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72471U - 墙体模板加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墙体模板加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72471U
CN211572471U CN201921564670.0U CN201921564670U CN211572471U CN 211572471 U CN211572471 U CN 211572471U CN 201921564670 U CN201921564670 U CN 201921564670U CN 211572471 U CN211572471 U CN 2115724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ll rod
template
wall form
bodies
draw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6467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万杨
张春明
武振环
钱娟
王起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CC20 Group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CC20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CC20 Group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CC20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6467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724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724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724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墙体模板加固装置,该装置包括:两个内楞组件,两个内楞组件之间可夹设有模板,每个内楞组件均设置有挂钩,每个内楞组件均可通过自身的挂钩挂设于模板;对拉机构,对拉机构穿设于模板,并且,对拉机构具有卡槽,卡槽位于任意一个内楞组件的外侧,并且,卡槽内插设有楔形固定卡,楔形固定卡用于挤压对拉机构,以使对拉机构将各内楞组件和模板夹紧。与传统的对拉螺栓两端均拧紧加固的方式相比,该加固装置没有采用螺栓等紧固措施,其构造均是可以满足快速安拆的工艺,能做到加固装置的快速拆卸,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与传统木枋内楞依靠人工用钉子固定在模板上相比,采用挂钩将内楞组件挂在模板上的效率更高,更方便。

Description

墙体模板加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墙体模板施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墙体模板加固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进行房屋建筑施工时,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是非常关键的,尤其是墙体模板的加固,常规方法是木枋内楞、双钢管和对拉螺杆相结合,人工将木枋内楞与模板用钉子固定在一起后再支模,对拉螺杆需在两头进行拧紧,施工费时费力,模板的依靠是利用对拉螺杆两头的螺帽紧固力传递至钢管,再由钢管传递到木枋内楞和模板上,若加固不到位或木枋内楞和模板的形变较大,则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容易发生涨模现象,模板拆除后,混凝土外观质量会很差,后期修补也将会增加额外费用,且修补的效果往往不如混凝土浇筑一次成型的好。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墙体模板加固装置,旨在解决现有墙体模板加固施工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墙体模板的加固装置,该装置包括:两个内楞组件,两个内楞组件之间可夹设有模板,每个内楞组件均设置有挂钩,每个内楞组件均可通过自身的挂钩挂设于模板;对拉机构,对拉机构穿设于模板,并且,对拉机构具有卡槽,卡槽位于任意一个内楞组件的外侧,并且,卡槽内插设有楔形固定卡,楔形固定卡用于挤压对拉机构,以使对拉机构将各内楞组件和模板夹紧。
进一步地,上述墙体模板的加固装置中,每个内楞组件均包括:多个内楞,各内楞并列设置,并且,任意相邻的两个内楞之间具有空隙。
进一步地,上述墙体模板的加固装置中,挂钩的个数与内楞的个数相等,各挂钩与各内楞一一对应,并且,各挂钩均设置于和其相对应的内楞的顶部。
进一步地,上述墙体模板的加固装置中,对拉机构包括:
对拉杆体,任意相邻的两个内楞之间的间隙均穿设有一个对拉杆体;四根管体,对拉杆体的第一端夹设于两根管体之间,对拉杆体的第二端夹设于另两根管体之间;第一固定件,第一固定件固定于对拉杆体的第一端且位于对拉杆体的第一端的两根管体的外侧;第二固定件,对拉杆体的第二端穿设于第二固定件,第二固定件位于对拉杆体的第二端的两根管体的外侧,并且,卡槽位于第二固定件的外侧。
进一步地,上述墙体模板的加固装置中,位于对拉杆体的同一端的两根管体并列设置,并且,各管体均与各内楞垂直设置。
进一步地,上述墙体模板的加固装置中,第一固定件包括:第一固定帽,第一固定帽位于和其相对应的两根管体的外侧,并且,对拉杆体的第一端穿设于第一固定帽;卡环,卡环固定于对拉杆体上,并且,卡环位于第一固定帽的外侧。
进一步地,上述墙体模板的加固装置中,第二固定件包括:第二固定帽,第二固定帽位于和其相对应的两根管体的外侧,并且,对拉杆体的第二端穿设于第二固定帽。
进一步地,上述墙体模板的加固装置中,对拉机构为多个,各对拉机构沿与水平方向垂直的方向依次设置。
本实用新型中,对拉机构具有卡槽,楔形固定卡插设于卡槽内,通过拔、插楔形固定卡,可实现对对拉机构另一端的释放和紧固,与传统的对拉螺栓两端均拧紧加固的方式相比,该加固装置没有采用螺栓等紧固措施,其构造均是可以满足快速安拆的工艺,能做到加固装置的快速拆卸,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与传统木枋内楞依靠人工用钉子固定在模板上相比,采用挂钩将内楞组件挂在模板上的效率更高,更方便。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墙体模板加固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墙体模板加固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墙体模板加固装置中,对拉杆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墙体模板加固装置中,对拉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墙体模板加固装置中,内楞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墙体模板加固装置中,内楞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和图2,图1和图2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墙体模板加固装置的优选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该装置包括:对拉机构1和两个内楞组件2,其中,两个内楞组件2并列设置,模板3夹设在两个内楞组件2之间,每个内楞组件2的顶部均设置有挂钩4,这使得内楞组件2可通过自身的挂钩4挂设于模板3上。对拉机构1穿设于模板3,对拉机构1的一端采用拧紧的方式固定在一个内楞组件2的外侧。参见图3,对拉机构1的另一端具有卡槽5,并且,再次参见图1和图4,卡槽5位于另一个内楞组件2的外侧,楔形固定卡6插设于卡槽5内,楔形固定卡6为厚度5mm的铁片。通过拔、插楔形固定卡6,可实现对对拉机构1另一端的释放和紧固,从而将两个内楞组件2和模板3释放或夹紧。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由于楔形固定卡6和卡槽5之间的受力特性,对拉机构1拧紧的一端和楔形固定卡6之间会越夹越紧,从而可达到模板体系加固的目的,与传统的对拉螺栓两端均拧紧加固的方式相比,该加固装置没有采用螺栓等紧固措施,其构造均是可以满足快速安拆的工艺,能做到加固装置的快速拆卸,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与传统木枋内楞21依靠人工用钉子固定在模板3上相比,采用挂钩4将内楞组件2挂在模板3上的效率更高,更方便。
再次参见图2,每个内楞组件2均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内楞21,并且,任意相邻的两个内楞21之间具有空隙,任意相邻的两个内楞21的间距为200mm,挂钩4的个数与内楞21的个数相等,各挂钩4与各内楞21一一对应,每个内楞21的顶部均焊接有一个挂钩4。内楞21可以为方钢内楞,与传统的木枋内楞相比,方钢内楞21的强度更高,混凝土浇筑时和振捣时,模板3和方钢内楞的形变小,拆模后墙体的外观质量好,节省了施工投入以及后期的返修成本,方钢内楞和模板3的重复使用率得到了显著提高。方钢内楞为40×40×2的方钢,挂钩4为φ6的HPB300钢筋。
再次参见图1-图4,对拉机构1包括:对拉杆体11、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和四根管体12,其中,对拉杆体11为φ30的钢棍,其长度由墙体的厚度决定,例如,若剪力墙的厚度为200mm,则对拉杆体11的长度为550mm;若剪力墙的厚度为250mm,则对拉杆体11的长度为600mm;若剪力墙的厚度为300mm,则对拉杆体11的长度为650mm。模板3上按照横向400mm的间距均匀开出直径为30mm的穿设孔,任意相邻的两个内楞21之间的间隙均穿设有一个对拉杆体11,同时,对拉杆体11插设于穿设孔。再次参见图1和图2,对拉杆体11的第一端夹设于两根管体12之间,对拉杆体11的第二端夹设于另两根管体12之间。第一固定件固定于对拉杆体11的第一端且位于对拉杆体11的第一端的两根管体12的外侧,具体地,第一固定件包括:第一固定帽13和卡环14,第一固定帽13位于和其相对应的两根管体12的外侧,即第一固定帽13扣设在和其相对应的两根管体12的外侧,并且,对拉杆体11的第一端穿设于第一固定帽13,卡环14固定于对拉杆体11上,并且,卡环14位于第一固定帽13的外侧。对拉杆体11的第二端穿设于第二固定件,第二固定件位于对拉杆体11的第二端的两根管体12的外侧,并且,卡槽5开设于对拉杆11上且位于第二固定件的外侧,具体地,第二固定件包括:第二固定帽15,第二固定帽15位于和其相对应的两根管体12的外侧,即第二固定帽15扣设在和其相对应的两根管体12的外侧,并且,对拉杆体11的第二端穿设于第二固定帽15。位于对拉杆体11同一端的两根管体12并列设置,并且,各管体12均与各内楞21垂直设置。
再次参见图2,对拉机构1可以为多个,各对拉机构1沿与水平方向垂直的方向依次设置,即沿竖直方向(相对于图2而言)依次设置,具体地,模板3上按照纵向500mm的间距均匀开出直径为30mm的孔,各对拉机构1的对拉杆体11在穿设于内楞21之间的间隙的同时,还一一穿设于各个穿设孔。
施工时:在内楞21按间距200mm均匀安放于模板3上之后,将管体12垂直于内楞21安放,其安放位置位于对拉杆体11处,再将对拉杆体11穿过模板3预先开设好的30mm的孔,由于卡环14是固定在对拉杆体11上的,所以只需要将楔形固定卡6插入卡槽5中,卡环14和楔形固定卡6就可以将第一固定帽13、第二固定帽15、管体12和内楞21夹住。
综上,本实施例中,对拉机构1具有卡槽5,楔形固定卡6插设于卡槽5内,通过拔、插楔形固定卡6,可实现对对拉机构1另一端的释放和紧固,与传统的对拉螺栓两端均拧紧加固的方式相比,该加固装置没有采用螺栓等紧固措施,其构造均是可以满足快速安拆的工艺,能做到加固装置的快速拆卸,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与传统木枋内楞21依靠人工用钉子固定在模板3上相比,采用挂钩4将内楞组件2挂在模板3上的效率更高,更方便。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8)

1.一种墙体模板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个内楞组件,两个所述内楞组件之间可夹设有模板,每个所述内楞组件均设置有挂钩,每个所述内楞组件均可通过自身的所述挂钩挂设于所述模板;
对拉机构,所述对拉机构穿设于所述模板,并且,所述对拉机构具有卡槽,所述卡槽位于任意一个所述内楞组件的外侧,并且,所述卡槽内插设有楔形固定卡,所述楔形固定卡用于挤压所述对拉机构,以使所述对拉机构将各所述内楞组件和所述模板夹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模板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内楞组件均包括:
多个内楞,各所述内楞并列设置,并且,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内楞之间具有空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墙体模板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挂钩的个数与所述内楞的个数相等,各所述挂钩与各所述内楞一一对应,并且,各所述挂钩均设置于和其相对应的所述内楞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墙体模板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拉机构包括:
对拉杆体,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内楞之间的间隙均穿设有一个所述对拉杆体;
四根管体,所述对拉杆体的第一端夹设于两根所述管体之间,所述对拉杆体的第二端夹设于另两根所述管体之间;
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固定于所述对拉杆体的第一端且位于所述对拉杆体的第一端的两根所述管体的外侧;
第二固定件,所述对拉杆体的第二端穿设于所述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位于所述对拉杆体的第二端的两根所述管体的外侧,并且,所述卡槽位于所述第二固定件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墙体模板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
位于所述对拉杆体的同一端的两根所述管体并列设置,并且,各所述管体均与各所述内楞垂直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墙体模板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
第一固定帽,所述第一固定帽位于和其相对应的两根所述管体的外侧,并且,所述对拉杆体的第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帽;
卡环,卡环固定于所述对拉杆体上,并且,所述卡环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帽的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墙体模板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
第二固定帽,所述第二固定帽位于和其相对应的两根所述管体的外侧,并且,所述对拉杆体的第二端穿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帽。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墙体模板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拉机构为多个,各所述对拉机构沿与水平方向垂直的方向依次设置。
CN201921564670.0U 2019-09-19 2019-09-19 墙体模板加固装置 Active CN2115724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64670.0U CN211572471U (zh) 2019-09-19 2019-09-19 墙体模板加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64670.0U CN211572471U (zh) 2019-09-19 2019-09-19 墙体模板加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72471U true CN211572471U (zh) 2020-09-25

Family

ID=725226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64670.0U Active CN211572471U (zh) 2019-09-19 2019-09-19 墙体模板加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724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194717A (en) Wedge and bolt assembly for panel units
US4133155A (en) Joist structure
US2679872A (en) Clamp for assembly of temporary structures
CN204152202U (zh) 柱模板夹紧框
CN109944439B (zh) 用于柱模板加固的可调钢丝绳桁架装置
CN211572471U (zh) 墙体模板加固装置
CN108301616B (zh) 墙柱模板体系
CN111877752B (zh) 一种建筑模板的加固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12681728B (zh) 一体化预制巨型柱钢模板支护系统
CN204370797U (zh) 一种混凝土楼板施工用模板装置及其支撑组件
KR101759199B1 (ko) 이형 응력을 발생하는 거푸집 패널 및 이를 이용한 데크플레이트
CN110805293A (zh) 安全绳固定装置
CN214942342U (zh) 一种剪力墙端模加固装置
CN211007656U (zh) 一种墙体建筑模板的加固体系
CN104818845A (zh) 一种柱模板紧固方法及其使用的夹紧框
CN104912333A (zh) 墙体施工系统及施工方法
CN212802504U (zh) 一种变形缝处双剪力墙模板体系
CN217353530U (zh) 一种房建工程中伸缩缝两侧剪力墙可拆除模块
CN215717281U (zh) 一种可调节式墙模板支撑主龙骨装置
CN204238548U (zh) 一种混凝土模板夹紧框连接件及柱模板夹紧框
CN110805275A (zh) 一种钢方柱模板的加固体系和建造方法
CN220828027U (zh) 一种穿墙连墙件
CN211257821U (zh) 一种框架柱模加固装置
KR200292762Y1 (ko) 거푸집 설치용 중앙 지지대고정구
CN216239739U (zh) 一种窗台压顶的模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