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97664U - 一种用于中水回用的一体化膜生物反应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中水回用的一体化膜生物反应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97664U
CN204897664U CN201520646422.6U CN201520646422U CN204897664U CN 204897664 U CN204897664 U CN 204897664U CN 201520646422 U CN201520646422 U CN 201520646422U CN 204897664 U CN204897664 U CN 2048976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ond
communicated
motorized valve
biochemical re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64642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奇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de Water-Treat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ide Water-Treat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de Water-Treat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ide Water-Treat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64642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8976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976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976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中水回用的一体化膜生物反应器,包括生化反应池、沉降池和膜分离池,所述生化反应池上侧设有进水口,所述生化反应池的上侧还设有出水口与沉淀池连接,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设有污泥回流泵的进水口,所述污泥回流泵的出水口设置在生化反应池内,所述沉淀池的上侧设有出水口,所述沉淀池的出水口通过三通分别与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连通,所述第一出水管与膜分离池连通,所述第二出水管与下水道入口连通,所述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上分别安装有第一电动阀和第二电动阀,抽吸泵的进水口通过分离膜设置在膜分离池的中部,所述抽吸泵的出水口与清水池连通。本实用新型避免了废水进到膜分离池继续处理,造成处理水的浪费,大大延长了分离膜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大大降低了电费和分离膜更换等的运行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中水回用的一体化膜生物反应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中水回用的一体化膜生物反应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水资源保护的日益重视,对废水处理后再经过深度净化实验中水回用的项目越来越多。膜生物反应器作为实现中水回用的常用设备,由于其出水水质好,占地面积省,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膜生物反应器是结合生化处理和先进的膜处理技术实现对废水中的污染物(如BOD、NH3-N、磷、SS(悬浮物))去除的废水处理设备。通常由生化发应池、膜分离池以及其附设备(如泵、鼓风机等)组成,由于分离膜具有良好的固液分离效果,导致活性炭污泥浓度高,可以减少生化反应池的容积,同时可以省去二沉池,因而膜生物反应器较传统的处理设备体积更小,效果也更佳。
但在使用过程中,膜生物反应器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1.处理成本较高。2.处理水量与回用水量不匹配,往往是处理水量远大于回用水量,导致高品质的回用水白白流失,导致水资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根据回用水量大小的变化而改变膜分离池处理水量的用于中水回用的一体化膜生物反应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中水回用的一体化膜生物反应器,包括生化反应池、沉降池和膜分离池,所述生化反应池上侧设有进水口,所述生化反应池的上侧还设有出水口与沉淀池连接,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设有污泥回流泵的进水口,所述污泥回流泵的出水口设置在生化反应池内,所述沉淀池的上侧设有出水口,所述沉淀池的出水口通过三通分别与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连通,所述第一出水管与膜分离池连通,所述第二出水管与下水道入口连通,所述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上分别安装有第一电动阀和第二电动阀,抽吸泵的进水口通过分离膜设置在膜分离池的中部,所述抽吸泵的出水口与清水池连通。
所述沉降池设有沉降区和污泥室,所述沉降区上至下依次通过水平设置的支撑板和多孔隔板分隔为上区、中区和下区,所述上区、中区和下区垂直排列,所述上区内排列有斜板或斜管作为沉降加速装置,所述斜板或斜管固定在支撑板上方,所述生化反应池与沉降区的下区入口连接,所述沉降区的中区通过溢流口与污泥室连通,所述沉降区的上区与污泥室连通,所述沉淀池的出水口设置在沉降区的上区。
所述膜分离池在其最大容积处安装有水位监测器,所述水位监测器通过控制器与第一电动阀、第二电动阀和抽吸泵连接,控制第一电动阀、第二电动阀和抽吸泵的启闭。
所述生化反应池底部设有与压缩空气连通的第一曝气管,所述膜分离池的底部设有与压缩空气连通的第二曝气管。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人工或水位监测器监测膜分离池中的水量,当中水的用量较小,废水量较大时,也就是膜分离池中水位较高时,通过控制第一电动阀和第二电动阀,使得废水经过生化处理池和沉淀池处理后直接排放到下水道,而不经过膜分离池,这样避免了废水进到膜分离池继续处理,造成处理水的浪费,大大延长了分离膜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大大降低了电费和分离膜更换等的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水口;2.污泥回流管;3.生化反应池;4.挡水板;5.沉淀池;6.污泥回流泵;7.出水口;8.第一电动阀;9.第二电动阀;10.膜分离池;11.分离膜;12.抽吸泵;13.第一曝气管;14.第二曝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中水回用的一体化膜生物反应器,包括生化反应池3、沉降池5和膜分离池10。所述生化反应池3上侧设有进水口1,所述生化反应池3底部设有与压缩空气连通的第一曝气管13,所述生化反应池3的上侧还设有出水口与沉淀池5连接,所述沉淀池5的底部设有污泥回流泵6的进水口,所述污泥回流泵6的出水口通过污泥回流管2设置在生化反应池内,所述沉淀池5的上侧设有出水口7,所述沉淀池5的出水口7通过三通分别与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连通,所述第一出水管与膜分离池10连通,所述第二出水管与下水道入口连通,所述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上分别安装有第一电动阀8和第二电动阀9,抽吸泵12的进水口通过分离膜11设置在膜分离池的中部,所述抽吸泵12的出水口与清水池连通,所述膜分离池的底部设有与压缩空气连通的第二曝气管14,所述膜分离池10在其最大容积处安装有水位监测器,所述水位监测器通过控制器与第一电动阀8、第二电动阀9和抽吸泵12连接,控制第一电动阀、第二电动阀和抽吸泵的启闭。
所述沉降池设有沉降区和污泥室,所述沉降区上至下依次通过水平设置的支撑板和多孔隔板分隔为上区、中区和下区,所述上区、中区和下区垂直排列,所述上区内排列有斜板或斜管作为沉降加速装置,所述斜板或斜管固定在支撑板上方,所述生化反应池与沉降区的下区入口连接,所述沉降区的中区通过溢流口与污泥室连通,所述沉降区的上区与污泥室连通,所述沉淀池的出水口设置在沉降区的上区。
本装置的原理如下:
废水从进水口1进到生化反应池3,在这里废水经过活性污泥的分解合成代谢,污染物(如BOD、NH3-N等)得以去除,然后废水越过挡水板4,进入到沉降池5进行固液分离,活性污泥在这里得以沉降,并最后在污泥泵6的作用下通过回流管2将活性污泥回流到生化反应池3,周而复始。废水通过沉降池5进行固液分离后其上清液自流通过出水口7流入膜分离池,当系统监测到中膜分离池水位处于高位时,则关闭电动阀8,打开电动阀9,直接将废水排入下水道,达标排放,即废水不经过膜分离池10。当系统监测到中水池水位处于高位以下时,则关闭电动阀9,打开电动阀8,即废水流入膜分离池10,废水在这里继续进行生化处理,并最终在抽吸泵12的作用,并通过分离膜11,对废水实现固液分离,清液排入中水池。
由于上述方案,制取中水的量完全根据实际中水的用量(即监测中水池的液位来进行判断),当中水的用量较小,废水量较大时,废水经过生化处理池3和沉淀池5处理直接排放到下水道,这样避免了废水进到膜分离池10继续处理,从而大大延长了分离膜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大大降低了电费和分离膜更换等的运行成本。

Claims (4)

1.一种用于中水回用的一体化膜生物反应器,包括生化反应池、沉降池和膜分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化反应池上侧设有进水口,所述生化反应池的上侧还设有出水口与沉淀池连接,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设有污泥回流泵的进水口,所述污泥回流泵的出水口设置在生化反应池内,所述沉淀池的上侧设有出水口,所述沉淀池的出水口通过三通分别与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连通,所述第一出水管与膜分离池连通,所述第二出水管与下水道入口连通,所述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上分别安装有第一电动阀和第二电动阀,抽吸泵的进水口通过分离膜设置在膜分离池的中部,所述抽吸泵的出水口与清水池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中水回用的一体化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池设有沉降区和污泥室,所述沉降区上至下依次通过水平设置的支撑板和多孔隔板分隔为上区、中区和下区,所述上区、中区和下区垂直排列,所述上区内排列有斜板或斜管作为沉降加速装置,所述斜板或斜管固定在支撑板上方,所述生化反应池与沉降区的下区入口连接,所述沉降区的中区通过溢流口与污泥室连通,所述沉降区的上区与污泥室连通,所述沉淀池的出水口设置在沉降区的上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中水回用的一体化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分离池在其最大容积处安装有水位监测器,所述水位监测器通过控制器与第一电动阀、第二电动阀和抽吸泵连接,控制第一电动阀、第二电动阀和抽吸泵的启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中水回用的一体化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化反应池底部设有与压缩空气连通的第一曝气管,所述膜分离池的底部设有与压缩空气连通的第二曝气管。
CN201520646422.6U 2015-08-25 2015-08-25 一种用于中水回用的一体化膜生物反应器 Active CN2048976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46422.6U CN204897664U (zh) 2015-08-25 2015-08-25 一种用于中水回用的一体化膜生物反应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46422.6U CN204897664U (zh) 2015-08-25 2015-08-25 一种用于中水回用的一体化膜生物反应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97664U true CN204897664U (zh) 2015-12-23

Family

ID=549198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646422.6U Active CN204897664U (zh) 2015-08-25 2015-08-25 一种用于中水回用的一体化膜生物反应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89766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98653A (zh) * 2016-12-14 2017-05-24 天津膜天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型节能降耗mbr污水处理系统
CN107311394A (zh) * 2017-07-13 2017-11-03 长江大学 一种减缓膜污染的mbr一体化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98653A (zh) * 2016-12-14 2017-05-24 天津膜天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型节能降耗mbr污水处理系统
CN107311394A (zh) * 2017-07-13 2017-11-03 长江大学 一种减缓膜污染的mbr一体化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07690U (zh) 活性污泥反应与固液分离装置
CN107151053A (zh) 一种缺氧‑厌氧‑缺氧‑好氧‑膜组件处理装置
CN106007196A (zh) 一种可循环的中央景观公园水质处理装置及方法
CN209635975U (zh) 一体化连续运行强化脱氮除磷mbr膜生物反应器设备
CN204897664U (zh) 一种用于中水回用的一体化膜生物反应器
CN208166683U (zh) 一种重力回流式一体化节能污水处理装置
CN207738599U (zh) 板式陶瓷组合膜成套设备
CN104291519B (zh)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205973977U (zh) 一种ibr生物水处理装置
CN107720947B (zh) 移动式污水处理车
CN215249865U (zh) 一种用于突发城市景观水污染应急处理装置
CN206318844U (zh) 车载式中水回用系统
CN205188065U (zh) 一体化mbr污水处理器
CN205387512U (zh) 一种废水处理装置
CN211734112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用的装置
CN203890119U (zh) 一种固定化活性污泥与mbr共建污水处理池
CN211497306U (zh) 深床反硝化滤池
CN106430582A (zh) 斜板式膜‑生物一体化废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N204162569U (zh) 一种膜生物反应器
CN209797695U (zh) 一种平板陶瓷膜与sbr结合的废水处理装置
CN204454742U (zh) 一种高程式微动力mbr装置
CN202279728U (zh) 一种膜生物反应器与活性污泥联用污水处理装置
CN201172631Y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mbr工艺的大通量低压膜组件
CN210620533U (zh) 适用于分户应用的一体化水处理装置
CN205398376U (zh) 一种稳定高效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