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75624U - 储液器和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储液器和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75624U
CN211575624U CN202020017078.5U CN202020017078U CN211575624U CN 211575624 U CN211575624 U CN 211575624U CN 202020017078 U CN202020017078 U CN 202020017078U CN 211575624 U CN211575624 U CN 2115756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middle cylinder
reservoir
cylinder body
compres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1707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德权
张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ighly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ighly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ighly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ighly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1707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756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756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756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储液器和压缩机,其中,储液器包括:中筒体、上端盖、下端盖、进气管和出气管;上端盖和下端盖分别设置于中筒体的上下两端,并与中筒体密封连接;中筒体的下端收缩形成凹陷段,凹陷段的截面面积小于中筒体其他位置的截面面积;进气管固定设置于上端盖上,出气管固定设置于中筒体的凹陷段上。在本申请提供的储液器和压缩机中,采用底部收缩的中筒体,并将出气管设置于中筒体的凹陷段上,由此形成侧面出气结构,不但能够降低压缩机的整体高度,而且能够有效地增加储液器的有效容积,缩短压缩机本体与储液器中心的距离,同时由于出气管设置于收缩的侧面上,使得焊接操作性更强,作业节拍以及焊接质量均能得到保证。

Description

储液器和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储液器和压缩机。
背景技术
储液器是压缩机的重要部件之一,与压缩机本体相连,主要用于储存液态的冷媒,并使液态冷媒气化以便于压缩机泵体的吸入。请参考图1,其为现有技术的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有的压缩机包括:压缩机本体1和储液器2,所述压缩机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泵体(图中未示出),所述储液器2的出气管与所述泵体的吸气孔相连,所述出气管排出的气态冷媒经由吸气孔吸入泵体中。
从储液器的结构来看,现有的储液器2一般采用底部出气结构,即其出气管设置于筒体的下端。因此,所述储液器2组装到压缩机后其筒体处在压缩机吸气孔的上方。同时,由于储液器的有效容积决定了冷煤存储量的多少,而储液器的有效容积通常由储液器的筒体尺寸(直径和长度)决定。因此,为了达到设定的有效容积,筒体的尺寸受到一定的制约。
综上因素,在现有的压缩机结构中,储液器明显高于压缩机本体,对压缩机的整体高度造成不利影响。压缩机的整体高度增加,不但不利于包装运输,而且通用性也明显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液器和压缩机,克服了现有技术的困难,能够有效增加储液器的有效容积,降低压缩机的整体高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储液器,所述储液器包括:中筒体、上端盖、下端盖、进气管和出气管;
所述上端盖和所述下端盖分别设置于所述中筒体的上下两端,并与所述中筒体密封连接;
所述中筒体的下端收缩形成凹陷段,所述凹陷段的截面面积小于所述中筒体其他位置的截面面积;
所述进气管固定设置于所述上端盖上,所述出气管固定设置于所述中筒体的凹陷段上。
可选的,在所述的储液器中,还包括:内部钢管,所述内部钢管设置于所述中筒体的内部且沿着所述中筒体的轴向设置,所述内部钢管的一端对准所述进气管,所述内部钢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气管相互连通。
可选的,在所述的储液器中,还包括:滤网组件,所述滤网组件设置于所述筒体内,且位于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内部钢管之间。
可选的,在所述的储液器中,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中筒体的内周壁面密封连接,将所述中筒体分为储液空间与气体空间。
可选的,在所述的储液器中,所述隔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内部钢管的一端插入所述通孔中,并与所述隔板固定连接。
可选的,在所述的储液器中,所述隔板上设置有回油孔。
可选的,在所述的储液器中,所述出气管的一端与所述内部钢管固定连接,所述出气管的另一端弯折并伸出于所述中筒体外。
可选的,在所述的储液器中,所述出气管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弯管和第二弯管,所述内部钢管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内管和第二内管,所述第一弯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内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弯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内管固定连接。
可选的,在所述的储液器中,所述出气管为直管,所述出气管通过所述气体空间与所述内部钢管连通。
可选的,在所述的储液器中,所述出气管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直管和第二直管,所述内部钢管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内管和第二内管,所述第一直管和第二直管通过所述气体空间与所述第一内管和第二内管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包括如上所述的储液器。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储液器和压缩机中,采用底部收缩的中筒体,并将出气管设置于所述中筒体的凹陷段上,由此形成侧面出气结构,不但能够降低压缩机的整体高度,而且能够有效地增加储液器的有效容积,缩短压缩机本体与储液器中心的距离,同时由于所述出气管设置于收缩的侧面上,使得焊接操作性更强,作业节拍以及焊接质量均能得到保证。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以使本实用新型的特性和优点更为明显。
图1为现有技术的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储液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储液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储液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给出详细的说明。尽管本实用新型将结合一些具体实施方式进行阐述和说明,但需要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只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相反,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另外,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没有这些具体细节,本实用新型同样可以实施。在另外一些实例中,对于大家熟知的结构和部件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实用新型的主旨。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以使本实用新型的特性和优点更为明显。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2,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储液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储液器10包括:中筒体11、上端盖12、下端盖13、进气管14和出气管15;所述上端盖12和所述下端盖13分别设置于所述中筒体11的上下两端,并与所述中筒体11密封连接;所述中筒体11的下端收缩形成凹陷段,所述凹陷段的截面面积小于所述中筒体11其他位置的截面面积;所述进气管14固定设置于所述上端盖12上,所述出气管15固定设置于所述中筒体11的凹陷段上。
具体的,所述中筒体11为两端开口的圆柱形筒体,所述上端盖12设置于所述中筒体11的上端(顶部)开口处,所述下端盖13设置于所述中筒体11的下端(底部)开口处。所述上端盖12和下端盖13分别与所述中筒体11密封连接,形成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形成用于容纳液态制冷剂和气态制冷剂的空间。所述进气管14和出气管15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壳体内的空间连通。
如图2所示,所述中筒体11沿轴向由上而下依次为第一圆柱段、弧形收缩段和第二圆柱段,所述第二圆柱段为凹陷段,所述凹陷段的截面面积小于所述中筒体11其他位置的截面面积,所述中筒体11的凹陷段上设置有出气开口(图中未示出),所述出气开口的形状和尺寸与所述出气管15的截面形状和尺寸相适配,所述出气管15伸入所述出气开口并通过焊接方式与所述中筒体11固定连接,所述上端盖12上开设有进气开口(图中未示出),所述进气开口的形状和尺寸与所述进气管14的截面形状和尺寸相适配,所述进气管14伸入所述进气开口中并通过焊接方式与所述上端盖12固定连接。
请继续参考图2,所述储液器10还包括内部钢管16和滤网组件17,所述内部钢管16和滤网组件17均设置于所述中筒体11内,所述内部钢管16沿着所述中筒体11的轴向设置(即沿着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其上端朝向所述进气管14,其下端与所述出气管15相互连通,所述内部钢管16用于分离液体冷媒和气体冷媒,并将气体冷媒排出到出气管15,所述滤网组件17设置于所述进气管14与所述内部钢管16之间,用于过滤冷媒中的杂质和异物。
本实施例中,所述出气管15为弯管,所述出气管15的一端与所述内部钢管16固定连接,所述出气管15的另一端弯折并经由所述中筒体11的凹陷段伸出于所述中筒体11外。
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气管14为直管。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进气管14也可为弯管。
优选的,所述中筒体11、进气管14和内部钢管16同轴设置,即所述中筒体11、进气管14和内部钢管16的中心轴均与所述壳体的中心轴相一致。
本实施例中,所述下端盖13的形状不限,只要能够盖住所述中筒体11的下端(底部)开口处,与所述中筒体11实现密封连接即可。所述下端盖13的具体形状可根据压缩机的性能要求进行设计。
所述储液器10工作时,制冷剂经由所述进气管14流入壳体内,依次经过滤网组件17和内部钢管16,从出气管15排出。所述滤网组件17将制冷剂中的杂质和异物过滤,所述内部钢管16将液态制冷剂从制冷剂中过滤出,并使其落入底部的储液空间暂时储存,气态制冷剂直接从所述出气管15排出。储液空间内的液态制冷剂经过一段时间后,挥发成为气态制冷剂,再由所述出气管15排出。
相应的,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压缩机。请参考图3,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压缩机包括压缩机主体和如上所述的储液器10,所述储液器10通过出气管与压缩机主体连接,所述储液器10经由所述出气管向所述压缩机主体提供气态制冷剂。
其中,所述储液器10的出气管位置是在中筒体的侧壁上,即所述储液器10采用侧面出气的结构形式。而现有的储液器一般采用底部出气的结构形式,即出气管的位置位于下端盖上。与现有的压缩机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压缩机由于采用侧面出气的储液器10,因此能够降低压缩机的整体高度。此外,所述储液器10的中筒体在径向上存在段差,出气管15设置于所述中筒体的凹陷段(即收缩的侧面上),因此能够缩短压缩机本体与储液器中心的距离。同时,与无收缩的侧面出气结构相比,所述储液器10与压缩机本体焊接的操作性更强,作业节拍以及焊接质量均能够得到保证。
【实施例二】
请参考图4,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储液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所述储液器20包括:中筒体21、上端盖22、下端盖23、进气管24和出气管25;所述上端盖22和所述下端盖23分别设置于所述中筒体21的上下两端,并与所述中筒体21密封连接;所述中筒体21的下端收缩形成凹陷段,所述凹陷段的截面面积小于所述中筒体21其他位置的截面面积;所述进气管24固定设置于所述上端盖22上,所述出气管25固定设置于所述中筒体31的凹陷段上。
具体的,所述上端盖22和下端盖23分别与所述中筒体21密封连接,形成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一隔板28,所述隔板28与所述中筒体21的内周壁面密封连接,具体的,所述隔板28固定在所述中筒体21的弧形收缩段上,将所述壳体内的空间分成储液空间与气体空间,所述气体空间位于所述隔板28的下方(即所述中筒体21的凹陷段),所述储液空间位于所述隔板28的上方(即所述中筒体21的第一圆柱段)。
本实施例中,所述隔板28上设置有回油孔(图中未示出),以便于压缩机回油。所述回油孔的尺寸设定只允许少量的液体进入压缩机,所以不会造成液击。
请继续参考图3,所述储液器20还包括内部钢管26和滤网组件27,所述内部钢管26和滤网组件27均设置于所述中筒体21内,所述滤网组件27位于所述进气管24与所述内部钢管26之间,所述内部钢管26沿着所述中筒体21的轴向设置,所述隔板28的中心形成有通孔,所述内部钢管26的下端插入所述隔板28的通孔中,并与所述隔板28固定连接,所述隔板28对插入其通孔内的内部钢管26起到把持作用,能够避免所述内部钢管26因振动而晃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气管24和所述出气管25均为直管。所述出气管25固定设置于所述中筒体21的凹陷段上,不与所述内部钢管26连接,而是通过所述气体空间与所述内部钢管26相互连通。
相应的,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包括如上所述的储液器20。具体请参考上文,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请参考图5,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储液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所述储液器30包括:中筒体31、上端盖32、下端盖33、进气管34和出气管35;所述上端盖32和所述下端盖33分别设置于所述中筒体31的上下两端,并与所述中筒体31密封连接;所述中筒体31的下端收缩形成凹陷段,所述凹陷段的截面面积小于所述中筒体31其他位置的截面面积;所述进气管34固定设置于所述上端盖32上,所述出气管35固定设置于所述中筒体31的凹陷段上。
具体的,所述出气管35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直管和第二直管,所述第一直管和所述第二直管均固定设置于所述中筒体31的凹陷段上,且保持一定的间距。
同样的,所述储液器30还包括内部钢管36、滤网组件37和隔板38。其中,所述隔板38将壳体内的空间分成储液空间与气体空间,所述气体空间位于所述隔板38的下方,所述储液空间位于所述隔板38的上方。所述内部钢管36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内管和第二内管,所述第一直管和第二直管通过所述气体空间与所述第一内管和第二内管连通。
本实施例中,所述出气管35采用两个直管。优选的,所述第一直管和所述第二直管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内管和所述第二内管平行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出气管35也可采用两个弯管,即所述出气管35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弯管和第二弯管。相应的,所述内部钢管36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内管和第二内管,所述第一弯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内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弯管的另一端弯折并经由所述中筒体31的凹陷段伸出于所述中筒体31外,所述第二弯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内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弯管的另一端弯折同样经由所述中筒体31的凹陷段伸出于所述中筒体31外。
优选的,所述第一弯管和所述第二弯管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内管和第二内管平行设置。
相应的,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包括如上所述的储液器30。具体请参考上文,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考图6,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所述压缩机包括压缩机主体和如上所述的储液器30,所述储液器30通过出气管与压缩机主体连接,所述储液器30经由所述出气管向所述压缩机主体提供气态制冷剂。其中,所述储液器30采用侧面出气的结构形式,同时采用双出气管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综上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储液器和压缩机,采用底部收缩的中筒体,并将出气管设置于所述中筒体的凹陷段上,由此形成侧面出气结构,不但能够降低压缩机的整体高度,而且能够有效地增加储液器的有效容积,缩短压缩机本体与储液器中心的距离,同时由于所述出气管设置于收缩的侧面上,使得焊接操作性更强,作业节拍以及焊接质量均能得到保证。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申请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申请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储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筒体、上端盖、下端盖、进气管和出气管;
所述上端盖和所述下端盖分别设置于所述中筒体的上下两端,并与所述中筒体密封连接;
所述中筒体的下端收缩形成凹陷段,所述凹陷段的截面面积小于所述中筒体其他位置的截面面积;
所述进气管固定设置于所述上端盖上,所述出气管固定设置于所述中筒体的凹陷段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部钢管,所述内部钢管设置于所述中筒体的内部且沿着所述中筒体的轴向设置,所述内部钢管的一端对准所述进气管,所述内部钢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气管相互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液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滤网组件,所述滤网组件设置于所述筒体内,且位于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内部钢管之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液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中筒体的内周壁面密封连接,将所述中筒体分为储液空间与气体空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内部钢管的一端插入所述通孔中,并与所述隔板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上设置有回油孔。
7.如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储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的一端与所述内部钢管固定连接,所述出气管的另一端弯折并伸出于所述中筒体外。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储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弯管和第二弯管,所述内部钢管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内管和第二内管,所述第一弯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内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弯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内管固定连接。
9.如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储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为直管,所述出气管通过所述气体空间与所述内部钢管连通。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储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直管和第二直管,所述内部钢管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内管和第二内管,所述第一直管和第二直管通过所述气体空间与所述第一内管和第二内管连通。
11.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储液器。
CN202020017078.5U 2020-01-06 2020-01-06 储液器和压缩机 Active CN2115756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17078.5U CN211575624U (zh) 2020-01-06 2020-01-06 储液器和压缩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17078.5U CN211575624U (zh) 2020-01-06 2020-01-06 储液器和压缩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75624U true CN211575624U (zh) 2020-09-25

Family

ID=725526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17078.5U Active CN211575624U (zh) 2020-01-06 2020-01-06 储液器和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756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575624U (zh) 储液器和压缩机
CN2804735Y (zh) 双转子式压缩机储液器吸气管结构
CN217209931U (zh) 一种用于压缩机的储液器结构及压缩机
JP2005515352A (ja) 振動低減構造を有する圧縮機
CN109341158A (zh) 一种储液器及其焊接方法
CN210374199U (zh) 储液器筒体以及储液器
CN208365882U (zh) 一种分液器及压缩机
CN213631081U (zh) 一种储液器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CN210106104U (zh) 储液器和卧式压缩机
CN210292453U (zh) 一种储液器
CN209355536U (zh) 一种储液器
CN209733837U (zh) 一种吸尘器的主体结构和吸尘器
CN109579382A (zh) 空气调节器及其气液分离器
CN211451474U (zh) 气液分离器
CN218600053U (zh) 分液器、压缩机组件和空调系统
CN114427768A (zh) 一种储液器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CN114777362B (zh) 分液器、压缩机及空调器
CN2733273Y (zh) 空调器贮液筒
CN206830448U (zh) 压缩机和制冷系统
CN215822681U (zh) 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油气分离器
CN215822617U (zh) 一种油气分离器
CN211575623U (zh) 储液器及压缩机
CN216845240U (zh) 储液器和压缩机
CN105526750A (zh) 一种分液器
CN218672727U (zh) 储液器、压缩机和制冷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