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85701U - 工艺池污水低能耗调度装置 - Google Patents

工艺池污水低能耗调度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85701U
CN219885701U CN202321026302.7U CN202321026302U CN219885701U CN 219885701 U CN219885701 U CN 219885701U CN 202321026302 U CN202321026302 U CN 202321026302U CN 219885701 U CN219885701 U CN 2198857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inlet
process pool
sewage
inlet end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2630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翔
张亚夏
邓履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Shapingba Drainag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Shapingba Drainag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Shapingba Drainag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Shapingba Drainag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2630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857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857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857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Biological Wast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工艺池污水低能耗调度装置,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该工艺池污水低能耗调度装置,包括工艺池一和依次设置的多个工艺池二,所述工艺池一的进水端、多个工艺池二的进水端高度依次降低;内置抽吸机构的提升井,所述提升井侧壁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的高度低于工艺池一的进水端、工艺池二的进水端的高度。该工艺池污水低能耗调度装置基于重力自流的方式,当工艺池一的进水端污水量较大时,将工艺池一的进水端与相对污水量较少的工艺池二进水端通过导流管一、导流管二连通,在水重力作用下自动流入工艺池二进水端,不需要水泵等动力设备,减少能耗、减少设备的使用。

Description

工艺池污水低能耗调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工艺池污水低能耗调度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处理污水的方法很多,一般可归纳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物理法:主要利用物理作用分离污水中的非溶解性物质,在处理过程中不改变化学性质。生物法: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功能,将污水中呈溶解或胶体状态的有机物分解氧化为稳定的无机物质,使污水得到净化。化学法:是利用化学反应作用来处理或回收污水的溶解物质或胶体物质的方法,多用于工业废水。
污水处理站接收的污水通常会有确定的污水来源,通常是就近建污水处理站,然而污水处理站之间通常是隔离的,单独进行水处理的,存在一些污水处理站处于忙碌状态、另一些污水处理站处于较为宽松状态的情况,使得整体污水处理效率较低,需要对其整合,现有整合方式多采用将忙碌状态的污水处理站通过抽吸泵分出一部分污水到宽松状态的污水处理站,采用复杂管网及电路和抽吸设备等,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工艺池污水低能耗调度装置,解决了目前一些污水处理站之间污水输出成本较高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工艺池污水低能耗调度装置,包括:
工艺池一和依次设置的多个工艺池二,所述工艺池一的进水端、多个工艺池二的进水端高度依次降低;
内置抽吸机构的提升井,所述提升井侧壁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的高度低于工艺池一的进水端、工艺池二的进水端的高度,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上分别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与工艺池一的进水端连接,所述抽吸机构的出口通过出水口与出水管连接;
中空的连通器,所述工艺池一的进水端、工艺池二的进水端上分别连接有导流管一、导流管二,所述导流管一、导流管二、进水管的另一端与连通器连接,所述导流管一、导流管二、进水管的管路上均设置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连通器包括中空筒体和设置在中空筒体外壁上的连接接口,所述导流管一、导流管二、进水管通过连接接口与中空筒体连通。
优选的,所述连接接口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导流管一、导流管二、进水管的端部设置有与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连接头。
优选的,所述连通器还包括设置在未使用的连接接口内的堵头,所述堵头通过螺纹与连接接口的内壁连接。
优选的,所述中空筒体包括中空且一侧开口的连通筒,所述连通筒的开口处可拆卸连接有端盖。
优选的,所述抽吸机构包括活动连接在提升井内部的浮动圈,所述浮动圈内部通过支架连接有抽吸泵,所述抽吸泵的出口通过波纹软管与出水口、出水管连接。
优选的,所述浮动圈的下侧设置有过滤网罩,所述过滤网罩位于抽吸泵的下侧。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工艺池污水低能耗调度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工艺池污水低能耗调度装置基于重力自流的方式,当工艺池一的进水端污水量较大时,将工艺池一的进水端与相对污水量较少的工艺池二进水端通过导流管一、导流管二连通,在水重力作用下自动流入工艺池二进水端,不需要水泵等动力设备,减少能耗、减少设备的使用。
(2)该工艺池污水低能耗调度装置,当工艺池二进水端内污水处理量较大时,工艺池二进水端通过导流管二和进水管通过虹吸的方式将污水导入提升井内,提升井内的水可以进入工艺池一的进水端,从而对污水再分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通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升井及内部抽吸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工艺池一;2、工艺池二;3、连通器;4、连接接口;5、堵头;6、提升井;7、出水管;8、进水管;9、浮动圈;10、支架;11、抽吸泵;12、波纹软管;13、过滤网罩;14、导流管一;15、导流管二;16、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工艺池污水低能耗调度装置,包括:
工艺池一1和依次设置的多个工艺池二2,所述工艺池一1的进水端、多个工艺池二2的进水端高度依次降低;如图1所示,工艺池一1的进水端高度最高,工艺池二2的进水端低于工艺池一1的进水端,且各个工艺池二2的进水端之间依次降低,此处的工艺池为污水处理前序阶段的处理池,如过滤池、沉淀池等阶段的处理池。
内置抽吸机构的提升井6,所述提升井6侧壁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的高度低于工艺池一1的进水端、工艺池二2的进水端的高度,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上分别连接有进水管8和出水管7,所述出水管7的另一端与工艺池一1的进水端连接,所述抽吸机构的出口通过出水口与出水管7连接;提升井6的进水口低于各个工艺池二2的进水端位置。
中空的连通器3,所述工艺池一1的进水端、工艺池二2的进水端上分别连接有导流管一14、导流管二15,所述导流管一14、导流管二15、进水管8的另一端与连通器3连接,所述导流管一14、导流管二15、进水管8的管路上均设置有阀门16。连通器3用于将导流管一14、导流管二15、进水管8连接,根据阀门16的控制使得导流管一14、导流管二15、进水管8之间连通调控。
如图1、2所示,所述连通器3包括中空筒体和设置在中空筒体外壁上的连接接口4,所述导流管一14、导流管二15、进水管8通过连接接口4与中空筒体连通。中空筒体作为中间多通接头。
如图2所示,所述连接接口4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导流管一14、导流管二15、进水管8的端部设置有与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连接头。内螺纹连接头与导流管一14、导流管二15、进水管8的端部转动连接,内螺纹连接头与连接接口4外壁的外螺纹连接时,能够将导流管一14、导流管二15、进水管8与中空筒体连通。
如图2所示,所述连通器3还包括设置在未使用的连接接口4内的堵头5,所述堵头5通过螺纹与连接接口4的内壁连接。未使用的连接接口4通过堵头5连接,将连接接口4封闭。螺纹连接的方式拆装快捷。
如图2所示,所述中空筒体包括中空且一侧开口的连通筒,所述连通筒的开口处可拆卸连接有端盖。通过端盖的设置,方便对连通筒内检修和清理。
如图3所示,所述抽吸机构包括活动连接在提升井6内部的浮动圈9,所述浮动圈9内部通过支架10连接有抽吸泵11,所述抽吸泵11的出口通过波纹软管12与出水口、出水管7连接。在提升井6内水的浮力作用下,浮动圈9能够使得抽吸泵11浮在水面上,且抽吸泵11的抽吸口位于水下,这样保持抽吸泵11抽吸上部分的水,使得水运输到出水管7处的高度所需要的能耗较少。
如图3所示,所述浮动圈9的下侧设置有过滤网罩13,所述过滤网罩13位于抽吸泵11的下侧。过滤网罩13包围在抽吸泵11抽吸口下侧,能够对抽吸的水进行过滤,避免污水种的杂质对抽吸泵11造成较大损坏。
如图1所示,1可以视为本污水处理站的处理池,2为其他污水处理站的处理池,工作时,工艺池一1的进水端污水较多时,寻求进水端污水较少的工艺池二2,工艺池一1进水端的导流管一14与该工艺池二2进水端的导流管二15上阀门开启,工艺池一1进水端的污水通过导流管一14进入连通器3内,从连通器3内将污水导出至该导流管二15内,最后流入该进水端污水较少的工艺池二2,实现将工艺池一1内污水分流出去的目的。
当其中工艺池二2的进水端污水量较大时,该工艺池二2进水端的导流管二15与进水管8上的阀门16均开启,该工艺池二2进水端的污水通过导流管二15进入连通器3内,通过连通器3导出进入进水管8内,最后流入提升井6内。
上述过程种,其他的阀门16都处于关闭状态。
提升井6内有污水时,在水浮力作用下,浮动圈9及抽吸泵11浮起,浮在水面,当工艺池一1进水端污水较少时,抽吸泵11将提升井6内的污水抽出通过波纹软管12和出水管7将污水导出进入工艺池一1的进水端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工艺池污水低能耗调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工艺池一(1)和依次设置的多个工艺池二(2),所述工艺池一(1)的进水端、多个工艺池二(2)的进水端高度依次降低;
内置抽吸机构的提升井(6),所述提升井(6)侧壁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的高度低于工艺池一(1)的进水端、工艺池二(2)的进水端的高度,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上分别连接有进水管(8)和出水管(7),所述出水管(7)的另一端与工艺池一(1)的进水端连接,所述抽吸机构的出口通过出水口与出水管(7)连接;
中空的连通器(3),所述工艺池一(1)的进水端、工艺池二(2)的进水端上分别连接有导流管一(14)、导流管二(15),所述导流管一(14)、导流管二(15)、进水管(8)的另一端与连通器(3)连接,所述导流管一(14)、导流管二(15)、进水管(8)的管路上均设置有阀门(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池污水低能耗调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器(3)包括中空筒体和设置在中空筒体外壁上的连接接口(4),所述导流管一(14)、导流管二(15)、进水管(8)通过连接接口(4)与中空筒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艺池污水低能耗调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接口(4)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导流管一(14)、导流管二(15)、进水管(8)的端部设置有与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连接头。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工艺池污水低能耗调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器(3)还包括设置在未使用的连接接口(4)内的堵头(5),所述堵头(5)通过螺纹与连接接口(4)的内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工艺池污水低能耗调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筒体包括中空且一侧开口的连通筒,所述连通筒的开口处可拆卸连接有端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池污水低能耗调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机构包括活动连接在提升井(6)内部的浮动圈(9),所述浮动圈(9)内部通过支架(10)连接有抽吸泵(11),所述抽吸泵(11)的出口通过波纹软管(12)与出水口、出水管(7)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艺池污水低能耗调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圈(9)的下侧设置有过滤网罩(13),所述过滤网罩(13)位于抽吸泵(11)的下侧。
CN202321026302.7U 2023-05-04 2023-05-04 工艺池污水低能耗调度装置 Active CN2198857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26302.7U CN219885701U (zh) 2023-05-04 2023-05-04 工艺池污水低能耗调度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26302.7U CN219885701U (zh) 2023-05-04 2023-05-04 工艺池污水低能耗调度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85701U true CN219885701U (zh) 2023-10-24

Family

ID=883974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26302.7U Active CN219885701U (zh) 2023-05-04 2023-05-04 工艺池污水低能耗调度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857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36239B (zh) 一种木薯乙醇废水的深度处理工艺和处理系统
CN208038243U (zh) 一种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
CN219885701U (zh) 工艺池污水低能耗调度装置
CN220176147U (zh) 一种二沉池污泥回流装置
CN208747887U (zh) 一种双向反清洗功能的一体化设备
CN208065925U (zh) 一体化水处理工艺系统
CN208898710U (zh) 楼层式化生组合池
CN206828226U (zh) 一种循环式污水处理净化处理设备
CN206051801U (zh) 一种移动式水处理装置
CN201473408U (zh) 垃圾渗透液处理系统设备
CN205948448U (zh) 一种污水分层输送装置
CN214528604U (zh) 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218465614U (zh) 一种餐厨沼液厌氧mbr膜生物反应器
CN215924712U (zh) 一种改进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05088060U (zh) 一种高浓度印染废水的组合处理设备
CN217350955U (zh) 一种便于维修检查的管道污水处理器
CN220071280U (zh) 溴素生产用硫酸的配制系统
CN216550015U (zh) 一种污水处理中高效回流活性污泥的系统
CN207313379U (zh) 一种中空纤维复合生物膜污水处理设备
CN217809110U (zh) 一种用于印染废水处理的污泥回流系统
CN218931846U (zh) 一种河道取水泵站
CN216513288U (zh) 一种中央纯水供水系统的高低层供水装置
CN108975508A (zh) 水质应急调节系统
CN211004994U (zh) 一种小型高浓度有机废水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219429816U (zh) 一种智能化mbr分布式农村污水处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