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24785U - 一种脱脂槽除油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脱脂槽除油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24785U
CN211724785U CN201922176785.9U CN201922176785U CN211724785U CN 211724785 U CN211724785 U CN 211724785U CN 201922176785 U CN201922176785 U CN 201922176785U CN 211724785 U CN211724785 U CN 2117247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greasing
tank
sub
oil
degreasing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7678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亮
谢琳
谢庆强
胡东强
张志平
李盛乐
薛炳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C Honda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AC Honda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C Honda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AC Honda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7678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247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247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247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And De-Greasing Of Metallic Materials By Chemical Metho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脱脂槽除油系统,其包括预脱脂槽、与所述预脱脂槽相连通的脱脂槽、与所述预脱脂槽连通的循环泵、通过回流管路与所述循环泵依次连接的热交换器和第一油水分离器、及连接于所述热交换器和所述预脱脂槽之间的车身喷淋管道;所述第一油水分离器具有两个出口,分别连通所述脱脂槽和油污收集桶;所述脱脂槽远离所述预脱脂槽的一端为第一端,所述热交换器与所述脱脂槽的第一端之间设有喷淋循环管道,所述喷淋循环管道上设有第一开关阀,所述车身喷淋管道上设有第二开关阀。该脱脂槽除油系统能大幅增加除油量,提升除油效率,有利于有效改善品质。

Description

一种脱脂槽除油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白车身脱脂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脱脂槽除油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涂装前处理是重要的工艺生产线,脱脂是首要的关键工序,即为防止白车身生锈,焊装工序在生产过程中会对部品表面涂刷防锈油,白车身在进入涂装车间后,需要通过脱脂工艺去除车身表面的油脂及其它杂质,使工件表面干净,为磷化和电泳工艺做准备。
白车身表面去除的油脂会留在脱脂槽中,为了获得良好的涂装质量,脱脂槽内的脱脂液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有很多浮油或者油颗粒,通常需要对脱脂液进行油水分离,目前的除油系统是通过对脱脂液进行加热后通过油水分离器使得油水产生分离,从而把油脂排到收集桶中,脱脂液返回到脱脂槽。由于在正常生产时段,通过油水分离器无法对脱脂液中的油脂进行完全处理,随着生产的连续进行,脱脂液中的含油量会越来越高,脱脂效果大幅下降,进而造成车身品质不良(不上漆、生锈、缩孔等);同时在车身流动过程中也会带出大量含油量较高的脱脂液,对后面工序的槽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对生产和品质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脱脂槽除油系统,其能够大幅增加除油量,提升除油效率,有利于有效改善品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脱脂槽除油系统,其包括预脱脂槽、与所述预脱脂槽相连通的脱脂槽、与所述预脱脂槽连通的循环泵、通过回流管路与所述循环泵依次连接的热交换器和第一油水分离器、及连接于所述热交换器和所述预脱脂槽之间的车身喷淋管道;所述第一油水分离器具有两个出口,分别连通所述脱脂槽和油污收集桶;
所述脱脂槽远离所述预脱脂槽的一端为第一端,所述热交换器与所述脱脂槽的第一端之间设有喷淋循环管道,所述喷淋循环管道上设有第一开关阀,所述车身喷淋管道上设有第二开关阀。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喷淋循环管道的出口端设有喷淋挡板,所述喷淋挡板上开设有若干喷淋孔,所述喷淋循环管道的出口端朝着所述脱脂槽的第一端。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预脱脂槽包括连通的第一分槽和第二分槽,所述第一分槽通过连通管道与所述脱脂槽连通,第二分槽与所述循环泵连通;
所述第一分槽中设有竖挡板,所述竖挡板可将所述第一分槽的上部液体隔离且使其底部的液体连通,所述第一分槽与所述第二分槽之间设有隔板,所述隔板的顶部低于两个分槽的顶部槽口。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竖挡板上设有可活动启闭的开口。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预脱脂槽的第二分槽连接有第二油水分离器,所述第二油水分离器的两个出口分别与所述脱脂槽和油污收集桶连通。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热交换器和所述第一油水分离器之间设有第三开关阀。
作为优选方案,连接于所述第一分槽与所述脱脂槽之间的连通管道位于所述脱脂槽和所述第一分槽的上端。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分槽和第二分槽的底部呈三角状。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脱脂槽除油系统,其包括预脱脂槽、与所述预脱脂槽相连通的脱脂槽、与预脱脂槽连通的循环泵、通过回流管路与循环泵依次连接的热交换器和第一油水分离器、及连接于热交换器和预脱脂槽之间的车身喷淋管道,其中,第一油水分离器具有两个出口,分别连通脱脂槽和油污收集桶,脱脂槽远离所述预脱脂槽的一端为第一端,通过在热交换器与脱脂槽的第一端之间设有喷淋循环管道,并且在喷淋循环管道上设有第一开关阀,所述车身喷淋管道上设有第二开关阀,如此,在白车身的脱脂工序停机后,关闭第二开关阀,断开第一油水分离器的工作,使槽中油液静置,在预定时间后槽中的油污上浮至表面,之后打开第一开关阀,并且再次启动循环泵启动,将预脱脂槽中的脱脂液抽向喷淋循环管道中,再朝向脱脂槽的第一端的液面向下开始喷下,由于此时预脱脂槽中液位下降,脱脂槽中液位上升,两个槽之间出现了液位差,使得脱脂槽中液体朝向预脱脂槽流动,并且在喷淋循环管道的喷出液体的驱动下,可以使脱脂槽中表面的油污经过两槽之间的连通管道流动到预脱脂槽中,经过一段时间后,使得脱脂槽表面的油污全部集中到预脱脂槽的表面,以便于统一对预脱脂槽中表面的油污进行处理,这样,可以大大增加除油量,提升除油效率,从而有利于有效地改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脱脂槽除油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脱脂槽除油系统除油时的工作示意图。
其中,10、预脱脂槽;11、车身喷淋管道;111、第二开关阀;12、回流管路;13、第一分槽;131、竖挡板;1311、开口;14、第二分槽;15、隔板;20、脱脂槽;21、喷淋循环管道;211、第一开关阀;22、连通管道;30、循环泵;40、热交换器;50、第一油水分离器;51、第三开关阀;60、第二油水分离器;70、油污收集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应当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请参见附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脱脂槽20除油系统,其包括预脱脂槽10、脱脂槽20、循环泵30、热交换器40、第一油水分离器50及车身喷淋管道11,所述脱脂槽20与所述预脱脂槽10相连通,所述循环泵30与所述预脱脂槽10连通,所述热交换器40和第一油水分离器50通过回流管路12与所述循环泵30依次连接,所述车身喷淋管道11连接于所述热交换器40和所述预脱脂槽10之间,白车身在经过脱脂工序时,首先经过预脱脂槽10,通过所述车身喷淋管道11将预脱脂槽10中的脱脂液抽出后朝向白车身进行喷淋脱脂,同时脱脂下来的油液会落回预脱脂槽10中,之后白车身再浸入到脱脂槽20中,通过搅拌的方式在槽内进行二次脱脂。其中,所述第一油水分离器50具有两个出口,分别连通所述脱脂槽20和油污收集桶70,重要的是,所述脱脂槽20远离所述预脱脂槽10的一端为第一端,所述热交换器40与所述脱脂槽20的第一端之间设有喷淋循环管道21,所述喷淋循环管道21上设有第一开关阀211,所述车身喷淋管道11上设有第二开关阀111。这样,通过控制所述第一开关阀211和第二开关阀111能够在停机静置后,对脱脂槽20和预脱脂槽10中的油污进行除油。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的脱脂槽20除油系统,通过在热交换器40与脱脂槽20的第一端之间设有喷淋循环管道21,并且在喷淋循环管道21上设有第一开关阀211,所述车身喷淋管道11上设有第二开关阀111,如此,请参见附图2所示,在白车身的脱脂工序停机后,关闭第二开关阀111,断开第一油水分离器50的工作,使槽中油液静置,在预定时间后槽中的油污上浮至表面,之后打开第一开关阀211,并且再次启动循环泵30启动,将预脱脂槽10中的脱脂液抽向喷淋循环管道21中,再朝向脱脂槽20的第一端的液面向下开始喷下,由于此时预脱脂槽10中液位下降,脱脂槽20中液位上升,两个槽之间出现了液位差,使得脱脂槽20中液体朝向预脱脂槽10流动,并且在喷淋循环管道21的喷出液体的驱动下,可以使脱脂槽20中表面的油污经过两槽之间的连通管道22流动到预脱脂槽10中,经过一段时间后,使得脱脂槽20表面的油污全部集中到预脱脂槽10的表面,以便于统一对预脱脂槽10中表面的油污进行处理,这样,可以大大增加除油量,提升除油效率,从而有利于有效地改善品质。
具体地,所述喷淋循环管道21的出口端设有喷淋挡板(图中未示出),所述喷淋挡板上开设有若干喷淋孔(图中未示出),所述喷淋循环管道21的出口端朝着所述脱脂槽20的第一端,如此,在静置后,通过所述喷淋循环管道21向着脱脂槽20的第一端的液面向下开始喷淋,对浮置在脱脂槽20表面的油污产生驱动力,以利于表面油污的流动,使脱脂槽20中的油污集中到预脱脂槽10中,从而便于清除,可以理解,清除集中在预脱脂槽10表面的油污可以通过人工铲油的方式,这样,可大大增加除油量,提升除油效率。
请参阅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脱脂槽除油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预脱脂槽10包括连通的第一分槽13和第二分槽14,所述第一分槽13通过连通管道22与所述脱脂槽20连通,第二分槽14与所述循环泵30连通;其中,所述第一分槽13中设有竖挡板131,所述竖挡板131可将所述第一分槽13的上部液体隔离且使其底部的液体连通,所述第一分槽13与所述第二分槽14之间设有隔板15,所述隔板15的顶部低于两个分槽的顶部槽口,通过将预脱脂槽10进行分槽的方式,可以在第一分槽13中先采用所述竖挡板131隔住浮尘、粗纤维异物等,便于集中清除异物,防止影响脱脂效果,使得进入第二分槽14中的脱脂液为去除异物后的较为干净的油液,从而在脱脂工作时提高从预脱脂槽10中抽出的脱脂液的洁净度,提升白车身的脱脂效果。
更具体地,所述竖挡板131上设有可活动启闭的开口1311,在静置除油时,打开所述竖挡板131上的开口1311,以利于第一分槽13中的油污顺利地流至第二分槽14中,从而使得脱脂槽20中的油污、第一分槽13中的油污都集中到第二分槽14中的油液表面上,便于统一清除。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预脱脂槽10的第二分槽14连接有第二油水分离器60,所述第二油水分离器60的两个出口分别与所述脱脂槽20和油污收集桶70连通,集中到第二分槽14中的油污,可以采用油水分离器的方式进行除油,比人工铲油的方式更利于减轻劳动强度。
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热交换器40和所述第一油水分离器50之间设有第三开关阀51,通过控制所述第一开关阀211、第二开关阀111和第三开关阀51能够在停机静置后,对脱脂槽20和预脱脂槽10中的油污进行除油,具体的控制流程为:打开循环泵30,关闭第二开关阀111,关闭第三开关阀51,同时打开第一开关阀211,从而进行除油工作。可以理解,所述循环泵30、第一开关阀211、第二开关阀111和第三开关阀51的通断控制可以采用控制程序进行控制,在此不再赘述。
优选地,参见附图1所示,连接于所述第一分槽13与所述脱脂槽20之间的连通管道22位于所述脱脂槽20和所述第一分槽13的上端,以便于浮置于脱脂槽20表面的油污进行流动。
进一步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槽13和第二分槽14的底部呈三角状。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脱脂槽除油系统,在喷淋循环管道的喷出液体的驱动下,可以使脱脂槽中表面的油污经过两槽之间的连通管道流动到预脱脂槽中,经过一段时间后,使得脱脂槽表面的油污全部集中到预脱脂槽的表面,以便于统一对预脱脂槽中表面的油污进行处理,可大大增加除油量,提升除油效率,从而有利于有效地改善品质,因此具有较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本实用新型未详尽描述的方法和装置均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脱脂槽除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预脱脂槽、与所述预脱脂槽相连通的脱脂槽、与所述预脱脂槽连通的循环泵、通过回流管路与所述循环泵依次连接的热交换器和第一油水分离器、及连接于所述热交换器和所述预脱脂槽之间的车身喷淋管道;所述第一油水分离器具有两个出口,分别连通所述脱脂槽和油污收集桶;
所述脱脂槽远离所述预脱脂槽的一端为第一端,所述热交换器与所述脱脂槽的第一端之间设有喷淋循环管道,所述喷淋循环管道上设有第一开关阀,所述车身喷淋管道上设有第二开关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脂槽除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循环管道的出口端设有喷淋挡板,所述喷淋挡板上开设有若干喷淋孔,所述喷淋循环管道的出口端朝着所述脱脂槽的第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脂槽除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脱脂槽包括连通的第一分槽和第二分槽,所述第一分槽通过连通管道与所述脱脂槽连通,第二分槽与所述循环泵连通;
所述第一分槽中设有竖挡板,所述竖挡板可将所述第一分槽的上部液体隔离且使其底部的液体连通,所述第一分槽与所述第二分槽之间设有隔板,所述隔板的顶部低于两个分槽的顶部槽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脱脂槽除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挡板上设有可活动启闭的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脱脂槽除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脱脂槽的第二分槽连接有第二油水分离器,所述第二油水分离器的两个出口分别与所述脱脂槽和油污收集桶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脱脂槽除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和所述第一油水分离器之间设有第三开关阀。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脱脂槽除油系统,其特征在于,连接于所述第一分槽与所述脱脂槽之间的连通管道位于所述脱脂槽和所述第一分槽的上端。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脱脂槽除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槽和第二分槽的底部呈三角状。
CN201922176785.9U 2019-12-05 2019-12-05 一种脱脂槽除油系统 Active CN2117247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76785.9U CN211724785U (zh) 2019-12-05 2019-12-05 一种脱脂槽除油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76785.9U CN211724785U (zh) 2019-12-05 2019-12-05 一种脱脂槽除油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24785U true CN211724785U (zh) 2020-10-23

Family

ID=728752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76785.9U Active CN211724785U (zh) 2019-12-05 2019-12-05 一种脱脂槽除油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2478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11407A (zh) * 2021-12-31 2022-04-12 江西中聚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废旧塑料袋回收用清洗装置及其清洗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11407A (zh) * 2021-12-31 2022-04-12 江西中聚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废旧塑料袋回收用清洗装置及其清洗方法
CN114311407B (zh) * 2021-12-31 2024-01-30 江西中聚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废旧塑料袋回收用清洗装置及其清洗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724785U (zh) 一种脱脂槽除油系统
CA2650947A1 (en) Process for the demulsifying cleaning of metallic surfaces
CN201735212U (zh) 重力油水分离器
CN220520684U (zh) 电镀槽液控温装置
CN201012299Y (zh) 比重式油水分离器
CN205762573U (zh) 曲轴中间清洗油及铁屑分离装置
CN117244315A (zh) 一种涂装前处理中清洗液的处理方法
CN205412329U (zh) 脱脂液油脂自动分离槽
CN210001613U (zh) 一种槽液油水分离系统
CN210187971U (zh) 一种液压油桶自动清洗系统
CN211471558U (zh) 一种浓硫酸除油除渣循环回收装置
CN210944934U (zh) 溢流式油液分离装置
CN201990549U (zh) 循环水自净系统
CN205252609U (zh) 一种汽车涂装油水分离装置
CN211141745U (zh) 集成式液体处理装置
CN110316775B (zh) 一种槽液油水分离系统
CN114653556B (zh) 一种涂装前处理新型洪流热水洗工艺及多功能槽体
CN216639086U (zh) 一种汽车配件电泳加工用脱脂液循环利用装置
JPH09314142A (ja) メッキ加工の前処理脱脂工程における油分離装置
CN201442987U (zh) 钢帘线电镀及废水利用自动控制系统
CN110760864A (zh) 一种浓硫酸除油除渣循环回收装置
CN212050781U (zh) 清洗机油水分离设备
JP2001181898A (ja) 液槽及び堰部材
CN210944933U (zh) 自动排液装置
CN202240860U (zh) 光饰机水循环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