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13337U -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513337U CN216513337U CN202122914840.7U CN202122914840U CN216513337U CN 216513337 U CN216513337 U CN 216513337U CN 202122914840 U CN202122914840 U CN 202122914840U CN 216513337 U CN216513337 U CN 21651333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ank
- sewage
- pipeline
- communicated
- ai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10865 sewage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7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8
- 238000005273 ae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9
- 238000005352 clarif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8000004062 sediment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0000000249 desinfective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8000004659 sterilization and disinf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8000005188 flot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7790 scra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992 reflux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6
- 239000010802 sludg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5507 spray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37250 Clearanc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35512 clearanc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065 wastewater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3814 drug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746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9000002893 slag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667 float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297 dehydr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5000012970 cake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4
- 206010047654 Vitreous floater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344 environmental pollut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44000005700 microbiom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MYMOFIZGZYHOMD-UHFFFAOYSA-N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O MYMOFIZGZYHOM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1100000719 pollutant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74 ascen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337 fertiliz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416 organic mat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处理池、加药储罐和风机房,处理池通过两组双层配水装置划分出曝气池、气浮池和沉淀澄清池,沉淀澄清池的一侧设置有消毒池,沉淀澄清池的侧壁设置有滗水器,气浮池的一侧设置有储污池,气浮池的上方设置有刮渣机,沉淀澄清池、气浮池、消毒池和储污池的池底均设置有池底清理系统。原水经曝气池处理后进入气浮池,气浮池内的污水加压形成溶气水,溶气水经减压释放后,水中的悬浮物被生产成的气泡裹送至水面,并在刮渣机的作用下从气浮池中除去,沉淀澄清池上层的澄清水在滗水器的作用下送至消毒池进行消毒处理,整个处理过程效率高,能有效去除水中的漂浮物和悬浮物,大大提升了水体的净化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被称为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
现有的污水处理系统过于复杂,出于成本考虑,乡村、小型工厂等地方性污水处理站往往较为简单,其净化功能较弱,对污水中较大的悬浮物和飘浮物无法有效的拦截,因而污水处理站无法保证供长期有效的运行。此外,现有污水处理站的池底清理工作往往通过电动机加刮板来实现,不仅耗能高而且清理效果差。
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系统,用以解决污水处理站净化清理效果差,无法有效拦截悬浮物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处理池、加药储罐和风机房,所述处理池通过两组间隔设置的双层配水装置划分出曝气池、气浮池和沉淀澄清池;所述气浮池通过第一回流系统与曝气池连通,所述沉淀澄清池通过第二回流系统与曝气池连通,所述第一回流系统和第二回流系统通过管路汇接有脱水装置,所述加药储罐通过管路与脱水装置连通,所述脱水装置的一端通过第二污水回流管与曝气池连通,所述曝气池的一侧设置有进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通过管路与加药储罐连通;所述沉淀澄清池的一侧设置有消毒池,所述沉淀澄清池的侧壁设置有滗水器,所述消毒池的一侧设置有出水管道;所述气浮池的一侧设置有储污池,所述气浮池的侧壁设置有下沉槽,所述气浮池的上方设置有刮渣机。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沉淀澄清池、气浮池和储污池的底部均为向中心聚拢的锥形,所述消毒池的底部设置成向沉淀澄清池一侧倾斜的斜坡,所述沉淀澄清池的侧壁设置有连通消毒池的回流通道,所述回流通道设置有闸门。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回流系统包括第一污水回流泵和第一水力旋流器,所述第二回流系统包括第二污水回流泵和第二水力旋流器;所述第一污水回流泵设置在气浮池的池底,所述第一污水回流泵通过管路与第一水力旋流器连通,所述第一水力旋流器的出水端通过第一污水回流管与曝气池连通,所述第一水力旋流器的出泥端设置有第一分流阀,所述第一分流阀通过第一污泥回流管与曝气池连通,所述第一分流阀另通过管路与脱水装置连通;所述第二污水回流泵设置在沉淀澄清池的池底,所述第二污水回流泵通过管路与第二水力旋流器连通,所述第二水力旋流器的出水端通过第三污水回流管与曝气池连通,所述第二水力旋流器的出泥端设置有第二分流阀,所述第二分流阀通过第二污泥回流管与曝气池连通,所述第二分流阀另通过管路与脱水装置连通。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气浮池的底部设置有释放器,所述释放器通过支撑架悬置在气浮池锥形池底的上方,所述风机房通过管路连接有压力溶气罐,所述压力溶气罐通过管路与释放器连通,所述气浮池的侧壁设置有第一潜水泵,所述第一潜水泵通过管路与压力溶气罐连通,所述曝气池的底部设置有空气扩散装置,所述空气扩散装置通过管路与风机房连通。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沉淀澄清池、气浮池、消毒池和储污池的池底均设置有池底清理系统。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池底清理系统包括第二潜水泵、高压储罐和喷淋系统,所述第二潜水泵通过管路与高压储罐连通,所述高压储罐通过管路与喷淋系统连通,所述喷淋系统分别设置在气浮池、沉淀澄清池、消毒池和储污池的池底斜面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储污池的池底设置有第三污水回流泵,所述第三污水回流泵通过管路连接有第三水力旋流器,所述第三水力旋流器的出水端通过管路与曝气池连通,所述第三水力旋流器的出泥端设置有第三分流阀,所述第三分流阀通过第管路与曝气池连通,所述第三分流阀另通过管路与脱水装置连通。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原水经曝气池除掉部分污染物后进入气浮池,气浮池内的污水在压力溶气罐内形成加压的溶气水,溶气水再通过释放器进行减压释放,溶解于水中的空气以微小气泡的形式析出,水中的悬浮物在此过程中被气泡裹送至水面,并在刮渣机的作用下从气浮池中除去,经处理的污水在沉淀澄清池中沉淀澄清,位于上层的澄清水在滗水器的作用下送至消毒池进行消毒处理,整个处理过程不仅效率高,而且能有效去除水中的漂浮物和悬浮物,大大提升了水体的净化效果。
2、第一回流系统和第二回流系统将处理后的污水和淤泥进行二次循环处理,提升了水体的净化效果。
3、高压储罐释放出的高压水通过喷淋系统对各池底进行喷淋清理,池底表面附着的淤泥在高压水流的作用下剥离脱落,脱落的淤泥通过设置在锥形池底的污水回流泵送往脱水装置制成脱水泥饼或被送入曝气池作为活性淤泥进行二次利用,清理效果远高于传统的机械刮板清理,降低能耗的同时还提升了淤泥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污水处理系统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处理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加药储罐,2、进水管道,3、曝气池,4、双层配水装置,5、空气扩散装置,6、刮渣机,7、气浮池,8、第一潜水泵,9、释放器,10、第一污泥回流泵,11、沉淀澄清池,12、滗水器,13、第二潜水泵,14、第二污泥回流泵,15、消毒池,16、回流通道,17、出水管道,18、高压储罐,19、压力溶气罐,20、风机房,21、第一水力旋流器,22、第二水力旋流器,23、第一污水回流管,24、脱水装置,25、第二污水回流管,26、第二污泥回流管,27、第一污泥回流管,28、第三污水回流管,29、储污池,30、下沉槽,31、支撑架,32、喷淋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被配置为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被配置为限定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好的理解。
下述描述中出现的方位词均为图中示出的方向,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定。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处理池、加药储罐1和风机房20。处理池通过两组间隔设置的双层配水装置4将内部空间依次划分出曝气池3、气浮池7和沉淀澄清池11,双层配水装置4利用双面导流技术,曝气池3内的曝气上升气流带动水流在双层配水装置4的夹缝间形成负压,使得气浮池7内的污泥自动回流到曝气池3,保证气浮池7内不被过多的淤泥所污染。曝气池3的一侧设置有进水管道2,进水管道2通过管路与加药储罐1连通,以便能够添加各种处理药剂。气浮池7通过第一回流系统与曝气池3连通,沉淀澄清池11通过第二回流系统与曝气池3连通,第一回流系统和第二回流系统通过管路汇接有脱水装置24,加药储罐1通过管路与脱水装置24连通,脱水装置24的一端通过第二污水回流管25与曝气池3连通。第一回流系统和第二回流系统将处理后的污水和淤泥进行二次循环处理,提升了水体的净化效果,污水中过多的淤泥还可以经脱水装置24脱水制成泥饼,这些泥饼可作为肥料使用。
参见图1和图2,气浮池7的一侧设置有储污池29,气浮池7的侧壁设置有下沉槽30,气浮池7的上方设置有刮渣机6。沉淀澄清池11的一侧设置有消毒池15,消毒池15的一侧设置有出水管道17,沉淀澄清池11的侧壁设置有用以往消毒池15倾排澄清水的滗水器12。气浮池7的底部设置有释放器9,释放器9通过铝制的支撑架31悬置在气浮池7锥形池底的上方。风机房20通过管路连接有压力溶气罐19,压力溶气罐19通过管路与释放器9连通。气浮池7的侧壁设置有第一潜水泵8,第一潜水泵8通过管路与压力溶气罐19连通。曝气池3的底部设置有空气扩散装置5,空气扩散装置5通过管路与风机房20连通。原水经曝气池3除掉部分污染物后进入气浮池7,气浮池7内的污水在压力溶气罐19内形成加压的溶气水,溶气水再通过释放器9进行减压释放,溶解于水中的空气以微小气泡的形式析出,水中的悬浮物在此过程中被气泡裹送至水面,并在刮渣机6的作用下从气浮池7排往储污池29。经处理的污水在沉淀澄清池11中沉淀澄清,上层的澄清水在滗水器12的作用下送至消毒池15进行消毒处理,整个处理过程不仅效率高,而且能有效去除水中的漂浮物和悬浮物,大大提升了水体的净化效果。
参见图1,第一回流系统包括第一污水回流泵10和第一水力旋流器21,第二回流系统包括第二污水回流泵14和第二水力旋流器22。储污池29的池底设置有第三污水回流泵,第三污水回流泵通过管路连接有第三水力旋流器,第三水力旋流器的出水端通过管路与曝气池3连通,第三水力旋流器的出泥端设置有第三分流阀,第三分流阀通过第管路与曝气池3连通,第三分流阀另通过管路与脱水装置24连通。第一污水回流泵10设置在气浮池7的池底,第一污水回流泵10通过管路与第一水力旋流器21连通,第一水力旋流器21的出水端通过第一污水回流管23与曝气池3连通,第一水力旋流器21的出泥端设置有第一分流阀,第一分流阀通过第一污泥回流管27与曝气池3连通,第一分流阀另通过管路与脱水装置24连通。第二污水回流泵14设置在沉淀澄清池11的池底,第二污水回流泵14通过管路与第二水力旋流器22连通,第二水力旋流器22的出水端通过第三污水回流管28与曝气池3连通,第二水力旋流器22的出泥端设置有第二分流阀,第二分流阀通过第二污泥回流管26与曝气池3连通,第二分流阀另通过管路与脱水装置24连通。
参见图1和图2,为了保证各池底淤泥的清理效果,沉淀澄清池11、气浮池7和储污池29的底部均为向中心聚拢的锥形,消毒池15的底部设置成向沉淀澄清池11一侧倾斜的斜坡。沉淀澄清池11、气浮池7、消毒池15和储污池29的池底均设置有池底清理系统。该池底清理系统包括第二潜水泵13、高压储罐18和喷淋系统32,第二潜水泵13通过管路与高压储罐18连通,高压储罐18通过管路与喷淋系统32连通,喷淋系统32分别设置在气浮池7、沉淀澄清池11、消毒池15和储污池29的池底斜面上。高压储罐18释放出的高压水通过喷淋系统32对各池底进行喷淋清理,池底表面附着的淤泥在高压水流的作用下剥离脱落,脱落的淤泥通过设置在锥形池底的污水回流泵送往脱水装置24制成脱水泥饼或被送入曝气池3作为活性淤泥进行二次利用,清理效果远高于传统的机械刮板清理,降低能耗的同时还提升了淤泥的利用率。沉淀澄清池11的侧壁设置有连通消毒池15的回流通道16,回流通道16设置有可控的闸门。
该污水处理系统的工作流程如下:
添加处理药剂的原水从进水管道1进入曝气池3,风机房20产生的气流通过管道输送到设在池底的空气扩散装置,并成为气泡弥散逸出,在气液界面把氧气溶入水中。曝气池3利用池里的活性污泥进行污水处理,池内提供一定污水停留时间,满足好氧微生物所需要的氧量以及污水与活性污泥充分接触的混合条件,提升污水中的有机物被污泥中的好氧微生物分解效率和杂质气体的溢出效率。曝气后的污水通过双层配水装置4进入气浮池7,第一潜水泵8泵送的气浮池7污水和风机房20输送的气流在压力溶气罐19内形成加压的溶气水,溶气水再通过释放器9进行减压释放,溶解于水中的空气以微小气泡的形式析出,水中的悬浮物在此过程中被气泡裹送至水面,并在刮渣机6的作用下从气浮池7排往储污池29。经处理的污水在沉淀澄清池11中沉淀澄清,上层的澄清水在滗水器12的作用下送至消毒池15进行消毒处理,整个处理过程不仅效率高,而且能有效去除水中的漂浮物和悬浮物,大大提升了水体的净化效果。
依照本实用新型如上文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的具体实施例。显然,根据以上描述,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利用本实用新型以及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的修改使用。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处理池、加药储罐(1)和风机房(20),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池通过两组间隔设置的双层配水装置(4)划分出曝气池(3)、气浮池(7)和沉淀澄清池(11);所述气浮池(7)通过第一回流系统与曝气池(3)连通,所述沉淀澄清池(11)通过第二回流系统与曝气池(3)连通,所述第一回流系统和第二回流系统通过管路汇接有脱水装置(24),所述加药储罐(1)通过管路与脱水装置(24)连通,所述脱水装置(24)的一端通过第二污水回流管(25)与曝气池(3)连通,所述曝气池(3)的一侧设置有进水管道(2),所述进水管道(2)通过管路与加药储罐(1)连通;所述沉淀澄清池(11)的一侧设置有消毒池(15),所述沉淀澄清池(11)的侧壁设置有滗水器(12),所述消毒池(15)的一侧设置有出水管道(17);所述气浮池(7)的一侧设置有储污池(29),所述气浮池(7)的侧壁设置有下沉槽(30),所述气浮池(7)的上方设置有刮渣机(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澄清池(11)、气浮池(7)和储污池(29)的底部均为向中心聚拢的锥形,所述消毒池(15)的底部设置成向沉淀澄清池(11)一侧倾斜的斜坡,所述沉淀澄清池(11)的侧壁设置有连通消毒池(15)的回流通道(16),所述回流通道(16)设置有闸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流系统包括第一污水回流泵(10)和第一水力旋流器(21),所述第二回流系统包括第二污水回流泵(14)和第二水力旋流器(22);所述第一污水回流泵(10)设置在气浮池(7)的池底,所述第一污水回流泵(10)通过管路与第一水力旋流器(21)连通,所述第一水力旋流器(21)的出水端通过第一污水回流管(23)与曝气池(3)连通,所述第一水力旋流器(21)的出泥端设置有第一分流阀,所述第一分流阀通过第一污泥回流管(27)与曝气池(3)连通,所述第一分流阀另通过管路与脱水装置(24)连通;所述第二污水回流泵(14)设置在沉淀澄清池(11)的池底,所述第二污水回流泵(14)通过管路与第二水力旋流器(22)连通,所述第二水力旋流器(22)的出水端通过第三污水回流管(28)与曝气池(3)连通,所述第二水力旋流器(22)的出泥端设置有第二分流阀,所述第二分流阀通过第二污泥回流管(26)与曝气池(3)连通,所述第二分流阀另通过管路与脱水装置(24)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池(7)的底部设置有释放器(9),所述释放器(9)通过支撑架(31)悬置在气浮池(7)锥形池底的上方,所述风机房(20)通过管路连接有压力溶气罐(19),所述压力溶气罐(19)通过管路与释放器(9)连通,所述气浮池(7)的侧壁设置有第一潜水泵(8),所述第一潜水泵(8)通过管路与压力溶气罐(19)连通,所述曝气池(3)的底部设置有空气扩散装置(5),所述空气扩散装置(5)通过管路与风机房(20)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澄清池(11)、气浮池(7)、消毒池(15)和储污池(29)的池底均设置有池底清理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池底清理系统包括第二潜水泵(13)、高压储罐(18)和喷淋系统(32),所述第二潜水泵(13)通过管路与高压储罐(18)连通,所述高压储罐(18)通过管路与喷淋系统(32)连通,所述喷淋系统(32)分别设置在气浮池(7)、沉淀澄清池(11)、消毒池(15)和储污池(29)的池底斜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污池(29)的池底设置有第三污水回流泵,所述第三污水回流泵通过管路连接有第三水力旋流器,所述第三水力旋流器的出水端通过管路与曝气池(3)连通,所述第三水力旋流器的出泥端设置有第三分流阀,所述第三分流阀通过第管路与曝气池(3)连通,所述第三分流阀另通过管路与脱水装置(24)连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914840.7U CN216513337U (zh) | 2021-11-25 | 2021-11-25 |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914840.7U CN216513337U (zh) | 2021-11-25 | 2021-11-25 |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513337U true CN216513337U (zh) | 2022-05-13 |
Family
ID=815326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914840.7U Active CN216513337U (zh) | 2021-11-25 | 2021-11-25 |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513337U (zh) |
-
2021
- 2021-11-25 CN CN202122914840.7U patent/CN21651333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435235B (zh) | 一种餐厨垃圾滤液的处理设备及方法 | |
CN201485304U (zh) | 膜加强的气浮沉淀装置 | |
CN101323494A (zh) | 洗车循环水处理系统 | |
CN104310554A (zh) | 微纳米气泡絮凝-气浮新工艺 | |
CN101591118A (zh) | 多功能通用污水处理系统 | |
CN207130111U (zh) | 一种甜品类食品废水处理达标排放系统 | |
CN102642982A (zh) | 污水处理及污泥浓缩一体化系统 | |
CN102295390A (zh) | 一种mbr膜污染控制的装置和方法 | |
CN201065361Y (zh) | 一体化好氧颗粒污泥膜生物反应器 | |
CN206266387U (zh) | 一种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系统 | |
CN101530681A (zh) | 海水澄清池扰流构造及其澄清池 | |
CN208136048U (zh) | 一种蔬菜榨汁废水处理系统 | |
CN204022523U (zh) | 一种高效环保型斜管澄清池 | |
CN216513337U (zh) |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 |
CN202898140U (zh) | 一种含油含洗涤废水回用系统 | |
CN211847595U (zh) | 一种一体式曝气固定床系统污水处理站装置 | |
CN212982718U (zh) | 一种废水处理装置 | |
CN212504433U (zh) | 一种基于超微分离及好氧生化处理的黑臭河道水体处理系统 | |
CN211813998U (zh) | 针对薯条薯饼废水的处理系统 | |
CN210480920U (zh) | 一种带污泥回流的气浮系统 | |
CN203021334U (zh) | 一种高效微小气泡气浮除油除cod装置 | |
CN208218628U (zh) | 一种高效污水处理设备 | |
CN202519135U (zh) | 污水处理及污泥浓缩一体化系统 | |
CN102874965B (zh) | 一种含油含洗涤废水回用系统 | |
CN201686595U (zh) | 污水脱氮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