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74374U - 一种电磁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磁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74374U
CN211574374U CN201922046160.0U CN201922046160U CN211574374U CN 211574374 U CN211574374 U CN 211574374U CN 201922046160 U CN201922046160 U CN 201922046160U CN 211574374 U CN211574374 U CN 2115743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seat
valve
sleeve
side wall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4616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anhua Intelligent Contro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Sanhua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Sanhua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Sanhua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04616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743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743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743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gnetically Actuated Valv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磁阀,包括阀体、阀座、套管、线圈组件和限位件,线圈组件与限位件相对固定,至少部分阀座位于阀体所形成的腔,阀座与阀体连接以相对固定,套管与阀座固定连接;至少部分限位件位于阀体与线圈组件之间,和/或至少部分限位件位于阀座与线圈组件之间,电磁阀包括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第一抵接部成形于阀座和/或阀体的壁,第二抵接部成形于所述限位件的底壁,第一抵接部与第二抵接部抵接,沿套管周向,第一抵接部与第二抵接部具有摩擦以限制限位件相对阀体和/或阀座的转动。

Description

一种电磁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零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磁阀。
背景技术
在零部件领域中,电磁阀是空调系统或者热泵系统中的冷媒流量的控制开关。电磁阀包括阀体和线圈组件,线圈组件与阀体之间具有不同的安装角度,以适应各种安装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阀,以有利于调整线圈组件与阀体之间的角度,提高电磁阀适用性。
一种电磁阀,包括阀体、阀座、套管、线圈组件和限位件,所述线圈组件与所述限位件相对固定,至少部分所述阀座位于所述阀体所形成的腔,所述阀座与所述阀体连接以相对固定,所述套管与所述阀座固定连接;至少部分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阀体与所述线圈组件之间,和/或至少部分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阀座与所述线圈组件之间,所述电磁阀包括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所述第一抵接部成形于所述阀座和/或所述阀体的壁,所述第二抵接部成形于所述限位件的底壁,所述第一抵接部与所述第二抵接部抵接,沿所述套管周向,所述第一抵接部与所述第二抵接部具有摩擦以限制所述限位件相对所述阀体和/或所述阀座的转动。
阀座和/或阀体的壁具有第一抵接部,限位件的底壁具有第二抵接部,沿套管周向,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抵接时的摩擦力以限制限位件相对阀座和/或阀体的转动,在拆卸或者组装时,由于第一抵接部与第二抵接部之间的摩擦力限制限位件相对阀座和/或阀体的转动,限位件与阀体之间的角度调整不受限,因而改变线圈组件与阀体之间的角度相对便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技术方案的电磁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电磁阀的A-A方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阀座与阀体配合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B部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2所示电磁阀的线圈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中第一凹槽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限位件和第一凹槽配合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B-B方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限位件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限位件C-C方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嵌体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2是限位件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2中第一凹槽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2中第一凹槽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5是限位件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6是第二抵接部的其他实施方式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7是限位件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8是线圈组件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9是限位件和第一凹槽配合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在以下的实施方式说明中,为了便于理解,适当地使用表示方向的用语(例如“上方”、“下方”等),以电磁阀为例,定义线圈组件位于阀体的上方。
结合图1和图2,电磁阀100包括阀体1、主阀芯2、阀座3、先导阀芯5、线圈组件6、铁芯组件7、套管8和限位件4,其中,阀座3包括第一阀座31和第二阀座32,第一阀座31与阀体1连接并在连接处密封,第二阀座32与第一阀座31连接并在连接处密封,第一阀座31比第二阀座32靠近阀体。具体地,结合图3,阀体1包括第一安装部111,第一安装部111位于阀体1的内周,至少部分第一阀座31位于第一安装部111所形成的容纳腔,第一阀座31与第一安装部111连接并在二者连接处密封,连接方式可以是焊接或螺纹连接,在本实施方式,第一阀座31与第一安装部111采用螺纹连接。第一阀座31包括第二安装部333,第二安装部333位于第一阀座31的内周,至少部分第二阀座32位于第二安装部333所形成的腔,第二阀座32与第二安装部333连接并在二者连接处密封,连接方式可以是焊接或螺纹连接,在本实施方式,第二阀座32与第二安装部333采用螺纹连接。结合图4,套管8的一端与第二阀座32固定连接并在连接处密封,为后文表述方便,定义套管8与第二阀座32的连接处为第一连接处328。
铁芯组件7包括动铁芯71、静铁芯72,静铁芯72位于动铁芯71的上方,静铁芯72的外壁与套管8的内壁固定,固定方式可以是焊接或者铆接,电磁阀100通电或断电时,动铁芯71能够在套管8内上下移动。沿套管8的轴向,限位件4位于阀体1与线圈组件6之间,限位件4与线圈组件6相对固定,限位件4与阀体1相对固定,进而实现线圈组件6与阀体1相对固定。
结合图2,阀体1具有第一通道11、第二通道12以及主阀口13,主阀芯2能够关闭主阀口13使第一通道11和第二通道12不连通,主阀芯2能够打开主阀口13使第一通道11和第二通道12连通。电磁阀100包括主阀室14,主阀芯2能够在主阀室14内上下动作,主阀室14包括第一阀室141和第一背压腔10,第一背压腔10位于第一阀座31和主阀芯2之间的空间,形成第一背压腔10的壁包括阀体1的内壁和第一阀座31的底壁,第一阀室141位于主阀口13和主阀芯2之间,形成第一阀室141的壁包括主阀芯2的下壁和主阀室14的底壁。第一通道11与第一阀室141连通,第二通道12位于主阀口13下方,第二通道12能够与主阀口13连通,当主阀芯2打开主阀口13时,第一阀室141通过主阀口13与第二通道12连通,进而实现第一通道11与第二通道12的连通;主阀芯2关闭主阀口13时,第一阀室141与第二通道12不连通,进而第一通道11与第二通道12不连通。电磁阀100包括先导阀室15,先导阀芯5能够在先导阀室15内上下动作,其中先导阀室15包括第二阀室151,第二阀室151位于先导阀芯5和第一阀座31之间,形成先导阀室15的壁包括第一阀座31的壁和第二阀座32的壁。先导阀芯5成形有先导阀口51、先导通道52,其中先导阀口51和先导通道52连通,动铁芯71与先导阀口51以及先导阀芯5与第一阀座31配合能够使得第一通道11和第二通道12连通或不连通。具体地,第一阀座31具有第一泄压通道311,第一泄压通道311与先导通道52连通;第一阀座31还具有第二泄压通道312,第二泄压通道312与第一泄压通道311连通,第二泄压通道312沿第一阀座31径向延伸,第一阀座31的外周和阀体1之间形成第三泄压通道313,第三泄压通道313与第二泄压通道312连通,阀体1具有第四泄压通道314,第四泄压通道314连通第三泄压通道313和第二通道12,因此,第一泄压通道311能够经第二泄压通道312、第三泄压通道313与第四泄压通道314与第二通道12连通。第一阀座31还包括先导通孔315,先导通孔315位于第一泄压通道311的外围并且连通第二阀室151和第一背压腔10。
电磁阀100从关闭状态到开启状态转化:电磁阀100通电,动铁芯71向静铁芯72方向运动,动铁芯71的下端离开先导阀口5,先导阀芯5向上移动使得先导阀芯5与第一阀座31未接触,进而背压腔10经先导通孔35、第二阀室151以及泄压通道与第二通道12连通,背压腔10压力降低,当背压腔10侧的压力小于第一阀室141侧的压力并能够克服闭阀弹簧的压力时,主阀芯2离开主阀口13,进而第一通道11和第二通道12通过主阀口13连通,电磁阀100处于开启状态。电磁阀100从开启状态到关闭状态转化:电磁阀100断电,动铁芯71在弹簧作用下向远离静铁芯72的方向运动,动铁芯71的下端将先导阀口51关闭,动铁芯71推动先导阀芯5向下运动,先导阀芯5与第一阀座31接触并形成密封,使第二阀室151与第一泄压通道311不连通,在闭阀弹簧以及主阀芯2两侧压力的驱动下,主阀芯2关闭主阀口,进而第一阀室141和第二通道12不连通,第一通道11和第二通道12不连通,电磁阀100处于关闭状态。
结合2和图5,线圈组件6包括导磁体60和电磁线圈62,导磁体60包括第一板体601、第二板体602和第三板体603,第一板体601、第二版体612和第三板体603一体设置,其中,第一板体601和第二板体602相互连接,第三板体603与第一板体601和第二板体602大致垂直,沿套管8的轴向,第三板体603位于第一板体601和第二板体602之间,第二板体602位于第一板体601的下方,或者说,第二板体602比第一板体601靠近限位件4。其中,电磁线圈62位于第一板体601和第二板体602之间,电磁线圈62与第一板体601和第二板体602的内侧贴合。电磁线圈62与导磁体60均设有贯通孔并且电磁线圈62与导磁体60的贯通孔轴线重合,套管8位于电磁线圈62与导磁体60的贯通孔内,套管8的一端与第二阀座32固定设置,固定方式可以焊接或者粘接或者一体设置。电磁阀100还包括螺钉部9和垫块109,垫块109位于导磁体60和螺钉部9之间,螺钉部9使垫块109压紧线圈组件6进而使线圈组件6压紧限位件4。
结合图4,电磁阀100包括第一抵接部30和第二抵接部40,其中,第一抵接部30成形于阀座3和/或阀体1,第二抵接部40成形于限位件4的底壁,第一抵接部30和第二抵接部40抵接,沿套管8的周向,第一抵接部30和第二抵接部40抵接时形成周向摩擦,或者进一步说,由于第一抵接部30和第二抵接部40具有周向摩擦,限位件4不能相对第二阀座32转动。限位件4可以是环形或者说沿套管8周向分布,如图9所示;限位件4也可以是有缺口的环形,如图12所示。
结合图8和图10,限位件4沿套管8周向分布,或者说限位件4是一个大环形,限位件4包括第一孔43,第一孔43包括大径部431和小径部432,大径部431的当量直径大于套管8的外径,其中,小径部432与套管8的外周抵接,沿套管8的轴向,小径部432与套管8的抵接处位于第一连接处328的上方,或者说小径部432与套管8的抵接处比第一连接处328更靠近线圈组件6;小径部432与套管8的外壁过盈配合,这样,有利于防止外界空气进入套管8与第二阀座32的第一连接处328,能有效提高第一连接处328的防腐蚀性能。
结合图6,电磁阀100包括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相对阀体1和/或阀座3的上壁凹陷,第一凹槽沿套管8的周向分布,第一凹槽包括凹槽底壁301和凹槽侧壁302,其中,凹槽底壁301成形于第二阀座32的上壁,第一抵接部30成形于凹槽底壁301,或者凹槽底壁301包括第一抵接部30,在本实施方式,第一抵接部30在凹槽底壁是连续环形分布,在其他实施方式,第一抵接部30可以在周向上不连续,如第一抵接部30具有缺口,或者是成形于凹槽底壁301的多个离散面。凹槽侧壁302包括第一侧壁3021和第二侧壁3022,第一侧壁3021成形于第一阀座31,第二侧壁3022成形于第二阀座32,其中,沿套管8的径向,第二侧壁3022比第一侧壁3021靠近套管8。第二安装部333的壁包括第一侧壁3021,或者说第一侧壁3021是第二安装部333的一部分。第一阀座31包括第一上壁310,第二阀座32包括支撑部320,支撑部320的内壁用于与套管8固定连接,在本实施方式,沿套管8的轴向,第一上壁310比凹槽底壁301靠近线圈组件6,第二侧壁3022成形于套管8和/或支撑部320。
结合图7和图8,至少部分限位件4容置于第一凹槽,限位件4的底壁与凹槽底壁301抵接,限位件4的底壁与凹槽底壁301存在摩擦力,以有利于防止限位件4的转动。在本实施方式,限位件4的侧壁与凹槽侧壁302不接触或者说具有间隙,这样,限位件4在第一凹槽内的安装与拆卸时,取出即可,方便安装与拆卸,另外,改变线圈组件6与阀体1的安装角度时,无需取出,只需旋转限位件4,改变限位件4与阀体1的相对位置即可。限位件4与凹槽侧壁302采用间隙配合,限位件4的加工精度要求低,有助于节约成本;同时由于间隙配合,限位件4可灵活布置于第一凹槽内,在固定前无需利用工装来确定线圈组件6与阀体1的相对位置,沿第一凹槽的周向,限位件4可相对阀体1朝向任意方位调整,这样使得线圈组件6可以被限位在任意方向上,限位灵活,提高电磁阀100的适用性。在其他实施方式,限位件4的侧壁也可以与凹槽侧壁302抵接,具体地,结合图19,第一抵接部30也成形于第一侧壁3021和第二侧壁3022中的至少一个,相应地,限位件的侧壁包括第三侧壁4002和第四侧壁4001,沿套管8的径向,第三侧壁4002比第四侧壁4001靠近套管8,第一孔43的孔壁包括第三侧壁4002,或者说第三侧壁4002是第一孔43的孔壁的一部分,相应第二抵接部40也成形于第三侧壁4002和第四侧壁4001中的至少一个,如图19所示,第二侧壁3022与第三侧壁4002相对设置,第一侧壁3021和第四侧壁4001相对设置,位于限位件4的侧壁的第二抵接部40与位于凹槽侧壁302的第一抵接部30而具有摩擦,这样可以相对增加限位件4与第一凹槽之间的摩擦力。至少部分限位件4容置于第一凹槽,这样可以减小线圈组件6与阀体1之间的间隙,也可以减小电磁阀100的整体体积。结合图13,第一凹槽的底壁301也可位于第一阀座31和第二阀座32,此时第一侧壁3021成形于第一阀座31,第二侧壁3022成形于第二阀座32,这样,限位件4与凹槽底壁301抵接后,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第一阀座31和第二阀座32之间的密封性。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第一凹槽也可成形于第一阀座31或者第二阀座32或者阀体1,第一凹槽的底壁301也可位于第一阀座31和阀体1,如图14所示。
结合图9和图10,在本实施方式,限位件4包括嵌体41和基体42,嵌体41与基体42相对固定,固定方式可以是粘胶固定或者注塑固定,至少部分嵌体41位于限位件4的底壁。第二抵接部40成形于嵌体41,并且第二抵接部40成形于限位件4的底壁,这样第二抵接部40与第一抵接部30抵接时,由于摩擦力的存在,限位件在1.5N.m扭矩范围内,限位件不能转动,此外,第一孔43成形于嵌体41。结合图11,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嵌体41包括延伸部410和主体部411,延伸部410包括延伸部上壁4101以及延伸部侧壁4102,主体部411包括主体部上壁4111、主体部侧壁4112以及主体部下壁4113。其中,沿套管8的轴向,延伸部侧壁4102位于延伸部上壁4101和主体部上壁4111之间,延伸部上壁4101比主体部上壁4111靠近线圈组件6,主体部侧壁4112比主体部上壁4111远离线圈组件6。结合图10,基体42成环形,基体42的下壁与主体部上壁4111接触并相对固定,基体42的内壁与延伸部侧壁4102接触并相对固定。在本实施方式中,嵌体41的材料可以为硫化橡胶材料,如NBR(Nitrile-ButadieneRubber,丁腈橡胶)或HNBR(Hydrogenated Nitrile Butadiene Rubber,氢化腈顺丁橡胶),基体42的材料可以为金属,如铝、不锈钢等。橡胶材料和铝表面之间具有强静摩擦系数,有助于限制限位件4相对阀体1转动,同时橡胶材料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能保护套管8与第二阀座4的第一连接处328不受腐蚀,同时限位件4中的硫化橡胶材料具有高强度、高耐磨、抗腐蚀、耐高温的特性。在其他实施方式,嵌体41可以由塑料或者他与金属具有强静摩擦系数的材料制作,基体42可以由其他金属材料制作。在其他实施方式,限位件4可以仅包括基体42,或者限位件4也可以仅包括嵌体,第一抵接部30与第二抵接部40之间的静摩擦系数能够满足限位件的防转要求即可。
结合图10,电磁阀100包括限位凹部401,至少部分限位凹部401位于基体42,在本实施方式,限位凹部401成形于基体42的外缘,限位凹部401贯穿基体42的上下表面,且相对基体42的外壁凹陷。在其他实施方式,限位凹部401可仅在基体42的上表面具有开口,限位凹部401成形为盲孔,如图15所示。
结合图5,电磁阀100包括限位凸部611,限位凸部611位于线圈组件56,具体地,限位凸部611成形于导磁体60的底壁,限位凸部611自第二板体602的下壁凸向限位件4,在本实施方式,限位凸部611通过冲压导磁体60形成,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限位凸部611可以与导磁体60焊接固定。结合图4,限位凸部611位于限位凹部401,因而线圈组件6相对限位件4不转动。在其他实施方式,限位凸部611也可以成形于限位件4,限位凸部611自限位件4的上壁凸向线圈组件6,限位凹部401成形于第二板体602,限位凹部401在第二板体602的下壁具有开口,限位凸部611容置于限位凹部401,限位件4与线圈组件6相对固定。
在其他实施方式,如图16所示,电磁阀100不具有第一凹槽,第一阀座31的上壁与第二阀座32的上壁大致在同一平面,第一抵接部30成形于第一阀座31的上壁和/或第二阀座32的上壁。这样,第一抵接部30与第二抵接部40抵接时,限位件4尺寸规格的选择更加灵活。
在其他实施方式,如图17和图18所示,电磁阀100还包括第三抵接部44以及第四抵接部66,其中,第三抵接部44成形于限位件4的上壁,第四抵接部66成形于第二板体602的下壁。限位件4被线圈组件6和阀座3挤压后,第三抵接部44和第四抵接部66抵接,第三抵接部44和第四抵接部66之间具有摩擦力,因此线圈组件6不能相对限位件4转动。这样,线圈组件6安装以及限位过程更加方便快捷,线圈组件6相对阀体1的转向布置更加灵活。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方式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电磁阀,包括阀体、阀座、套管、线圈组件和限位件,所述线圈组件与所述限位件相对固定,至少部分所述阀座位于所述阀体所形成的腔,所述阀座与所述阀体连接以相对固定,所述套管与所述阀座固定连接;至少部分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阀体与所述线圈组件之间,和/或至少部分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阀座与所述线圈组件之间,所述电磁阀包括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所述第一抵接部成形于所述阀座和/或所述阀体的壁,所述第二抵接部成形于所述限位件的底壁,所述第一抵接部与所述第二抵接部抵接,沿所述套管周向,所述第一抵接部与所述第二抵接部具有摩擦以限制所述限位件相对所述阀体和/或所述阀座的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定义所述套管与所述阀座的连接处为第一连接处,所述限位件沿所述套管的周向分布,所述限位件包括第一孔,部分所述套管位于所述第一孔,所述第一孔包括小径部,所述小径部位于所述套管的外周,所述小径部与所述套管的外周抵接;沿所述套管的轴向,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处,所述小径部与所述套管的抵接处相对靠近所述线圈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包括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成形于所述阀座和/或所述阀体,所述第一凹槽相对所述阀座和/或所述阀体的上壁凹陷,所述第一凹槽沿所述套管的周向分布,至少部分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包括凹槽底壁和凹槽侧壁,所述第一抵接部位于所述凹槽底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第一孔,所述凹槽侧壁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沿所述套管径向,所述第二侧壁比所述第一侧壁靠近所述套管,所述第一抵接部还成形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中的至少一个;所述限位件的侧壁包括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沿所述套管的径向,所述第三侧壁比所述第四侧壁靠近所述套管,所述第一孔的孔壁包括所述第三侧壁,相应所述第二抵接部也成形于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中的至少一个,位于所述限位件的侧壁的第二抵接部与位于所述凹槽侧壁的第一抵接部抵接而具有摩擦;
或者所述限位件的侧壁与所述凹槽侧壁间隙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包括第一阀座和第二阀座,所述第一阀座与所述阀体连接以相对固定,所述第二阀座与所述第一阀座连接以相对固定,所述第一阀座比所述第二阀座靠近所述阀体;所述凹槽底壁成形于所述第一阀座,所述第一侧壁成形于所述第一阀座,所述第二侧壁成形于所述套管和/或所述第二阀座。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或5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包括凹槽底壁,所述限位件沿所述套管的周向分布;沿所述套管周向,所述第二抵接部在所述限位件的底壁呈连续分布或者离散分布,所述第一抵接部在所述凹槽底壁呈连续分布或者离散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包括小径部,所述限位件包括基体与嵌体,所述基体与所述嵌体相对固定,所述嵌体包括所述第二抵接部和所述小径部;所述基体包括金属,所述嵌体包括硫化橡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嵌体还包括第三抵接部,所述第三抵接部成形于所述限位件的上壁,相应所述线圈组件包括第四抵接部,所述第四抵接部成形于所述线圈组件的下壁,所述第三抵接部与所述第四抵接部抵接以限制所述线圈组件相对所述限位件的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包括限位凸部和限位凹部,所述限位凸部和所述限位凹部的其中之一设置于所述限位件,另一个设置于所述线圈组件,至少部分所述限位凸部位于所述限位凹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具有限位凹部,所述限位凹部在所述限位件的上壁凹陷,所述限位凹部在所述限位件的上壁具有开口,至少部分所述限位凹部成形于所述基体和/或所述嵌体;所述线圈组件包括导磁体,所述导磁体的下壁朝向所述限位件,所述导磁体包括所述限位凸部,所述限位凸部相对所述导磁体的下壁凸向所述限位件。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包括凹槽底壁,所述限位件沿所述套管的周向分布;沿所述套管周向,所述第二抵接部在所述限位件的底壁呈连续分布或者离散分布,所述第一抵接部在所述凹槽底壁呈连续分布或者离散分布。
CN201922046160.0U 2019-11-22 2019-11-22 一种电磁阀 Active CN2115743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46160.0U CN211574374U (zh) 2019-11-22 2019-11-22 一种电磁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46160.0U CN211574374U (zh) 2019-11-22 2019-11-22 一种电磁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74374U true CN211574374U (zh) 2020-09-25

Family

ID=725316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46160.0U Active CN211574374U (zh) 2019-11-22 2019-11-22 一种电磁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743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23006B (zh) 电子膨胀阀
CN219345507U (zh) 电动阀
US7748408B2 (en) Closing device
CN111120667B (zh) 电磁阀
CN211574374U (zh) 一种电磁阀
US4790513A (en) Solenoid valve assembly
CN114508601B (zh) 一种电磁阀、制冷设备及汽车
KR20200086718A (ko) 전기 밸브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16324247A (zh) 一种控制阀
CN218294522U (zh) 一种阀装置
CN111255938B (zh) 一种电动阀
CN219242682U (zh) 一种阀装置
CN113167138B (zh) 凸轮轴相位调节器
CN217874236U (zh) 一种电磁阀
CN111594628A (zh) 一种电子膨胀阀
CN220566641U (zh) 电动阀阀盖、电动阀、热管理系统和新能源汽车
EP4328473A1 (en) Reversible electromagnetic valve and air conditioning unit having same
CN211574373U (zh) 一种电磁阀
CN215059636U (zh) 电磁阀及制冷系统
CN219529861U (zh) 一种控制阀
CN219529838U (zh) 一种控制阀
CN220727148U (zh) 电磁阀活塞部件
CN111396593B (zh) 一种先导式电磁阀
CN217874246U (zh) 一种电磁阀、制冷设备及汽车
CN220488319U (zh) 真空蝶阀内密封组件和真空蝶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126

Address after: 312500 Technology Center building of Sanhua Industrial Park, Meizhu Town, Xinchang County,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SANHUA INTELLIGENT CONTROLS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18 No. 12, No. 289-2, Xiasha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angzhou, Zhejiang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Sanhua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