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22262U - 水淬后带钢吹扫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水淬后带钢吹扫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22262U
CN211522262U CN201921228451.5U CN201921228451U CN211522262U CN 211522262 U CN211522262 U CN 211522262U CN 201921228451 U CN201921228451 U CN 201921228451U CN 211522262 U CN211522262 U CN 2115222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ip steel
nozzles
group
purging
nozz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2845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智勇
卢杰
朱长月
王克川
姜磊
苏策
吕剑
陈景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ougang Jingtang United Iron and Stee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ougang Jingtang United Iron and Stee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ougang Jingtang United Iron and Stee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ougang Jingtang United Iron and Stee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2845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222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222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222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淬后带钢吹扫装置,包括复数个喷嘴、控制阀及连接管路,所述复数个喷嘴通过所述控制阀连接于气源,所述复数个喷嘴分居所述带钢的两侧而形成第一吹扫组与第二吹扫组,所述第一吹扫组的喷嘴与所述带钢的一侧表面保持相对,所述第二吹扫组的喷嘴与所述带钢的另一侧表面保持相对,所述第一吹扫组的喷嘴、所述第二吹扫组的喷嘴分别沿所述带钢的宽度方向依次离散分布。该水淬后带钢吹扫装置使经过水淬的带钢的各个表面均能得到动态吹扫,快速吹除带钢表面的水分,使带钢实现快速彻底干燥,避免挤干方式存在的带钢边部带水的问题,保证镀锌测厚仪的安全运行。

Description

水淬后带钢吹扫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淬后带钢吹扫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连续热镀锌生产中,带钢依次经过退火炉退火及锌锅镀锌。锌锅的锌液温度高达450~460℃,镀锌后的带钢需要水淬冷却至轧制温度,以便进行后续轧制。带钢经过水淬后,一般通过挤干辊挤干。然而,挤干方式的挤干效果不甚理想,带钢边部带水严重,对镀锌测厚仪的安全运行带来很大威胁。尤其是在带钢厚度较大时,问题更为显著。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淬后带钢吹扫装置,于带钢的运动过程对带钢表面的水分进行吹扫,使带钢实现快速彻底干燥,避免带钢边部带水,保证镀锌测厚仪的安全运行。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淬后带钢吹扫装置,包括复数个喷嘴、控制阀及连接管路,所述复数个喷嘴通过所述控制阀连接于气源,所述复数个喷嘴分居所述带钢的两侧而形成第一吹扫组与第二吹扫组,所述第一吹扫组的喷嘴与所述带钢的一侧表面保持相对,所述第二吹扫组的喷嘴与所述带钢的另一侧表面保持相对,所述第一吹扫组的喷嘴、所述第二吹扫组的喷嘴分别沿所述带钢的宽度方向依次离散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吹扫组与所述第二吹扫组的喷嘴数量相等并关于所述带钢对称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吹扫组的喷嘴成对设置并具有对称结构,同对的喷嘴分别关于第一对称面对称分布。
进一步地,同对的喷嘴通过同一控制阀连接于气源,不同对的喷嘴通过不同的控制阀连接于气源。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对称面经过所述带钢的宽度中心并与所述带钢的运动方向垂直;位于所述第一对称面同一侧的喷嘴等间距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吹扫组的喷嘴成对设置并具有对称结构,同对的喷嘴分别关于第二对称面对称分布。
进一步地,同对的喷嘴通过同一控制阀连接于气源,不同对的喷嘴通过不同的控制阀连接于气源。
进一步地,当所述第一吹扫组与所述第二吹扫组的喷嘴数量相等并关于所述带钢对称分布时,关于所述带钢对称分布的喷嘴通过同一控制阀连接于气源。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对称面经过所述带钢的宽度中点并与所述带钢的运动方向垂直;位于所述第二对称面同一侧的喷嘴等间距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喷嘴的气体喷射方向与所述带钢表面的夹角为锐角,且所述喷嘴的气体喷射方向与所述带钢的运动方向垂直;所述喷嘴的气体喷射方向具有沿宽度方向远离所述带钢的宽带中心的方向分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设置于水淬箱的出口,以复数个喷嘴分居带钢的两侧而形成第一吹扫组与第二吹扫组,第一吹扫组的喷嘴与所述带钢的一侧表面保持相对,第二吹扫组的喷嘴与所述带钢的另一侧表面保持相对,第一吹扫组的喷嘴、第二吹扫组的喷嘴分别沿所述带钢的宽度方向依次离散分布,使经过水淬的带钢的各个表面均能得到动态吹扫,快速吹除带钢表面的水分,使带钢实现快速彻底干燥,避免挤干方式存在的带钢边部带水的问题,保证镀锌测厚仪的安全运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淬后带钢吹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Ma-第一吹扫组,Mb-第二吹扫组,1-喷嘴,11-第一喷嘴,12-第二喷嘴,13-第三喷嘴,14-第四喷嘴,15-第五喷嘴,16-第六喷嘴,17-第七喷嘴,18-第八喷嘴,2-控制阀,3-连接管路,Lt-带钢。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公开了水淬后带钢吹扫装置的一种具体构造,其设置于水淬箱的出口,包括复数个喷嘴1、控制阀2及连接管路3,复数个喷嘴1通过控制阀2连接于气源。该水淬后带钢吹扫装置直接于水淬箱的出口对带钢Lt表面的水分进行吹扫,使带钢Lt实现快速彻底的动态干燥,避免挤干方式存在的带钢Lt边部带水的问题,保证镀锌测厚仪的安全运行。一般地,气源为压缩空气气源。
其中,复数个喷嘴1分居带钢Lt的两侧而形成第一吹扫组Ma与第二吹扫组Mb。第一吹扫组Ma的喷嘴1与带钢Lt的一侧表面保持相对,对该侧表面的水分进行吹扫清除;第二吹扫组Mb的喷嘴1与带钢Lt的另一侧表面保持相对,对该侧表面的水分进行吹扫清除。
可以理解,第一吹扫组Ma与第二吹扫组Mb分别包括多个喷嘴1。其中,第一吹扫组Ma的喷嘴1沿带钢Lt的宽度方向依次离散分布,且第二吹扫组Mb的喷嘴1沿带钢Lt的宽度方向依次离散分布,分别形成直线阵列。带钢Lt的宽度方向,即沿带钢Lt的宽度的直线方向,与带钢Lt的运动方向垂直。
示范性地,第一吹扫组Ma与第二吹扫组Mb的喷嘴1数量相等并关于带钢Lt对称分布,使带钢Lt的两侧表面受到同等均匀吹扫,并实现带钢Lt受到的吹扫力之平衡,防止带钢Lt发生侧翻、保证带钢Lt运动平稳。
示范性地,第一吹扫组Ma的喷嘴1成对设置并具有对称结构,同对的喷嘴1分别关于第一对称面对称分布。换言之,第一吹扫组Ma具有对称结构,同对的喷嘴1对称地分居第一对称面的两侧。一般地,第一吹扫组Ma的数量为偶数。
例如,第一吹扫组Ma包括八个喷嘴1,沿带钢Lt的宽度方向依次为第一喷嘴11、第二喷嘴12、第三喷嘴13、第四喷嘴14、第五喷嘴15、第六喷嘴16、第七喷嘴17及第八喷嘴18。其中,第一喷嘴11与第八喷嘴18为同对且关于第一对称面对称分布;第二喷嘴12与第七喷嘴17为同对且关于第一对称面对称分布;第三喷嘴13与第六喷嘴16为同对且关于第一对称面对称分布;第四喷嘴14与第五喷嘴15为同对且关于第一对称面对称分布。
示范性地,同对的喷嘴1通过同一控制阀2连接于气源,不同对的喷嘴1通过不同的控制阀2连接于气源。由此,同对的喷嘴1同时开启或关闭,不同对的喷嘴1相互独立地分别开启或关闭。相应地,因应不同宽度的带钢Lt,可对应开启不同对的喷嘴1,具有对不同宽度的带钢Lt的适应性,实现节约能源的目的。
仍以上述的八个喷嘴1的第一吹扫组Ma的形式为例,当带钢Lt的宽度较窄(例如小于1200mm)时,可仅开启第四喷嘴14与第五喷嘴15,满足吹扫需要的同时节约能源;当带钢Lt的宽度略大(例如不小于1200mm且小于1300mm)时,可同时开启第三喷嘴13、第四喷嘴14、第五喷嘴15与第六喷嘴16,满足吹扫的时效要求,实现快速干燥;当带钢Lt的宽度进一步增大(例如至不小于1300mm且小于1400mm)时,可同时开启第二喷嘴12、第三喷嘴13、第四喷嘴14、第五喷嘴15、第六喷嘴16与第七喷嘴17,满足吹扫的时效要求,实现快速干燥;当带钢Lt的宽度再次增大(例如至不小于1400mm)时,可同时开启第一吹扫组Ma的全部八个喷嘴1,满足吹扫的时效要求,实现快速干燥。
示范性地,第一对称面经过带钢Lt的宽度中心并与带钢Lt的运动方向垂直。换言之,带钢Lt自身关于第一对称面对称,第一对称面属于带钢Lt自对称的对称面。示范性地,位于第一对称面同一侧的喷嘴1等间距分布,使吹扫效果更佳。
示范性地,第二吹扫组Mb的喷嘴1成对设置并具有对称结构,同对的喷嘴1分别关于第二对称面对称分布。换言之,第二吹扫组Mb具有对称结构,同对的喷嘴1对称地分居第二对称面的两侧。一般地,第二吹扫组Mb的数量为偶数。第二吹扫组Mb的该对称特征与第一吹扫组Ma类似,第二吹扫组Mb的具体形式请参考第一吹扫组Ma的前述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示范性地,同对的喷嘴1通过同一控制阀2连接于气源,不同对的喷嘴1通过不同的控制阀2连接于气源。第二吹扫组Mb的该部分特征与第一吹扫组Ma类似,第二吹扫组Mb的具体形式请参考第一吹扫组Ma的前述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示范性地,当第一吹扫组Ma与第二吹扫组Mb的喷嘴1数量相等并关于带钢Lt对称分布时,关于带钢Lt对称分布的喷嘴1通过同一控制阀2连接于气源,使位于带钢Lt两侧且具有对称关系的喷嘴1同步动作(开启或关闭),减少控制难度、提高作业同步性,实现带钢Lt受到的吹扫力之平衡,防止带钢Lt发生侧翻、保证带钢Lt运动平稳。
示范性地,第二对称面经过带钢Lt的宽度中点并与带钢Lt的运动方向垂直;位于第二对称面同一侧的喷嘴1等间距分布。第二吹扫组Mb的该部分特征与第一吹扫组Ma类似,第二吹扫组Mb的具体形式请参考第一吹扫组Ma的前述说明,在此不再赘述。可以理解,在此,第一对称面与第二对称面重合。
示范性地,喷嘴1的气体喷射方向与带钢Lt表面的夹角为锐角,且喷嘴1的气体喷射方向与带钢Lt的运动方向垂直,使水分沿带钢Lt的宽度方向快速脱离带钢Lt,实现快速干燥目的。
示范性地,喷嘴1的气体喷射方向具有沿宽度方向远离带钢Lt的宽带中心的方向分量,进一步减少水分脱离带钢Lt表面所需的行程长度,压缩干燥时间而提高吹扫干燥效率。例如,位于第一对称面一侧的喷嘴1,其气体喷射方向由垂直指向带钢Lt表面的方向分量与沿平行于带钢Lt的宽度的方向远离第一对称面的方向分量复合而成。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水淬后带钢吹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复数个喷嘴、控制阀及连接管路,所述复数个喷嘴通过所述控制阀连接于气源,所述复数个喷嘴分居所述带钢的两侧而形成第一吹扫组与第二吹扫组,所述第一吹扫组的喷嘴与所述带钢的一侧表面保持相对,所述第二吹扫组的喷嘴与所述带钢的另一侧表面保持相对,所述第一吹扫组的喷嘴、所述第二吹扫组的喷嘴分别沿所述带钢的宽度方向依次离散分布形成直线阵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淬后带钢吹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吹扫组与所述第二吹扫组的喷嘴数量相等并关于所述带钢对称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淬后带钢吹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吹扫组的喷嘴成对设置并具有对称结构,同对的喷嘴分别关于第一对称面对称分布,所述第一对称面经过所述带钢的宽度中心并与所述带钢的运动方向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淬后带钢吹扫装置,其特征在于,同对的喷嘴通过同一控制阀连接于气源,不同对的喷嘴通过不同的控制阀连接于气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淬后带钢吹扫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一对称面同一侧的喷嘴等间距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水淬后带钢吹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吹扫组的喷嘴成对设置并具有对称结构,同对的喷嘴分别关于第二对称面对称分布,所述第二对称面经过所述带钢的宽度中点并与所述带钢的运动方向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淬后带钢吹扫装置,其特征在于,同对的喷嘴通过同一控制阀连接于气源,不同对的喷嘴通过不同的控制阀连接于气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淬后带钢吹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吹扫组与所述第二吹扫组的喷嘴数量相等并关于所述带钢对称分布,关于所述带钢对称分布的喷嘴通过同一控制阀连接于气源。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淬后带钢吹扫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二对称面同一侧的喷嘴等间距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淬后带钢吹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的气体喷射方向与所述带钢表面的夹角为锐角,且所述喷嘴的气体喷射方向与所述带钢的运动方向垂直;所述喷嘴的气体喷射方向具有沿宽度方向远离所述带钢的宽带中心的方向分量。
CN201921228451.5U 2019-07-31 2019-07-31 水淬后带钢吹扫装置 Active CN2115222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28451.5U CN211522262U (zh) 2019-07-31 2019-07-31 水淬后带钢吹扫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28451.5U CN211522262U (zh) 2019-07-31 2019-07-31 水淬后带钢吹扫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22262U true CN211522262U (zh) 2020-09-18

Family

ID=724391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28451.5U Active CN211522262U (zh) 2019-07-31 2019-07-31 水淬后带钢吹扫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2226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28102A (zh) * 2021-02-26 2021-06-25 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烧结机风箱的调节阀组件及烧结机风箱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28102A (zh) * 2021-02-26 2021-06-25 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烧结机风箱的调节阀组件及烧结机风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522262U (zh) 水淬后带钢吹扫装置
CN1231605C (zh) 在特别是冷却区的喷气区中消除带材振动的方法和装置
CN206262774U (zh) 一种用于粉体涂装的喷粉装置
CN102479880A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焊带的铜基带表面处理设备及其处理方法
KR101218224B1 (ko) 강화유리 제조장치
CN202224453U (zh) 热轧带钢生产线用轧后超快速冷却系统的成套装置
CN109097534A (zh) 极薄精密不锈钢带光亮退火工艺
CN102212659A (zh) 一种具有生产退火板和电工钢功能的复合机组
CN108160726A (zh) 高压水除鳞箱
DE102010002839B4 (de) Beschichtungsanlage und Verfahren zur Beschichtung von Halbleiterscheiben in Beschichtungsanlagen
US3996035A (en) Coating and heat strengthening glass sheets
WO2019104782A1 (zh) 一种冲击式速冻机射流喷嘴结构
CN209697383U (zh) 一种干燥器单元及干燥器
CN204453656U (zh) 一种圆管带式输送机及其防叠带装置
CN111826505B (zh) 一种铝合金中厚板多级淬火冷却喷淋系统及实施方法
CN102794261B (zh) 涂布机烘道
CN109020176A (zh) 一种超大弧长玻璃的加工工艺
CN211420285U (zh) 一种气体温度可控的气刀供气装置
CN104801546B (zh) 一种轧辊的多相冷却方法
CN211620603U (zh) 一种冷板镀后冷却装置
CN210474999U (zh) 一种钢板表面吹扫装置
CN107119175A (zh) 一种低碳冷轧钢板的退火工艺
CN210304418U (zh) 适用于导辊输送膜材的节能烘箱
CN216937726U (zh) 带板形调控功能的冷却装置
CN2334511Y (zh) 一种用于中厚钢板或钢带热轧后的冷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