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01052U - 一种新型火电厂供热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火电厂供热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101052U CN205101052U CN201520846792.4U CN201520846792U CN205101052U CN 205101052 U CN205101052 U CN 205101052U CN 201520846792 U CN201520846792 U CN 201520846792U CN 205101052 U CN205101052 U CN 20510105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eam
- heating
- supply network
- back pressure
- heat supp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4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0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31 transform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638 reduc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400 supply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643 water by typ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14—Combined heat and power generation [CHP]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火电厂供热系统,在现有火电厂汽轮机中压缸的排汽口增设采暖蒸汽管道,分两支路分别连接到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的进汽口、热网循环泵驱动背压机的进汽口;热网循环泵驱动背压机和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的排汽口均连接到热网加热器;热网加热器分别与热网回水管道、热网供水管道连通;热网循环泵驱动背压机的动力输出端与热网循环水泵相连接,热网循环水泵设置在热网回水管道上。本实用新型将较高参数的抽汽用于发电和驱动热网循环水泵,降低参数后再引入热网加热器对循环水进行加热,实现了对能源的梯级利用,达到较好的热经济性;通过增加少量热网系统投资,增加了电厂发电量,降低了热网循环泵的厂用耗电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火力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火电厂供热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的火力发电厂供热改造主要是通过直接在汽轮机的中低压缸连通管上打孔抽汽。通过对汽轮机中低压缸连通管重新设计后,引出一根供热小母管,作为供热汽源;并在中低压缸连通管上加装抽汽压力调整蝶阀,通过调节该阀来控制低压缸的流量,以满足抽汽汽源的压力,同时保证低压缸最低安全流量。抽汽从中低压缸连通管接出后,一般直接引入热网加热器对热网循环水进行换热。因大型火电厂汽轮机中压缸排汽压力较高,国产300MW、600MW纯凝机组中压缸排汽压力约在0.8~1.2MPa之间,此压力远高于热网加热器所需求的供热抽汽压力。另外,目前我国供热循环水设计供水温度为130℃,回水温度70℃,对应的采暖蒸汽压力约在0.27MPa。考虑热网加热器端差并留有适当裕量,采暖蒸汽参数保持在0.30MPa(对应饱和蒸汽温度133.5℃)左右即可满足要求。因此,如果将高品位的抽汽直接用来加热循环水,存在着较大的可用能损失,会造成能源的浪费,系统运行经济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火电厂供热系统,该系统能保证满足对外供热的要求,解决目前高参数蒸汽直接用于换热时中压缸排汽压力远高于热网加热器所需供热抽汽压力以及能源利用率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火电厂供热系统,包括汽轮机、热网循环泵驱动背压机、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热网加热器;在所述汽轮机中压缸的排汽口设有两条分支管路,其中一条分支管路为中低压缸连通管,与汽轮机低压缸的进汽口连接,在该中低压缸连通管上装有低压缸进汽电动蝶阀,汽轮机中压缸排汽口的另一条分支管路为采暖蒸汽管道,采暖蒸汽管道分两支路分别连接到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的进汽口、热网循环泵驱动背压机的进汽口;热网循环泵驱动背压机和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的排汽口均通过管道连接到热网加热器的进汽口;热网加热器分别与热网回水管道、热网供水管道连通;所述热网循环泵驱动背压机的动力输出端与热网循环水泵相连接,热网循环水泵设置在热网回水管道上。
在中低压缸连通管上装有低压缸进汽电动蝶阀。
热网加热器的出口还通过管道与疏水泵的入口连接,疏水泵将水通过其出口排至除氧器或凝结水系统;在热网加热器的出口管道上及疏水泵的入口处均设有电动阀门。
在采暖蒸汽管道的排汽方向上依次安装有止回阀和电动蝶阀。
在热网循环泵驱动背压机和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的进汽口均安装有电动闸阀。
热网循环泵驱动背压机的排汽管道与热网加热器进汽口的连接处、热网循环泵驱动背压机的排汽口以及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的排汽口均设置有电动蝶阀。
采暖蒸汽管道还通过事故工况支路管道与热网加热器连接,事故工况支路管道上安装有减温减压装置,减温减压装置的进汽端和出汽端分别设置有电动蝶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供热改造系统中增加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热网循环泵驱动背压机,以及在现有火电厂汽轮机中压缸的排汽口增设采暖蒸汽管道,分两支路分别连接到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的进汽口、热网循环泵驱动背压机的进汽口,将较高参数的抽汽用于发电和驱动热网循环水泵,降低参数后再引入热网加热器对循环水进行加热,实现了对能源的梯级利用,达到较好的热经济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少量热网系统投资,增加了电厂发电量,降低了热网循环泵的厂用耗电量,保证了凝汽式机组在供热改造中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火电厂供热系统,包括汽轮机、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4、热网循环泵驱动背压机6、热网加热器2。
在所述汽轮机中压缸的排汽口设有两条分支管路,其中一条分支管路为中低压缸连通管,与汽轮机低压缸的进汽口连接,在该中低压缸连通管上装有低压缸进汽电动蝶阀,汽轮机中压缸排汽口的另一条分支管路为采暖蒸汽管道1,采暖蒸汽管道1分两支路分别连接到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4的进汽口、热网循环泵驱动背压机6的进汽口。
热网加热器2分别与热网回水管道21和热网供水管道22连通。热网加热器2的出口还通过管道与疏水泵3的入口连接,疏水泵3将水通过其出口根据机组特性选择通过管道排至除氧器或凝结水系统。在热网加热器2的出口管道上及疏水泵3的入口处均设有电动阀门。
在采暖蒸汽管道1的排汽方向上依次安装有止回阀和电动蝶阀,在热网循环泵驱动背压机6和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4的进汽口均安装有电动闸阀,所述热网循环泵驱动背压机6的动力输出端与热网循环水泵5相连接。热网循环水泵5设置在热网回水管道21上。
热网循环泵驱动背压机6和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4的排汽口均通过管道连接到热网加热器2的进汽口。热网循环泵驱动背压机6的排汽管道与热网加热器2进汽口的连接处、热网循环泵驱动背压机6的排汽口以及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4的排汽口均设置有电动蝶阀。
采暖蒸汽管道1还通过事故工况支路管道12与热网加热器2连接,当背压发电机组4故障退出时,蒸汽可通过事故工况支路管道12进入热网加热器2,从而保持对外供热的连续性。事故工况支路管道12上安装有减温减压装置7,该减温减压装置7采用常规减温减压器,减温减压装置7的进汽端和出汽端分别设置有电动蝶阀。
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原有大型纯凝发电机组的采暖供热改造,且采用从中低压缸连通管打孔抽汽方式。抽汽引自汽轮机的中低压缸连通管,考虑机组低压缸需要的冷却蒸汽流量,目前300~600MW单台机组抽汽量约为300~500t/h,排汽压力约在0.8~1.2MPa之间。该参数蒸汽先通过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4(用于发电)、热网循环泵驱动背压机6(用于驱动热网循环水泵5),蒸汽压力降低后,再进入热网加热器2对热网循环水进行加热至所需温度,最后通过疏水泵3重新送回除氧器或凝结水系统。
根据原机组抽汽参数及流量的不同,背压式发电机组4可选用6~12MW容量,数量选用2~4台,热网循环泵驱动背压机6则根据热网循环水泵5实际所需要驱动功率进行选择。
Claims (7)
1.一种新型火电厂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汽轮机、热网循环泵驱动背压机、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热网加热器;在所述汽轮机中压缸的排汽口设有两条分支管路,其中一条分支管路为中低压缸连通管,与汽轮机低压缸的进汽口连接,在该中低压缸连通管上装有低压缸进汽电动蝶阀,汽轮机中压缸排汽口的另一条分支管路为采暖蒸汽管道,采暖蒸汽管道分两支路分别连接到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的进汽口、热网循环泵驱动背压机的进汽口;热网循环泵驱动背压机和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的排汽口均通过管道连接到热网加热器的进汽口;热网加热器分别与热网回水管道、热网供水管道连通;所述热网循环泵驱动背压机的动力输出端与热网循环水泵相连接,热网循环水泵设置在热网回水管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火电厂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低压缸连通管上装有低压缸进汽电动蝶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火电厂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热网加热器的出口还通过管道与疏水泵的入口连接,疏水泵将水通过其出口排至除氧器或凝结水系统;在热网加热器的出口管道上及疏水泵的入口处均设有电动阀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火电厂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在采暖蒸汽管道的排汽方向上依次安装有止回阀和电动蝶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火电厂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热网循环泵驱动背压机和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的进汽口均安装有电动闸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火电厂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热网循环泵驱动背压机的排汽管道与热网加热器进汽口的连接处、热网循环泵驱动背压机的排汽口以及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的排汽口均设置有电动蝶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火电厂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采暖蒸汽管道还通过事故工况支路管道与热网加热器连接,事故工况支路管道上安装有减温减压装置,减温减压装置的进汽端和出汽端分别设置有电动蝶阀。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846792.4U CN205101052U (zh) | 2015-10-29 | 2015-10-29 | 一种新型火电厂供热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846792.4U CN205101052U (zh) | 2015-10-29 | 2015-10-29 | 一种新型火电厂供热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101052U true CN205101052U (zh) | 2016-03-23 |
Family
ID=555168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846792.4U Active CN205101052U (zh) | 2015-10-29 | 2015-10-29 | 一种新型火电厂供热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101052U (zh)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804816A (zh) * | 2016-05-05 | 2016-07-27 | 哈尔滨广瀚新能动力有限公司 | 一种热电联产汽轮机供热抽汽的能源阶梯利用系统 |
CN106091074A (zh) * | 2016-06-16 | 2016-11-09 | 北京龙威发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吸收式热泵采暖抽汽供热系统 |
CN107202356A (zh) * | 2017-06-19 | 2017-09-26 | 北京北方三合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火电机组余热梯级利用供热系统 |
CN108005741A (zh) * | 2017-12-14 | 2018-05-08 |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提高凝抽背供热安全的热电联产系统及调节方法 |
CN108331624A (zh) * | 2018-02-11 | 2018-07-27 | 华电郑州机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由凝汽式汽轮机改造为背压式汽轮机的方法 |
CN108343479A (zh) * | 2018-03-01 | 2018-07-31 |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两机组的凝抽背供热系统及调节方法 |
CN108487952A (zh) * | 2018-05-08 | 2018-09-04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全年运行的蒸汽高品位能量回收系统及工作方法 |
CN111322126A (zh) * | 2019-12-06 | 2020-06-23 |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热网加热器的循环水泵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14941554A (zh) * | 2022-05-09 | 2022-08-26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 一种采暖用汽进行热电联产能源梯级系统及利用方法 |
-
2015
- 2015-10-29 CN CN201520846792.4U patent/CN20510105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804816A (zh) * | 2016-05-05 | 2016-07-27 | 哈尔滨广瀚新能动力有限公司 | 一种热电联产汽轮机供热抽汽的能源阶梯利用系统 |
CN106091074A (zh) * | 2016-06-16 | 2016-11-09 | 北京龙威发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吸收式热泵采暖抽汽供热系统 |
CN107202356A (zh) * | 2017-06-19 | 2017-09-26 | 北京北方三合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火电机组余热梯级利用供热系统 |
CN107202356B (zh) * | 2017-06-19 | 2022-12-06 | 北京北方三合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火电机组余热梯级利用供热系统 |
CN108005741A (zh) * | 2017-12-14 | 2018-05-08 |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提高凝抽背供热安全的热电联产系统及调节方法 |
CN108005741B (zh) * | 2017-12-14 | 2023-07-04 |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提高凝抽背供热安全的热电联产系统及调节方法 |
CN108331624A (zh) * | 2018-02-11 | 2018-07-27 | 华电郑州机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由凝汽式汽轮机改造为背压式汽轮机的方法 |
CN108343479A (zh) * | 2018-03-01 | 2018-07-31 |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两机组的凝抽背供热系统及调节方法 |
CN108487952A (zh) * | 2018-05-08 | 2018-09-04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全年运行的蒸汽高品位能量回收系统及工作方法 |
CN111322126A (zh) * | 2019-12-06 | 2020-06-23 |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热网加热器的循环水泵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14941554A (zh) * | 2022-05-09 | 2022-08-26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 一种采暖用汽进行热电联产能源梯级系统及利用方法 |
CN114941554B (zh) * | 2022-05-09 | 2023-09-08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 一种采暖用汽进行热电联产能源梯级系统及利用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101052U (zh) | 一种新型火电厂供热系统 | |
CN109579108B (zh) | 一种用于空冷机组的高背压耦合大温差供热系统及运行方法 | |
CN102011616A (zh) | 大流量、低参数、高背压膨胀动力节能系统 | |
CN103363564B (zh) | 提高低品位蒸汽热能利用效率的节能供热系统及供热方法 | |
CN201916008U (zh) | 大流量、低参数、高背压膨胀动力节能系统 | |
CN209147060U (zh) | 一种供电机组深度调峰系统 | |
CN104089407B (zh) | 基于太阳能辅助燃气轮机的分布式多联供装置及方法 | |
CN206345827U (zh) | 一种原油蒸馏塔顶废热回收系统 | |
CN203478400U (zh) | 提高低品位蒸汽热能利用效率的节能供热系统 | |
CN205840930U (zh) | 一种高背压小汽机采暖抽汽供热系统 | |
CN104359142B (zh) | 蓄热式太阳能、电能和燃煤热能联合供热热源系统 | |
CN201671670U (zh) | 电厂凝汽器循环水供热装置 | |
CN204851350U (zh) | 一种利用电厂乏汽余热的生水加热系统 | |
CN210511852U (zh) | 一种用于间接空冷机组的高背压耦合大温差供热系统 | |
CN202647719U (zh) | 亚临界湿冷供热机组热网疏水处理系统 | |
CN203489341U (zh) | 一种低真空引射式热泵复合的超大温差热网余热供热系统 | |
CN207674551U (zh) | 一种用于汽轮机凝抽背供热的冷却塔防冻系统 | |
CN111121481A (zh) | 一种干湿联合冷却排汽直接供热高效凝汽器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
CN206310568U (zh) | 给水泵汽轮机低真空运行循环水采暖供热系统 | |
CN205957277U (zh) | 一种电厂余热回收系统 | |
CN111351116A (zh) | 电厂热电联产的热泵与板式换热器混合的溴化锂热泵供暖方法 | |
CN204901728U (zh) | 一种加热疏水的火电厂锅炉排烟余热回收系统 | |
CN111351255A (zh) | 太阳能余热回收的溴化锂热泵供暖方法 | |
CN203052799U (zh) | 串并联混合余热回收热水及采暖系统 | |
CN217080588U (zh) | 一种热电联产供热发电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