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18026U - 隧道用粘扣带式土工布 - Google Patents

隧道用粘扣带式土工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18026U
CN216518026U CN202123012739.9U CN202123012739U CN216518026U CN 216518026 U CN216518026 U CN 216518026U CN 202123012739 U CN202123012739 U CN 202123012739U CN 216518026 U CN216518026 U CN 2165180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otextile
main body
bonding area
fixedly arranged
tu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1273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方钦
陈晓斌
王业明
谢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Xianru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Xianru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Xianru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Xianru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01273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180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180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180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ning And Supports F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隧道用粘扣带式土工布,包括:隧道支护层和土工布主体,所述土工布主体固定于所述隧道支护层壁面上;第一粘接区,所述第一粘接区设置在所述土工布主体的一侧边缘位置;第二粘接区,所述第二粘接区设置在所述土工布主体的另一侧边缘位置,且与所述第一粘接区处于不同平面;粘扣带,若干个所述粘扣带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土工布主体的两侧边缘位置,且位于所述第一粘接区和第二粘接区内。该隧道用粘扣带式土工布,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进行铺设的难度更低,效果更好,更进一步的保证了土工布的固定和防护效果,可对缝隙处进行填充,保证土工布致密的铺设效果。

Description

隧道用粘扣带式土工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工布技术领域,具体为隧道用粘扣带式土工布。
背景技术
土工布,又称土工织物,它是由合成纤维通过针刺或编织而成的透水性土工合成材料。土工布是新材料土工合成材料其中的一种,成品为布状,一般宽度为4-6米,长度为50-100米。土工布分为有纺土工布和无纺长丝土工布,土工布具有透水性好、施工方便强力高等显著有优点;
目前我国对土工布使用量的逐渐增加,传统的土工布已经不在适用于全部的施工场景,如应用在隧道内,隧道内的土工布对强度和抗拉伸效果的要求较高,对于土工布的固定效果较差,可能会出现相邻两块土工布边缘位置连接不实出现缝隙的问题,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此外传统的土工布施工难度相对较高,固定效果还有待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隧道用粘扣带式土工布,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提出的相邻两块土工布边缘位置连接不实出现缝隙和固定效果还有待提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隧道用粘扣带式土工布,包括:
隧道支护层和土工布主体,所述土工布主体固定于所述隧道支护层壁面上;
第一粘接区,所述第一粘接区设置在所述土工布主体的一侧边缘位置;
第二粘接区,所述第二粘接区设置在所述土工布主体的另一侧边缘位置,且与所述第一粘接区处于不同平面;
粘扣带,若干个所述粘扣带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土工布主体的两侧边缘位置,且位于所述第一粘接区和第二粘接区内;
凹环,若干个所述凹环固定设置在所述土工布主体上;
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贯穿于所述凹环,并固定在所述隧道支护层中;
外护层,所述外护层贴合在所述土工布主体的外侧;
缝隙填充组件,所述缝隙填充组件设置在所述土工布主体的外侧。
优选的,位于所述第一粘接区和第二粘接区内的粘扣带相互粘接。
优选的,所述土工布主体包括:第一土工布层和第二土工布层,所述第二土工布层位于所述第一土工布层的背离侧,第一土工布层和第二土工布层中部位置固定粘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有:胀塞,若干个所述胀塞固定设置在所述隧道支护层的内壁中,同时位于所述凹环内;胀钉,所述胀钉固定安置在所述胀塞内腔中;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固定安置在所述胀塞的开口端;压片,所述压片固定安置在所述胀钉的受力端。
优选的,所述固定环与所述凹环的形状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缝隙填充组件包括:粘接条,所述粘接条固定贴附在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土工布层缝隙处的外侧;填充条,所述填充条固定安置于所述粘接条的中部,且呈垂直方向设置;胶条,两个所述胶条固定设置在所述粘接条的上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隧道用粘扣带式土工布,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进行铺设的难度更低,效果更好,在对土工布铺设的过程中,通过胀塞可与上的固定环可与可于凹环可与相适配卡接,防止固定后的土工布钉入口出现受力撕裂的情况,可以通过固定环可与对其钉入口进行压紧,此外配合压片可与能够进一步对固定环处的土工布进行压实,更进一步的保证了土工布的固定和防护效果,当对较大面积土工布铺设完成后,还可通过本方案中的缝隙填充组件可与,进一步加强土工布的粘接和防护效果,具体的通过粘接条可与上的两个胶条可与分别贴附在两个土工布的外侧,完成固定和填充,固定完成的粘接条可与内侧的填充条可与将处于相邻两个土工布之间,对缝隙处进行填充,保证土工布致密的铺设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缝隙填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土工布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土工布主体;2、第一粘接区;3、第二粘接区;4、隧道支护层;5、粘扣带;6、凹环;7、固定组件;8、外护层;9、缝隙填充组件;11、第一土工布层;12、第二土工布层;71、胀塞;72、胀钉;73、固定环;74、压片;91、粘接条;92、填充条;93、粘接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隧道用粘扣带式土工布,包括:土工布主体1、第一粘接区2、第二粘接区3、隧道支护层4、粘扣带5、凹环6、固定组件7、外护层8和缝隙填充组件9,土工布主体1固定于隧道支护层4壁面上;第一粘接区2设置在土工布主体1的一侧边缘位置;第二粘接区3设置在土工布主体1的另一侧边缘位置,且与第一粘接区2处于不同平面。
若干个粘扣带5分别固定设置在土工布主体1的两侧边缘位置,且位于第一粘接区2和第二粘接区3内;若干个凹环6固定设置在土工布主体1上;固定组件7贯穿于凹环6,并固定在隧道支护层4中;外护层8贴合在土工布主体1的外侧;缝隙填充组件9设置在土工布主体1的外侧,粘扣带5的设置能过保证本装置相邻两个土工布主体1的粘接效果,避免因施工不当造成的缝隙的问题。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位于第一粘接区2和第二粘接区3内的粘扣带5相互粘接;从而实现降低施工难度的效果。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土工布主体1包括:第一土工布层11和第二土工布层12,第二土工布层12位于第一土工布层11的背离侧,第一土工布层11和第二土工布层12中部位置固定粘接,本方案通过采用两种不同的土工布根据不同的使用特性可将第一土工布层11设置为更加具有抗腐蚀性的材料,同理第二土工布层12为外侧面,优选将其设置为具有抗老化性能的材料。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固定组件7包括有:胀塞71、胀钉72、固定环73和压片74,若干个胀塞71固定设置在隧道支护层4的内壁中,同时位于凹环6内;胀钉72固定安置在胀塞71内腔中;固定环73固定安置在胀塞71的开口端;压片74固定安置在胀钉72的受力端;通过压片74的设置能够保证本装置外侧端受力后防止从钉入口处撕裂,保证土工布的综合性能。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固定环73与凹环6的形状相适配,采用该设计方案能够进一步防止土工布钉入口内侧材料受力撕裂的效果。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缝隙填充组件9包括:粘接条91、填充条92和胶条93,粘接条91固定贴附在相邻两个第二土工布层12缝隙处的外侧;填充条92固定安置于粘接条91的中部,且呈垂直方向设置;两个胶条93固定设置在粘接条91的上表面;采用该设计方案能够保证本相邻两个土工布之间的缝隙处理效果,进一步保证土工布对工程的防护效果。
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具体工作如下。
本装置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将本土工布固定安置于隧道支护层4的外侧,其中本装置优选采用片状的材料,片状的材料能够对需要进行防护的建筑位置进行逐个区域的拼接安装,相比于整卷土工布进行铺设的方案难度更低,效果更好,在对土工布铺设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土工布主体1上预先开设的凹环6的位置确定较佳的固定点,然后向各个凹环6对土工布整体进行固定,确定第一片土工布主体1的安装位置后,然后向对应凹环6内安置胀塞71,然后在向胀塞71内钉入胀钉72,通过胀钉72与胀塞71的配合实现对凹环6以及整体土工布的固定效果,其中位于胀塞71上的固定环73可于凹环6相适配卡接,防止固定后的土工布钉入口出现受力撕裂的情况,可以通过固定环73对其钉入口进行压紧,此外配合压片74能够进一步对固定环73处的土工布进行压实,更进一步的保证了土工布的固定和防护效果,当对第一片土工布固定完成后,在通过第二块土工布上的第一粘接区2或第二粘接区3适配粘接在第一块土工布对应的粘接区,实现第二土工布层12的预先固定效果,放置第二块土工布在后续的固定过程中出现窜动的情况,同理通过上述方案继续使用胀塞71以及胀钉72完成第二块土工布的固定,当对较大面积土工布铺设完成后,还可通过本方案中的缝隙填充组件9,进一步加强土工布的粘接和防护效果,具体的通过粘接条91上的两个胶条93分别贴附在两个土工布的外侧,完成固定和填充,固定完成的粘接条91内侧的填充条92将处于相邻两个土工布之间,对缝隙处进行填充,保证土工布致密的铺设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同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固定安装”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隧道用粘扣带式土工布,其特征在于,包括:
隧道支护层(4)和土工布主体(1),所述土工布主体(1)固定于所述隧道支护层(4)壁面上;
第一粘接区(2),所述第一粘接区(2)设置在所述土工布主体(1)的一侧边缘位置;
第二粘接区(3),所述第二粘接区(3)设置在所述土工布主体(1)的另一侧边缘位置,且与所述第一粘接区(2)处于不同平面;
粘扣带(5),若干个所述粘扣带(5)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土工布主体(1)的两侧边缘位置,且位于所述第一粘接区(2)和第二粘接区(3)内;
凹环(6),若干个所述凹环(6)固定设置在所述土工布主体(1)上;
固定组件(7),所述固定组件(7)贯穿于所述凹环(6),并固定在所述隧道支护层(4)中;
外护层(8),所述外护层(8)贴合在所述土工布主体(1)的外侧;
缝隙填充组件(9),所述缝隙填充组件(9)设置在所述土工布主体(1)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用粘扣带式土工布,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一粘接区(2)和第二粘接区(3)内的粘扣带(5)相互粘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用粘扣带式土工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工布主体(1)包括:
第一土工布层(11)和第二土工布层(12),所述第二土工布层(12)位于所述第一土工布层(11)的背离侧,第一土工布层(11)和第二土工布层(12)中部位置固定粘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用粘扣带式土工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7)包括有:
胀塞(71),若干个所述胀塞(71)固定设置在所述隧道支护层(4)的内壁中,同时位于所述凹环(6)内;
胀钉(72),所述胀钉(72)固定安置在所述胀塞(71)内腔中;
固定环(73),所述固定环(73)固定安置在所述胀塞(71)的开口端;
压片(74),所述压片(74)固定安置在所述胀钉(72)的受力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隧道用粘扣带式土工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73)与所述凹环(6)的形状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用粘扣带式土工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填充组件(9)包括:
粘接条(91),所述粘接条(91)固定贴附在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土工布层(12)缝隙处的外侧;
填充条(92),所述填充条(92)固定安置于所述粘接条(91)的中部,且呈垂直方向设置;
胶条(93),两个所述胶条(93)固定设置在所述粘接条(91)的上表面。
CN202123012739.9U 2021-11-30 2021-11-30 隧道用粘扣带式土工布 Active CN2165180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12739.9U CN216518026U (zh) 2021-11-30 2021-11-30 隧道用粘扣带式土工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12739.9U CN216518026U (zh) 2021-11-30 2021-11-30 隧道用粘扣带式土工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18026U true CN216518026U (zh) 2022-05-13

Family

ID=814655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12739.9U Active CN216518026U (zh) 2021-11-30 2021-11-30 隧道用粘扣带式土工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180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100332A4 (en) DRAINAGE DEVICE.
CN216518026U (zh) 隧道用粘扣带式土工布
JP2015505919A (ja) トンネル用防水シート
CN215483671U (zh) 一种防水卷材压条
CN212128052U (zh) 一种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CN107060842B (zh) 不透明型防水结构隧道铺挂的施工方法
CN218880965U (zh) 一种便于拼接铺设的防排水卷材
CN211646998U (zh) 防水排水一体板
CN210553469U (zh) 一种抗撕裂复合防水卷材
CN210858750U (zh) 复合土工防排水板
JP7117736B2 (ja) トンネル防排水構造
CN217440057U (zh) 一种地铁车站结构全包eva自粘式防水板连接结构
KR20200034927A (ko) 가이드 봉제선에 의해 일체화된 3중층 구조
CN213805505U (zh) 带固定条带的复合防水卷材
CN217073604U (zh) 一种搭接牢固防脱落防水卷材
KR20120020017A (ko) 벨크로띠를 구비한 터널공사용 방수시트와 그 제조장치 및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하는 터널의 방수공법
KR20100088973A (ko) 터널용 방수부재 및 이를 이용한 터널 방수 시공방법
JPS60247000A (ja) 起伏形状遮水シ−トを用いた地下構造物施工方法
KR20090107178A (ko) 터널용 방수 구조물
CN210263440U (zh) 交叉层压膜防水卷材
CN217079176U (zh) 一种湿铺自粘防水卷材
CN214646519U (zh) 一种高分子聚酯复合防水卷材
CN215053289U (zh) 一种高分子预铺防水卷材
CN214531561U (zh) 一种排水板及排水结构
CN213654873U (zh) 浅埋暗挖隧道防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