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11772U - 输送机构及安装有该输送机构的穿管装置 - Google Patents

输送机构及安装有该输送机构的穿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11772U
CN211711772U CN202021921471.3U CN202021921471U CN211711772U CN 211711772 U CN211711772 U CN 211711772U CN 202021921471 U CN202021921471 U CN 202021921471U CN 211711772 U CN211711772 U CN 2117117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component
conveying component
driving wheels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2147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林
于双
李睿杰
胡庚乐
张雄辉
孟云龙
张亚新
石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 Xinyu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Dongy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Dongy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Dongy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92147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117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117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117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送机构及安装有该输送机构的穿管装置。包括:二输送部件,两个输送部件上下放置,分别为第一输送部件和第二输送部件,第一输送部件和第二输送部件之间形成容置换热管的可调空间;一传动部件,传动部件包括二驱动轮,两个驱动轮分别与第一输送部件和第二输送部件连接,两个驱动轮之间设置有一连接件,连接件跟随两个驱动轮移动,以保证两个驱动轮的中心距发生变动时第一输送部件与第二输送部件保持作反向同步运动。本实用新型有传动部件,能够始终保持两个输送部件作反向同步运动;设置履带板和夹紧部件,增加了输送带之间的输送力,增加穿管机的穿管数量,加快换热器的制作效率;履带板上设置有软质垫板,避免换热管的损伤。

Description

输送机构及安装有该输送机构的穿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穿管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输送机构及安装有该输送机构的穿管装置。
背景技术
换热器(heat exchanger),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应用广泛。
换热器包括诸多类别,其中,管式换热器的常见类型包括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浮头式换热器、U型管式换热器,管式换热器中包括方形或圆形等依据实际要求的不同类型的折流板,折流板是用来改变流体流向的板,常用于管式换热器设计壳程介质流道,根据介质性质和流量以及换热器大小确定折流板的多少。折流板被设置在壳程,它既可以提高传热效果,还起到支撑管束的作用。折流板有弓形和圆盘-圆环形两种,弓形折流板有单弓形、双弓形和三弓形三种,折流板上开设有几十至上万个板孔,每个板孔中均安装有换热管,换热管的两端固定在管板上。
换热器穿管机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穿管的效率,但是随着穿管数量的增加,现有的穿管机的运输带会出现形变导致无法正常高效的进行穿管工作,为了克服这一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输送机构及安装有该输送机构的穿管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输送装置及安装有该输送装置的穿管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送机构,包括:
二输送部件,两个所述输送部件上下放置,分别为第一输送部件和第二输送部件,所述第一输送部件和所述第二输送部件之间形成容置换热管的可调空间;
一传动部件,所述传动部件包括二驱动轮,两个驱动轮分别与所述第一输送部件和第二输送部件连接,两个驱动轮之间设置有一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跟随两个驱动轮移动,以保证两个驱动轮的中心距发生变动时第一输送部件与第二输送部件保持作反向同步运动。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件包括两个相互啮合的过渡轮和两个摆臂,两个过渡轮分别与两个所述驱动轮啮合连接,且所述过渡轮与对应连接的驱动轮之间通过摆臂连接,两个所述过渡轮的圆心通过一连接板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输送部件设置为环形双层结构,外层设置为若干个履带板,内层设置一链条,所述履带板和所述链条同步运动。
作为优选,所述履带板上设置一软质垫板,所述软质垫板上设置有若干个沟槽,所述沟槽的形状与所述换热管相配合。
作为优选,还包括夹持部件,所述夹持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部件或所述第二输送部件上,所述夹持部件带动所述第一输送部件或所述第二输送部件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
作为优选,所述夹持部件包括:
一压紧件,所述压紧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部件或所述第二输送部件的内侧;
一夹持驱动件,所述夹持驱动件驱动所述压紧件带动所述第一输送部件或所述第二输送部件沿着竖直方向上运动;
作为优选,所述压紧件包括若干个滚轮和与滚轮连接的一滚轮梁,所述滚轮与第一输送部件或第二输送部件接触连接,所述滚轮梁与所述夹持驱动件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夹持驱动件包括但不限于电机和气缸。
一种穿管装置,该穿管装置包括上述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
二输送部件,两个所述输送部件上下放置,分别为第一输送部件和第二输送部件,所述第一输送部件和所述第二输送部件之间形成容置换热管的可调空间;
一传动部件,所述传动部件包括二驱动轮,两个驱动轮分别与所述第一输送部件和第二输送部件连接,两个驱动轮之间设置有一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跟随两个驱动轮移动,以保证两个驱动轮的中心距发生变动时第一输送部件与第二输送部件保持作反向同步运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输送机构设置有传动部件,能够始终保持第一输送部件和第二输送部件作反向同步运动。
本输送机构通过设置履带板和夹紧部件,增加了输送部件之间的输送力,可以一次输送更多的换热管,增加穿管机的穿管数量,加快换热器的制作效率。
履带上设置有软质垫板,实现柔性夹持,避免换热管的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输送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输送机构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夹持部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图1中夹持部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图1中传动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输送部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履带板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图中:
1、框架;2、第一输送部件;3、第二输送部件;4、夹持部件;
5、驱动部件;6、传动部件;403、驱动件;404、滚轮;
405、滚轮梁;408、支架;409、导轮;601、驱动轮;
602、过渡轮;603、摆臂;604、连接板;11、履带板;
12、链条;13、软质垫板;14、换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送机构,包括第一输送部件2、第二输送部件3和传动部件6,第一输送机构2与第二输送部件3上下放置,第一输送部件2与第二输送部件3之间形成了一个用于运输换热管14的可调空间。
第一输送部件2和第二输送部件3设置为环形双层机构,且二者的结构相同,均设置为两层结构,外层结构为若干个履带板11,内层结构为链条12,外层的履带板11用于输送换热管,内层的链条12用于压紧,履带板上安装有软质垫板13,软质垫板13上开有与换热管的形状相配合的沟槽,用于柔性夹持换热管,同时可以避免损伤换热管。
第一输送部件2的内侧的一边安装有第一驱动滚筒,第一驱动滚筒的内部同轴安装有第一驱动链轮;第一输送部件2的内侧的另一边安装有第一涨紧件;第二输送部件3的内侧的与安装第一驱动滚筒相同的一边安装有第二驱动滚筒,第二驱动滚筒的内部同轴安装有第二驱动链轮;第二输送部件3的内侧的另一边安装有第二涨紧件,
上述的涨紧件包括涨紧链轮和涨紧滚筒,涨紧链轮与涨紧滚筒同轴设置,涨紧链轮连接拉紧螺杆,拉紧螺杆连接有拉紧件,拉紧件包括但不限于气缸,拉紧件转动拉紧螺杆使对应的输送机构实现涨紧工作。
第一驱动链轮与第二驱动链轮之间通过传动部件6连接,传动部件设置为两个,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输送部件2与第二输送部件3的两个侧面。传动部件包括两个驱动轮601和一个连接件,连接件又包括两个相互啮合的过渡轮602和两个摆臂603,两个驱动轮601上下放置,分别为第一驱动轮和第二驱动轮,第一、第二驱动轮分别于第一、第二驱动链轮同轴安装,两个过渡轮602啮合连接,两个过渡轮的两侧安装有两个连接板604,两个连接板604在与过渡轮的圆心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连接杆,用于与过渡轮的中心连接,第一驱动轮与其中一个过渡轮啮合连接,第二驱动轮与另一个过渡轮啮合连接,同时,第一驱动轮的中心同与其连接的过渡轮的中心通过摆臂连接,第二驱动轮的中心同与其连接的过渡轮的中心通过另一摆臂连接,从而实现传动动作。
具体地说,当外部的动力有第一驱动轮或第二驱动轮传入,通过两个过渡轮将动力传至另一个驱动轮,使得上下两个驱动轮实现反向同步转动,带动上下两个驱动链轮实现反向同步转动,从而驱动第一输送部件2和第二输送部件3进行反向同步运动,带动换热管实现直线传送运动。摆臂可以绕着所连接的驱动链轮摆动,配合过渡轮的水平移动,可以实现第一、第二驱动链轮的中心距的任意变动,即跟随第一输送部件2的夹紧和松开自动调整第一、第二驱动链轮的中心距,始终保持第一输送机构2和第二输送机构3进行反向同步转动。
本输送机构设置在一个框架1,框架1具有一个容置空间,容置空间内上下放置第一输送部件2和第二输送部件3,第二输送部件3与框架1固定连接,第一输送部件2与框架1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驱动部件和夹持部件4,其中:
驱动部件与第一输送部件2或第二输送部件3连接,带动第一输送部件2或第二输送部件3运动,从而带动第二输送部件3或第一输送部件2作反向同步运动。本实施例中,驱动部件驱动第一输送部件2运动,从而带动第二输送部件3作反向同步运动。传动部件6安装在第一输送部件2和第二输送部件3之间,使第一输送部件2和第二输送部件3作反向同步运动。本实施例中,驱动部件包括但不限于气缸和电机。
夹持部件4,夹持部件4设置在第一输送部件2或第二输送部件3上,夹持部件4带动第一输送部件2或第二输送部件3沿框架上下运动,本实施例中,夹持部件4带动第一输送部件2沿着框架1上下运动,从而实现对换热管的松开与夹紧动作。
具体而言,夹持部件4包括压紧件和夹持驱动件,夹持驱动件包括驱动件和滑动件,压紧件设置为两个,具体分为第一压紧件、第二压紧件,第一压紧件安装在第一输送部件2的靠近第二输送部件3的内侧,第二压紧件安装在第二输送部件3的靠近第一输送部件2的内侧,滑动件安装在框架1和第一压紧件之间,驱动件403的驱动端连接滑动件,驱动件403驱动滑动件带动第一压紧件沿着所述框架上下移动,从而对第一输送部件2和第二输送部件3进行夹持,实现对换热管的松开和夹紧动作。本实施例中,驱动件包括但不限于气缸或电机。
上述压紧件由若干个滚轮404和与滚轮连接的滚轮梁405组成,滚轮404与第一输送部件2或第二输送部件3接触连接,滚轮梁405与滑动件连接。
上述滑动件包括支架408和设置在支架408两端的导轮409,支架408与第一压紧件的滚轮梁405连接,导轮409滑动连接在框架1上滚轮梁405优选为门型结构。
框架1设置为四柱框架,跨架1的四个柱的上部侧边上设置有凸形长条导轨,上述导轮上开设有与凸形长条导轨相配合的凹型槽,第一输送部件2经夹持驱动件驱动、滑动件带动沿着凸形长条导轨上下运动。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穿管装置,该穿管装置安装有上述输送机构,可以一次实现多个换热管14的输送,提高了穿管效率,加速了换热器的制作效率,同时采取柔性夹持的方式,防止换热管损坏,提高了经济效益。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二输送部件,两个所述输送部件上下放置,分别为第一输送部件和第二输送部件,所述第一输送部件和所述第二输送部件之间形成容置换热管的可调空间;
一传动部件,所述传动部件包括二驱动轮,两个驱动轮分别与所述第一输送部件和第二输送部件连接,两个驱动轮之间设置有一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跟随两个驱动轮移动,以保证两个驱动轮的中心距发生变动时第一输送部件与第二输送部件保持作反向同步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两个相互啮合的过渡轮和两个摆臂,两个过渡轮分别与两个所述驱动轮啮合连接,且所述过渡轮与对应连接的驱动轮之间通过摆臂连接,两个所述过渡轮的圆心通过一连接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部件设置为环形双层结构,外层设置为若干个履带板,内层设置一链条,所述履带板和所述链条同步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板上设置一软质垫板,所述软质垫板上设置有若干个沟槽,所述沟槽的形状与所述换热管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2、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夹持部件,所述夹持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部件或所述第二输送部件上,所述夹持部件带动所述第一输送部件或所述第二输送部件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件包括:
一压紧件,所述压紧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部件或所述第二输送部件的内侧;
一夹持驱动件,所述夹持驱动件驱动所述压紧件带动所述第一输送部件或所述第二输送部件沿着竖直方向上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件包括若干个滚轮和与滚轮连接的一滚轮梁,所述滚轮与第一输送部件或第二输送部件接触连接,所述滚轮梁与所述夹持驱动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驱动件包括但不限于电机和气缸。
9.一种穿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穿管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输送机构。
CN202021921471.3U 2020-09-07 2020-09-07 输送机构及安装有该输送机构的穿管装置 Active CN2117117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21471.3U CN211711772U (zh) 2020-09-07 2020-09-07 输送机构及安装有该输送机构的穿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21471.3U CN211711772U (zh) 2020-09-07 2020-09-07 输送机构及安装有该输送机构的穿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11772U true CN211711772U (zh) 2020-10-20

Family

ID=728142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21471.3U Active CN211711772U (zh) 2020-09-07 2020-09-07 输送机构及安装有该输送机构的穿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1177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96920A (zh) * 2021-02-02 2021-06-04 安徽沃福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香肠加工用啮合式输送牵引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96920A (zh) * 2021-02-02 2021-06-04 安徽沃福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香肠加工用啮合式输送牵引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74861A (zh) 一种换热器用换热管束穿管装置
CN211711772U (zh) 输送机构及安装有该输送机构的穿管装置
CN111805219A (zh) 一种换热器管束自动穿管方法
CN205386706U (zh) 一种全自动插管机
CN211686865U (zh) 输送机构及安装有该输送机构的穿管装置
CN212334066U (zh) 一种背光贴膜装置
CN116487299A (zh) 一种全自动四线固晶机
CN213053569U (zh) 一种轮式夹持机构
CN208556210U (zh) 一种柔轮滚齿加工用快速更换工装夹具
CN113001139B (zh) 一种热交换器长短弯管自动装配设备
CN113231780A (zh) 一种基于焊接元件的焊接装置及其焊接方法
CN111774841A (zh) 一种换热器管束智能自动穿管机
CN111589905A (zh) 微通板折弯机
CN113333939A (zh) 成圆焊接机及其操作方法
CN215399455U (zh) 箱盖转移定位盖合机构
CN109865999A (zh) 一种用于扁管的夹紧翻转组合装置
CN216035583U (zh) 塑封体整形机构和自动封装设备
CN213601850U (zh) 载板定位机构及装置
CN216945505U (zh) 一种焊带牵引装置及串焊机
CN218664216U (zh) 一种铜片夹头
JPH045500Y2 (zh)
CN217755582U (zh) 一种小型电子产品加工的定位传送装置
CN219822825U (zh) 卸料机构及扁线加工装置
CN216758797U (zh) 一种管式换热器加工用焊接装置
CN218169268U (zh) 一种土工格栅回转拉伸式焊接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516

Address after: No. 801, Unit 3, Building 410, Huizhong North Lane,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000

Patentee after: Zhang Xinyu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57081 No. 8, Shengli Petroleu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ark, No. 1123, yunmenshan Road, Dongying District, Dongyi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andong Dongy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