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14329U - 一种方便工件移动的大型双头车数控车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方便工件移动的大型双头车数控车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14329U
CN211614329U CN201922443160.4U CN201922443160U CN211614329U CN 211614329 U CN211614329 U CN 211614329U CN 201922443160 U CN201922443160 U CN 201922443160U CN 211614329 U CN211614329 U CN 2116143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fixed
numerical control
control lath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4316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尚晓冬
尚晓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Xinweisen Machine Too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Xinweisen Machine Too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Xinweisen Machine Too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Xinweisen Machine Too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4316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143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143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143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数控车床领域,尤其是一种方便工件移动的大型双头车数控车床,针对现有双头车数控车床在对工件进行加工时大都通过人工手动对加工件进行移动,移动工件很不方便,费时费力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两个侧板,两个侧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同一个车床本体,两个侧板的一侧均开设有固定孔,两个固定孔内滑动安装有同一个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顶部开设有滑孔,滑孔内滑动安装有调节板,调节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开设有两个固定槽。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操作方便,该双头车数控车床在对工件进行加工时可自动对工件进行移动,移动工件较为方便,省时省力。

Description

一种方便工件移动的大型双头车数控车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控车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方便工件移动的大型双头车数控车床。
背景技术
双头数控车床即使用现代化数控电脑系统操作的双头车床,与普通双头车床相比,加工具有更精细化与自动化的特点,两端各有一处车削加工点,并分别使用一个数控系统进行控制;
然而现有的双头车数控车床在对工件进行加工时大都通过人工手动对加工件进行移动,移动工件很不方便,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双头车数控车床在对工件进行加工时大都通过人工手动对加工件进行移动,移动工件很不方便,费时费力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方便工件移动的大型双头车数控车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方便工件移动的大型双头车数控车床,包括两个侧板,两个侧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同一个车床本体,两个侧板的一侧均开设有固定孔,两个固定孔内滑动安装有同一个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顶部开设有滑孔,滑孔内滑动安装有调节板,调节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开设有两个固定槽,两个固定槽内均滑动安装有夹持板,两个夹持板相适配,两个夹持板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两个固定槽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同一个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转动安装有两个丝杆,两个丝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两个第一齿轮相啮合,丝杆螺纹安装在对应的第一螺纹孔内,两个丝杆的其中一个丝杆的一端延伸至固定板外侧并固定安装有转动块,转动块转动安装在固定板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连接孔内固定安装有两个轴承,丝杆固定套接在对应的轴承的内轴上,丝杆在轴承内转动可以稳定丝杆转动时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固定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滑槽,夹持板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滑块,滑块滑动安装在对应的滑槽内,夹持板移动时带动滑块在滑槽内滑动,可以稳定夹持板移动时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移动板的顶部转动安装有两个皮带轮,两个皮带轮上啮合有同一个皮带,调节板固定连接在皮带上,移动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在皮带轮上,第一电机带动皮带轮转动,皮带轮带动皮带运动,皮带带动调节板移动。
优选的,所述移动板的顶部开设有方形孔,方形孔内滑动安装有方形杆,方形杆的两端分别焊接在固定孔的两侧内壁上,移动板移动时方形杆被动在方形孔内滑动,可以稳定移动板移动时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移动板的顶部开设有第二螺纹孔,第二螺纹孔内螺纹安装有螺杆,螺杆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在固定孔的两侧内壁上,螺杆上固定套设有第三齿轮,侧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第二齿轮带动第三齿轮转动,第三齿轮带动螺杆转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方案通过第二电机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第三齿轮转动,螺杆带动移动板移动,移动板带动调节板移动,调节板带动固定板移动,即可调节两个夹持板的夹持位置,将工件放置在两个夹持板之间;
(2)本方案通过转动转动块,丝杆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对应的丝杆转动,两个夹持板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两个夹持板对工件进行夹持固定,第一电机带动皮带轮转动,皮带轮带动皮带运动,调节板带动固定板移动,固定板带动工件移动位置;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操作方便,该双头车数控车床在对工件进行加工时可自动对工件进行移动,移动工件较为方便,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A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皮带轮、皮带和调节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侧板;2、车床本体;3、移动板;4、调节板;5、固定板;6、固定槽;7、夹持板;8、丝杆;9、连接孔;10、第一齿轮;11、转动块;12、皮带轮;13、皮带;14、第一电机;15、第二电机;16、第二齿轮;17、第三齿轮;18、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方便工件移动的大型双头车数控车床,包括两个侧板1,两个侧板1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同一个车床本体2,两个侧板1的一侧均开设有固定孔,两个固定孔内滑动安装有同一个移动板3,移动板3的顶部开设有滑孔,滑孔内滑动安装有调节板4,调节板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5,固定板5的底部开设有两个固定槽6,两个固定槽6内均滑动安装有夹持板7,两个夹持板7相适配,两个夹持板7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两个固定槽6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同一个连接孔9,连接孔9内转动安装有两个丝杆8,两个丝杆8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10,两个第一齿轮10相啮合,丝杆8螺纹安装在对应的第一螺纹孔内,两个丝杆8的其中一个丝杆8的一端延伸至固定板5外侧并固定安装有转动块11,转动块11转动安装在固定板5的一侧。
本实施例中,连接孔9内固定安装有两个轴承,丝杆8固定套接在对应的轴承的内轴上,丝杆8在轴承内转动可以稳定丝杆8转动时的位置。
本实施例中,固定槽6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滑槽,夹持板7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滑块,滑块滑动安装在对应的滑槽内,夹持板7移动时带动滑块在滑槽内滑动,可以稳定夹持板7移动时的位置。
本实施例中,移动板3的顶部转动安装有两个皮带轮12,两个皮带轮12上啮合有同一个皮带13,调节板4固定连接在皮带13上,移动板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14,第一电机14的输出轴固定安装在皮带轮12上,第一电机14带动皮带轮12转动,皮带轮12带动皮带13运动,皮带13带动调节板4移动。
本实施例中,移动板3的顶部开设有方形孔,方形孔内滑动安装有方形杆,方形杆的两端分别焊接在固定孔的两侧内壁上,移动板3移动时方形杆被动在方形孔内滑动,可以稳定移动板3移动时的位置。
本实施例中,移动板3的顶部开设有第二螺纹孔,第二螺纹孔内螺纹安装有螺杆18,螺杆18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在固定孔的两侧内壁上,螺杆18上固定套设有第三齿轮17,侧板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15,第二电机15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16,第二齿轮16与第三齿轮17啮合,第二齿轮16带动第三齿轮17转动,第三齿轮17带动螺杆18转动。
本实施例中,工作人员对各部件进行检查,确保无误后才可进行使用,通过第二电机15带动第二齿轮16转动,第二齿轮16带动第三齿轮17转动,第三齿轮17带动螺杆18转动,螺杆18带动移动板3移动,移动板3带动调节板4移动,调节板4带动固定板5移动,固定板5带动两个夹持板7移动,即可调节两个夹持板7的夹持位置,将工件放置在两个夹持板7之间,通过转动转动块11,转动块11带动丝杆8转动,丝杆8带动第一齿轮10转动,第一齿轮10带动另一个第一齿轮10转动,第一齿轮10带动对应的丝杆8转动,丝杆8带动对应的夹持板7移动,两个夹持板7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两个夹持板7对工件进行夹持固定,第一电机14带动皮带轮12转动,皮带轮12带动皮带13运动,皮带13带动调节板4移动,调节板4带动固定板5移动,固定板5带动工件移动位置,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操作方便,该双头车数控车床在对工件进行加工时可自动对工件进行移动,移动工件较为方便,省时省力。
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Claims (6)

1.一种方便工件移动的大型双头车数控车床,包括两个侧板(1),两个侧板(1)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同一个车床本体(2),其特征在于,两个侧板(1)的一侧均开设有固定孔,两个固定孔内滑动安装有同一个移动板(3),所述移动板(3)的顶部开设有滑孔,滑孔内滑动安装有调节板(4),调节板(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的底部开设有两个固定槽(6),两个固定槽(6)内均滑动安装有夹持板(7),两个夹持板(7)相适配,两个夹持板(7)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两个固定槽(6)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同一个连接孔(9),所述连接孔(9)内转动安装有两个丝杆(8),两个丝杆(8)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10),两个第一齿轮(10)相啮合,丝杆(8)螺纹安装在对应的第一螺纹孔内,两个丝杆(8)的其中一个丝杆(8)的一端延伸至固定板(5)外侧并固定安装有转动块(11),转动块(11)转动安装在固定板(5)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工件移动的大型双头车数控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9)内固定安装有两个轴承,丝杆(8)固定套接在对应的轴承的内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工件移动的大型双头车数控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6)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滑槽,夹持板(7)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滑块,滑块滑动安装在对应的滑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工件移动的大型双头车数控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3)的顶部转动安装有两个皮带轮(12),两个皮带轮(12)上啮合有同一个皮带(13),调节板(4)固定连接在皮带(13)上,移动板(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14),第一电机(14)的输出轴固定安装在皮带轮(12)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工件移动的大型双头车数控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3)的顶部开设有方形孔,方形孔内滑动安装有方形杆,方形杆的两端分别焊接在固定孔的两侧内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工件移动的大型双头车数控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3)的顶部开设有第二螺纹孔,第二螺纹孔内螺纹安装有螺杆(18),螺杆(18)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在固定孔的两侧内壁上,螺杆(18)上固定套设有第三齿轮(17),侧板(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15),第二电机(15)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16),第二齿轮(16)与第三齿轮(17)啮合。
CN201922443160.4U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方便工件移动的大型双头车数控车床 Active CN2116143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43160.4U CN211614329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方便工件移动的大型双头车数控车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43160.4U CN211614329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方便工件移动的大型双头车数控车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14329U true CN211614329U (zh) 2020-10-02

Family

ID=726339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43160.4U Active CN211614329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方便工件移动的大型双头车数控车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1432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27661A (zh) * 2020-11-16 2021-03-02 东台市凯润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控车床工件翻转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27661A (zh) * 2020-11-16 2021-03-02 东台市凯润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控车床工件翻转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770718U (zh) 一种数控车床自动上下料机械手
CN211991915U (zh) 一种桥式y轴双丝杆加工中心的工装夹具
CN211614329U (zh) 一种方便工件移动的大型双头车数控车床
CN209811765U (zh) 车床快卡装置
CN208408772U (zh) 一种钢筋螺纹加工机
CN218487394U (zh) 一种用于多线切割机床的多线切割装置
CN217290428U (zh) 一种用于卧式数控车床的自动装夹机构
CN210388308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定位装置
CN212398278U (zh) 可调节工件角度的新能源汽车零件用倒角装置
CN211540359U (zh) 一种多角度自动拧紧装置
CN211680732U (zh) 一种可变位的夹紧装置
CN210451032U (zh) 一种冲压模具用数控车床的四工位电动刀架
CN210648790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压铸件料头锯切工装
CN219403385U (zh) 一种钻床夹具
CN216398835U (zh) 一种便于调节角度的自动化设备用夹具
CN219053648U (zh) 一种锯片铣刀偏角加工夹具
CN213702518U (zh) 一种刀片可拆装式数控铣床
CN217452194U (zh) 一种多工位伺服多轴钻轴板背夹夹爪
CN220680714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用旋转装夹工装
CN216263678U (zh) 一种立卧两用铣削机床
CN214213039U (zh) 一种自动换刀钻攻机
CN203621507U (zh) 数控花键轴铣床的主轴箱传动装置
CN220863449U (zh) 一种数控车铣机床用刀塔移动机构
CN217941896U (zh) 一种机械配件加工用高效车床
CN216576108U (zh) 一种用于型材加工的切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