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31289U - 发声器件 - Google Patents
发声器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531289U CN211531289U CN201922373435.1U CN201922373435U CN211531289U CN 211531289 U CN211531289 U CN 211531289U CN 201922373435 U CN201922373435 U CN 201922373435U CN 211531289 U CN211531289 U CN 21153128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rm
- magnetic
- fixed
- voice coil
- vibr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dible-Bandwidth Dynamoelectric Transducers Other Than Picku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声器件,其包括盆架、分别固定于盆架的振动系统和驱动振动系统振动发声的磁路系统、弹性导电件和导电件;振动系统固定于盆架的振膜和插设于磁间隙内以驱动振膜振动发声的音圈,磁路系统包括固定于盆架的磁碗和固定于磁碗且与磁碗间隔形成磁间隙的主磁钢;弹性导电件包括固定于振膜朝向磁路系统一侧且与音圈电连接的固定臂以及由固定臂沿振膜的振动方向朝向磁路系统延伸的弹性臂,弹性臂沿振动方向产生弹性形变;主磁钢沿振动方向设有贯穿其上的通孔,弹性臂穿过通孔与外部电路电连接。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发声器件使用寿命长且可靠性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声换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运用于便携式电子产品的发声器件。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智能移动设备的数量不断上升。而在众多移动设备之中,手机无疑是最常见、最便携的移动终端设备。用于播放声音的发声器件被大量应用到现在的手机等智能移动设备之中。
相关技术的发声器件包括盆架、分别固定于盆架的振动系统和具有磁间隙的磁路系统;振动系统包括分别固定于盆架相对两侧的振膜和弹性导电件以及用以驱动振膜振动的音圈,所述音圈远离所述振膜一侧固定于所述弹性导电件并与所述弹性导电件电连接。所述弹性导电件的力臂横向设置,即所述弹性导电件设置于垂直于所述振膜的振动方向的平面上。
然而,相关技术中,在振动的过程中,弹性导电件受到垂直于力臂的驱动力,该垂直于力臂的驱动力使得弹性导电件的力臂容易损坏,使得弹性导电件的使用寿命短,导致振动系统的可靠性低。
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发声器件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且可靠性高的发声器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声器件,其包括盆架、分别固定于所述盆架的振动系统以及驱动所述振动系统振动发声的磁路系统,所述磁路系统具有磁间隙;所述振动系统包括固定于所述盆架远离所述磁路系统一端的振膜以及插设于所述磁间隙内以驱动所述振膜振动发声的音圈,所述磁路系统包括固定于所述盆架远离所述振膜一端的磁碗以及固定于所述磁碗的主磁钢,所述磁碗与所述主磁钢间隔形成所述磁间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器件还包括:
弹性导电件,所述弹性导电件包括固定于所述振膜朝向所述磁路系统一侧且与所述音圈电连接的固定臂以及由所述固定臂沿所述振膜的振动方向朝向所述磁路系统延伸的弹性臂,所述弹性臂沿所述振动方向产生弹性形变;
所述主磁钢沿所述振动方向设有贯穿其上的通孔,所述弹性臂穿过所述通孔与外部电路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弹性臂包括沿所述振动方向呈S形弯折延伸的折弯臂以及由所述折弯臂远离所述振膜一端沿垂直所述振动方向弯折延伸的连接臂,所述折弯臂穿过所述通孔,所述连接臂与外部电路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臂包括与所述通孔正对设置的第一臂、与所述第一臂间隔设置的第二臂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的第三臂;所述折弯臂由所述第一臂沿所述振动方向弯折延伸,所述第二臂固定于所述振膜靠近所述磁路系统一侧并与所述音圈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音圈呈带圆角的矩形环状结构,所述第二臂包括四个,四个所述第二臂分别固定于所述音圈的四个圆角的位置,所述折弯臂位于所述音圈的几何中心的位置并与所述振动系统的质心重合。
优选的,所述发声器件还包括导电件,所述导电件夹设固定于所述磁碗和所述主磁钢之间,且所述导电件与所述弹性臂连接用于将所述弹性导电件与外部电路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磁碗靠近所述振膜的一侧凹陷形成收容槽,所述导电件固定收容于所述收容槽内,所述连接臂收容于所述收容槽内且夹设固定于所述主磁钢和所述导电件之间。
优选的,所述导电件包括与所述连接臂电连接的第四臂、与所述第四臂间隔设置的第五臂以及连接所述第四臂和所述第五臂的第六臂;所述磁碗与所述第五臂对应的位置凹陷形成缺口,通过所述缺口将所述第五臂外露,以使所述第五臂与外部电连接。优选的,所述磁碗呈矩形结构,所述第五臂包括四个,四个所述第五臂分别固定于所述磁碗的四个角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盆架包括呈环状结构的盆架本体以及由所述盆架本体沿所述振动方向向所述磁路系统弯折延伸的支撑脚,所述振膜和所述磁碗分别固定于所述盆架本体的相对两侧,所述支撑脚插设于所述缺口,所述第五臂固定于所述支撑脚远离所述盆架本体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振动系统还包括音圈骨架以及固定于所述盆架远离所述振膜一侧的辅助振膜,所述音圈骨架包括相对两侧分别与所述音圈和所述固定臂连接的骨架本体以及由所述骨架本体沿所述振动方向朝向所述磁路系统延伸的延伸壁,所述延伸壁连接于所述辅助振膜。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发声器件中,弹性导电件,所述弹性导电件包括固定于所述振膜朝向所述磁路系统一侧且与所述音圈电连接的固定臂以及由所述固定臂沿所述振膜的振动方向朝向所述磁路系统延伸的弹性臂,所述弹性臂沿所述振动方向产生弹性形变;所述主磁钢沿所述振动方向设有贯穿其上的通孔,所述弹性臂穿过所述通孔与外部电路电连接;上述结构中,所述弹性导电件的弹性臂沿所述振动方向延伸,避免了在振动过程中弹性臂因受到垂直的驱动力而损坏的问题,有效地提高了所述弹性导电件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所述振动系统的可靠性,以保证所述发声器件的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发声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发声器件的部分立体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发声器件的部分立体结构的装配示意图;
图4为图3的立体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发声器件的部分立体结构另一角度的装配示意图;
图6为图5的立体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7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8为图7中B所示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同时参阅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声器件100,其包括盆架1、振动系统2、具有磁间隙30的磁路系统3、弹性导电件4以及导电件5。
盆架1用于固定所述振动系统2和所述磁路系统3。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盆架1包括呈环状结构的盆架本体11、以及支撑脚12,所述支撑脚12由所述盆架本体11沿所述振动系统2的振动方向向所述磁路系统3弯折延伸。
振动系统2固定于所述盆架本体11。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振动系统2包括振膜21、音圈22、音圈骨架23以及辅助振膜24。
所述振膜21固定于所述盆架本体11远离所述磁路系统3一侧,用以振动发声;具体的,所述振膜21包括折环211以及固定于所述折环211靠近所述磁路系统3一侧的球顶212。
所述音圈22插设于所述磁间隙30内以驱动所述振膜21振动发声;所述音圈22呈具有中空区域220的环状结构。
所述音圈骨架23包括固定于所述音圈22远离所述磁路系统3一侧的骨架本体231以及由所述骨架本体231沿所述振动方向朝向所述磁路系统3延伸的延伸壁232。
所述辅助振膜24固定于所述盆架本体11远离所述振膜21一端并与所述延伸壁232连接,用以在振动过程中,抑制所述振动系统2的整体横向摆动,从而提高所述振动系统2的振动可靠性。
磁路系统3固定于所述盆架本体11远离所述振膜21一端,用以驱动所述振动系统2振动发声。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磁路系统3包括固定于所述盆架1远离所述振膜21一侧的磁碗31以及固定于所述磁碗31的主磁钢32,所述磁碗31与所述主磁钢32间隔形成所述磁间隙30;所述主磁钢32沿所述振动方向设有贯穿其上的通孔320。
更优的,为了提高所述磁路系统3的磁学性能,所述磁路系统3还可以包括固定于所述磁碗31的副磁钢(图未标);所述副磁钢的数量及其位置的设置是不限的,其可以根据实际使用的需要与主磁钢共同构成三磁路结构或五磁路结构。比如,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副磁钢包括分别固定于所述磁碗31的两个第一副磁钢33以及两个第二副磁钢34,两个所述第一副磁钢33间隔设置于所述主磁钢32相对两侧,两个所述第二副磁钢34间隔设置于所述主磁钢32另外相对两侧,两个所述第一副磁钢33、两个所述第二副磁钢34与所述主磁钢31间隔形成所述磁间隙30,上述三者共同构成五磁路结构。
弹性导电件4固定于所述音圈22并与所述音圈22电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导电件4包括固定臂41以及弹性臂42。
固定臂41固定于所述振膜21朝向所述磁路系统3一侧且与所述音圈22电连接,所述固定臂41靠近所述磁路系统3一侧固定连接于所述骨架本体231,其远离所述磁路系统3一侧连接于所述振膜21的球顶212上。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臂41包括第一臂411、第二臂412以及第三臂413;所述第一臂411与所述通孔320正对设置;所述第二臂412与所述第一臂411间隔设置且固定于所述振膜21靠近所述磁路系统3一侧,所述第二臂412与所述音圈22电连接;所述第三臂413连接所述第一臂411和所述第二臂412。
弹性臂42由所述固定臂41沿所述振膜21的振动方向朝向所述磁路系统3延伸,所述弹性臂42沿所述振动方向产生弹性形变;所述弹性臂42依次穿过所述中空区域220和所述通孔320与外部电路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臂42包括折弯臂421以及连接臂422;所述折弯臂421由所述第一臂411沿所述振动方向呈S形弯折延伸形成,所述折弯臂421依次穿过所述中空区域220和所述通孔320;所述连接臂422由所述折弯臂421远离所述振膜21一端沿垂直所述振动方向弯折延伸形成并与外部电路电连接。
上述结构中,所述弹性导电件4的弹性臂42沿所述振动方向延伸,在振动过程中,所述音圈22沿所述振动方向作上下往复振动,在所述音圈22的带动下,所述弹性臂42沿所述振动方向发生弹性形变,其弹性力的方向与所述振动方向平行,有效地避免了在振动过程中弹性臂42因受到垂直的弹性力而损坏的问题,有效地提高了使用寿命,提高了所述振动系统2的可靠性,以保证所述发声器件100的可靠性高。
更优的,弹性臂具体设置的位置是不限的,为了避免由于装配公差带来的摇摆影响,可以将弹性臂设置于振动系统的振动中心,在本实施方式中,以所述音圈22呈带圆角的矩形环状结构为例展开说明,所述第二臂412包括四个,四个所述第二臂412分别固定于所述音圈22的四个圆角的位置,四个所述第二臂412通过所述第三臂413将所述第一臂411和所述折弯臂421悬置于所述音圈22的几何中心的位置,即使得所述折弯臂421与所述振动系统2的质心重合,有效地减少装配公差带来的摇摆影响,更好地保证所述折弯臂421沿所述振动方向发生弹性形变时的稳定性,提高所述折弯臂421的使用寿命,进而进一步提高所述发声器件100的可靠性。
导电件5夹设固定于所述磁碗31和所述主磁钢32之间并与所述弹性臂连接,用以将所述弹性导电件4与外部电路电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件5包括第四臂51、第五臂52以及第六臂53;所述第四臂51与所述通孔320正对设置,且所述第四臂51与所述连接臂422电连接;所述第五臂52与所述第四臂51间隔设置,所述磁碗31与所述第五臂52对应的位置凹陷形成缺口3101,通过所述缺口3101将所述第五臂52外露,以使所述第五臂52与外部电连接;所述第六臂53连接所述第四臂51和所述第五臂52。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磁碗31呈矩形结构,所述磁碗31的四个角的位置凹陷形成四个所述缺口3101,所述支撑脚12包括四个且分别插设于四个所述缺口3101内,所述第五臂52包括四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磁碗31的四个角的位置,四个所述第五臂52分别固定于四个所述支撑脚12远离所述盆架本体11的一端,通过支撑脚12的设置,使得所述第五臂52的装配可靠性更高。当然,磁碗呈其他的结构形式也是可行的,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设置。
更优的,所述磁碗31靠近所述振膜21的一侧凹陷形成收容槽310,所述导电件5固定收容于所述收容槽310内,所述连接臂422收容于所述收容槽310内且夹设固定于所述主磁钢32和所述导电件5之间,进一步地提高所述导电件5和所述连接臂422固定的可靠性。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发声器件中,弹性导电件,所述弹性导电件包括固定于所述振膜朝向所述磁路系统一侧且与所述音圈电连接的固定臂以及由所述固定臂沿所述振膜的振动方向朝向所述磁路系统延伸的弹性臂,所述弹性臂沿所述振动方向产生弹性形变;所述主磁钢沿所述振动方向设有贯穿其上的通孔,所述弹性臂穿过所述通孔与外部电路电连接;上述结构中,所述弹性导电件的弹性臂沿所述振动方向延伸,避免了在振动过程中弹性臂因受到垂直的驱动力而损坏的问题,有效地提高了所述弹性导电件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所述振动系统的可靠性,以保证所述发声器件的可靠性高。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发声器件,其包括盆架、分别固定于所述盆架的振动系统以及驱动所述振动系统振动发声的磁路系统,所述磁路系统具有磁间隙;所述振动系统包括固定于所述盆架远离所述磁路系统一端的振膜以及插设于所述磁间隙内以驱动所述振膜振动发声的音圈,所述磁路系统包括固定于所述盆架远离所述振膜一端的磁碗以及固定于所述磁碗的主磁钢,所述磁碗与所述主磁钢间隔形成所述磁间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器件还包括:
弹性导电件,所述弹性导电件包括固定于所述振膜朝向所述磁路系统一侧且与所述音圈电连接的固定臂以及由所述固定臂沿所述振膜的振动方向朝向所述磁路系统延伸的弹性臂,所述弹性臂沿所述振动方向产生弹性形变;
所述主磁钢沿所述振动方向设有贯穿其上的通孔,所述弹性臂穿过所述通孔与外部电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臂包括沿所述振动方向呈S形弯折延伸的折弯臂以及由所述折弯臂远离所述振膜一端沿垂直所述振动方向弯折延伸的连接臂,所述折弯臂穿过所述通孔,所述连接臂与外部电路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臂包括与所述通孔正对设置的第一臂、与所述第一臂间隔设置的第二臂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的第三臂;所述折弯臂由所述第一臂沿所述振动方向弯折延伸,所述第二臂固定于所述振膜靠近所述磁路系统一侧并与所述音圈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圈呈带圆角的矩形环状结构,所述第二臂包括四个,四个所述第二臂分别固定于所述音圈的四个圆角的位置,所述折弯臂位于所述音圈的几何中心的位置并与所述振动系统的质心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器件还包括导电件,所述导电件夹设固定于所述磁碗和所述主磁钢之间,且所述导电件与所述弹性臂连接用于将所述弹性导电件与外部电路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碗靠近所述振膜的一侧凹陷形成收容槽,所述导电件固定收容于所述收容槽内,所述连接臂收容于所述收容槽内且夹设固定于所述主磁钢和所述导电件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件包括与所述连接臂电连接的第四臂、与所述第四臂间隔设置的第五臂以及连接所述第四臂和所述第五臂的第六臂;所述磁碗与所述第五臂对应的位置凹陷形成缺口,通过所述缺口将所述第五臂外露,以使所述第五臂与外部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碗呈矩形结构,所述第五臂包括四个,四个所述第五臂分别固定于所述磁碗的四个角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盆架包括呈环状结构的盆架本体以及由所述盆架本体沿所述振动方向向所述磁路系统弯折延伸的支撑脚,所述振膜和所述磁碗分别固定于所述盆架本体的相对两侧,所述支撑脚插设于所述缺口,所述第五臂固定于所述支撑脚远离所述盆架本体的一端。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系统还包括音圈骨架以及固定于所述盆架远离所述振膜一侧的辅助振膜,所述音圈骨架包括相对两侧分别与所述音圈和所述固定臂连接的骨架本体以及由所述骨架本体沿所述振动方向朝向所述磁路系统延伸的延伸壁,所述延伸壁连接于所述辅助振膜。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373435.1U CN211531289U (zh) | 2019-12-25 | 2019-12-25 | 发声器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373435.1U CN211531289U (zh) | 2019-12-25 | 2019-12-25 | 发声器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531289U true CN211531289U (zh) | 2020-09-18 |
Family
ID=724470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2373435.1U Active CN211531289U (zh) | 2019-12-25 | 2019-12-25 | 发声器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531289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220174419A1 (en) * | 2020-11-30 | 2022-06-02 | Aac Microtech (Changzhou) Co., Ltd. | Speaker device |
US11765514B2 (en) * | 2021-09-22 | 2023-09-19 | Aac Microtech (Changzhou) Co., Ltd. | Speaker |
WO2024045277A1 (zh) * | 2022-08-30 | 2024-03-07 |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 一种同轴扬声器 |
-
2019
- 2019-12-25 CN CN201922373435.1U patent/CN21153128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220174419A1 (en) * | 2020-11-30 | 2022-06-02 | Aac Microtech (Changzhou) Co., Ltd. | Speaker device |
US11647335B2 (en) * | 2020-11-30 | 2023-05-09 | Aac Microtech (Changzhou) Co., Ltd. | Speaker device |
US11765514B2 (en) * | 2021-09-22 | 2023-09-19 | Aac Microtech (Changzhou) Co., Ltd. | Speaker |
WO2024045277A1 (zh) * | 2022-08-30 | 2024-03-07 |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 一种同轴扬声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093522U (zh) | 发声器件 | |
CN109348370B (zh) | 发声器件 | |
CN211531292U (zh) | 发声器件 | |
CN211531289U (zh) | 发声器件 | |
CN111405431B (zh) | 发声器件及其扬声器箱 | |
CN109362005B (zh) | 发声器件 | |
CN109379679B (zh) | 发声器件 | |
CN109862477B (zh) | 发声器件 | |
CN209390352U (zh) | 发声器件 | |
CN109889965B (zh) | 发声器件 | |
CN110166902B (zh) | 发声器件 | |
US11076235B2 (en) | Speaker assembly | |
CN210641017U (zh) | 发声器件 | |
CN109379680B (zh) | 发声器件 | |
CN114257893A (zh) | 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 |
CN209897257U (zh) | 发声器件 | |
CN210016629U (zh) | 电声器件 | |
CN110213697B (zh) | 发声器件 | |
CN210093515U (zh) | 发声器件 | |
CN213938307U (zh) | 发声器件 | |
CN109379681B (zh) | 发声器件 | |
CN214101779U (zh) | 发声器件 | |
CN211019220U (zh) | 发声器件 | |
CN214101769U (zh) | 振动系统、发声器件及电子设备 | |
CN211019208U (zh) | 发声器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