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64019U - 一种Type-C耳机连接端铁壳组装用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Type-C耳机连接端铁壳组装用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64019U
CN211664019U CN202020092038.7U CN202020092038U CN211664019U CN 211664019 U CN211664019 U CN 211664019U CN 202020092038 U CN202020092038 U CN 202020092038U CN 211664019 U CN211664019 U CN 2116640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positioning
carrier
belt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9203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长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Duwe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Duwe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Duwe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Duwe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9203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640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640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6401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Type‑C耳机连接端铁壳组装用输送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输送架、定位载具、载具输送机构和载具回转机构,输送架设有上料端和下料端,且输送架设有输送台,定位载具滑移设于输送台,载具输送机构用于输送定位载具;载具回转机构包括回转输送组件、第一转移机构和第二转移机构,回转输送组件包括回转输送带和第一驱动电机,回转输送带位于输送台下方,第一驱动电机用于驱动回转输送带运动;第一转移机构用于将下料端的定位载具转移至回转输送带;第二转移机构用于将回转输送带上的定位载具转移至输送架的上料端。该输送装置可实现定位载具循环使用且降低设备的占用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Type-C耳机连接端铁壳组装用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Type-C耳机连接端铁壳组装用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Type-C接口使用的便捷性,越来越多的移动终端或电子设备使用Type-C接口,相应的,用于与Type-C相适配的Type-C耳机也越来越多的出现于市场。在Type-C耳机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将耳机线中的多根线束与夹板公头上对应引脚相焊接,而后在夹板公头上组装起保护作用的铁壳,并在耳机线与Type-C夹板公头的连接处组装绝缘套,以完成耳机线中Type-C连接端的组装。而随着自动化生产的发展,耳机线中Type-C连接端的组装也逐渐实现自动组装,其中,Type-C连接端中的铁壳也是自动组装,且铁壳自动组装的过程中通常需要使用到输送装置,以将待组装产品输送至组装工位。
输送装置主要包括输送带、定位载具和回转带,其中,输送带的一端设为上料端、另一端设为下料端;定位载具用于对待组装产品进行定位与固定,且定位载具设于输送带上,以通过输送带将承载有待组装产品的定位载具输送至对应的组装工位。同时,回转带平行设于输送带的一侧,回转带的运动方向与输送带的运动方向相反,且在输送带的下料端与回转带之间设有转移机构。通过转移机构将输送带下料端的定位载具转移至回转带上,再利用回转带将定位载具反向输送回输送带进料端一侧,以实现定位载具的循环使用。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输送带与回转带呈并排设置,使得输送装置整体需要占有较大的放置空间,从而降低了生产车间的空间利用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Type-C耳机连接端铁壳组装用输送装置,该输送装置可在实现定位载具循环使用的基础上降低整体的占用空间,从而起到提高生产车间空间利用率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Type-C耳机连接端铁壳组装用输送装置,包括输送架、定位载具、载具输送机构和载具回转机构,所述输送架的一端设为上料端、另一端设为下料端,且所述输送架上端设有输送台;所述定位载具用于承载待组装产品,且所述定位载具沿输送架的长度方向滑移设于输送台上,所述定位载具与输送台之间设有用于对定位载具进行定位的第一定位组件;所述载具输送机构设于输送架上,且所述载具输送机构用于沿上料端朝向下料端的方向输送定位载具;所述载具回转机构包括回转输送组件、第一转移机构和第二转移机构,所述回转输送组件包括回转输送带和第一驱动电机,所述回转输送带设于输送架上,且所述回转输送带位于输送台的正下方;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设于输送架上,且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用于驱动回转输送带沿下料端朝向上料端的方向运动;所述第一转移机构包括第一承托板、纵向转移组件和横向转移组件;所述第一承托板沿竖直方向滑移设于输送架的下料端,且所述第一承托板用于对载具输送机构输送而来的定位载具进行承托;所述纵向转移组件设于输送架的下料端,且所述纵向转移组件用于驱动第一承托板沿竖直方向运动;所述第一承托板位于最高点时,所述第一承托板的上端面与输送台相平齐;所述第一承托板位于最低点时,所述第一承托板的上端面与回转输送带的输送面相平齐;所述横向转移组件用于驱动定位载具沿下料端朝向上料端的方向运动,以使定位载具自第一承托板转移至回转输送带;所述第二转移机构设于输送架的上料端,且所述第二转移机构用于将回转输送带输送回来的定位载具转移至输送架上料端的上料工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载具用于承载待组装产品,并由载具输送机构对定位载具进行输送,在输送至组装工位时,利用第一定位组件对定位载具进行定位以保持定位载具在组装工位的稳定性;组装工序结束并对组装后的产品进行下料后,载具输送机构继续将定位载具输送至此时与输送台相平齐的第一承托板上,而后利用纵向转移组件将驱动第一承托板竖直向下运动,以使第一承托板的上端面与回转输送带的输送面相平齐;接着,横向转移组件驱动第一承托板上的定位载具沿第一承托板朝向回转输送带的方向移动,以将定位载具自第一承托板转移至回转输送带上,而利用第一驱动电机对回转输送带的驱动,即可使回转输送带将定位载具自输送架的下料端输送回输送架的上料端下方;并利用第二转移机构将回转输送带输送回来的定位载具转移至输送架上料端的上料工位,以实现定位载具的循环使用;并且,因为回转输送带与输送台沿竖直方向间隔排布,可降低输送装置整体的占用空间,从而起到提高生产车间空间利用率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载具输送机构包括活动块、拨动件、竖直驱动组件和水平驱动组件,所述活动块沿输送台的输送方向滑移连接于输送架;所述拨动件沿竖直方向滑移连接于活动块,且所述拨动件包括两个凸块;两个所述凸块沿输送台的输送方向呈间隔设置,且两个所述凸块相对的两个端面分别用于与定位载具相背离的两个侧壁相抵;所述竖直驱动组件设于活动块上,且所述竖直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拨动件沿竖直方向运动,以使两个所述凸块沿竖直方向运动与定位载具相抵或脱离;所述水平驱动组件设于输送架上,且所述水平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活动块沿水平方向运动,以使抵接于定位载具侧壁的两个凸块推动定位载具移动至下一工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定位载具放置于输送台的指定工位时,竖直驱动组件驱动拨动件竖直向上运动,使得两个凸块相对的两端面抵接于定位载具相背离的两侧壁;而后,水平驱动组件驱动拨动件沿上料端朝向下料端的方向运动,以将定位载具输送至下一工位;接着,竖直驱动组件驱动拨动件向下运动以与定位载具相脱离,并利用水平驱动组件驱动拨动件沿下料端朝向上料端的方向运动,使拨动件回到原先工位的正下方,以便于对下一个定位载具进行输送。
优选的,所述竖直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直线气缸,所述第二直线气缸设于活动块上,且所述第二直线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于拨动件的下端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第二直线气缸即可起到驱动拨动件沿竖直方向移动的作用,结构简单且输送效率高。
优选的,所述水平驱动组件包括水平驱动带和第二驱动电机;所述水平驱动带套沿上料端朝向下料端的方向设于输送架上,且所述水平驱动带的输送面与所述活动块相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设于输送架,且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水平驱动带运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驱动电机驱动水平驱动带运动,从而驱动活动块进行运动,即可实现驱动拨动件沿水平方向运动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纵向转移组件包括第一升降气缸,所述第一升降气缸位于第一承托板的正下方,且所述第一升降气缸的活塞杆连接于第一承托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二承托板固定连接,使得第一升降气缸即可驱动第一承托板沿竖直方向运动,结构简单且传动效果高。
优选的,所述横向转移组件包括推动件和第一直线气缸,所述推动件沿下料端朝向上料端的方向滑移设于输送架上;所述第一直线气缸设于输送架的下料端,且所述第一直线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于推动件,以通过所述第一直线气缸驱动推动件推动定位载具自第一承托板转移至回转输送带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直线气缸驱动推动件沿靠近或远离回转输送带的方向运动,即可实现将定位载具自第一承托板转移至回转输送带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第二转移机构包括第二承托板和第二升降气缸,所述第二承托板沿竖直方向滑移设于输送架的上料端,且所述第二承托板用于承托自回转输送带输送而来的定位载具;所述第二升降气缸设于第二承托板的正下方,且所述第二升降气缸用于驱动第二承托板沿竖直方向运动;所述第二承托板处于最低点时,所述第二承托板的上端面与回转输送带的输送面相平齐;所述第二承托板处于最高点时,所述第二承托板的上端面与输送台相平齐;所述载具回转机构还包括第二定位组件,所述第二定位组件用于对回转输送带靠近第二承托板上的定位载具进行定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承托板对回转输送带输送回来的定位载具进行承托,并利用第二升降气缸驱动第二承托板竖直向上运动,以使得第二承托板将定位载具向上转移至输送架上料端的上料工位;同时,当第二承托板承托有一个来自回转输送带输送回来的定位载具时,第二定位组件可对回转输送带输送回来的下一个定位载具进行定位;以防止第二承托板受驱动向上运动时定位载具从回转输送带上脱离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包括第二定位块和第二定位气缸,所述第二定位块沿竖直于回转输送带的方向滑移连接于输送架,所述定位载具平行于回转输送带的侧壁设有供第二定位块插接的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气缸设于输送架上,且所述第二定位气缸的活塞杆连接于第二定位块远离回转输送带的一端,以通过第二定位气缸驱动第二定位块与第二定位孔插接或脱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二承托板承托有一个来自回转输送带输送回来的定位载具时,回转输送带上的下一个定位载具会因与第二承托板上的定位载具侧壁相抵而停在回转输送带靠近第二承托板的末端,此时,第二定位气缸驱动第二定位块插接于定位载具上的第二定位孔内,即可实现对定位载具的限位,从而减少定位载具从回转输送带上脱离的情况。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可在实现定位载具循环使用的基础上降低整体的占用空间,从而起到提高生产车间空间利用率的效果;
2、竖直驱动组件与横向驱动组件的设置,即可驱动拨动件将定位载具输送至下一工位;同时,也能驱动拨动件回到原先工位的正下方,以便于对下一个定位载具进行输送;
3、第二定位气缸驱动第二定位块插接于定位载具上的第二定位孔内,即可实现对定位载具的限位,从而减少定位载具从回转输送带上脱离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下料端的局部示意图。
图4是图1中B部分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输送架;1a、上料端;1b、下料端;2、定位载具;2a、导向滑槽;2b、抵接槽;2c、第二定位孔;21、限位块;21a、限位槽;22、夹持件;22a、夹持槽;3、载具输送机构;31、活动块;32、拨动件;32a、凸块;33、第二直线气缸;34、水平驱动带;41、回转输送组件;41a、回转输送带;41b、第一驱动电机;42、第一转移机构;421、第一承诺板;422、第一升降气缸;423、横向转移组件;423a、推动件;423b、第一直线气缸;43、第二转移机构;431、第二承托板;432、第二升降气缸;44、第二定位组件;441、第二定位块;442、第二定位气缸;5、输送台;5a、导向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Type-C耳机连接端铁壳组装用输送装置,包括输送架1、定位载具2、载具输送机构3和载具回转机构、第一转移机构42和第二转移机构43,其中,输送架1的一端设为上料端1a、另一端设为下料端1b,且输送架1上端设有输送台5;输送台5沿上料端1a朝向下料端1b的方向固定安装有导向滑轨5a。
参照图1和图2,定位载具2用于承载固定待组装产品,具体的,定位载具2上安装有限位块21和夹持件22,其中,限位块21上开设有用于供产品夹板公头插接的限位槽21a,而夹持件22上则形成有用于夹持产品线材的夹持槽22a,利用限位槽21a对产品夹板公头的限位以及夹持槽22a对产品线材的夹持,即可起到对产品进行承载固定的效果。同时,定位载具2的下端面设有与导向滑轨5a滑移连接的导向滑槽2a,以通过导向滑槽2a与导向滑轨5a之间的滑移连接实现定位载具2与输送台5之前的滑移连接,且在导向滑槽2a与导向滑轨5a相配合时,定位载具2的上端面与输送台5的上端面相平齐。
此外,定位载具2与输送台5之间还安装有用于对定位载具2进行定位的第一定位组件,具体的,第一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定位块(图中未示出)与第一定位气缸(图中未示出);其中,第一定位块沿垂直于导向滑轨5a长度的方向滑移连接于输送架1靠近定位载具2的侧壁,相应的,定位载具2靠近第一定位块的侧壁开设有与第一定位块插接配合的第一定位孔(图中未示出)。同时,第一定位气缸固定安装于输送台5下方的输送架1上,且第一定位气缸用于驱动第一定位块沿靠近或远离第一定位孔的方向运动。当第一定位块插接于第一定位孔时,即可实现第一定位组件对定位载具2的定位作用,使得定位载具2可与输送台5保持相对固定,以便于进行组装、检测等工序。
参照图1和图2,载具输送机构3安装于输送架1上,且载具输送机构3用于沿上料端1a朝向下料端1b的方向输送定位载具2,具体的,载具输送机构3包括活动块31、拨动件32、竖直驱动组件和水平驱动组件,其中,活动块31为水平设置的矩形块,且活动块31沿输送台5的输送方向滑移连接于输送架1。而拨动件32则沿竖直方向滑移连接于活动块31,且拨动件32呈U形状,以使得拨动件32的上端包括两个凸块32a;两个凸块32a沿输送台5的输送方向呈间隔设置,而且,两个凸块32a相对的两个端面分别用于与定位载具2相背离的两个侧壁相抵。
参照图1和图2,竖直驱动组件固定安装于活动块31上,且竖直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拨动件32沿竖直方向运动,具体的,竖直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直线气缸33,第二直线气缸33呈竖直方向安装于活动块31上,以使得第二直线气缸33的活塞杆沿竖直方向运动,且第二直线气缸33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于拨动件32远离凸块32a的下端面,以使两个凸块32a沿竖直方向运动与定位载具2相背离的两侧壁相抵或脱离。
参照图1和图2,水平驱动组件安装于输送架1上,且水平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活动块31沿水平方向运动,具体的,水平驱动组件包括水平驱动带34和第二驱动电机(图中未示出);其中,水平驱动带34沿上料端1a朝向下料端1b的方向安装于输送架1上,且水平驱动带34用于水平输送的上端面与活动块3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第二驱动电机固定安装于输送架1上,且第二驱动电机用于驱动主动带轮转动以使抵接于定位载具2侧壁的两个凸块32a推动定位载具2移动至下一工位。
参照图1,载具回转机构用于将受驱动输送至下料端1b的定位载具2回转输送至上料端1a,具体的,载具回转机构包括回转输送组件41、第一转移机构42和第二转移机构43;其中,回转输送组件41包括回转输送带41a和第一驱动电机41b,回转输送带41a沿输送架1的输送方向安装于输送架1上,且回转输送带41a位于输送台5的正下方;第一驱动电机41b安装于输送架1上,且第一驱动电机41b用于驱动回转输送带41a的上端面沿下料端1b朝向上料端1a的方向运动。
参照图1和图3,第一转移机构42安装于输送架1的下料端1b,且第一转移机构42用于将下料端1b的定位载具2转移至回转输送带41a上,具体的,第一转移机构42包括第一承托板、纵向转移组件和横向转移组件423。其中,第一承托板沿竖直方向滑移安装于输送架1的下料端1b,且第一承托板用于对载具输送机构3输送而来的定位载具2进行承托;纵向转移组件包括第一升降气缸422,第一升降气缸422固定安装于第一承托板正下方的输送架1上,且第一升降气缸422的活塞杆连接于第一承托板,以通过第一升降气缸422驱动第一承托板沿竖直方向运动。同时,当第一承托板受驱动而运动至最高点时,第一承托板的上端面输送台5相平齐;当第一承托板受驱动而运动至最低点时,第一承托板的上端面与回转输送带41a的输送面相平齐。
参照图1和图3,横向转移组件423包括推动件423a和第一直线气缸423b,本实施例中,推动件423a为竖直设置的矩形板,且推动件423a沿下料端1b朝向上料端1a的方向滑移安装于输送架1上;而第一直线气缸423b则固定安装于推动件423a远离回转输送带41a一侧的输送架1上,且第一直线气缸423b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于推动件423a,以通过第一直线气缸423b驱动推动件423a推动定位载具2自第一承托板转移至回转输送带41a上。
参照图1,第二转移机构43安装于输送架1的上料端1a,且第二转移机构43用于将回转输送带41a输送回来的定位载具2转移至输送架1的上料端1a,具体的,第二转移机构43包括第二承托板431和第二升降气缸432。其中,第二承托板431沿竖直方向滑移安装于输送架1的上料端1a,且第二承托板431用于承托自回转输送带41a输送而来的定位载具2;第二升降气缸432固定安装于第二承托板431正下方的输送架1上,且第二升降气缸432的活塞杆固定连接第二承托板431的下端面,以通过第二升降气缸432驱动第二承托板431沿竖直方向运动。同时,当第二承托板431受驱动运动至最低点时,第二承托板431的上端面与回转输送带41a的输送面相平齐;当第二承托板431受驱动运动至最高点时,第二承托板431的上端面与输送台5相平齐。
参照图1和图4,载具回转机构还包括第二定位组件44,第二定位组件44用于对回转输送带41a靠近第二承托板431上的定位载具2进行定位;具体的,第二定位组件44包括第二定位块441和第二定位气缸442,其中第二定位块441沿竖直于回转输送带41a的方向滑移连接于输送架1,相应的,定位载具2平行于回转输送带41a的侧壁开设有供第二定位块441插接的第二定位孔2c,以通过第二定位块441与第二定位孔2c之间的插接配合实现定位载具2与输送架1之间的相对固定。而第二定位气缸442则固定安装于输送架1上,且第二定位气缸442的活塞杆连接于第二定位块441远离回转输送带41a的一端,以通过第二定位气缸442驱动第二定位块441与第二定位孔2c插接与脱离。当第二承托板431承托有一个来自回转输送带41a输送回来的定位载具2时,回转输送带41a上的下一个定位载具2会因与第二承托板431上的定位载具2侧壁相抵而停在回转输送带41a靠近第二承托板431的末端,此时,第二定位气缸442驱动第二定位块441插接于定位载具2上的第二定位孔2c内,即可实现对定位载具2的限位,从而减少定位载具2从回转输送带41a上脱离的情况。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定位载具2用于承载待组装产品,并由载具输送机构3对定位载具2进行输送,在输送至组装工位时,利用第一定位组件对定位载具2进行定位以保持定位载具2在组装工位的稳定性;组装工序结束并对组装后的产品进行下料后,载具输送机构3继续将定位载具2输送至此时与输送台5相平齐的第一承托板上,而后利用纵向转移组件驱动第一承托板竖直向下运动,以使第一承托板的上端面与回转输送带41a的输送面相平齐;接着,横向转移组件423驱动第一承托板上的定位载具2沿第一承托板朝向回转输送带41a的方向移动,以将定位载具2自第一承托板转移至回转输送带41a上,而利用第一驱动电机41b对回转输送带41a的驱动,即可使回转输送带41a将定位载具2自输送架1的下料端1b输送回输送架1的上料端1a下方;并利用第二转移机构43将回转输送带41a输送回来的定位载具2转移至输送架1上料端1a的上料工位,以实现定位载具2的循环使用;并且,因为回转输送带41a与输送台5沿竖直方向间隔排布,可降低输送装置整体的占用空间,从而起到提高生产车间空间利用率的效果。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Type-C耳机连接端铁壳组装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架(1)、定位载具(2)、载具输送机构(3)和载具回转机构,所述输送架(1)的一端设为上料端(1a)、另一端设为下料端(1b),且所述输送架(1)上端设有输送台(5);所述定位载具(2)用于承载待组装产品,且所述定位载具(2)沿输送架(1)的长度方向滑移设于输送台(5)上,所述定位载具(2)与输送台(5)之间设有用于对定位载具(2)进行定位的第一定位组件;所述载具输送机构(3)设于输送架(1)上,且所述载具输送机构(3)用于沿上料端(1a)朝向下料端(1b)的方向输送定位载具(2);所述载具回转机构包括回转输送组件(41)、第一转移机构(42)和第二转移机构(43),所述回转输送组件(41)包括回转输送带(41a)和第一驱动电机(41b),所述回转输送带(41a)设于输送架(1)上,且所述回转输送带(41a)位于输送台(5)的正下方;所述第一驱动电机(41b)设于输送架(1)上,且所述第一驱动电机(41b)用于驱动回转输送带(41a)沿下料端(1b)朝向上料端(1a)的方向运动;所述第一转移机构(42)包括第一承托板、纵向转移组件和横向转移组件(423);所述第一承托板沿竖直方向滑移设于输送架(1)的下料端(1b),且所述第一承托板用于对载具输送机构(3)输送而来的定位载具(2)进行承托;所述纵向转移组件设于输送架(1)的下料端(1b),且所述纵向转移组件用于驱动第一承托板沿竖直方向运动;所述第一承托板位于最高点时,所述第一承托板的上端面与输送台(5)相平齐;所述第一承托板位于最低点时,所述第一承托板的上端面与回转输送带(41a)的输送面相平齐;所述横向转移组件(423)用于驱动定位载具(2)沿下料端(1b)朝向上料端(1a)的方向运动,以使定位载具(2)自第一承托板转移至回转输送带(41a);所述第二转移机构(43)设于输送架(1)的上料端(1a),且所述第二转移机构(43)用于将回转输送带(41a)输送回来的定位载具(2)转移至输送架(1)上料端(1a)的上料工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Type-C耳机连接端铁壳组装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具输送机构(3)包括活动块(31)、拨动件(32)、竖直驱动组件和水平驱动组件,所述活动块(31)沿输送台(5)的输送方向滑移连接于输送架(1);所述拨动件(32)沿竖直方向滑移连接于活动块(31),且所述拨动件(32)包括两个凸块(32a);两个所述凸块(32a)沿输送台(5)的输送方向呈间隔设置,且两个所述凸块(32a)相对的两个端面分别用于与定位载具(2)相背离的两个侧壁相抵;所述竖直驱动组件设于活动块(31)上,且所述竖直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拨动件(32)沿竖直方向运动,以使两个所述凸块(32a)沿竖直方向运动与定位载具(2)相抵或脱离;所述水平驱动组件设于输送架(1)上,且所述水平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活动块(31)沿水平方向运动,以使抵接于定位载具(2)侧壁的两个凸块(32a)推动定位载具(2)移动至下一工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Type-C耳机连接端铁壳组装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直线气缸(33),所述第二直线气缸(33)设于活动块(31)上,且所述第二直线气缸(33)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于拨动件(32)的下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Type-C耳机连接端铁壳组装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驱动组件包括水平驱动带(34)和第二驱动电机;所述水平驱动带(34)套沿上料端(1a)朝向下料端(1b)的方向设于输送架(1)上,且所述水平驱动带(34)的输送面与所述活动块(31)相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设于输送架(1),且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水平驱动带(34)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Type-C耳机连接端铁壳组装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转移组件包括第一升降气缸(422),所述第一升降气缸(422)位于第一承托板的正下方,且所述第一升降气缸(422)的活塞杆连接于第一承托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Type-C耳机连接端铁壳组装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转移组件(423)包括推动件(423a)和第一直线气缸(423b),所述推动件(423a)沿下料端(1b)朝向上料端(1a)的方向滑移设于输送架(1)上;所述第一直线气缸(423b)设于输送架(1)的下料端(1b),且所述第一直线气缸(423b)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于推动件(423a),以通过所述第一直线气缸(423b)驱动推动件(423a)推动定位载具(2)自第一承托板转移至回转输送带(41a)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Type-C耳机连接端铁壳组装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移机构(43)包括第二承托板(431)和第二升降气缸(432),所述第二承托板(431)沿竖直方向滑移设于输送架(1)的上料端(1a),且所述第二承托板(431)用于承托自回转输送带(41a)输送而来的定位载具(2);所述第二升降气缸(432)设于第二承托板(431)的正下方,且所述第二升降气缸(432)用于驱动第二承托板(431)沿竖直方向运动;所述第二承托板(431)处于最低点时,所述第二承托板(431)的上端面与回转输送带(41a)的输送面相平齐;所述第二承托板(431)处于最高点时,所述第二承托板(431)的上端面与输送台(5)相平齐;所述载具回转机构还包括第二定位组件(44),所述第二定位组件(44)用于对回转输送带(41a)靠近第二承托板(431)上的定位载具(2)进行定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Type-C耳机连接端铁壳组装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组件(44)包括第二定位块(441)和第二定位气缸(442),所述第二定位块(441)沿竖直于回转输送带(41a)的方向滑移连接于输送架(1),所述定位载具(2)平行于回转输送带(41a)的侧壁设有供第二定位块(441)插接的第二定位孔(2c);所述第二定位气缸(442)设于输送架(1)上,且所述第二定位气缸(442)的活塞杆连接于第二定位块(441)远离回转输送带(41a)的一端,以通过第二定位气缸(442)驱动第二定位块(441)与第二定位孔(2c)插接或脱离。
CN202020092038.7U 2020-01-15 2020-01-15 一种Type-C耳机连接端铁壳组装用输送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6640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92038.7U CN211664019U (zh) 2020-01-15 2020-01-15 一种Type-C耳机连接端铁壳组装用输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92038.7U CN211664019U (zh) 2020-01-15 2020-01-15 一种Type-C耳机连接端铁壳组装用输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64019U true CN211664019U (zh) 2020-10-13

Family

ID=727379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92038.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664019U (zh) 2020-01-15 2020-01-15 一种Type-C耳机连接端铁壳组装用输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640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722730U (zh) 变压器铁芯组装装置
CN111112867A (zh) 一种连接端铁壳及其自动组装焊接生产线
CN211759333U (zh) 一种连接端铁壳及其自动组装焊接生产线
CN111761352A (zh) 一种全自动表带零部件组装设备
CN211664019U (zh) 一种Type-C耳机连接端铁壳组装用输送装置
CN106743614B (zh) 一种电子元件搬运系统
CN216104403U (zh) 一种自动衔接入料存储装置
CN108811343B (zh) 纤板和铜板组装移栽装置
CN211565017U (zh) 一种Type-C耳机连接端铁壳组装用线材上料装置
CN216996423U (zh) 一种翻砖运输装置
CN115971830A (zh) 一种治具横向移载换线装置及其治具换线工艺
CN112357557A (zh) 一种hdmi高清多媒体连接器焊接生产载具输送装置和输送方法
CN210024214U (zh) 自动传输焊接装置
CN211219544U (zh) 一种刹车盘自动装配设备
CN116135429A (zh) 耳机零件组装载具自动运送设备
CN209935095U (zh) 一种数据线自动焊线机的喷胶机构
CN112713483A (zh) 一种批量式高效插端子装置
CN111360404A (zh) 一种转盘式激光焊板成型机
CN216097326U (zh) 一种治具横向移载换线装置
CN109530599A (zh) 一种自动铆灯钉方法
CN216097327U (zh) 一种沿矩形路径循环流动的治具运输装置
CN220873447U (zh) 一种电子设备按键组装设备
CN212173634U (zh) 一种端子自动上料装置
CN212286290U (zh) 一种转盘式激光焊板成型机
CN117477319B (zh) Smb连接器自动组装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