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88706U - 一种污水超小型生化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污水超小型生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88706U
CN211688706U CN201922339622.8U CN201922339622U CN211688706U CN 211688706 U CN211688706 U CN 211688706U CN 201922339622 U CN201922339622 U CN 201922339622U CN 211688706 U CN211688706 U CN 2116887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ochemical
water
pond
biochemical pond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3962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文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Bingbia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Bingbia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Bingbia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Bingbia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3962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887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887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887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超小型生化系统,包括调节池和固定池,所述调节池固定于地面,且调节池一侧外壁通过第一管道连接有流量测量装置,所述流量测量装置通过第二管道连接有潜污泵,所述调节池远离潜污泵的一侧外壁固定有控制室,且控制室顶部外壁开设有三个等距离分布的安装口,三个所述安装口的内壁分别固定有第一生化池、第二生化池和第三生化池,所述调节池通过第一连接管连接有提升泵,且提升泵通过第二连接管连接第一生化池,所述第一生化池、第二生化池和第三生化池之间通过两个第三连接管相互连通。本实用新型能对污水进行生化处理,生化降解有机物,大大提高了泥水分离效率,处理后的出水为清澈透明的净水,出水水质好。

Description

一种污水超小型生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超小型生化系统。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目前市场上污水处理装置大多较大,且运行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污水超小型生化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污水超小型生化系统,包括调节池和固定池,所述调节池固定于地面,且调节池一侧外壁通过第一管道连接有流量测量装置,所述流量测量装置通过第二管道连接有潜污泵,所述调节池远离潜污泵的一侧外壁固定有控制室,且控制室顶部外壁开设有三个等距离分布的安装口,三个所述安装口的内壁分别固定有第一生化池、第二生化池和第三生化池,所述调节池通过第一连接管连接有提升泵,且提升泵通过第二连接管连接第一生化池,所述第一生化池、第二生化池和第三生化池之间通过两个第三连接管相互连通,所述第一生化池通过第一水管连接有曝气系统,且第二生化池和第三生化池均通过第二水管与第一水管相连通,所述控制室远离调节池的一侧外壁设置有沉淀池和清水池,且沉淀池通过输水管与清水池相连通,所述第三生化池通过导管连接有沉淀池,且清水池通过排水管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通过出水管连接有过滤器。
优选的,所述过滤器出水端套接有固定管,且固定管延伸至控制室外。
优选的,所述曝气系统、提升泵、水泵和过滤器均位于控制室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污水超小型生化系统,该系统占地面积小,耗能小,且能对污水进行生化处理,生化降解有机物,大大提高了泥水分离效率,处理后的出水为清澈透明的净水,出水水质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污水超小型生化系统的俯视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污水超小型生化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潜污泵、2流量测量装置、3调节池、4提升泵、5第一生化池、6第二生化池、7第三生化池、8曝气系统、9过滤器、10水泵、11沉淀池、12清水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污水超小型生化系统,包括调节池3和固定池,调节池3固定于地面,且调节池3一侧外壁通过第一管道连接有流量测量装置2,流量测量装置2通过第二管道连接有潜污泵1,调节池3远离潜污泵1的一侧外壁固定有控制室,且控制室顶部外壁开设有三个等距离分布的安装口,三个安装口的内壁分别固定有第一生化池5、第二生化池6和第三生化池7,调节池3通过第一连接管连接有提升泵4,且提升泵4通过第二连接管连接第一生化池5,第一生化池5、第二生化池6和第三生化池7之间通过两个第三连接管相互连通,第一生化池5通过第一水管连接有曝气系统8,且第二生化池6和第三生化池7均通过第二水管与第一水管相连通,控制室远离调节池3的一侧外壁设置有沉淀池11和清水池12,且沉淀池11通过输水管与清水池12相连通,第三生化池7通过导管连接有沉淀池11,且清水池12通过排水管连接有水泵10,水泵10通过出水管连接有过滤器9,过滤器9出水端套接有固定管,且固定管延伸至控制室外,曝气系统8、提升泵4、水泵10和过滤器9均位于控制室内部。
工作原理:将污水送入系统的潜污泵1、潜污泵1通过第二连接管将污水送入流量测量装置2,流量测量装置2通过第一连接管道将污水注入调节池3,调节池3通过提升泵4、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将池内水打到第一生化池5、第二生化池6和第三生化池内7,然后曝气系统8通过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对第一生化池5、第二生化池6和第三生化池7进行生化降解,降解完毕后,第一生化池5、第二生化池6和第三生化池7通过导管进入沉淀池11内进行沉淀,沉淀后的水通过输水管进入清水池12内,水泵10运行并通过排水管将清水池内的水吸入过滤器9内进行过滤,最终通过固定管排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污水超小型生化系统,包括调节池(3)和固定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3)固定于地面,且调节池(3)一侧外壁通过第一管道连接有流量测量装置(2),所述流量测量装置(2)通过第二管道连接有潜污泵(1),所述调节池(3)远离潜污泵(1)的一侧外壁固定有控制室,且控制室顶部外壁开设有三个等距离分布的安装口,三个所述安装口的内壁分别固定有第一生化池(5)、第二生化池(6)和第三生化池(7),所述调节池(3)通过第一连接管连接有提升泵(4),且提升泵(4)通过第二连接管连接第一生化池(5),所述第一生化池(5)、第二生化池(6)和第三生化池(7)之间通过两个第三连接管相互连通,所述第一生化池(5)通过第一水管连接有曝气系统(8),且第二生化池(6)和第三生化池(7)均通过第二水管与第一水管相连通,所述控制室远离调节池(3)的一侧外壁设置有沉淀池(11)和清水池(12),且沉淀池(11)通过输水管与清水池(12)相连通,所述第三生化池(7)通过导管连接有沉淀池(11),且清水池(12)通过排水管连接有水泵(10),所述水泵(10)通过出水管连接有过滤器(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超小型生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9)出水端套接有固定管,且固定管延伸至控制室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超小型生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系统(8)、提升泵(4)、水泵(10)和过滤器(9)均位于控制室内部。
CN201922339622.8U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污水超小型生化系统 Active CN2116887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39622.8U CN211688706U (zh)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污水超小型生化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39622.8U CN211688706U (zh)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污水超小型生化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88706U true CN211688706U (zh) 2020-10-16

Family

ID=727937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39622.8U Active CN211688706U (zh)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污水超小型生化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887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03512A (zh) 一种臭氧催化氧化自清洁陶瓷膜水处理方法与装置
CN201890828U (zh) 整体式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罐
CN210286897U (zh) 一种连续交替式mbbr污水处理设备
CN209635975U (zh) 一体化连续运行强化脱氮除磷mbr膜生物反应器设备
CN208038243U (zh) 一种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
CN211688706U (zh) 一种污水超小型生化系统
CN103755100B (zh) 一种解决mbr膜堵塞的方法及复合式mbr膜生物反应系统
CN204897664U (zh) 一种用于中水回用的一体化膜生物反应器
CN205933560U (zh) 一种洗车污水无排放循环利用装置
CN206318844U (zh) 车载式中水回用系统
CN210480968U (zh) Mbr膜生物反应器一体化设备
CN213388254U (zh) 一体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CN210438509U (zh) 一种一体化可移动污水净化处理系统
CN208667407U (zh) 一种mbr智能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203187456U (zh) 一种改良型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系统
CN111661989A (zh)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219231724U (zh) 一种钢铁制造除铊用过滤装置
CN220703445U (zh) 一种处理池结构
CN210595526U (zh) 一种高效集成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211521938U (zh) 一种高浊度污水处理用的mbr处理装置
CN210193612U (zh) 一体化污水处理垃圾收集装置
CN205023937U (zh) 一种新型高效的mbr膜生物反应器
CN212174743U (zh) 一种吸附再生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219885701U (zh) 工艺池污水低能耗调度装置
CN216513337U (zh)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