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42823U - 一种利用发电厂乏汽余热的厂内供热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发电厂乏汽余热的厂内供热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842823U CN205842823U CN201620666477.8U CN201620666477U CN205842823U CN 205842823 U CN205842823 U CN 205842823U CN 201620666477 U CN201620666477 U CN 201620666477U CN 205842823 U CN205842823 U CN 20584282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actory
- heat
- outside
- supply network
- wa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8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for sector-wide applications
- Y02P80/10—Efficient use of energy, e.g. using compressed air or pressurized fluid as energy carrier
Landscapes
- Steam Or Hot-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发电厂乏汽余热的厂内供热系统,其包括汽轮机,汽轮机与空冷岛连接,汽轮机做功后产生的部分乏汽通过厂外热网循环系统给厂外热用户提供热能;厂外热用户的厂外热网循环水供水管上设置一条分流管道,分流管道末端回连至厂外热网循环水回水管;分流管道前部设置立式管道泵,分流管道中部设置厂内热网循环泵、厂内热网加热器和分水器;分水器向厂内热用户提供热量,厂内热用户的回水通过集水器收集后送入厂外热网循环回水管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电厂的能源利用系统,具体用于火力发电厂的供热。
背景技术
为满足冬季取暖要求,火力发电厂一般都设有厂内供热系统,热源一般采用机组辅助蒸汽或五段抽汽,经表面式加热器将热网循环水加热至85-95℃向各热用户提供热源。从汽轮机抽取的热网加热蒸汽品质较高,造成了蒸汽做功能力降低,相同进汽量发电量减少。
在生产过程中,大量的汽轮机排汽汽化潜热通过空冷岛散失在大气中,造成大量的热能浪费,如果将其全部或部分利用,将会减少向环境中的热能排放。
上述情况都增加了电厂的运行成本,因此需要一种利用发电厂乏汽余热的厂内供热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公开了一种利用发电厂乏汽余热的厂内供热系统,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热网热源的高品质汽源浪费,从而减少发电量;本实用新型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乏汽余热得不到有效利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发电厂乏汽余热的厂内供热系统,包括汽轮机,汽轮机与空冷岛连接,汽轮机做功后产生的部分乏汽通过厂外热网循环系统给厂外热用户提供热能;
厂外热用户的厂外热网循环水供水管上设置一条分流管道,分流管道末端回连至厂外热网循环水回水管;分流管道前部设置立式管道泵,分流管道中部设置厂内热网循环泵、厂内热网加热器和分水器;
分水器向厂内热用户提供热量,厂内热用户的回水通过集水器收集后送入厂外热网循环回水管中。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和进一步的改进点如下:
(1)所述的厂内热网循环泵、厂内热网加热器和分水器通过厂内热网循环水管道连接,厂内热网循环水管道上设置有温度计,温度计连接有温控器,温控器与用于调节厂内热网加热器的加热强度的电动调节阀连接。
进一步的是:所述厂内热网加热器通过辅助蒸汽管道或者五段抽汽管道的蒸汽加热;所述电动调节阀安装在所述辅助蒸汽管道或者五段抽汽管道上;所述温度计设置在厂内热网加热器的出口位置。
(2)所述立式管道泵为用于增压的立式离心水泵。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将厂外热网循环水供水通过分流管道的立式管道泵升压后,经过厂内热网循环泵、分水器向厂内热用户供热后,最终回到厂外热网循环水回水管,提高热网循环系统的吸热量,从而达到吸收汽轮机乏汽余热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中,当厂外热网循环水供水温度不能满足厂内热用户供热需求时,厂内热网循环水供水管道上的温度计能够及时将温度信号传递给温控器,温控器控制电动调节阀,可进行二次加热,满足用户需求。
本实用新型既能够满足厂内热用户的采暖要求,也减少了汽轮机乏汽对环境的放热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汽轮机,2-厂外热网系统,3-厂外热网循环水供水管,4-厂外热网循环水回水管,5-分流管道,6-立式管道泵,7-热网循环泵,8-厂内热网加热器,9-分水器,10-厂内热用户,11-集水器,12-温度计,13-温控器,14-电动调节阀,15-厂外热用户,16-空冷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中示意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所示,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利用发电厂乏汽余热的厂内供热系统,其包括汽轮机1,汽轮机与空冷岛16连接,汽轮机做功后产生的部分乏汽通过厂外热网循环系统2给厂外热用户15提供热能;
厂外热用户的厂外热网循环水供水管上设置一条分流管道5,分流管道5末端回连至厂外热网循环水回水管4;分流管道5前部设置立式管道泵6,分流管道中部设置厂内热网循环泵7、厂内热网加热器8和分水器9;
分水器9向厂内热用户10提供热量,厂内热用户的回水通过集水器11收集后送入厂外热网循环回水管4中。上述的厂内热用户和场外热用户具体指通往厂内热用户的热水管道和通往厂外热用户的热水管道。
优选的,如图所示:所述的厂内热网循环泵、厂内热网加热器和分水器通过厂内热网循环水管道连接,厂内热网循环水管道上设置有温度计12,温度计12连接有温控器13,温控器13与用于调节厂内热网加热器的加热强度的电动调节阀14连接。本实施例增加了温控模组,当厂外热网循环水供水温度不能满足厂内热用户供热需求时,厂内热网循环水供水管道上的温度计能够及时将温度信号传递给温控器,温控器控制电动调节阀,可进行二次加热,满足用户需求。
优选的,如图所示:所述厂内热网加热器通过辅助蒸汽管道或者五段抽汽管道的蒸汽加热;所述电动调节阀安装在所述辅助蒸汽管道或者五段抽汽管道上;所述温度计设置在厂内热网加热器的出口位置。本实施例公开了厂内热网加热器的加热源结构,使得辅助蒸汽管道或五段抽汽管道来传送火力发电厂的热能,这种热量传递可以根据温度计的反馈来选择性使用,相比传统的热能提供方式更加节能,能够有效利用乏汽热量。
优选的:所述立式管道泵为用于增压的立式离心水泵。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可以做出许多其他改变和改型。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特定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4)
1.一种利用发电厂乏汽余热的厂内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汽轮机,汽轮机与空冷岛连接,汽轮机做功后产生的部分乏汽通过厂外热网循环系统给厂外热用户提供热能;
厂外热用户的厂外热网循环水供水管上设置一条分流管道,分流管道末端回连至厂外热网循环水回水管;分流管道前部设置立式管道泵,分流管道中部设置厂内热网循环泵、厂内热网加热器和分水器;
分水器向厂内热用户提供热量,厂内热用户的回水通过集水器收集后送入厂外热网循环回水管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发电厂乏汽余热的厂内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厂内热网循环泵、厂内热网加热器和分水器通过厂内热网循环水管道连接,厂内热网循环水管道上设置有温度计,温度计连接有温控器,温控器与用于调节厂内热网加热器的加热强度的电动调节阀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发电厂乏汽余热的厂内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厂内热网加热器通过辅助蒸汽管道或者五段抽汽管道的蒸汽加热;所述电动调节阀安装在所述辅助蒸汽管道或者五段抽汽管道上;所述温度计设置在厂内热网加热器的出口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发电厂乏汽余热的厂内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管道泵为用于增压的立式离心水泵。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666477.8U CN205842823U (zh) | 2016-06-28 | 2016-06-28 | 一种利用发电厂乏汽余热的厂内供热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666477.8U CN205842823U (zh) | 2016-06-28 | 2016-06-28 | 一种利用发电厂乏汽余热的厂内供热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842823U true CN205842823U (zh) | 2016-12-28 |
Family
ID=576221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666477.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842823U (zh) | 2016-06-28 | 2016-06-28 | 一种利用发电厂乏汽余热的厂内供热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842823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268920A (zh) * | 2018-07-25 | 2019-01-25 | 东南大学 | 一种汽轮机房余热利用采暖通风系统 |
CN110567027A (zh) * | 2019-08-16 | 2019-12-13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污泥焚烧炉与供热机组耦合的系统 |
-
2016
- 2016-06-28 CN CN201620666477.8U patent/CN20584282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268920A (zh) * | 2018-07-25 | 2019-01-25 | 东南大学 | 一种汽轮机房余热利用采暖通风系统 |
CN110567027A (zh) * | 2019-08-16 | 2019-12-13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污泥焚烧炉与供热机组耦合的系统 |
CN110567027B (zh) * | 2019-08-16 | 2021-05-18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污泥焚烧炉与供热机组耦合的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101052U (zh) | 一种新型火电厂供热系统 | |
CN107420138A (zh) | 汽轮发电机组新型节能系统及方法 | |
CN103604233A (zh) | 一种蒸箱蒸汽余热利用工艺及其利用系统 | |
CN104456685B (zh) | 一种多热源单管余热利用供热系统 | |
CN104534438A (zh) | 节能锅炉 | |
CN204757076U (zh) | 热电厂供热抽汽疏水余热回收系统 | |
CN206073034U (zh) | 能源供应与利用集成优化系统 | |
CN205842823U (zh) | 一种利用发电厂乏汽余热的厂内供热系统 | |
CN104567437A (zh) | 一种煤矸石砖窑烟气余热利用系统 | |
CN106225491B (zh) | 烧结冷却机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及烧结冷却机 | |
CN107906489A (zh) | 一种用于孤立电网的储能系统 | |
CN107816732A (zh) | 一种空预器冷端壁温调节装置及方法 | |
CN203488273U (zh) | 一种小型瓦斯发电余热利用装置 | |
CN207527689U (zh) | 一种燃气锅炉供热系统 | |
CN104653242B (zh) | 一种直接空冷机组余热回收装置 | |
CN207064022U (zh) | 一种变背压热电连产机组系统 | |
CN202442385U (zh) | 热电厂循环水余热回收系统 | |
CN209386263U (zh) | 一种辅助加热的固体储热系统 | |
CN106875065B (zh) | 一种降低一次网回水温度的换热站运行方法 | |
CN108952859A (zh) | 一种基于蒸汽流程改造提升电出力调节能力的系统及方法 | |
CN107477649A (zh) | 汽轮发电机组综合余热利用系统及方法 | |
CN204851350U (zh) | 一种利用电厂乏汽余热的生水加热系统 | |
CN207033511U (zh) | 一种燃煤机组多能互补控制系统 | |
CN207569849U (zh) | 一种燃气分布式能源站 | |
CN207455724U (zh) | 一种联合供热发电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228 Termination date: 202006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