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41038U - 一种新能源汽车副车架总成装配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汽车副车架总成装配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41038U
CN211541038U CN201922152699.4U CN201922152699U CN211541038U CN 211541038 U CN211541038 U CN 211541038U CN 201922152699 U CN201922152699 U CN 201922152699U CN 211541038 U CN211541038 U CN 2115410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plate
new energy
energy automobile
frame assembly
adju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5269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颖
黄荣德
黄小明
李德周
刘玉明
岳彩健
朱科进
王雪松
底复彪
张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192215269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410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410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410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obile Manufacture Line, Endless Track Vehicle, Trail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能源汽车副车架总成装配工装,包括安装台、第一托板、第二拖板以及调节装置,所述第一托板活动安装在所述安装台,且分别具有沿横向、纵向以及上下向的活动行程,所述第一托板用以托承副车架总成的上摆臂和/或下摆臂;所述第二托板活动安装在所述安装台,且分别具有沿横向和上下向的活动行程,所述第二托板用以托承所述副车架总成的本体;所述调节装置设于所述安装台,所述调节装置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托板和所述第二托板。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副车架总成装配工装,相对于现有技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成本低,可以适用不同的车型装配。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汽车副车架总成装配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副车架总成装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副车架总成装配工装。
背景技术
汽车副车架总成是底盘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副车架可以看成是前后车桥的骨架,是前后车桥的组成部分。副车架并非完整的车架,只是支承前后车桥、悬架的支架,使车桥、悬架通过它再与“正车架”相连,所以习惯上称为“副车架”。副车架实际上是车身与悬架连接的一个中间缓冲体,通过调校副车架的软硬刚度,可以起到调控车辆舒适性与操纵性之间的配比关系。因为副车架总成体积大、重量较重,所以副车架总成装配时都需要采用辅助工装装配。现有技术中,副车架总成装配到车身的工装一般是,根据不同车型,设计不同的副车架安装工装,在总装配生产线流水作业时,当对应的车型到了副车架安装工位,由人工选择对应的工装进行装配。现有技术中,副车架总成结构稍有变更时就无法适用,匹配不同车型的副车架总成需要不同的辅助工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副车架总成装配工装,旨在改善现有技术中,辅助工装通用性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副车架总成装配工装,包括:
安装台;
第一托板,活动安装在所述安装台,且分别具有沿横向、纵向以及上下向的活动行程,所述第一托板用以托承副车架总成的上摆臂和/或下摆臂;
第二托板,活动安装在所述安装台,且分别具有沿横向和上下向的活动行程,所述第二托板用以托承所述副车架总成的本体;以及,
调节装置,设于所述安装台,所述调节装置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托板和所述第二托板。
可选地,所述新能源汽车副车架总成装配工装还包括定位销,所述定位销活动安装在所述安装台,且分别具有沿横向、纵向以及上下向的活动行程,所述定位销用于插置配合所述副车架总成的定位孔;
所述调节装置连接所述定位销。
可选地,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调节机构,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分别对应所述第一托板、所述第二托板和所述定位销设有多个;
所述安装台开设有螺纹孔;
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沿上下向延伸设置,所述连接杆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一托板、所述第二托板或者所述定位销,所述连接杆的下端开设有与所述螺纹孔螺纹配合的外螺纹。
可选地,所述第一调节机构还包括调节手轮,所述调节手轮套接于所述连接杆的外周。
可选地,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第二调节机构,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分别对应所述第一托板、所述第二托板和所述定位销设有多个;
所述安装台开设有沿横向延伸的第一滑槽;
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第一滑台,所述第一滑台供所述第一托板、所述第二托板或者所述定位销安装,所述第一滑台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槽。
可选地,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第三调节机构,所述第三调节机构分别对应所述第一托板、所述定位销设有多个;
所述安装台开设有沿纵向延伸的第二滑槽;
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第二滑台,所述第二滑台供所述第一托板、所述第二托板或者所述定位销安装,所述第二滑台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槽。
可选地,所述调节装置还包括止动销,所述第一滑台设有安装孔,所述止动销依次连接所述安装孔和所述第一滑槽,以限制所述第一滑台相对所述安装台活动。
可选地,所述第一托板的板面形状用以与所在位置处的所述副车架总成的上摆臂和/或下摆臂的外廓形状相适配;和/或,
所述第二托板的板面形状用以与所在位置处的所述副车架总成的本体的外廓形状相适配。
可选地,所述新能源汽车副车架总成装配工装还包括多个滚轮,所述滚轮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台的底部。
可选地,所述新能源汽车副车架总成装配工装还包括锁止件,所述锁止件在靠近和远离所述滚轮的方向上活动安装在所述安装台的底部,以具有与所述滚轮相抵接的锁止状态、以及与所述滚轮相分离的解锁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新能源汽车副车架总成装配工装,包括安装台、第一托板、第二拖板以及调节装置,所述第一托板活动安装在所述安装台,且分别具有沿横向、纵向以及上下向的活动行程,所述第一托板用以托承副车架总成的上摆臂和/或下摆臂;所述第二托板活动安装在所述安装台,且分别具有沿横向和上下向的活动行程,所述第二托板用以托承所述副车架总成的本体;所述调节装置设于所述安装台,所述调节装置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托板和所述第二托板。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副车架总成装配工装,相对于现有技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成本低。通过对第一托板和第二拖板的调节,可以适用不同的车型装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能源汽车副车架总成装配工装一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2为图1中新能源汽车副车架总成装配工装与副车架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图1中调节手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新能源汽车副车架总成装配工装 110 第二滑槽
101 安装台 111 第二滑台
102 第一托板 112 止动销
103 第二托板 113 安装孔
104 定位销 114 滚轮
105 螺纹孔 115 锁止件
106 连接杆
107 调节手轮
108 第一滑槽
109 第一滑台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还有就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汽车副车架总成是底盘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副车架可以看成是前后车桥的骨架,是前后车桥的组成部分。副车架并非完整的车架,只是支承前后车桥、悬架的支架,使车桥、悬架通过它再与“正车架”相连,所以习惯上称为“副车架”。副车架实际上是车身与悬架连接的一个中间缓冲体,通过调校副车架的软硬刚度,可以起到调控车辆舒适性与操纵性之间的配比关系。因为副车架总成体积大、重量较重,所以副车架总成装配时都需要采用辅助工装装配。现有技术中,副车架总成装配到车身的工装一般是,根据不同车型,设计不同的副车架安装工装,在总装配生产线流水作业时,当对应的车型到了副车架安装工位,由人工选择对应的工装进行装配。现有技术中,副车架总成结构稍有变更时就无法适用,匹配不同车型的副车架总成需要不同的辅助工装。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副车架总成装配工装,旨在改善现有技术中,辅助工装通用性差的技术问题。请参阅图1至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能源汽车副车架总成装配工装。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副车架总成装配工装100,包括安装台 101、第一托板102、第二拖板103以及调节装置,所述第一托板102活动安装在所述安装台101,且分别具有沿横向、纵向以及上下向的活动行程,所述第一托板102用以托承副车架总成的上摆臂和/或下摆臂;所述第二托板103 活动安装在所述安装台101,且分别具有沿横向和上下向的活动行程,所述第二托板103用以托承所述副车架总成的本体;所述调节装置设于所述安装台 101,所述调节装置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托板102和所述第二托板10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新能源汽车副车架总成装配工装100的安装台101 上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托板102,两个所述第一托板102间隔的设置在所述安装台101的台面上;所述第二托板103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第二拖板103设置在所述两个第一托板102之间。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副车架总成装配工装100,相对于现有技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成本低。通过对第一托板102和第二拖板103的在横向、纵向、上下等三个方向位置的调节,可以适用不同的车型装配。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新能源汽车副车架总成装配工装100还包括定位销104,所述定位销104活动安装在所述安装台101,且分别具有沿横向、纵向以及上下向的活动行程,所述定位销104用于插置配合所述副车架总成的定位孔;所述调节装置连接所述定位销104。先将副车架总成放置到所述新能源汽车副车架总成装配工装100上,通过定位销104抵在副车架本体的定位孔上。装配副车架总成时,移动所述新能源汽车副车架总成装配工装100至车身底下,将副车架本体固定螺栓打紧,装配完成。所述定位销104 位于所述两个第一托板102之间,数量为一。所述定位销104可以通过在横向、纵向、上下等三个方向上调节位置来适应不同型号的副车架,提高所述新能源汽车副车架总成装配工装100的通用性。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调节机构,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分别对应所述第一托板102、所述第二托板103和所述定位销104设有多个;所述安装台开设有螺纹孔105;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连接杆106,所述连接杆106沿上下向延伸设置,所述连接杆106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一托板102、所述第二托板103或者所述定位销104,所述连接杆106的下端开设有与所述螺纹孔105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所述连接杆106的外表面设有所述外螺纹,通过转动所述连接杆106来实现在上下方向高度的调节。通过设计所述外螺纹与所述螺纹孔来调节高度,结构简单,节约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调节机构还包括调节手轮107,所述调节手轮 107套接于所述连接杆106的外周。所述调节手轮107为环形,更有利操作者转动,所述调节手柄107是用来转动所述连接杆106的,来调节连接杆106 的高度。显然,本设计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能起到相同的设计目的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第二调节机构,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分别对应所述第一托板102、所述第二托板103和所述定位销104设有多个;所述安装台101开设有沿横向延伸的第一滑槽108;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第一滑台109,所述第一滑台109供所述第一托板102、所述第二托板103或者所述定位销104安装,所述第一滑台109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槽108,用以所述第一托板102、所述第二托板103、所述定位销104沿所述安装台101横向的位置调节。所述第一滑槽108主要是起到导向的作用,具体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槽108是设置所述第一滑台109下方的长孔,所述第一滑槽108的滑动受到长孔的限制,从而起到了导向的作用。显然,本设计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能起到相同的设计目的即可。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第三调节机构,所述第三调节机构分别对应所述第一托板102、所述定位销104设有多个;所述安装台 101开设有沿纵向延伸的第二滑槽110;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第二滑台111,所述第二滑台111供所述第一托板102、所述第二托板103或者所述定位销 104安装,所述第二滑台111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槽110。所述第二滑槽110 沿纵向延伸,所述第二滑台111沿所述纵向方向滑动,所述第一托板102、所述定位销104就可实现在纵向位置的调节。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装置还包括止动销112,所述第一滑台109设有安装孔113,所述止动销112依次连接所述安装孔113和所述第一滑槽108,以限制所述第一滑台109相对所述安装台101活动。所述止动销 112包括一个螺栓和一个螺母,当所述第一滑台109的位置调整完毕后,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第一滑台109上的安装孔113穿插到所述第一滑槽108中,在用螺母固定。如此,便将所述第一滑台在横向的位置固定于此。所述止动销112不仅设计在所述第一调节机构中,所述第二调节机构、所述第三调节机构也均设有相同结构的所述止动销112。显然,本设计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能起到相同的设计目的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托板102的板面形状用以与所在位置处的所述副车架总成的上摆臂的外廓形状相适配,所述第一托板102的板面形状用以与所在位置处的所述副车架总成的下摆臂的外廓形状相适配;所述第二托板103的板面形状用以与所在位置处的所述副车架总成的本体的外廓形状相适配。所述第一托板102的板面形状为矩形,受力面积大,稳定可靠。所述第二托板103的板面形状为两端向上突起的弧形板,两端突起,可以将所述副车架总成的本体夹持住,提高稳定性。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新能源汽车副车架总成装配工装100还包括多个滚轮114,所述滚轮114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台的底部。安装滚轮便于在安装的过程中移动所述新能源汽车副车架总成装配工装100,使用更加方便,设计更加人性化。所述滚轮114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新能源汽车副车架总成装配工装100还包括锁止件115,所述锁止件 115在靠近和远离所述滚轮114的方向上活动安装在所述安装台101的底部,以具有与所述滚轮114相抵接的锁止状态、以及与所述滚轮相分离的解锁状态。所述锁止件115在锁止状态下,滚轮114被锁死,不能够转动,所述新能源汽车副车架总成装配工装100的位置便被固定。所述锁止件115在解锁状态下,滚轮114可以转动,此时可以推动所述新能源汽车副车架总成装配工装100沿地面运动到任意工作区域。所述锁止件115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地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新能源汽车副车架总成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台;
第一托板,活动安装在所述安装台,且分别具有沿横向、纵向以及上下向的活动行程,所述第一托板用以托承副车架总成的上摆臂和/或下摆臂;
第二托板,活动安装在所述安装台,且分别具有沿横向和上下向的活动行程,所述第二托板用以托承所述副车架总成的本体;以及,
调节装置,设于所述安装台,所述调节装置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托板和所述第二托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副车架总成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新能源汽车副车架总成装配工装还包括定位销,所述定位销活动安装在所述安装台,且分别具有沿横向、纵向以及上下向的活动行程,所述定位销用于插置配合所述副车架总成的定位孔;
所述调节装置连接所述定位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副车架总成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调节机构,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分别对应所述第一托板、所述第二托板和所述定位销设有多个;
所述安装台开设有螺纹孔;
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沿上下向延伸设置,所述连接杆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一托板、所述第二托板或者所述定位销,所述连接杆的下端开设有与所述螺纹孔螺纹配合的外螺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副车架总成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机构还包括调节手轮,所述调节手轮套接于所述连接杆的外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副车架总成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第二调节机构,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分别对应所述第一托板、所述第二托板和所述定位销设有多个;
所述安装台开设有沿横向延伸的第一滑槽;
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第一滑台,所述第一滑台供所述第一托板、所述第二托板或者所述定位销安装,所述第一滑台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副车架总成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第三调节机构,所述第三调节机构分别对应所述第一托板、所述定位销设有多个;
所述安装台开设有沿纵向延伸的第二滑槽;
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第二滑台,所述第二滑台供所述第一托板、所述第二托板或者所述定位销安装,所述第二滑台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槽。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副车架总成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还包括止动销,所述第一滑台设有安装孔,所述止动销依次连接所述安装孔和所述第一滑槽,以限制所述第一滑台相对所述安装台活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副车架总成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板的板面形状用以与所在位置处的所述副车架总成的上摆臂和/或下摆臂的外廓形状相适配;和/或,
所述第二托板的板面形状用以与所在位置处的所述副车架总成的本体的外廓形状相适配。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副车架总成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新能源汽车副车架总成装配工装还包括多个滚轮,所述滚轮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台的底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副车架总成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新能源汽车副车架总成装配工装还包括锁止件,所述锁止件在靠近和远离所述滚轮的方向上活动安装在所述安装台的底部,以具有与所述滚轮相抵接的锁止状态、以及与所述滚轮相分离的解锁状态。
CN201922152699.4U 2019-12-03 2019-12-03 一种新能源汽车副车架总成装配工装 Active CN2115410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52699.4U CN211541038U (zh) 2019-12-03 2019-12-03 一种新能源汽车副车架总成装配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52699.4U CN211541038U (zh) 2019-12-03 2019-12-03 一种新能源汽车副车架总成装配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41038U true CN211541038U (zh) 2020-09-22

Family

ID=725036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52699.4U Active CN211541038U (zh) 2019-12-03 2019-12-03 一种新能源汽车副车架总成装配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410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0519127A (ja) 正確な車高のための位置決めの形態および方法
CN209623987U (zh) 一种变轴距白车身刚度试验台
CN107971682A (zh) 夹具快换装置
CN107803530A (zh) 一种特殊的汽车铝合金轮毂打孔装置
CN210551047U (zh) 一种基于汽车维修用便携型支撑装置
CN209125199U (zh) 一种汽车后下摆臂焊接工装
CN211541038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副车架总成装配工装
US2299926A (en) Automotive suspension
CN201023405Y (zh) 一种汽车下控制臂总成
CN214888553U (zh) 一种汽车悬挂左下梁质量块
CN206029811U (zh) 一种用于客车后桥装配的工装车
CN113752194B (zh) 一种汽车车桥的维修固定工装
CN202062375U (zh) 一种用于承载车身发动机和后桥的装配小车
CN201900442U (zh) 一种车门拆装支承装置
US6102417A (en) Dual shock absorber kit
CN208083808U (zh) 一种用于扭力梁的轴套组装装置
CN209410166U (zh) 一种具有防震动功能的载货汽车车架
CN109079390B (zh) 一种汽车支架拼装焊接小车
CN206086350U (zh) 一种车轮组安装结构
CN207141183U (zh) 车辆底盘和车辆
CN219857437U (zh) 一种轮边传动轴辅助装配工装
CN215093272U (zh) 一种汽车前滑柱的辅助安装装置
CN219521045U (zh) 前悬支架焊接定位工装
CN216833772U (zh) 一种悬架上翼板加工的运输装置
CN204956713U (zh) 一种新型车身滑撬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