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53656U - 气体密度计 - Google Patents

气体密度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53656U
CN211553656U CN201921625054.1U CN201921625054U CN211553656U CN 211553656 U CN211553656 U CN 211553656U CN 201921625054 U CN201921625054 U CN 201921625054U CN 211553656 U CN211553656 U CN 2115536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chamber
bellows
housing
densito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2505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菲利普·森纳特
马蒂亚斯·索斯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KA Alexander Wiegand SE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WIKA Alexander Wiegand SE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KA Alexander Wiegand SE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WIKA Alexander Wiegand SE and Co KG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536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536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9/00Investigating density or specific gravity of materials;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density or specific gravity
    • G01N9/32Investigating density or specific gravity of materials;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density or specific gravity by using flow properties of fluids, e.g. flow through tubes or apertur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9/00Investigating density or specific gravity of materials;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density or specific gravity
    • G01N9/02Investigating density or specific gravity of materials;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density or specific gravity by measuring weight of a known volume
    • G01N9/04Investigating density or specific gravity of materials;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density or specific gravity by measuring weight of a known volume of fluid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LMEASURING FORCE, STRESS, TORQUE, WORK, MECHANICAL POWER, MECHANICAL EFFICIENCY, OR FLUID PRESSURE
    • G01L9/00Measuring steady of quasi-steady pressure of fluid or fluent solid material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pressure-sensitive elements; Transmitting or indicating the displacement of mechanical pressure-sensitive elements, used to measure the steady or quasi-steady pressure of a fluid or fluent solid material,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G01L9/0033Transmitting or indicating the displacement of bellows by electric, electromechanical,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mea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9/00Investigating density or specific gravity of materials;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density or specific gravity
    • G01N9/26Investigating density or specific gravity of materials;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density or specific gravity by measuring pressure differenc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9/00Investigating density or specific gravity of materials;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density or specific gravity
    • G01N9/26Investigating density or specific gravity of materials;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density or specific gravity by measuring pressure differences
    • G01N9/266Investigating density or specific gravity of materials;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density or specific gravity by measuring pressure differences for determining gas densit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91/00Indexing codes associated with group G01N29/00
    • G01N2291/02Indexing codes associated with the analysed material
    • G01N2291/028Material parameters
    • G01N2291/02818Density, viscosit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easuring Fluid Pressure (AREA)
  • Measuring Volume Flow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监视气体室中气体的压力或密度的气体密度计,其包括:具有第一壳腔和测量室的壳体;第一联接器,测量室经由该第一联接器可与气体室相连;至少一个参考折囊,该参考折囊特别是直接或间接地与传递元件连接;和至少一个转换和/或监视单元,该转换和/或监视单元直接或间接地保持与或者能够与传递元件作用连接。测量室在此经由第一联接器与气体室透气地连接,并且参考折囊构成参考室(,该参考室填充有恒定量的参考气体。遮盖参考室的表面区段至少局部在第一壳腔或测量室内部提供或可实现为用于来自测量室的气体的测量面。

Description

气体密度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对气密封闭且体积恒定的气体室中的气体进行气体密度测量和监视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气体密度计是压力测量装置,其设置用于测量和/或显示气密封闭且体积恒定的气体室中的气体的密度。对由气体的温度变化引起的压力变化进行补偿,为此在现有技术中已知有多种方法。通过必须与相应气体种类的特殊性能协调的温度补偿,一个测得的、经补偿的压力变得与一个气体密度相对应并且也可以换算或重新缩放为这样的气体密度。
附加地具有用于报告超过或低于极限值的极限值信号发生器的气体密度计也称为气体密度监视器。这样的气体密度监视器大多具有电接触装置,外部电缆可连接在该电接触装置上,经由该外部电缆可以将报告信号传递给外部的检查和/或控制装置。
填充有密度应被监视的气体的气体室的特征典型地在于限定的压力值,该压力值可以配置给气体室的正常运行状态。这个压力值也称为标称压力、充气压力或运行压力并且典型地限定用于确定的气体温度。
为了及早地测定填充气体的可能泄漏或者排放,借助气体密度监视器例如对气体室中的密度进行监视,并且当密度低于限定的、小于标称压力的极限值时触发相应的极限值信号。
气体密度计和监视器例如应用在中压和高压技术的气体绝缘的开关设备上,其中对绝缘气体密度的监视不仅对于确保气体的绝缘作用、而且对于避免危害环境地排放绝缘气体都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气体密度计和监视器在这个领域内用于监视填充有六氟化硫(缩写:SF6)的气体室。SF6由于其物理性能之故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绝缘气体。
气体密度计、气体密度显示器以及气体密度监视器在现有技术中是众所周知的。
由EP 2 796 852 B1公知了一种温度补偿的密度监视器,该密度监视器包括体积可变的腔室,该腔室与气体室连接。所述腔室在加载的压力上升时膨胀并且同时压向弹簧。在此,弹簧是形状记忆弹簧。通过这种弹簧的特殊性能应该实现温度补偿。
由CN 207116321 U公知了一种密度监视器,该密度监视器包含体积可变的腔室,该腔室填充有参考气体。由此应该实现温度补偿。所述腔室通过两个同轴设置的折囊构成,其中一个折囊将另一个折囊包围。
由CN 107968018 A公知了一种气体密度监视器,该气体密度监视器包括一种设置结构,其中两个折囊设置在具有两个壳腔的壳体中。第一折囊在一个端部上与第一壳腔的内壁区段连接、在另一个端部上利用连接元件密封并且与气体室透气地连接。第一折囊由此形成第一腔室。第二折囊在一个端部上同样通过连接元件密封并且在其另外的端部上与第一壳腔的其它内壁区段连接。通过两个折囊的外侧面、连接元件的表面和第一壳腔的内壁构成第二腔室,该第二腔室填充有参考气体。通过这种方式应该实现温度补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说明一种相对现有技术改进的气体密度计。
本实用新型的这个目的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体密度计得以实现。
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是本实用新型的可能的改进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观点,用于监视气体室中气体的压力或密度的气体密度计包括壳体,该壳体具有第一壳腔和测量室。此外,气体密度计还包括:第一联接器,测量室经由该第一联接器可与气体室连接;至少一个参考折囊,该参考折囊例如直接或间接地与传递元件连接;和至少一个转换和/或监视单元,该转换和/或监视单元直接或间接地保持与或者能够与传递元件作用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测量室经由第一联接器与气体室透气地连接,并且参考折囊构成参考室,该参考室填充有恒定量的参考气体。遮盖参考室的表面区段至少局部在第一壳腔或测量室内部提供或可实现为用于来自气体室的气体的测量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观点,用于监视气体室中气体的压力或密度的气体密度计包括壳体,该壳体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壳腔,该第一壳腔构成测量室。此外,气体密度计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联接器,气体密度计经由该第一联接器可与气体室连接;和至少一个第一折囊,该第一折囊可称为参考折囊,该参考折囊在第一端部区段上与测量室的第一壳腔的第一内壁区段直接或间接连接。此外,气体密度计还包括:至少一个隔离机构,该隔离机构与参考折囊的第二端部区段直接或间接连接或者通过该端部区段构成;至少一个传递元件,该传递元件与隔离机构直接或间接连接;和至少一个转换和/或监视单元,该转换和/或监视单元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与传递元件作用连接。在此,测量室经由第一联接器与气体室透气地连接,并且参考折囊构成参考室,该参考室填充有恒定量的参考气体。在此,参考室至少局部设置在第一壳腔内部并且不透气地与测量室隔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观点,用于监视气体室中气体的压力或密度的气体密度计包括壳体,该壳体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壳腔。此外,气体密度计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联接器,气体密度计经由该第一联接器可与气体室连接;和第一折囊,该第一折囊可称为参考折囊并且在第一端部区段上与第一壳腔的第一内壁区段直接或间接连接。此外,气体密度计包括第二折囊,该第二折囊可称为测量折囊并且在第一端部区段上与第一壳腔的第二内壁区段直接或间接连接。此外,气体密度计包括至少一个隔离机构,该隔离机构与参考折囊的第二端部区段以及与测量折囊的第二端部区段直接或间接连接或者通过参考折囊的第二端部区段或通过测量折囊的第二端部区段构成。此外,气体密度计包括:传递元件,该传递元件与隔离机构直接或间接连接;和至少一个转换和/或监视单元,该转换和/或监视单元能够与传递元件直接或间接地作用连接。在此,参考折囊构成参考室,该参考室填充有恒定量的参考气体,并且测量折囊构成测量室并且经由联接器与气体室透气地连接,其中,测量室和参考室彼此不透气地隔离。
壳体当前特别是理解为护套,该护套包括一个壳体部分或多个壳体部分,例如基体和护盖和/或底部和/或壳体扩展件。壳腔当前特别是理解为一件式壳体或多件式壳体的所有内部容积,该内部容积相互透气地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第二或第三观点的气体密度计具有的优点是:以少量的部件、少量的制造费用和高可靠性和运行安全性提供模块化结构。
与众所周知的气体密度计和监视器不同,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气体密度计能够以低制造成本简单地制造。此外,与现有技术中已知的气体密度计和监视器不同,即使在故障情况中也实现与设备的实际状态相对应的和/或表明气体密度计故障的信号和/或显示。
气体密度计在这种情况下特别是可以构造为用于测量和/或监视单组分或多组分气体的密度,其中,可以考虑如六氟化硫(缩写:SF6)、氮气、空气、分子气体如(CF3)2CFCN或气体混合物那样的气体。
将绝缘气体经由联接器从气体室引入到测量室中适于本实用新型的三个观点。在此,测量室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和第二观点中通过第一壳腔构成、在第三观点中通过测量折囊构成。
测量室中的绝缘气体在隔离机构的表面上或具有相应表面区段的构件的表面上施加压力。
封闭在参考室中、也就是说参考折囊中的参考气体又在隔离机构的相反表面上或具有相应表面区段的构件的相反表面上施加压力。
系统在此追求一种状态,在该状态中存在力平衡。
施加在隔离机构的表面上或具有相应表面区段的构件的表面上的压力直接通过引入的绝缘气体的压力确定,而施加在隔离机构的相反侧面上或具有相应表面区段的构件的相反侧面上的压力则通过参考气体以如下方式变化,即,参考室的体积改变。
在这种情况下,参考折囊在施加到隔离机构的表面上或具有相应表面区段的构件的表面上的压力的影响下长时间地压缩或膨胀,直到存在力平衡为止。
通过传递元件机械式地将隔离机构或具有相应表面区段的构件在参考折囊压缩或伸展期间进行的平移运动传递给转换和/或监视单元。
若来自气体室的绝缘气体的压力下降,则参考折囊伸展。隔离机构或具有相应表面区段的构件由此例如向“上”运动。而如果来自气体室的绝缘气体的压力上升,则参考折囊被压缩并且隔离机构或具有相应表面区段的构件向“下”运动。
如果气体室中气体的温度变化,那么这还总是导致压力上升,这是因为气体室通常是气密封闭且体积恒定的容器。同样,气体室中气体的冷却导致压力降低。
然而这些压力变化并不对应于气体密度的变化、也就是说不与气体的收获或损失相对应,然而应该对该收获或损失进行监视。因此必须对这些由温度变化引起的压力变化进行补偿。
这通过封闭在参考室中的参考气体得以实现。该参考气体经由参考折囊的壁和整个壳体而与气体室和绝缘气体具有热接触。在绝缘气体和参考气体二者的温度上升时、也就是说在测量室与参考室之间的热平衡中,参考室中的压力如测量室中的压力同样程度地上升。由此由温度引起的压力变化并不导致隔离机构的表面上或具有相应表面区段的构件的表面上的压力改变,并且隔离机构或构件不进行平移运动。
精确的温度补偿的先决条件为:在温度变化下,参考气体如绝缘气体一样经受相同的压力上升。因此例如确切地将也处于气体室中的气体用作参考气体。
只要没有其它说明,下文说明的气体密度计的可能实施例可以用于本实用新型的全部三个观点。
在气体密度计的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该气体密度计设置用于安装在气体室上,其中,作为气体室特别是应该理解为电开关装置中或上的封闭的、即相对环境密封的气体室,其填充有确定压力下的气体。这能够实现气体密度计在这样的开关装置上的简单安装和对气体密度的特别可靠的测量和/或监视。
在气体密度计的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该气体密度计的壳体一体成形或多件式地组装而成。例如壳体或壳体的各部分由金属材料构成,诸如黄铜、铝、钢或优质钢。然而壳体的各部分也可以由塑料、陶瓷、复合材料或玻璃构成。因此能够以简单的方式调整壳体相对不同介质的耐抗性。
在气体密度计的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规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壳腔构造为壳体中的空腔,该第一壳腔与联接器透气地连接,然而除此之外相对环境和/或另外的壳腔密封。壳腔例如具有可容易和经济制造的柱体形式。在柱体形式的情况中,与联接器的透气连接可以设置在外周面的壁段上或柱形的平坦端面之一上。
在气体密度计的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联接器构造为用于将气体密度计安装在气体室上的接头。这样的接头例如可以通过内螺纹或外螺纹、通过法兰接头或通过插塞联接器得以实现。联接器也可以设有自密封阀,使得当联接器从气体室上的将该联接器打开的对应联接器上移除或脱落时,与测量室的连接被截断。联接器本身也可以构造为用于将气体室上的对应联接器上的自密封阀打开。联接器能够实现气体密度计在气体室上的可靠、安全和可简单进行的联接。
在气体密度计的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规定:参考折囊在其第一端部区段上与第一壳腔的或测量室的第一内壁区段直接或间接连接。该连接是不透气的并且由此是气密的连接、例如熔焊连接、钎焊连接、夹紧或压紧连接、粘合连接、螺纹连接或具有密封元件的连接。由此以简单且可靠的方式保证了连接的密封性。在此规定:第一内壁区段在这种设计方案中不将如下的内壁区域包围,在该内壁区域中产生第一壳腔与联接器之间的连接。
在气体密度计的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参考折囊通过如下方式直接与测量室的一内壁区段连接,即,壳体扩展件促成所述连接。壳体扩展件例如可以具有锅形、帽形或钵形并且与壳体连接,特别是将壳壁中的开口封闭。由这样的设置结构获得的是:测量室仅仅局部设置在相应的壳腔内部或甚至只有传递元件伸入测量室中。测量室由此能够构造得规模特别小。该测量室也能够特别简单地制造和装配。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相应的折囊当其有关的端部区段构成隔离机构时在至少一个端部上被一体封闭。
在气体密度计的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规定:隔离机构构造为板形的、特别是盘形的或者板形的、一件式的或多件式的元件。这样的盘形或板形产生的优点是:其能够以简单的方式与具有圆形横截面的折囊的端部区段连接。多件式例如理解为:隔离机构、参考折囊与传递元件之间的连接分别也可构造为间接的,并且附加的补充构件诸如连接环或类似构件例如可以配置给作为多件式隔离机构的隔离机构。
隔离机构或隔离机构的部件例如由金属材料构成,诸如黄铜、铝、钢或优质钢。然而隔离机构或隔离机构的部件也可以由塑料或复合材料构成。此外,在这种设计方案中可以规定:隔离机构与参考折囊的第二端部区段之间的连接特别是不透气的和由此气密的连接,例如熔焊连接、钎焊连接、夹紧或压紧连接、粘合连接、螺纹连接或具有密封元件的连接。由此以简单且可靠的方式保证了连接的密封性。这种气密连接的设计特征也可以转用到隔离机构与测量折囊的第二端部区段的连接上以及测量折囊的第一端部区段与第一壳腔的内壁区段的连接上。然而在此适用的是:折囊、隔离机构与不同内壁区段之间的不同连接在一种设计方式内不必制成为一致的或不必通过相同方式制成。
在气体密度计的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规定:传递元件构成为一件式的元件,诸如销钉、棒条、推杆或齿条。作为可选方案规定:传递元件构造为多件式的元件,其包括至少两个元件和至少一个接头、铰链或悬挂装置或支承装置。此外可以规定:传递元件与隔离机构之间的直接或间接连接是可松脱的或柔性的连接,诸如螺纹连接、可动支承或插塞连接。然而也可以设置有不可松脱的连接,诸如熔焊连接或粘合连接。具有接头或类似部件的传递元件的多件式设计方案具有的优点是:折囊和/或隔离机构中的至少一个的运动即使在比较复杂的壳体结构形式的情况中也能够有针对性地传递到转换和/或监视单元上。
在气体密度计的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规定:转换和/或监视单元构造为具有作业机构和带指针的显示装置的多件式单元,和/或构造为具有开关元件和接触装置的多件式单元。借助所述显示装置能够随时随地在气体密度计上读取实时的气体密度值。具有开关元件和接触装置的多件式单元能够在事先规定的密度极限值(Dichtegrenzwert)中触发电信号,该电信号能够经由电线由外部的控制单元检测到,从而能够实现远程监视。
在气体密度计的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规定:传递元件与转换和/或监视单元之间的作用连接通过如下方式得以实现,即,传递元件与转换和/或监视单元或者转换和/或监视单元的一部分机械式接触、特别是将力或扭矩传递到转换和/或监视单元上或者转换和/或监视单元的一部分上,或者经由齿条传动装置传递运动。然而也可以规定:传递元件与转换和/或监视单元之间的作用连接通过如下方式得以实现,即,不接触地进行作用连接,例如通过电磁相互作用、借助磁致伸缩的行程传感器(Wegaufnehmer)或通过光学检测。
在气体密度计的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规定:参考折囊以其第一端部区段与第一壳腔的或测量室的第一内壁区段的直接或间接连接并且以其第二端部区段与隔离机构的直接或间接连接构成体积可变的参考室,该参考室相对环境、第一壳腔和/或另外的壳腔密封。这就是说,参考折囊构造为封闭的参考室,其中,该参考折囊的一个开放端部通过与壳体内壁的连接封闭并且其其它开放端部通过与隔离机构的连接封闭。此外可以规定:恒定量的参考气体封闭在参考室中。恒定量就此而论是指恒定的物质量、即恒定的粒子量或恒定的质量。参考气体在此例如可以是与气体室中的气体(应该通过气体密度计监视该气体的密度)相同的种类或相同的混合气体。这就是说,例如使用与需监视的绝缘气体相同的气体作为参考气体。例如两种气体具有几乎相同的、特别是一致的热膨胀特性。
在根据第一观点的气体密度计的可能设计方案中,遮盖参考折囊的表面区段具有有效测量面积,该有效测量面积比参考折囊的或遮盖该参考折囊的表面区段的横截面积小2%至80%、特别是小5%至50%、特别是小10%至45%、特别是小15%至30%。这就是说,来自气体室的绝缘气体在测量室中可以不再压向相应表面区段的整个表面。所产生的压力因此比在该压力能够作用在整个面上时小。然而参考室内部的参考气体可以压向相应表面区段的整个表面、至少在参考折囊的直径内。这意味着:在力平衡中在参考室中产生比在测量室中小的压力。这具有的优点是:在测量室与参考室之间发生泄漏的故障情况中和在由此导致的、腔室之间的缓慢压力平衡中发生参考室中的压力上升。然而这然后导致具有所述表面区段的构件的平移,该平移等于在无故障的情况下测量室中的压力降低。结合利用根据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设置的弹簧元件实现的扩展到低压力的测量范围扩展,在此获得:从确定的点起绝缘气体的压力下降到参考室中的压力以下。然而参考室中的气体量、自由面(绝缘气体和参考气体压向这些自由面)的比率以及弹簧元件的弹簧强度则可以有益地协调为,使得参考室中的压力至少当测量室压力与设备的正常运行压力相符时低于测量室中的压力。
在根据第一观点的气体密度计的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具有表面区段的构件例如借助已经说明的隔离机构构成,或者该构件包括这样的隔离机构或者这个隔离机构包括所述构件。
在根据第一观点的气体密度计的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参考折囊具有20mm至70mm或30mm至63mm或35mm至55mm的直径。
在根据第一观点的气体密度计的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参考折囊具有垂直于传递元件的轴线的有效测量面积或横截面积,该横截面积具有3cm2至40cm2或7cm2至30cm2或10cm2至25cm2的面积。
在根据第一观点的气体密度计的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参考折囊中参考气体的压力在气体室的正常运行状态中比气体室的连通压力低0.05bar至2.5bar或0.5bar至1.0bar或0.2bar至0.5bar。这能够实现的是:能够特别简单地识别气体密度计上的、导致参考室与第一壳腔之间的透气连接的故障。
在根据第一观点的气体密度计的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参考折囊完全由壳体或壳腔气密地包围。
在根据第一观点的气体密度计的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转换和/或监视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开关元件,其中,当测量室与参考室之间进行压力平衡时,所述至少一个开关元件借助传递元件直接或间接地得到操作。借助开关元件实现的是:电开关信号报告达到极限压力,由此例如能够进行远程监视。
在根据第一观点的气体密度计的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弹簧元件,该第一弹簧元件将反作用于参考折囊伸展的弹簧力施加到该参考折囊上。可选地或附加地,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弹簧元件,该第二弹簧元件将反作用于参考折囊压缩的弹簧力施加到该参考折囊上。由此产生的优点是:可以要么向着压力小的方向、要么向着压力大的方向扩大气体密度计的测量范围。在没有弹簧元件和该弹簧元件的力作用的情况下,必须将气体密度计的测量范围限定在几bar的狭小范围上,这是因为参考折囊只能弹性进行有限的伸展或者压缩。在增加弹簧力的情况下,可以向着一个方向减小参考折囊的伸展或压缩或者参考室的伴随而生的体积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参考室中的压力变化,该压力变化是实现与测量室中已有的压力的力平衡所需的。这就是说,作为对压力的补充,弹簧力作用到具有表面区段的构件的一个或两个表面上。这些弹簧力沿着直线取决于弹簧元件的压缩。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减小具有表面区段的构件的、对于力平衡必要的平移和伴随而生的参考室的体积变化,即,越来越强地压缩弹簧并且由此将越来越大的弹簧力施加到具有表面区段的构件上。
若弹簧元件例如设置为:它从“上方”压到具有表面区段的构件上,那么当位于上部测量室中的压力下降时,它被越来越强地压缩。参考气体的压力不仅抵抗绝缘气体的下降的压力作用,而且还抵抗上升的弹簧力作用。将弹簧元件的尺寸确定为,使得由此在折囊的不变的最大伸展和限定的最低绝缘气体压力的情况下始终依然能够实现力平衡。
在根据第二观点的气体密度计的可能的设计方案中规定:第一壳腔的内腔-该内腔通过参考折囊、通过参考折囊的第一端部区段与第一壳腔的或测量室的第一内壁区段的直接或间接连接并且通过参考折囊的第二端部区段与隔离机构的直接或间接连接而与参考室隔离-构成体积可变的测量室并且经由联接器与气体室透气地连接。这就是说,测量室特别是通过参考折囊的隔离而由壳腔产生,所述隔离通过所述参考折囊与壳体内壁和隔离机构的连接而实现。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观点的气体密度计的可能的设计方案中规定:测量折囊以其第一端部区段与第一壳腔的第一内壁区段的直接或间接连接并且以其第二端部区段与隔离机构的直接或间接连接构成体积可变的测量室,该测量室相对环境、第一壳腔和/或另外的壳腔和参考折囊密封并且经由联接器与气体室透气地连接。
在气体密度计的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转换和/或监视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开关元件并且为每个开关元件包括配置给该开关元件的至少一个电接触装置。所述至少一个开关元件能够通过传递元件直接或间接地操作,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电接触装置与开关元件电连接并且能够从壳体外部接近。特别是所述至少一个开关元件在事先规定的极限压力的情况下借助隔离机构被操作,使得一电开关信号报告达到一个极限压力,由此例如能够进行远程监视。
在气体密度计的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规定:转换和/或监视单元附加地包括与至少一个开关元件连接的至少一个无线电装置,该无线电装置检测开关元件的开关状态并且将其作为无线电信号发出。由此可以省略成本高的电缆,从而能够降低空间需求和安装费用。此外,由此产生的优点是:气体密度计也可以用作气体密度监视器。可以给所述至少一个开关元件配置对于气体室的运行来说关键的气体密度极限值并且经由电线或经由无线电连接对其进行监视。
为了能够实现气体密度计的紧凑结构、对每个单独的开关点的单独调节和/或校正以及经济的制造,在气体密度计的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规定:开关元件构造为机械式开关、特别是微型开关或按键开关并且与传递元件直接或间接地作用连接,使得传递元件机械式操作开关元件。此外可以规定:开关元件例如设置在支承元件上、特别是电路基板(Traegerplatine)上。传递元件例如可以包括操作元件,该操作元件特别是同样设计为电路板的形式或臂状物、板或垫片的形式。此外,传递元件可以为每个包括在转换和/或监视单元中的开关元件具有至少一个附属的按键单元(Tasteinheit),该按键单元能够调节其相对传递元件和/或相对操作元件的位置。在这种改进方案的可能设计方案中也可以规定:开关元件设置用于与传递元件不接触地作用连接并且由此无摩擦地和特别是无磨损地作业。开关元件例如可以包括舌簧开关或霍尔元件,其中,所述传递元件包括操作元件,该操作元件产生磁场,该磁场操作舌簧开关或被霍尔元件检测到。
在气体密度计的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规定:配置给所述至少一个开关元件的一个接触装置或配置给不同开关元件的多个接触装置经由电缆连接或电路板上的导体电路而与一个或多个开关元件电连接。在此,一个接触装置可包括两个单触点,这两个单触点分别与一个开关元件连接并且在开关元件被操作时相互电连接而在开关元件未被操作时相互不电连接,或者反过来。此外可以规定:所有接触装置整合在一个共同的插头组件中并且经由该插头组件能够从壳体外部接近,也就是说,能够以简单的方式进行电接触。此外也可以规定:多个接触装置分享一个共同的单触点,该单触点与多个开关元件连接。由此可以减少所需单触点的数量。
参考折囊能够弹性进行的最大伸展和压缩是有限的。这导致现有技术的气体密度监视器只能够在狭窄的压力范围内进行精确测量,在所述压力范围内能够通过折囊的弹性压缩和伸展建立力平衡。
为了将可能的测量范围向一个或两个方向扩大,在气体密度计的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规定:该气体密度计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弹簧元件。特别是规定:第一弹簧元件设置在第一壳腔内部和/或参考室内部和/或测量室内部和/或设置为基本上与参考折囊的纵轴线平行。第一弹簧元件的第一端部区段能够与隔离机构直接或间接地机械式接触,和/或第一弹簧元件的第二端部区段能够与第一壳腔的第三内壁区段直接或间接地机械式接触。
由此产生的优点是:气体密度计的测量范围可以向着压力小的方向或者向着压力大的方向扩大。在没有弹簧元件和该弹簧元件的力作用的情况下,只得将气体密度计的测量范围限定在几bar的狭小范围上,这是因为参考折囊只能弹性进行有限的伸展或者压缩。在增加弹簧力的情况下,可以向着一个方向减小参考折囊的伸展或压缩或者伴随而生的参考室的体积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参考室中的压力变化,该压力变化是实现与测量室中已有的压力的力平衡所需的。
这就是说,作为对压力的补充,弹簧力作用到隔离机构的一个或两个表面上。这些弹簧力沿着直线取决于弹簧元件的压缩。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减小隔离机构的、对于力平衡而言必要的平移和伴随而生的参考室的体积变化,即,越来越强地压缩一个弹簧并且由此将越来越大的弹簧力施加到隔离机构上。
若将弹簧元件例如设置为:它从“上方”压到隔离机构上,那么当位于上部的测量室中的压力下降时,该弹簧元件被越来越强地压缩。参考气体的压力不只抵抗绝缘气体的下降的压力作用、而且还抵抗上升的弹簧力作用。弹簧元件的尺寸确定为,使得由此在折囊不变的最大伸展和限定的最低绝缘气体压力的情况下始终依然能够实现力平衡。
为了实现用于不同安装情况的前述优点,在气体密度计的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规定:弹簧元件构造为螺旋弹簧、板簧、游丝或螺旋扭力弹簧。此外可以规定:弹簧元件构造为折囊、盘簧或弹簧套筒。弹簧元件或弹簧元件的部分可由金属材料构成或由塑料构成。
在气体密度计的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弹簧元件的一个端部区段是该弹簧元件的主体的一个区域,该区域位于弹簧元件的一个点附近,在该点上力或机械应力被引入弹簧元件中或从该弹簧元件传递到其它主体上。
在气体密度计的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规定:通过将弹簧元件夹紧在隔离机构与第三内壁区段之间建立直接或间接机械式接触,弹簧元件的相应的端部区段与隔离机构或者与第一壳腔的第二内壁区段处于该机械式接触中。此外可以规定:隔离机构包括弹簧元件容纳部(Federelementaufnahme),该弹簧元件容纳部构造用于将弹簧元件固定在设置位置中、和/或防止弹簧元件相对隔离机构转动和/或滑移。此外,也可以在第三内壁区段上设置有弹簧元件容纳部。隔离机构上和/或第三内壁区段上的弹簧元件容纳部将弹簧元件固定在事先规定的所在处和/或位置中并且特别是可以包括槽,弹簧元件的一个端部区段可以嵌入或插入该槽中。此外可以规定:直接或间接接触通过不可松脱的连接得以实现,诸如通过熔焊连接、钎焊连接、粘合连接或者夹紧连接。在这样的夹紧连接中-在该夹紧连接中弹簧元件例如夹紧、即预紧在隔离机构与内壁区段之间-可以特别精确地设计弹簧元件的功能和作用并且弹簧元件同时固定在其位置中防止摇摆、振动和滑动。
在气体密度计的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壳体至少还包括第二壳腔,其中,在所述至少两个壳腔之间的中间壁中具有连接开口,并且传递元件从第一壳腔起穿过连接开口伸入第二壳腔中。各壳腔在此彼此相对密封并且传递元件具有一横截面积,该横截面积小于第一折囊的横截面积。
由此产生的优点是:可以将气体密度计的不必设置在第一壳腔中的部件设置在第二壳腔中。这些部件不与来自气体室的气体接触。由此明显降低了在介质耐抗性方面对部件的要求,并且气体密度计能够更加简单和经济地制造。此外,由此使结构更加简单和模块化。
如果传递元件要么利用密封件、要么由隔离折囊包围地从第一壳腔、也就是说从测量室中引出,那么这导致来自气体室的绝缘气体在测量室中不再能压向隔离机构的整个表面。所产生的压力因此比在该压力能够作用到整个面上时小。然而,参考室内部的参考气体能够压向隔离机构的整个表面、至少在参考折囊的直径内。这意味着:在力平衡中在参考室中产生比在测量室中小的压力。
这具有的优点是:在测量室与参考室之间发生泄漏的故障情况中和在由此导致的在各腔室之间的缓慢压力平衡中发生参考室中的压力上升。这个压力上升却导致隔离机构平移,该平移等同于在无故障情况下测量室中的压力降低。结合利用弹簧元件实现的扩展到低压力的测量范围扩展,在此产生如下结果:从确定的点起绝缘气体的压力下降到参考室中的压力以下。然而参考室中的气体量、自由面(绝缘气体和参考气体压向该自由面)的比率以及弹簧元件的弹簧强度则能够有益地协调,使得参考室中的压力至少当测量室压力与设备的正常运行压力相符时低于测量室中的压力。
在气体密度计的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第二壳腔与环境透气地连接或者本身也相对环境密封。通过第一壳腔与第二壳腔之间的密封避免了气体从气体室排到第二壳腔和/或环境中。
在气体密度计的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规定:各壳腔之间的连接开口通过中间壁中的直接的透孔构成。这简化了气体密度计的可生产性。然而连接开口也可以设计为连接管路,该连接管路包括具有不同延伸方向的多个分区段。壳体的所有与壳腔中的至少一个壳腔邻接并且阻止各壳腔之间的透气连接的部分都可以理解为中间壁。
针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观点在一种有益的设计方案中规定:通过传递元件的横截面积与隔离机构的横截面积的比率或者通过传递元件的横截面积与参考折囊的横截面积的比率事先规定:参考室中的压力和参考室外部的压力、即测量室内部的压力作用在垂直于折囊的纵轴线的不同大小的面上。例如规定:参考室中的压力与测量室中的压力相比,作用在更大的、垂直于折囊纵轴线的面上。由此能够根据具体应用的预设值以简单且可靠的方式调节两个腔室中的压力比率。
针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观点,在一种有益的设计方案中规定:通过参考折囊的横截面积与测量折囊的横截面积的比率事先规定:参考室中的压力和测量室内部的压力作用在垂直于至少一个折囊的纵轴线的不同大小的面上。例如规定:参考室中的压力与测量室中的压力相比,作用在更大的、垂直于折囊纵轴线的面上。例如各折囊在此共线地设置。由此能够根据具体应用的预设值以简单且可靠的方式调节两个腔室中的压力比率。
在气体密度计的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第一壳腔和第二壳腔通过如下方式彼此相对密封,即,设置有密封元件,该密封元件密封地设置在连接开口与穿过该连接开口伸出的传递元件之间。该密封元件可以是塑料密封件、例如O型环、X型环、其它密封环或滑动轴承。使用密封件具有的优点是:该密封件能够简单地集成并且需要少量的构件。
在气体密度计的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第一壳腔和第二壳腔通过如下方式彼此相对密封,即,设置有另外的折囊,该另外的折囊与隔离机构以及中间壁区段如下地直接或间接连接,即,该另外的折囊将传递元件至少局部包围并且各壳腔之间的连接开口位于所述中间壁区段内。这样的折囊可以称为隔离折囊,这是因为在这种设置结构中第一和第二壳腔相互通过该隔离折囊隔离和密封。这种设计方案具有的优点是:保证了第一壳腔相对环境和相对其它壳腔的特别高的密封性。此外,这种解决方案比连接开口中的密封件更加不易磨损,该密封件严重地承受传递元件上的静摩擦和滑动摩擦。
针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观点,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规定:设置有用于将各壳腔彼此相对隔离和密封的隔离折囊,该隔离折囊拥有小于参考折囊的直径。隔离折囊由此同样可用于调节:参考室中的压力和测量室中的压力作用在垂直于参考折囊的纵轴线的不同大小的面上,如已经在前面段落中针对传动设备的横截面积阐述的那样。
在气体密度计的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规定:参考折囊和/或测量折囊和/或隔离折囊构成为柔性的主体。特别是每个折囊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和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方案中可以设计为波纹折囊、波纹管、隔膜波纹管、波纹软管的形式或类似形式。折囊在此可由金属材料诸如钢、优质钢、黄铜或铝制成或者由塑料或复合材料制成。此外,折囊可具有柱形形式并且由此具有圆形的横截面或其它横截面形状。
适于当前内容范围内的所有折囊的是:折囊壁的位于折囊的开放端部附近的区域应理解为折囊的端部区段。这些区域特别是包括折囊的端部边棱。从折囊的几何形状可以看出:每个折囊具有两个端部区段,这两个端部区段位于折囊的对置端部上。
此外气密连接的设计特征如在前面段落中针对参考折囊的端部区段与隔离机构或内壁区段之间的连接已经说明的那样,也可以转用到隔离折囊的端部区段与隔离机构或中间壁区段的连接上。
隔离折囊、参考折囊和/或测量折囊在此在每种设计形式中可以由不同长度、不同直径、不同形状和/或由不同材料构成或者在所述观点中的一个或多个中相同。
在气体密度计的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如下地确定参考室中的参考气体的恒定量,即,使得在给气体密度计加载可配置给气体室的正常运行状态的第一压力时在所有起作用的压力、机械应力和/或弹簧力的平衡中在参考室中产生第二压力,该第二压力低于第一压力。在前面段落中说明的、不同选出的、垂直于参考折囊的纵轴线的表面-参考室中的压力和测量室中的压力可作用到这些表面上-对此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对气体密度计的加载是指: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观点存在于第一壳腔中或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观点存在于测量折囊中的压力经由联接器引入气体密度计的测量室中。
通过所说明的压差产生的优点是:当气体密度计发生导致参考室与测量室之间的透气连接的故障时,参考室中的压力上升而不是下降。由此使作用到隔离机构上或者参考折囊上的力的比率发生变化,并且折囊进行运动或者其体积发生变化,该体积变化在无故障的情况下只通过测量室中的加载压力的下降得以实现。第一折囊的运动经由传递元件传递给转换和/或监视单元。所述故障因此导致在转换和/或监视单元上的作用,该作用被解释为加载压力、即气体室中的压力的下降。气体室的操作者由此较快速地注意到所述故障并且能够较快速地确定气体密度计上的故障。
在气体密度计的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转换和/或监视单元包括具有指针元件的显示装置和作业机构。传递元件直接或者间接地与所述作业机构作用连接并且传递元件的运动经由所述作业机构直接或间接地导致指针元件的运动。这具有的优点是:可以直接在气体密度计上读取所测得的和/或监视的气体密度。
在气体密度计的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规定:显示装置包括刻度盘和观察窗(Sichtscheibe)。显示装置在此可设置为:观察窗构成壳体外侧面的区段并且该观察窗允许观察刻度盘和指针元件。指针元件可设置用于相对刻度盘和/或壳体运动。这个运动特别可以是围绕旋转轴线的转动,所述旋转轴线基本上垂直于刻度盘面平面或与刻度盘平面平行地延伸。
在气体密度计的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规定:所述作业机构设置用于将传递元件的运动转换为指针元件的受控的运动、特别是转动。
在气体密度计的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所述至少一个开关元件和传递元件如下地设置并且能够如下地相互直接或间接地作用连接,即,开关元件在气体密度计被加载等于或大于极限压力的压力时通过传递元件直接或间接地得到操作。在加载的压力下降到所述极限压力以下时,开关元件不再直接或间接地通过传递元件操作。
就此而论,极限压力也可以称为气体密度计的开关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种设计方案的设置结构具有的优点是:当加载的压力大于极限压力、即大于开关点时,开关元件始终被操作。若开关元件与电接触装置之间的电连接中存在故障、或者如在实际中较常发生的情况那样若在气体密度计之外的外部电缆中存在故障,那么这与加载的压力下降到极限压力以下那样对向外部检查和/或控制装置的信号传递产生同样的影响。由此能够立刻识别出这样的故障。
在气体密度计的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该气体密度计包括第二弹簧元件,其中,第一弹簧元件与第二弹簧元件直接或间接地将弹簧力施加到隔离机构上。第二弹簧元件在此例如设置在第一壳腔内部和/或参考室内部和/或测量室内部和/或设置为至少基本上与第一折囊的纵轴线平行。第二弹簧元件的第一端部区段可以与隔离机构直接或间接地机械式接触,和/或第二弹簧元件的第二端部区段与第一壳腔的第四内壁区段直接或间接地机械式接触。借助这个第二弹簧元件同样能够以第一弹簧元件的前面已经说明的作用和优点在隔离机构的一个或两个表面上产生弹簧力。
在气体密度计的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第一弹簧元件的、第三内壁区段的以及在第一弹簧元件的端部区段与在前面段落中说明的其它元件之间的机械接触的特征的全部或一部分类似地适用于第二弹簧元件、第四内壁区段以及在第二弹簧元件的端部区段与其它元件之间的机械式接触。
在气体密度计的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规定:第一弹簧元件和第二弹簧元件设置为:它们基本上向着相反的方向将力施加到隔离机构上。此外可以规定:第一弹簧元件和第二弹簧元件在其设置结构中预紧。由此产生的优点是:气体密度计在测量运行中显示出减小的滞后,并且如在前面的段落中已经针对用于一个方向的第一弹簧元件所说明的那样,此外能够既向着小压力的方向、也向着高压力的方向同时扩大测量范围。
在气体密度计的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所述壳体是多件式壳体,其中,至少所述第一壳腔设置在第一壳体部分中,并且至少一个另外的壳腔设置在第二壳体部分中。第一和第二壳体部分直接或间接地相互连接并且/或者能够彼此相对地围绕至少一根旋转轴线扭转。这具有的优点是:可以模块化地构造并且经济地制造气体密度计。与显示装置或设置在第二壳体部分上或中的接触装置组合,通过可旋转性产生的优点是:显示装置的定向或接触装置的可达性(Erreichbarkeit)能够适应气体密度计的不同安装情况并且由此得以优化。
在气体密度计的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规定:至少第二壳腔设置在第二壳体部分中。此外可以规定:各壳体部分相互可松脱地或不可松脱地直接或间接连接,例如熔焊连接、螺纹连接、插塞连接、咬合连接、卡口接头或夹紧连接。这样使用两个壳体部分并且将壳腔分配到这些壳体部分上产生的优点是:能够更加简单和更加经济地制造气体密度计的部件,并且气体密度计构成为模块化的,并且例如由此能在故障情况中更加容易地更换各个部件。
在气体密度计的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规定:所述至少一根旋转轴线设置为与壳体部分的主体的纵轴线和/或对称轴线平行和/或重合。此外可以规定:壳体包括至少两个壳体部分和壳体联接件,其中,所述两个壳体部分在壳体联接件的两个不同表面上与该壳体联接件连接并且能够分别围绕不同的、通过所述壳体联接件的相应表面的定向事先规定的旋转轴线转动。气体密度计由此能够特别灵活地适应确定的安装情况并且简单地定向。
在气体密度计的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规定:第一壳体部分和第二壳体部分基本上具有柱体形式,并且第一壳体部分的对称轴线A与第二壳体部分的对称轴线B至少基本上平行地延伸和/或至少基本上重合地延伸。由此能够实现气体密度计的能特别简单地制造的、模块化的和紧凑的结构形式,该结构形式能够经济地制造。
就此而论,所述对称轴线涉及的是各壳体部分的柱形基体的对称性。通过成形的或添加的部分诸如联接器或电接触装置或者主体表面上的剥落导致的可能的对称性破缺在此可以不予考虑。
在气体密度计的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如下地确定参考室中的参考气体的恒定量,即,在给气体密度计加载可配置给气体室的正常运行状态的第一压力时在所有起作用的压力、机械应力和/或弹簧力的平衡中在参考室中产生第二压力,该第二压力低于极限压力。极限压力在此低于第一压力。特别是第二压力可以比极限压力低至少0.1bar、0.15bar或0.2bar。通过这种设计方案进一步提高了针对气体密度计的上述改进方案所述的优点,即,能够更加容易地识别气体密度计上的故障,该故障导致参考室与第一壳腔之间的透气连接。通过这种设计方案保证了:参考室中通过所述故障引起的压力上升导致对转换和/或监视单元的作用,该作用相当于加载的压力下降到极限压力以下。
在气体密度计的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转换和/或监视单元包括:具有指针元件的显示装置和指针检测装置,该指针检测装置设置用于检测指针的位置或所在处并且将其转换为电信号;所述转换和/或监视单元要么包括信号接触装置,该信号接触装置与指针检测装置电连接并且能够从壳体外部接近,要么包括无线电装置,该无线电装置与指针检测装置电连接并且将这个指针检测装置的电信号转换为无线电信号。由此产生的优点是:不仅能够通过读取显示装置或接收极限值信号进行气体密度测量,而且也可以经由与信号接触装置的电连接或者经由无线电连接连续地进行对气体密度测量的分析评定。
在气体密度计的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指针检测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霍尔传感器以及电子分析处理装置,其中,指针直接或间接地与磁体连接。指针的运动导致磁体的运动并且由此导致磁场改变,这借助指针检测装置进行检测并且转换为电信号、特别是模拟或数字信号。
在气体密度计的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电信号是模拟电流信号例如4mA至20mA信号、或者电压信号例如0至10V信号、或者数字信号、特别是按照常用工业标准。
在气体密度计的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规定:无线电模块产生按照常用无线电标准的无线电信号,和/或包括供电装置和/或天线组件。该天线组件可设置在壳体中或者安装在壳体表面区段的边缘上。供电装置特别可以包括蓄电池。该蓄电池从外部可接近地、可更换地设置在壳体上的电池舱中。由此能够摒弃成本高的电缆并且便于远程访问。
由于使用蓄电池之故,气体密度计能够很大程度上自给自足地运行并且容易通过使用者得到保养。
在气体密度计的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联接器包括:用于将该联接器与气体室连接的工艺接口;测量接口,联接器经由该测量接口与气体密度计连接;截断装置;接入接口;和管路系统,该管路系统将接入接口、工艺接口和测量接口以及截断装置相互透气地连接。所述截断装置设置在管路系统中,使得在工艺接口与测量接口之间的连接以及在工艺接口与接入接口之间的连接可通过截断装置截断,其中,测量接口和接入接口相互持续透气地连接。由此产生的优点是:能够首先借助截断装置将气体密度计与气体室的透气连接截断,然后能够经由接入接口给气体密度计例如加载检测气体或检测压力并且通过这种方式检查其功能。不必为了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检查而将气体密度计从气体室上拆下。
在气体密度计的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工艺接口构造为用于将气体密度计安装在气体室上的接口。这样的接口例如可以通过内螺纹或外螺纹、通过法兰接头或通过插塞联接器得以实现。测量接口可以设置用于与气体密度计的第一壳腔透气连接并且特别是与气体密度计直接或间接地连接。这种连接例如可以是熔焊连接、钎焊连接、夹紧连接、卡锁连接、粘合连接或螺纹连接。所述接入接口可以构造为内螺纹或外螺纹、法兰接头、插塞接头或利用锁紧螺母的联接器。所述接入接口此外可设有自密封阀,从而当与打开该自密封阀的对应联接器的连接松脱时,与管路系统的连接被截断。
在气体密度计的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规定:联接器构成为一件式部件并且管路系统构成在联接器中。由联接器的一件式构造产生特别高的密封性和相对振动和机械震荡的高牢固性。联接器和联接器的部件可由金属材料诸如铝、紫铜、黄铜、钢或优质钢形成。
在气体密度计的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规定:截断装置可以或必须利用工具、特别是扳手打开和关闭,该截断装置包括具有密封体的阀,所述密封体具有锥形。所述阀也可以构成为球阀的形式。使用工具以操作阀的要求防止了未经授权人员能够以简单的方式操作所述阀。
在气体密度计的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规定:第一壳腔至少包围参考折囊或者说参考室、测量室、隔离机构并且至少局部包围传递元件,而第二壳腔包围转换和/或监视单元。
在气体密度计的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规定:第一壳腔附加地包围第一弹簧元件、第二弹簧元件和/或隔离折囊,而第二壳腔附加地包围所述至少一个开关元件。然而也可能的是:弹簧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弹簧元件设置在第二壳腔内部并且在那里直接或间接地将力施加到传递元件上。特别是一弹簧元件可以基本上与参考折囊的纵轴线平行地设置在第二壳腔中。
通过两种上述设计方案产生的优点是:气体密度计能够特别简单地生产、经济地制造并且具有紧凑的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第二观点的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规定:在参考室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入口,监视显示器或监视传感器从壳体外部与该入口相连,或者设置在壳体内部、特别是设置在测量室内部的监视传感器在该入口上经由线路与参考室连接。所述监视显示器例如可以是机械式压力表、特别是微型压力表。监视传感器特别可以是电子测量数值变换器。所述线路特别是可以是柔软的线路、软管或柔软的毛细管线。这样的监视显示器或监视传感器能够有益地用于监视参考室中的压力和/或气体密度并且由此使参考室的密封性可检查。电子监视传感器可经由电线与监视接触装置
Figure BDA0002217996860000211
连接,经由该监视接触装置能够从壳体外部获取监视传感器的电测量信号。
在气体密度计的任一种设计方案中或改进方案中应该从一个壳腔到另一壳腔或者从壳体中引出的电线例如可以被引导穿过不透气的镀通孔(Durchkontaktierung)。这样的镀通孔特别可以是玻璃化的镀通孔。
本实用新型观点的分别说明的设计方案和特征以及气体密度计的有益的设计方案并不全部或者部分地局限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观点或者一个观点的一种设计方案;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由此产生的所有组合。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附图详细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可能的实施例。
其中:
图1示意性示出气体室的剖视图,气体密度计安装在该气体室上;
图2A和2B示意性示出气体密度计的不同设计方案的剖视图;
图3A和3B示意性示出气体密度计的不同设计方案在转换和/或监视单元区域中的相应部分的剖视图;
图3C和3D示意性示出具有转换和/或监视单元的气体密度计的不同设计方案的剖视图;
图4A至4E示意性示出具有两个弹簧元件的气体密度计的不同设计方案的剖视图;
图5A和5B示意性示出不同弹簧元件容纳部的剖视图;
图6A和6B示意性示出具有两个壳腔的气体密度计的不同设计方案的剖视图;
图7示意性示出具有显示装置的气体密度计的局部的剖视图;
图8A和8B示意性示出具有两个壳体部分的气体密度计的剖视图和侧视图;
图9A和9B示意性示出具有两个柱形壳体部分的气体密度计的透视图;
图10示意性示出具有指针检测装置的气体密度计的局部的剖视图;
图11示意性示出气体密度计的联接器的线路图;
图12A至12D示意性示出具有两个弹簧元件和一个测量折囊的气体密度计的不同设计方案的剖视图;
图13A和13B示意性示出气体密度计在加载不同压力时的剖视图;
图14示意性示出气体密度计的剖视图;
图15示意性示出气体密度计的局部的剖视图;
图16A和16B示意性示出从两侧观察隔离机构的视图;
图17A至17C示意性示出折囊壁的不同设计方案的剖视图。
在所有附图中,彼此对应的部件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气体室1的剖视图,在该气体室上安装有气体密度计100、200。
气体室1容纳有例如电功率开关154并且以未详细示出的方式填充有绝缘气体,例如六氟化硫(缩写:SF6),该绝缘气体设置用于消除功率开关154的触点之间出现的开关电弧。
填充有绝缘气体的气体室1的特征在于限定的压力值,该压力值可配置给气体室1的正常运行状态。为了及早地测定绝缘气体的可能泄漏或排放,借助例如构造为气体密度监视器的气体密度计100、200对气体室1中的绝缘气体的密度进行监视并且当密度低于限定的、小于事先规定的标称压力的极限值时触发相应的极限值信号。
图2A示出了气体密度计100的可能实施例的剖视图,该气体密度计具有壳体102、第一壳腔103、联接器104、第一折囊105、隔离机构108、传递元件109以及转换和/或监视单元110。折囊105的第一端部区段106A与第一壳腔103的第一内壁区段107连接。折囊105的第二端部区段106B与隔离机构108连接或构成该隔离机构。折囊105通过这些连接构成参考室111,该参考室填充有参考气体112。
经由联接器104将绝缘气体从气体室1引入测量室168中。该测量室168在此通过第一壳腔103构成。
测量室168中的绝缘气体在隔离机构108的一个表面上施加压力。封闭在参考室111中、也就是说折囊105中的参考气体112又在所述隔离机构108的相反表面上施加压力。这个系统在此追求一种状态,在该状态中存在力平衡。
隔离机构108的所述一个表面上的压力直接通过引入的绝缘气体的压力确定,而该隔离机构108的相反侧上的压力则可通过参考气体112通过如下方式变化,即,参考室111的体积改变。在这种情况下,折囊105在隔离机构108的表面上的压力的影响下压缩或膨胀,直到达到力平衡为止。
隔离机构108在折囊105压缩或伸展期间进行的平移运动通过传递元件109机械式地传递到转换和/或监视单元110上。
若来自气体室1的绝缘气体的压力下降,那么折囊105伸展。隔离机构108因此例如向“上”运动。反之,如果来自气体室1的绝缘气体的压力上升,则折囊105被压缩,隔离机构108向“下”运动。
若气体室1中的绝缘气体的温度变化,那么这也总是导致压力上升,这是因为气体室1通常是气密封闭且体积恒定的容器。同样,气体室1中的绝缘气体的冷却导致压力降低。
然而这些压力变化并不对应于气体密度的变化,也就是说,不与气体的收获或损失相对应,然而应该对该气体的收获或损失进行监视。因此必须对这些由温度变化引起的压力变化进行补偿。
这通过参考室111中封闭的参考气体112得以实现。该参考气体经由折囊105的壁和整个壳体102而与气体室1和绝缘气体热接触。在不仅绝缘气体、而且参考气体112的温度上升的情况中、也就是说在测量室168与参考室111之间的热平衡中,参考室111中的压力如测量室168中的压力同样程度地上升。由此由温度引起的压力变化并不导致隔离机构108的表面上的压力变化,并且隔离机构108不进行平移运动。
精确的温度补偿的先决条件是:在温度变化的情况下参考气体112与绝缘气体经受同样的压力上升。因此特别确切地将也处于气体室1中的气体用作参考气体112。
图2B示出了气体密度计200的另外可能的实施例的剖视图,该气体密度计具有壳体202、第一壳腔203、联接器204、第一折囊205、第二折囊225、隔离机构208、传递元件209以及转换和/或监视单元210。
折囊205的第一端部区段206A与第一壳腔203的内壁区段207连接。折囊205的第二端部区段206B与隔离机构208连接或构成该隔离机构。折囊205通过这些连接构成参考室211,该参考室填充有参考气体212。
折囊225的第一端部区段257A与第一壳腔203的内壁区段218以及联接器204连接。折囊225的第二端部区段257B与隔离机构208连接或构成该隔离机构。折囊225通过这些连接构成测量室268,该测量室填充有气体,该气体经由联接器流入测量室268中。
这就是说,测量室268不是通过第一壳腔203构成,而是通过折囊225构成。因此来自气体室1的绝缘气体与在图2A中示出的实施例不同,其流入折囊225中,该折囊设置在壳腔203中。折囊225中含有的气体从一侧压向隔离机构208,参考室211中的参考气体212从另一侧压向隔离机构208,使得在非故障情况中产生力平衡。
图3A和3B分别示出了气体密度计100、200的可能实施例的局部的剖视图,其中,气体密度计100、200的结构和功能可以对应于在图2A、2B中示出的结构以及在图2A、2B中说明的功能。
与传递元件109、209联接的转换和/或监视单元110、210包括开关元件113、213和接触装置114、214。
在图3A示出的实施例中,转换和/或监视单元110、210构成为:在壳体腔1中和由此在测量室168、268中的绝缘气体压力下降时,传递元件109、209向上运动并且在低于事先规定的切换压力时作用在开关元件113、213上,使得该开关元件接通并且在接触装置114、214上施加电信号。然而,如果壳体腔1内的和因此测量室168、268中的绝缘气体的压力足够高并且不低于切换压力,那么开关元件113、213处于断开状态中并且在接触装置114、214上不施加电信号。
在图3B示出的实施例中,此外多个开关元件113、213设置在一个支承元件148、248上。传递元件109、209包括操作元件149、249,该操作元件具有多个按键单元150、250,这些按键单元分别配置给一个开关元件113、213。
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转换和/或监视单元110、210构成为:在壳体腔1中和因此测量室168、268中的绝缘气体的压力充分的情况中,传递元件109、209连同操作元件149、249位于深的位置中并且操作按键单元150、250和因此将开关元件113、213连续接通。
在壳体腔1中和因此测量室168、268中的绝缘气体压力下降的情况中,传递元件109、209连同操作元件149、249和按键单元150、250向上运动,并且开关元件113、213在低于相应事先规定的和配置的切换压力时断开连接。
开关元件113、213的接触装置114、214整合在插头组件151、251中并且从壳体102外部可接近且可以与外部插头152、252联接。
插头152、252例如是未详细示出的外部监视和/或显示单元的组成部分,借助该外部监视和/或显示单元经由插头152、252能够电动测量或测定各个开关元件113、213的开关状态并且在低于气体室1内部和因此测量室168、268内部的压力时发出相应的信息和/或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将信息传输给总部或者维修和/或操作人员。
图3C和3D示出气体密度计200的不同实施例的剖视图,该气体密度计具有转换和/或监视单元210,其中,该气体密度计200的结构和功能特别是对应于图2B示出的结构和图2B说明的功能。
在图3C示出的实施例中,转换和/或监视单元210根据图3B的说明构成。
在图3D示出的实施例中,转换和/或监视单元210包括紧固在隔离机构208(该隔离机构设置在折囊205、225之间)上的磁性元件269和两个磁场传感器256。隔离机构208在与磁性元件269对置的、具有可枢转的悬挂点267的那侧上紧固在壳体202上,因而在折囊205、225内的不同压力情况中隔离机构208进行移动并且磁性元件269相对磁场传感器256的相对位置由此发生变化。由此可以检测到不同的状态、特别是隔离机构208的不同位置和作为结果不同的压力值或密度值(这些压力值或密度值一定存在于测量室268中)并且借助转换和/或监视单元210发出。
在图4A、4B和4C中示出气体密度计100的不同设计方案的剖视图,该气体密度计具有壳体102、第一壳腔103、联接器104、第一折囊105、隔离机构108、传递元件109、转换和/或监视单元110和第一弹簧元件115。第一弹簧元件115的端部区段117与隔离机构108并且与第二内壁区段118连接。此外画出了第一折囊110的纵轴线116或中轴线。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弹簧元件115至少基本上平行于这根纵轴线116定向和/或同轴地环绕该纵轴线116。此外设置有第二弹簧元件131,其弹簧力与第一弹簧元件115的弹簧力相反作用。
借助弹簧元件115、131实现:作为对气体压力的补充,弹簧力作用在隔离机构的一个或两个表面上。这些弹簧力沿着直线取决于相应的弹簧元件115、131的压缩。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减少力平衡所需的隔离机构108的平移和随之发生的参考室111的体积变化,即,越来越强地压缩弹簧元件115、131和由此将越来越大的弹簧力施加到隔离机构108上。
若弹簧元件115、131例如设置为:其从“上方”在隔离机构108上加压,那么当位于上部的测量室168中的压力下降时,该弹簧元件越来越强地被压缩。即,参考气体112的压力不只克服绝缘气体的下降的压力作用,而且还克服上升的弹簧力作用。相应的弹簧元件115、131的大小确定为,使得由此在相应折囊105、125的不变的最大伸展和限定的最低绝缘气体压力的情况下始终依然能够实现力平衡。
在图4A中,第二弹簧元件131在第一壳腔103内部设置在隔离机构108的与第一折囊105对置的那侧上。第一弹簧元件115设置在第一折囊105内部。
在图4B中,第一弹簧元件115设置在参考室111内部并且同轴地环绕第一折囊105的纵轴线116。第二弹簧元件131在第一壳腔103内部设置在隔离机构108的与第一折囊105对置的那侧上并且同轴地环绕传递元件109。弹簧元件115、131的功能对应于图4A示出的弹簧元件115、131的功能。
在图4C中,第一弹簧元件115设置在第一壳腔103内部并且同轴地环绕第一折囊105。第二弹簧元件131的设置结构对应于该弹簧元件在图4B中示出的设置结构。弹簧元件115、131的功能对应于图4A示出的弹簧元件115、131的功能。
图4D示出的气体密度计100的实施例包括构成参考室111的第一折囊105和第二折囊125,这些折囊共同设置在第一壳腔103内部并且紧固在隔离机构108上。第一壳腔103在此构成测量室168。
转换和/或监视单元110设置在第二壳腔119中,其中,传递元件109穿过中间壁120的连接开口121通向转换和/或监视单元110。
两个弹簧元件115、131分别与相应附属的折囊105、125同轴地设置在这些折囊内部。
图4E示出的气体密度计100的实施例也包括构成参考室111的第一折囊105和第二折囊125,这些折囊共同设置在第一壳腔103内部并且紧固在隔离机构108上。第一壳腔103在此构成测量室168。
与图4D示出的实施例的不同之处是第一弹簧元件115设置在第一壳腔103内部并且同轴地环绕第一折囊105。
图5A和5B示出了位于隔离机构108、208上和第二内壁区段118、218上的弹簧元件容纳部153、253的可能的设计方案的两个详细剖视图,所述弹簧元件容纳部用于容纳第一弹簧元件115、215和第二弹簧元件131、231。弹簧元件容纳部153、253在此分别构造为环绕的槽和至少用于局部容纳相应的弹簧元件115、215、131、231的最后的线圈。
图6A和6B示出了气体密度计100的不同设计方案的剖视图,该气体密度计具有壳体102、第一壳腔103、联接器104、第一折囊105、隔离机构108、传递元件109、转换和/或监视单元110、第二壳腔119、中间壁120和连接开口121。
在此,转换和/或监视单元110设置在第二壳腔119中,其中,传递元件109穿过中间壁120的连接开口121通向转换和/或监视单元110。
在图6A示出的实施例中,在连接开口121中额外地设置有密封元件124。传递元件109的横截面积122在此构造得小于第一折囊105的横截面积123。
而如果横截面积122、123同样大小,那么测量室168中的气体在隔离机构108上就没有了可在其上施加压力的有效面积。然而若横截面积122较小,那么具有这样的面积并且在力平衡中在参考室111中存在比在测量室105中低的压力。
如果利用密封元件124密封地将传递元件109从测量室168中引出,那么结果是:来自气体室1的绝缘气体在测量室168中不再能压向隔离机构108的整个表面。所产生的压力因此比在该压力能够压向整个面时小。然而,参考室111内部的参考气体112能够压向隔离机构108的整个表面,至少在折囊105的直径内。这意味着:在力平衡中在参考室111中产生比在测量室168中小的压力。
这具有的决定性的优点是:在测量室168与参考室111之间发生泄漏的故障情况中和在由此造成的、各腔室之间的缓慢压力平衡中发生参考室111中的压力上升。然而这个压力上升则导致隔离机构108平移,该平移等于在无故障的情况下测量室168中的压力降低。
结合利用弹簧元件115、131实现的扩展到低压力的测量范围扩展,必然产生如下结果:从确定的点起绝缘气体的压力下降到参考室111中的压力以下。然而参考室111中的气体量、自由面(绝缘气体和参考气体112压向这些自由面)的比率以及弹簧元件115、131的弹簧强度则能够有益地协调成,使得参考室111中的压力至少在测量室压力与设备的正常运行压力相当时低于测量室168中的压力。
在图6B示出的实施例中设置有第二折囊125,该第二折囊125的横截面积126小于第一折囊105的横截面积123。第二折囊125在此以第一端部区段180A与隔离机构108连接而以第二端部区段180B与中间壁120连接并且将第二壳腔119相对第一壳腔103密封。
图7示出气体密度计100、200的局部的剖视图,该气体密度计根据图2至6所示的气体密度计100、200构成。
作为补充方案,转换和/或监视单元110包括作业机构130和具有指针元件129的显示装置128。利用箭头标出:第一折囊105的膨胀或压缩导致显示改变,由此可以在无故障运行中显示气体室1中的压力变化。
这在一种故障情况中也相应地显示,在该故障情况中,测量室168、268与参考室111、211之间的泄漏如气体室1中的压力降低那样导致隔离机构108、208运动。由此可以识别出一种故障情况。通过与其他测量点进行比较则可以识别出:实际上在气体室1中不存在压力降低,而查明气体密度计100、200本身上的故障。
图8A示出气体密度计100的可能实施例的剖视图。图8B示出图8A所示的气体密度计的侧视图。
与图6B示出的实施例不同,壳体102包括两个壳体部分134、135,其中,第一壳腔103构造在第一壳体部分134中,而第二壳腔119构造在第二壳体部分135中。中间壁120构造为双层壁并且分别包括第一壳体部分134的上壁和第二壳体部分135的下壁,其中,连接开口121穿过两层壁延伸。除此之外,气体密度计100根据对图6B的说明构成。
第一壳体部分134在此具有小于第二壳体部分135的直径,其中,两个壳体部分134、135的对称轴线A、B重合。
图9A和9B示出气体密度计100的不同实施例的透视图,该气体密度计具有两个柱形的壳体部分134、135。
在此,壳体部分134、135的旋转轴线在图9A示出的实施例中重合,而在图9B示出的实施例中则是相互成角度。
图10示出了气体密度计100、200的可能实施例的剖视图,该气体密度计具有壳体102、202、联接器104、204、转换和/或监视单元110、210、作业机构130、230、具有指针元件129、229的显示装置128、228和指针检测装置139、239。
指针检测装置139、239借助未详细示出的磁场传感器156、256、例如霍尔元件来测定指针元件129、239的位置,所述指针元件示意性地作为磁性元件169、269示出。
指针检测装置139、239与信号接触装置140、240连接,该信号接触装置可以与外部插头152、252接触。插头152、252例如是未详细示出的外部监视和/或显示单元的组成部分,借助所述监视和/或显示单元发出对应于指针位置的和因此描述实时气体密度的信息和/或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将信息传输给总部或者维修和/或操作人员。
作为可选方案或补充方案,指针检测装置139、239与无线电装置141、241连接,该无线电装置发出无线电信号142、242,该无线电信号包括指针元件129、229的位置。
气体密度计100、200的其它结构和其它功能与在前面附图中示出和说明的实施例之一相对应。
图11示出气体密度计100、200的联接器104、204的线路图,该联接器具有工艺接口143、测量接口144、截断装置145、接入接口146和管路系统147。
联接器104、204可用于检查气体密度计100、200。为此首先将截断装置145关闭,使得气体密度计100、200不再与气体室1连接。
然后将未详细示出的检测仪与接入接口146相连,该检测仪为气体密度计100、200加载检测压力。
当检测结束时,将检测仪重新与接入接口146隔离并将截断装置145打开。气体密度计100、200重新执行其测量功能。
图12A至12D示出了气体密度计200的不同设计方案的剖视图,所述气体密度计具有两个弹簧元件215、231和一个构造为测量折囊的第二折囊225。
在所有实施例中,气体密度计200包括壳体202、第一壳腔203、联接器204、第一折囊205、构造为测量折囊的第二折囊225、隔离机构208、传递元件209、转换和/或监视单元210和第一弹簧元件215,其中,第一弹簧元件215在不同实施例中设置在不同的位置中。此外设置有第二弹簧元件231,该第二弹簧元件同样在不同实施例中设置在不同位置中。
图12A示出一种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弹簧元件215与第二折囊225同轴地设置在该第二折囊内部。第二弹簧元件231与第一折囊205同轴地设置在该第一折囊内部。
图12B示出一种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弹簧元件215将第二折囊225同轴包围地设置在该第二折囊外部。第二弹簧元件231将第一折囊205同轴包围地设置在该第一折囊外部。
图12C示出一种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弹簧元件215与第二折囊225同轴地设置在该第二折囊内部。第二弹簧元件231将第一折囊205同轴包围地设置在该第一折囊外部。
图12D示出一种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弹簧元件215将第二折囊225同轴包围地设置在该第二折囊外部。第二弹簧元件231与第一折囊205同轴地设置在该第一折囊内部。
图13A和13B示出气体密度计100在加载不同压力时的剖视图。
气体密度计100包括壳体102、第一壳腔103、联接器104、第一折囊105、隔离机构108、传递元件109、转换和/或监视单元110、第二壳腔119、中间壁120和连接开口121。
在此,转换和/或监视单元110设置在第二壳腔119中,其中,传递元件109穿过中间壁120的连接开口121通向转换和/或监视单元110。
此外设置有第二折囊125,该第二折囊以第一端部区段180A与隔离机构108连接而以第二端部区段180B与中间壁120连接并且将第二壳腔119相对第一壳腔103密封。
转换和/或监视单元110包括开关元件113、支承元件148和具有按键单元150的操作元件149。
在图13A中,测量室168内部存在较低的第一压力并且按键单元150和开关元件113不接触。若测量室168内部的压力上升,则隔离机构108连同传递元件109以及与其直接联接的按键单元150向下运动,其中,在测量室168内部的事先规定的压力值被超过时,根据图13B由按键单元150操作开关元件113。例如通过调节按键单元150与隔离机构108的相对位置来限定所述事先规定的压力值。
图14示出气体密度计100的可能实施例的剖视图,所述气体密度计具有两个监视传感器162和两个监视显示器163。
监视传感器162之一经由线路161与参考室111连接,以便检测参考室111内部存在的参考气体112的压力。为了发出和/或传输检测到的值,监视传感器162与插头组件151联接。此外,监视显示器163之一与参考室111连接,以便检测和显示参考室111内部存在的参考气体112的压力。
另外的监视传感器162设置在第二壳腔119内部,以便检测该第二壳腔内部的压力。为了发出和/或传输检测到的值,该监视传感器162与插头组件151联接。此外,所述另外的监视显示器163与第二壳腔119连接,以便检测和显示该第二壳腔内部的压力。
借助这样的实施形式能够识别不同的故障状态。此外,监视传感器162能够实现的是:相对利用原本的气体密度计100、即机械式折囊系统的测量而言冗余的压力测量或密度测量以及以电子形式提供检测到的测量值。由此能够显著提高气体密度计100的运行可靠性。
图15示出气体密度计100、200的局部的剖视图,该气体密度计在下部壳壁中具有填充口171、271。通过该填充口171、271能够为折囊105、205,也就是说参考室111、211填充事先确定量的参考气体112、212。在填充之后,通过封闭件172、272将填充口171、271封闭。
图16A和16B示出从两侧观察隔离机构108的可能实施例的视图和不同标记的表面。
图16A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观点的、没有测量折囊的隔离机构的第一侧。利用阴影线示出了有效面积,测量室168中的气体可以在该有效面积上施加压力。
这个面向外通过利用虚线画出的折囊105的、也就说参考室111的直径得以限定。在参考室111外部,通过测量室168中的气体引起的、针对隔离机构108的上侧面和下侧面的压力相互抵消。
所述面向内通过第二折囊125的、也就是说隔离折囊的直径得以限定,这是因为测量室168中的气体不能进入隔离折囊125中并且因此同样不能在隔离机构108的由隔离折囊125包围的表面区段上施加压力。
图16B示出了隔离机构108的另一侧。利用阴影线示出了下述面,参考室111中的参考气体112能够在该面上施加压力。这个面仅向外通过折囊105的直径得以限定,这是因为参考气体111被封闭在参考折囊内部。
通过对图16A和16B的比较可以看到:参考气体112和测量室168中的气体分别对隔离机构108的不同大小的表面施加压力。在此,测量室168中的气体的有效压力面始终较小。因此在参考室111中,比测量室168中的气体压力低的参考气体112的压力足以实现相互反作用的压力之间的力平衡。
图17A至17C示出了折囊105、125、205、225的折囊壁的不同设计方案的剖视图。
在此,折囊壁可构造为单层折囊壁(图17A)或双层折囊壁(图17B)。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双层折囊壁的各壁之间的中间间隙是抽真空的。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详细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可在后面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变动。从属权利要求中的各个观点同样可以相互组合。
利用“特别是”、“优选”或“特别优选”导入的权利要求特征应理解为可选的特征。
附图标记列表
1 气体室
100,200 气体密度计
102,202 壳体
103,203 第一壳腔
104,204 联接器
105,205 第一折囊,参考折囊
106A,106B 第一折囊的端部区段
107,207 第一内壁区段,内壁区段
108,208 隔离机构
109,209 传递元件
110,210 转换和/或监视单元
111,211 参考室
112,212 参考气体
113,213 开关元件
114,214 接触装置
115,215 第一弹簧元件
116 第一折囊的纵轴线
117 弹簧元件的端部区段
118,218 第二内壁区段
119,219 第二壳腔
120,220 中间壁
121,221 连接开口
122 传递元件的横截面积
123 第一折囊的横截面积
124 密封元件
125 第二折囊,隔离折囊
225 第二折囊,测量折囊
126 第二折囊的横截面积
127 第一中间壁区段
128,228 显示装置
129,229 指针元件
130,230 作业机构
131,231 第二弹簧元件
134,234 第一壳体部分
135,235 第二壳体部分
139,239 指针检测装置
140,240 信号接触装置
141,241 无线电装置
142,242 无线电信号
143 工艺接口
144 测量接口
145 截断装置
146 接入接口
147 管路系统
148,248 支承元件
149,249 操作元件
150,250 按键单元
151,251 插头组件
152,252 插头
153,253 弹簧元件容纳部
154 电功率开关
155 壳体联接件
156,256 磁场传感器
160 入口
161 线路
162 监视传感器
163 监视显示器
164 镀通孔
165 壳体扩展件
166 监视接触装置
168,268 测量室
169,269 磁性元件
170,270 观察窗
171,271 填充口
172,272 封闭件
180A,180B 隔离折囊的端部区段
206A,206B 参考折囊的端部区段
257A,257B 第二折囊的端部区段
258 第四内壁区段
259 第五内壁区段
267 悬挂点
A 第一壳体部分的对称轴线
B 第二壳体部分的对称轴线
F1 横截面积
B 横截面积
pi 加载的压力
Ps 极限压力

Claims (37)

1.气体密度计(100,200),该气体密度计用于监视气体室(1)中气体的压力或密度,该气体密度计包括:
壳体(102,202),该壳体具有第一壳腔(103,203)和测量室(168,268),
第一联接器(104,204),测量室(168,268)能够经由该第一联接器与气体室(1)相连,
至少一个参考折囊(105,205),该参考折囊直接或间接地与传递元件(109,209)连接,和
至少一个转换和/或监视单元(110,210),该转换和/或监视单元直接或间接地保持与或者能够与传递元件(109,209)作用连接,
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量室(168,268)经由第一联接器(104,204)与气体室(1)透气地连接,并且
所述参考折囊(105,205)构成参考室(111,211),该参考室填充有恒定量的参考气体,并且
遮盖参考室(111,211)的表面区段至少局部在第一壳腔(103,203)或测量室(168,268)内部提供或可实现为用于来自气体室的气体的测量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密度计(100,200),其特征在于:所述遮盖参考折囊(105,205)的表面区段具有有效测量面积,该有效测量面积比参考折囊(105,205)的横截面积或所述遮盖参考折囊(105,205)的表面区段的横截面积小2%至8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体密度计(100,200),其特征在于:参考折囊(105,205)具有20mm至70mm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体密度计(100,200),其特征在于:参考折囊(105,205)具有垂直于传递元件(109,209)的轴线的有效测量面积或横截面积,其中,所述横截面积具有3cm2至40cm2的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体密度计(100,200),其特征在于:参考折囊(105,205)中的参考气体的压力在气体室(1)的正常运行状态中比气体室(1)的连通压力低0.05bar至2.5bar。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体密度计(100,200),其特征在于:参考折囊(105,205)完全由壳体(102,202)或第一壳腔(103,203)气密地包围。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体密度计(100,2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和/或监视单元(110,210)包括至少一个开关元件(113,213),并且当测量室(168,268)与参考室(111,211)之间进行压力平衡时,所述至少一个开关元件(113,213)借助传递元件(109,209)直接或间接地得到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体密度计(100,200),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第一弹簧元件(115,215),该第一弹簧元件将反作用于参考折囊(105,205)伸展的弹簧力施加到该参考折囊(105,205)上,和/或
至少一个第二弹簧元件(131,231),该第二弹簧元件将反作用于参考折囊(105,205)压缩的弹簧力施加到该参考折囊(105,205)上。
9.气体密度计(100),该气体密度计用于监视气体室(1)中气体的压力或密度,该气体密度计具有:
壳体(102),该壳体(102)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壳腔(103),该第一壳腔(103)包括测量室(168);
至少一个第一联接器(104),所述气体密度计(100)能够经由该第一联接器与气体室(1)相连;
至少一个参考折囊(105),该参考折囊(105)在第一端部区段(106A)上与第一壳腔(103)的或测量室(168)的第一内壁区段直接或间接连接;
至少一个隔离机构(108),该隔离机构(108)与参考折囊(105)的第二端部区段(106B)直接或间接连接或者通过该第二端部区段(106B)构成;
至少一个传递元件(109),该传递元件与隔离机构(108)直接或间接连接;
至少一个转换和/或监视单元(110),该转换和/或监视单元保持与或者能够与传递元件(109)直接或间接地作用连接,
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量室(168)经由第一联接器(104)与气体室(1)透气地连接,并且
所述参考折囊(105)构成参考室(111),该参考室填充有恒定量的参考气体(112),并且
所述参考室(111)至少局部设置在第一壳腔(103)内部并且与测量室(168)不透气地隔离。
10.气体密度计(200),该气体密度计用于监视气体室(1)中气体的压力或密度,该气体密度计具有:
壳体(202),该壳体(202)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壳腔(203);
至少一个第一联接器(204),所述气体密度计(200)能够经由该第一联接器与气体室(1)相连;
参考折囊(205),该参考折囊(205)在第一端部区段(206A)上与第一壳腔(203)的第一内壁区段(207)直接或间接连接;
测量折囊(225),该测量折囊(225)在第一端部区段(257A)上与第一壳腔(203)的第二内壁区段(218)直接或间接连接;
至少一个隔离机构(208),该隔离机构(208)与参考折囊(205)的第二端部区段(206B)以及与测量折囊(225)的第二端部区段(257B)直接或间接连接或者通过参考折囊(205)的第二端部区段(206B)构成或者通过测量折囊(225)的第二端部区段(257B)构成;
传递元件(209),该传递元件与隔离机构(208)直接或间接连接;和
至少一个转换和/或监视单元(210),该转换和/或监视单元保持与或者能够与传递元件(209)直接或间接地作用连接,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参考折囊(205)构成参考室(211),该参考室填充有恒定量的参考气体(212),并且
所述测量折囊(225)构成测量室(268),该测量室经由第一联接器(204)与气体室(1)透气地连接,并且
所述测量室(268)和所述参考室(211)彼此不透气地隔离。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气体密度计(100,200),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换和/或监视单元(110,210)包括至少一个开关元件(113,213),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开关元件(113,213)能够借助传递元件(109,209)直接或间接地操作,并且所述转换和/或监视单元(110,210)
要么为每个开关元件(113,213)包括配置给该开关元件(113,213)的至少一个电接触装置(114,214),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电接触装置(114,214)与开关元件(113,213)电连接并且能够从壳体(102,202)外部接近,
要么包括与至少一个开关元件(113,213)连接的至少一个无线电装置(141,241),该无线电装置检测开关元件(113,213)的开关状态并且将其作为无线电信号(142,242)发出。
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气体密度计(100,200),
其特征在于: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弹簧元件(115,215),该第一弹簧元件用于将力直接或间接地施加到隔离机构(108,208)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气体密度计(100,200),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弹簧元件(115,215)的第一端部区段(117)与隔离机构(108,208)直接或间接地机械式接触,和/或
所述第一弹簧元件(115,215)的第二端部区段(117)与第一壳腔(103,203)的第三内壁区段直接或间接地机械式接触。
14.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气体密度计(100,200),
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2,202)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壳腔(119,219),
在所述至少两个壳腔(103,119,203,219)之间的中间壁(120,220)中具有连接开口(121,221),并且
传递元件(109,209)从第一壳腔(103,203)起穿过连接开口(121,221)伸入第二壳腔(119,219)中,
其中,所述壳腔(103,119,203,219)彼此相对密封,并且
其中,所述传递元件(109,209)具有横截面积(122),该横截面积小于参考折囊(105,205)的横截面积(123)。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气体密度计(100,200),其特征在于:为了使第一和第二壳腔(119,219)彼此相对密封,
设置有密封元件(124),该密封元件密封地设置在连接开口(121,221)与穿过该连接开口(121,221)伸出的传递元件(109,209)之间,或者
设置有隔离折囊(125),该隔离折囊与隔离机构(108,208)以及中间壁区段直接或间接连接,使得隔离折囊(125)将传递元件(109,209)至少局部包围,
其中,连接开口(121,221)位于这个中间壁区段内,并且
其中,所述隔离折囊(125)拥有小于参考折囊(105,205)的直径。
16.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气体密度计(100,200),其特征在于:如下地确定参考室(111,211)中的参考气体(112,212)的恒定量,即,在给测量室(168,268)加载存在于气体室(1)的正常运行状态中的第一压力时,在所有起作用的压力、机械应力和/或弹簧力的平衡中在参考室(111,211)中产生第二压力,该第二压力低于第一压力。
17.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气体密度计(100,200),
其特征在于:转换和/或监视单元(110,210)包括具有指针元件(129,229)的显示装置(128,228)以及作业机构(130,230),
其中,所述传递元件(109,209)直接或间接地与所述作业机构(130,230)作用连接,并且所述传递元件(109,209)的运动经由所述作业机构(130,230)直接或间接地导致指针元件(129,229)的运动。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气体密度计(100,200),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开关元件(113,213)和传递元件(109,209)如下地设置并且如下地直接或间接保持相互作用连接或能够相互作用连接,即,所述开关元件(113,213)
-在给气体密度计(100,200)加载等于或大于极限压力的压力时借助所述传递元件(109,209)直接或间接地得到操作,并且
-在加载的压力下降到所述极限压力以下时中断借助传递元件(109,209)的直接或间接的操作。
19.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气体密度计(100,200),
其特征在于:设置有第二弹簧元件(131,231),其中,第一弹簧元件(115,215)与第二弹簧元件(131,231)直接或间接地将弹簧力施加到隔离机构(108,208)上。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气体密度计(100,200),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簧元件(131,231)的第一端部区段与隔离机构(108,208)直接或间接地机械式接触,和/或
所述第二弹簧元件(131,231)的第二端部区段与第一壳腔(103,203)的第四内壁区段直接或间接地机械式接触。
21.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气体密度计(100,200),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102,202)是多件式的壳体(102,202),
至少所述第一壳腔(103,203)设置在第一壳体部分中,并且
至少一个另外的壳腔(119,219)设置在第二壳体部分中,其中,
第一和第二壳体部分直接或间接地相互连接,和/或
各壳体部分能够彼此相对地围绕至少一根旋转轴线扭转。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气体密度计(100,200),其中,所述第一壳体部分和第二壳体部分至少基本上具有柱形形式,其中,
第一壳体部分的对称轴线(A)与第二壳体部分的对称轴线(B)至少基本上平行地延伸和/或至少基本上重合地延伸,或者
第一壳体部分的对称轴线(A)至少基本上在垂直于第二壳体部分的对称轴线(B)的平面中延伸,和/或第一壳体部分的对称轴线(A)与第二壳体部分的对称轴线(B)至少基本上互相垂直地相交。
23.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气体密度计(100,200),其特征在于:如下地确定参考室(111,211)中的参考气体(112,212)的恒定量,即,在给测量室(168,268)加载存在于气体室(1)的正常运行状态中的第一压力时在所有起作用的压力、机械应力和/或弹簧力的平衡中在参考室(111,211)中产生第二压力,该第二压力低于所述极限压力,其中,极限压力低于所述第一压力。
24.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气体密度计(100,2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和/或监视单元(110,210)包括:
指针检测装置(139,239),该指针检测装置设置用于检测指针元件(129,229)的位置并且将其转换为电信号,和
信号接触装置(140,240),该信号接触装置与指针检测装置(139,239)电连接并且从所述壳体(102,202)外部能够接近,或者
无线电装置(141,241),该无线电装置与指针检测装置(139,239)电连接并且将这个指针检测装置(139,239)的电信号作为无线电信号(142,242)发出。
25.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气体密度计(100,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接器(104,204)包括:
用于与气体室(1)连接的工艺接口(143);
测量接口(144),该测量接口与气体密度计(100,200)连接;
截断装置(145);
接入接口(146);和
管路系统(147),该管路系统将接入接口(146)、工艺接口(143)和测量接口(144)以及截断装置(145)相互透气地连接,
其中,所述截断装置(145)设置在所述管路系统(147)中,使得能够通过该截断装置(145)截断工艺接口(143)与测量接口(144)之间的连接以及工艺接口(143)与接入接口(146)之间的连接,其中,所述测量接口(144)与接入接口(146)持续透气地相互连接。
2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气体密度计(100,200),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壳腔(103,203)中设置有参考室(111,211)、测量室(168,268)、隔离机构(108,208)并且至少局部地设置有传递元件(109,209),并且
在所述第二壳腔(119,219)中设置有转换和/或监视单元(110,210)。
27.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气体密度计(100,200),其特征在于:
所述参考室(111,211)局部通过隔离机构(108,208)的第一表面区段限定,并且
所述测量室(168,268)局部通过隔离机构(108,208)的第二表面区段限定,并且
所述第一表面区段比所述第二表面区段大。
2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气体密度计(100,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元件(115,215)是螺旋弹簧并且至少具有:
至少15N/mm的弹簧强度;
5mm至35mm的弹簧直径;和/或
1.5mm至6mm的线材直径。
29.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气体密度计(100,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簧元件(131,231)是螺旋弹簧并且至少具有:
最小15N/mm的弹簧强度;
5mm至35mm的弹簧直径,和/或
1.5mm至6mm的线材直径。
30.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气体密度计(100,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折囊(105,205)具有:
15N/mm至65N/mm的弹簧强度,和/或
至少5mm的内径,和/或
30mm至63mm的外径,和/或
0.1mm至0.4mm的壁厚,和/或
曲率半径为2至4mm的外侧边缘,和/或
曲率半径为0.5mm至1.5mm的内侧边缘。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气体密度计(100,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折囊(105,205)设计成双层折囊。
3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气体密度计(100,200),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折囊(225)具有:
15N/mm至65N/mm的弹簧强度,和/或
至少5mm的内径,和/或
30mm至63mm的外径,和/或
0.1mm至0.4mm的壁厚,和/或
曲率半径为2至4mm的外侧边缘,和/或
曲率半径为0.5mm至1.5mm的内侧边缘。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气体密度计(100,200),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折囊(225)设计为双层折囊。
34.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气体密度计(100,200),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折囊(125)具有:
1.5N/mm至25N/mm的弹簧强度,和/或
至少4mm的内径,和/或
8mm至18mm的外径,和/或
0.1mm至0.4mm的壁厚。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气体密度计(100,200),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折囊(125)设计为双层折囊。
36.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气体密度计(100,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2,202)包括:
填充口(171,271),和
封闭件(172,272),
其中,通过所述填充口产生通向参考室(111,211)的透气的通道,并且所述填充口通过封闭件(172,272)密封地封闭,其中,所述封闭件(172,272)包括:
具有密封垫的螺栓,或
压入的铆钉,或
球体,或
定位销。
37.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气体密度计(100,200),
其特征在于:在参考室(111,211)和/或测量室(168,268)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入口(160),
其中,至少一个监视显示器(163)或至少一个监视传感器(162)与所述入口(160)相连和/或经由线路(161)与连接开口(121,221)透气地连接,
其中,监视显示器(163)或监视传感器(162)监视或显示测量室(168,268)中的压力。
CN201921625054.1U 2018-12-18 2019-09-27 气体密度计 Active CN21155365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8009793.6 2018-12-18
DE102018009793 2018-12-1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53656U true CN211553656U (zh) 2020-09-22

Family

ID=6857671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25054.1U Active CN211553656U (zh) 2018-12-18 2019-09-27 气体密度计
CN201910922222.1A Pending CN111337384A (zh) 2018-12-18 2019-09-27 气体密度计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22222.1A Pending CN111337384A (zh) 2018-12-18 2019-09-27 气体密度计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11867712B2 (zh)
CN (2) CN211553656U (zh)
DE (2) DE102019126134B4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37384A (zh) * 2018-12-18 2020-06-26 Wika亚历山大·威甘德欧洲股份两合公司 气体密度计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38954A1 (de) * 2022-01-18 2023-07-27 Trafag Ag Verfahren, vorrichtung, verwendung und anlage zur gasdichteüberwachung
CN114496646A (zh) * 2022-02-18 2022-05-13 朗松珂利(上海)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远传式气体密度继电器
DE102022112470A1 (de) 2022-05-18 2023-11-23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Ilmenau, Körperschaft des öffentlichen Rechts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aktiven Stabilisierung der Gasbrechzahl, respektive der Gasdichte, in einer abgeschlossenen Messkamm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72708C (zh)
US2662394A (en) * 1948-01-21 1953-12-15 Republic Flow Meters Co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the density of gases
DD272708A1 (de) 1988-05-30 1989-10-18 Elektroprojekt Und Anlagen Bau Dichtewaechter
US4934178A (en) * 1988-12-19 1990-06-19 Jones Donald R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the density of a gas
US6651483B1 (en) * 2001-09-05 2003-11-25 Abb Technology Ag Low leak gas density monitor assembly
US7257496B2 (en) * 2005-07-28 2007-08-14 Avista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SF6 gas and electric utility apparatus
FR2906653B1 (fr) * 2006-09-28 2008-12-19 Areva T & D Sa Dispositif de controle du fonctionnement d'un densimetre pour appareil electrique moyenne et haute tension et procede de controle du fonctionnement d'un densimetre
DE102007000153B3 (de) * 2007-03-15 2008-08-07 Wika Alexander Wiegand Gmbh & Co. Kg Kompensator und Dichtewächter mit Kompensator
WO2010086024A1 (de) * 2009-01-30 2010-08-05 Wika Alexander Wiegand Gmbh & Co.Kg Messeinrichtung zum bestimmen der füllmenge eines sf6-gases in einer isolierkammer oder einer schaltanlage und dementsprechendes verfahren
DE102010055249B4 (de) 2010-12-10 2014-04-03 Trafag Ag Dichtewächter
WO2012119082A1 (en) * 2011-03-02 2012-09-07 Franklin Fueling Systems, Inc. Gas density monitoring system
ITBG20130011A1 (it) 2013-04-24 2014-10-25 Md Electronsystem Srl Sensore di densita' di un fluido
DE102013115007B4 (de) * 2013-12-31 2016-07-14 Trafag Ag Dichtewächter mit Getriebeelement und Verfahren zur Überwachung einer Gasdichte
DE102013115009B4 (de) 2013-12-31 2020-02-06 Trafag Ag Dichtewächter mit getrennten Gehäuseteilen und Montage-Verfahren
DE102017104919A1 (de) 2017-03-08 2018-09-13 Trafag Ag Dichtewächter mit integrierter Niederdruckanzeige und Messbalgsystem hierfür
CN207301823U (zh) * 2017-07-03 2018-05-01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混合气体密度控制器
CN207116321U (zh) 2017-07-03 2018-03-16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混合气体密度继电器
CN107968018B (zh) 2018-01-12 2023-12-08 上海乐研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高抗振气体密度继电器
CN108550499A (zh) * 2018-04-27 2018-09-18 朗松珂利(上海)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六氟化硫气体密度继电器及其装配工艺
CN211553656U (zh) * 2018-12-18 2020-09-22 Wika亚历山大·威甘德欧洲股份两合公司 气体密度计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37384A (zh) * 2018-12-18 2020-06-26 Wika亚历山大·威甘德欧洲股份两合公司 气体密度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191691A1 (en) 2020-06-18
US11867712B2 (en) 2024-01-09
DE102019126134A1 (de) 2020-06-18
DE102019126134B4 (de) 2022-09-08
US20240094105A1 (en) 2024-03-21
CN111337384A (zh) 2020-06-26
DE202019105367U1 (de) 2019-10-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553656U (zh) 气体密度计
US10746311B2 (en) Valve device for switchgears or similar, as well as uses thereof
US5955684A (en) Modular probe
JP2001242028A (ja) 圧力センサ
CN109238347B (zh) 具有锁闭装置的作为检验端口的连接适配器
US7363811B2 (en) Measurement pickup
CN101246107B (zh) 检验仪器、检验方法及有检验仪器的中压和高压电气设备
CN107871642A (zh) 一种高精度气体密度继电器
CN105609368A (zh) 一种带气体密度水平指示器的气体密度继电器
CN104246463A (zh) 压力测量装置
CN106679834A (zh) 具有二级密封件的过程变量测量系统
CN107968018A (zh) 一种高抗振气体密度继电器
US20180031435A1 (en) Differential Pressure Transmitter With Intrinsic Verification
CA2816876C (en) Differential pressure transmitter with intrinsic verification
US20130152780A1 (en) Installation Assembly with Sealing Apparatus
CN101762354A (zh) 用于测量量值的装置
CN105374624B (zh) 一种设有外置气体密度水平指示器的气体密度继电器
CN205177706U (zh) 一种带气体密度水平指示器的气体密度继电器
CN211125492U (zh) 气体密度继电器
CN205177705U (zh) 一种设有外置气体密度水平指示器的气体密度继电器
RU2301971C2 (ru) Способ измерения уровня жидкости в баке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US20030019650A1 (en) Process adapter
CN219370901U (zh) 气体密度继电器
CN213301550U (zh) 一种数字显示远传压力表
RU2258913C2 (ru) Емкостный датчик избыточного давлени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