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40235U - 一种贯通轴生产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贯通轴生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40235U
CN211540235U CN201921985319.9U CN201921985319U CN211540235U CN 211540235 U CN211540235 U CN 211540235U CN 201921985319 U CN201921985319 U CN 201921985319U CN 211540235 U CN211540235 U CN 2115402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conveying
conveyor
production system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8531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立新
卫志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jiang Xinfenglin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jiang Xinfenglin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jiang Xinfenglin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jiang Xinfenglin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98531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402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402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402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贯通轴生产系统,该系统包括用于驱动贯通轴经过加工装置的传送装置;系统在沿着传送装置上贯通轴的运动方向上,还依次设置有用于将待加工的贯通轴移动到传送装置上的上料装置;用于加工贯通轴的加工装置;用于将加工后的贯通轴移动到检测区域的下料装置;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整条系统上的智能装置,智能装置包括控制器和与控制器连接的多个传感器、显示器、报警器。该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方案通过系统的布局,对贯通轴实现自动化的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贯通轴生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贯通轴加工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贯通轴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重型货车的一般是双后桥,如果分别驱动那需要在变速箱输出要两根传动轴或增加一个分动器,笨重有繁琐。现在都是在中桥设计了贯通轴来解决这个问题,一根传动轴同时驱动两个后桥。贯通轴比较重,全靠人力来实现在各工序之间上下料,会大量的消耗工作人员的体力并且效率低下,而使用机械设备实现贯通轴的自动化加工会大大节约劳动成本并且提高生产效率。现有技术中,控制器通过获得各传感器的数据,然后驱动相应的机构启动,比如驱动机构、报警器、显示器,均属于现有技术,因此结合该现有技术制造一个新的系统来实现贯通轴的自动生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贯通轴生产系统,其有效提升了贯通轴的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贯通轴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料装置,用于将待加工的贯通轴移动到传送装置上;
传送装置,用于驱动贯通轴经过加工装置;
加工装置,用于加工贯通轴;
下料装置,用于将加工后的贯通轴移动到检测区域;
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整条系统上的智能装置,智能装置包括控制器和与控制器均连接的多种传感器、显示器、报警器。
对上料装置的限定,上料装置包括沿着上料方向设置的传送皮带,皮带上设置有垂直于上料方向可调节间距的竖直挡板。通过调节挡板间的距离可以实现对不同尺寸贯通轴的运输,完成上料运输。
对传送装置中传动组件的限定,所述传送装置包括使贯通轴在生产线上移动的多个传动组件,每个传动组件均包括支座,设置在支座上的第一运送轮、第二运送轮、驱动第一运送轮和第二运送轮同时同向转动的驱动机构,第一运送轮和第二运送轮平行靠近且前后错开,错开形成的凹面托住贯通轴,支座下方设置相对于水平支撑架转动的转动板,使第一运送轮和第二运送轮与贯通轴运动的直线之间成锐角,相邻的传动组件的驱动机构通过万向节连接。
对传送装置中调节组件的限定,所述传送装置还包括驱动水平支撑架前后上下移动的调节组件,前后和上下移动均垂直于在传送装置上的贯通轴的方向。
对加工装置的限定,所述加工装置包括依次设置在上料装置和下料装置之间的传送装置上的粗车机构、车总长钻中心孔机构、精车机构、滚齿机构、插齿机构。
对下料装置的限定,下料装置包括沿着下料方向设置的传送皮带,皮带上设置有垂直于下料方向可调节间距的竖直挡板。通过调节挡板间的距离可以实现对不同尺寸贯通轴的运输,完成下料运输。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通过系统的布局,对贯通轴实现自动化的生产。
(2)本方案提供的传动组件实现贯通轴在传送装置上的移动,通过驱动机构驱动第一运送轮和第二运送轮同时同向转动,第一运送轮和第二运送轮与贯通轴运动的直线之间成锐角,通过第一运送轮和第二运送轮对贯通轴施加的力进行分解,第一运送轮和第二运送轮在转动时,可以驱使贯通轴沿着生产线工序的顺序移动,而相邻传动组件的驱动机构通过万向节连接,使得所有的传动组件沿着贯通轴运动方向设置。
(3)调节组件的设置可以同时调节多个水平支撑架的水平位置和竖直高度。
(4)通过调节挡板间的距离,来适应于不同直径贯通轴的上下料。
附图说明
图1为上料装置的侧视图。
图2为传送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调节装置的侧视图。
图4为下料装置的侧视图。
图5为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注符号的含义如下:
1-贯通轴
11-贯通轴在传送装置上时的中轴线
2-上料装置
201-传送皮带,202-挡板,203-防掉落板
3-传送装置
301-底座,3011-加宽侧板,302-竖直支撑架,303-水平支撑架,304-支座,305-第一支撑导轨,306-第一直线位移传感器,307-第二直线位移传感器,308-第一电机,309-第二电机,310-第二支撑滑块,311-第二支撑导轨,320-第一主动轴,321-第一运送轮,322-第二运送轮,323-第一从动齿轮,324-第二从动齿轮,325-主动齿轮,326-第一传动轴,327-第二传动轴,328-传动电机,329-转动板,3291-弧形腰孔,330-移动板,3301-腰型孔,3302-定位螺杆,331-校准杆,332-校准螺杆,333-防护杆,334-连接件
4-加工装置
41-粗车机构,42-车总长钻中心孔机构,43-精车机构,44-滚齿机构,45-插齿机构
5-下料装置
501-传送皮带,502-挡板,503-防掉落板
6-智能装置
61-第一接近开关,62-控制器,63-第二接近开关,64-计数传感器,65-测直径传感器,66-报警器,67-显示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
1-5所示,一种贯通轴的生产系统,包括
上料装置2,用于将未加工的贯通轴1移动到传送装置3上;
传送装置3,用于驱动贯通轴1经过加工装置4;
加工装置4,用于加工贯通轴1;
下料装置5,将加工后的贯通轴1传送到检测区域内;
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整条系统上的智能装置,智能装置包括控制器6和与控制器62均连接的多种传感器、显示器61、报警器62,控制器62接收多种传感器的信号,控制各装置之间的驱动单元工作、显示器61显示、报警器62报警。
1.上料装置2
上料装置2包括沿着上料方向设置的传送皮带201,传送皮带201上设置有垂直于上料方向的竖直挡板202,通过调节挡板202间的距离可以实现对不同尺寸贯通轴的运输,完成上料运输。传送皮带201两侧设有防掉落板203,防止贯通轴1滑落,传送皮带201为倾斜状,具体的,靠近传送装置3的一端低于远离传送装置3的一端。这样上料时,贯通轴1由于惯性作用自动向靠近传送装置3的一端运动。
沿着贯通轴1上料的方向上,上料装置2运转受控制器影响,当控制器接收到反馈信号,发现加工过程出现问题时,会控制上料装置停止运转,避免加工零件在传送装置3上的堆积,等待加工过程正常运转后继续完成上料。
2、传送装置3
传送装置3包括使贯通轴1在生产线上移动的传动组件、支撑且调节传动组件位置使贯通轴1沿直线运动的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包括若干个子支撑部,每个子支撑部上设置若干个传动组件,以下对传动组件和调节组件进行详细描述。
2.1.调节组件
如图1所示,以一个子支撑部为例,子支撑部均包括底座301、竖直支撑架302、水平支撑架303、第一电机308、第二电机309。为了增加底座301的稳定性,底座301长度方向的两侧边上设置有加宽侧板3011。
所述水平支撑架303设置在竖直支撑架302的一侧,竖直支撑架302与水平支撑架303相对的面上分别设置有匹配的第一支撑滑块和第一支撑导轨305,第一电机308驱动第一支撑滑块在第一支撑导轨305上上下滑动,从而调节水平支撑架303的水平高度。
调节组件还包括第一直线位移传感器306,第一直线位移传感器306的固定端和滑动端分别固定在水平支撑架303和竖直支撑架302的侧边上,信号端与控制器62连接。这样可以使得水平支撑架303在一定范围内移动,减少调整时间,并且将竖直方向上的具体位置上传到智能装置中。
所述竖直支撑架302设置在底座301上,竖直支撑架302和底座301相对的面上分别设置有匹配的第二支撑滑块310和第二支撑导轨311,第二电机309驱动第二支撑滑块310在第二支撑导轨311上水平来回滑动,底座301长度方向与贯通轴1在传送组件上的运行方向垂直。这样支持每个水平支撑架303上的传送组件可以在垂直于贯通轴1的运动方向上调节。
调节组件还包括第二直线位移传感器307,第二直线位移传感器307的固定端和滑动端分别固定在底座301和竖直支撑架302的侧边上,信号端与控制器62连接。这样可以使得竖直支撑架302在一定范围内移动,减少调整时间,并且将水平方向上的具体位置上传到智能装置中。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直线位移传感器306和第二直线位移传感器307均为微型滑块式直线位移传感器。第一直线位移传感器306和第二位移传感器307的设置作为调节参数调节每个调节组件中水平支撑架303的位置,确保每个水平支撑架303均在同一个水平高度和同一条水平线上。
由于每个水平支撑架303上设置有多个传动组件,因此一个水平支撑架303上的多个传动组件前后位置可以同时调节,这样可以减少调节时间。
2.2.传动组件
如图2和图3所示,以1个子支撑部上2个传动组件为例,每个传动组件均包括支座304,设置在支座304上的第一运送轮321、第二运送轮322、第一从动齿轮323、第二从动齿轮324、主动齿轮325、第一传动轴326、第二传动轴327、第一主动轴320、第一轴承、传动电机328。
主动齿轮325设置在第一主动轴320上,第一从动齿轮323和第二从动齿轮324分别通过链条与主动齿轮325连接,主动齿轮325带动第一从动齿轮323和第二从动齿轮324转动。第一从动齿轮323与第一运送轮321设置在第一传动轴326两端,第二从动齿轮324与第二运送轮322设置在第二传动轴327两端。第一从动齿轮323、第二从动齿轮324和主动齿轮325均可以替换,通过调节主动齿轮325和第一从动齿轮323、第二从动齿轮324之间的直径比来调节第一运送轮321和第二运送轮322的转动速度。第一运送轮321和第二运送轮322平行前后错开且靠近,错开形成的凹面托住贯通轴1。由于贯通轴1传送时需要有一个与贯通轴1平行的力,在该实施例中,每根第一主动轴320与贯通轴1传送的方向为锐角,通过力的分解,第一运送轮321和第二运送轮322在转动时,可以驱使贯通轴1沿着生产线工序的顺序移动。第一轴承同轴设置在第一传动轴326和第二传动轴327上,第一轴承的外侧壁通过支座304固定在水平支撑架303上,起到支撑传动组件的作用。
第一主动轴320依次通过万向节连接形成主转轴,主转轴的起始端通过联轴器与传动电机328的执行端连接。传动电机328带动主转轴转动,即可使用一个传动电机328驱动所有主动齿轮325转动。由于第一主动轴320与贯通轴1的传送方向有为锐角,万向节使得相邻两根第一主动轴320有一定距离的相邻两端部能够连接。
每个传动组件还包括转动板329和移动板330,转动板329和移动板330上下平行设置在支座304下方。在该实施例中支座304固定在转动板329上,转动板329上设置有弧形腰孔3291,转动板329通过弧形腰孔3291做一定角度范围的圆周转动。移动板330上设置有腰型孔3301,腰型孔3301的长度方向与贯通轴1的运动方向垂直。移动板330通过定位螺杆3302将移动板330固定在水平支撑架303上。转动板329可以使每根第一主动轴320与贯通轴1传送的方向角度的发生变化,从而改变第一运送轮321和第二运送轮322在贯通轴1运动方向的力的大小,最终改变贯通轴1运动的速度。其中移动板330可以使得在调整角度后,每个水平支撑架303上所有的第一运送轮321和第二运送轮322上方的贯通轴1都是平稳的直线运动。
在该实施例中,转动板329和移动板330的位置可替换。
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传送精度,第一从动齿轮323和第二从动齿轮324与主动齿轮325齿合,从而带动第一从动齿轮323和第二从动齿轮324的转动。
装置还包括限位结构 ,限位结构包括保证传动组件在一条直线上的校准杆331,校准杆331设置在转动板329的一侧边,转动板329靠近校准杆331处设置有垂直穿过厚度方向的第一限位孔,校准杆331上也设置有校准孔,螺杆穿过第一限位孔与校准孔后,转动板329可绕第一限位孔转动,弧形腰孔3291实现转动板329转动后的固定。转动板329面向校准杆331的侧面还沿着平行于校准杆331的方向上设置有2个校准螺杆332,校准螺杆332一端旋入转动板329侧面的螺纹孔内,另一端抵住校准杆331。这样有效的防止转动板329固定不紧导致在工作工程中发生转动。限位结构和转动板329、移动板330的配合,保证所有水平支撑架303上的所有传动组件在一条直线上,从图中可看出,贯通轴在传送装置上时的中轴线11始终在一条直线上。
优化的,传动组件还设置有防护杆333,防护杆333位于第一运送轮321和第二运送轮322靠近校准杆331的侧边,具体的,防护杆333设置在靠近人员操作区的水平支撑架303上。如果定义防护杆333位于第一运送轮321和第二运送轮322右侧的话,第一运送轮321和第二运送轮322为顺时针转动。且第一运送轮321和第二运送轮322的右侧面为人员操作区,这样可以防止贯通轴1从传动组件上掉落而砸伤操作人员的脚。
3.加工装置4
加工装置包括依次设置在上料装置2和下料装置5之间的传送装置3上的粗车机构41、车总长钻中心孔机构42、精车机构43、滚齿机构44、插齿机构45。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4.下料装置5
如图4所示,下料装置5包括沿着下料方向设置的传送皮带501,传送皮带501上设置有垂直于下料方向的竖直挡板502,通过调节挡板502间的距离可以实现对不同尺寸贯通轴的运输,完成下料运输。传送皮带501两侧设有防掉落板503,防止贯通轴1滑落,传送皮带501为倾斜状,具体的,靠近传送装置3的一端高于远离传送装置3的一端。这样下料时,贯通轴1由于惯性作用自动向远离传送装置3的一端运动。
由于对加工好的贯通轴1需要时间检测,当加工的贯通轴1出现问题时,可能耗时比较长,而生产线上的贯通轴1会在恒定的时间就会下料,此时就需要将待检测的贯通轴1进行存放,本方案沿着贯通轴1下料的方向上,控制器会接收下料装置5上传感器的反馈信息,当传感器检测到下料装置待检测区域出现堆积时,就会停止系统的运转,等待加工过程检修后人工手动重新恢复系统的运转。
5.智能装置6
如图5所示,智能装置包括计数传感器64、测直径传感器65、提醒上下料的接近开关、显示器67、报警器66,所述接近开关包括固定在水平支撑架303上的第一接近开关61和第二接近开关63。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接近开关61设置在下料装置5上,且第一接近开关61发出的射线垂直照射在传送装置3上的贯通轴1上。另外的,第一接近开关61还可以位于上料装置2上的贯通轴1放置到传动组件时贯通轴1运动方向上的正前方,贯通轴1在传动组件的传送过程中位于第一接近开关61的上方。第二接近开关63位于贯通轴1在传动组件的运送下,到达下料装置5前时刻贯通轴1运动方向的正后方。
当前一根贯通轴1完全经过第一接近开关61的正上方时,此时第一接近开关61发送信号到控制器62,控制器62通过信息回馈判断上料装置是否出现异常从而决定是否继续上料。
当贯通轴1完全经过第二接近开关63的正上方时,此时第二接近开关63发送信号到控制器62,控制器62通过信息回馈判断加工装置是否出现异常从而决定是否继续下料。
所述测直径传感器65设置在精车机构的输出端,显示器67上显示每次穿过测直径传感器65的贯通轴1的直径大小,当检测的数据超过控制器62内的阈值时,控制器62控制报警器66报警。
所述计数传感器64设置在上料装置2输出端,每一根贯通轴1从输出端经过时都会触发计数传感器64,计数传感器64每触发一次就给控制器62发送一次信号,此时控制器62控制显示器67上显示计数传感器64的触发次数,即可从显示器67上显示出生产线过和正在生产的贯通轴1的总量。
调节组件上的第一直线位移传感器306和第二直线位移传感器307获得的数据传输到控制器62中,且在显示器67上显示。在该实施例中,显示器67可以设置多个,用于显示不同相应传感器的数据和信息,方便查看。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创造,凡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贯通轴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将待加工的贯通轴(1)移动到传送装置(3)上的上料装置(2);
用于驱动贯通轴(1)经过加工装置(4)的传送装置(3);
用于加工贯通轴(1)的加工装置(4);
用于将加工后的贯通轴(1)移动到检测区域的下料装置(5);
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整条系统上的智能装置,智能装置包括控制器(6)和与控制器(6)连接的多个传感器、显示器(61)、报警器(6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贯通轴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上料装置(2)包括垂直于上料方向设置的皮带传送机构,传送机构皮带上每隔一段距离设有竖直挡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贯通轴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装置(3)包括使贯通轴(1)在生产线上移动的多个传动组件,每个传动组件均包括支座(304),设置在支座(304)上的第一运送轮(321)、第二运送轮(322)、驱动第一运送轮(321)和第二运送轮(322)同时同向转动的驱动机构,第一运送轮(321)和第二运送轮(322)平行靠近且前后错开,错开形成的凹面托住贯通轴(1),支座(304)下方设置相对于水平支撑架(303)转动的转动板(329),使第一运送轮(321)和第二运送轮(322)与贯通轴(1)运动的直线之间成锐角,相邻的传动组件的驱动机构通过万向节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贯通轴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装置还包括驱动水平支撑架(303)前后上下移动的调节组件,前后和上下移动均垂直于在传送装置(3)上的贯通轴(1)的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贯通轴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装置包括依次设置在上料装置(2)和下料装置(5)之间的传送装置(3)上的粗车机构(41)、车总长钻中心孔机构(42)、精车机构(43)、滚齿机构(44)、插齿机构(4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贯通轴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下料装置(5)包括垂直于下料方向设置的皮带传送机构,皮带上每隔一段距离设有竖直挡板。
CN201921985319.9U 2019-11-18 2019-11-18 一种贯通轴生产系统 Active CN2115402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85319.9U CN211540235U (zh) 2019-11-18 2019-11-18 一种贯通轴生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85319.9U CN211540235U (zh) 2019-11-18 2019-11-18 一种贯通轴生产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40235U true CN211540235U (zh) 2020-09-22

Family

ID=725011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85319.9U Active CN211540235U (zh) 2019-11-18 2019-11-18 一种贯通轴生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4023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17576A (zh) * 2023-04-14 2023-05-16 无锡联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床用上下料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17576A (zh) * 2023-04-14 2023-05-16 无锡联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床用上下料装置及方法
CN116117576B (zh) * 2023-04-14 2023-10-27 无锡联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床用上下料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52419B (zh) 大件包裹称重扫码装置及系统
CN108217121A (zh) 一种节能型货箱输送线
KR101220913B1 (ko) 사행방지장치를 구비한 벨트 컨베이어 시스템
CN108082902A (zh) 一种用于传输柔性条形物体的传输定位装置
CN211540235U (zh) 一种贯通轴生产系统
CN109399139B (zh) 一种工件间隔上料机
CN107840128A (zh) 一种限位组合输送装置
CN202245030U (zh) 旋转台输送机
CN108163457A (zh) 一种具备存储功能的皮带输送机构
CN203246859U (zh) 90度等分转弯传送装置
CN112896912A (zh) 一种轧制车轮对中输送装置及控制方法
CN206068776U (zh) 带同步升降的可伸缩精定位输送设备
CN219009151U (zh) 一种摆轮设备及物流分拣输送系统
CN115673845A (zh) 一种轴类零件自动上下料输送线
CN114408541A (zh) 一种差速转弯输送设备和一种拐弯输送线
CN107515218A (zh) 自动化扫描检测系统
CN110712969A (zh) 一种可线上调整物品朝向的输送设备
CN207551275U (zh) 一种限位组合输送装置
CN219448372U (zh) 一种空调零件的检测用台架
CN110817291A (zh) 一种工件水平回转装置
CN217707448U (zh) 一种旋转出料装置
CN109894385A (zh) 工业自动化生产线的智能工位换位装置
CN110000097A (zh) 一种分拣设备
CN220787236U (zh) 新型引线框架传输装置
CN103171886A (zh) 90度等分转弯传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