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32971U - 一种铜板传输翻转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铜板传输翻转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32971U
CN211732971U CN201922473710.7U CN201922473710U CN211732971U CN 211732971 U CN211732971 U CN 211732971U CN 201922473710 U CN201922473710 U CN 201922473710U CN 211732971 U CN211732971 U CN 2117329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pper
conveying
copper
roller conveyor
block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7371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小军
李喜梅
曹亮
李群
钟智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KUST intelligent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elligent I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elligent Io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elligent I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7371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329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329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329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llers For Roller Conveyors For Transf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铜板传输翻转设备,包括辊筒输送机和翻转机构,翻转机构包括安装座、叉齿和驱动件,叉齿转动安装在安装座上并位于辊筒输送机的相邻输送辊之间,叉齿包括固定连接的承载部和支撑部,叉齿转动过程中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其中:第一位置下,承载部位于辊筒输送机传送平面下方,第二位置下,承载部位于辊筒输送机传送平面上方,驱动件安装在安装座上用于驱动叉齿转动;辊筒输送机用于输送铜板,当铜板输送到位后,叉齿将铜板托起,便于外界设备取拿铜板,实现了铜板传输过程中不同传输设备的自动化对接工作,提高了生产效率及自动化程度,有利于实现工厂自动化、智能化,并且该设备结构紧凑、运行稳定、维护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铜板传输翻转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传送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铜板传输翻转设备。
背景技术
“智能化、自动化”已成当今工业发展的主题,对于铜冶炼行业,提高自动化程度不仅可以降低用工成本,提高效率,而且能推进铜冶炼行业铜板自动转运,智能仓储等工业自动化流程。
目前铜冶炼行业铜板转运及输送主要依靠人工叉取转运,自动化程度、效率都较低,亟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铜板传输翻转设备,包括辊筒输送机和翻转机构,翻转机构包括安装座、叉齿和驱动件;
叉齿转动安装在安装座上并位于辊筒输送机的相邻输送辊之间,叉齿包括固定连接的承载部和支撑部,叉齿转动过程中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其中:
第一位置下,承载部位于辊筒输送机传送平面下方;
第二位置下,承载部位于辊筒输送机传送平面上方;
驱动件安装在安装座上用于驱动叉齿转动。
优选地,支撑部转动安装在安装座上,支撑部与安装座转动连接处位于辊筒输送机传送平面上方。
优选地,叉齿设有多个承载部,多个承载部与支撑部固定连接,多个承载部分别位于辊筒输送机的多个相邻输送辊之间。
优选地,驱动件包括流体缸,流体缸的缸体转动安装在安装座上,流体缸的活塞杆与叉齿转动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导向板,导向板安装在辊筒输送机上,导向板与第一位置下的支撑部平行。
优选地,还包括第一限位组件,第一限位组件包括第一挡件、第二挡件和第三挡件,第一挡件和第二挡件安装在叉齿上,第三挡件安装在安装座上并位于第一挡件和第二挡件之间,第三挡件位于第一挡件和第二挡件的移动路径上。
优选地,叉齿上设有转轴,转轴转动安装在安装座上;
还包括第一限位组件,第一限位组件包括第一挡件、第二挡件和第三挡件,第一挡件和第二挡件安装在转轴上,第三挡件安装在安装座上并位于第一挡件和第二挡件之间,第三挡件位于第一挡件和第二挡件的移动路径上。
优选地,还包括第二限位组件,第二限位组件安装在辊筒输送机上用于限制铜板移动。
优选地,还包括第三限位组件,第三限位组件位于辊筒输送机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铜板传输翻转设备,辊筒输送机用于输送铜板,当铜板输送到位后,叉齿将铜板托起,便于外界设备取拿铜板,实现了铜板传输过程中不同传输设备的自动化对接工作,提高了生产效率及自动化程度,有利于实现工厂自动化、智能化,并且该设备结构紧凑、运行稳定、维护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铜板传输翻转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铜板传输翻转设备第一位置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铜板传输翻转设备第二位置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铜板传输翻转设备的局部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翻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限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输送辊,21-安装座,22-承载部,23-支撑部,24-流体缸,3-导向板,41-第一挡件,42-第二挡件,43-第三挡件,5-第二限位组件,6-第三限位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铜板传输翻转设备,用于与AGV小车对接,铜板先到达传输翻转设备上,再由AGV小车将铜板从传输翻转设备上取下,实现铜板的转移,本实施例的传输翻转设备可承载2500KG铜板,参照图1,传输翻转设备可同时传输多块堆叠在一起的铜板。
参照图2,本实施例中的传输翻转设备包括辊筒输送机和翻转机构,翻转机构包括安装座21、叉齿和驱动件;
辊筒输送机用于水平移动铜板,辊筒输送机包括多个输送辊1,任意相邻输送辊1间隔预设距离,铜板从辊筒输送机传送平面的一端放置进入输送辊1上,经输送辊1传送到位;
翻转机构用于将移动到位的铜板托起并保持倾斜,具体地,叉齿转动安装在安装座21上并位于辊筒输送机的相邻输送辊1之间,转动轴线平行于辊筒输送机的传送方向,叉齿侧视图呈“L”形,其中,较长的部分为承载部22,承载部22长度方向平行于输送辊1长度方向,承载部22用于将铜板托起,较短的部分为支撑部23,支撑部23长度方向垂直于辊筒输送机传输方向,支撑部23供托起的铜板抵靠;叉齿转动过程中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其中:
第一位置下,承载部22位于辊筒输送机传送平面下方,如图2所示,此时叉齿不会与输送辊1上的铜板接触;
第二位置下,承载部22位于辊筒输送机传送平面上方,如图3所示,承载部22与辊筒输送机的传送平面形成锐角夹角,本实施例中承载部22与所述传送平面形成的最大夹角为30°,承载部22和支撑部23连接位置的内侧位于传送平面上方,此时承载部22将输送辊1上的铜板托起,铜板与支撑部23抵靠;
驱动件安装在安装座21上用于驱动叉齿转动。
工作过程中,输送辊1转动,铜板从辊筒输送机传送平面的一端放置进入输送辊1上,输送辊1驱动铜板移动到位,铜板位于承载部22上方,此时输送辊1暂停转动,翻转机构启动,叉齿由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叉齿将铜板托起并保持倾斜,AGV小车移动至辊筒输送机一侧,具体是辊筒输送机远离翻转机构的一侧,AGV小车上的夹取装置将叉齿上的铜板取走,随后叉齿反向转动恢复至第一位置,输送辊1继续转动,下一批铜板放置进入输送辊1上,重复上述步骤,顺序将铜板转移至AGV小车上。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4和图5,支撑部23远离承载部22的一端转动安装在安装座21上,支撑部23与安装座21转动连接处位于辊筒输送机传送平面上方,在另外的设计方式上,可以是支撑部23的其他位置转动安装在安装座21上,无论哪种方式,确保叉齿在第二位置下,承载部22和支撑部23连接位置的内侧位于传送平面上方,这样铜板能够与支撑部23抵靠,否则虽然承载部22将铜板托起,但铜板依然与输送辊1抵靠而没有与支撑部23抵靠。
进一步地,由于铜板宽度较宽,为了确保铜板能够平稳托起,本实施例中承载部22设有三个,三个承载部22共同与一个支撑部23连接,这样三个承载部22可以同步转动,支撑部23为板状结构,在另外的设计方式上,可以设计三个支撑部23,三个支撑部23分别与三个承载部22分别连接,即三个叉齿,三个叉齿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以确保三个叉齿同步转动;三个承载部22分别位于相邻四个输送辊1形成的三个间隔内,三个承载部22同时转动,共同将铜板托起。
本实施例中的驱动件包括流体缸24,流体缸24的缸体转动安装在安装座21上,流体缸24的活塞杆与叉齿转动连接,具体是与中间位置的承载部22转动连接,流体缸24整体位于输送辊1下方,流体缸24通过活塞杆的伸缩带动叉齿转动;在另外的设计方式上,流体缸24的活塞杆还可以与靠外侧的承载部22转动连接,还可以与支撑部23转动连接,同样能够达到驱动叉齿转动的目的;流体缸24具体可以是液压缸或气缸,流体缸24与外界的泵体连接,泵体驱动流体缸24的活塞杆伸缩。
本实施例中的安装座21位于辊筒输送机一侧,安装座21大致呈“U”型结构,安装座21底部设有多个安装地脚螺栓的通孔,以将安装座21固定在地面上,确保整个翻转机构工作过程中保持稳定,安装座21的中部位置设有轴座,流体缸24的缸体转动安装在轴座上,安装座21顶部高度高于辊筒输送机的传送平面,安装座21顶部设有两个轴座,支撑部23与一个转轴连接,转轴两端分别安装在轴座上。
辊筒输送机还包括支架和电机,支架包括四个支撑腿,支撑腿底部安装有重型地脚,通过调节重型地脚上的螺母可以实现传送平面高度的调节,重型地脚通过螺栓固定在地面上,确保辊筒输送机工作过程中保持稳定,支架还包括两个横梁,横梁将两个支撑腿中部连接,进一步提高支架的稳定性;多个输送辊1转动安装在支架上,任意相邻输送辊1通过传动链连接,电机安装在支架上,电机转轴通过传动链与两个输送辊1连接,当电机转轴转动时,通过传动链的传动作用,所有输送辊1同步转动;本实施例中的输送辊1上同轴固定有三个套筒,相邻套筒间隔预设距离。
还包括导向板3,导向板3安装在辊筒输送机的支架上,并靠近辊筒输送机传送平面起始端,支撑部23在第一位置下,导向板3与支撑部23平行,导向板3的作用在于指引铜板放置进入辊筒输送机传送平面上的位置,确保铜板移动后能够到达预定位置。
为了限制叉齿的转动角度,参照图6,还包括第一限位组件,第一限位组件包括第一挡件41、第二挡件42和第三挡件43,第一挡件41和第二挡件42安装在转轴上,第三挡件43安装在安装座21上并位于第一挡件41和第二挡件42之间,第三挡件43位于第一挡件41和第二挡件42的移动路径上,叉齿转动过程中第一挡件41和第二挡件42同步转动,当第一挡件41或第二挡件42与第三挡件43抵靠时,叉齿到达极限位置,不能继续转动。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挡件41和第二挡件42均为螺栓螺母结构,转轴一端安装有一圆盘,圆盘设有弧形孔,第一挡件41和第二挡件42配合在弧形孔中,第三挡件43位于第一挡件41和第二挡件42之间,在第一挡件41和第二挡件42的限制下,承载部22与辊筒输送机传送平面形成的最大夹角为30°;另外如果想调节承载部22转动的极限位置,可以调节第一挡件41和第二挡件42在弧形孔中的位置来实现。
在另外一种设计方式上,第一挡件41和第二挡件42直接安装在叉齿上,第三挡件43安装在安装座21上并位于第一挡件41和第二挡件42之间,第三挡件43位于第一挡件41和第二挡件42的移动路径上,叉齿转动时第一挡件41和第二挡件42同步转动,当第一挡件41或第二挡件42与第三挡件43抵靠时,叉齿到达极限位置,不能继续转动。
铜板在输送辊1上输送过程中,由于惯性原因,铜板最终到达的位置可能不准确,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发生,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限位组件5,第二限位组件5安装在辊筒输送机上用于限制铜板移动,当铜板移动至与第二限位组件5抵靠时,铜板无法继续移动,即使输送辊1没有按时停止转动,铜板也在该位置保持不动;具体地,第二限位组件5包括横杆和两个竖杆,横杆安装在支架上并位于相邻两个输送辊1之间,两个竖杆固定在横杆上并位于传送平面上方,当铜板移动至与两个竖杆抵靠时,铜板输送到位,无法继续移动。
为了防止AGV小车靠近辊筒输送机时与辊筒输送机发生碰撞,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三限位组件6,第三限位组件6位于辊筒输送机远离安装座21的一侧,第三限位组件6可以将AGV小车与辊筒输送机隔开,从而避免发生碰撞;具体地,第三限位组件6包括底座、两个立柱和第一挡板,底座包括固定连接的固定板和第二挡板,固定板上设有安装地脚螺栓的通孔,以将底座固定在地面上,第二挡板用于阻挡AGV小车的车轮,阻止AGV小车向辊筒输送机继续行驶,两个立柱竖直固定在底板上,第一挡板安装在两个立柱的顶部,第一挡板高度高于辊筒输送机传送平面,第一挡板也是用于阻挡AGV小车向辊筒输送机靠近。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铜板传输翻转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辊筒输送机和翻转机构,翻转机构包括安装座(21)、叉齿和驱动件;
叉齿转动安装在安装座(21)上并位于辊筒输送机的相邻输送辊(1)之间,叉齿包括固定连接的承载部(22)和支撑部(23),叉齿转动过程中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其中:
第一位置下,承载部(22)位于辊筒输送机传送平面下方;
第二位置下,承载部(22)位于辊筒输送机传送平面上方;
驱动件安装在安装座(21)上用于驱动叉齿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板传输翻转设备,其特征在于,支撑部(23)转动安装在安装座(21)上,支撑部(23)与安装座(21)转动连接处位于辊筒输送机传送平面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铜板传输翻转设备,其特征在于,叉齿设有多个承载部(22),多个承载部(22)与支撑部(23)固定连接,多个承载部(22)分别位于辊筒输送机的多个相邻输送辊(1)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铜板传输翻转设备,其特征在于,驱动件包括流体缸(24),流体缸(24)的缸体转动安装在安装座(21)上,流体缸(24)的活塞杆与叉齿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铜板传输翻转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板(3),导向板(3)安装在辊筒输送机上,导向板(3)与第一位置下的支撑部(23)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铜板传输翻转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限位组件,第一限位组件包括第一挡件(41)、第二挡件(42)和第三挡件(43),第一挡件(41)和第二挡件(42)安装在叉齿上,第三挡件(43)安装在安装座(21)上并位于第一挡件(41)和第二挡件(42)之间,第三挡件(43)位于第一挡件(41)和第二挡件(42)的移动路径上。
7.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铜板传输翻转设备,其特征在于,叉齿上设有转轴,转轴转动安装在安装座(21)上;
还包括第一限位组件,第一限位组件包括第一挡件(41)、第二挡件(42)和第三挡件(43),第一挡件(41)和第二挡件(42)安装在转轴上,第三挡件(43)安装在安装座(21)上并位于第一挡件(41)和第二挡件(42)之间,第三挡件(43)位于第一挡件(41)和第二挡件(42)的移动路径上。
8.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铜板传输翻转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限位组件(5),第二限位组件(5)安装在辊筒输送机上用于限制铜板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铜板传输翻转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限位组件(6),第三限位组件(6)位于辊筒输送机一侧。
CN201922473710.7U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铜板传输翻转设备 Active CN2117329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73710.7U CN211732971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铜板传输翻转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73710.7U CN211732971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铜板传输翻转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32971U true CN211732971U (zh) 2020-10-23

Family

ID=728678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73710.7U Active CN211732971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铜板传输翻转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329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732971U (zh) 一种铜板传输翻转设备
CN210175545U (zh) 一种倾角机
CN110803628B (zh) 一种轨道式集装箱用起重机构
CN111332679A (zh) 用于模组式皮带滚筒的驱动装置及输送机系统
CN115158953B (zh) 一种硅棒仓储出料输送装置及其输送方法
CN202411295U (zh) 钢筋输送设备中的移动输送装置
CN212371542U (zh) 一种h钢移钢翻转设备
CN215515265U (zh) 一种弯管输送设备
CN216710731U (zh) 一种用于仓储存储线产品正位的翻转装置
CN103625830B (zh) 原木自动堆垛装置
CN216335283U (zh) 一种低床式栈板收集分配机
CN106697883B (zh) 一种工装板循环流动生产线
CN220020999U (zh) 一种断路器安装用可翻转式安装平台
CN214691819U (zh) 双向输送机
CN219751317U (zh) 一种料片升降输送定位装置
CN218930807U (zh) 一种送料机构
CN220392556U (zh) 下料运输装置及自动弯弧弯曲生产线
CN114044334A (zh) 一种用于仓储存储线产品正位的翻转装置
CN212863034U (zh) 一种物流线顶升移载机
CN212798669U (zh) 一种码垛机给托盘装置
CN210312244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快速升降传送装置
CN218705958U (zh) 一种用于物流的升降机器人
CN213111000U (zh) 用于模组式皮带滚筒的驱动装置及输送机系统
CN217457475U (zh) 一种新型链板输送机
CN218907788U (zh) 一种自动打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30009 No. 5111 Wangjiang West Road, hi tech Zone,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KUST intelligent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30009 No. 5111 Wangjiang West Road, hi tech Zone,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KUST intelligent IO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after: 230009 No. 5111 Wangjiang West Road, hi tech Zone,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KUST intelligent IO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30009 No. 5111 Wangjiang West Road, hi tech Zone,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elligent IOT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