强片叠合设置在所述其他区域及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暴露在所述接地补强片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软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包括位于所述连接部边缘的第一弧形边,所述第一弧形边朝着远离所述第一部分的方向凸出。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软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补强片包括开口,所述开口对应所述第二部分且使得所述第二部分暴露在所述接地补强片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软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为位于所述接地补强片边缘的半封闭的缺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软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补强片包括围成所述缺口的第二弧形边,所述第二弧形边朝着所述第一部分所在的方向凸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软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补强片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二弧形边两端的其他轮廓边,所述接地补强片的其他轮廓边与所述连接部的轮廓边及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线路部连接的位置叠合。
10.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软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性电路板采用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软性电路板。
CN201922486993.9U 2019-12-30 2019-12-30 软性电路板及电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7448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86993.9U CN211744841U (zh) 2019-12-30 2019-12-30 软性电路板及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86993.9U CN211744841U (zh) 2019-12-30 2019-12-30 软性电路板及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44841U true CN211744841U (zh) 2020-10-23

Family

ID=728667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86993.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744841U (zh) 2019-12-30 2019-12-30 软性电路板及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448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20009473A (ja) センサシート及びタッチセンサ
CN108966486B (zh) 软硬结合板及移动终端
CN209182795U (zh) 触摸屏及电子装置
CN107948348A (zh) 移动终端及其电路板组件、屏蔽罩
CN105517339A (zh) 电子终端
JP2000181612A (ja) 座標入力装置
CN201585196U (zh) 柔性印刷电路板及采用该印刷电路板的连接构造
CN211744841U (zh) 软性电路板及电子装置
US7559777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connecting electrically an antenna module to a grounding plate
CN113133188B (zh) 柔性电路板、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0807794U (zh) 多功能补强板、电路板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CN207201076U (zh) 防断裂的fpc金手指结构
CN206118162U (zh) 一种fpc锡点接地结构以及fpc模组
CN214757093U (zh) 一种软硬结合板
CN210868314U (zh) 基板、电路板及电子装置
CN106793605A (zh) 终端设备及射频线的制作方法
CN201774741U (zh) 电路板结构
JP6771102B2 (ja) スイッチ
CN105578732A (zh) 软硬结合板及终端
CN210627169U (zh) 一种薄膜线路电容屏式触摸屏
CN219644194U (zh) 菲林插接结构
WO2021134261A1 (zh) 软性电路板及电子装置
CN217116504U (zh) 一种fpc和电子设备
CN215022219U (zh) 发热组件和电子艾灸设备
CN210137493U (zh) 一种汽车导航触摸屏排线接地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23

Termination date: 202112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