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44566U - 车载摄像头模组 - Google Patents

车载摄像头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44566U
CN211744566U CN202020356662.3U CN202020356662U CN211744566U CN 211744566 U CN211744566 U CN 211744566U CN 202020356662 U CN202020356662 U CN 202020356662U CN 211744566 U CN211744566 U CN 2117445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blocking rib
dust
camera module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5666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梓强
穆江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Jinghao Op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chang OFilm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chang OFilm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chang OFilm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5666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445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445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445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mera Bodies And Camera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载摄像头模组,车载摄像头模组包括:线路板组件、壳体、镜头以及防尘密封件,线路板组件包括电路板和连接在电路板一侧的图像传感器;壳体位于电路板的设有图像传感器的一侧,壳体的一端罩设在电路板上且与电路板连接,壳体具有贯通其两端的内腔以及位于内腔内的挡筋;镜头在壳体的另一端与壳体通过胶粘接,镜头的背离物侧的一端与图像传感器相对设置;防尘密封件密封挡筋的端部与电路板之间的空隙,防尘密封件集成在电路板和挡筋其中之一上,且与电路板和挡筋中的另一个相抵靠,图像传感器位于防尘密封件、挡筋、电路板、镜头限定出的腔室内。由此,避免碎屑进入图像传感器以摄像头内部杂散光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Description

车载摄像头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镜头模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载摄像头模组。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如图1所示,摄像头模组100’采用以下装配结构:电路板11’直接与壳体20’通过螺钉组装固定,图像传感器12’位于电路板11’、壳体20’、镜头30’组成的内腔内,电路板11’上的电子元器件较多且容易产生可移动碎屑,另外壳体20’内腔各结构也会产生可移动碎屑,影响图像传感器成像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的车载摄像头模组,该摄像头模组能够降低碎屑以及杂散光对成像质量影响。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载摄像头模组包括:线路板组件、壳体、镜头以及防尘密封件,所述线路板组件包括电路板和连接在所述电路板一侧的图像传感器;所述壳体位于所述电路板的设有图像传感器的一侧,所述壳体的一端罩设在所述电路板上且与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壳体具有贯通其两端的内腔以及位于所述内腔内的挡筋;所述镜头在所述壳体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通过胶粘接,所述镜头的背离物侧的一端与所述图像传感器相对设置;所述防尘密封件密封所述挡筋的端部与所述电路板之间的空隙,所述防尘密封件集成在所述电路板和所述挡筋其中之一上,且与所述电路板和所述挡筋中的另一个相抵靠,所述图像传感器位于所述防尘密封件、所述挡筋、所述电路板、所述镜头限定出的腔室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载摄像头模组,通过在壳体内设置环绕在图像传感器外的挡筋,并且在挡筋与电路板与之间设置防尘密封件,以使防尘密封件与挡筋共同形成独立的腔室,防尘密封件把图像传感器隔离在腔室内,位于腔室外部的前壳的结构与电路板上的电子器件产生的碎屑不会进入图像传感器,避免了腔室外的可移动碎屑对成像质量的影响,另外,防尘密封件将图像传感器与电路板上其他元器件隔离开,还能够能有效避免摄像头内部杂散光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筋与所述壳体远离电路板的另一端内壁共同限定出一个圆柱状的通光孔。由此,挡筋与壳体内壁共同构成直通的通光孔,这样也可以避免壳体内部不规则腔体的反射杂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尘密封件具有朝向所述电路板和所述挡筋的预应力以密封所述电路板与所述挡筋之间的空隙。这样,一方面,防尘密封件能够始终抵紧在电路板与挡筋之间,密封以及防尘效果更好,另一方面,防尘密封件具有较好的尺寸适应性,即便挡筋存在加工、装配误差,防尘密封件扔能够与电路板、挡筋稳定适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尘密封件、所述挡筋均为圆环形。由此,减少了灰尘在挡筋、防尘密封件上的附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尘密封件集成在所述电路板上,且环绕所述图像传感器设置。这样,可以在电路板上直接加工出对应点胶区域的图案,由于电路板上需要焊接或者粘接多种电子元件,因此在线路板组装的工序中直接涂胶就能性能形成上述密封件,节约了生产工序,生产更方便快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尘密封件的壁厚大于或等于所述挡筋的壁厚。这样,当防尘密封件与挡筋挤压接触后,防尘密封件被压缩变形后能够与挡筋的端面充分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筋的端面具有环形凹槽,所述防尘密封件伸入所述环形凹槽内且至少与所述环形凹槽的底壁相适配。由此,环形凹槽不仅能够对防尘密封件进行限位,防止防尘密封件与挡筋之间发生偏移错位,而且环形凹槽的两个侧壁能够进一步形成双重阻挡,以防止挡筋与防尘密封件外侧的灰尘、碎屑进入挡筋与防尘密封件内侧的腔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筋的端面设有朝向电路板突出的防尘凸缘,所述防尘凸缘邻近所述挡筋的内侧壁设置,所述防尘密封件环绕在所述防尘凸缘外且抵靠于所述挡筋的端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筋的端面设有朝向电路板突出的防尘凸缘,所述挡筋的端面设有朝向电路板突出的防尘凸缘,所述防尘凸缘邻近所述挡筋的外侧壁设置,所述防尘凸缘环绕在所述防尘密封件外且所述防尘密封件抵靠于所述挡筋的端面。这样,设置靠近挡筋内侧壁或者外侧壁的防尘凸缘,也能够其达到进一步防尘阻隔效果,而且还能够对防尘密封件进行限位,以避免错位偏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筋的端面具有定位凸台,所述防尘密封件包覆所述定位凸台,所述定位凸台为至少一个并呈环形或者所述定位凸台为多个且沿挡筋的周向分布且彼此间隔开。这样,定位凸台不仅能够起到定位作用,而且定位凸台能够与防尘密封件贴合,以对腔室形成进一步的阻隔,此外定位凸台还能够防止防尘密封件错位,当防尘密封件为防尘胶时,长期使用容易造成防尘胶老化,但定位凸台能够增大防尘胶与挡筋的粘接面,连接更紧密、不仅防尘效果更好,而且延长了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尘密封件集成在所述壳体上,且所述防尘密封件至少覆盖所述挡筋的端面。由此,避免了因为加工和装配误差导致的挡筋与防尘密封件配合错位的问题,而且当需要更换线路板组件时无须再对更新的电路板设置防尘密封件,维修更便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腔包括:同轴设置的所述第一孔部和第二孔部,所述第二孔部沿轴向的投影完全落入所述第二孔部内,所述镜头伸入所述第二孔部内且所述镜头的法兰安装部与所述壳体的法兰安装部通过胶粘接,所述挡筋的内壁形成为所述第二孔部的内壁的一部分。由此,内腔被挡筋分隔成两个孔部,第一孔部为沉孔、第二孔部为通孔,更方便挡筋的加工,且镜头与壳体通过胶粘接,相较于螺接的方式防尘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传统设计的车载摄像头模组的剖视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载摄像头模组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车载摄像头模组的挡筋与防尘密封件的一个配合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车载摄像头模组的挡筋与防尘密封件的一个配合示意图。
附图标记:
传统设计:
车载摄像头模组100’,线路板组件10’,电路板11’,图像传感器12’,壳体 20’,镜头30’。
本实用新型:
车载摄像头模组100,
线路板组件10,电路板11,图像传感器12,
壳体20,挡筋21,环形凹槽211,定位图凸台212,第一孔部22,第二孔部23,壳体的法兰安装部24,
镜头30,镜头的法兰安装部31,
防尘密封件40,腔室a,UV胶50,螺钉6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2-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载摄像头模组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载摄像头模组100包括:线路板组件10、壳体20、镜头30以及防尘密封件40。
如图2所示,线路板组件包括电路板11和连接在电路板11一侧的图像传感器12;壳体20位于电路板11的设有图像传感器12的一侧,壳体20的一端罩设在电路板11 上且与电路板11连接。镜头30在壳体20的另一端与壳体20通过胶粘接。由于壳体20 设置在电路板11的正面一侧(设有电子元件的一侧),所以壳体20也通常被称之为前壳。
其中,壳体20具有贯通其两端的内腔以及位于内腔内的挡筋21,镜头30在壳体20的另一端与壳体20通过胶粘接,镜头30的背离物侧的一端与图像传感器12相对设置防尘密封件40密封挡筋21的端部与电路板11之间的空隙,防尘密封件21集成在电路板11和挡筋21其中之一上,且与电路板11和挡筋21中的另一个相抵靠,图像传感器 12位于防尘密封件40、挡筋21、电路板11、镜头30限定出的腔室内。
需要说明的是,防尘密封件40可以是本身就具有防尘功能的结构,防尘密封件40也可以是能够与挡筋21共同配合起到对挡筋21内侧空间进行隔绝以起到防尘作用的结构。防尘密封件40集成在电路板11和挡筋21中的一个上是指:防尘密封件40与电路板11、挡筋21中的一个固定或者以可拆卸地方式连接在一起,具体而言,防尘密封件 40可以与电路板11、挡筋21中的一个粘接,或者防尘密封件40包覆在电路板11、挡筋21中的其中一个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载摄像头模组100,通过在壳体20内设置环绕在图像传感器12外的挡筋21,并且在挡筋21与电路板11与之间设置防尘密封件40,以使防尘密封件40与挡筋21共同形成独立的腔室a,防尘密封件40把图像传感器12隔离在腔室a内,位于腔室a外部的前壳的结构与电路板11上的电子器件产生的碎屑不会进入图像传感器12,避免了腔室a外的可移动碎屑对成像质量的影响,另外,防尘密封件 40将图像传感器12与电路板11上其他元器件隔离开,还能够能有效避免摄像头内部杂散光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挡筋21与壳体20远离电路板11的另一端内壁共同限定出一个圆柱状的通光孔。由此,挡筋21与壳体20内壁共同构成直通的通光孔,这样也可以避免壳体20内部不规则腔体的反射杂光。
在一些实施例中,防尘密封件40具有朝向的预应力以密封所述电路板11与所述挡筋21之间的空隙电路。也就是说,防尘密封件40为能够发生弹性形变的结构,而且防尘密封件40是以被挤压(压缩)的状态夹在电路板11与挡筋21之间。这样,一方面,防尘密封件40能够始终抵紧在电路板11与挡筋21之间,密封以及防尘效果更好,另一方面,防尘密封件40具有较好的尺寸适应性,即便挡筋21存在加工、装配误差,防尘密封件40扔能够与电路板11、挡筋21稳定适配。
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防尘密封件40为具有弹性的防尘胶。换言之,防尘密封件40为具有防尘效果的胶体,该胶体壳采用塑胶或橡胶材质,以直接点胶的方式集成在电路板11上,或者集成在壳体20的挡筋21上。由此,直接将胶水或者胶状物涂覆在相应零件上,冷却固化后就能形成该防尘胶,无须额外加工零件,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防尘密封件40、挡筋21均为圆环形。由此,减少了灰尘在挡筋、防尘密封件40上的附着。
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防尘密封件40还可以不是胶水凝固形成,还可以是硅胶、橡胶或者吸尘海绵(优选采用记忆棉等支撑效果较好的海绵)等。
参见图2所示,防尘密封件40集成在电路板11上,且环绕图像传感器12设置。具体地,防尘密封件40为防尘胶时,防尘胶可以通过在电路板11上点胶形成,环绕图像传感器12点一周胶水,这样胶水冷却后就形成了围绕在图像传感器12外的胶墙,该胶墙的环绕形状与挡筋21的形状相一致,胶墙与挡筋21挤压接触并且使图像传感器12 位于密闭的腔室a内。这样,可以在电路板11上直接加工出对应点胶区域的图案,由于电路板11上需要焊接或者粘接多种电子元件,因此在线路板组装的工序中直接涂胶就能性能形成上述密封件,节约了生产工序,生产更方便快捷。
在一些实施例中,防尘密封件40的壁厚大于或等于挡筋21的壁厚。这样,当防尘密封件40与挡筋21挤压接触后,防尘密封件40被压缩变形后能够与挡筋21的端面充分接触。此外,挡筋21的高度还可以是密封件高度的2-4倍。
可选地,如图3所示,挡筋21的端面具有环形凹槽211,防尘密封件40伸入环形凹槽211内且至少与环形凹槽211的底壁相适配。由此,环形凹槽211不仅能够对防尘密封件40进行限位,防止防尘密封件40与挡筋21之间发生偏移错位,而且环形凹槽 211的两个侧壁能够进一步形成双重阻挡,以防止挡筋21与防尘密封件40外侧的灰尘、碎屑进入挡筋21与防尘密封件40内侧的腔室a。
相应地,防尘密封件40的弹性如果能够使一部分伸入环形凹槽内且另一部分与挡筋 21的端面相抵靠,则防尘效果更好。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挡筋21的端面设有朝向电路板11突出的防尘凸缘,防尘凸缘邻近挡筋21的内侧壁设置,防尘密封件40环绕在防尘凸缘外且抵靠于挡筋21的端面。在又一些实施例中,挡筋21的端面设有朝向电路板11突出的防尘凸缘,防尘凸缘邻近挡筋21的外侧壁设置,防尘凸缘环绕在防尘密封件40外且防尘密封件40抵靠于挡筋 21的端面。这样,设置靠近挡筋21内侧壁或者外侧壁的防尘凸缘,也能够其达到进一步防尘阻隔效果,而且还能够对防尘密封件40进行限位,以避免错位偏移。
当然防尘密封件40不限于集成在电路板11上,在其他实施例中,防尘密封件40 可以集成在壳体20上,且防尘密封件40至少覆盖挡筋21的端面。换言之,防尘密封件40可以直接连接到挡筋21的端面,并且在壳体20与电路板11组装后,防尘密封件 40与电路板11的表面挤压接触并且使图像传感器12位于密闭的腔室a内。在组装镜头 30模组前,将防尘密封件40先与壳体20集成,例如当防尘密封件40为防尘胶时,可以直接在挡筋21的端面点胶,并使点胶后形成的胶墙突出壳体20的端面预设距离,该距离即为防尘胶的弹性变形量。由此,避免了因为加工和装配误差导致的挡筋21与防尘密封件40配合错位的问题,而且当需要更换线路板组件10时无须再对更新的电路板 11设置防尘密封件40,维修更便捷。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挡筋21的端面具有定位凸台212,防尘密封件40 包覆定位凸台212,定位凸台212为至少一个并呈环形或者定位凸台212为多个且沿挡筋21的周向分布且彼此间隔开。具体地,定位凸台212可以是设置在挡筋21端面中间、靠近内侧壁、靠近外侧壁中的任一位置,这样,定位凸台212不仅能够起到定位作用,而且定位凸台212能够与防尘密封件40贴合,以对腔室a形成进一步的阻隔,此外定位凸台212还能够防止防尘密封件40错位,当防尘密封件40为防尘胶时,长期使用容易造成防尘胶老化,但定位凸台能够增大防尘胶与挡筋21的粘接面,连接更紧密、不仅防尘效果更好,而且延长了使用寿命。
在图2所示的具体示例中,内腔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孔部22和第二孔部23,第二孔部23沿轴向的投影完全落入第二孔部23内,镜头30伸入第二孔部23内且镜头30 的法兰安装部31与壳体20的法兰安装部24通过胶粘接,挡筋21的内壁形成为第二孔部23的内壁的一部分。具体地,镜头30的法兰安装部31与壳体20的法兰安装部24 可以通过UV胶粘接,壳体20的背离法兰安装部的一端与电路板11贴合并且通过螺钉或螺栓连接。当第一孔部22和第二孔部23均为圆孔时,第一孔部22的内壁、挡筋21 的外壁、挡筋21的内壁(第二孔部23的内壁)呈自外向内的同心圆分布。
由此,内腔被挡筋21分隔成两个孔部,第一孔部22为沉孔、第二孔部23为通孔,更方便挡筋21的加工,且镜头30与壳体20通过胶粘接,相较于螺接的方式防尘效果更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车载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线路板组件,所述线路板组件包括电路板和连接在所述电路板一侧的图像传感器;
壳体,所述壳体位于所述电路板的设有图像传感器的一侧,所述壳体的一端罩设在所述电路板上且与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壳体具有贯通其两端的内腔以及位于所述内腔内的挡筋;
镜头,所述镜头在所述壳体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通过胶粘接,所述镜头的背离物侧的一端与所述图像传感器相对设置;以及
防尘密封件,所述防尘密封件密封所述挡筋的端部与所述电路板之间的空隙,所述防尘密封件集成在所述电路板和所述挡筋其中之一上,且与所述电路板和所述挡筋中的另一个相抵靠,所述图像传感器位于所述防尘密封件、所述挡筋、所述电路板、所述镜头限定出的腔室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筋与所述壳体远离所述电路板的另一端内壁共同限定出一个圆柱状的通光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密封件具有朝向所述电路板和所述挡筋的预应力以密封所述电路板与所述挡筋之间的空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密封件、所述挡筋均为圆环形。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密封件集成在所述电路板上,且环绕所述图像传感器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密封件的壁厚大于或等于所述挡筋的壁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筋的端面具有环形凹槽,所述防尘密封件伸入所述环形凹槽内且至少与所述环形凹槽的底壁相适配;或者所述挡筋的端面设有朝向电路板突出的防尘凸缘,所述防尘凸缘邻近所述挡筋的内侧壁设置,所述防尘密封件环绕在所述防尘凸缘外且抵靠于所述挡筋的端面;或者
所述挡筋的端面设有朝向电路板突出的防尘凸缘,所述防尘凸缘邻近所述挡筋的外侧壁设置,所述防尘凸缘环绕在所述防尘密封件外且所述防尘密封件抵靠于所述挡筋的端面。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筋的端面具有定位凸台,所述防尘密封件包覆所述定位凸台,所述定位凸台为至少一个并呈环形或者所述定位凸台为多个且沿挡筋的周向分布且彼此间隔开。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密封件集成在所述壳体上,且所述防尘密封件至少覆盖所述挡筋的端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孔部和第二孔部,所述第二孔部沿轴向的投影完全落入所述第二孔部内,所述镜头伸入所述第二孔部内且所述镜头的法兰安装部与所述壳体的法兰安装部通过胶粘接,所述挡筋的内壁形成为所述第二孔部的内壁的一部分。
CN202020356662.3U 2020-03-19 2020-03-19 车载摄像头模组 Active CN2117445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56662.3U CN211744566U (zh) 2020-03-19 2020-03-19 车载摄像头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56662.3U CN211744566U (zh) 2020-03-19 2020-03-19 车载摄像头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44566U true CN211744566U (zh) 2020-10-23

Family

ID=728534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56662.3U Active CN211744566U (zh) 2020-03-19 2020-03-19 车载摄像头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4456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30922A (zh) * 2020-11-30 2021-04-09 江西联创电子有限公司 镜头模组及其装配方法
CN114189610A (zh) * 2021-11-23 2022-03-15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后装摄像头模组及车辆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30922A (zh) * 2020-11-30 2021-04-09 江西联创电子有限公司 镜头模组及其装配方法
CN114189610A (zh) * 2021-11-23 2022-03-15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后装摄像头模组及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744566U (zh) 车载摄像头模组
JP6588984B2 (ja) 後方車両カメラ
US10205865B2 (en) Camera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102331863B1 (ko) 전기 커넥터의 부착구조 및 전기 커넥터 모듈의 제조방법
CN110632809B (zh) 相机模组
CN101898535A (zh) 车门后视镜
CN107547708B (zh) 盖板组件、壳体组件及移动终端
KR20120016430A (ko) 차량용 카메라
CN110824486A (zh) 一种车载超声波雷达
CN213783436U (zh) 电子设备
CN110418041B (zh) 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设备
JPWO2018199108A1 (ja)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車両
CN218298711U (zh) 一种镜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KR100894304B1 (ko) 자동차용 카메라 장치
CN219758645U (zh) 一种超短焦投影机
CN218850870U (zh) 双摄像头装置
CN220381292U (zh) Gnss接收器
CN219960688U (zh) 摄像头、高刹灯组件和车辆
CN109764285B (zh) 智能探照灯
CN216565223U (zh) 听筒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9831859U (zh) 一种指纹模组的密封结构及其形成的指纹识别装置
CN207266282U (zh) 一种带有高音喇叭的汽车a柱
CN212965717U (zh) 车载摄像头
CN220307509U (zh) 一种微自主导航设备视觉模块的紧固装置
CN220085142U (zh) 密封封装组件、监控设备的补光装置和监控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17

Address after: 330096 no.1404, Tianxiang North Avenue, Nanchang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Nanchang City, Jiang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xi Jinghao opt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330013 Nanchang, Jiangx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east of lilac Road, north of Longtan canal.

Patentee before: NANCHANG OFILM OPTICAL-ELECTRONIC TECH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