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液分离器及制冷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浸入热交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液分离器及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制冷系统一般包括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以及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安装于蒸发器的出口管和压缩机的入口管之间,它的主要作用是将从蒸发器返回到压缩机的冷媒分离成气体和液体,使冷媒均以气态的形式从压缩机的吸气口进入压缩机内部,避免压缩机液击现象的产生,同时流入压缩机中的冷媒还会携带润滑油6’到压缩机中,保证压缩机的正常运转。
请参考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典型的气液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现有技术中一种典型的气液分离器包括筒体,筒体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用于连通进气管2’和出气管1’,一般筒体为分体式,具有上端盖4’、下端盖5’和筒主体3’,进气管2’连通蒸发器的出口管路和筒体内腔,出气管1’连通压缩机的进气管2’和筒体内腔,气液混合气从进气管2’进入,利用突然扩大通道面积而使其流速降低,同时改变其流动方向,使液滴下沉气体上浮,气体进入出气管1’,经出气管1’进入压缩机。
出气管1’包括两平行的直管段(第一直管段1’1和第二直管段1’2)和连接两直管的弯管段1’3,筒体的底部存储有润滑油,弯管段1’3部分浸没润滑油内,弯管段1’3设置有回油口1’a,出气管1’内的气体经过回油孔时,由于虹吸现象,吸取润滑油6’,润滑油6’与气体一起进入压缩机,对压缩机起润滑作用。为了保证进入压缩机内部润滑油6’的洁净度,目前在回油口1’a设有过滤网等部件。
由上述描述可以看出,过滤网等过滤部件设置于筒体内部,一旦在装配时漏装过滤部件或在使用过程中过滤部件出现堵塞等其他故障,进行维修是非常困难的。并且,回油量也是不能根据压缩机状况来调整的。
另外,进入压缩机内的润滑油主要由出气管1’中气体流速决定,气体流速的变化对回油的波动性影响比较大。
因而,如何改进气液分离器的结构,使回油油路的维修较为方便,且回油更为均匀,是本领域内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气液分离器及制冷系统,该气液分离器的回油油路维修比较方便、快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气液分离器,包括筒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筒体上的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筒体内部设有存储压缩机润滑油的储油部,所述筒体还设置有回油口,所述出气管露置于所述筒体外部的管段通过所述回油口与所述储油部连通。
优选地,所述储油部位于所述筒体的下端部,所述回油口设于所述储油部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回油口和所述出气管的连通管路低于所述储油部的油位。
优选地,所述筒体的上端部设有进气管安装孔,所述筒体的下端部设置有出气管安装孔,所述出气管穿过所述出气管安装孔与压缩机的进气管路连接。
优选地,所述出气管置于所述筒体内部的管段为直管段。
优选地,所述出气管包括直管部和与所述直管段连通的弯曲部,所述直管部置于所述筒体的内部,其穿过所述安装孔连接位于所述筒体外部的所述弯曲部。
优选地,所述回油口和所述出气管的连通管路上还进一步设置有用于去除润滑油中杂质的过滤部件。
优选地,所述回油口和所述出气管的连通管路还进一步安装有消音器。
优选地,所述回油口和所述出气管的连通管路上还进一步设置有流量调节阀。
与现有技术中回油油路完全置于气液分离器的筒体内部相比,本发明中的回油油路置于筒体外部,操作空间也相应比较大,有利于快速安装回油油路,而且当回油油路出现问题时,便于及时、快速维修,并且回油油路可以利用的安装空间比较大,可以灵活选择安装于回油油路上的过滤器等部件,回油孔径、过滤面积可以自行设计,可降低设计要求,并且也可以根据系统的需要增加控制部件于回油回路上,以便优化制冷系统的工作性能。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以及设置于所述压缩机和所述蒸发器之间的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气液分离器。
因该制冷系统包括上述气液分离器,故本发明所提供的制冷系统也具有气液分离器的上述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典型的气液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中气液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气液分离器的仰视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气液分离器的局部视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中气液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中附图标记和部件名称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如下所示:
1’出气管、1’1第一直管段、1’2第二直管段、1’3弯管段、1’a回油口、2’进气管、4’上端盖、5’下端盖、6’润滑油。
其中,图2至5中附图标记和部件名称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如下所示:
1筒体、11筒本体、12上端盖、13下端盖、1a回油口、1b进气管安装口、1c出气管安装孔、2进气管、3出气管、31直管部、31弯曲部、4过滤部件、5流量调节阀。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为提供一种气液分离器及制冷系统,该气液分离器的回油油路维修比较方便、快捷。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2至图4,图2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中气液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气液分离器的仰视示意图;图4为图2所示气液分离器的局部视图。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液分离器,包括筒体1以及设置于筒体1上的进气管2和出气管3,具体地,筒体1可以为整体结构,也可以为分体结构,包括上端盖12、下端盖13和筒本体11,上端盖12和下端盖13分别安装于筒本体11的两端部,筒体1内部设有存储压缩机润滑油的储油部,储油部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由筒体1形成,例如润滑油直接盛放于筒体1内。
本发明所提供的筒体1还设置有回油口1a,出气管3露置于筒体1外部的管段通过回油口1a与储油部连通。也就是说,储油部与出气管3形成的回油油路形成于筒体1的外部;与现有技术中回油油路完全置于气液分离器的筒体1内部相比,本发明中的回油油路置于筒体1外部,操作空间也相应比较大,有利于快速安装回油油路,而且当回油油路出现问题时,便于及时、快速维修,并且回油油路可以利用的安装空间比较大,可以灵活选择安装于回油油路上的过滤器等部件,回油孔径、过滤面积可以自行设计,可降低设计要求,并且也可以根据系统的需要增加控制部件于回油回路上,以便优化制冷系统的工作性能。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储油部位于筒体1的下端部,回油口1a设于储油部的底部;该实施方式中因回油口1a的高度低于储油部内所有润滑油的高度,这样,存储于筒体1内部的润滑油可以全部流入回油管路,用于压缩机润滑,该设置方式提高了润滑油的利用率。
进一步地,回油口1a和出气管3的连通管路低于储油部的油位,这样,润滑油完全位于出气管3的连接口之上,该实施例中的润滑油进入出气管3中的动力来源于两部分:出气管3中气体的流速和润滑油自身的重力,润滑油在自身重力和出气管3与筒体1内压差共同作用下,进入出气管3,然后同气体制冷剂一起从出气管3进入压缩机,对压缩机起到润滑作用,有利于吸油的均匀。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筒体1的上端部可以设有进气管安装孔1b,所述筒体1的下端部设置有出气管安装孔1c,所述出气管3穿过所述出气管安装孔1c与压缩机的进气管路连接。对于筒体1为分体式结构的气液分离器,进气管2安装口可以设置于上端盖12,出气口安装口可以设于下端盖13。
与现有技术中进气管安装孔1b和出气管安装孔1c均设置于上端盖12相比,本实施方式将进气管安装孔1b和出气管安装孔1c分别设置于两端部,有利于提高筒体1的使用刚度。
上述各实施例中,出气管3置于所述筒体1内部的管段为直管段,与现有技术中出气管3为U型管相比,直管段可以降低对筒体1内部空间的占居,增大筒体1的储气空间。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上述各实施例中的出气管3可以包括直管部32和与直管段连通的弯曲部31,直管部32置于筒体1的内部,其穿过安装孔连接位于筒体1外部的弯曲部31;出气管3设置弯曲部的主要作用是改变出气管3内部气体的流向和流速,该方式中弯曲部31位于筒体1的外部,可以根据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对弯曲部的形状进行合理的微调,从而使系统达到最佳工作状态。
上述实施例中处于筒体1内部的直管部31的上端部可以尽量靠近筒体1的上端部。
上述各实施例中,回油口1a和出气管3的连通管路上还进一步设置有用于去除润滑油中杂质的过滤部件4,过滤部件4的过滤面积、精度可以根据系统的需求合理选择。
回油口1a和出气管3的连通管路还进一步安装有消音器,这样可以降低回油工作噪音。
请参考图5,图5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中气液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在第二种实施例中,回油口1a和出气管3的连通管路上还进一步设置有流量调节阀5,流量调节阀5可以为电磁阀或手动阀,流量调节阀可以安装于过滤部件4和回油口1a之间,当然也可以安装于过滤部件4和出气管33之间。流量调节阀可以实现回油量的精确调节,可以按照压缩机的工作状态调节回油流量,以实现压缩机的最佳工作状态。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以及设置于所述压缩机和所述蒸发器之间的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为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气液分离器。
因该制冷系统包括上述气液分离器,故本发明所提供的制冷系统也具有气液分离器的上述技术效果。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气液分离器及制冷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