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38509U - 一种一体化可移动污水净化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一体化可移动污水净化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38509U
CN210438509U CN201921211990.8U CN201921211990U CN210438509U CN 210438509 U CN210438509 U CN 210438509U CN 201921211990 U CN201921211990 U CN 201921211990U CN 210438509 U CN210438509 U CN 2104385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body
partition plate
water
water outlet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1199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光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Unite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reatment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Unite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reatment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Unite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reatment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zhou Unite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reatment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1199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385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385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385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体化可移动污水净化处理系统,包括箱体、护罩、预处理箱、气泵、膜处理机构和自吸泵,所述箱体的左侧壁上设有预处理箱,预处理箱内设有过滤器;所述箱体的内部设有第一隔板,第一隔板的右侧设有第二隔板,第二隔板的右侧设有第三隔板;所述箱盖的上表面设有护罩,护罩的前后侧壁上均设有多个格栅孔,护罩的内部设有气泵,护罩的内部设有自吸泵。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移动轮和吊耳,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在短距离下通过移动轮移动,在长距离下能够通过吊车挂住吊耳移动;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第二出气管和第二进水管对膜处理机构中的膜组件进行反清洗,使得膜组件中夹杂的杂质被气水混合物冲刷干净。

Description

一种一体化可移动污水净化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一体化可移动污水净化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城市作为人口的聚集地,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生活污水,我国又是一个缺水国家,对污水处理和水资源再利用的需求十分紧迫。小区是人口居住的集中地,也是生活污水主要产生源头,小区一般建设在城中,而污水处理厂一般远离城市建设,一般情况下离小区比较远,对生活污水的处理需要花费大量资金去建设导水管道,并且还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对管道进行维护。我们需要一种结构较小,能够直接运用在人口集中区域的污水处理装置。
膜组件是在污水过滤处理过程中十分常见的设备,生活污水中包含有大量的杂质和微生物,膜组件对污水中的细小杂质和微生物有着优秀的过滤效果。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膜组件上会染上大量的污垢,这些污垢会严重影响膜组件的过滤效果,因此需要定期对膜组件进行清洗。常用的清洗方式是反清洗法,即使得液体反向穿过膜组件,将膜组件的上杂质冲刷干净,在进行反清洗时,需要将膜组件由污水处理装置中取出,清洗完再放回,在这个过程中,容易使得膜组件受损,降低膜组件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一种一体化可移动污水净化处理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一体化可移动污水净化处理系统,包括箱体、箱盖、护罩、预处理箱、气泵、膜处理机构和自吸泵,所述箱体的顶端设有箱盖,箱体的前后侧壁均设有多个吊耳,箱体的底部设有多个移动轮;所述箱体的左侧壁上设有预处理箱,预处理箱的左侧壁上设有多个进水口,进水口的左端设有法兰盘,预处理箱内设有过滤器;所述箱体的内部设有第一隔板,第一隔板的右侧设有卡槽,卡槽前后对称设置在箱体的前后侧壁上,卡槽之间设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左侧壁上设有上下等间距设置的滤板,卡槽的右侧设有第二隔板,第二隔板的右侧设有第三隔板;所述箱盖的上表面设有护罩,护罩的底端边缘通过螺钉固定在箱盖的上表面,护罩的前后侧壁上均设有多个格栅孔,护罩的内部设有气泵,气泵的左侧与第一出气管的右端连接,第一出气管的左端向下弯曲设置在箱体内部,第一出气管的底端设有多根上下等间距设置的导气管,导气管上设有多个喷嘴,导气管的下方设有第一支撑架;所述箱体的内部设有潜水泵,潜水泵设置在第二隔板与连接板之间,潜水泵与第一进水管的顶端连接,第一进水管的顶端向右弯曲并穿过第二隔板,第一进水管的右端与膜处理机构的顶端连接,膜处理机构的底部设有第二支撑架;所述气泵的右端与第二出气管的顶端连接,第二出气管的底端与膜处理机构的底部连接;所述护罩的内部设有自吸泵,自吸泵与第二进水管的顶端连接,第二进水管的底端与膜处理机构的底部连接,自吸泵与吸水管的顶端连接,吸水管的底端设置在箱体内第三隔板的右侧,自吸泵与第一排水管的左端连接,第一排水管的右端设置在护罩的外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箱体为顶端开口的空心长方体结构,在箱体与箱盖连接的位置设有一圈橡胶圈;所述过滤器的左侧壁设置为开口,过滤器的右侧壁上设有多个均布的格栅孔,过滤器放置在预处理箱中;所述第一隔板的底端和前后侧边均与箱体的内侧壁连接,第一隔板的顶端高度低于箱体的顶端边缘,第三隔板的前后侧边与箱体内的前后侧壁固定连接,第三隔板的底边与箱体的底部间隔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箱体的前侧壁上设有第一出水口,第一出水口与箱体内第一隔板左侧的腔体连通,第一出水口的右侧设有第二出水口,第二出水口与箱体内第一隔板与第三隔板之间的腔体连通,第二出水口的右侧设有第三出水口,第三出水口与箱体内第三隔板右侧的腔体连通,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和第三出水口上均设有阀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进水管上设有电磁阀,第二出气管上设有电磁阀,第二进水管上设有电磁阀,第一排水管上设有阀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膜处理机构包括壳体,壳体的顶端设有第一导流罩,第一导流罩的底端与壳体的顶端连接,第一导流罩的顶端设有第一连接头,壳体的底端设有第二导流罩,第二导流罩的顶端与壳体的底端连接,第二导流罩的底端设有第二连接头;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多块左右等间距设置的膜组件,膜组件上下前后四边均通过壳体固定,在壳体的顶端均布开设有多个第一导水口,壳体的底端均布开设有多个第二导水口,第一导水口与第二导水口交错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进水管通过第一连接头与膜处理机构连接,第一连接头上设有第二排水管,第二排水管上设有电磁阀,第二出气管和第二进水管均通过第二连接头与膜处理机构连接,第二连接头上设有出水管,出水管上设有电磁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移动轮和吊耳,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在短距离下通过移动轮移动,在长距离下能够通过吊车挂住吊耳移动,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被放置在各种地区进行使用;本实用新型设置了过滤箱对污水进行初步过滤处理,设置了支撑板和滤板对污水进行进一步过滤处理,使得污水在进行曝气之前,内部较大的杂质已被清除,并且支撑板和过滤箱均可拆卸,便于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清洗和维护;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导气管对污水进行曝气处理,使得污水中含氧量升高,随后通过膜处理机构对污水进行处理,使得污水被净化;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第二出气管和第二进水管对膜处理机构中的膜组件进行反清洗,使得膜组件中夹杂的杂质被气水混合物冲刷干净,不需要将膜组件取出即可进行清洗,防止膜组件在清洗之前的运动过程中被破坏,增加膜处理机构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一体化可移动污水净化处理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一体化可移动污水净化处理系统的立体结构爆炸右视图。
图3为一种一体化可移动污水净化处理系统的立体结构爆炸左视图。
图4为一种一体化可移动污水净化处理系统前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一体化可移动污水净化处理系统中膜处理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吊耳;3、移动轮;4、箱盖;5、护罩;6、预处理箱;7、进水口;8、过滤器;9、第一隔板;10、卡槽;11、连接板;111、滤板;12、第二隔板;13、第三隔板;14、第一出水口;15、第二出水口;16、第三出水口;17、气泵;18、第一出气管;19、导气管;20、第一支撑架;21、潜水泵;22、第一进水管;23、膜处理机构;231、壳体;232、第一连接头;233、第一导流罩;234、第二导流罩;235、第二连接头;236、膜组件;237、第一导水口;238、第二导水口;24、第二支撑架;25、第二出气管;26、自吸泵;27、第一排水管;28、吸水管;29、第二进水管;30、第二排水管;31、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5,一种一体化可移动污水净化处理系统,包括箱体1、箱盖4、护罩5、预处理箱6、气泵17、膜处理机构23和自吸泵26,所述箱体1的顶端设有箱盖4,箱体1为顶端开口的空心长方体结构,在箱体1与箱盖4连接的位置设有一圈橡胶圈,橡胶圈对箱体1和箱盖4的连接处进行密封,箱体1的前后侧壁均设有多个吊耳2,箱体1的底部设有多个移动轮3,通过移动轮3能够短距离移动箱体1,需要长距离移动时,可通过吊车挂住吊耳2来使得箱体1移动;所述箱体1的左侧壁上设有预处理箱6,预处理箱6的左侧壁上设有多个进水口7,进水口7的左端设有法兰盘,进水口7能够与污水管道连接,预处理箱6内设有过滤器8,过滤器8的左侧壁设置为开口,过滤器8的右侧壁上设有多个均布的格栅孔,过滤器8放置在预处理箱6中,并且能够取出。
所述箱体1的内部设有第一隔板9,第一隔板9的底端和前后侧边均与箱体1的内侧壁连接,第一隔板9的顶端高度低于箱体1的顶端边缘,第一隔板9的右侧设有卡槽10,卡槽10前后对称设置在箱体1的前后侧壁上,卡槽10之间设有连接板11,连接板11的左侧壁上设有上下等间距设置的滤板111,卡槽10的右侧设有第二隔板12,第二隔板12将箱体1分为左右两个腔体,第二隔板12的右侧设有第三隔板13,第三隔板13的前后侧边与箱体1内的前后侧壁固定连接,第三隔板13的底边与箱体1的底部间隔设置;所述箱体1的前侧壁上设有第一出水口14,第一出水口14与箱体1内第一隔板9左侧的腔体连通,第一出水口14的右侧设有第二出水口15,第二出水口15与箱体1内第一隔板9与第三隔板13之间的腔体连通,第二出水口15的右侧设有第三出水口16,第三出水口16与箱体1内第三隔板13右侧的腔体连通,第一出水口14、第二出水口15和第三出水口16上均设有阀门。
所述箱盖4的上表面设有护罩5,护罩5的底端边缘通过螺钉固定在箱盖4的上表面,护罩5的前后侧壁上均设有多个格栅孔,格栅孔来透气和散热,护罩5的内部设有气泵17,气泵17的左侧与第一出气管18的右端连接,第一出气管18的左端向下弯曲设置在箱体1内部,第一出气管18的底端设有多根上下等间距设置的导气管19,导气管19上设有多个喷嘴,导气管19的下方设有第一支撑架20,第一支撑架20对导气管19进行支撑;所述箱体1的内部设有潜水泵21,潜水泵21设置在第二隔板12与连接板11之间,潜水泵21与第一进水管22的顶端连接,第一进水管22的顶端向右弯曲并穿过第二隔板12,第一进水管22的右端与膜处理机构23的顶端连接,在第一进水管22上设有电磁阀,膜处理机构23的底部设有第二支撑架24,第二支撑架24对膜处理机构23进行支撑;所述气泵17的右端与第二出气管25的顶端连接,第二出气管25的底端与膜处理机构23的底部连接,第二出气管25上设有电磁阀。
所述护罩5的内部设有自吸泵26,自吸泵26与第二进水管29的顶端连接,第二进水管29的底端与膜处理机构23的底部连接,第二进水管29上设有电磁阀,自吸泵26与吸水管28的顶端连接,吸水管28的底端设置在箱体1内第三隔板13的右侧,自吸泵26与第一排水管27的左端连接,第一排水管27的右端设置在护罩5的外侧,第一排水管27上设有阀门,第一排水管27能够外接用水管道。
如图5所示,所述膜处理机构23包括壳体231,壳体231的顶端设有第一导流罩233,第一导流罩233的底端与壳体231的顶端连接,第一导流罩233的顶端设有第一连接头232,壳体231的底端设有第二导流罩234,第二导流罩234的顶端与壳体231的底端连接,第二导流罩234的底端设有第二连接头235;所述壳体231的内部设有多块左右等间距设置的膜组件236,膜组件236上下前后四边均通过壳体231固定,在壳体231的顶端均布开设有多个第一导水口237,壳体231的底端均布开设有多个第二导水口238,第一导水口237与第二导水口238交错设置。
所述第一进水管22通过第一连接头232与膜处理机构23连接,第一连接头232上设有第二排水管30,第二排水管30上设有电磁阀,第二出气管25和第二进水管29均通过第二连接头235与膜处理机构23连接,第二连接头235上设有出水管31,出水管31上设有电磁阀。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污水由进水口7进入预处理箱6中,经过过滤器8的过滤后流入箱体1内,过滤器8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能够由预处理箱6中取出,便于工作人员机箱清洗和维护;污水经过初步过滤后流入箱体1内第一隔板9左侧腔体中,随后污水漫过第一隔板9流到连接板11上的滤板111上,多层滤板111对污水进行进一步的过滤,经过再次过滤后的污水由连接板11的下方空隙向左流动,连接板11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能够由卡槽10中取出;开启气泵17,使得气泵17通过第一出气管18和导气管19向污水中曝气,使得污水中含氧量增加;随后潜水泵21将曝气后的污水通过第一进水管22导向膜处理机构23中,污水在膜处理机构23中穿过第一导水口237与膜组件236接触,污水在压力下穿过膜组件236并由第二导水口238流出,随后经过膜组件236处理后的污水由出水管31排入箱体1内,处理后的清水穿过第三隔板13的底部间隙,自吸泵26将清水抽出,并由第一排水管27排出。
当需要对膜处理机构23进行清洗时,关闭第一进水管22上的电磁阀,关闭出水管31上的电磁阀,开启第二出气管25上的电磁阀,开启第二进水管29上的电磁阀,关闭第一排水管27上的阀门,开启第二排水管30上的电磁阀,水泵由箱体1内抽出清水并由第二进水管29导入膜处理机构23中,气泵17吹出气流由第二出气管25导入膜处理机构23中,水流和气流混合后穿过第二导水口238与膜组件236接触,气水混合物在压力下穿过膜组件236,在穿过膜组件236时将膜组件236上积攒的杂质冲刷下来,随后气水混合物带着杂质穿过第一导水口237,并由第二排水管30排出,完成对膜处理机构23的清洗。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6)

1.一种一体化可移动污水净化处理系统,包括箱体(1)、箱盖(4)、护罩(5)、预处理箱(6)、气泵(17)、膜处理机构(23)和自吸泵(26),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顶端设有箱盖(4),箱体(1)的前后侧壁均设有多个吊耳(2),箱体(1)的底部设有多个移动轮(3);所述箱体(1)的左侧壁上设有预处理箱(6),预处理箱(6)的左侧壁上设有多个进水口(7),进水口(7)的左端设有法兰盘,预处理箱(6)内设有过滤器(8);所述箱体(1)的内部设有第一隔板(9),第一隔板(9)的右侧设有卡槽(10),卡槽(10)前后对称设置在箱体(1)的前后侧壁上,卡槽(10)之间设有连接板(11),连接板(11)的左侧壁上设有上下等间距设置的滤板(111),卡槽(10)的右侧设有第二隔板(12),第二隔板(12)的右侧设有第三隔板(13);
所述箱盖(4)的上表面设有护罩(5),护罩(5)的底端边缘通过螺钉固定在箱盖(4)的上表面,护罩(5)的前后侧壁上均设有多个格栅孔,护罩(5)的内部设有气泵(17),气泵(17)的左侧与第一出气管(18)的右端连接,第一出气管(18)的左端向下弯曲设置在箱体(1)内部,第一出气管(18)的底端设有多根上下等间距设置的导气管(19),导气管(19)上设有多个喷嘴,导气管(19)的下方设有第一支撑架(20);所述箱体(1)的内部设有潜水泵(21),潜水泵(21)设置在第二隔板(12)与连接板(11)之间,潜水泵(21)与第一进水管(22)的顶端连接,第一进水管(22)的顶端向右弯曲并穿过第二隔板(12),第一进水管(22)的右端与膜处理机构(23)的顶端连接,膜处理机构(23)的底部设有第二支撑架(24);所述气泵(17)的右端与第二出气管(25)的顶端连接,第二出气管(25)的底端与膜处理机构(23)的底部连接;所述护罩(5)的内部设有自吸泵(26),自吸泵(26)与第二进水管(29)的顶端连接,第二进水管(29)的底端与膜处理机构(23)的底部连接,自吸泵(26)与吸水管(28)的顶端连接,吸水管(28)的底端设置在箱体(1)内第三隔板(13)的右侧,自吸泵(26)与第一排水管(27)的左端连接,第一排水管(27)的右端设置在护罩(5)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可移动污水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为顶端开口的空心长方体结构,在箱体(1)与箱盖(4)连接的位置设有一圈橡胶圈;所述过滤器(8)的左侧壁设置为开口,过滤器(8)的右侧壁上设有多个均布的格栅孔,过滤器(8)放置在预处理箱(6)中;所述第一隔板(9)的底端和前后侧边均与箱体(1)的内侧壁连接,第一隔板(9)的顶端高度低于箱体(1)的顶端边缘,第三隔板(13)的前后侧边与箱体(1)内的前后侧壁固定连接,第三隔板(13)的底边与箱体(1)的底部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可移动污水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前侧壁上设有第一出水口(14),第一出水口(14)与箱体(1)内第一隔板(9)左侧的腔体连通,第一出水口(14)的右侧设有第二出水口(15),第二出水口(15)与箱体(1)内第一隔板(9)与第三隔板(13)之间的腔体连通,第二出水口(15)的右侧设有第三出水口(16),第三出水口(16)与箱体(1)内第三隔板(13)右侧的腔体连通,第一出水口(14)、第二出水口(15)和第三出水口(16)上均设有阀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可移动污水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水管(22)上设有电磁阀,第二出气管(25)上设有电磁阀,第二进水管(29)上设有电磁阀,第一排水管(27)上设有阀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可移动污水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处理机构(23)包括壳体(231),壳体(231)的顶端设有第一导流罩(233),第一导流罩(233)的底端与壳体(231)的顶端连接,第一导流罩(233)的顶端设有第一连接头(232),壳体(231)的底端设有第二导流罩(234),第二导流罩(234)的顶端与壳体(231)的底端连接,第二导流罩(234)的底端设有第二连接头(235);所述壳体(231)的内部设有多块左右等间距设置的膜组件(236),膜组件(236)上下前后四边均通过壳体(231)固定,在壳体(231)的顶端均布开设有多个第一导水口(237),壳体(231)的底端均布开设有多个第二导水口(238),第一导水口(237)与第二导水口(238)交错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可移动污水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水管(22)通过第一连接头(232)与膜处理机构(23)连接,第一连接头(232)上设有第二排水管(30),第二排水管(30)上设有电磁阀,第二出气管(25)和第二进水管(29)均通过第二连接头(235)与膜处理机构(23)连接,第二连接头(235)上设有出水管(31),出水管(31)上设有电磁阀。
CN201921211990.8U 2019-07-30 2019-07-30 一种一体化可移动污水净化处理系统 Active CN2104385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11990.8U CN210438509U (zh) 2019-07-30 2019-07-30 一种一体化可移动污水净化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11990.8U CN210438509U (zh) 2019-07-30 2019-07-30 一种一体化可移动污水净化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38509U true CN210438509U (zh) 2020-05-01

Family

ID=704071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11990.8U Active CN210438509U (zh) 2019-07-30 2019-07-30 一种一体化可移动污水净化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3850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19737A (zh) * 2021-01-28 2021-06-08 安徽拓水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共享式城镇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19737A (zh) * 2021-01-28 2021-06-08 安徽拓水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共享式城镇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339009U (zh) 污水处理装置
CN210438509U (zh) 一种一体化可移动污水净化处理系统
CN100486681C (zh) 外置式气升循环膜分离设备
CN213294858U (zh) 一种基于mbr膜的成套水处理设备
CN202924819U (zh) 曝气生物滤罐
CN102923842B (zh) 曝气生物滤罐
CN218924072U (zh) 快速沉淀膜系统
CN205151804U (zh) 取水装置及其构成的水生产系统
CN217398709U (zh) 一种环境工程用污水处理装置
CN208762372U (zh) 一种集约式mbr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206828296U (zh) 一种工业废水降解槽
CN211734121U (zh) 一种环保型污水净化机
CN211394203U (zh) 一种洗车水过滤循环系统
CN210481143U (zh) 一种基于mbr膜工艺的污水处理系统
CN206521373U (zh) 一种小型浸没式带壳陶瓷平板膜过滤器
CN207749007U (zh) 一种结合有气浮装置的mbr膜污水处理系统
CN207468406U (zh)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CN111056717A (zh) 一种一体式渗滤水处理系统
CN217745881U (zh) 一种微生化过滤装置
CN213924343U (zh) —种反硝化深床滤池
CN212403881U (zh) 一种管式反硝化生物过滤反应器
CN215138650U (zh) 罐型过滤装置
CN220300553U (zh) 一种智能化小型污水处理设备
CN214936807U (zh) 一种a2o-mbr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213446732U (zh) 一种污水处理回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