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96208U - 一种隔振套筒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隔振套筒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96208U
CN211596208U CN201921367619.0U CN201921367619U CN211596208U CN 211596208 U CN211596208 U CN 211596208U CN 201921367619 U CN201921367619 U CN 201921367619U CN 211596208 U CN211596208 U CN 2115962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bration isolation
sleeve
protruding platform
outer sleev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6761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军光
陈涛
秦俊飞
尹绪超
闫作为
张兴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oyang Sunrui Rubber and Plast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uoyang Sunrui Rubber and Plast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oyang Sunrui Rubber and Plast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uoyang Sunrui Rubber and Plast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6761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962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962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962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隔振套筒结构,包括外套筒、隔振单元和调高垫板,所述隔振单元和调高垫板均设置于外套筒内部,所述外套筒设置为高度方向截面变化的的中空筒体结构。利用截面尺寸的变化构造出阶梯状或L型形状的凸出部,突出平台上表面与混凝土道床现场浇注形成一体,下表面与隔振单元压载接触。道床板浇注完成后,道床板与突出平台形成一体,该套筒结构利用变截面突出平台替代以往套筒支撑挡块结构,在不影响正常使用功能的情况下,取消了支撑挡块结构设置。在极端情况下,若突出平台出现损坏,突出平台上表面的混凝土可直接替代突出平台,实现传递竖向载荷功能。设计寿命可实现与混凝土寿命一致,明显降低了制作、维护及检修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隔振套筒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隔振套筒结构。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以其便捷、快速、准时、节能、有效缓解地面交通拥堵的优势,迅速成为城市交通建设的发展热点。但其伴随而来的振动与噪声污染也会对沿线环境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为此,必须在建设同期采取必要的隔振降噪措施。其中弹簧浮置板结构是高等隔振措施主要形式之一,主要由提供大质量的混凝土道床板及提供弹性及阻尼的弹簧隔振单元等结构组成。其中弹簧隔振单元是浮置板结构的关键隔振零部件。弹簧负责承载道床板的重量及列车通过时的重量。
道床板通常在是施工现场浇注成型的混凝土制件,在浇注过程中,为预留隔振器件空间及保护隔振单元,在隔振器件区域外围必须加一层外套筒防护罩,外套筒防护罩预埋在道床板混凝土中。在道床板施工完毕后,为实现道床板顶升,套筒内壁顶部还必须设置顶升挡块。为将载荷均匀传递至隔振器表面,套筒底部还必须设置一圈支撑挡块。顶升挡块与支撑挡块均是一定宽度及厚度的铁块结构。此种套筒结构几乎毫无例外为等截面的圆柱型或方型结构。
当前隔振器外套筒与混凝土之间必须连接锚固可靠,以保证道床中的应力有效传递给隔振器。但外套筒和混凝土之间容易脱胶或者产生相对滑移,降低了混凝土和外套筒之间的锚固力,使得混凝土与套筒容易分离,从而缩短了隔振器外套筒使用寿命;另一方面,由于浮置板板混凝土设计使用寿命较长,一般设计寿命不小于50年。而套筒在隧道潮湿阴暗环境下,极易受到腐蚀损害,为增加使用寿命,必须在铁质表面增加特殊防腐处理,即使这样,套筒结构仍很难达到外围混凝土的设计使用寿命。一旦套筒壁面或内部挡块等铁质零部件出现病害后,直接影响隔振单元系统的正常使用,此时必须进行更换。而常规套筒由于与混凝土浇注一体,更换十分麻烦,维护及检修成本较均比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变截面的隔振套筒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常规套筒更换十分麻烦,维护及检修成本较均比较高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隔振套筒结构,包括外套筒、隔振单元和调高垫板,所述隔振单元和调高垫板均设置于外套筒内部,所述外套筒设置为高度方向截面变化的中空筒体结构。
进一步的,外套筒包括上部筒体和下部筒体,上部筒体和下部筒体同轴设置,所述上部筒体和下部筒体的连接部位形成阶梯状或L型形状的突出平台。
进一步的,所述突出平台外部上表面与混凝土道床现场浇注形成一体,所述突出平台的内部下表面与隔振单元压载接触。
进一步的,在所述突出平台的内部下表面与隔振单元之间设置调高垫板,所述调高垫板设置为与上部筒体配合的平板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上部筒体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向远离外套筒中心轴线的方向凸起延伸,所述上部筒体的最大内径为R1,所述上部筒体的最小内径为r1,所述下部筒体设置为圆柱形结构,下部筒体的内径设置为R2,R1大于r1,R1≦R2
进一步的,所述调高垫板包括圆形的本体和连接在本体外圆周上的至少一个第二凸起部,相邻的第二凸起部等间距设置,且向远离本体中心轴线的方向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调高垫板的本体半径为r3,所述第二凸起部至调高垫板的中心轴线处的最大半径为R3,r3≦r1<R3≦R1≦R2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凸起部接近顶部的位置设置顶升孔。
进一步的,顶升操作时将顶升装置的卡爪钩挂在所述顶升孔内部,或者采用锚固螺栓穿过顶升孔与混凝土道床固定连接,锚固螺栓暴露在外套筒内部的一端构成顶升挡块。
进一步的,在所述上部筒体的外壁中部设置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设置为长条形、板状结构,在所述固定件上设置有凹凸定位结构。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隔振套筒结构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隔振套筒结构利用截面尺寸的变化构造出阶梯状或L型形状的凸出部,突出平台上表面与混凝土道床现场浇注形成一体,下表面与隔振单元压载接触。道床板浇注完成后,道床板与突出平台形成一体,该套筒结构利用变截面突出平台替代以往套筒支撑挡块结构,在不影响正常使用功能的情况下,取消了支撑挡块结构设置。在极端情况下,若突出平台出现损坏,突出平台上表面的混凝土可直接替代突出平台,实现传递竖向载荷功能。因此,该套筒结构不仅能够增加套筒与混凝土道床的接触面积,提升道床板与套筒之间的锚固力。而且,即使在套筒不做特殊防腐处理情况下,出现任意损害比如脱胶或滑移或腐蚀,亦不影响隔振系统的正常使用,设计寿命可实现与混凝土寿命一致,明显降低了制作、维护及检修成本。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隔振套筒结构轴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隔振套筒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隔振套筒结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隔振套筒结构的调高垫板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外套筒,2-上部筒体,3-下部筒体,4-顶升孔,5-隔振单元,6-第一凸起部,7-突出平台,8-底板,9-调高垫板,10-调平垫片,11-本体,12-第二凸起部,13-固定件,14-定位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隔振套筒结构,包括外套筒1、隔振单元5和调高垫板9,外套筒1设置为高度方向截面变化的中空筒体结构,优选的,外套筒1设置为下部细上部粗的中空筒体结构,隔振单元5和调高垫板9均设置于外套筒1内部,且调高垫板9设置在隔振单元5的上方。外套筒1利用截面尺寸的变化构造出阶梯状或L型形状的突出平台,突出平台7外部上表面与混凝土道床现场浇注形成一体,内部下表面与隔振单元压载接触。该套筒结构利用外套筒1变截面的突出平台替代以往套筒支撑挡块结构,在不影响正常使用功能的情况下,取消了支撑挡块结构设置。在极端情况下,若突出平台出现损坏,突出平台上表面的混凝土可直接替代突出平台,实现传递竖向载荷功能。
所述外套筒1包括上部筒体2和下部筒体3,上部筒体2和下部筒体3同轴设置,在下部筒体3的底部设置有底板8,底板8向远离筒体2中心轴线的方向延伸,底板8与外套筒1通过铸造一体形成,用于加强筒体2与周边混凝土之间的粘接强度。
上部筒体2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凸起部6,第一凸起部6向远离外套筒1中心轴线的方向凸起延伸,所述第一凸起部6等距间隔设置。优选的,第一凸起部6设置为3个,相邻两个第一凸起部6之间间隔120度,在第一凸起部6接近顶部的位置设置顶升孔4,顶升操作时,将顶升装置的卡爪钩挂在顶升孔内部,方便施工安装时顶升操作的进行。将上部筒体2第一凸起部6位置的最大内径定义为R1,上部筒体2的内部最小部位半径定义为r1,R1大于r1
优选的,也可以采用锚固螺栓穿过顶升孔4与混凝土道床固定连接,锚固螺栓暴露在外套筒1内部的一端构成顶升挡块,为顶升操作提供支点。
下部筒体3设置为圆柱形结构,下部筒体3的内径设置为R2,且下部筒体3的内径R2大于上部筒体2的最小内径r1、且R2不小于R1
由此使得上部筒体2和下部筒体3的连接部位形成突出平台7,位于突出平台7下部的隔振单元5向上反弹,由于突出平台7的限制,隔振单元5将外套筒1和道床一起顶起,从而使得道床浮置,起到减震降噪的目的。
如图4所示,进一步的,在突出平台7的下表面与隔振单元5之间设置调高垫板9,用于阻止隔振单元5的顶部进入上部筒体2内,防止隔振套筒失效。
所述调高垫板9设置为与上部筒体2配合的板状结构,调高垫板9包括有圆形的本体11和连接在本体11外圆周上的至少一个第二凸起部12,相邻的第二凸起部12等间距设置,且向远离本体11中心轴线的方向延伸,第二凸起部12的数量与第一凸起部6的数量相等,且结构相互配合。优选的,所述第二凸起部12也设置为3个,相邻两个第二凸起部12之间间隔120度。
调高垫板9的本体11半径为r3,第二凸起部12至调高垫板的中心轴线处的最大半径为R3,其中r3≦r1、R3≦R1,由此使得调高垫板9能够在上部筒体2内上下自由移动,便于调高垫板的安装。
进一步的,调高垫板9与上部筒体2和下部筒体3的尺寸关系为:r3≦r1<R3≦R1≦R2,当调高垫板9向下移动至突出平台7的位置时,旋转调高垫板一定角度至调高垫板9的第二凸起部12和外套筒1的第一凸起部6错位设置,由此使得调高垫板9固定在隔振单元5的顶面上,隔振单元5向上反弹时通过调高垫板9将外套筒1以及道床一起向上顶起。拆卸时,将调高垫板9旋转至第二凸起部12和外套筒1的第一凸起部6一一对应,即可取下调高垫板9。本实施例提供的安装方式结构简单易操作,而且省略了现有技术中的下部支撑挡块,节省材料,也不需要在外套筒1的壁上设置支撑孔,增加外套筒1与混凝土道床的接触面积,提高道床与隔振套筒结构的连接稳定性。
在上部筒体2的外壁中部设置固定件13,所述固定件13设置为长条形、板状结构,在固定件13上设置有凹凸定位结构14,用于与混凝土内部的钢筋固定捆扎,进一步增加外套筒1与混凝土道床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隔振单元5安装在下部筒体3的内部,起到隔振的目的,隔振单元5的底部通过粘结或者锚固螺栓等其他连接件固定在路基上。在所述隔振单元5的下部设置调平垫片10,对路基表面的不平整进行校正,保证隔振器处于平整的环境下,提高隔振器的工作稳定性。
其中为了增加外套筒1与底板8的连接稳定性,本实施例还可以在下部筒体3的底部设置肋板(图中未示出),肋板将下部筒体3与底板8固定连接,增加外套筒1与底板8的连接稳定性,对隔振套筒结构进行加固,使得整体更加稳定,另一方面增加隔振套筒与道床板的连接稳定性。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振套筒结构,利用截面尺寸的变化构造出阶梯状或L型形状的凸出部,突出平台上表面与混凝土道床现场浇注形成一体,下表面与隔振单元压载接触,省略下部支撑挡块,结构简单;在极端情况下,若突出平台出现损坏,突出平台上表面的混凝土可直接替代突出平台,实现传递竖向载荷功能。省略了支撑孔的设置,增加套筒与混凝土道床的接触面积,提升道床板与套筒之间的锚固力,而且,即使在套筒不做特殊防腐处理情况下,出现任意损害比如脱胶或滑移或腐蚀,亦不影响隔振系统的正常使用,设计寿命可实现与混凝土寿命一致,明显降低了制作、维护及检修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隔振套筒结构,包括外套筒(1)、隔振单元(5)和调高垫板(9),所述隔振单元(5)和调高垫板(9)均设置于外套筒(1)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1)设置为高度方向截面变化的中空筒体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振套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1)包括上部筒体(2)和下部筒体(3),上部筒体(2)和下部筒体(3)同轴设置,所述上部筒体(2)和下部筒体(3)的连接部位形成阶梯状或L型形状的突出平台(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振套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平台(7)外部上表面与混凝土道床现场浇注形成一体,所述突出平台(7)的内部下表面与隔振单元(5)压载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振套筒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突出平台(7)的内部下表面与隔振单元(5)之间设置调高垫板(9),所述调高垫板(9)设置为与上部筒体(2)配合的平板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隔振套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筒体(2)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凸起部(6),所述第一凸起部(6)向远离外套筒(1)中心轴线的方向凸起延伸,所述上部筒体(2)的最大内径为R1,所述上部筒体(2)的最小内径为r1,所述下部筒体(3)设置为圆柱形结构,下部筒体(3)的内径设置为R2,R1大于r1,R1≦R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振套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高垫板(9)包括圆形的本体(11)和连接在本体(11)外圆周上的至少一个第二凸起部(12),相邻的第二凸起部(12)等间距设置,且向远离本体(11)中心轴线的方向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隔振套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高垫板(9)的本体(11)半径为r3,所述第二凸起部(12)至调高垫板(9)的中心轴线处的最大半径为R3,r3≦r1<R3≦R1≦R2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振套筒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凸起部(6)接近顶部的位置设置顶升孔(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隔振套筒结构,其特征在于,顶升操作时将顶升装置的卡爪钩挂在所述顶升孔(4)内部,或者采用锚固螺栓穿过顶升孔(4)与混凝土道床固定连接,锚固螺栓暴露在外套筒(1)内部的一端构成顶升挡块。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振套筒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部筒体(2)的外壁中部设置固定件(13),所述固定件(13)设置为长条形、板状结构,在所述固定件(13)上设置有凹凸定位结构(14)。
CN201921367619.0U 2019-08-22 2019-08-22 一种隔振套筒结构 Active CN2115962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67619.0U CN211596208U (zh) 2019-08-22 2019-08-22 一种隔振套筒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67619.0U CN211596208U (zh) 2019-08-22 2019-08-22 一种隔振套筒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96208U true CN211596208U (zh) 2020-09-29

Family

ID=725751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67619.0U Active CN211596208U (zh) 2019-08-22 2019-08-22 一种隔振套筒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96208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88100A (zh) * 2022-12-16 2023-03-14 中建八局发展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遗址城墙修复的附土包裹施工方法
WO2024021391A1 (zh) * 2022-07-23 2024-02-01 浙江天铁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规制型隔振器
WO2024021390A1 (zh) * 2022-07-23 2024-02-01 浙江天铁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开放型隔振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21391A1 (zh) * 2022-07-23 2024-02-01 浙江天铁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规制型隔振器
WO2024021390A1 (zh) * 2022-07-23 2024-02-01 浙江天铁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开放型隔振器
CN115788100A (zh) * 2022-12-16 2023-03-14 中建八局发展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遗址城墙修复的附土包裹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596208U (zh) 一种隔振套筒结构
WO2010083734A1 (zh) 内置式隔振装置及其应用
CN111576097A (zh) 一种复合型浮置板轨道隔振器
WO2022142187A1 (zh) 一种用于浮置道床板的钢弹簧隔振器预埋外筒
CN101787667B (zh) 一种易维护浮置道床
CN109537440B (zh) 一种桥台引道结构
CN114016334A (zh) 一种可预留减振及可调节高度的装配式道床结构
CN218561958U (zh) 具有横向减振功能的地铁轨道减振装置
CN108591355B (zh) 一种竖向隔振支座
CN220847702U (zh) 静音减振型窨井
CN210459274U (zh) 一种免连接件的预制柱与基础连接节点结构
CN209779660U (zh) 一种建筑用钢结构基座
CN212582307U (zh) 一种复合型浮置板轨道隔振器
CN112962425A (zh) 一种桥梁减震器
CN220977546U (zh) 一种新型轨道板或预制装配式轨道板
CN220977552U (zh) 一种适用于无砟轨道的限位凸台弹性缓冲垫层
CN220057611U (zh) 钢板预制超高性能混凝土空心管内部后浇连接构造
CN217923750U (zh) 一种井盖支撑座
CN218147761U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桥墩
CN217557215U (zh) 一种建筑用钢结构基座
CN218345810U (zh) 隔振器外套筒以及道床板
CN218970313U (zh) 一种建筑隔震橡胶支座
CN216380817U (zh) 一种高稳定性电线杆
CN109594433A (zh) 分体焊接式外套筒及使用其的浮置板
CN216919979U (zh) 一种现浇箱梁侧向限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