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92453U - 一种储液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储液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92453U
CN210292453U CN201920430682.8U CN201920430682U CN210292453U CN 210292453 U CN210292453 U CN 210292453U CN 201920430682 U CN201920430682 U CN 201920430682U CN 210292453 U CN210292453 U CN 2102924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cavity
connecting pipe
reservoir
pipe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3068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德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ighly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ighly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ighly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ighly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3068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924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924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924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储液器,在储液器筒体内腔中平行于筒体的径向所在的平面设置至少一块隔板,将筒体分隔为至少两个内腔,并在所述隔板上安装连接管用于相邻内腔的冷媒流通,上部内腔用于储存液体冷媒,便于冷媒的气化和液气分离,还可以有效改善压缩机在储液器运转时的固有频率,降低噪音;下部内腔主要储存气态冷媒,为冷媒的充分气化提供保障,防止压缩机液击现象的发生。通过在所述隔板上设置回油孔,并在回油孔上方或者下方设置滤网,用于过滤冷媒中的杂质,同时取消了滤网组件,增加了储液器的有效容积。所述连接管的长度减少了,减小气体冷媒的出气阻力,压缩机性能得以提升。

Description

一种储液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储液器。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的制冷压缩机用储液器组件一般由5个部件组成,分别为直管11、滤网组件12、连接管13、筒体14和弯管15。在制冷系统中,储液器主要是用于储存液态的冷媒,并使液态冷媒气化后便于压缩机泵体的吸入。储液器筒体的有效容积决定了冷煤存储量的多少;储液器的有效容积通常由筒体的直径和长度决定。因受到空调外机对压缩机外形尺寸的制约,储液器在外径和高度方面都可能受到制约。在外部尺寸不能增加的情况下,需要有效提升储液器筒体内部的有效容积。从储液器的结构来看,储液器中滤网组件占据很大的筒体空间,可以探讨将其取消的可能性;储液器弯管的弯曲部分置于储液器筒体的外侧,即筒体下部。储液器组装到压缩机后其筒体处在压缩机吸气孔的上侧,空间利用率不高,存在有效容积进一步提升的可能。储液器的内部连接管13较长,对气体排出形成一定的阻力。在变频机种中,对各个频段下的噪音和振动均可能进行调整和优化,先有的储液器内部结构单一,结构模态相对固定,可调整的空间相对较小。对于双弯管储液器也存在同样的不足,如图2所示,连接管 13a和连接管13b插入储液器筒体14内腔中,并用固定板16进行固定。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储液器结构进行替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液器,该储液器通过取消了储液器中的滤网组件,有效地提升储液器内部的有效容积,减少储液器连接管在储液器内部的长度,减少气体冷媒排出的阻力,改善储液器内部结构,杜绝压缩机液击现象的发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储液器,包括筒体、中空的连接管、出气管以及设置筒体顶部用于连通制冷系统配管与储液器内腔的进气直管,还包括至少一块隔板,所述隔板平行于筒体的径向所在的平面设置在所述筒体内腔中,并将筒体内腔分隔成至少两个内腔,所述至少两个内腔包括靠近所述进气直管并与其连通的第一内腔,和靠近储液器内腔底部的第二内腔,所述出气管与所述第二内腔连通;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贯穿并垂直固定在所述隔板上,另一端自由,并且所述连接管用于连通与其对应的一个隔板两侧的两个内腔,其中,所述第一内腔中的所述连接管的轴心与所述进气直管的轴心不在同一直线上,连通所述第二内腔的所述连接管的轴心与所述出气管的轴心不在同一直线上。
优选地,所述隔板的数量为N个,将所述筒体内腔分隔为N+1个内腔,每个隔板上均固定设置一个所述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用于连通与其对应的一个隔板两侧的两个内腔,其中,N≥2。
优选地,相邻所述连接管的轴心不在同一直线上。
优选地,所述连接管的侧壁和/或所述隔板上设有贯通的回油孔。
优选地,所述隔板上的所述回油孔的上方或下方设置有滤网。
优选地,所述隔板上的所述回油孔的轴心,与所述回油孔下方内腔中的所述连接管或所述出气管的轴心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优选地,所述出气管的一端贯穿并固定于所述第二内腔的底部,另一端朝远离所述第二内腔的方向延伸并与压缩机连通。
优选地,所述出气管的一端贯穿并固定于所述第二内腔的侧壁上,另一端往筒体外侧延伸并与压缩机连通。
优选地,所述储液器的底端为向内凸面形状或斜面。
优选地,所述出气管的数量为一个或者两个。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储液器,在储液器筒体内腔中平行于筒体的径向所在的平面设置至少一块所述隔板,将筒体分隔为至少两个内腔,并在所述隔板上安装所述连接管,上部腔体用于储存液体冷媒,便于冷媒的气化和液气分离,还可以有效改善压缩机在储液器运转时的固有频率,降低噪音;下部腔体主要储存气态冷媒,为冷媒的充分气化提供保障,防止压缩机液击现象的发生。通过在所述连接管的侧壁和/或所述隔板上设置贯通的回油孔,用于回收使用冷却液,并在回油孔上设置滤网,用于过滤冷媒中的杂质,同时取消了原有的滤网组件,增加了储液器的有效容积。而且所述连接管的长度减少了,减小气体冷媒的出气阻力,压缩机性能得以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单出气储液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双出气储液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单出气储液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双出气储液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单出气储液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双出气储液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单出气储液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双出气储液器结构示意图;
图1-2中,11-进气直管,12-滤网组件,13-连接管,13a-连接管,13b- 连接管,14-筒体,15-弯管,16-固定板;
图3-8中,21-进气直管,22-筒体,23a-出气管,23b-出气管,24a-连接管,24b-连接管,24c-连接管,25a-隔板,25b-隔板,25c-隔板,26-回油孔,26a-回油孔,26b-回油孔,27-滤网,27a-滤网,27b-滤网,28-回油孔,28a- 回油孔,28b-回油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在于提供一种储液器,在不改变储液器筒体直径和高度的情况下,使储液器的有效容积得到提升,并且能够提高压缩机的性能。
为实现上述思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储液器,在储液器筒体内腔中设置至少一块隔板,将筒体内腔分隔为至少两个内腔,用连接管连通相邻的内腔,各个内腔之间进行冷媒的气液分离,为压缩机的充分气化提供了保障,同时取消了滤网组件,进一步加大了筒体的容积。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优点和特征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3~8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储液器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一
参阅图3,其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储液器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储液器包括筒体22、中空的连接管24a和24b、出气管23a以及设置筒体22顶部用于连通制冷系统配管与储液器内腔的进气直管21,还包括两块隔板25a和25b,所述隔板平行于筒体22的径向所在的平面设置在所述筒体22内腔中,并将筒体内腔分隔成三个内腔,所述三个内腔包括靠近所述进气直管21并与其连通的第一内腔,靠近储液器内腔底部的第二内腔,所述出气管23a与所述第二内腔连通,以及位于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之间的第三内腔;所述连接管24a和24b的一端分别贯穿并垂直固定在所述隔板25a和25b上,另一端自由,并且所述连接管用于连通与其对应的一个隔板两侧的两个内腔。其中,所述第一内腔中的所述连接管24a的轴心与所述进气直管21的轴心不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二内腔中的所述连接管 24b的轴心与所述出气管23a的轴心不在同一直线上,以使进气直管21与连接管24a之间以及连接管24b与出气管23a之间错位安装,同理的,连接管24a与连接管24b之间也采用这种错位安装的方式,避免液体冷媒由于重力原因直接进入连接管或出气管中从而减弱气液分离的效果。
当冷媒进入筒体22内腔时,液体冷媒留在所述隔板25a上方的第一内腔,气体冷媒通过连接管24a内部排出到所述隔板25a下方的第三内腔;即使有部分液体冷媒进入第三内腔,也会留在所述隔板25b上方的第三内腔,而气体冷媒会在顺着连接管24b流入第二内腔,最后通过出气管23a 流入压缩机内。通过此种方式加强了储液器气液分离的效果,杜绝压缩机出现液击现象。
此外,冷媒从进气直管21中流入时会夹杂冷冻机油,一部分冷冻机油会随气体冷媒流入压缩机中,另一部分冷冻机油会随液体冷媒留在第一内腔,因此所述隔板25a中心设有贯通的回油孔26,以便液体冷媒中的冷冻机油流入第二内腔。回油孔26的上方或者下方设有滤网27,用于过滤冷媒中的杂质和异物。由于少量的液体冷媒通过回油孔26进入第三内腔,回油孔26不能正对着连接管24b的进气口,以免液体冷媒直接通过回油孔26 流入连接管24b内,影响冷媒的气液分离。当然,所述隔板25b上也可以设有回油孔和过滤网,同理的,该回油孔也不能正对进气管的进气孔。
较佳的,连接管24a和24b侧壁上分别设有贯通的回油孔28a和28b,提升储液器的回油能力。所述回油孔28a和28b的具体结构本说明书不做详细描述。冷冻机油随冷媒从进气管进入第一内腔,之后从回油孔26或回油孔28b进入第三内腔,最后通过回油孔28b进入第二内腔底部,沉淀在第二内腔底部的冷冻机油通过压缩机的吸力作力,从出气管23a进入压缩机内,从而对压缩机又起到润滑保护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连接管的侧壁和/或所述隔板上设有贯通的回油孔,用于回油,也就意味着除第二内腔外,每个所述内腔中设置至少一个回油孔。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出气管23a的一端贯穿并固定于所述第二内腔的底部,并伸入到第二内腔中,其管口须高出第二内腔的底部,另一端朝远离所述第二内腔的方向延伸并与压缩机连通。这样可以进一步预防压缩机液击现象的发生,当有少量液体冷媒或者冷冻机油进入到第二内腔中,由于重力和出气管23a管体的作用会留在储液器中,而气体冷媒则顺着出气管23a流入压缩机中。
图4所示的储液器为双出气储液器,设置有两个出气管23a,用于双气缸压缩机。同样的,如图4所示,在储液器的底部插入两个出气管23a,出气管23a的管口均高出储液器底部一段距离。明显地,双出气储液器与单出气储液器的其他结构相同。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隔板数量为三个。参阅图5,其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单出气储液器结构示意图。图5中,隔板25a、25b 和25c将储液器内腔从上到下分隔成第一内腔、第三内腔、第四内腔和第二内腔,隔板25a、25b和25c上分别设置连接管24a、24b和24c,作为冷媒通道用于连通相邻的内腔。
连接管24a的侧壁设置有回油孔28a,隔板25b和25c上分别设有回油孔26a和26b,回油孔26a和26b下方分别设有滤网27a和27b。
需要注意的是,相邻内腔的连接管的轴心不能再同一直线上,应当错位安装,提高储液器液气分离的性能。同理的,回油孔也不能正对着连接管或者出气管23a。
为改变压缩机及空调管路系统的模态,减少震动和降低噪音,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隔板的数量来实现。增加隔板后,液体冷媒主要集中在储液器筒体的上部,在改变储液器固有模态的同时冷媒气液分离的工序也得到了增加,进一步提升了储液器的性能。第一内腔和第三内腔用于储存液体冷媒,便于冷媒的气化和液气分离;第三内腔和第二内腔主要储存气体冷媒,为冷媒的充分气化提供保证,防止压缩机液击现象的发生。
连接管25b和/或25c的外壁上也可以设置回油孔。
储液器中隔板的数量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增减。
如实施例一中类似的,本实施例的结构也适用于双出气储液器中,如图6所示。
实施例三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储液器不但设置了隔板,而且采用了不同结构的出气管和储液器底部,具体如图7所示,隔板25a和隔板 25b将储液器分隔为位于上部的第一内腔、位于中部的第三内腔和位于下部的第二内腔,出气管23b的一端贯穿并固定于所述筒体22外侧壁连通第二内腔,另一端往筒体22外侧延伸并与压缩机连通。这种结构的出气管可以减少铜管的使用量,从而降低成本。
特别地,储液器的底部29结构为向内凸面结构,便于压缩机冷冻机油从出气管23b流出。同理的,储液器的底部结构也可以为斜面,那么出气管23b则位于斜面向下的一侧,便于冷冻机油的流出。
由此,如图8所示,双出气储液器也可以采用这种结构,出气管23b 为两个,依次上下排列与第二内腔连通。
同样的,本实施例的储液器中,隔板数量还可以为一块、三块或者三块以上,这里不做详细说明。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储液器采用至少一块隔板将储液器内腔分隔为至少两个内腔,每块隔板上设置连接管用于冷媒通道,便于冷媒的气化,降低了噪音,杜绝压缩机液击现象的发生;在隔板之间添加回油孔和滤网,取消了滤网组件,增加了储液器的有效容积;在连接管上添加回油孔,进一步加强了储液器的回油效果;同时将出气管设置在储液器壳体侧壁减少了铜管的使用量,减低了制造成本。
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实用新型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储液器,包括筒体、中空的连接管、出气管以及设置筒体顶部用于连通制冷系统配管与储液器内腔的进气直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块隔板,所述隔板平行于筒体的径向所在的平面设置在所述筒体内腔中,并将筒体内腔分隔成至少两个内腔,所述至少两个内腔包括靠近所述进气直管并与其连通的第一内腔,和靠近储液器内腔底部的第二内腔,所述出气管与所述第二内腔连通;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贯穿并垂直固定在所述隔板上,另一端自由,并且所述连接管用于连通与其对应的一个隔板两侧的两个内腔,其中,所述第一内腔中的所述连接管的轴心与所述进气直管的轴心不在同一直线上,连通所述第二内腔的所述连接管的轴心与所述出气管的轴心不在同一直线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的数量为N个,将所述筒体内腔分隔为N+1个内腔,每个隔板上均固定设置一个所述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用于连通与其对应的一个隔板两侧的两个内腔,其中,N≥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液器,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连接管的轴心不在同一直线上。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储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的侧壁和/或所述隔板上设有贯通的回油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上的所述回油孔的上方或下方设置有滤网。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上的所述回油孔的轴心,与所述回油孔下方内腔中的所述连接管或所述出气管的轴心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的一端贯穿并固定于所述第二内腔的底部,另一端朝远离所述第二内腔的方向延伸并与压缩机连通。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的一端贯穿并固定于所述第二内腔的侧壁上,另一端往筒体外侧延伸并与压缩机连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储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器的底端为向内凸面形状或斜面。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的数量为一个或者两个。
CN201920430682.8U 2019-04-01 2019-04-01 一种储液器 Active CN2102924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30682.8U CN210292453U (zh) 2019-04-01 2019-04-01 一种储液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30682.8U CN210292453U (zh) 2019-04-01 2019-04-01 一种储液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92453U true CN210292453U (zh) 2020-04-10

Family

ID=700668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30682.8U Active CN210292453U (zh) 2019-04-01 2019-04-01 一种储液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9245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54301A (zh) * 2021-08-27 2021-11-16 中山市凯腾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双蒸发器制冷系统和制冷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54301A (zh) * 2021-08-27 2021-11-16 中山市凯腾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双蒸发器制冷系统和制冷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285910U (zh) 一种压缩机用储液器
CN201407863Y (zh) 一种油分离器
CN210292453U (zh) 一种储液器
CN101440809B (zh) 用于卧式压缩机的储液器及其控制方法和应用
CN106642847B (zh) 气液分离器
CN106352608B (zh) 经济器组件及具有其的制冷系统
WO2024001084A1 (zh) 气液分离器及空调系统
CN215809506U (zh) 油分离装置、冷凝器及空调系统
CN206369377U (zh) 储液器及具有其的压缩机组件、制冷装置
CN112145436B (zh) 一种吸气装置、压缩组件和空调器
CN210345984U (zh) 压缩机的储液器和具有其的压缩机
CN113503663A (zh) 油分离装置、冷凝器及空调系统
CN210035964U (zh) 分液器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4713279A (zh) 一种气液分离器及制冷系统
JP2013087686A (ja) 2ピストン圧縮機用アキュームレータ
CN115111820A (zh) 一种储液器
CN109140835B (zh) 一种降膜式蒸发器
CN113686061B (zh) 压缩机储液组件、压缩机和空调系统
CN112177885A (zh) 消音器、压缩机和冰箱
CN218936737U (zh) 一种具有新型结构的气液分离器
CN216347201U (zh) 储液器、压缩机及制冷循环系统
CN217761266U (zh) 一种带有消除腔体模态噪音的储液器及空调压缩机
CN205351881U (zh) 一种分液器
CN215002408U (zh) 新型空调气液分离器
CN114777362B (zh) 分液器、压缩机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