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24017U - 一种铁路到发线防溜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铁路到发线防溜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24017U
CN211624017U CN202020138117.7U CN202020138117U CN211624017U CN 211624017 U CN211624017 U CN 211624017U CN 202020138117 U CN202020138117 U CN 202020138117U CN 211624017 U CN211624017 U CN 2116240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sing
railway
departure
cap
driv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3811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启关
贾向东
张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Hepu Railw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Hepu Railw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Hepu Railw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Hepu Railw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3811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240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240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240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ing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铁路到发线防溜驱动装置,包括壳体和壳盖,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壳盖的底部设置有凸块,且凸块卡接有凹槽的内表面,所述壳体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部通过聚氨酯胶粘接有橡胶减震垫,所述壳体左侧的内表面连通有排风箱,所述壳体右侧的内表面连通有第一通风箱,所述壳体的正表面连通有第二通风箱。本实用新型通过凹槽、凸块、壳盖、第一通风箱、第二通风箱、排风箱和橡胶减震垫的作用,解决了目前到发线驱动装置在使用时,均长时间滞留在户外进行工作,缺乏外界防护,导致灰尘和雨水很容易进入驱动装置内部,降低了其使用寿命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铁路到发线防溜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铁路到发线防溜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到发线的交通工程术语,是指用于接发旅客列车与货物列车的线路,到发线有效长度是指能停放货物列车而不影响相邻股道作业的最大长度,到发线的使用过程中需要用到以电机为驱动动力,内撑式双轨头制动,弹簧施压,机械传动,具有自锁闭功能的静、动态防溜装置。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目前到发线驱动装置在使用时,均长时间滞留在户外进行工作,缺乏外界防护,导致灰尘和雨水很容易进入驱动装置内部,降低了其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铁路到发线防溜驱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铁路到发线防溜驱动装置,包括壳体和壳盖,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壳盖的底部设置有凸块,且凸块卡接有凹槽的内表面,所述壳体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部通过聚氨酯胶粘接有橡胶减震垫,所述壳体左侧的内表面连通有排风箱,所述壳体右侧的内表面连通有第一通风箱,所述壳体的正表面连通有第二通风箱。
优选的,所述壳盖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壳盖左右两侧的前后两端均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活动卡板,所述壳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卡块,且卡块卡接于活动卡板的内侧,所述卡块的内侧设置有锁体。
优选的,所述橡胶减震垫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驱动装置本体,所述驱动装置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散热片。
优选的,所述排风箱内腔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风扇,所述排风箱内腔的左端设置有防尘网。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风箱内腔的右端设置有第一滤尘网,所述第一通风箱内腔的左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风扇。
优选的,所述第二通风箱的内腔从前向后一侧设置有第二滤尘网和半导体制冷片以及第三风扇,且半导体制冷片的数量为四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凹槽和凸块的作用,保障了壳体和壳盖的密封性,通过壳盖的作用,实现对驱动装置进行雨水防护的能力,通过第一通风箱和第二通风箱以及排风箱的作用,具备了对壳体内部输送冷风和过滤空气的能力,实现对驱动装置本体进行散热和防尘的目的,设置了橡胶减震垫,实现对驱动装置本体工作时进行减震的目的,通过以上结构配合的作用,解决了目前到发线驱动装置在使用时,均长时间滞留在户外进行工作,缺乏外界防护,导致灰尘和雨水很容易进入驱动装置内部,降低了其使用寿命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通风箱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固定块;3、排风箱;4、防尘网;5、第一风扇;6、活动卡板;7、凹槽;8、把手;9、壳盖;10、凸块;11、第一滤尘网;12、第二风扇;13、第一通风箱;14、散热片;15、驱动装置本体;16、橡胶减震垫;17、半导体制冷片;18、第二通风箱;19、卡块;20、锁体;21、第二滤尘网;22、第三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壳体1、固定块2、排风箱3、防尘网4、第一风扇5、活动卡板6、凹槽7、把手8、壳盖9、凸块10、第一滤尘网11、第二风扇12、第一通风箱13、散热片14、驱动装置本体15、橡胶减震垫16、半导体制冷片17、第二通风箱18、卡块19、锁体20、第二滤尘网21和第三风扇22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请参阅图1-3,一种铁路到发线防溜驱动装置,包括壳体1和壳盖9,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凹槽7,壳盖9的底部设置有凸块10,且凸块10卡接有凹槽7的内表面,保障了壳体1和壳盖9的密封性,通过壳盖9的作用,实现对驱动装置进行雨水防护的能力,壳盖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把手8,壳盖9左右两侧的前后两端均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活动卡板6,壳体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卡块19,且卡块19卡接于活动卡板6的内侧,卡块19的内侧设置有锁体20,壳体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固定块2的顶部通过聚氨酯胶粘接有橡胶减震垫16,实现对驱动装置本体15工作时进行减震的目的,橡胶减震垫1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驱动装置本体15,驱动装置本体15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散热片14,壳体1左侧的内表面连通有排风箱3,排风箱3内腔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风扇5,排风箱3内腔的左端设置有防尘网4,壳体1右侧的内表面连通有第一通风箱13,第一通风箱13内腔的右端设置有第一滤尘网11,第一通风箱13内腔的左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风扇12,壳体1的正表面连通有第二通风箱18,第二通风箱18的内腔从前向后一侧设置有第二滤尘网21和半导体制冷片17以及第三风扇22,且半导体制冷片17的数量为四个,通过第一通风箱13和第二通风箱18以及排风箱3的作用,具备了对壳体1内部输送冷风和过滤空气的能力,实现对驱动装置本体15进行散热和防尘的目的。
使用时,通过凹槽7和凸块10的作用,保障了壳体1和壳盖9的密封性,通过壳盖9的作用,实现对驱动装置进行雨水防护的能力,通过第一通风箱13和第二通风箱18以及排风箱3的作用,具备了对壳体1内部输送冷风和过滤空气的能力,实现对驱动装置本体15进行散热和防尘的目的,设置了橡胶减震垫16,实现对驱动装置本体15工作时进行减震的目的,通过以上结构配合的作用,解决了目前到发线驱动装置在使用时,均长时间滞留在户外进行工作,缺乏外界防护,导致灰尘和雨水很容易进入驱动装置内部,降低了其使用寿命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铁路到发线防溜驱动装置,包括壳体(1)和壳盖(9),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凹槽(7),所述壳盖(9)的底部设置有凸块(10),且凸块(10)卡接有凹槽(7)的内表面,所述壳体(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所述固定块(2)的顶部通过聚氨酯胶粘接有橡胶减震垫(16),所述壳体(1)左侧的内表面连通有排风箱(3),所述壳体(1)右侧的内表面连通有第一通风箱(13),所述壳体(1)的正表面连通有第二通风箱(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到发线防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盖(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把手(8),所述壳盖(9)左右两侧的前后两端均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活动卡板(6),所述壳体(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卡块(19),且卡块(19)卡接于活动卡板(6)的内侧,所述卡块(19)的内侧设置有锁体(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到发线防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减震垫(1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驱动装置本体(15),所述驱动装置本体(15)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散热片(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到发线防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箱(3)内腔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风扇(5),所述排风箱(3)内腔的左端设置有防尘网(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到发线防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风箱(13)内腔的右端设置有第一滤尘网(11),所述第一通风箱(13)内腔的左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风扇(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到发线防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风箱(18)的内腔从前向后一侧设置有第二滤尘网(21)和半导体制冷片(17)以及第三风扇(22),且半导体制冷片(17)的数量为四个。
CN202020138117.7U 2020-01-21 2020-01-21 一种铁路到发线防溜驱动装置 Active CN2116240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38117.7U CN211624017U (zh) 2020-01-21 2020-01-21 一种铁路到发线防溜驱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38117.7U CN211624017U (zh) 2020-01-21 2020-01-21 一种铁路到发线防溜驱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24017U true CN211624017U (zh) 2020-10-02

Family

ID=726193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38117.7U Active CN211624017U (zh) 2020-01-21 2020-01-21 一种铁路到发线防溜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2401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50504A (zh) * 2020-12-05 2021-02-09 陕西天赟轩越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电一体化电机用防护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50504A (zh) * 2020-12-05 2021-02-09 陕西天赟轩越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电一体化电机用防护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56447U (zh) 一种散热抗震型新能源汽车用电池防护箱
CN211624017U (zh) 一种铁路到发线防溜驱动装置
WO2021195808A1 (zh) 一种高性能电池组的防护结构
CN212874674U (zh) 一种散热防尘电池箱
CN210984798U (zh) 一种电动环卫车的具有散热功能的电池箱
CN111043813A (zh) 一种基于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设备
CN213861880U (zh) 一种电动汽车增程器降噪装置
CN111755645A (zh) 一种减震散热的汽车电池存放装置
CN204726442U (zh) 一种高速列车的顶置式空调机组安装结构
CN210723134U (zh) 一种具有减震和散热功能的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箱
CN213451436U (zh) 一种汽车盘式刹车片
CN110539658B (zh) 一种用于电动车辆可对流散热的无线充电发射器抗压装置
CN209959348U (zh) 一种新型自散热发电机
CN214565682U (zh) 一种客车发动机舱散热结构
CN218040408U (zh) 一种应用于强电工程的电柜
CN216232021U (zh) 一种5g车联网用车载显示屏
CN114824615B (zh) 一种高强度轻量化新能源汽车电池包壳体
CN212195103U (zh) 一种汽车清洁能源动力箱
CN210110995U (zh) 一种具有底部散热风道的电池包
CN213520224U (zh) 一种电动车用锂电池盒
CN216311946U (zh) 一种电瓶车蓄电池用电池盒
CN216805427U (zh) 一种新型轨道交通的设备舱底板总成
CN216216235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
CN210778758U (zh) 一种散热型聚合物锂电池
CN218316977U (zh) 一种高温防护套件安装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