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11394A - 一种减缓膜污染的mbr一体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减缓膜污染的mbr一体化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311394A CN107311394A CN201710568671.1A CN201710568671A CN107311394A CN 107311394 A CN107311394 A CN 107311394A CN 201710568671 A CN201710568671 A CN 201710568671A CN 107311394 A CN107311394 A CN 10731139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iological reaction
- reaction pool
- membrane
- integrated apparatus
- mb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9/00—Multistage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5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3/00—Apparatus and plants for the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203/006—Apparatus and plants for the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details of construction, e.g. specially adapted seals, modules, connec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3/00—Specific treatment goals
- C02F2303/14—Maintenance of water treatment install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02—Aerobic processes
- C02F3/12—Activated sludge processes
- C02F3/1236—Particular type of activated sludge installations
- C02F3/1268—Membrane bioreactor systems
- C02F3/1273—Submerged membrane bioreactor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0—Aerobic and anaerobic processes
- C02F3/301—Aerobic and anaerobic treatment in the same reactor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0—Aerobic and anaerobic processes
- C02F3/302—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treatment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减缓膜污染的MBR一体化装置,本装置不需要另外设置沉淀池也不需要另外设置污泥回流,只需在生物反应池内部增设一个沉淀区域,即将沉淀池设置在生物反应池的内部,通过沉淀池中蜂窝斜板管对污泥进行有效截留并回流至生物反应池,这样就能有效保证生物反应池的高污泥浓度和处理能力,同时减少了流入膜池的污泥量,减缓了膜污染,膜池清水可用于定期的药洗,在实际操作中减少了运行成本,节省了用地空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MBR膜生物反应器,具体地说是一种能够减缓膜污染的MBR一体化装置,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MBR又称膜生物反应器,是一种由活性污泥法与膜分离技术相结合的新型水处理技术,具有出水水质优质稳定的优点。近年来,随着膜生产技术的提升,膜性能不断的提高,其生产成本也不断下降,使得膜生物反应器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污水处理领域。然而现有的MBR装置一般都是在生化处理单元与浸没式膜处理单元之间设置一个独立的快速沉淀池,这样就使得整个装置的占用空间很大,而且快速沉淀池底部设置的污泥回流也会产生运行成本;此外,在膜处理单元有效处理污水的同时,膜组件的负荷增加,在膜组件上容易附着微生物菌群,造成膜组件的堵塞,污染,进一步降低了膜组件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减缓膜污染的MBR一体化装置,该装置有效减小了整个装置的体积,减缓了膜污染,延长了膜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减缓膜污染的MBR一体化装置,包括蓄水池、生物反应池及膜池,所述生物反应池的进水口通过进水管与蓄水池的出水口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膜池和生物反应池并列紧密设置,在所述生物反应池的内部沿宽度方向竖直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生物反应池分隔成升流室和降流室,所述升流室和降流室的上下两端水流相通,位于所述降流室一侧的生物反应池的侧壁内部与蜂窝斜板管的一端连接,所述蜂窝斜板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挡板,所述蜂窝斜板管与生物反应池的侧壁夹角α为锐角,所述蜂窝斜板管、挡板及所述降流室一侧的生物反应池侧壁共同形成了沉淀池。
为了节省空间,本发明将生物反应池与膜池紧密设置,并且在生物反应池内部设置隔板将生物反应池分隔成升流室和降流室两部分,升流室可视为好氧区,在升流室内设置第一曝气装置,降流区可视为缺氧区,污水和活性污泥混合液在此二区内循环流动,形成好氧与缺氧交替,加强同时硝化反硝化(SND)能力,提高了脱氮效果;设置在降流室的沉淀池中有斜板管,可以有助于截留住污泥,有效降低膜池的污泥浓度。
进一步地,所述生物反应池的液面高度高于膜池的液面高度,经过生物处理过的水由池底进入沉淀池,上部溢流出来的水进入膜池,所述膜池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曝气装置及MBR膜组件,所述MBR膜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曝气装置的上方,第二曝气装置可冲刷膜丝,进一步防止膜丝上污泥附着,减缓膜污染。
进一步地,所述生物反应池的池底两端分别设置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表面为倾斜面,所述导流板成斗状,这种设计有助于沉淀池沉降下来的污泥顺利返回到生物反应池,所述导流板还具有挡板作用,引导生物反应池内水流循环,生物反应池内的循环系统可有效将池内活性污泥与污水进行充分的混合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膜池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与出水泵连接,所述出水泵的进水端设有止回阀,所述出水泵的出水端设有截止阀。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上设有进水泵,所述进水泵的进水端设有截止阀,所述进水泵的出水端设有止回阀。
进一步地,所述蓄水池和膜池中均设有液位控制器,所述液位控制器分别与进水泵和出水泵电连接,控制开启或关闭进水泵和出水泵,以控制水位。
进一步地,所述生物反应池及膜池的底部均设有排泥口,可用于生物反应池定期排泥,膜池底部的排泥口即可定期排出膜池底部少量的泥水,也可用于利用膜池进行MBR膜药洗后排出废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的装置不再另外设置沉淀池且不需将沉淀池的污泥进行回流,只需在生物反应池中增加一个沉淀区域,就能有效保证生物反应池的高污泥浓度和处理能力,使得整个装置的体积减小,节约了很多空间和污泥运行成本;
2、本发明的装置在生物反应池设置的沉淀区域为斜板管沉淀池,有效截留了大部分悬浮污泥,保证了生物反应池的污泥浓度,同时高效减少膜池的污染浓度,这样就有效减缓了膜污染,延长膜清洗周期,从而延长了膜的使用寿命;
3、本发明装置的生物反应池分为升流室和降流室,分别形成了好氧区和缺氧区,加强了同时硝化反硝化能力,进而加强了脱氮效果;
4、本发明的装置具有结构紧凑、全自动、高效、节能、节约空间等优点,装置的各功能单元有机结合,集成性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减缓膜污染的MBR一体化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
1-生物反应池,101-导流板,102-隔板,103-第一曝气装置,104-升流室,105-降流室,2-沉淀池,201-蜂窝斜板管,202-挡板,3-膜池,301-第二曝气装置,302-MBR膜组件,4-蓄水池,5-进水泵,6-出水泵,7-止回阀,8-截止阀,9-液位控制器,10-进水管,11-出水管,12-排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实施例的一种减缓膜污染的MBR一体化装置,其组成结构如图1所示,按进水至出水方向依次连接有蓄水池4、进水管10、生物反应池1、膜池3及出水管11,在进水管10上设置进水泵5,在出水管11上设置出水泵6,所述进水泵5的进水端设有截止阀8,所述进水泵5的出水端设有止回阀7,所述出水泵6的进水端设有止回阀7,所述出水泵6的出水端设有截止阀8,在蓄水池4和膜池3的液面中设置液位控制器9,以控制打开或关闭进水泵5和出水泵6工作;所述膜池3和生物反应池1并列紧密设置,在所述生物反应池1的内部沿宽度方向竖直设置有隔板102,所述隔板102将生物反应池1分隔成升流室104和降流室105,所述升流室104和降流室105的上下两端水流相通,位于所述降流室105一侧的生物反应池1的侧壁内部与蜂窝斜板管201的一端连接,所述蜂窝斜板管201的另一端连接有挡板202,所述蜂窝斜板管201与生物反应池1的侧壁夹角α为锐角,所述蜂窝斜板管201、挡板202及所述降流室105一侧的生物反应池1侧壁共同形成了沉淀池2。
作为优选,所述蜂窝斜板管201与生物反应池1的侧壁夹角α为30°,可以有助于截留住污泥,有效降低膜池的污泥浓度。
优选地,所述生物反应池1的液面高度高于膜池3的液面高度,所述膜池3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曝气装置301及MBR膜组件302,所述MBR膜组件302设置在所述第二曝气装置301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生物反应池1的池底两端分别设置有导流板101,所述导流板101成斗状,有助于沉淀池2沉降下来的污泥顺利返回到生物反应池1,所述导流板101还具有挡板作用,引导生物反应池1内水流循环,生物反应池1内的循环系统可有效将池内活性污泥与污水进行充分的混合接触。
优选地,所述升流室104底部设置有第一曝气装置103,所述生物反应池1及膜池3的底部均设有排泥口12。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为:蓄水池4的污水进入到生物反应池1,由于在生物反应池1的升流室104底部设置多个第一曝气装置103,因此将生物反应池1的升流室104和降流室105分别看成是好氧区与缺氧区,污水和活性污泥的混合液在此二区内循环流动,形成好氧与缺氧交替,提高脱氮效果;生物反应池1底部两端的导流板101使沉降下来的污泥再次返回生物反应池1,沉淀池2设置在生物反应池1中,沉淀池2和生物反应池1的水体之间是循环流通的,通过沉淀池2中的蜂窝斜板管201有效截留住污泥,被截留污泥的水体溢出流入膜池3中,通过MBR膜组件302再对污水进行处理,最后将处理后的水体通过出水管10排出,生物反应池1底部的排泥口12可用于生物反应池1定期排泥,膜池3底部的排泥口12即可用于定期排出膜池3底部少量的泥水,也可用于利用膜池3进行MBR膜药洗后排出废水。
本实施例通过将沉淀池2设置在生物反应池1中来减小整个装置体积,通过沉淀池2中的蜂窝斜板管201来有效截留污泥,使得流入膜池3的污水中的污泥含量减小,进而实现减缓对MBR膜的污染;膜池3内部的第二曝气装置301设置在MBR膜组件302的下方,可以有效冲刷膜丝,进一步防止膜丝上污泥附着,减缓膜污染。
与现有技术方案相比,本实施例的装置不需要另外设置沉淀池2且不需要将沉淀池2的污泥进行回流,只需在生物反应池1增设一个沉淀区域,就能有效保证生物处理单元的高污泥浓度和处理能力,在实际操作中节省了很多空间和运行成本,并且有效的降低膜池3内的污泥浓度,减缓了MBR膜污染。
说明书中未阐述的部分均为现有技术或公知常识。本实施例仅用于说明该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对于本发明所做的等价置换等修改均认为是落入该发明权利要求书所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减缓膜污染的MBR一体化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蓄水池(4)、生物反应池(1)及膜池(3),所述生物反应池(1)的进水口通过进水管(10)与蓄水池(4)的出水口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膜池(3)和生物反应池(1)并列紧密设置,在所述生物反应池(1)的内部沿宽度方向竖直设置有隔板(102),所述隔板(102)将生物反应池(1)分隔成升流室(104)和降流室(105),所述升流室(104)和降流室(105)的上下两端水流相通,位于所述降流室(105)一侧的生物反应池(1)的侧壁内部与蜂窝斜板管(201)的一端连接,所述蜂窝斜板管(201)的另一端连接有挡板(202),所述蜂窝斜板管(201)与生物反应池(1)的侧壁夹角α为锐角,所述蜂窝斜板管(201)、挡板(202)及所述降流室(105)一侧的生物反应池(1)侧壁共同形成了沉淀池(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缓膜污染的MBR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反应池(1)的液面高度高于膜池(3)的液面高度,所述膜池(3)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曝气装置(301)及MBR膜组件(302),所述MBR膜组件(302)设置在所述第二曝气装置(301)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缓膜污染的MBR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膜池(3)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11)与出水泵(6)连接,所述出水泵(6)的进水端设有止回阀(7),所述出水泵(6)的出水端设有截止阀(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减缓膜污染的MBR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10)上设有进水泵(5),所述进水泵(5)的进水端设有截止阀(8),所述进水泵(5)的出水端设有止回阀(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缓膜污染的MBR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反应池(1)的池底两端分别设置有导流板(101),所述导流板(101)的表面为倾斜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减缓膜污染的MBR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流室(104)底部设置有第一曝气装置(10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减缓膜污染的MBR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4)和膜池(3)中均设有液位控制器(9),所述液位控制器(9)分别控制进水泵(5)和出水泵(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缓膜污染的MBR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反应池(1)及膜池(3)的底部均设有排泥口(1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568671.1A CN107311394A (zh) | 2017-07-13 | 2017-07-13 | 一种减缓膜污染的mbr一体化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568671.1A CN107311394A (zh) | 2017-07-13 | 2017-07-13 | 一种减缓膜污染的mbr一体化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311394A true CN107311394A (zh) | 2017-11-03 |
Family
ID=601777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568671.1A Pending CN107311394A (zh) | 2017-07-13 | 2017-07-13 | 一种减缓膜污染的mbr一体化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311394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734262A (zh) * | 2019-03-18 | 2019-05-10 | 大连交通大学 | 家用生活污水净化罐 |
CN115849557B (zh) * | 2023-01-18 | 2024-11-08 | 深圳世纪盛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mbr膜生物反应器水处理装置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050063478A (ko) * | 2003-12-22 | 2005-06-28 | 주식회사 포스코 | 침지형 분리막을 이용한 하폐수 고도처리장치 |
CN101293723A (zh) * | 2008-06-24 | 2008-10-29 | 董文艺 | 污水深度处理方法及泥水旋流预分离型膜生物反应器 |
CN101898851A (zh) * | 2010-04-26 | 2010-12-01 | 天津工业大学 | 一种抗膜污染的膜生物反应器应用工艺 |
CN102405875A (zh) * | 2011-08-16 | 2012-04-11 | 浦坚 | 一种水族箱的水体净化装置及方法 |
CN104829056A (zh) * | 2015-04-30 | 2015-08-12 | 北京国栋尚德水务投资有限公司 | 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
CN204897664U (zh) * | 2015-08-25 | 2015-12-23 | 长沙华迪水处理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中水回用的一体化膜生物反应器 |
CN106219742A (zh) * | 2016-08-31 | 2016-12-14 | 曹雯雯 | 用于校园废水回用的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 |
CN106698653A (zh) * | 2016-12-14 | 2017-05-24 | 天津膜天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复合型节能降耗mbr污水处理系统 |
CN106745749A (zh) * | 2017-01-18 | 2017-05-31 | 河南工程学院 | 好氧缺氧一体式ao膜生物反应器 |
-
2017
- 2017-07-13 CN CN201710568671.1A patent/CN107311394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050063478A (ko) * | 2003-12-22 | 2005-06-28 | 주식회사 포스코 | 침지형 분리막을 이용한 하폐수 고도처리장치 |
CN101293723A (zh) * | 2008-06-24 | 2008-10-29 | 董文艺 | 污水深度处理方法及泥水旋流预分离型膜生物反应器 |
CN101898851A (zh) * | 2010-04-26 | 2010-12-01 | 天津工业大学 | 一种抗膜污染的膜生物反应器应用工艺 |
CN102405875A (zh) * | 2011-08-16 | 2012-04-11 | 浦坚 | 一种水族箱的水体净化装置及方法 |
CN104829056A (zh) * | 2015-04-30 | 2015-08-12 | 北京国栋尚德水务投资有限公司 | 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
CN204897664U (zh) * | 2015-08-25 | 2015-12-23 | 长沙华迪水处理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中水回用的一体化膜生物反应器 |
CN106219742A (zh) * | 2016-08-31 | 2016-12-14 | 曹雯雯 | 用于校园废水回用的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 |
CN106698653A (zh) * | 2016-12-14 | 2017-05-24 | 天津膜天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复合型节能降耗mbr污水处理系统 |
CN106745749A (zh) * | 2017-01-18 | 2017-05-31 | 河南工程学院 | 好氧缺氧一体式ao膜生物反应器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734262A (zh) * | 2019-03-18 | 2019-05-10 | 大连交通大学 | 家用生活污水净化罐 |
CN115849557B (zh) * | 2023-01-18 | 2024-11-08 | 深圳世纪盛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mbr膜生物反应器水处理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979706B (zh) | 一种外循环式加压溶气气浮-膜分离水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06745749B (zh) | 好氧缺氧一体式ao膜生物反应器 | |
CN107337263A (zh) | 竖流式混凝沉淀及气浮两用池 | |
CN106430547A (zh) | 可调式两级沉淀池好氧颗粒污泥装置 | |
CN201045130Y (zh) | 污泥自回流好氧生物处理装置 | |
CN109534622A (zh) | 一种源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 |
CN101700914A (zh) | 泥渣循环絮凝-膜过滤反应器 | |
CN201065361Y (zh) | 一体化好氧颗粒污泥膜生物反应器 | |
CN107311394A (zh) | 一种减缓膜污染的mbr一体化装置 | |
CN203794724U (zh) | 一种外循环式加压溶气气浮-膜分离水处理装置 | |
CN103420483B (zh) | 一种批序式污水处理装置 | |
CN104445838B (zh) | 一种小城镇污水处理系统 | |
CN213049532U (zh) | 一种优化进出水及排泥方式的矩形周进周出沉淀池 | |
CN205973977U (zh) | 一种ibr生物水处理装置 | |
CN219072151U (zh) | 用于钢铁废水的一体化预处理系统 | |
CN111470737A (zh) |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 |
CN216549781U (zh) | 一种污水深度处理池 | |
CN1153738C (zh) | 双区重力出流式膜生物反应器废水处理设备 | |
CN211226554U (zh) | 厌氧池回流搅拌装置 | |
CN205973962U (zh) | 可调式两级沉淀池好氧颗粒污泥装置 | |
CN1935689A (zh) | 气提式内循环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污水装置及其方法 | |
CN211688594U (zh) | 一种污水处理反应沉淀池 | |
CN212283191U (zh) | 基于物化生物协同的过滤沉淀耦合新型二沉池系统 | |
CN104860469B (zh) | 炼油污水一体化组合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 |
CN204342500U (zh) | 一种半开放分区式交替流原水生物预处理反应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