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22888U - 一种桥梁预应力整束钢绞线穿束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桥梁预应力整束钢绞线穿束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22888U
CN211522888U CN201921354175.7U CN201921354175U CN211522888U CN 211522888 U CN211522888 U CN 211522888U CN 201921354175 U CN201921354175 U CN 201921354175U CN 211522888 U CN211522888 U CN 2115228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fixedly connected
bearing seat
support
steel str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5417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洪发
魏锡泽
孟冉
张海峰
刘立军
葛同府
李兴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GAODA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Gundam Prestres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Gundam Prestres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Gundam Prestres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5417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228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228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228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桥梁预应力整束钢绞线穿束设备,涉及钢绞线穿束设备。包括机头,机头设有若干滚轮机构和位于其上方的第一伸缩机构、第一导轮机构和第二导轮机构,机头滑动连接台架并在台架上可沿钢绞线方向移动,台架滑动连接车体,车体上方设有升降机构,带动与台架连接的机头上下升降,车体上方设有紧绳器,车体下方四角设有滚轮和可升降的支柱。本实用新型有自动升降、自动纵向移动、自动夹紧、自动整束穿束功能,实现钢绞线整束连续穿束,钢绞线穿束施工中改善了张拉时钢绞线受力不均的状况,节省了整束穿束作业人工及时间,各滚轮表面设置耐磨橡胶,增加了夹紧钢绞线时的摩擦力,并且避免了夹紧穿束时对钢绞线的划伤现象。

Description

一种桥梁预应力整束钢绞线穿束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应力钢绞线设备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桥梁预应力整束钢绞线穿束设备。
背景技术
混凝土预制桥梁的承载能力是由穿在预留孔中的通过精确控制的张拉工艺钢绞线来控制的,所以每片预制梁所配置的钢绞线数量是根据所承受的总负荷精确计算得来。对于钢绞线的穿索工艺,我国制梁场在前期都是采用的“集束穿索工艺”,每根钢绞线都是预先定尺、排列整齐、捆扎成束;然后用卷扬机牵引穿入预留孔,由于不存在无序缠绕,所以张拉时每根钢绞线受力基本均匀,整架梁体就能达到最佳的承载能力。但是“制束”、“穿束”作业都是用手工完成的,是一个相当耗费人力的工序。
后来应运而生的“单根穿索工艺”,由于其效率几倍于“集束穿索工艺”,而且单根穿索机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在市场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迅速普及到全国所有的预制梁场。该工艺严重的隐患是:由于钢绞线外表的“螺旋线”和预留孔“双曲线”下垂弧度的叠加影响,迫使单根钢绞线在穿入过程中生发不可预知的“无序缠绕”,钢绞线是由七根钢丝绞合在一起的钢缆,所以钢绞线的外径实际就是螺距较长的螺旋线,单根穿索工艺在实际操作中,随着穿入预留孔的钢绞线逐步增加而发生拥挤的时候,这些螺旋线就像枪膛里的来福线一样,挤压后穿入的钢绞线旋转、缠绕,这样无疑就会增加整束钢绞线的包络外径,但是梁体预留孔径是固定不变的,当预留孔出现S弯或者各种不利因素偶遇叠加的时候,就会极大地增加钢绞线的输送阻力,为了能强行穿入最后几根钢绞线,只有再加大输送力,这种强大的输送力加上旋转,钢绞线会顺着螺旋线斜向钻透梁体的水泥层,造成钢绞线从梁体中间向外钻出、或从相邻预留孔中向内钻出的现象。
当发生上述情况时,无法穿入最后一根钢绞线的时候,操作者就会选择缩回钻出的部分,然后在另一端再强行穿入一根钢绞线,由于受到预留孔内已穿钢绞线的挤压,往往造成最后一根钢绞线不能完全穿入,往往操作者选择能穿多深就穿多深,然后切断做假凑数,这是从外部很难发现的舞弊行为,会对整条路线带来潜在的隐患。
另外除了上述情况外,钢绞线的无序缠绕,造成穿入的钢绞线长短不一,根据手册65Mn合金钢材质的钢绞线,其弹性模量E高达200以上,在将多股弹性模量较高的65Mn钢绞线绞合的两端固定在一起的情况下,施加弹性变形的临界拉力,出现较短钢绞线受力大、较长钢绞线受力小、甚至完全不受力的情况。
另单根穿索工艺的速度很快,民工用手动截断的长度很难控制,为了稳妥宁长勿短,梁体两端钢绞线都会设置1米左右的余量,按钢绞线每端浪费0.5米计算,每片梁有几百根钢绞线、整条线路有几千片桥梁的钢绞线,这个浪费真的是个非常惊人的数字。
为避免“单根穿索工艺”和“集束穿索工艺”的缺点和问题,目前,国内公路T梁、箱梁对整束穿束要求强烈,生产企业急需一款成熟的设备用于生产,以提高锚下预应力精度、穿束效率,提高生产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桥梁预应力整束钢绞线穿束设备,实现整束钢绞线自动穿束,提高穿束效率,提高穿束质量,节省成本,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桥梁预应力整束钢绞线穿束设备,包括机头,所述机头设有滚轮机构,每个所述滚轮机构包括第二滚轮和第三滚轮,所述第二滚轮位于所述第三滚轮上方,第二滚轮轴依次穿过第一个第一轴承座、第二滚轮、第一齿轮以及第二个第一轴承座,每个所述第一轴承座与所述第二滚轮轴均滚动连接,所述第二滚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均分别与所述第二滚轮轴固定连接;第三滚轮轴依次穿过第一个第二轴承座、第三滚轮、第二齿轮以及第二个第二轴承座,每个所述第二轴承座均与所述第三滚轮轴滚动连接,所述第三滚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均分别与所述第三滚轮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连接,每个所述第一轴承座固定连接支架,每个所述第二轴承座固定连接底座;所述第二滚轮轴两末端均分别滚动连接第一轴承盒,每个所述第一轴承盒均分别固定连接连接板,所述第三滚轮轴一末端滚动连接第一个第二轴承盒,另一末端穿过第二个所述第二轴承盒后依次固定连接两个第二传动轮,每个所述第二轴承盒均分别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
在若干个所述滚轮机构一侧平行设有第一导轮机构,所述第一导轮机构包括第一滚轮,第一滚轮轴依次穿过第一个第三轴承座、第一滚轮、第二个第三轴承座,所述第一滚轮轴滚动连接每个所述第三轴承座,所述第一滚轮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滚轮,每个所述第三轴承座固定连接所述底座,所述第一滚轮轴一端的末端固定连接第一传动轮;
在若干个所述滚轮机构另一侧远离所述第一导轮机构平行设有第二导轮机构,所述第二导轮机构包括第四滚轮,第四滚轮轴依次穿过第一个第四轴承座、第四滚轮、第二个第四轴承座,所述第四滚轮轴滚动连接每个所述第四轴承座,所述第四滚轮轴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滚轮,每个所述第四轴承座固定连接所述底座;在所述若干个滚轮机构与所述第二导轮机构之间设有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导向套,所述导向套固定连接在导向支座上,所述导向支座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上;
在若干个所述滚轮机构上方设有第一伸缩机构,所述第一伸缩机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底座,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架;在所述底座下方固定连接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三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三传动轮之间通过传动带连接,所述底座一侧固定连接至少两个第三支座,所述底座另一侧对称固定连接相应数量第三支座,每个所述第三支座固定连接第五滚轮,每个所述第五滚轮均与台架上对称设置的第二轨道滚动连接;
所述台架一侧立面四角固定连接至少四个第六滚轮和至少四个第七滚轮,所述台架相对的另一侧立面对称固定连接相同数量的第六滚轮和第七滚轮,每个所述第六滚轮与每个所述第七滚轮均滚动连接车体上的第一轨道,所述台架固定连接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位于所述台架上方并固定连接第五支座,所述第五支座固定连接车体本体,所述车体本体底面四角设有四组滚轮,所述车体本体靠上位置设有紧绳器,所述紧绳器包括棘轮轴和棘爪,所述棘轮轴和棘爪均转动连接第四支座,所述第四支座固定连接所述车体本体,在所述车体本体外部一侧设有控制箱;
在所述台架上靠近所述机头设有第二伸缩机构,所述第二伸缩机构包括液压缸,所述液压缸尾部通过第四销轴与第七支座铰接,所述第七支座固定连接所述台架,所述液压缸头部通过第三销轴与第六支座铰接,所述第六支座固定连接所述机头的底座。
优选地,所述第一滚轮、第二滚轮、第三滚轮表面均覆盖耐磨橡胶,且所述耐磨橡胶表面均设有防滑花纹,所述第二滚轮与所述第二滚轮轴通过矩形花键连接,第三滚轮与所述第三滚轮轴通过矩形花键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第三轴承座、第四轴承座均为UC型带座外球面轴承。
优选地,所述车体本体底面四角靠近所述车轮设有四个支柱,所述支柱均为涡轮丝杆升降机。
优选地,所述第一伸缩机构包括推杆电机,所述推杆电机尾部通过第一销轴与第一支座铰接,所述第一支座固定连接所述底座,所述推杆电机头部通过第二销轴与第二支座铰接,所述第二支座固定连接所述支架。
优选地,所述推杆电机可用液压缸或气缸代替。
优选地,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均为直齿轮且两齿轮齿数相等。
优选地,所述底座与所述支架及所述车体本体均由方管或矩形管或槽钢焊接制成。
优选地,所述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三传动轮为链轮或带轮,所述传动带相应的为链条或是皮带。
优选地,所述升降机构为电动葫芦或是卷扬机。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设备具有整束压紧、输送功能,节省了整束穿束作业人工及时间,在钢绞线穿束施工中避免了单根穿束引起的钢绞线相互缠绕、无序缠绕等现象,从而改善了张拉时钢绞线受力不均的状况;本装置通过多个滚轮机构中上下滚轮错位压紧,各个滚轮间通过传动轮带动传动带,实现同步转动,从而实现连续穿束功能;
2、本设备滚轮机构中各滚轮表面覆盖耐磨橡胶,增加了夹紧钢绞线时的摩擦力,并且避免了夹紧穿束时对钢绞线的划伤现象。
3、本设备机头可沿钢绞线方向移动,向前,可对钢绞线实施穿束,向后,可将钢绞线拽出被穿孔进行调整。机头还可沿车体升降,可在不同高度穿束。
4、本设备设置紧绳器,可抵消穿束时桥梁对设备的部分拉力,增加设备穿束时的稳定性,且紧绳器利用棘轮原理只能单方向转动,使紧绳器不会反转影响紧绳器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机头1的整体机构示意图;
图3是滚轮机构102的A-A剖面图;
图4是第一伸缩机构106收缩时机头1的示意图;
图5是第一伸缩机构106伸长时机头1的示意图;
图6是第一齿轮10204与第二齿轮10209相互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7是机头1与台架3和车体2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9是紧绳器4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11是第二导轮机构的剖面视图;
图中:1、机头 101、第一导轮机构 10101、第一滚轮 10102、第一滚轮轴10103、第一传动轮 10104、第三轴承座 102、滚轮机构 10201、第一轴承盒 10202、第二滚轮轴 10203、第二滚轮 10204、第一齿轮 10205、连接板 10206、第二传动轮10207、第三滚轮轴 10208、第一轴承座 10209、第二齿轮 10210、第三滚轮 10211、第二轴承座 10212、第二轴承盒 103、电机 104、底座 105、第二导轮机构 10501、第四滚轮 10502、第四滚轮轴 10503、第四轴承座 106、第一伸缩机构 10601、第一支座10602、第一销轴 10603、第二销轴 10604、第二支座 10605、推杆电机 107、支架108、传动带 109、涨紧轮机构 110、导向机构 11001、导向套,11002、导向支座 111、第三传动轮 112、第五滚轮 113、第三支座;
2、车体 201、车体本体 202、支柱 203、车轮 204、第一轨道;
3、台架 301、台架本体 302、第六滚轮 303、第七滚轮 304、第二轨道;
4、紧绳器 401、棘轮轴 402、棘爪 403、第四支座;
5、第五支座;
6、第二伸缩机构 601、第六支座 602、第三销轴 603、第七支座 604、第四销轴 605、液压缸;
7、升降机构 8、控制箱 9、整束钢绞线 10、梁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11,本设备包括机头1,机头1上平行设置三个滚轮机构102,每个滚轮机构102包括一个第二滚轮10203和一个第三滚轮10210,第二滚轮10203位于第三滚轮10210上方,两滚轮形状相同,均设有U形槽,U形槽表面均覆盖耐磨橡胶,且耐磨橡胶表面均设有防滑花纹,加大对钢绞线的摩擦力并且不会划伤钢绞线。第二滚轮轴10202依次穿过第一个第一轴承座10208、第二滚轮10203、第一齿轮10204以及第二个第一轴承座10208,每个第一轴承座10208与第二滚轮轴10202均滚动连接,第二滚轮10203与第一齿轮10204均分别与第二滚轮轴10202固定连接,第二滚轮10203与第二滚轮轴10202通过矩形花键连接,方便拆卸;第三滚轮轴10207依次穿过第一个第二轴承座10211、第三滚轮10210、第二齿轮10209以及第二个第二轴承座10211,每个第二轴承座10211均与第三滚轮轴10207滚动连接,第三滚轮10210与第二齿轮10209均分别与第三滚轮轴10207固定连接,第三滚轮10210与第三滚轮轴10207通过矩形花键连接,方便拆卸,第一齿轮10204和第二齿轮10209啮合连接,第一齿轮10204与第二齿轮10209均为直齿轮且两齿轮齿数相等,保证第二滚轮10203和第三滚轮10210同步转动,第一轴承座10208和第二轴承座10211均为UC型带座外球面轴承。
每个第一轴承座10208固定连接支架107,每个第二轴承座10211固定连接底座104;第二滚轮轴10202两末端均分别滚动连接第一轴承盒10201,每个第一轴承盒10201均分别固定连接连接板10205,第三滚轮轴10207一末端滚动连接第一个第二轴承盒10212,另一末端穿过第二个第二轴承盒10212后依次固定连接两个第二传动轮10206,每个第二轴承盒10212均分别固定连接连接板10205;
在三个滚轮机构102一侧平行设有第一导轮机构101,第一导轮机构1包括第一滚轮10101,第一滚轮10101表面同样覆盖耐磨橡胶,第一滚轮轴10102依次穿过第一个第三轴承座10104、第一滚轮10101、第二个第三轴承座10104,第一滚轮轴10102滚动连接每个第三轴承座10104,第一滚轮轴10102固定连接第一滚轮10101,每个第三轴承座10104固定连接底座104,第三轴承座10104为UC型带座外球面轴承,第一滚轮轴10102一端的末端固定连接第一传动轮10103;
在三个滚轮机构102另一侧远离第一导轮机构101平行设有第二导轮机构105,第二导轮机构105包括第四滚轮10501,第四滚轮轴10502依次穿过第一个第四轴承座10503、第四滚轮10501、第二个第四轴承座10503,第四滚轮轴10502滚动连接每个第四轴承座10503,第四滚轮轴10502固定连接第四滚轮10501,每个第四轴承座10503固定连接底座104,第四轴承座10503为UC型带座外球面轴承。如图11所示,在第二导轮机构105中也可将滚轮两边的轴承座替换为固定支座,滚轮两端各设置一盘轴承,滚轮轴穿过滚轮两端轴承,滚轮轴两端穿过两边的固定支座,这样在工作时滚轮转动而轴不动。
在三个滚轮机构102与第二导轮机构105之间设有导向机构110,导向机构110包括导向套11001,导向套11001固定连接在导向支座11002上,导向支座11002固定连接在底座104上。在底座104下方固定连接电机103,电机103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三传动轮111,第一传动轮10103、第二传动轮10206、第三传动轮111之间通过传动带108连接。底座104一侧间隔一定距离固定连接两个第三支座113,底座104另一侧对称固定连接相应数量第三支座113,每个第三支座113设有第五滚轮112,每个第五滚轮112均与台架3上对称设置的第二轨道304滚动连接。
在三个滚轮机构102上方设有第一伸缩机构106,第一伸缩机构106包括推杆电机10605,推杆电机10605尾部通过第一销轴10602与第一支座10601铰接,第一支座10601固定连接底座104,推杆电机10605头部通过第二销轴10603与第二支座10604铰接,第二支座10604固定连接支架107,推杆电机10605可用液压缸或气缸代替。
台架3一侧立面四角固定连接四个第六滚轮302和四个第七滚轮303,台架3相对的另一侧立面对称固定连接相同数量的第六滚轮302和第七滚轮303,每个第六滚轮302与每个第七滚轮303均滚动连接车体2上的第一轨道204,第六滚轮302对台架3在钢绞线方向既起定位作用又沿第一轨道204滚动,使台架3实现升降动作,第七滚轮303对台架3在垂直钢绞线方向起限位作用。台架3固定连接升降机构7,升降机构7位于台架3上方并固定连接第五支座5,第五支座5固定连接车体本体201,车体本体201底面四角设有四组滚轮203,车体本体201靠上位置设有紧绳器4,紧绳器包括棘轮轴401和棘爪402,棘轮轴401和棘爪402均转动连接第四支座403,第四支座403固定连接所述车体本体201,在车体本体201外部一侧设有控制箱8控制台架3的升降和机头1的移动;
在台架3上靠近机头设有第二伸缩机构6,第二伸缩机构6包括液压缸605,此处液压缸605也用推杆电机或是气缸代替,液压缸605尾部通过第四销轴604与第七支座603铰接,第七支座603固定连接台架3,液压缸605头部通过第三销轴602与第六支座601铰接,第六支座601固定连接所述机头1的底座104;
具体地,底座104与支架107均由方管或矩形管或槽钢焊接制成。
具体地,第一传动轮10103、第二传动轮10206、第三传动轮111为链轮或带轮,传动带108相应的为链条或是皮带。
具体地,车体本体201底面四角靠近所述车轮203设有四个支柱2,支柱2均为涡轮丝杆升降机。
具体地,所述升降机构7为电动葫芦或是卷扬机。
本装置工作时,首先将车体1四角的涡轮丝杆升降机升起,车轮203着地,推动设备至穿束梁体前面,然后调整涡轮丝杆升降机,使升降机着地,将紧绳器4的绳索与被穿束的梁体连接固定,然后启动机头1的推杆电机10605,推杆电机的伸缩杆带动固定在支架107移动,使三个滚轮机构102沿各自的第三滚轮轴10207转动,使第二滚轮10203垂直位于第三滚轮10210正上方,从而使第二滚轮10203与第三滚轮10210之间U形槽组成空腔的垂直距离最大,方便整束钢绞线的穿入。整束钢绞线从第二导轮机构105进入,经过导向机构110后进入滚轮机构102,从两滚轮之间的U形槽空腔中穿过,接着经过第一导轮机构1,此时伸长推杆电机10605的伸缩杆,使滚轮机构102沿各自的第三滚轮轴10207转动,使第二滚轮10203与第三滚轮10210之间U形槽组成空腔的垂直距离变小,直到将整束钢绞线夹紧为止,然后启动升降机构7的电动葫芦,将机头1调整至合适高度,再启动第二伸缩机构6的液压缸将被夹紧的整束钢绞线送至靠近穿束孔,然后启动电机103,通过传动带108使三个第三滚轮10210和第一滚轮10101开始同步转动,由于第三滚轮10210与第二滚轮10203之间啮合连接齿数相同的第一齿轮10204和第二齿轮10209,因此,第三滚轮10210带动第二滚轮10203一起同步转动,两滚轮上覆盖的耐磨橡胶产生摩擦力,使整束钢绞线往前移动进行穿束工作。当穿束工作结束后,缩短推杆电机10605的伸缩杆,将机头1的第二滚轮10203升起,接着将液压缸605活塞杆收回,使机头1沿钢绞线纵向移动远离穿束梁体,然后启动电动葫芦,将机头1降到最低位置,将另一整束钢绞线送入本设备进行下一次的穿束工作,当一个梁体的穿束工作结束时,将涡轮丝杆升降机收起,使滚轮203着地,将设备移动到下一个要进行穿束的梁体前,进行穿束工作。
本设备控制箱8上面设置按钮可手动控制设备的各个动作,还可配备无线遥控装置控制设备的各个动作,方便工人操作。
若穿束过程中发生问题,需要将整束钢绞线拽出则可以将电机103反转,使第三滚轮10210和第二滚轮10203反转从而对夹紧的整束钢绞线产生反向摩擦力将钢绞线拽出。
本装置还设有涨紧轮109,当传动带108为皮带时,使用时间长了之后会伸长,容易发生松弛引起打滑现象,使用涨紧轮调节皮带的松紧,预防和减少皮带打滑。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桥梁预应力整束钢绞线穿束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头(1),所述机头(1)设有滚轮机构(102),每个所述滚轮机构(102)包括第二滚轮(10203)和第三滚轮(10210),所述第二滚轮(10203)位于所述第三滚轮(10210)上方,第二滚轮轴(10202)依次穿过第一个第一轴承座(10208)、第二滚轮(10203)、第一齿轮(10204)以及第二个第一轴承座(10208),每个所述第一轴承座(10208)与所述第二滚轮轴(10202)均滚动连接,所述第二滚轮(10203)与所述第一齿轮(10204)均分别与所述第二滚轮轴(10202)固定连接;第三滚轮轴(10207)依次穿过第一个第二轴承座(10211)、第三滚轮(10210)、第二齿轮(10209)以及第二个第二轴承座(10211),每个所述第二轴承座(10211)均与所述第三滚轮轴(10207)滚动连接,所述第三滚轮(10210)与所述第二齿轮(10209)均分别与所述第三滚轮轴(10207)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10204)和第二齿轮(10209)啮合连接,每个所述第一轴承座(10208)固定连接支架(107),每个所述第二轴承座(10211)固定连接底座(104);所述第二滚轮轴(10202)两末端均分别滚动连接第一轴承盒(10201),每个所述第一轴承盒(10201)均分别固定连接连接板(10205),所述第三滚轮轴(10207)一末端滚动连接第一个第二轴承盒(10212),另一末端穿过第二个所述第二轴承盒(10212)后依次固定连接两个第二传动轮(10206),每个所述第二轴承盒(10212)均分别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10205);
在若干个所述滚轮机构(102)一侧平行设有第一导轮机构(101),所述第一导轮机构(101)包括第一滚轮(10101),第一滚轮轴(10102)依次穿过第一个第三轴承座(10104)、第一滚轮(10101)、第二个第三轴承座(10104),所述第一滚轮轴(10102)滚动连接每个所述第三轴承座(10104),所述第一滚轮轴(1010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滚轮(10101),每个所述第三轴承座(10104)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04),所述第一滚轮轴(10102)一端的末端固定连接第一传动轮(10103);在若干个所述滚轮机构(102)另一侧远离所述第一导轮机构(101) 平行设有第二导轮机构(105),所述第二导轮机构(105)包括第四滚轮(10501),第四滚轮轴(10502)依次穿过第一个第四轴承座(10503)、第四滚轮(10501)、第二个第四轴承座(10503),所述第四滚轮轴(10502)滚动连接每个所述第四轴承座(10503),所述第四滚轮轴(10502)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滚轮(10501),每个所述第四轴承座(10503)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04);在所述若干个滚轮机构(102)与所述第二导轮机构(105)之间设有导向机构(110),所述导向机构(110)包括导向套(1001),所述导向套(1001)固定连接在导向支座(1002)上,所述导向支座(1002)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104)上;
在若干个所述滚轮机构(102)上方设有第一伸缩机构(106),所述第一伸缩机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04),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架(107);在所述底座(104)下方固定连接电机(103),所述电机(103)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三传动轮(111),所述第一传动轮(10103)、第二传动轮(10206)、第三传动轮(111)之间通过传动带(108)连接,所述底座(104)一侧固定连接至少两个第三支座(113),所述底座(104)另一侧对称固定连接相应数量第三支座(113),每个所述第三支座(113)固定连接第五滚轮(112),每个所述第五滚轮(112)均与台架(3)上对称设置的第二轨道(304)滚动连接;
所述台架(3)一侧立面四角固定连接至少四个第六滚轮(302)和至少四个第七滚轮(303),所述台架(3)相对的另一侧立面对称固定连接相同数量的第六滚轮(302)和第七滚轮(303),每个所述第六滚轮(302)与每个所述第七滚轮(303)均滚动连接车体(2)上的第一轨道(204),所述台架(3)固定连接升降机构(7),所述升降机构(7)位于所述台架(3)上方并固定连接第五支座(5),所述第五支座(5)固定连接车体本体(201),所述车体本体(201)底面四角设有四组车轮(203),所述车体本体(201)靠上位置设有紧绳器(4),所述紧绳器包括棘轮轴(401)和棘爪(402),所述棘轮轴(401)和棘爪(402)均转动连接第四支座(403),所述第四支座(403)固定连接所述车体本体(201),在所述车体本体(201)外部一侧设有控制箱(8);
在所述台架(3)上靠近所述机头设有第二伸缩机构(6),所述第二伸缩机构(6)包括液压缸(605),所述液压缸(605)尾部通过第四销轴(604)与第七支座(603)铰接,所述第七支座(603)固定连接所述台架(3),所述液压缸(605)头部通过第三销轴(602)与第六支座(601)铰接,所述第六支座(601)固定连接所述机头(1)的底座(1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预应力整束钢绞线穿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轮(10101)、第二滚轮(10203)、第三滚轮(10210)表面均覆盖耐磨橡胶,且所述耐磨橡胶表面均设有防滑花纹,所述第二滚轮(10203)与所述第二滚轮轴(10202)通过矩形花键连接,第三滚轮(10210)与所述第三滚轮轴(10207)通过矩形花键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预应力整束钢绞线穿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座(10208)、第二轴承座(10211)、第三轴承座(10104)、第四轴承座(10503)均为UC型带座外球面轴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预应力整束钢绞线穿束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体本体(201)的底面靠近所述车轮(203)设有四个支柱(202),所述支柱(202)均为涡轮丝杆升降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预应力整束钢绞线穿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机构(106)包括推杆电机(10605),所述推杆电机(10605)尾部通过第一销轴(10602)与第一支座(10601)铰接,所述第一支座(10601)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04),所述推杆电机(10605)头部通过第二销轴(10603)与第二支座(10604)铰接,所述第二支座(10604)固定连接所述支架(10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桥梁预应力整束钢绞线穿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电机(10605)可用液压缸或气缸代替,所述液压缸(605)可用推杆电机或气缸代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预应力整束钢绞线穿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10204)与所述第二齿轮(10209)均为直齿轮且两齿轮齿数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预应力整束钢绞线穿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4)与所述支架(107)及所述车体本体(201)均由方管或矩形管或槽钢焊接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预应力整束钢绞线穿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轮(10103)、第二传动轮(10206)、第三传动轮(111)为链轮或带轮,所述传动带(108)相应的为链条或是皮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预应力整束钢绞线穿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7)为电动葫芦或是卷扬机。
CN201921354175.7U 2019-08-20 2019-08-20 一种桥梁预应力整束钢绞线穿束设备 Active CN2115228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54175.7U CN211522888U (zh) 2019-08-20 2019-08-20 一种桥梁预应力整束钢绞线穿束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54175.7U CN211522888U (zh) 2019-08-20 2019-08-20 一种桥梁预应力整束钢绞线穿束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22888U true CN211522888U (zh) 2020-09-18

Family

ID=724394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54175.7U Active CN211522888U (zh) 2019-08-20 2019-08-20 一种桥梁预应力整束钢绞线穿束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228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09037B (zh) 一种用于带式输送机胶带的更换装置及其更换方法
CN107299595B (zh) 一种桥梁预应力管道拔管穿束台车
CN111576243A (zh) 一种桥梁先简支后连续负弯矩张拉台车
CN113756201B (zh) 一种t构连续梁预应力钢绞线穿束方法及其穿束装置
CN216945812U (zh) 一种防止散落的门型起重设备用吊装承载装置
CN211522888U (zh) 一种桥梁预应力整束钢绞线穿束设备
CN112411378A (zh) 一种桥梁预应力整束钢绞线压紧输送装置
CN112411377A (zh) 一种桥梁预应力整束钢绞线穿束设备
CN106514863B (zh) 整体预张拉设备
CN211522889U (zh) 一种桥梁预应力整束钢绞线压紧输送装置
CN205775860U (zh) 预制t梁负弯矩钢绞线电动穿束装置
CN214082060U (zh) 一种预应力整束穿束装置
CN208933829U (zh) 一种预应力钢绞线整束穿梭施工设备
CN212201344U (zh) 一种用于钢绞线穿束的支架
CN211597773U (zh) 一种用于输送整束钢绞线的设备
CN212888175U (zh) 一种预制件批量拉毛机
CN214055809U (zh) 一种预应力整束穿束台车
CN209619734U (zh) 一种钢丝绳生产用收线装置
CN208321939U (zh) 一种智能式钢筋冷拉装置
CN218659767U (zh) 预应力整束穿束台车
CN112388820A (zh) 一种预应力整束穿束台车
CN219990857U (zh) 用于电缆施工的升降设备
CN217808413U (zh) 一种综采工作面移动式液压支架起吊间
CN218894425U (zh) 一种大直径筒仓环形预应力穿筋装置
CN213868868U (zh) 一种土木工程用组合式安全施工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050222 no.580 Shitong Road, Shijiazhuang City,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ebei GAODA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050222 First Floor, Building 12, Hebei (Fujian)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580 Shitong Road, Luquan District, Shijiazhuang City,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EBEI GUNDAM PRESTRESS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