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31548U - 电动客车 - Google Patents
电动客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731548U CN211731548U CN201922395619.8U CN201922395619U CN211731548U CN 211731548 U CN211731548 U CN 211731548U CN 201922395619 U CN201922395619 U CN 201922395619U CN 211731548 U CN211731548 U CN 21173154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oor
- battery
- air duct
- lock
- chassi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客车,电动客车包括底盘总成,设置在底盘总成上的车身,设置在车身的顶部的电池防护结构以及设置在车身内的司机室包围结构,其中,底盘总成的底电池安装区内具有多个用于放置动力电池的底电池舱;底盘总成的后安装部内具有多个用于放置动力电池的后电池舱;电池防护结构包括防护罩、舱门和顶灭火部;司机室包围结构包括顺次连接的后围结构、侧围结构、司机门结构、第一扶手结构和第二扶手结构。采用该方案可以在底架内、后安装部内以及车身顶部布置多个动力电池,从而可以提高续航里程。而且,通过顶灭火部可以保证顶部的动力电池的安全性,通过司机室包围结构可以保证司机安全驾驶,通过空调系统可以切换上下出风。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客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动客车。
背景技术
电动客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选配合适的动力电池提供电能驱动行驶的客车。电动客车具备良好动力性能、持续行驶里程达上百公里、电池使用寿命长而且成本较低、与整车的配备良好。电动客车实现了交通能源结构的多元化,可减轻汽车排放污染,保护环境。电动客车和传统的燃油客车存在着许多布置结构上的不同,如何使得电动客车在布置上更加合理化,尤其是动力电池的布置更加合理,以在保证乘客空间的同时提高续航里程,是电动客车设计制造的主要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客车,以提高电动客车的续航里程。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客车,包括底盘总成,设置在所述底盘总成上的车身,设置在所述车身的顶部的电池防护结构以及设置在所述车身内的司机室包围结构,其中,所述底盘总成包括底架和后安装部,所述底架具有底电池安装区,所述底电池安装区内具有多个用于放置动力电池的底电池舱,多个所述底电池舱沿所述底架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底电池安装区为两个,两个所述底电池安装区在所述底架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后安装部的底部与所述底架的后端连接,所述后安装部内具有多个用于放置动力电池的后电池舱,多个所述后电池舱沿竖直方向分布;所述电池防护结构包括防护罩、舱门和顶灭火部,所述防护罩内具有用于放置动力电池的顶电池舱,所述防护罩上具有用于取放所述动力电池的舱口;所述舱门与所述防护罩连接,所述舱门可开闭地设置在所述舱口处;所述顶灭火部设置在所述顶电池舱内,所述顶灭火部用于对位于所述顶电池舱内的动力电池喷射灭火剂;所述司机室包围结构包括顺次连接的后围结构、侧围结构、司机门结构、第一扶手结构和第二扶手结构,其中,所述后围结构、所述侧围结构和所述司机门结构用于围绕所述车身内的司机室,所述第二扶手结构用于与所述车身内的仪表台连接;所述司机门结构包括门框、防护门和门锁,所述防护门的一侧与所述侧围结构铰接,所述防护门的另一侧可开闭地设置在所述门框上,所述门锁用于将所述防护门可打开地锁紧在所述门框上。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防护结构还包括:风机,设置在所述顶电池舱内,所述风机用于对位于所述顶电池舱内的动力电池进行冷却;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顶电池舱内,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顶电池舱内的温度;顶控制器,所述风机、所述传感器和所述顶灭火部均与所述顶控制器电连接,所述顶控制器通过所述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风机和所述顶灭火部的运行。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防护结构还包括锁具,所述锁具包括:转轴,所述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舱门上;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置在所述转轴上以随所述转轴转动,所述限位件具有避让位置和锁紧位置;其中,所述限位件处于所述避让位置的情况下,所述限位件与所述防护罩分离;所述舱门处于关闭所述舱口的位置且所述限位件处于所述锁紧位置的情况下,所述限位件与所述防护罩限位配合,以将所述舱门锁紧在所述防护罩上。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防护结构还包括:限位链,所述限位链的一端设置在所述防护罩上;锁钩,设置在所述限位链的另一端;锁环,设置在所述舱门上,所述锁钩与所述锁环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底盘总成还包括:转向系统,设置在所述底架的前端;前车轴系统,设置在所述底架上,所述前车轴系统与所述转向系统配合连接;后车轴系统,设置在所述底架上,两个所述底电池安装区位于所述前车轴系统和所述后车轴系统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后安装部包括后安装架、后侧板、后端板和后底板,多个所述后电池舱位于所述后安装架上,所述后端板设置在所述后安装架的远离所述底架前端的一侧,所述后侧板设置在所述后安装架的侧面,所述后底板设置在所述后安装架的底端,所述后侧板、所述后端板和所述后底板上均具有多个通风孔。
进一步地,所述司机门结构还包括开门报警器,所述门锁包括锁体、室内操作部和室外操作部,所述锁体具有与所述门框限位配合以将所述防护门锁紧在所述门框上的锁紧状态,所述锁体还具有与所述门框分离以打开所述防护门的打开状态,所述室内操作部位于所述防护门的朝向所述司机室的一侧,所述室外操作部位于所述防护门的背离所述司机室的一侧,所述室内操作部和所述室外操作部均用于操作所述锁体;所述开门报警器与所述室外操作部电连接,在通过所述室外操作部使所述锁体移动到打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开门报警器发出报警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门包括:第一外边框,所述第一外边框的一侧与所述侧围结构的一侧铰接,所述门锁设置在所述第一外边框上;第一横梁,所述第一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外边框的两侧连接;第一钢化玻璃,安装在所述第一横梁的上侧和所述第一外边框之间的区域;第一铝塑板,安装在所述第一横梁的下侧和所述第一外边框之间的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电动客车还包括空调系统,所述空调系统包括空调机组、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其中,所述空调机组设置在所述车身的顶部,所述第一风道与所述空调机组连接,所述第一风道沿所述车身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风道上分布有多个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二风道竖直设置,所述第二风道的上端与所述第一风道连接,所述第二风道的下端位于所述车身的底部,所述第二风道的下端具有第二出风口。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开关门结构,所述开关门结构的至少一部分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的连接处,以使所述第二风道与所述第一风道连通或断开;所述第二风道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风道间隔设置在所述车身内,所述开关门结构为多个,多个所述开关门结构与多个所述第二风道一一对应地设置。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电动客车,电动客车包括底盘总成,设置在底盘总成上的车身,设置在车身的顶部的电池防护结构以及设置在车身内的司机室包围结构,其中,底盘总成的底电池安装区内具有多个用于放置动力电池的底电池舱,多个底电池舱沿底架的长度方向分布;底盘总成的后安装部内具有多个用于放置动力电池的后电池舱,多个后电池舱沿竖直方向分布;电池防护结构包括防护罩、舱门和顶灭火部,防护罩内具有用于放置动力电池的顶电池舱;顶灭火部设置在顶电池舱内,以对位于顶电池舱内的动力电池喷射灭火剂;司机室包围结构包括顺次连接的后围结构、侧围结构、司机门结构、第一扶手结构和第二扶手结构,其中,后围结构、侧围结构和司机门结构用于围绕车身内的司机室。采用上述方案,可以在底架内、后安装部内以及车身顶部布置多个动力电池,在不影响乘客空间的同时提高了动力电池的数量,从而可以提高续航里程。而且,通过电池防护结构内的顶灭火部可以保证顶部的动力电池的安全性,通过司机室包围结构可以避免乘客干扰司机,保证司机安全驾驶。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电动客车的主视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电动客车沿第二风道的剖视图;
图3示出了图1中的电动客车沿电池防护结构的剖视图;
图4示出了图1中的电池防护结构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4中的电池防护结构的俯视图;
图6示出了图4中的电池防护结构中的舱门在打开后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6沿中心线的剖视图;
图8示出了图6在A-A位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9示出了图6在B-B位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10示出了图4中的防护件和密封条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图4中的锁具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图1中的司机室包围结构安装于车身中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图12的俯视图;
图14示出了图12中的防护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15示出了图12中的后围结构的示意图;
图16示出了图15的俯视图;
图17示出了图12中的侧围结构的示意图;
图18示出了图12中的第一扶手结构的示意图;
图19示出了图1中的底盘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0示出了图19中的底盘总成的俯视图;
图21示出了图19中的底盘总成的后部视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10、底架;120、动力电池;130、转向系统;140、后安装部;150、驱动电机;160、散热器;170、空气悬挂系统;181、蓄电池;182、辅助灭火部;183、前车轴系统;184、后车轴系统;191、三合一控制器;192、电机控制器;193、冷却水箱;
210、防护罩;211、壳体;212、承载盘;220、舱门;221、抠槽;230、风机;240、顶灭火部;250、锁具;251、转轴;252、限位件;261、限位链;262、锁钩;263、锁环;271、防护件;272、密封条;280、驱动部;
310、后围结构;311、第二外边框;313、第二钢化玻璃;314、第三钢化玻璃;315、第一扶手杆;316、第二扶手杆;320、侧围结构;321、第三外边框;322、第三横梁;323、第四钢化玻璃;324、第二铝塑板;330、司机门结构;331、门框;332、防护门;333、门锁;334、第一外边框;335、第一横梁;336、第一钢化玻璃;337、第一铝塑板;340、第一扶手结构;350、第二扶手结构;
410、车身;420、空调机组;430、第一风道;440、第二风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客车,包括底盘总成,设置在底盘总成上的车身410,设置在车身410的顶部的电池防护结构以及设置在车身410内的司机室包围结构,其中,底盘总成包括底架110和后安装部140,底架110具有底电池安装区,底电池安装区内具有多个用于放置动力电池120的底电池舱,多个底电池舱沿底架110的长度方向分布,底电池安装区为两个,两个底电池安装区在底架110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后安装部140的底部与底架110的后端连接,后安装部140内具有多个用于放置动力电池120的后电池舱,多个后电池舱沿竖直方向分布;电池防护结构包括防护罩210、舱门220和顶灭火部240,防护罩210内具有用于放置动力电池的顶电池舱,防护罩210上具有用于取放动力电池的舱口;舱门220与防护罩210连接,舱门220可开闭地设置在舱口处;顶灭火部240设置在顶电池舱内,顶灭火部240用于对位于顶电池舱内的动力电池喷射灭火剂;司机室包围结构包括顺次连接的后围结构310、侧围结构320、司机门结构330、第一扶手结构340和第二扶手结构350,其中,后围结构310、侧围结构320和司机门结构330用于围绕车身410内的司机室,第二扶手结构350用于与车身410内的仪表台连接;司机门结构330包括门框331、防护门332和门锁333,防护门332的一侧与侧围结构320铰接,防护门332的另一侧可开闭地设置在门框331上,门锁333用于将防护门332可打开地锁紧在门框331上。
采用上述方案,可以在底架110内、后安装部140内以及车身410顶部布置多个动力电池120,在不影响乘客空间的同时提高了动力电池120的数量,从而可以提高续航里程。而且,通过电池防护结构内的顶灭火部240可以保证顶部的动力电池120的安全性,通过司机室包围结构可以避免乘客干扰司机,保证司机安全驾驶。
在本实施例中,电池防护结构还包括:风机230,设置在顶电池舱内,风机230用于对位于顶电池舱内的动力电池进行冷却;传感器,设置在顶电池舱内,传感器用于检测顶电池舱内的温度;顶控制器,风机230、传感器和顶灭火部240均与顶控制器电连接,顶控制器通过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风机230和顶灭火部240的运行。这样便于各部件配合,即节约能源又提高安全性。例如,当传感器检测到顶电池舱内的温度高于预定温度时,顶控制部控制风机230运行以进行风冷散热。当传感器检测到顶电池舱内温度异常时可认为发生了火情,反馈给顶控制部,通过顶控制部控制顶灭火部240喷射灭火剂,以及时进行灭火。
可选地,舱口为两个,舱门220为弧形结构,舱门220为两个,两个舱门220与两个舱口一一对应设置。这样可通过两个舱口分别取放不同位置的动力电池,便于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电池防护结构还包括锁具250,锁具250包括:转轴251,转轴251可转动地设置在舱门220上;限位件252,限位件252设置在转轴251上以随转轴251转动,限位件252具有避让位置和锁紧位置;其中,限位件252处于避让位置的情况下,限位件252与防护罩210分离;舱门220处于关闭舱口的位置且限位件252处于锁紧位置的情况下,限位件252与防护罩210限位配合,以将舱门220锁紧在防护罩210上。通过限位件252和转轴251的配合,可以将舱门220锁紧在防护罩210上,以提高安全性。
在本实施例中,电池防护结构还包括:限位链261,限位链261的一端设置在防护罩210上;锁钩262,设置在限位链261的另一端;锁环263,设置在舱门220上,锁钩262与锁环263可拆卸连接。通过上述设置,即使打开了锁具250或锁具250损坏,也不能将舱门220完全打开,需要将锁钩262与锁环263脱离才能打开舱门220,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
可选地,防护罩210包括壳体211和承载盘212,壳体211设置在承载盘212上,壳体211和承载盘212之间的区域形成顶电池舱,舱口位于壳体211上,舱门220与舱口的边沿铰接。通过上述设置,便于形成顶电池舱以放置动力电池。
可选地,防护罩210还包括:防护件271,防护件271与壳体211连接且防护件271位于顶电池舱内,防护件271具有凹槽,凹槽沿壳体211和舱门220的铰接边沿延伸,凹槽的槽口对应壳体211和舱门220的铰接边沿设置。通过上述设置,当有雨水进入壳体211和舱门220的铰接边沿之间的缝隙时,雨水会进入凹槽内而不会进入到动力电池等电器部件内,从而提高了安全性和环境适应能力。
可选地,电池防护结构还包括:密封条272,设置在防护件271上,密封条272沿防护件271的延伸方向延伸,密封条272的一端与舱门220的内壁抵接。通过设置密封条272可以提高密封性,进一步避免雨水进入到动力电池等电器部件内,提高可靠性。
可选地,壳体211上具有通风格栅,以进行通风。舱门220的边沿具有凹陷的抠槽221,便于手部伸入以开闭舱门220。
可选地,防护罩210和舱门220均由铝合金制成,以在满足强度的同时减轻重量。在本实施例中,电池防护结构还包括支架,支架设置在顶电池舱内,顶灭火部240设置在支架上,以便于顶灭火部240的安装。
可选地,电池防护结构还包括:驱动部280,驱动部280的一端与防护罩210连接,驱动部280的另一端与舱门220驱动连接,驱动部280可伸缩地设置,以打开或关闭舱门220。通过设置驱动部280便于自动操作舱门220的开闭。驱动部280可以采用气缸或液压缸。
在本实施例中,底盘总成还包括:转向系统130,设置在底架110的前端;前车轴系统183,设置在底架110上,前车轴系统183与转向系统130配合连接;后车轴系统184,设置在底架110上,两个底电池安装区位于前车轴系统183和后车轴系统184之间。通过上述设置,可以降低底架110的高度,从而降低地板的高度,便于乘客上下车。
在本实施例中,后安装部140包括后安装架、后侧板、后端板和后底板,多个后电池舱位于后安装架上,后端板设置在后安装架的远离底架110前端的一侧,后侧板设置在后安装架的侧面,后底板设置在后安装架的底端,后侧板、后端板和后底板上均具有多个通风孔。通过上述设置便于形成呈多层设置的后电池舱。而且,后侧板、后端板和后底板上均具有多个通风孔可以提高通风效果,以对动力电池进行冷却。
可选地,底盘总成还包括:底灭火部,设置在底架110上,底灭火部用于对位于底电池舱内的动力电池120喷射灭火剂;和/或,后灭火部,设置在后安装部140上,后灭火部用于对位于后电池舱内的动力电池120喷射灭火剂。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在发生火情时及时灭火,以避免火势扩散,提高安全性。
可选地,底盘总成还包括多个钛酸锂动力电池,多个钛酸锂动力电池分布在多个底电池舱和多个后电池舱内。采用钛酸锂动力电池,可以提高能量密度,提高动力电池的性能,从而提高客车的续航里程。
可选地,底盘总成还包括:底托盘,可拆卸地设置在底电池舱内,底托盘用于承载底电池舱内的动力电池120;底封门,可开闭地设置在底电池舱的开口处。通过上述设置便于动力电池的安装和拆卸,并且可通过底封门进行防护。
相应地,在本实施例中,底盘总成还包括:后托盘,可拆卸地设置在后电池舱内,后托盘用于承载后电池舱内的动力电池120;后封门,可开闭地设置在后电池舱的开口处。通过上述设置便于动力电池的安装和拆卸,并且可通过后封门进行防护。
可选地,底盘总成还包括:驱动电机150,设置在底架110上,驱动电机150与后车轴系统184驱动连接;散热器160,设置在底架110上,散热器160与驱动电机150配合,以对驱动电机150散热。驱动电机150通过动力电池提供的动力运行,驱动电机150与后车轴系统184驱动连接以驱动后车轴系统184运行。通过散热器160可及时对驱动电机150进行散热,保证长期可靠运行。
可选地,底盘总成还包括:空气悬挂系统170,前车轴系统183和后车轴系统184均与空气悬挂系统170配合。空气悬挂系统170可对车轴系统起到支撑和减震的作用,保证车辆平稳运行。
可选地,底盘总成还包括冷却水箱193,冷却水箱193用于对散热器160循环供水,冷却水箱193设置在后安装部140上。底架110上还设置有蓄电池舱,以放置蓄电池181,蓄电池舱位于底架110的前端。底盘总成还包括辅助灭火部182,设置在底架110的前端,以对蓄电池181灭火。
可选地,底盘总成还包括三合一控制器191和电机控制器192,三合一控制器191和电机控制器192均设置在后安装部140内,以对电器部件进行控制。底盘总成还包括刹车系统。
在本实施例中,司机门结构330还包括开门报警器,门锁333包括锁体、室内操作部和室外操作部,锁体具有与门框331限位配合以将防护门332锁紧在门框331上的锁紧状态,锁体还具有与门框331分离以打开防护门332的打开状态,室内操作部位于防护门332的朝向司机室的一侧,室外操作部位于防护门332的背离司机室的一侧,室内操作部和室外操作部均用于操作锁体;开门报警器与室外操作部电连接,在通过室外操作部使锁体移动到打开状态的情况下,开门报警器发出报警信息。采用该方案,当司机室外部的乘客打开防护门332时,报警器会及时发出报警信息,以引起司机或其他乘客的注意,从而可以避免乘客恶意打开而影响司机安全驾驶,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
可选地,司机门结构330还包括:开门护罩,开门护罩设置在防护门332上,室外操作部位于开门护罩的腔体内。通过设置开门护罩可以提高安全性,避免乘客随意操作或误碰室外操作部。开门护罩可开闭地设置或者可在外力作用下可击碎地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防护门332包括:第一外边框334,第一外边框334的一侧与侧围结构320的一侧铰接,门锁333设置在第一外边框334上;第一横梁335,第一横梁33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外边框334的两侧连接;第一钢化玻璃336,安装在第一横梁335的上侧和第一外边框334之间的区域;第一铝塑板337,安装在第一横梁335的下侧和第一外边框334之间的区域。通过上述设置可以提高防护门332的结构强度以及美观性,并且可避免影响司机视野。
可选地,后围结构310包括:第二外边框311,第二外边框311的一侧与侧围结构320的一侧连接,第二外边框311的另一侧用于与客车的车身连接;第二横梁,第二横梁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外边框311的两侧连接;第二钢化玻璃313,安装在第二横梁的上侧和第二外边框311之间的区域;第三钢化玻璃314,安装在第二横梁的下侧和第二外边框311之间的区域。通过上述设置可以保证后围结构310的强度以及美观性。
可选地,后围结构310还包括:第一扶手杆315,设置在第二外边框311上,第一扶手杆315水平设置;第二扶手杆316,设置在第二外边框311上,第二扶手杆316竖直设置。这样方便乘客抓握,避免乘客晃动或跌倒,提高安全性和便利性。
可选地,侧围结构320包括:第三外边框321,第三外边框321的一侧与后围结构310的一侧连接,第三外边框321的另一侧与防护门332铰接;第三横梁322,第三横梁322的两端分别与第三外边框321的两侧连接;第四钢化玻璃323,安装在第三横梁322的上侧和第三外边框321之间的区域;第二铝塑板324,安装在第三横梁322的下侧和第三外边框321之间的区域。这样侧围结构320强度高,并且比较美观,避免影响司机视野。
可选地,司机室包围结构还包括:第一顶连接梁,第一顶连接梁的下端与后围结构310连接,第一顶连接梁的上端用于与车身的顶壁连接;和/或,第二顶连接梁,第二顶连接梁的下端与侧围结构320连接,第二顶连接梁的上端用于与车身的顶壁连接。通过上述设置可将司机室包围结构与车身连接在一起,从而提高司机室包围结构的可靠性。
可选地,第一扶手结构340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纵梁、第二纵梁和第三纵梁以及水平设置的第四横梁和第五横梁,其中,第一纵梁与门框331连接,第四横梁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纵梁和第三纵梁连接,第四横梁为两个,两个第四横梁间隔设置,第二纵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四横梁连接,第五横梁的一端与第一纵梁连接,第五横梁的另一端与第二纵梁连接,第二扶手结构350与第三纵梁连接。第一扶手结构340可便于乘客手扶。通过上述设置可以提高第一扶手结构340的结构强度,并且可在第一扶手结构340上安装读卡收费器等部件。
可选地,第二扶手结构350包括在水平方向顺次连接的第六横梁、第七横梁和第八横梁,其中,第六横梁的一端与第一扶手结构340连接,第七横梁与第六横梁垂直设置,第八横梁与第六横梁平行设置,第八横梁的一端用于与仪表台连接。这样在乘客上下车时可便于抓握以提高安全性。
在本实施例中,电动客车还包括空调系统,空调系统包括空调机组420、第一风道430和第二风道440,其中,空调机组420设置在车身410的顶部,第一风道430与空调机组420连接,第一风道430沿车身410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一风道430上分布有多个第一出风口,第二风道440竖直设置,第二风道440的上端与第一风道430连接,第二风道440的下端位于车身410的底部,第二风道440的下端具有第二出风口。这样可通过第一风道430从车身410内的上部出风,或者通过第二风道440从车身410的下部出风,提高灵活性和乘客的舒适性。例如,在制冷时通过第一风道430从上向下出风,在制热时通过第二风道440从下向上出风,提高了换热效果。
进一步地,空调系统还包括开关门结构,开关门结构的至少一部分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一风道430和第二风道440的连接处,以使第二风道440与第一风道430连通或断开;第二风道440为多个,多个第二风道440间隔设置在车身410内,开关门结构为多个,多个开关门结构与多个第二风道440一一对应地设置。这样在制冷时可通过开关门结构将第二风道440与第一风道430断开,以避免从第二风道440出风;在制热时通过开关门结构将第二风道440与第一风道430连通,并将第一出风口关闭,以实现只从第二风道440出风,便于操作和调节。将第二风道440设置为多个,可以提高换热的均匀性,从而提高乘客的舒适性。
该电动客车整体长度为10.5米左右,车内中部采用低地板形式,设置在驾驶区的司机包围结构保障司机驾驶安全性;后部采用高地板结构进行连接。后部高压电器件采用隔断结构进行隔离。车顶设置两块钛酸锂快充电池,整体电量增加,满足车辆在60km运行区间内运行,快速充电,充电倍率大于3C,可快速完成充电。在城市和城乡以及乡镇和乡村运行有较大的市场前景。在满足人们日常出行的同时,产生社会效益,提高城乡居民的便利性。
可选地,该电动客车包括:1、快速充电钛酸锂电池系统;2、危化品监测系统;3、车辆防碰撞预警系统,驾驶员防疲劳监控系统;4、车顶设置冷暖一体空调;5、独立悬架底盘,电机直驱形式,以及电机制动能量回收系统;6、车内导乘屏显示车辆运营路线等信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动客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总成,设置在所述底盘总成上的车身(410),设置在所述车身(410)的顶部的电池防护结构以及设置在所述车身(410)内的司机室包围结构,其中,
所述底盘总成包括底架(110)和后安装部(140),所述底架(110)具有底电池安装区,所述底电池安装区内具有多个用于放置动力电池(120)的底电池舱,多个所述底电池舱沿所述底架(110)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底电池安装区为两个,两个所述底电池安装区在所述底架(110)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后安装部(140)的底部与所述底架(110)的后端连接,所述后安装部(140)内具有多个用于放置动力电池(120)的后电池舱,多个所述后电池舱沿竖直方向分布;
所述电池防护结构包括防护罩(210)、舱门(220)和顶灭火部(240),所述防护罩(210)内具有用于放置动力电池的顶电池舱,所述防护罩(210)上具有用于取放所述动力电池的舱口;所述舱门(220)与所述防护罩(210)连接,所述舱门(220)可开闭地设置在所述舱口处;所述顶灭火部(240)设置在所述顶电池舱内,所述顶灭火部(240)用于对位于所述顶电池舱内的动力电池喷射灭火剂;
所述司机室包围结构包括顺次连接的后围结构(310)、侧围结构(320)、司机门结构(330)、第一扶手结构(340)和第二扶手结构(350),其中,所述后围结构(310)、所述侧围结构(320)和所述司机门结构(330)用于围绕所述车身(410)内的司机室,所述第二扶手结构(350)用于与所述车身(410)内的仪表台连接;所述司机门结构(330)包括门框(331)、防护门(332)和门锁(333),所述防护门(332)的一侧与所述侧围结构(320)铰接,所述防护门(332)的另一侧可开闭地设置在所述门框(331)上,所述门锁(333)用于将所述防护门(332)可打开地锁紧在所述门框(33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防护结构还包括:
风机(230),设置在所述顶电池舱内,所述风机(230)用于对位于所述顶电池舱内的动力电池进行冷却;
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顶电池舱内,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顶电池舱内的温度;
顶控制器,所述风机(230)、所述传感器和所述顶灭火部(240)均与所述顶控制器电连接,所述顶控制器通过所述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风机(230)和所述顶灭火部(240)的运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防护结构还包括锁具(250),所述锁具(250)包括:
转轴(251),所述转轴(251)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舱门(220)上;
限位件(252),所述限位件(252)设置在所述转轴(251)上以随所述转轴(251)转动,所述限位件(252)具有避让位置和锁紧位置;
其中,所述限位件(252)处于所述避让位置的情况下,所述限位件(252)与所述防护罩(210)分离;所述舱门(220)处于关闭所述舱口的位置且所述限位件(252)处于所述锁紧位置的情况下,所述限位件(252)与所述防护罩(210)限位配合,以将所述舱门(220)锁紧在所述防护罩(210)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防护结构还包括:
限位链(261),所述限位链(261)的一端设置在所述防护罩(210)上;
锁钩(262),设置在所述限位链(261)的另一端;
锁环(263),设置在所述舱门(220)上,所述锁钩(262)与所述锁环(263)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总成还包括:
转向系统(130),设置在所述底架(110)的前端;
前车轴系统(183),设置在所述底架(110)上,所述前车轴系统(183)与所述转向系统(130)配合连接;
后车轴系统(184),设置在所述底架(110)上,两个所述底电池安装区位于所述前车轴系统(183)和所述后车轴系统(184)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安装部(140)包括后安装架、后侧板、后端板和后底板,多个所述后电池舱位于所述后安装架上,所述后端板设置在所述后安装架的远离所述底架(110)前端的一侧,所述后侧板设置在所述后安装架的侧面,所述后底板设置在所述后安装架的底端,所述后侧板、所述后端板和所述后底板上均具有多个通风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司机门结构(330)还包括开门报警器,所述门锁(333)包括锁体、室内操作部和室外操作部,所述锁体具有与所述门框(331)限位配合以将所述防护门(332)锁紧在所述门框(331)上的锁紧状态,所述锁体还具有与所述门框(331)分离以打开所述防护门(332)的打开状态,所述室内操作部位于所述防护门(332)的朝向所述司机室的一侧,所述室外操作部位于所述防护门(332)的背离所述司机室的一侧,所述室内操作部和所述室外操作部均用于操作所述锁体;所述开门报警器与所述室外操作部电连接,在通过所述室外操作部使所述锁体移动到打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开门报警器发出报警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门(332)包括:
第一外边框(334),所述第一外边框(334)的一侧与所述侧围结构(320)的一侧铰接,所述门锁(333)设置在所述第一外边框(334)上;
第一横梁(335),所述第一横梁(33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外边框(334)的两侧连接;
第一钢化玻璃(336),安装在所述第一横梁(335)的上侧和所述第一外边框(334)之间的区域;
第一铝塑板(337),安装在所述第一横梁(335)的下侧和所述第一外边框(334)之间的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客车还包括空调系统,所述空调系统包括空调机组(420)、第一风道(430)和第二风道(440),其中,所述空调机组(420)设置在所述车身(410)的顶部,所述第一风道(430)与所述空调机组(420)连接,所述第一风道(430)沿所述车身(410)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风道(430)上分布有多个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二风道(440)竖直设置,所述第二风道(440)的上端与所述第一风道(430)连接,所述第二风道(440)的下端位于所述车身(410)的底部,所述第二风道(440)的下端具有第二出风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开关门结构,所述开关门结构的至少一部分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风道(430)和所述第二风道(440)的连接处,以使所述第二风道(440)与所述第一风道(430)连通或断开;所述第二风道(440)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风道(440)间隔设置在所述车身(410)内,所述开关门结构为多个,多个所述开关门结构与多个所述第二风道(440)一一对应地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395619.8U CN211731548U (zh) | 2019-12-26 | 2019-12-26 | 电动客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395619.8U CN211731548U (zh) | 2019-12-26 | 2019-12-26 | 电动客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731548U true CN211731548U (zh) | 2020-10-23 |
Family
ID=728711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2395619.8U Active CN211731548U (zh) | 2019-12-26 | 2019-12-26 | 电动客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73154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114763A1 (zh) * | 2022-12-01 | 2024-06-06 | 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商用车防护装置及商用车 |
-
2019
- 2019-12-26 CN CN201922395619.8U patent/CN21173154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114763A1 (zh) * | 2022-12-01 | 2024-06-06 | 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商用车防护装置及商用车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RU2566509C2 (ru) | Рельсовое транспортное средство | |
JP5010682B2 (ja) | 軌道系電動車両のバッテリ搭載構造および軌道系電動車両 | |
TW201808698A (zh) | 設有電池保護蓋之電動公共運輸陸上車輛 | |
CN102844214B (zh) | 车辆用电池的冷却装置 | |
CN103879465B (zh) | 一种货车 | |
US10933892B2 (en) | High speed train power unit | |
GB2553537A (en) | Battery box | |
CN201534570U (zh) | 具有放置动力电池的电池舱的车顶结构 | |
CN211731548U (zh) | 电动客车 | |
PT1238881E (pt) | Veículo ferroviário autopropulsor, em particular para o transporte de passageiros no tráfego urbano e regional | |
CN111017025A (zh) | 电动客车 | |
EP2857254A1 (en) | Battery module configuration structure for articulated electric bus | |
CN111017024A (zh) | 电动客车 | |
CN205022436U (zh) | 多功能流动警务平台 | |
CN211731549U (zh) | 底盘总成及客车 | |
JP5328124B2 (ja) | 蓄電装置を搭載する鉄道車両 | |
CN211731550U (zh) | 电动客车 | |
CN215322200U (zh) | 一种储能应急电源车 | |
CN211731013U (zh) | 电动矿车 | |
CN216761499U (zh) | 换电仓以及换电站 | |
CN211731063U (zh) | 电池防护结构及客车 | |
CN208760615U (zh) | 一种高铁用轨道门 | |
CN218805457U (zh) | 安检车 | |
JP2017132289A (ja) | 電源車 | |
CN215922116U (zh) | 一种客车及其电控设备的安装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