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01779U - 发声器件 - Google Patents

发声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01779U
CN214101779U CN202023206914.3U CN202023206914U CN214101779U CN 214101779 U CN214101779 U CN 214101779U CN 202023206914 U CN202023206914 U CN 202023206914U CN 214101779 U CN214101779 U CN 2141017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brating diaphragm
magnetic circuit
fixing portion
diaphragm
magnetic st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0691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波
令狐荣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AC Technologies Holdings Shenzhen Co Ltd
AAC Microtech Changzhou Co Ltd
AAC Optoelectronic Ch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AC Acoustic Technologies Shenzhen Co Ltd
AAC Optoelectronic C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AC Acoustic Technologies Shenzhen Co Ltd, AAC Optoelectronic Ch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AAC Acoustic Technologie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20691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017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017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017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dible-Bandwidth Dynamoelectric Transducers Other Than Picku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声器件,其包括盆架以及分别固定于所述盆架的振动系统及磁路系统;所述振动系统包括振膜和驱动振膜振动发声的音圈。振膜包括与所述盆架连接的外振膜、与所述外振膜相连的内振膜和与所述内振膜连接的球顶。磁路系统包括主磁钢。所述球顶包括板体和设于所述板体上的至少一个凸出部,所述磁路系统还包括固定于所述主磁钢上的第一副磁钢,所述第一副磁钢至少设有一个凹陷部,所述板体与所述第一副磁钢连接,所述凸出部收容于所述凹陷部。上述发声器件的球顶通过板体与第一副磁钢连接,使得所述球顶连接牢固,使振膜振动更加平稳;所述凸出部收容于所述第一副磁钢的凹陷部以对所述球顶进行定位,从而方便安装。

Description

发声器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声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声器件。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智能移动设备的数量不断上升。而在众多移动设备之中,手机无疑是最常见、最便携的移动终端设备。目前,手机的功能极其多样,其中之一便是高品质的音乐功能,因此,用于播放声音的发声器件被大量应用到现在的智能移动设备之中。
相关技术的所述发声器件包括盆架以及分别固定于所述盆架的振动系统及具有磁间隙的磁路系统。所述振动系统包括固定于所述盆架的振膜和插设于所述磁间隙以驱动所述振膜振动发声的音圈。然而,相关技术的所述发声器件,只有所述振膜的外边缘固定在所述盆架上,所述振膜的其他部分整体悬置,导致所述振膜无法定位,容易损坏。
因此,必须提供一种新的发声器件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定位振膜的发声器件。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声器件,其包括盆架以及分别固定于所述盆架的振动系统及具有磁间隙的磁路系统;所述振动系统包括固定于所述盆架的振膜和插设于所述磁间隙以驱动所述振膜振动发声的音圈,所述振膜包括外振膜、与所述外振膜相连的内振膜和与所述内振膜连接的球顶,所述外振膜与所述盆架连接,所述磁路系统包括磁轭和设于所述磁轭靠近所述振膜一端的主磁钢,其中,所述球顶包括板体和设于所述板体上的至少一个凸出部,所述磁路系统还包括固定于所述主磁钢远离所述磁轭的一端的第一副磁钢,所述第一副磁钢至少设有一个凹陷部,所述板体与所述第一副磁钢连接,所述凸出部收容于所述凹陷部。
优选地,所述凸出部自所述板体朝向所述主磁钢凸伸。
优选地,所述板体与所述第一副磁钢通过胶水粘接固定。
优选地,所述发声器件还包括连接所述外振膜和所述内振膜的骨架,所述外振膜包括外折环、自所述外折环外边延伸并朝所述磁路系统延伸的第一外固定部、自所述外折环内边沿朝远离所述外折环的方向延伸的第二外固定部以及自所述第二外固定部朝远离所述磁路系统的方向凸出的第一台阶部,所述第一外固定部与所述盆架固定连接,所述骨架同时连接所述第二外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内固定部。
优选地,所述骨架包括连接本体、自所述连接本体的外边沿朝所述磁路系统弯折并延伸的第一连接部和自所述连接本体的内边沿朝所述磁路系统弯折并延伸的第二连接部,所述连接本体连接所述第二外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内固定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音圈连接。
优选地,所述外振膜还包括自所述第二外固定部朝远离所述磁路系统的方向凸出的第一台阶部,所述骨架还包括自所述连接本体上朝远离所述磁路系统凸伸出的第二台阶部,所述第二台阶部与所述第一台阶部相互卡合并抵接。
优选地,所述振动系统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盆架并与所述外振膜相对且间隔设置的弹性支撑组件,所述弹性支撑组件远离所述盆架的一侧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
优选地,所述弹性支撑组件包括弹性连接件和辅助膜,所述弹性连接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盆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另一端与所述辅助膜连接,所述弹性连接件为柔性电路板,其与所述音圈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凹陷部为自所述第一副磁钢远离所述主磁钢的表面朝所述主磁钢凹陷形成的凹槽或凹孔。
优选地,所述板体至少设有两个所述凸出部,所述第一副磁钢至少设置两个与两个所述凸出部位置对应的所述凹陷部,两个所述凸出部分别收容于两个所述凹陷部中。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发声器件的球顶通过板体与第一副磁钢连接,使得所述球顶连接牢固,可对所述外振膜和所述内振膜形成稳固支撑,使所述振膜的所述外振膜和所述内振膜的振动更加平稳,进而使上述发声器件能稳定发声;所述凸出部收容于所述第一副磁钢的凹陷部以对所述球顶进行定位,从而方便安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发声器件的分解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所述发声器件的球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所述发声器件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发声器件沿图3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图4所示的发声器件在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同时参阅图1-5,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声器件100,其包括盆架1以及分别固定于所述盆架1的振动系统2及具有磁间隙30的磁路系统3。所述盆架1用于支撑所述振动系统2和所述磁路系统3。
所述振动系统2包括固定于所述盆架1的振膜21、插设于所述磁间隙30以驱动所述振膜21振动发声的音圈22以及固定于所述盆架1并与所述振膜21相对且间隔设置的弹性支撑组件23。所述振膜21包括外振膜211、与外振膜211相连的内振膜212、与所述内振膜212连接的球顶213以及连接所述外振膜211和所述内振膜212的骨架214,所述外振膜211与所述盆架1连接,所述音圈22与所述骨架214连接。
在其他可选择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骨架214可以省略,所述外振膜211直接与所述内振膜212相连。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外振膜211包括外折环2111、自所述外折环2111外边沿水平延伸并朝所述磁路系统3延伸的第一外固定部2112、自所述外折环2111内边沿朝远离所述外折环2111的方向水平延伸的第二外固定部2113以及自所述第二外固定部2113朝远离所述磁路系统3的方向凸出的第一台阶部2114,所述第一外固定部2112与所述盆架1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第二外固定部2113在所述振膜21的振动方向上的投影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外固定部2112的投影面积,所述第一台阶部2114为所述第二外固定部2133远离所述磁路系统3的一端的部分区域凸出形成的台阶结构。可选地,所述第一台阶部2114通过冲压形成于所述第二外固定部2113。
所述内振膜212包括内折环2121、自所述内折环2121的内边沿朝远离内折环2121的方向水平延伸的第一内固定部2123和自所述内折环2121的外边沿朝远离所述内折环2121的方向水平延伸的第二内固定部2122。所述球顶213包括板体2131和自所述板体2131靠近所述磁路系统3的一端上朝所述磁路系统3凸伸出的至少一个凸出部2132,所述板体2131远离所述磁路系统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内固定部2123靠近所述磁路系统3的一端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凸出部2132大致呈圆柱形,其自所述球顶本体2131上朝所述磁路系统3凸伸,所述凸出部2132在远离所述磁路系统3的一端围合形成凹槽2133,所述凹槽2133能减轻所述球顶213的重量,并减少了所述球顶213的制造材料,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所述骨架214包括呈环形薄板状的连接本体2141、自所述连接本体2141的外边沿朝所述磁路系统3弯折并延伸的第一连接部2142、自所述连接本体2141的内边沿朝所述磁路系统3弯折并延伸第二连接部2143以及自所述连接本体2141上朝远离所述磁路系统3凸伸出的第二台阶部2144,所述连接本体2141连接所述第二外固定部2113和所述第二内固定部2122,所述第二连接部2143与所述音圈22连接。其中,所述第二台阶部2114为所述连接本体2141远离所述磁路系统3的一端的部分区域凸出形成的台阶结构,所述第二台阶部2144与所述第一台阶部2114相互卡合并抵接,增加了所述连接本体2141与所述第二外固定部2113连接的牢固性。可选地,所述第二台阶部2144通过冲压形成于所述连接本体2141。
另外,由于所述第二外固定部2113在所述振膜21的振动方向上具有较大的投影面积,使其与所述连接本体2141的连接面积大,从而增加了所述第二外固定部2113和所述连接本体2141的连接稳固性。同时,所述第二外固定部2113还能增加所述振膜21的振动面积,进而提升了所述发声器件100的声学性能。
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振动系统2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盆架1并与所述外振膜211相对且间隔设置的弹性支撑组件23,所述弹性支撑组件23远离所述盆架1的一侧与所述第一连接部2142连接。
具体地,所述弹性支撑组件23包括弹性连接件231和辅助膜232,所述弹性连接件231的一端连接所述盆架1与所述第一连接部2142,另一端与所述辅助膜232连接,所述弹性连接件231通过连接线与所述音圈22电连接。可选地,所述弹性连接件231为柔性电路板,所述发声器件100可通过所述弹性连接件231向所述音圈本体221传输信号,所述弹性连接件231同时起到固定连接和电性连接的作用。
请参照图1-图5,所述磁路系统3包括磁轭31、设于所述磁轭31上的主磁钢32和多个第二副磁钢33以及连接所述主磁钢31和所述多个第二副磁钢33的上盖板34。其中,多个所述第二副磁钢33与所述主磁钢31间隔设置以形成所述磁间隙30,相邻的所述第二副磁钢33之间也间隔设置以形成通道,所述音圈22的连接线可穿过所述通道并与所述弹性连接件231电连接。
所述上盖板34大致呈平板状,其中间设有通孔341,所述上盖板34的一端通过所述通孔341套在所述主磁钢32并与多个所述第二副磁钢33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盆架1连接,从而将所述磁路系统3固定在所述盆架1上。
进一步地,所述磁路系统3还包括固定于所述主磁钢32远离所述磁轭31一端上的第一副磁钢35,所述第一副磁钢35在与所述球顶213的凸出部2132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凹陷部351,所述凹陷部351为与所述凸出部2132适配的圆柱形凹孔或凹槽。其中,所述第一副磁钢35远离所述主磁钢32的一端与所述球顶213的板体2131靠近所述磁路系统3的一端连接,所述凸出部2132收容于所述凹陷部351以对所述球顶213进行定位,从而方便快速的将所述球顶213安装固定至所述第一副磁钢35,节省了所述发声器件100的装配时间,从而提高了装配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凹陷部351为自所述第一副磁钢35远离所述主磁钢32的表面朝所述主磁钢32凹陷形成的凹孔。所述板体2131靠近所述第一副磁钢35的表面间隔的设置有两个所述凸出部2132,所述第一副磁钢35靠近所述板体2131的表面与两个所述凸出部2132对应的位置设有两个所述凹陷部351,两个所述凸出部2132分别收容于两个所述凹陷部351中。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凹陷部351也可以是贯通所述第一副磁钢35的通孔,所述凹陷部351和所述凸出部2132的设置数量也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所述凸出部2132收容所述凹陷部351中,所述凹陷部351可在垂直于所述振膜21的振动方向上对所述球顶213进行限位,增加了所述球顶213与所述第一副磁钢35固定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加所述球顶213的所述板体2131与所述第一副磁钢35连接的牢固性,所述板体2131与所述第一副磁钢35通过胶水粘接固定。
可见,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发声器件的球顶通过板体与第一副磁钢连接,使得所述球顶连接牢固,可对所述外振膜和所述内振膜形成稳固支撑,使所述振膜的所述外振膜和所述内振膜的振动更加平稳,进而使上述发声器件能稳定发声;所述凸出部收容于所述第一副磁钢的凹陷部以对所述球顶进行定位,从而方便安装。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发声器件,其包括盆架以及分别固定于所述盆架的振动系统及具有磁间隙的磁路系统;所述振动系统包括固定于所述盆架的振膜和插设于所述磁间隙以驱动所述振膜振动发声的音圈,所述振膜包括外振膜、与所述外振膜相连的内振膜和与所述内振膜连接的球顶,所述外振膜与所述盆架连接,所述磁路系统包括磁轭和设于所述磁轭靠近所述振膜一端的主磁钢,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顶包括板体和设于所述板体上的至少一个凸出部,所述磁路系统还包括固定于所述主磁钢远离所述磁轭的一端的第一副磁钢,所述第一副磁钢至少设有一个凹陷部,所述板体与所述第一副磁钢连接,所述凸出部收容于所述凹陷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自所述板体朝向所述主磁钢凸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与所述第一副磁钢通过胶水粘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器件还包括连接所述外振膜和所述内振膜的骨架,所述外振膜包括外折环、自所述外折环外边延伸并朝所述磁路系统延伸的第一外固定部以及自所述外折环内边沿朝远离所述外折环的方向延伸的第二外固定部,所述内振膜包括内折环、自所述内折环的内边沿朝远离内折环的方向水平延伸的第一内固定部和自所述内折环的外边沿朝远离所述内折环的方向水平延伸的第二内固定部,所述第一外固定部与所述盆架固定连接,所述骨架同时连接所述第二外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内固定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包括连接本体、自所述连接本体的外边沿朝所述磁路系统弯折并延伸的第一连接部和自所述连接本体的内边沿朝所述磁路系统弯折并延伸的第二连接部,所述连接本体连接所述第二外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内固定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音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振膜还包括自所述第二外固定部朝远离所述磁路系统的方向凸出的第一台阶部,所述骨架还包括自所述连接本体上朝远离所述磁路系统凸伸出的第二台阶部,所述第二台阶部与所述第一台阶部相互卡合并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系统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盆架并与所述外振膜相对且间隔设置的弹性支撑组件,所述弹性支撑组件远离所述盆架的一侧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组件包括弹性连接件和辅助膜,所述弹性连接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盆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另一端与所述辅助膜连接,所述弹性连接件为柔性电路板,其与所述音圈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为自所述第一副磁钢远离所述主磁钢的表面朝所述主磁钢凹陷形成的凹槽或凹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至少设有两个所述凸出部,所述第一副磁钢至少设置两个与两个所述凸出部位置对应的所述凹陷部,两个所述凸出部分别收容于两个所述凹陷部中。
CN202023206914.3U 2020-12-25 2020-12-25 发声器件 Active CN2141017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06914.3U CN214101779U (zh) 2020-12-25 2020-12-25 发声器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06914.3U CN214101779U (zh) 2020-12-25 2020-12-25 发声器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01779U true CN214101779U (zh) 2021-08-31

Family

ID=774336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06914.3U Active CN214101779U (zh) 2020-12-25 2020-12-25 发声器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0177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66923A (zh) * 2022-05-07 2022-08-05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发声装置和电子终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66923A (zh) * 2022-05-07 2022-08-05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发声装置和电子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43544B (zh) 发声器件
CN111641907B (zh) 发声器件
CN111093138B (zh) 发声器件
CN109379679B (zh) 发声器件
US10820113B2 (en) Speaker
CN109379680B (zh) 发声器件
CN215300909U (zh) 发声器件
CN211531289U (zh) 发声器件
CN210781329U (zh) 扬声器箱
CN109275073B (zh) 扬声器的装配方法及扬声器
CN214101779U (zh) 发声器件
CN214177551U (zh) 发声器件
CN209897258U (zh) 一种微型发声器件
CN211019220U (zh) 发声器件
US10674274B2 (en) Speaker
CN214101770U (zh) 发声器件
CN217116394U (zh) 发声器件
CN112584284B (zh) 微型扬声器
CN213938307U (zh) 发声器件
CN212812012U (zh) 发声器件
US10764685B2 (en) Speaker
CN213028536U (zh) 发声器件
CN210093431U (zh) 移动终端
CN212812022U (zh) 发声器件
CN212519417U (zh) 发声器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