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29672U - 立式混塔管片模具 - Google Patents

立式混塔管片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29672U
CN211729672U CN201921928753.3U CN201921928753U CN211729672U CN 211729672 U CN211729672 U CN 211729672U CN 201921928753 U CN201921928753 U CN 201921928753U CN 211729672 U CN211729672 U CN 2117296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mould
tension rod
rod fixing
inner di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2875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永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Anyu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陈永凯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陈永凯 filed Critical 陈永凯
Priority to CN20192192875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296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296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296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n-Site Construction Work That Accompanies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建筑领域,尤其涉及立式混塔管片模具。模具包含内模(10)和外模(11),所述的内模(10)和外模(11)为弧形的结构,还包含两个端模(5),内模(10)和外模(11)以及两个端模(5)能够四面封闭构成一个灌注间隙(12);装配简单,周转次数多,使用寿命长,脱模简单,最大化保证混凝土表面清水效果和尺寸精度,设计方式适应全天候作业环境。

Description

立式混塔管片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建筑领域,尤其涉及立式混塔管片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预制混塔模具通常采用卧式浇筑,使混凝土表面收光较大,无法达到清水效果,也不能保证管片的弧度精度,后期修补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立式塔体的铸造过程中,向来是无法进行模板化制作的,因为其要求极高难度极大。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提供一种效果更好的立式混塔管片模具和制造方法,具体目的见具体实施部分的多个实质技术效果。
为了达到如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方案一:
立式混塔管片模具,其特征在于,模具包含内模10和外模11,所述的内模10和外模11为弧形的结构,还包含两个端模5,内模10 和外模11以及两个端模5能够四面封闭构成一个灌注间隙12;还包含多组张拉结构,张来结构包含在外模上包含的一体化连接的外模张拉杆固定立柱13,张来结构包含在内模10上包含的一体化连接的内模张拉杆固定立柱6,外模张拉杆固定立柱13上方包含外模顶部张拉杆固定结构9,内模张拉杆固定立柱6上方包含内模顶部张拉杆固定结构7,外模顶部张拉杆固定结构9和内模顶部张拉杆固定结构7 之间能够安装张拉杆8;多组张拉结构能够拉紧内模和外模;端模5 通过螺栓固定在内模和外模上或者端模5通过铰链4可转动安在内模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内模10和外模11下方包含底座1,内模10和外模11可拆卸固定在底座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的内模朝内包含一个以上竖直的内模支撑24,内模支撑24能够从侧面作为加强肋支撑内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的内模上布置有作业平台 3,作业平台3上包含栏杆14。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的作业平台连接着扶梯2。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的外模顶部张拉杆固定结构9为铰接座,铰接座铰接着张拉杆8,张拉杆8端部能够插入内模顶部张拉杆固定结构的孔中被螺母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还包含脱模剂喷涂结构,所述的脱模剂喷涂结构包含两片上卡定片17,所述的上卡定片17连接着水平的板,水平的板上包含两侧的边壁18,边壁能够卡在内模和外模上;水平的板上包含朝下孔,还包含管道21,管道上朝下包含多个喷头,喷头能够插入朝下孔;管道连接着脱模剂容器中的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两个端模5为如下实现结构: A.两个端模结构一致;B.两个端模一个包含凹槽一个包含凸起,能够使得灌注混凝土后成型的混凝土砼体一侧包含凸起23另一侧包含凹槽22。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的凸起23和凹槽22之间契合或者是凸起23小于凹槽22。
方案二:
立式混塔管片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立式混塔管片模具,包含如下步骤:
内模、外模、端模相对装配和固定;装配过程中安装紧固张拉杆和螺栓;
在内模、外模、端模表面刷上脱模剂,放入预埋件和绑扎好的钢筋笼;
通过涨拉杆调节好上部尺寸间距,灌入混凝土浆料,待混凝土凝固达到起吊强度后拆模吊走。
采用如上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有如下有益效果:装配简单,周转次数多,使用寿命长,脱模简单,最大化保证混凝土表面清水效果和尺寸精度,设计方式适应全天候作业环境。
附图说明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进行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 3为辅助结构示意图;图4为辅助结构连接管道的结构示意图;图5 为成型结构的实现图之一;图6为图1的局部结构放大图;图7为凸起和凹槽的位态之一;图8为凸起和凹槽的位态之二;
其中:1.底座;2.扶梯;3.作业平台;4.铰链;5.端模;6.内模张拉杆固定立柱;7.内模顶部张拉杆固定结构;8.张拉杆;9.外模顶部张拉杆固定结构;10.内模;11.外模;12.灌注间隙;13.外模张拉杆固定立柱;14.栏杆;15.销轴螺栓孔;16.水平销轴螺栓孔;17. 上卡定片;18.边壁;19.朝下孔;20.混凝土砼体;21.管道;22.凹槽;23.凸起;24.内模支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专利提供多种并列方案,不同表述之处,属于基于基本方案的改进型方案或者是并列型方案。每种方案都有自己的独特特点。
实施例一:结合图1和图2;方案一:立式混塔管片模具,其特征在于,模具包含内模10和外模11,所述的内模10和外模11为弧形的结构,还包含两个端模5,内模10和外模11以及两个端模5 能够四面封闭构成一个灌注间隙12;还包含多组张拉结构,张来结构包含在外模上包含的一体化连接的外模张拉杆固定立柱13,张来结构包含在内模10上包含的一体化连接的内模张拉杆固定立柱6,外模张拉杆固定立柱13上方包含外模顶部张拉杆固定结构9,内模张拉杆固定立柱6上方包含内模顶部张拉杆固定结构7,外模顶部张拉杆固定结构9和内模顶部张拉杆固定结构7之间能够安装张拉杆8;多组张拉结构能够拉紧内模和外模;端模5通过螺栓固定在内模和外模上或者端模5通过铰链4可转动安在内模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内模10和外模11下方包含底座1,内模10和外模11可拆卸固定在底座上。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立式混塔管片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立式混塔管片模具,包含如下步骤:内模、外模、端模相对装配和固定;装配过程中安装紧固张拉杆和螺栓;在内模、外模、端模表面刷上脱模剂,放入预埋件和绑扎好的钢筋笼;通过涨拉杆调节好上部尺寸间距,灌入混凝土浆料,待混凝土凝固达到起吊强度后拆模吊走。①本模具最大化保证混凝土表面清水效果和尺寸精度,立式模具装配简单,节约人工装模拆模时间;②周转次数多,使用寿命长,附带底模,设计方式适应全天候作业环境尤其是游牧式工厂。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例一的各个模具上方包含吊装辅助结构。
开创性地,以上各个效果独立存在,还能用一套结构完成上述结果的结合。
实施例二: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所述的内模朝内包含一个以上竖直的内模支撑24,内模支撑24能够从侧面作为加强肋支撑内模。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本处的方案结合图1,内模支撑24能够支撑内模的强度,使得整体结构更强大。
实施例三: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所述的内模上布置有作业平台3,作业平台3上包含栏杆14。所述的作业平台连接着扶梯2。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作业平台和扶梯能够配合,方便人的上下。
实施例四: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所述的外模顶部张拉杆固定结构9为铰接座,铰接座铰接着张拉杆8,张拉杆8 端部能够插入内模顶部张拉杆固定结构的孔中被螺母固定。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结合图6,本处的结构提供了张拉杆固定的一种实现方式和实现结构,类似的实现结构均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实施例五: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还包含脱模剂喷涂结构,所述的脱模剂喷涂结构包含两片上卡定片17,所述的上卡定片17连接着水平的板,水平的板上包含两侧的边壁18,边壁能够卡在内模和外模上;水平的板上包含朝下孔,还包含管道21,管道上朝下包含多个喷头,喷头能够插入朝下孔;管道连接着脱模剂容器中的泵。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结合图3和图4,本处的结构提供了具体的结构,模具组装好后,需要涂抹脱模剂,采用本结构,直接用边壁搭接在内模和外模上,启动泵,脱模剂通过朝下的口和多个喷头,喷到内模和外模的表面上。
实施例六: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两个端模5 为如下实现结构:A.两个端模结构一致;B.两个端模一个包含凹槽一个包含凸起,能够使得灌注混凝土后成型的混凝土砼体一侧包含凸起 23另一侧包含凹槽22。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对于本实施例中的方案A,用于铸造弧形的立式墙体;对于方案B多个混凝土砼体能够彼此契合,快速组装为一个圆筒形的结构。
实施例七: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所述的凸起 23和凹槽22之间契合或者是凸起23小于凹槽22。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对于本实施例中的方案A,多个混凝土砼体能够彼此契合,快速组装为一个圆筒形的结构,快速契合像积木一样组装;对于本实施例中的方案B,多个混凝土砼的凸起在凹槽中能够相对调整位置,进一步调整整体构建的弧形的模式甚至弧度;参考图7和图8;其显示了凸起23和凹槽24不同的位置布置,凸起和凹槽之间的间隙灌注同种混凝土,因此能实现不同的混凝土整体的构建。
并未在文中表述的内容是:内模10和外模11,还包含两个端模5以及底模接触的位置进行密封处理,密封处理是包含密封槽,密封槽中包含密封条,整体实行的是密封状态。
开创性地,以上各个效果独立存在,还能用一套结构完成上述结果的结合。
以上结构实现的技术效果实现清晰,如果不考虑附加的技术方案,本专利名称还可以是一种新型立式塔体单元片铸造结构和方法。图中未示出部分细节。
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提供的多个方案包含本身的基本方案,相互独立,并不相互制约,但是其也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组合,达到多个效果共同实现。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9)

1.立式混塔管片模具,其特征在于,模具包含内模(10)和外模(11),所述的内模(10)和外模(11)为弧形的结构,还包含两个端模(5),内模(10)和外模(11)以及两个端模(5)能够四面封闭构成一个灌注间隙(12);还包含多组张拉结构,张来结构包含在外模上包含的一体化连接的外模张拉杆固定立柱(13),张来结构包含在内模(10)上包含的一体化连接的内模张拉杆固定立柱(6),外模张拉杆固定立柱(13)上方包含外模顶部张拉杆固定结构(9),内模张拉杆固定立柱(6)上方包含内模顶部张拉杆固定结构(7),外模顶部张拉杆固定结构(9)和内模顶部张拉杆固定结构(7)之间能够安装张拉杆(8);多组张拉结构能够拉紧内模和外模;端模(5)通过螺栓固定在内模和外模上或者端模(5)通过铰链(4)可转动安在内模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混塔管片模具,其特征在于,内模(10)和外模(11)下方包含底座(1),内模(10)和外模(11)可拆卸固定在底座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混塔管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模朝内包含一个以上竖直的内模支撑(24),内模支撑(24)能够从侧面作为加强肋支撑内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混塔管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模上布置有作业平台(3),作业平台(3)上包含栏杆(14)。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式混塔管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作业平台连接着扶梯(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混塔管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模顶部张拉杆固定结构(9)为铰接座,铰接座铰接着张拉杆(8),张拉杆(8)端部能够插入内模顶部张拉杆固定结构的孔中被螺母固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混塔管片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脱模剂喷涂结构,所述的脱模剂喷涂结构包含两片上卡定片(17),所述的上卡定片(17)连接着水平的板,水平的板上包含两侧的边壁(18),边壁能够卡在内模和外模上;水平的板上包含朝下孔,还包含管道(21),管道上朝下包含多个喷头,喷头能够插入朝下孔;管道连接着脱模剂容器中的泵。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混塔管片模具,其特征在于,两个端模(5)为如下实现结构:A.两个端模结构一致;B.两个端模一个包含凹槽一个包含凸起,能够使得灌注混凝土后成型的混凝土砼体一侧包含凸起(23)另一侧包含凹槽(22)。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立式混塔管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起(23)和凹槽(22)之间契合或者是凸起(23)小于凹槽(22)。
CN201921928753.3U 2019-11-11 2019-11-11 立式混塔管片模具 Active CN2117296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28753.3U CN211729672U (zh) 2019-11-11 2019-11-11 立式混塔管片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28753.3U CN211729672U (zh) 2019-11-11 2019-11-11 立式混塔管片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29672U true CN211729672U (zh) 2020-10-23

Family

ID=728733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28753.3U Active CN211729672U (zh) 2019-11-11 2019-11-11 立式混塔管片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296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12323B (zh) 一种混凝土构件模具及其应用
WO2015131792A1 (zh) 一种建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3015706B (zh) 提升电梯井道模系统及用于电梯井道现浇墙体施工的方法
CN110295739B (zh) 一种垂直防水施工缝施工方法
CN112297198B (zh) 用于预制盖梁的模具
CN103485530A (zh) 一种专用于高层建筑的组合式楼梯的钢模板及其组装方法
CN205889490U (zh) 采用橡胶管成孔的预制混凝土空心板的模具
CN211729672U (zh) 立式混塔管片模具
CN209533737U (zh) 一种叠合板预制模具
CN112809893B (zh) 一种十字交叉梁预制构件的成型模具及其安装使用方法
CN203566830U (zh) 一种混凝土构件模具
CN211221215U (zh) 一种房屋窗板预制模具
CN110666957A (zh) 立式混塔管片模具和制造方法
CN214143313U (zh) 高架桥高空心墩群翻模
CN112176885A (zh) 高架桥高空心墩群翻模快速施工方法
CN210369305U (zh) 柱梁连接节点、建筑框架结构以及建筑体
CN209755581U (zh) 预制楼板倒角用挡边模及由其组成的模具组件
CN209364936U (zh) 一种方便拆模的空心楼盖装配箱的底座模具
CN108979144B (zh) 采用铝模浇筑楼层顶板的方法
CN108979145B (zh) 带有铝模组合体的模板装配结构
CN216707850U (zh) 一种便于安装拼接的墙板模具
CN210025710U (zh) 一种水泥栏杆现浇模具
CN220100663U (zh) 小空间模板安装装置
CN217760021U (zh) 一种装配式卧式楼梯模具
CN114658168B (zh) 一种轻质高强预制构造柱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07

Address after: Room 378, No. 3, Lane 1175, Tongpu Road, Putuo District, Shanghai 200333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Anyu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5400 No. 28, SICI Road, xiaojingpu village, Hemudu Town, Yuyao City,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hen Yongkai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