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46998U - 防水排水一体板 - Google Patents
防水排水一体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646998U CN211646998U CN202020023124.2U CN202020023124U CN211646998U CN 211646998 U CN211646998 U CN 211646998U CN 202020023124 U CN202020023124 U CN 202020023124U CN 211646998 U CN211646998 U CN 21164699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drainage
- waterproof
- woven fabrics
- board accor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水排水一体板,涉及排水板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排水板与防水卷材分开施工,步骤繁琐、效率低的技术问题。该防水排水一体板包括由上至下层叠设置并且复合为一体的第一无纺布层、排水板层、防水卷材层和第二无纺布层,排水板层上部设置有多个支撑凸起,多个支撑凸起的上部均与第一无纺布层复合,多个支撑凸起之间形成排水区,第一无纺布层、排水板层、防水卷材层和第二无纺布层复合为一体,施工时直接铺设,一次施工即可完成,施工简便,效率高,并且,排水板能够及时排水,避免水的堆积,以使防水卷材更加耐用,本实用新型用于提高排水板和防水卷材的施工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水板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防水排水一体板。
背景技术
防水卷材主要是用于建筑墙体、屋面以及隧道、公路等处,起到抵御外界雨水、地下水渗漏的可卷曲成卷状的柔性建材产品,是整个工程防水的第一道屏障,对整个工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排水板设计为凹凸式中空立筋结构,可以快速有效导出雨水。
现有技术中的排水板跟防水卷材都是分开的,在施工的过程中,防水卷材等防水设施需要完全施工完毕后,才可以进行排水板的铺盖,施工步骤比较繁琐,且效率低。
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排水板与防水卷材分开施工,步骤繁琐、效率低的技术问题,已成为本领域人员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防水排水一体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排水板与防水卷材分开施工,步骤繁琐、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水排水一体板,包括:由上至下层叠设置并且复合为一体的第一无纺布层、排水板层、防水卷材层和第二无纺布层,所述排水板层上部设置有多个支撑凸起,多个所述支撑凸起的上部均与所述第一无纺布层复合,多个所述支撑凸起之间形成排水区。
优选地,所述第一无纺布层的右侧设置有向外延伸的第一搭接边,所述防水卷材层的左侧下部设置有向外延伸的第二搭接边,所述第二无纺布层的左侧设置有向外延伸的第三搭接边,所述防水卷材层右侧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二搭接边的第一凹入部,所述第一无纺布层的右侧端部向左侧缩进,与所述防水卷材层共同形成用于容纳所述第三搭接边的第二凹入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搭接边与所述第一无纺布层的左侧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组件,所述第二搭接边与所述第一凹入部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组件,所述第三搭接边与所述第二凹入部之间设置有第三连接组件。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和所述第三连接组件均包括设置有刺毛的勾面作用面和设置有细小纤维的毛面作用面;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中的所述勾面作用面和所述毛面作用面,其中一者设置于所述第一搭接边的下表面,另一者设置于所述第一无纺布层的左侧上表面;所述第三连接组件中的所述勾面作用面和所述毛面作用面,其中一者设置于所述第三搭接边的上表面,另一者设置于所述第二凹入部的底面。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搭接边上表面和/或所述第一凹入部底面的自粘胶层。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填充所述第一无纺布层和所述第二无纺布层端部之间凹陷处的隔离条,所述隔离条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排水板层和所述防水卷材层的左右两侧。
优选地,所述第一无纺布层设置有至少两层,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无纺布层之间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第一无纺布层下陷的支撑层。
优选地,所述支撑层为丝网。
优选地,所述第二无纺布层上设置有防水涂膜。
优选地,所述支撑凸起为均沿所述排水板层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并列设置的多个条形凸块。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水排水一体板,包括由上至下层叠设置并且复合为一体的第一无纺布层、排水板层、防水卷材层和第二无纺布层,排水板层的上部设置有多个支撑凸起,多个支撑凸起的上部均与第一无纺布层复合,以使排水板与第一无纺布层的连接更加紧密牢靠。多个支撑凸起之间形成排水区,如此设置,第一无纺布层对从上部流入的水起过滤作用,避免大颗粒泥沙进入阻塞排水区,并且,方便后期在第一无纺布层上部继续二次施工。第二无纺布层复合于防水卷材层下部,可增大防水卷材层下部的粗糙度,使防水卷材层与基层间的摩擦作用力更大,并且对防水卷材层起保护作用。第一无纺布层、排水板层、防水卷材层和第二无纺布层复合为一体,施工时直接铺设,一次施工即可完成,施工简便,效率高,并且,排水板能够及时排水,避免水的堆积,以使防水卷材更加耐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排水板与防水卷材分开施工,步骤繁琐、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水排水一体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隔离条揭离后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相邻两个防水排水一体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层的位置示意图。
图中1-第一无纺布层;2-排水板层;3-防水卷材层;4-第二无纺布层;5- 支撑凸起;6-第一搭接边;7-第二搭接边;8-第三搭接边;9-第一凹入部;10- 第二凹入部;11-第一连接组件;12-第二连接组件;13-第三连接组件;14-勾面作用面;15-毛面作用面;16-自粘胶层;17-隔离条;18-支撑层;19-第一隔离条;20-第二隔离条;21-隔离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防水排水一体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排水板与防水卷材分开施工,步骤繁琐、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
参照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防水排水一体板,包括由上至下层叠设置并且复合为一体的第一无纺布层1、排水板层2、防水卷材层3和第二无纺布层 4,即第一无纺布层1的下表面与排水板层2的上表面之间、排水板层2的下表面与防水卷材层3的上表面之间以及防水卷材层3的下表面与第二无纺布层4 的上表面之间可选用压合设备压合或胶接等方式进行复合。排水板层2的上部设置有多个支撑凸起5,多个支撑凸起5的上部均与第一无纺布层1复合,以使排水板与第一无纺布层1的连接更加紧密牢靠。多个支撑凸起5之间形成排水区,如此设置,第一无纺布层1对从上部流入的水起过滤作用,避免大颗粒泥沙进入阻塞排水区,并且,方便后期在第一无纺布层1上部继续二次施工。第二无纺布层4复合于防水卷材层3下部,可增大防水卷材层3下部的粗糙度,使防水卷材层3与基层间的摩擦作用力更大,并且对防水卷材层3起保护作用。第一无纺布层1、排水板层2、防水卷材层3和第二无纺布层4复合为一体,施工时直接铺设,一次施工即可完成,施工简便,效率高,并且,排水板能够及时排水,避免水的堆积,以使防水卷材更加耐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排水板与防水卷材分开施工,步骤繁琐、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第一无纺布层1的右侧设置有横向向外延伸的第一搭接边6,防水卷材层3的左侧下部设置有横向向外延伸的第二搭接边7,第二无纺布层4的左侧设置有横向向外延伸的第三搭接边8,防水卷材层3右侧设置有第一凹入部9,用以容纳相邻防水排水一体板的第二搭接边7,第一无纺布层1的右侧端部向左侧缩进,与防水卷材层3共同形成第二凹入部10,用以容纳相邻防水排水一体板的第三搭接边8,即防水排水一体板的左侧和右侧均形成台阶状结构,如此设置,当相邻两个防水排水一体板铺设时,第二者的第二凹入部10扣合搭接在第一者的第三搭接边8上,第二者的第一凹入部9扣合搭接在第一者的第二搭接边7上,第二者的第一搭接边6搭接于第一者的左侧上部,同一侧边多处搭接能够使两者之间的连接较为稳定,不易脱离,而且,施工时,直接逐步铺设即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凹入部9的沿防水卷材层3厚度方向的尺寸可等于第二搭接边7的厚度,以使相连两个防水排水一体板连接后,相邻两个排水板的端部对齐,使得水流通路流畅。
进一步地,第一搭接边6与第一无纺布层1的左侧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组件11,第二搭接边7与第一凹入部9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组件12,第三搭接边 8与第二凹入部10之间设置有第三连接组件13,如此设置,增设第一连接组件 11、第二连接组件12和第三连接组件13,以使相邻两个防水排水一体板之间的相邻两个第一无纺布层1之间、相邻两个防水卷材层3之间和相邻两个第二无纺布层4之间在搭接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连接加固,更加不易脱落。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组件11和第三连接组件13均包括设置有刺毛的勾面作用面14和设置有细小纤维的毛面作用面15,勾面作用面14和毛面作用面15 均可采用涤纶和尼龙混合材质,基底面可复合于其对应的第一搭接边6、第一无纺布层1、第三搭接边8或第二凹入部10上。具体地,第一连接组件11中的勾面作用面14和毛面作用面15,其中一者固定连接与第一搭接边6的下表面,另一者固定连接与第一无纺布层1的左侧上表面。第三连接组件13中的勾面作用面14和毛面作用面15,其中一者固定连接在第三搭接边8的上表面,另一者固定连接于第二凹入部10的底面,如此设置,铺设防水排水一体板时,相邻两个第一无纺布层1端部通过勾面作用面14和毛面作用面15贴合连接,即可实现两者的定位固定,需要调整两个第一无纺布层1之间的搭接长度及位置时,施工人员可手动揭离勾面作用面14和毛面作用面15再贴合即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同理,相邻两个第二无纺布层4所在位置处,第二凹入部10 与相邻防水排水一体板上的第三搭接边8之间可通过勾面作用面14和毛面作用面15贴合连接,即可实现两者的定位固定,施工人员手动揭离勾面作用面14 和毛面作用面15太贴合即可调整第二凹入部10与第三搭接边8两者的搭接长度及相对搭接位置。
进一步地,第二连接组件12包括自粘胶层16,自粘胶层16设置于第二搭接边7上表面和/或第一凹入部9的底面,即第一凹入部9和相邻防水卷材的第二搭接边7之间使用粘接,连接紧固,密封好,可在搭接的基础上提高了两者连接处的防水效果。
进一步地,防水排水一体板还包括隔离条17,隔离条17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填充第一无纺布层1和第二无纺布层4端部之间形成的凹陷处,以使防水排水一体板形成完整方型板状结构,便于运输,并且隔离条17对防水排水一体板的左右侧端部起防护作用。隔离条17可拆卸连接与排水板层2和防水卷材层 3的左右两侧,以便于将隔离条17拆除后,进行多个防水排水一体板间的铺设。具体地,隔离条17可包括设置于防水卷材层3右侧的第一隔离条19和设置于防水卷材层3左侧的第二隔离条20,第一隔离条19和第二隔离条20均为台阶状结构,第一隔离条19由上至下设置有三个台阶面,上部台阶面设置有与第一搭接边6下表面的勾面作用面14或毛面作用面15相配合的毛面作用面15或勾面作用面14,中部台阶面设置有与第一凹入部9底部的自粘胶层16相配合连接的隔离膜21,下部台阶面设置有与第二凹入部10的勾面作用面14或毛面作用面15相配合的毛面作用面15或勾面作用面14,当该右侧端部需要搭接时,施工人员直接将第一隔离条19揭离即可,操作方便。第二隔离条20由上至下设置有两个台阶面,上部台阶面设置有与第二搭接边7上表面的自粘胶层16 配合连接的隔离膜21,下部台阶面设置有与第三搭接边8上表面的勾面作用面 14或毛面作用面15相配合的毛面作用面15或勾面作用面14,当该左侧端部需要搭接时,施工人员直接将第二隔离条20揭离即可,操作方便。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参照图4,第一无纺布层1设置有至少两层,相邻两个第一无纺布层1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层18,即支撑层18 可增加第一无纺布层1整体间的刚度,用以防止第一无纺布层1下陷,缩小或阻塞支撑凸块之间的排水通道。其中,支撑层18的边缘可与上下两个第一无纺布层1的边缘压合或粘接为一体。
进一步地,支撑层18为丝网,丝网是由金属丝或化学纤维丝等丝线编织而成的网状结构,在防止第一无纺布层1整体易变形的同时,又不妨碍第一无纺布层1的过滤功能,并且,当第一无纺布层1发生破损时,丝网可起到辅助过滤的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第二无纺布层4下表面可设置有防水涂膜,即加工时,可在第二无纺布层4下表面涂刷一定厚度的防水涂料,经常温胶联固化后,形成一层具有一定坚韧性的防水涂膜,用以增强其防水排水板下部的防水功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支撑凸起5为均沿排水板层2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并列设置的多个条形凸块,即多个条形凸块均沿排水板层2的基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时,条形凸块的长度与排水板层2的基板的长度相等,多个条形凸块均沿排水板层2的基板的宽度方向设置时,条形凸块的长度与排水板层2的基板的宽度相等,以便于将排水板层2的水定向导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防水排水一体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至下层叠设置并且复合为一体的第一无纺布层(1)、排水板层(2)、防水卷材层(3)和第二无纺布层(4),所述排水板层(2)上部设置有多个支撑凸起(5),多个所述支撑凸起(5)的上部均与所述第一无纺布层(1)复合,多个所述支撑凸起(5)之间形成排水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排水一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纺布层(1)的右侧设置有向外延伸的第一搭接边(6),所述防水卷材层(3)的左侧下部设置有向外延伸的第二搭接边(7),所述第二无纺布层(4)的左侧设置有向外延伸的第三搭接边(8),所述防水卷材层(3)右侧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二搭接边(7)的第一凹入部(9),所述第一无纺布层(1)的右侧端部向左侧缩进,与所述防水卷材层(3)共同形成用于容纳所述第三搭接边(8)的第二凹入部(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水排水一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搭接边(6)与所述第一无纺布层(1)的左侧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组件(11),所述第二搭接边(7)与所述第一凹入部(9)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组件(12),所述第三搭接边(8)与所述第二凹入部(10)之间设置有第三连接组件(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水排水一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11)和所述第三连接组件(13)均包括设置有刺毛的勾面作用面(14)和设置有细小纤维的毛面作用面(15);所述第一连接组件(11)中的所述勾面作用面(14)和所述毛面作用面(15),其中一者设置于所述第一搭接边(6)的下表面,另一者设置于所述第一无纺布层(1)的左侧上表面;所述第三连接组件(13)中的所述勾面作用面(14)和所述毛面作用面(15),其中一者设置于所述第三搭接边(8)的上表面,另一者设置于所述第二凹入部(10)的底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水排水一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组件(12)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搭接边(7)上表面和/或所述第一凹入部(9)底面的自粘胶层(16)。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水排水一体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填充所述第一无纺布层(1)和所述第二无纺布层(4)端部之间凹陷处的隔离条(17),所述隔离条(17)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排水板层(2)和所述防水卷材层(3)的左右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排水一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纺布层(1)设置有至少两层,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无纺布层(1)之间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第一无纺布层(1)下陷的支撑层(1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水排水一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18)为丝网。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排水一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无纺布层(4)上设置有防水涂膜。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排水一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凸起(5)为均沿所述排水板层(2)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并列设置的多个条形凸块。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023124.2U CN211646998U (zh) | 2020-01-07 | 2020-01-07 | 防水排水一体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023124.2U CN211646998U (zh) | 2020-01-07 | 2020-01-07 | 防水排水一体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646998U true CN211646998U (zh) | 2020-10-09 |
Family
ID=727037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023124.2U Active CN211646998U (zh) | 2020-01-07 | 2020-01-07 | 防水排水一体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64699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182465A (zh) * | 2022-08-22 | 2022-10-14 | 青岛锐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海绵城市防水板材、海绵城市防水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
-
2020
- 2020-01-07 CN CN202020023124.2U patent/CN21164699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182465A (zh) * | 2022-08-22 | 2022-10-14 | 青岛锐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海绵城市防水板材、海绵城市防水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
CN115182465B (zh) * | 2022-08-22 | 2024-03-12 | 青岛锐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海绵城市防水板材、海绵城市防水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1646998U (zh) | 防水排水一体板 | |
CN103533989A (zh) | 口罩 | |
KR102051495B1 (ko) | 방수방근시트 및 그 시공방법 | |
KR101432707B1 (ko) | 삽입 고정형 조인트를 가진 복합방수용 방수시트 및 이를 이용한 복합방수공법 | |
KR102279090B1 (ko) | 방수방근시트와 구리섬유로 직조한 방근 접합부 보강재를 활용한 방수방근 공법 | |
RU2414367C1 (ru) | Полотнище для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гибких гофрированных соединений переходной секции, в частности, между двумя шарнирно-сочлененными секциями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 |
JP2015505919A (ja) | トンネル用防水シート | |
CN108999346A (zh) | 一种预铺式自粘胶膜防水卷材应用于平面防水的施工方法 | |
CN205976023U (zh) | 涂料型防水层 | |
KR101226187B1 (ko) | 터널용 방수시트 | |
KR20090107178A (ko) | 터널용 방수 구조물 | |
CN214266856U (zh) | 一种复合土工布 | |
CN211395644U (zh) | 免焊接复合型排水板 | |
KR102058881B1 (ko) | 고화매트 시공방법 | |
JP6858484B2 (ja) | 防水シート及びトンネルの防水構造 | |
JP6562214B2 (ja) | 作業用プロテクター | |
JP7117736B2 (ja) | トンネル防排水構造 | |
CN208918069U (zh) | 一种新型的被动式建筑外墙变形缝处理装置 | |
KR20120020017A (ko) | 벨크로띠를 구비한 터널공사용 방수시트와 그 제조장치 및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하는 터널의 방수공법 | |
CN212026214U (zh) | 反应自粘式排水板 | |
JP5636246B2 (ja) | 被覆シートの敷設方法 | |
JP2017089261A (ja) | 排水材及びトンネルの排水構造 | |
CN113417320B (zh) | 衔接型水泥毯及其铺设方法 | |
CN217073604U (zh) | 一种搭接牢固防脱落防水卷材 | |
CN216518026U (zh) | 隧道用粘扣带式土工布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