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13300U - 加弹包覆一体机 - Google Patents

加弹包覆一体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13300U
CN211713300U CN201922454116.3U CN201922454116U CN211713300U CN 211713300 U CN211713300 U CN 211713300U CN 201922454116 U CN201922454116 U CN 201922454116U CN 211713300 U CN211713300 U CN 2117133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heating
tank
biphenyl
regulating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5411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冬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jiang Luo Chang Chemical Fib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jiang Luo Chang Chemical Fib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jiang Luo Chang Chemical Fib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jiang Luo Chang Chemical Fib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5411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133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133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1330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弹包覆一体机,其加热通道包括第一加热区、第二加热区和第三加热区;第一加热区外接有第一管道,第二加热区通过第二管道与联苯罐连接,第三加热区外接有第三管道;第一加热区、第二加热区和第三加热区的底部均通过回流支管与回流罐连接;回流罐通过回流主管与联苯罐连接;第一加热区通过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连接;回流主管还通过第四管道与第一管道连接;第三加热区通过第三管道与第二管道连接;回流主管还通过第五管道与第三管道连接。其加热变形机构仅需要使用一个联苯罐。与现有技术中加热变形机构需要采用三个联苯罐相比,本实用新型大大减小了联苯罐的占地空间,且因为少用了两个联苯罐,也大大减小了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加弹包覆一体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弹包覆一体机。
背景技术
加弹包覆一体机主要用于将涤纶、锦纶原丝,通过加热、冷却和假捻变形后与氨纶丝经压缩空气覆合,加工成具有复合弹力性能的弹性覆合丝。
申请号为201410802929.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加弹空包一体机(即加弹包覆一体机),包括依次设置的原丝架、加热变形机构和空气包覆机构;其中,加热变形机构包括:箱体,设于箱体内的加热通道,设于加热通道内的导丝通道,第一联苯罐,第二联苯罐,第三联苯罐,回流罐,以及回流泵;加热通道由上至下包括第一加热区、第二加热区和第三加热区;第一加热区通过第一管道与第一联苯罐连接,第二加热区通过第二管道与第二联苯罐连接,第三加热区通过第三管道与第三联苯罐连接;第一加热区、第二加热区和第三加热区的底部均通过回流支管与回流罐连接;回流罐通过回流主管分别与第一联苯罐、第二联苯罐、第三联苯罐连接,回流主管上设有回流泵;第一联苯罐、第二联苯罐、第三联苯罐上均安装有电加热器,且电加热器上安装有温度控制器。
该专利中的加热变形机构将加热通道分成温度不同的三个加热区域,通过三个联苯罐分别对三个加热区域进行加热,并且冷却后的联苯液相能够通过回流支管、回流罐、回流主管后回流至第一联苯罐、第二联苯罐、第三联苯罐中,能够再次使用。
但该专利需要用到三个联苯罐,且该三个联苯罐要分别独立配置电加热器和温度控制器,三个联苯罐的占地空间较大,且每多一个联苯罐就多了一个安全隐患,故需要尽量减少联苯罐的使用数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弹包覆一体机,其加热变形机构仅需要使用一个联苯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加弹包覆一体机,包括依次设置的原丝架、加热变形机构和空气包覆机构;
所述加热变形机构包括:箱体,设于箱体内的加热通道,设于加热通道内的导丝通道,联苯罐,回流罐,以及回流泵;加热通道由上至下包括第一加热区、第二加热区和第三加热区;第一加热区外接有第一管道,第二加热区通过第二管道与联苯罐连接,第三加热区外接有第三管道;第一加热区、第二加热区和第三加热区的底部均通过回流支管与回流罐连接;回流罐通过回流主管与联苯罐连接,回流主管上设有回流泵;联苯罐上安装有电加热器,且电加热器上安装有温度控制器;
所述第二管道上设有第二流量调节阀,第二流量调节阀位于箱体和联苯罐之间;
所述第一加热区通过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连接,且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的结合部位于第二流量调节阀和联苯罐之间;第一管道上设有第一流量调节阀和第一温度传感器,且第一温度传感器位于第一流量调节阀和箱体之间;
所述回流主管还通过第四管道与第一管道连接,第四管道与第一管道的结合部位于第一流量调节阀和第一温度传感器之间,第四管道与回流主管的结合部位于回流泵和联苯罐之间;第四管道上设有第四流量调节阀;
所述第三加热区通过第三管道与第二管道连接,且第三管道与第二管道的结合部位于第二流量调节阀和联苯罐之间;第三管道上设有第三流量调节阀和第二温度传感器,且第二温度传感器位于第三流量调节阀和箱体之间;
所述回流主管还通过第五管道与第三管道连接,第五管道与第三管道的结合部位于第三流量调节阀和第二温度传感器之间,第五管道与回流主管的结合部位于回流泵和联苯罐之间;第五管道上设有第五流量调节阀。
优选的,所述第一管道与第一加热区的顶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二管道与第二加热区的顶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三管道与第三加热区的顶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加热区、第二加热区和第三加热区一侧均安装有排气阀。
优选的,所述第一加热区和第二加热区之间设有密封圈,第二加热区和第三加热区之间设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加弹包覆一体机,其加热变形机构仅需要使用一个联苯罐。
第一管道向第一加热区供应加热介质,第二管道向第二加热区供应加热介质,第三管道向第三加热区供应加热介质,第二加热区的工作温度大于第一加热区和第三加热区的工作温度,即进入第二加热区的介质的温度大于进入第一加热区和第三加热区的介质的温度。
第一加热区、第二加热区和第三加热区底部输出的冷却后的低温介质通过回流支管汇集至回流罐,将通过回流主管回流至联苯罐,加热后再输出。
具体地,联苯罐通过第二管道直接向第二加热区供应高温介质,第二管道上的第二流量调节阀控制流入第二加热区的高温介质的流量。
由于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连接,故联苯罐输出的高温介质会部分输入第一管道,第一管道上的第一流量调节阀控制流入第一管道的高温介质的流量;由于回流主管通过第四管道与第一管道连接,故回流罐输出的冷却后的低温介质会部分输入第一管道,第四管道上的第四流量调节阀控制流入第一管道的低温介质的流量;进入第一管道的低温介质、高温介质混合,得到调温介质;第一管道上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可以检测第一管道中调温介质的温度;可以协调控制第一流量调节阀和第四流量调节阀来控制第一管道中调温介质的温度,比如:需要提高第一管道中调温介质的温度时,提高第一流量调节阀的流量并降低第四流量调节阀的流量;需要降低第一管道中调温介质的温度时,降低第一流量调节阀的流量并提高第四流量调节阀的流量;可以使第一管道中调温介质的温度调整至适当的程度(与第一加热区的工作温度相匹配),第一管道中温度适当的调温介质供应给第一加热区。
由于第三管道与第二管道连接,故联苯罐输出的高温介质会部分输入第三管道,第三管道上的第三流量调节阀控制流入第三管道的高温介质的流量;由于回流主管通过第五管道与第三管道连接,故回流罐输出的冷却后的低温介质会部分输入第三管道,第五管道上的第五流量调节阀控制流入第三管道的低温介质的流量;进入第三管道的低温介质、高温介质混合,得到调温介质;第三管道上的第二温度传感器可以检测第三管道中调温介质的温度;可以协调控制第三流量调节阀和第五流量调节阀来控制第三管道中调温介质的温度,比如:需要提高第三管道中调温介质的温度时,提高第三流量调节阀的流量并降低第五流量调节阀的流量;需要降低第三管道中调温介质的温度时,降低第三流量调节阀的流量并提高第五流量调节阀的流量;可以使第三管道中调温介质的温度调整至适当的程度(与第三加热区的工作温度相匹配),第三管道中温度适当的调温介质供应给第三加热区。
本实用新型的加热变形机构仅需要使用一个联苯罐,与现有技术中加热变形机构需要采用三个联苯罐相比,本实用新型大大减小了联苯罐的占地空间,且因为少用了两个联苯罐,也大大减小了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加热变形机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弹包覆一体机,包括依次设置的原丝架、加热变形机构和空气包覆机构;
所述加热变形机构包括:箱体1,设于箱体1内的加热通道,设于加热通道内的导丝通道,联苯罐2,回流罐3,以及回流泵6;加热通道由上至下包括第一加热区、第二加热区和第三加热区;第一加热区外接有第一管道41,第二加热区通过第二管道42与联苯罐2连接,第三加热区外接有第三管道43;第一加热区、第二加热区和第三加热区的底部均通过回流支管51与回流罐3连接;回流罐3通过回流主管52与联苯罐2连接,回流主管52上设有回流泵6;联苯罐2上安装有电加热器21,且电加热器21上安装有温度控制器22;
所述第二管道42上设有第二流量调节阀72,第二流量调节阀72位于箱体1和联苯罐2之间;
所述第一加热区通过第一管道41与第二管道42连接,且第一管道41与第二管道42的结合部位于第二流量调节阀72和联苯罐2之间;第一管道41上设有第一流量调节阀71和第一温度传感器81,且第一温度传感器81位于第一流量调节阀71和箱体1之间;
所述回流主管52还通过第四管道54与第一管道41连接,第四管道54与第一管道41的结合部位于第一流量调节阀71和第一温度传感器81之间,第四管道54与回流主管52的结合部位于回流泵6和联苯罐2之间;第四管道54上设有第四流量调节阀74;
所述第三加热区通过第三管道43与第二管道42连接,且第三管道43与第二管道42的结合部位于第二流量调节阀72和联苯罐2之间;第三管道43上设有第三流量调节阀73和第二温度传感器82,且第二温度传感器82位于第三流量调节阀73和箱体1之间;
所述回流主管52还通过第五管道55与第三管道43连接,第五管道55与第三管道43的结合部位于第三流量调节阀73和第二温度传感器82之间,第五管道55与回流主管52的结合部位于回流泵6和联苯罐2之间;第五管道55上设有第五流量调节阀75。
所述第一管道41与第一加热区的顶部连通。
所述第二管道42与第二加热区的顶部连通。
所述第三管道43与第三加热区的顶部连通。
所述第一加热区、第二加热区和第三加热区一侧均安装有排气阀。
所述第一加热区和第二加热区之间设有密封圈,第二加热区和第三加热区之间设有密封圈。
第一管道41向第一加热区供应加热介质,第二管道42向第二加热区供应加热介质,第三管道43向第三加热区供应加热介质,第二加热区的工作温度大于第一加热区和第三加热区的工作温度,即进入第二加热区的介质的温度大于进入第一加热区和第三加热区的介质的温度。
第一加热区、第二加热区和第三加热区底部输出的冷却后的低温介质通过回流支管51汇集至回流罐3,将通过回流主管52回流至联苯罐2,加热后再输出。
具体地,联苯罐2通过第二管道42直接向第二加热区供应高温介质,第二管道42上的第二流量调节阀72控制流入第二加热区的高温介质的流量。
由于第一管道41与第二管道42连接,故联苯罐2输出的高温介质会部分输入第一管道41,第一管道41上的第一流量调节阀71控制流入第一管道41的高温介质的流量;由于回流主管52通过第四管道54与第一管道41连接,故回流罐3输出的冷却后的低温介质会部分输入第一管道41,第四管道54上的第四流量调节阀74控制流入第一管道41的低温介质的流量;进入第一管道41的低温介质、高温介质混合,得到调温介质;第一管道41上的第一温度传感器81可以检测第一管道41中调温介质的温度;可以协调控制第一流量调节阀71和第四流量调节阀74来控制第一管道41中调温介质的温度,比如:需要提高第一管道41中调温介质的温度时,提高第一流量调节阀71的流量并降低第四流量调节阀74的流量;需要降低第一管道41中调温介质的温度时,降低第一流量调节阀71的流量并提高第四流量调节阀74的流量;可以使第一管道41中调温介质的温度调整至适当的程度(与第一加热区的工作温度相匹配),第一管道41中温度适当的调温介质供应给第一加热区。
由于第三管道43与第二管道42连接,故联苯罐2输出的高温介质会部分输入第三管道43,第三管道43上的第三流量调节阀73控制流入第三管道43的高温介质的流量;由于回流主管52通过第五管道55与第三管道43连接,故回流罐3输出的冷却后的低温介质会部分输入第三管道43,第五管道55上的第五流量调节阀75控制流入第三管道43的低温介质的流量;进入第三管道43的低温介质、高温介质混合,得到调温介质;第三管道43上的第二温度传感器82可以检测第三管道43中调温介质的温度;可以协调控制第三流量调节阀73和第五流量调节阀75来控制第三管道43中调温介质的温度,比如:需要提高第三管道43中调温介质的温度时,提高第三流量调节阀73的流量并降低第五流量调节阀75的流量;需要降低第三管道43中调温介质的温度时,降低第三流量调节阀73的流量并提高第五流量调节阀75的流量;可以使第三管道43中调温介质的温度调整至适当的程度(与第三加热区的工作温度相匹配),第三管道43中温度适当的调温介质供应给第三加热区。
本实用新型的加热变形机构仅需要使用一个联苯罐2,与现有技术中加热变形机构需要采用三个联苯罐2相比,本实用新型大大减小了联苯罐2的占地空间,且因为少用了两个联苯罐2,也大大减小了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是对申请号为201410802929.6的中国专利进行局部改进,主要是改变了该专利中加热变形机构的箱体外部的管路结构,本实用新型并没有改变该专利中加热变形机构的箱体内部的结构;加热变形机构的箱体内部的具体结构、原丝架的具体结构、空气包覆机构的具体结构,以及原丝架、加热变形机构和空气包覆机构的配合关系、工作过程,可以参阅该专利的说明书,故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加弹包覆一体机,包括依次设置的原丝架、加热变形机构和空气包覆机构;
所述加热变形机构包括:箱体,设于箱体内的加热通道,设于加热通道内的导丝通道,联苯罐,回流罐,以及回流泵;加热通道由上至下包括第一加热区、第二加热区和第三加热区;第一加热区外接有第一管道,第二加热区通过第二管道与联苯罐连接,第三加热区外接有第三管道;第一加热区、第二加热区和第三加热区的底部均通过回流支管与回流罐连接;回流罐通过回流主管与联苯罐连接,回流主管上设有回流泵;联苯罐上安装有电加热器,且电加热器上安装有温度控制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管道上设有第二流量调节阀,第二流量调节阀位于箱体和联苯罐之间;
所述第一加热区通过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连接,且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的结合部位于第二流量调节阀和联苯罐之间;第一管道上设有第一流量调节阀和第一温度传感器,且第一温度传感器位于第一流量调节阀和箱体之间;
所述回流主管还通过第四管道与第一管道连接,第四管道与第一管道的结合部位于第一流量调节阀和第一温度传感器之间,第四管道与回流主管的结合部位于回流泵和联苯罐之间;第四管道上设有第四流量调节阀;
所述第三加热区通过第三管道与第二管道连接,且第三管道与第二管道的结合部位于第二流量调节阀和联苯罐之间;第三管道上设有第三流量调节阀和第二温度传感器,且第二温度传感器位于第三流量调节阀和箱体之间;
所述回流主管还通过第五管道与第三管道连接,第五管道与第三管道的结合部位于第三流量调节阀和第二温度传感器之间,第五管道与回流主管的结合部位于回流泵和联苯罐之间;第五管道上设有第五流量调节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弹包覆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与第一加热区的顶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弹包覆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道与第二加热区的顶部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弹包覆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管道与第三加热区的顶部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弹包覆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区、第二加热区和第三加热区一侧均安装有排气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弹包覆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区和第二加热区之间设有密封圈,第二加热区和第三加热区之间设有密封圈。
CN201922454116.3U 2019-12-31 2019-12-31 加弹包覆一体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7133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54116.3U CN211713300U (zh) 2019-12-31 2019-12-31 加弹包覆一体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54116.3U CN211713300U (zh) 2019-12-31 2019-12-31 加弹包覆一体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13300U true CN211713300U (zh) 2020-10-20

Family

ID=728212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54116.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713300U (zh) 2019-12-31 2019-12-31 加弹包覆一体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133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37335A (zh) 一种控制反应釜加热或冷却的温控装置
CN103408017B (zh) 高温水循环及闪蒸一体罐以及用于生产多晶硅的系统
CN211713300U (zh) 加弹包覆一体机
CN103111248B (zh) 导热油反应釜加热冷却温度控制的装置及方法
CN109665527A (zh) 多晶硅生产设备的尾气热量回收系统及运行方法
CN103910604B (zh) 甲醇合成塔出口高温气体的处理工艺和甲醇合成系统
CN205842823U (zh) 一种利用发电厂乏汽余热的厂内供热系统
CN103131830A (zh) 一种真空油淬炉淬火冷却控制系统
CN211921687U (zh) 用于真空镀膜设备的水循环装置
CN110425600B (zh) 炉灶余热利用智能控制装置
CN204787296U (zh) 一种导热油温度控制装置
CN201151703Y (zh) 一种聚酯生产中第二酯化釜加热装置
CN102453248B (zh) 一种聚合余热再利用系统及其方法
CN206608941U (zh) 二级除氧节能系统
CN210287419U (zh) 一种漆包线退火系统
CN205448489U (zh) 列管式乳化剂冷却装置
CN209464994U (zh) 一种煤焦油加氢中反应进料温度控制装置
CN204973828U (zh) 一种列管反应器可控温气体循环装置
CN205347434U (zh) 正常发酵热水维护调节罐
CN205370509U (zh) 一种微波井口加热器
CN203715291U (zh) 合成氨反应工艺中带调温阀的升温系统
CN213695612U (zh) 槟榔发制系统
CN211005250U (zh) 一种分馏塔汽提蒸汽控温装置
CN218626812U (zh) 一种饲料制粒蒸汽调质减温装置
CN220257993U (zh) 一种反应釜的加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20

Termination date: 2021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