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42308U - 可折叠的童车 - Google Patents

可折叠的童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42308U
CN211642308U CN201921609110.2U CN201921609110U CN211642308U CN 211642308 U CN211642308 U CN 211642308U CN 201921609110 U CN201921609110 U CN 201921609110U CN 211642308 U CN211642308 U CN 2116423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bar
handle
linkage
cen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0911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一恒
苏长明
赵国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oxing Shangyu Rixing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oxing Shangyu Rixing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oxing Shangyu Rixing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oxing Shangyu Rixing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0911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423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423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423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rriages For Children, Sleds, And Other Hand-Operated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折叠的童车,包括后脚杆以及分别与所述后脚杆转动配合的前脚杆和手把杆,还包括:滑动安装于手把杆的第一滑动件,第一滑动件与手把杆间具有相互配合以锁定童车处于展开状态的锁定机构;锁定机构包括:相对手把杆伸缩活动且与手把杆上解锁按钮联动的锁销,和设置于第一滑动件且配合锁销插入锁定的锁槽;连接在前脚杆和所述后脚杆之间的折叠连杆;滑动安装于折叠连杆第二滑动件;铰接于后脚杆的联动杆,该联动杆的两端还分别与第一滑动件和第二滑动件铰接;童车在收折状态下,前脚杆和手把杆分别从后脚杆的两相对侧向后脚杆靠拢,折叠连杆收纳在前脚杆与后脚杆之间,所述联动杆靠拢所述后脚杆。

Description

可折叠的童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童车领域,特别是涉及可折叠的童车。
背景技术
现有童车的车架多为可折叠结构,从结构上看既有多关节的复杂连杆机构,也有相对简洁的连杆类型。
相关技术文件公开了一种快速收折的儿童车架,包括前腿组、后脚组、手把组、两个折叠结构,各折叠结构包括下关节、上关节、关节支撑座:在各个折叠结构中,下关节与前腿组连接:上关节与子把组连接:关节支撑座与后脚组连接:下关节与关节支撑座可转动连接,上关节与关节支撑座可转动连接:能使下关节、上关节相互间产生相反方向连动转动的连动连杆其一端与上关节可转动连接,所述连动连杆其另一端与下关节可转动连接:还包括能限制下关节、上关节相对关节支撑座转动的控制机构。
与现有技术类似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其车架包括前脚杆、后脚杆以及把手杆,三者通过一铰链机构相对转动配合,铰链机构既可以是单轴结构也可以具有多个旋转轴线的多轴结构;前脚杆、后脚杆以及把手杆的相对旋转可以实现车架的收折与展开;但此类结构中因为杆件连接关系的问题,展开和收折的车架整体体积的变化幅度和收折后的平整程度都存在一定局限。
实用新型内容
可折叠的童车,包括后脚杆以及分别与所述后脚杆转动配合的前脚杆和手把杆,所述童车还包括:
滑动安装于所述手把杆的第一滑动件,所述第一滑动件与手把杆间具有相互配合以锁定童车处于展开状态的锁定机构;所述的锁定机构包括:相对手把杆伸缩活动且与手把杆上解锁按钮联动的锁销,和设置于所述第一滑动件且配合所述锁销插入锁定的锁槽;
连接在所述前脚杆和所述后脚杆之间的折叠连杆;
滑动安装于所述折叠连杆第二滑动件;
铰接于所述后脚杆的联动杆,该联动杆的两端还分别与所述第一滑动件和所述第二滑动件铰接;
所述童车在收折状态下,所述前脚杆和所述手把杆分别从所述后脚杆的两相对侧向所述后脚杆靠拢,所述折叠连杆收纳在所述前脚杆与所述后脚杆之间,所述联动杆靠拢所述后脚杆。
以下还提供了若干可选方式,但并不作为对上述总体方案的额外限定,仅仅是进一步的增补或优选,在没有技术或逻辑矛盾的前提下,各可选方式可单独针对上述总体方案进行组合,还可以是多个可选方式之间进行组合。
可选的,所述联动杆与第二滑动件的铰接点偏离所述第二滑动件的轴向中心。
可选的,所述手把杆的至少一部分为带有安装室的空心结构,所述锁销滑动设置在所述安装室内,所述安装室的侧壁上开设有供所述锁销延伸进入所述锁槽的避让孔,所述安装室内还设有驱动所述锁销进入所述锁槽的弹簧。
可选的,所述第一滑动件具有筒状部,且通过该筒状部滑动套设在所述手把杆上,所述锁槽开设于所述筒状部的内壁;
所述筒状部的内壁还设有用于推动所述锁销缩回避让孔的导槽,导槽内具有作用于锁销且由第一滑动件边缘逐渐向锁槽延伸的坡面。
可选的,手把杆和所述前脚杆共同绕第一转动中心与所述后脚杆转动配合,展开状态下所述手把杆、所述前脚杆和所述后脚杆自所述第一转动中心辐射分布;其中手把杆底端、前脚杆顶端和后脚杆顶端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一转动中心;
所述联动杆与第二滑动件的铰接点位于第二滑动件靠近所述后脚杆的一侧。
可选的,所述联动杆相对于所述后脚杆绕第二转动中心转动配合,所述联动杆包括处在所述第二转动中心两侧的第一联动段和第二联动段,且所述第一联动段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联动段的长度。
可选的,所述第二转动中心与后脚杆底端之间的距离大于与后脚杆顶端的距离;所述第二联动段长度小于所述第二转动中心至所述后脚杆顶端的距离;
可选的,所述折叠连杆包括绕第三转动中心相互铰接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其中所述第一连杆远离所述第三转动中心的一端与所述前脚杆铰接,所述第二连杆远离所述第三转动中心的一端与所述后脚杆铰接;所述第二滑动件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杆上。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杆为弯折杆,所述第一连杆上就近第三转动中心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错位异轴。
可选的,所述手把杆包括由第一转动中心向外延伸的主杆以及与主杆末端部位相连的延长杆,所述延长杆相对于所述主杆转动配合或伸缩配合,童车在收折状态下,主杆末端、后脚杆底端、前脚杆底端三者相互邻近。
本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车架的收折展开过程稳定,变化幅度大,在展开状态下能够为用户提供足够的使用空间,在收折状态下方便用户搬运和存放。
本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其余有益技术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进一步阐释。
附图说明
图1为可折叠的童车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童车的侧视图;
图3为图1中童车内折叠连杆和联动杆的展开配合图;
图4为图1中童车内第一滑动件与手把杆的锁定配合图;
图5为折叠连杆6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手把杆;11、延长杆;2、前脚杆;3、后脚杆;4、第一滑动件;5、第二滑动件;6、折叠连杆;61、第一连杆;62、第二连杆;7、联动杆;8、锁销; 9、弹簧;10、拉绳;11、解锁按钮;12、延长杆;13、安装室;14、结构件;41、锁槽;42、导槽;43、坡面;44、筒状部;71、第一联动段;72、第二联动段;101、第一转动中心;102、第二转动中心;103、第三转动中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时,它可以直接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申请中所表述的前脚杆2和后脚杆3指代的童车正向推行时的前后关系,并不局限于绝对方向上的前后,例如当用户站立于童车后方,对手把杆1施加拉力以驱动童车后退时,前脚杆2就位于后脚杆3行进方向上的后侧。
本申请中所表述的距离,角度,长度,以及比例等都是在运动关系简图的基础上的,例如假设联动杆7为弯曲的异形部件时,联动杆7的长度为两端连接直线的长度;再例如联动杆7摆动角度的描述中,摆动角度所指的联动杆7 两端实际与其他部件铰接的作用点之间的连线所摆动的角度,其余同理。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折叠的童车,包括后脚杆3以及分别与后脚杆3转动配合的前脚杆2和手把杆1,童车还包括:
滑动安装于手把杆1的第一滑动件4,第一滑动件4与手把杆1间具有相互配合以锁定童车处于展开状态的锁定机构;锁定机构包括:相对手把杆1伸缩活动且与手把杆1上解锁按钮11联动的锁销8,和设置于第一滑动件4且配合锁销8插入锁定的锁槽41;
连接在前脚杆2和后脚杆3之间的折叠连杆6;
滑动安装于折叠连杆6的第二滑动件5;
铰接于后脚杆3的联动杆7,该联动杆7的两端还分别与第一滑动件4和第二滑动件5铰接;
童车在收折状态下,前脚杆2和手把杆1分别从后脚杆3的两相对侧向后脚杆3靠拢,折叠连杆6收纳在前脚杆2与后脚杆3之间,联动杆7靠拢后脚杆3。
本实施例中的车架收折和展开的动作主要通过联动杆7同步后脚杆3、前脚杆2以及手把杆1。解锁锁定机构后,当手把杆1运动时,会带动第一滑动件4 的相对运动;第一滑动件4的运动会驱动联动杆7运动,联动杆7铰接于后脚杆3上,一端的运动会导致另一端的随动从而导致第二滑动件5的运动;第二滑动件5的运动会导致折叠连杆6运动,折叠连杆6连接在前脚杆2和后脚杆3 之间从而导致前脚杆2和后脚杆3的相对运动;因此在本实施例的童车车架中,杆件能够相互制动,从而实现了车架的同步收折或展开,而收折或展开过程中各杆件位置、连接等关系的变化通过第一滑动件4和第二滑动件5释放,保证了车架稳定性的同时优化了车架变化的过程。
如图4所示,锁销8与手把杆1顶端的解锁按钮11通过拉绳10(图中为便于描述,直接将拉绳10引出,仅作为结构展示说明)联动,即拉绳10的一端固定于解锁按钮11,另一端连接至锁销8;该拉绳10、解锁按钮11和锁销8的联动方式为本领域常规技术,本实施例不再具体描述。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联动杆7与第二滑动件5的铰接点104偏离第二滑动件5的轴向中心;在联动杆7转动时,更容易带动第二滑动件5运动,便于车架收折或展开操作。
童车的车架一般包括相对布置的两侧架,两侧架之间通过连接件相互连接;就任一侧架而言,则包括一根后脚杆3、一根前脚杆2和一根手把杆1,连接件一般可采用横杆等方式,例如两侧架中的后脚杆3之间通过作为连接件的第一横杆相互固定,使得收展车架时两根后脚杆3同步运动,第一横杆的数量可以根据强度需要以及空间的干涉情况相应设置。两侧架中的前脚杆2和手把杆1 之间的连接件同理。同一侧架中为了避免折叠干涉,相关部件在车架的宽度方向上可略有错位。
童车领域中,杆件为了降低重量或者内置管线等原因选用管件,但是不论是管件还是杆件,核心目的都是为了传递力矩,支撑车架关系,因此本文中的杆件也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利于空心的管件等能够支撑多向力矩从而抗拉,抗压,抗弯的部件。
第一滑动件4和第二滑动件5在实际场景中也有多种形式,例如套设在杆件上滑套,滑动安装在管件内滑块,通过滑槽等形式安装在部件上的滑座等等,上述的各种形式的都应当认为是属于第一滑动件4和第二滑动件5的类型。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手把杆1的至少一部分为带有安装室13的空心结构,锁销8滑动设置在安装室13内,安装室13的侧壁上开设有供锁销8延伸进入锁槽41的避让孔(图中未示出,被凸出的锁销8遮盖),安装室13内还设有驱动锁销进入锁槽的弹簧9。
本实施例中的手把杆为空心的管状结构,在童车展开后,与第一滑动件4 位置对应的手把杆内固定一结构件14,安装室13设置在结构件14内,避让孔设置在与安装室13开口对应的手把杆1上,在弹簧9的驱动下,始终保持锁销 8穿过避让孔。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滑动件4具有筒状部,且通过该筒状部滑动套设在手把杆1上,锁槽41开设于筒状部44的内壁;筒状部44的内壁还设有用于推动锁销8缩回避让孔的导槽42,导槽42内具有作用于锁销且由第一滑动件边缘逐渐向锁槽延伸的坡面43。
第一滑动件4通过其上的筒状部44活动套装在手把杆1上,锁销8在弹簧的驱动下伸出手把杆1外,在童车向完全展开进行操作时,锁销8先进入筒状部44内壁的导槽内并抵住坡面43,逐渐推动锁销8缩回避让孔,直至越过整个坡面43,弹簧9驱动锁销8,插入锁槽41内锁定,保持童车展开。
在另一实施例中,联动杆71与第二滑动件5的铰接点104位于第二滑动件 5靠近后脚杆3的一侧。
在童车展开后,联动杆71位于铰接点104的一端更加靠近后脚杆3,该端与后脚杆3间距更小,即第二滑动件5在折叠连杆6上最大的行程,展开后的折叠连杆6张角更大,使车架更加稳定。
在另一实施例中,手把杆1和前脚杆2共同绕第一转动中心101与后脚杆3 转动配合,展开状态下手把杆1、前脚杆2和后脚杆3自第一转动中心101辐射分布;
其中手把杆1底端、前脚杆2顶端和后脚杆3顶端分别延伸至第一转动中心101。
后脚杆3、前脚杆2和手把杆1绕第一转动中心101转动配合,具体安装时可设置一枢轴,后脚杆3、前脚杆2和手把杆1三者在枢轴位置沿轴向依次叠置且通过该枢轴转动配合,枢轴可以是单独的部件,也可以是与三者中的一者为采用一体结构,后文中其他转动中心同理。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联动杆7相对于后脚杆3绕第二转动中心 102转动配合,联动杆7包括处在第二转动中心102两侧的第一联动段71和第二联动段72,且第一联动段71的长度大于第二联动段72的长度。
联动杆7通过两端围绕第二转动中心102的转动来实现第一滑动件4和第二滑动件5的运动关系,第一联动段71和第二联动段72的长度关系也直接影响到后脚杆3、前脚杆2以及手把杆1的联动关系和运动速率的比例。能够根据不同的使用情况和杆件之间的连接关系按需调整。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联动段71的长度与第二联动段72的长度的比例L1: L2为5至10。
L1:L2的比例设置在5至10能够保证第一滑动件4和第二滑动件5之间较大的运动速率差距,从而提高第一滑动件4和第二滑动件5的传动效率,提高车架收折和展开的速率,优化使用感受。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转动中心102与后脚杆3底端之间的距离大于与后脚杆3顶端的距离。
因为车架的收折和展开是由联动杆7实现传动的,因此通过第二转动中心 102铰接联动杆7的后脚杆3是可以理解为是车架收折或展开的中心部件,即手把杆1和前脚杆2是相对于后脚杆3分别远离或靠近的,因此在后脚杆3上,第二转动中心102与第一转动中心101的距离,即第二转动中心102与后脚杆3 顶端的距离直接决定了车架的收折和展开的形态;而第二转动中心102与后脚杆3底端的距离决定了车架展开和收折过程中与地面支点之间的距离,也会直接影响车架展开或收折过程作用力的力臂。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转动中心102与后脚杆3底端之间的距离与后脚杆3顶端的距离比例L3:L4为2.5至 6。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联动段72长度小于第二转动中心102至后脚杆3顶端的距离。
第二联动段72长度与第二转动中心102至后脚杆3顶端的距离之间的关系决定了前脚杆2和后脚杆3之间的空间能够直接收容第二滑动件5,(在实际使用中,可以通过异形连接件克服该问题)因此第二联动段72长度小于第二转动中心102至后脚杆3顶端的距离的设计,能够简化车架结构,为车架提供更简洁的外观,方便生产和安装。
在另一实施例中,折叠连杆6包括绕第三转动中心103相互铰接的第一连杆61和第二连杆62,其中第一连杆61远离第三转动中心103的一端与前脚杆 2铰接,第二连杆62远离第三转动中心103的一端与后脚杆3铰接;第二滑动件5安装在第二连杆62上。
折叠连杆6通过第一连杆61和第二连杆62的相对位置变化改变在前后方向上的投影长度,从而联动前脚杆2和后脚杆3。第二滑动件5安装在第二连杆 62上能够更靠近后脚杆3,也就是第二转动中心102,方便布置,避免了车架在收折和展开过程中杆件产生大幅度的移动。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连杆61为弯折杆,第一连杆61上就近第三转动中心103的一端与第二连杆62错位异轴。车架收折时,弯折的第一连杆61为活动的第二连杆62提供活动避让位置,避免两者相互干涉。
在另一实施例中,童车在展开状态切换至收折状态过程中,联动杆7绕第二转动中心102的摆动角度为钝角。
联动杆7的摆动角度决定了第一滑动件4和第二滑动件5的运动行程,在本实施例所公开的车架方案中,为满足收折和展开过程,联动杆7绕第二转动中心102的摆动角度为钝角。
在另一实施例中,童车在展开状态切换至收折状态过程中,第一滑动件4 向后脚杆3底端靠拢,第二滑动件5向后脚杆3顶端靠拢。
童车车架的收折和展开过程伴随着联动杆7围绕第二转动中心102旋转的过程,在本实施例中,车架收折过程中,联动杆7顺时针旋转,位于联动杆7 顶端的第一滑动件4为向后脚杆3位于图中的方向的底端靠拢,第二滑动件5 向后脚杆3位于图中的方向的顶端靠拢,从而实现车架的收折。
在另一实施例中,手把杆1包括由第一转动中心101向外延伸主杆以及与主杆末端(图未示)部位相连的延长杆12(也可理解为推车的扶手杆,解锁按钮11置于该扶手杆的中部),延长杆12相对于主杆转动配合或伸缩配合,童车在收折状态下,主杆末端、后脚杆3底端、前脚杆2底端三者相互邻近。
该设计的能够实现车架的完全收折,当主杆末端、后脚杆3底端、前脚杆2 底端时,车架从立体的展开状态转为较为扁平的收折状态,方便用于的搬运和存放。
对图1~图4中童车进行收折和展开的操作过程如下:
当车架从展开进入收折状态时,手把杆1以第一转动中心101为旋转中心以图中顺时针方向靠近后脚杆3,此时第一滑动件4驱动联动杆7产生图中顺时针方向旋转,带动第二滑动件5背向后脚杆3运动,因为相对位置关系和长度的影响,折叠连杆6的第三转动中心103产生以图中向上方向运动的趋势,导致折叠连杆6在前后方向的投影长度变短,牵拉前脚杆2靠近后脚杆3,整体车架由展开状态进入收折状态。
当车架完全进入收折状态时,前脚杆2和手把杆1贴靠在后脚杆3的两侧,第三转动中心103靠近第一转动中心101且位于第一转动中心101和第二转动中心102之间,联动杆7贴靠在后脚杆3位于手把杆1的一侧,第二滑动件5 贴靠在第三转动中心103。
车架展开过程反向操作即可,因此不再赘述。
在另一实施例中,若使童车满足更大的承重,或童车内设有双座椅或多座椅,第一滑动件4、第二滑动件5、折叠连杆6和联动杆7可以设置为两组,分别安装在车架两侧,与车架两侧的手把杆1、前脚杆2和后脚杆3采用前述相同的结构配合;两组内的第一滑动件4与手把杆1间的锁定结构也联动,通过解锁按钮11同步解锁。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体现在同一附图中时,可视为该附图也同时披露了所涉及的各个实施例的组合例。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可折叠的童车,包括后脚杆以及分别与所述后脚杆转动配合的前脚杆和手把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童车还包括:
滑动安装于所述手把杆的第一滑动件,所述第一滑动件与手把杆间具有相互配合以锁定童车处于展开状态的锁定机构;所述的锁定机构包括:相对手把杆伸缩活动且与手把杆上解锁按钮联动的锁销,和设置于所述第一滑动件且配合所述锁销插入锁定的锁槽;
连接在所述前脚杆和所述后脚杆之间的折叠连杆;
滑动安装于所述折叠连杆第二滑动件;
铰接于所述后脚杆的联动杆,该联动杆的两端还分别与所述第一滑动件和所述第二滑动件铰接;
所述童车在收折状态下,所述前脚杆和所述手把杆分别从所述后脚杆的两相对侧向所述后脚杆靠拢,所述折叠连杆收纳在所述前脚杆与所述后脚杆之间,所述联动杆靠拢所述后脚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杆与第二滑动件的铰接点偏离所述第二滑动件的轴向中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把杆的至少一部分为带有安装室的空心结构,所述锁销滑动设置在所述安装室内,所述安装室的侧壁上开设有供所述锁销延伸进入所述锁槽的避让孔,所述安装室内还设有驱动所述锁销进入所述锁槽的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折叠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件具有筒状部,且通过该筒状部滑动套设在所述手把杆上,所述锁槽开设于所述筒状部的内壁;
所述筒状部的内壁还设有用于推动所述锁销缩回避让孔的导槽,导槽内具有作用于锁销且由第一滑动件边缘逐渐向锁槽延伸的坡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手把杆和所述前脚杆共同绕第一转动中心与所述后脚杆转动配合,展开状态下所述手把杆、所述前脚杆和所述后脚杆自所述第一转动中心辐射分布,其中手把杆底端、前脚杆顶端和后脚杆顶端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一转动中心;
所述联动杆与第二滑动件的铰接点位于第二滑动件靠近所述后脚杆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杆相对于所述后脚杆绕第二转动中心转动配合,所述联动杆包括处在所述第二转动中心两侧的第一联动段和第二联动段,且所述第一联动段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联动段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折叠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中心与后脚杆底端之间的距离大于与后脚杆顶端的距离;
所述第二联动段长度小于所述第二转动中心至所述后脚杆顶端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连杆包括绕第三转动中心相互铰接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其中所述第一连杆远离所述第三转动中心的一端与所述前脚杆铰接,所述第二连杆远离所述第三转动中心的一端与所述后脚杆铰接;所述第二滑动件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杆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折叠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为弯折杆,所述第一连杆上就近第三转动中心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错位异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把杆包括由第一转动中心向外延伸的主杆以及与主杆末端部位相连的延长杆,所述延长杆相对于所述主杆转动配合或伸缩配合,童车在收折状态下,主杆末端、后脚杆底端、前脚杆底端三者相互邻近。
CN201921609110.2U 2019-09-25 2019-09-25 可折叠的童车 Active CN2116423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09110.2U CN211642308U (zh) 2019-09-25 2019-09-25 可折叠的童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09110.2U CN211642308U (zh) 2019-09-25 2019-09-25 可折叠的童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42308U true CN211642308U (zh) 2020-10-09

Family

ID=726812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09110.2U Active CN211642308U (zh) 2019-09-25 2019-09-25 可折叠的童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4230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60005A (zh) * 2022-02-22 2022-05-31 深圳市惠贝贝科技有限公司 婴儿车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60005A (zh) * 2022-02-22 2022-05-31 深圳市惠贝贝科技有限公司 婴儿车
CN114560005B (zh) * 2022-02-22 2023-08-25 深圳市惠贝贝科技有限公司 婴儿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680883U (zh) 折叠儿童推车
EP2946985B1 (en) Baby stroller
EP3878713B1 (en) Rotational joint and product for children provided with same
CN111409686B (zh) 后轮可收合的车架
KR20220114072A (ko) 차량 프레임 접힘기구, 차량 프레임 잠금기구, 등받이 잠금해제기구 및 유모차
CN210822332U (zh) 折叠手推车
CN211642308U (zh) 可折叠的童车
CN110723191A (zh) 折叠儿童推车
CN210555069U (zh) 可折叠的童车
CN110937009A (zh) 可折叠的车架以及童车
CN107161200B (zh) 婴幼儿手推车
CN113511251B (zh) 儿童拖车
CN211918800U (zh) 童车车架
CN215904565U (zh) 儿童拖车
CN211076034U (zh) 便于收折的儿童手推车
CN210122133U (zh) 一种童车
CN210653254U (zh) 一种童车骨架
CN208915233U (zh) 婴儿推车
CN211943453U (zh) 儿童手推车
CN211076032U (zh) 联动收折的儿童手推车
CN112009554A (zh) 儿童推车
CN210822418U (zh) 联动收折的童车
CN210822419U (zh) 座椅可折叠的童车
CN217532962U (zh) 一种儿童推车车架
CN211391419U (zh) 一种关节组件及儿童推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