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21049U - 一种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21049U
CN211621049U CN201922456133.0U CN201922456133U CN211621049U CN 211621049 U CN211621049 U CN 211621049U CN 201922456133 U CN201922456133 U CN 201922456133U CN 211621049 U CN211621049 U CN 2116210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water baffle
sewer
pavement structure
concrete pav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5613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志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Zhaoshuo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Zhaoshuo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Zhaoshuo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Zhaoshuo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5613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210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210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210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其包括沥青面层,沥青面层的两侧设置有排水沟,排水沟设置有空心圆环,空心圆环通过第一排水口连通有下水道,第一排水口内覆盖并滑动连接有第一挡水板,空心圆环下方于下水道内通过连杆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和第一挡水板之间设置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板和第一挡水板连接,第一挡水板内部中空,第一挡水板的上部开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进水口,第一挡水板的下部开设有与下水道连通的泄水口,泄水口的直径小于进水口的直径。本实用新型具有便于排水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沥青道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沥青路面是指在矿质材料中掺入路用沥青材料铺筑的各种类型的路面。沥青结合料提高了铺路用粒料抵抗行车和自然因素对路面损害的能力,使路面平整少尘、不透水、经久耐用。因此,沥青路面是道路建设中一种被最广泛采用的高级路面。
现有的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898105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沥青路面结构,其包括沥青面层,沥青面层的两端设置有排水沟,排水沟连通有进水口,进水口顶端安装有防护盖,防护盖上设有通孔,通孔中设有圆板,圆板沿进水口的高度滑移连接于通孔,排水沟中设有支撑板,支撑板和圆板之间设有多个第二弹性件。当雨天雨水比较多时,在雨水的重力作用下,圆板竖直向下运动将通孔打开,此时圆板抵压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形成弹力;当通孔打开后,可以加快雨水的排出速度,这样可以防止雨水在路面上淤积;当雨水量减少时,第二弹性件会推动圆板向上运动将通孔堵住,此时少量的雨水从下水口流入排水沟,这样可以有效地阻止沙石等比较大的物质进入排水沟内。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因为第二弹性件具有一定的弹力,所以光靠雨水的重力难以使得圆板下降很多高度,从而导致通孔打开的程度较小,不利于排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具有便于排水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包括沥青面层,所述沥青面层的两侧设置有排水沟,所述排水沟设置有空心圆环,所述空心圆环通过第一排水口连通有下水道,所述第一排水口内覆盖并滑动连接有第一挡水板,所述空心圆环下方于所述下水道内通过连杆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和所述第一挡水板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板和所述第一挡水板连接,所述第一挡水板内部中空,所述第一挡水板的上部开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进水口,所述第一挡水板的下部开设有与所述下水道连通的泄水口,所述泄水口的直径小于所述进水口的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雨天雨水比较多时,雨水通过进水口进入到第一挡水板中增加第一挡水板的重量,使得第一挡水板可以在雨水的重力以及自身重量增加的情况下,可以使得弹簧收缩,第一挡水板得以从第一排水口中顺利下降,从而使得第一挡水板不会对第一排水口造成阻挡,同时尽量增大第一排水口与第一挡水板之间的间距,进而使得更多雨水可以通过第一排水口中进入到下水道中,具有便于排水的优点;同时,泄水口的直径远远小于进水口的直径,所以在雨水流量较大时,通过进水口进入到第一挡水板中的水远远多于泄水口排出去的水,所以第一挡水板的重量可以增加,当雨水减少或者雨水排完时,进水口不再进水,第一挡水板中的水可以通过泄水口慢慢排出,最后使得第一挡水板可以在弹簧的作用下进行上升,重新对第一排水口进行遮挡,减少沙石等大颗粒杂物进入到下水道中。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进水口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远离所述进水口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排水沟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进水管,当排水沟中水流量较大时,进水口可以通过进水管一直进水以增加第一挡水板的重量,使得第一挡水板不会受因为其在下降过程中不便进水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进水管为波纹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进水管设置为波纹管,使得进水管可以在第一挡水板升降的过程中自由伸缩,不会对第一挡水板的升降造成阻挡。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板和所述第一挡水板之间设置有导向伸缩杆,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导向伸缩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导向伸缩杆,可以增加第一挡水板在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同时也可以使得第一挡水板可以复位至第一排水口中,不会发生偏位。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排水沟上设置有与所述下水道连通的第二排水口,所述第二排水口内覆盖并滑动连接有第二挡水板,所述第二挡水板的两端内嵌于所述第二排水口内,所述支撑板正对第二排水口下方于下水道内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内部中空且沿其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横杆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与其内部连通的开槽,所述第一挡水板的下端通过斜杆穿过所述开槽与所述滑块相连,所述斜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挡水板和所述滑块转动连接,所述滑块穿过开槽通过竖杆与第二挡水板靠近第一挡水板的一端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排水沟中雨水量较大时,第一挡水板在下降的过程中,通过斜杆带动滑块沿着横杆的长度方向向外滑动,从而使得滑块通过竖杆带动第二挡水板滑动,从而将第二排水口打开,使得雨水可以通过第二排水口进入到下水道中,从而进一步增大排水量;当第一挡水板上升时,通过斜杆带动滑块沿着横杆的长度方向朝内滑动,从而使得滑块通过竖杆带动第二挡水板进行复位,从而将第二排水口关闭。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开槽沿所述横杆的长度方向向外未开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块在沿横杆长度方向进行滑动的过程中,当滑动至开槽末端时,滑块与斜杆的转动连接处可以与开槽末端相抵接,从而防止滑块与开槽相脱离。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空心圆环通过连接板与所述排水沟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空心圆环通过连接板与排水沟可拆卸连接,便于空心圆环的拆卸以及安装,同时也便于拆卸后对空心圆环以及对支撑板和弹簧等进行更换。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空心圆环上设置有排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排水沟中水流量较少时,水可以通过空心圆环上的排水孔进入到下水道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当雨天雨水比较多时,雨水通过进水口进入到第一挡水板中增加第一挡水板的重量,使得第一挡水板可以在雨水的重力以及自身重量增加的情况下,可以使得弹簧收缩,第一挡水板得以从第一排水口中顺利下降,从而使得第一挡水板不会对第一排水口造成阻挡,同时尽量增大第一排水口与第一挡水板之间的间距,进而使得更多雨水可以通过第一排水口中进入到下水道中,具有便于排水的优点;同时,泄水口的直径远远小于进水口的直径,所以在雨水流量较大时,通过进水口进入到第一挡水板中的水远远多于泄水口排出去的水,所以第一挡水板的重量可以增加,当雨水减少或者雨水排完时,进水口不再进水,第一挡水板中的水可以通过泄水口慢慢排出,最后使得第一挡水板可以在弹簧的作用下进行上升,重新对第一排水口进行遮挡,减少沙石等大颗粒杂物进入到下水道中;
2、当排水沟中雨水量较大时,第一挡水板在下降的过程中,通过斜杆带动滑块沿着横杆的长度方向向外滑动,从而使得滑块通过竖杆带动第二挡水板滑动,从而将第二排水口打开,使得雨水可以通过第二排水口进入到下水道中,从而进一步增大排水量;当第一挡水板上升时,通过斜杆带动滑块沿着横杆的长度方向朝内滑动,从而使得滑块通过竖杆带动第二挡水板进行复位,从而将第二排水口关闭。
附图说明
图1是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整体示意图;
图2是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局部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沥青面层;2、排水沟;3、空心圆环;4、第一排水口;5、下水道;6、第一挡水板;7、连杆;8、支撑板;9、弹簧;10、进水口;11、泄水口;12、进水管;13、导向伸缩杆;14、第二排水口;15、第二挡水板;16、横杆;17、滑块;18、开槽;19、斜杆;20、竖杆;21、连接板;22、排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包括沥青面层1,沥青面层1中间高、两侧低,沥青面层1的两侧设置有用于排水的排水沟2,排水沟2下方连通有用于收集雨水的下水道5。
结合图2和图3,排水沟2上通过连接板21螺栓连接有空心圆环3,空心圆环3上设置有一圈与下水道5连通的排水孔22。空心圆环3通过第一排水口4与下水道5相连通,第一排水口4内覆盖并竖直滑动连接有第一挡水板6。空心圆环3下方于下水道5内通过连杆7连接有支撑板8,支撑板8和第一挡水板6之间设置有两根导向伸缩杆13,每根导向伸缩杆13上均套设有分别与支撑板8和第一挡水板6相抵接的弹簧9。第一挡水板6内部中空,第一挡水板6的上部开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进水口10,进水口10连通有进水管12,进水管12远离进水口10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于排水沟2内,在本实施例中,进水管12为波纹管。第一挡水板6的下部开设有与下水道5连通的泄水口11,泄水口11的直径远远小于进水口10的直径,在雨水流量较大时,通过进水口10进入到第一挡水板6中的水远远多于泄水口11排出去的水,所以第一挡水板6的重量可以增加。
结合图2和图3,排水沟2上设置有与下水道5连通的第二排水口14,第二排水口14内覆盖并横向滑动连接有第二挡水板15,第二挡水板15的两端内嵌于第二排水口14内。支撑板8正对第二排水口14下方于下水道5内焊接有横杆16,横杆16内部中空且沿其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有滑块17,横杆16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与其内部连通的开槽18,开槽18沿横杆16的长度方向向外未开通(参见图4)。第一挡水板6的下端通过斜杆19穿过开槽18与滑块17相连,斜杆19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挡水板6和滑块17铰链连接,滑块17穿过开槽18通过竖杆20与第二挡水板15靠近第一挡水板6的一端相焊接。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雨天雨水比较多时,雨水通过进水口10进入到第一挡水板6中增加第一挡水板6的重量,使得第一挡水板6可以在雨水的重力以及自身重量增加的情况下,可以使得弹簧9收缩,第一挡水板6得以从第一排水口4中顺利下降,从而将第一排水口4打开,使得雨水可以通过第一排水口4进入到下水道5中。在第一挡水板6在下降的过程中,通过斜杆19带动滑块17沿着横杆16的长度方向向外滑动,从而使得滑块17通过竖杆20带动第二挡水板15滑动,从而将第二排水口14打开,使得雨水可以通过第二排水口14进入到下水道5中,增大排水量。
同时,泄水口11的直径远远小于进水口10的直径,所以在雨水流量较大时,通过进水口10进入到第一挡水板6中的水远远多于泄水口11排出去的水,所以第一挡水板6的重量可以增加,当雨水减少或者雨水排完时,进水口10不再进水,第一挡水板6中的水可以通过泄水口11慢慢排出,最后使得第一挡水板6可以在弹簧9的作用下进行上升,重新对第一排水口4进行遮挡,在第一挡水板6上升的过程中,第二挡水板15也进行滑动复位对第二排水口14进行阻挡,从而减少沙石等大颗粒杂物进入到下水道5中。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包括沥青面层(1),所述沥青面层(1)的两侧设置有排水沟(2),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沟(2)设置有空心圆环(3),所述空心圆环(3)通过第一排水口(4)连通有下水道(5),所述第一排水口(4)内覆盖并滑动连接有第一挡水板(6),所述空心圆环(3)下方于所述下水道(5)内通过连杆(7)连接有支撑板(8),所述支撑板(8)和所述第一挡水板(6)之间设置有弹簧(9),所述弹簧(9)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板(8)和所述第一挡水板(6)连接,所述第一挡水板(6)内部中空,所述第一挡水板(6)的上部开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进水口(10),所述第一挡水板(6)的下部开设有与所述下水道(5)连通的泄水口(11),所述泄水口(11)的直径小于所述进水口(10)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10)连通有进水管(12),所述进水管(12)远离所述进水口(10)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排水沟(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12)为波纹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8)和所述第一挡水板(6)之间设置有导向伸缩杆(13),所述弹簧(9)套设于所述导向伸缩杆(13)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沟(2)上设置有与所述下水道(5)连通的第二排水口(14),所述第二排水口(14)内覆盖并滑动连接有第二挡水板(15),所述第二挡水板(15)的两端内嵌于所述第二排水口(14)内,所述支撑板(8)正对第二排水口(14)下方于下水道(5)内连接有横杆(16),所述横杆(16)内部中空且沿其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有滑块(17),所述横杆(16)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与其内部连通的开槽(18),所述第一挡水板(6)的下端通过斜杆(19)穿过所述开槽(18)与所述滑块(17)相连,所述斜杆(19)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挡水板(6)和所述滑块(17)转动连接,所述滑块(17)穿过开槽(18)通过竖杆(20)与第二挡水板(15)靠近第一挡水板(6)的一端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槽(18)沿所述横杆(16)的长度方向向外未开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圆环(3)通过连接板(21)与所述排水沟(2)可拆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圆环(3)上设置有排水孔(22)。
CN201922456133.0U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 Active CN2116210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56133.0U CN211621049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56133.0U CN211621049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21049U true CN211621049U (zh) 2020-10-02

Family

ID=726342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56133.0U Active CN211621049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210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82965A (zh) 一种环保型市政道路及其施工方法
CN112195717B (zh) 一种市政道路节能排水施工方法
CN103074934A (zh) 一种下水道井盖
CN106638917A (zh) 一种分体式雨水回收蓄调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209584917U (zh) 一种海绵城市道路绿化隔离带
CN211621049U (zh) 一种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
CN210507029U (zh) 一种道路排水结构
CN210395028U (zh) 一种道路路肩排水集水装置
CN209941435U (zh) 一种公路工程的排水槽装置
CN209456840U (zh) 一种具有复合蓄排水功能的人行道
CN212224121U (zh) 一种具有面式收水功能的道路结构
CN210049040U (zh) 一种路面道路结构
CN203270768U (zh) 一种下水道井盖
CN220166819U (zh) 一种水利工程维修护坡修筑结构
CN111350317A (zh) 一种木结构建筑排水结构
CN206173824U (zh) 路基埋水管装置
CN217233590U (zh) 一种隧道的双层排水沟构造
CN219824954U (zh) 一种防雨水侵浸的路基
CN219670981U (zh) 一种灌入式复合路面
CN212533583U (zh) 一种具有排水功能的道路地基的铺设结构
CN212689073U (zh) 一种绿色节能建筑雨水收集处理系统
CN216586884U (zh) 路面排水结构
CN217267563U (zh) 一种公路片石混凝土防护式挡墙结构
CN216006479U (zh) 一种双层排水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
CN109898387A (zh) 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排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