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41017U - 发声器件 - Google Patents
发声器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641017U CN210641017U CN201921701473.9U CN201921701473U CN210641017U CN 210641017 U CN210641017 U CN 210641017U CN 201921701473 U CN201921701473 U CN 201921701473U CN 210641017 U CN210641017 U CN 21064101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oice coil
- arm
- coil loudspeaker
- loudspeaker voice
- skelet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dible-Bandwidth Dynamoelectric Transducers Other Than Picku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声器件。所述发声器件一种发声器件,包括盆架、振动系统和收容于所述盆架的磁路系统;所述振动系统包括位于所述盆架上方的音膜、收容于所述盆架且驱动所述音膜振动发声的音圈和支撑所述音圈的支撑骨架,所述音膜包括球顶和围绕所述球顶的折环,所述音圈包括音圈本体和与所述音圈本体相连的音圈引线,所述支撑骨架一端固接于所述球顶,另一端与所述音圈本体连接以将所述音圈悬挂于所述球顶下方,所述支撑骨架包括两个环绕所述音圈本体对称设置的骨架本体,两个所述骨架本体间隔设置形成缺口,所述音圈引线位于所述缺口处。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声器件的声学性能更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声器件。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智能移动设备的数量不断上升。而在众多移动设备之中,手机无疑是最常见、最便携的移动终端设备。目前,手机的功能及其多样,其中之一便是高品质的音乐功能,而手机中的扬声器便是实现这个高品质音乐功能的必备条件之一。
相关技术中发声器件中的支撑骨架为一体式骨架,重量较大且不利于球顶下方的空气流通;另外,一体式的骨架需要在对应音圈引线的位置开设穿过音圈引线的通孔,但这样的结构工序繁琐。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发声器件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以减轻支撑骨架重量并改善声学性能的发声器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声器件,包括盆架、振动系统和收容于所述盆架的磁路系统;所述振动系统包括位于所述盆架上方的音膜、收容于所述盆架且驱动所述音膜振动发声的音圈和支撑所述音圈的支撑骨架,所述音膜包括球顶和围绕所述球顶的折环,所述音圈包括音圈本体和与所述音圈本体相连的音圈引线,所述支撑骨架一端固接于所述球顶,另一端与所述音圈本体连接以将所述音圈悬挂于所述球顶下方,所述支撑骨架包括两个环绕所述音圈本体对称设置的骨架本体,两个所述骨架本体间隔设置形成缺口,所述音圈引线位于所述缺口处。
优选的,两个所述骨架本体结构一致,包括与所述球顶相对且固接于所述球顶的第一臂、与所述音圈本体上端相对且固接于所述音圈本体的第二臂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臂和第二臂的连接臂。
优选的,所述骨架本体还包括自所述第二臂远离所述连接臂的一端向远离所述球顶方向弯折延伸的附接臂;所述音圈本体为具有两长轴边和两短轴边的矩形音圈本体,所述附接臂贴合所述短轴边的外表面弯折延伸且与所述短轴边的外表面胶合。
优选的,所述骨架本体还包括自所述附接臂远离所述第二臂的一端向远离所述附接臂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三臂;所述振动系统还包括弹性支撑件,所述弹性支撑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盆架,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臂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臂包括与所述连接臂连接的第一环臂和自所述第一环臂远离所述连接臂的一端向所述第一环臂的几何中心延伸的加强臂。
优选的,所述缺口正对所述短轴边中部位置。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声器件的所述支撑骨架分成两个对称间隔设置的所述骨架本体,可以减小所述支撑骨架的重量,增加所述音膜振动的灵敏度,所述缺口连通所述音圈内外侧空气,有利于所述球顶下方气流流通,减小谐振,改善声学性能;最后,将所述支撑骨架拆分成两个所述骨架本体并将所述音圈引线设置于所述缺口处的设计能防止所述音圈引线相互触碰或接触所述支撑骨架而导致短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声器件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发声器件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撑骨架、音圈、主磁钢、主极芯、第一副磁钢及副极芯的组配结构图;
图4为支撑骨架结构图;
图5为图1中沿V-V线的剖视图;
图6为图1中沿VI-VI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结合参阅图1-图3,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声器件的立体图;图2为图1中发声器件的分解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撑骨架、音圈、主磁钢、主极芯、第一副磁钢及副极芯的组配结构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声器件100,包括盆架1及固设于所述盆架1的振动系统2及收容于所述盆架1具有磁间隙30的磁路系统3。
所述振动系统2包括音膜21、音圈22、支撑骨架23、弹性支撑件24及辅助振膜25。
所述音膜21包括球顶211和围绕所述球顶211的折环212,具体的,所述球顶211位于所述折环212的中央,且所述球顶212贴设于所述折环212靠近所述音圈22的一侧。
所述音圈22包括由导线绕设而成的音圈本体221和用于给所述音圈本体221导电的音圈引线222。所述音圈本体221通电后与所述磁路系统3产生电磁力,所述音圈22驱动所述音膜21振动发声。所述音圈本体221呈矩形,其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两长轴边2211和两短轴边221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音圈引线222自所述短轴边2212的中部位置引出。
请再结合参阅图4-图6,图4为支撑骨架结构图;图5为图1中沿V-V线的剖视图;图6为图1中沿VI-VI线的剖视图。所述支撑骨架23固接于所述音膜21下方,具体的,所述支撑骨架23固接于所述球顶211下方。所述支撑骨架23与所述音圈本体221连接以将所述音圈22悬挂于所述音膜21下方。所述支撑骨架23包括环绕所述音圈本体221对称设置的两个骨架本体231,两个所述骨架本体231间隔设置形成缺口232,所述缺口232正对所述短轴边2212中部位置,所述音圈引线222位于所述缺口232处。这样的结构能为所述音圈引线222避让更多的空间,防止所述音圈引线222相互触碰或接触所述支撑骨架23而导致短路。
两个所述骨架本体231结构一致。进一步的,所述缺口232将所述支撑骨架23拆分形成两个对称间隔设置的骨架本体231。这样的结构,使所述支撑骨架23的加工工艺更加简单,同时还可以减小所述支撑骨架23的重量,增加所述音膜21振动的灵敏度。
所述骨架本体23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臂2311、连接臂2312、第二臂2313、附接臂2314及第三臂2315。所述第一臂2311与所述球顶211相对并固接于所述球顶211,所述第二臂2313与所述音圈本体221上端相对且固接于所述音圈本体221,所述连接臂2312连接于所述第一臂2311和第二臂2313之间。通过所述第一臂2311、所述连接臂2312及所述第二臂2313,将所述音圈22悬挂于所述球顶211下方,相关技术中所述球顶211下方的空气只可经过所述音圈22向下排出,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所述缺口232连通了所述球顶211下方的空气和所述音圈22外部空气,所述音膜21振动时,可有效的促进所述球顶211下方气流流通,减小谐振,改善所述发声器件100的声学性能。
所述第一臂2311包括与所述连接臂2312连接的第一环臂23111和自所述第一环臂23111远离所述连接臂2312的一端向所述第一环臂23111的几何中心延伸的加强臂23112,所述加强臂23112的设置增大了所述骨架本体231和所述球顶211的胶合面积从而使结构更加牢固。
所述附接臂2314自所述第二臂2313远离所述连接臂2312的一端向远离所述球顶211方向弯折延伸形成。所述附接臂2314贴合所述短轴边2212的外表面弯折延伸且与所述短轴边2212的外表面胶合。这样的结构,可使所述支撑骨架23与所述音圈22的连接更加牢固可靠。
所述第三臂2315自所述附接臂2314远离所述第二臂2313的一端向远离所述附接臂2314方向弯折延伸形成;所述弹性支撑件24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盆架1,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臂连接2315。
所述辅助振膜25与所述音膜21相对间隔设置,所述辅助振膜25贴附于所述弹性支撑件24的远离所述音圈22的一侧,所述辅助振膜25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盆架1,另一端与所述音圈本体221远离所述音膜21的一侧连接。
所述磁路系统3包括固接于所述盆架1下方的磁碗31、固定于所述磁碗31的主磁钢32、环设于所述主磁钢32外侧的副磁钢组件33及贴附于所述主磁钢32表面的主极芯321。所述副磁钢组件33与所述主磁钢32间隔设置形成所述磁间隙30,所述音圈本体221插入所述磁间隙30。
所述主磁钢32及所述主极芯321位于所述磁碗31的中央,所述副磁钢组件33包括依次叠设于所述磁碗31的第一副磁钢331、副极芯332及第二副磁钢333,所述第一副磁钢331固定于所述磁碗3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副磁钢331和所述第二副磁钢333均为两条形磁钢,分别位于所述主磁钢32的两侧,这样的结构可以增加所述磁路系统3的电磁力,加大所述音膜21的振幅,提高所述发声器件100的发声响度。所述主极芯321呈平板状,所述副极芯332为一环状副极芯,所述主极芯321和所述副极芯332均为导磁材料制成,用于起到导磁作用,汇聚磁场,提高产品的磁感应性能。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声器件100的所述支撑骨架23分成两个对称间隔设置的所述骨架本体231,可以减小所述支撑骨架23的重量,增加所述音膜32振动的灵敏度,所述缺口232连通所述音圈22内外侧空气,有利于所述球顶211下方气流流通,减小谐振,改善声学性能;最后,将所述支撑骨架23拆分成两个所述骨架本体231并将音圈引线222设置于所述缺口232处的设计能防止所述音圈引线222相互触碰或接触所述支撑骨架23而导致短路。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发声器件,包括盆架、振动系统和收容于所述盆架的磁路系统;所述振动系统包括位于所述盆架上方的音膜、收容于所述盆架且驱动所述音膜振动发声的音圈和支撑所述音圈的支撑骨架,所述音膜包括球顶和围绕所述球顶的折环,所述音圈包括音圈本体和与所述音圈本体相连的音圈引线,所述支撑骨架一端固接于所述球顶,另一端与所述音圈本体连接以将所述音圈悬挂于所述球顶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骨架包括两个环绕所述音圈本体对称设置的骨架本体,两个所述骨架本体间隔设置形成缺口,所述音圈引线位于所述缺口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骨架本体结构一致,包括与所述球顶相对且固接于所述球顶的第一臂、与所述音圈本体上端相对且固接于所述音圈本体的第二臂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臂和第二臂的连接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本体还包括自所述第二臂远离所述连接臂的一端向远离所述球顶方向弯折延伸的附接臂;所述音圈本体为具有两长轴边和两短轴边的矩形音圈本体,所述附接臂贴合所述短轴边的外表面弯折延伸且与所述短轴边的外表面胶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本体还包括自所述附接臂远离所述第二臂的一端向远离所述附接臂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三臂;所述振动系统还包括弹性支撑件,所述弹性支撑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盆架,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臂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臂包括与所述连接臂连接的第一环臂和自所述第一环臂远离所述连接臂的一端向所述第一环臂的几何中心延伸的加强臂。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正对所述短轴边中部位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701473.9U CN210641017U (zh) | 2019-10-11 | 2019-10-11 | 发声器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701473.9U CN210641017U (zh) | 2019-10-11 | 2019-10-11 | 发声器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641017U true CN210641017U (zh) | 2020-05-29 |
Family
ID=707990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701473.9U Active CN210641017U (zh) | 2019-10-11 | 2019-10-11 | 发声器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641017U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641907A (zh) * | 2020-06-24 | 2020-09-08 |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 发声器件 |
CN112423201A (zh) * | 2020-11-30 | 2021-02-26 | 瑞声新能源发展(常州)有限公司科教城分公司 | 一种发声装置 |
WO2022067986A1 (zh) * | 2020-09-30 | 2022-04-07 |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发声器件 |
CN114501260A (zh) * | 2021-07-23 | 2022-05-13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一种内核、扬声器模组和电子设备 |
WO2022126787A1 (zh) * | 2020-12-16 | 2022-06-23 |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发声器件 |
-
2019
- 2019-10-11 CN CN201921701473.9U patent/CN21064101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641907A (zh) * | 2020-06-24 | 2020-09-08 |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 发声器件 |
CN111641907B (zh) * | 2020-06-24 | 2021-07-09 |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 发声器件 |
WO2022067986A1 (zh) * | 2020-09-30 | 2022-04-07 |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发声器件 |
CN112423201A (zh) * | 2020-11-30 | 2021-02-26 | 瑞声新能源发展(常州)有限公司科教城分公司 | 一种发声装置 |
WO2022126787A1 (zh) * | 2020-12-16 | 2022-06-23 |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发声器件 |
CN114501260A (zh) * | 2021-07-23 | 2022-05-13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一种内核、扬声器模组和电子设备 |
CN114501260B (zh) * | 2021-07-23 | 2024-04-12 | 北京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一种内核、扬声器模组和电子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641017U (zh) | 发声器件 | |
CN209526874U (zh) | 扬声器 | |
CN109348370B (zh) | 发声器件 | |
CN210093516U (zh) | 发声器件 | |
CN203708475U (zh) | 多功能电声器件 | |
CN109769183B (zh) | 扬声器 | |
CN110351639B (zh) | 一种扬声器 | |
US10979821B2 (en) | Sound generator | |
CN109362005B (zh) | 发声器件 | |
CN210016629U (zh) | 电声器件 | |
CN108540908A (zh) | 一种发声装置 | |
CN214177551U (zh) | 发声器件 | |
CN110418259A (zh) | 发声装置单体、发声模组及电子终端 | |
CN210093515U (zh) | 发声器件 | |
CN109348372B (zh) | 发声器件 | |
CN213938307U (zh) | 发声器件 | |
CN209526870U (zh) | 扬声器和耳机 | |
CN109831726B (zh) | 发声器件 | |
CN209526859U (zh) | 一种扬声器 | |
US10779087B2 (en) | Vibration diaphragm | |
WO2021114211A1 (zh) | 发声器件 | |
CN214101770U (zh) | 发声器件 | |
CN211531313U (zh) | 扬声器 | |
CN112492469B (zh) | 发声器件 | |
US10764685B2 (en) | Speaker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