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37726U - 带板形调控功能的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带板形调控功能的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37726U
CN216937726U CN202220504855.8U CN202220504855U CN216937726U CN 216937726 U CN216937726 U CN 216937726U CN 202220504855 U CN202220504855 U CN 202220504855U CN 216937726 U CN216937726 U CN 2169377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plate
plate
cooling
straightening
nozz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50485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文
江涛
曹建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CC Capital Engineering and Research Incorporation Ltd
CER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CC Capital Engineering and Research Incorporation Ltd
CER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CC Capital Engineering and Research Incorporation Ltd, CER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CC Capital Engineering and Research Incorporation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50485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377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377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377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Heat Treatment Of Strip Materials And Filament Materials (AREA)
  • Heat Treatments In General, Especially Conveying And Coo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带板形调控功能的冷却装置,该带板形调控功能的冷却装置包括对热轧生产线上的钢板进行冷却的多个第一喷嘴以及在冷却的同时对钢板的板形进行调整的多个矫直压辊,各矫直压辊分别设置于钢板的上方和下方,位于钢板上方的各矫直压辊的底部辊壁分别与钢板的顶面相贴合,位于钢板下方的各矫直压辊的顶部辊壁分别与钢板的底面相贴合,各第一喷嘴分别设置于各矫直压辊的两侧,且位于钢板上方和下方的各第一喷嘴的喷射方向分别朝向钢板的顶面和底面。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钢板冷却后无法有效、及时对板形进行调控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带板形调控功能的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轧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板形调控功能的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中厚板轧后冷却设备是热轧生产线上的主要设备之一。现有中厚板生产线中一般沿前后顺序布置预矫直机和热矫直机等板形调整装置,在板形调控过程中,钢板先进入预矫直机,再经过冷却装置后进入热矫直机进行矫直操作,由于冷却装置与矫直设备单独设置,钢板在经过冷却装置后由于温差等因素易导致钢板产生各种变形,无法对板形进行有效、及时的调控;另外,由于生产线长度过长,也会导致无法对板形进行及时调控,使生产过程中得存在投资大、工艺繁琐、钢板质量不佳缺点。
针对相关技术中钢板冷却后无法有效、及时对板形进行调控的问题,目前尚未给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由此,本发明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带板形调控功能的冷却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板形调控功能的冷却装置,在对中厚板进行冷却的同时,可对板形在冷却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形进行矫正,能够保证钢板在冷却后具有良好的板形,提高钢板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板形调控功能的冷却装置,无需单独设置冷却装置和矫直机,节约空间、简化生产流程,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板形调控功能的冷却装置,所述带板形调控功能的冷却装置包括对热轧生产线上的钢板进行冷却的多个第一喷嘴以及在冷却的同时对所述钢板的板形进行调整的多个矫直压辊,各所述矫直压辊分别设置于所述钢板的上方和下方,位于所述钢板上方的各所述矫直压辊的底部辊壁分别与所述钢板的顶面相贴合,位于所述钢板下方的各所述矫直压辊的顶部辊壁分别与所述钢板的底面相贴合,各所述第一喷嘴分别设置于各所述矫直压辊的两侧,且位于所述钢板上方和下方的各所述第一喷嘴的喷射方向分别朝向所述钢板的顶面和底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位于所述钢板上方的各所述矫直压辊与位于所述钢板下方的各所述矫直压辊在竖向上相错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位于所述钢板同侧的相邻两所述矫直压辊之间的距离为所述矫直压辊直径的1至4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矫直压辊的轴向与所述钢板的输送方向相垂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矫直压辊的数量为奇数,且位于所述钢板上方的所述矫直压辊的数量比位于所述钢板下方的所述矫直压辊的数量多一个或者少一个。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矫直压辊的数量为3至27个。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喷嘴的进液口与第一供介质管路连接,所述第一供介质管路上设置有控制流量的第一阀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沿所述钢板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输送冷却区和板形调控冷却区,各所述第一喷嘴和各所述矫直压辊均位于所述板形调控冷却区内;
所述输送冷却区内设置有多个输送辊和多个第二喷嘴,各所述输送辊间隔设置于所述钢板的下方,且各所述输送辊的顶部辊壁分别与所述钢板的底面相贴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位于所述钢板下方的各所述第二喷嘴分别设置于相邻两所述输送辊之间,且位于所述钢板下方的各所述第二喷嘴的喷射方向分别朝向所述钢板的底面;位于所述钢板上方的各所述第二喷嘴与位于所述钢板下方的各所述第二喷嘴在竖向上相对设置,且位于所述钢板上方的各所述第二喷嘴的喷射方向分别朝向所述钢板的顶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喷嘴的进液口与第二供介质管路连接,所述第二供介质管路上设置有控制流量的第二阀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带板形调控功能的冷却装置还包括钢板输入设备和钢板输出设备,所述钢板输入设备位于所述输送冷却区的上游,所述钢板输出设备位于所述板形调控冷却区的下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钢板输入设备包括至少一对第一夹送辊,每对中的两所述第一夹送辊竖向相对设置于所述钢板的上方和下方,位于所述钢板上方的所述第一夹送辊的底部辊壁与所述钢板的顶面相贴合,位于所述钢板下方的所述第一夹送辊的顶部辊壁与所述钢板的底面相贴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夹送辊的数量为1至3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钢板输出设备包括至少一对第二夹送辊,每对中的两所述第二夹送辊竖向相对设置于所述钢板的上方和下方,位于所述钢板上方的所述第二夹送辊的底部辊壁与所述钢板的顶面相贴合,位于所述钢板下方的所述第二夹送辊的顶部辊壁与所述钢板的底面相贴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夹送辊的数量为1至3对。
由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带板形调控功能的冷却装置的特点及优点是:在钢板的上方设置有辊壁与钢板的顶面相贴合的多个矫直压辊,在钢板的下方设置有辊壁与钢板的底面相贴合的多个矫直压辊,并且在各矫直压辊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喷嘴,通过各第一喷嘴分别向钢板的底面和顶面上喷射降温介质,对热轧生产线上的钢板进行冷却降温,同时在冷却过程中始终通过各矫直压辊相配合对钢板的板形进行调控,有效的对板形在冷却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形进行矫正,保证钢板在冷却后具有良好的板形,提高钢板质量,本实用新型中由于将冷却组件与板形调控组件集成设置,无需单独设置冷却装置和矫直机,节约空间、简化生产流程,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带板形调控功能的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标号为:
1、钢板输入设备; 101、第一夹送辊;
2、输送冷却区; 201、输送辊;
202、第二喷嘴; 203、第二供介质管路;
3、板形调控冷却区; 301、矫直压辊;
302、第一喷嘴; 303、第一供介质管路;
4、钢板输出设备; 401、第二夹送辊;
5、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板形调控功能的冷却装置,该带板形调控功能的冷却装置包括多个第一喷嘴302和多个矫直压辊301,第一喷嘴302用于对热轧生产线上的钢板5的进行喷淋冷却,矫直压辊301用于在第一喷嘴302对钢板5进行冷却的同时对钢板5的板形进行调整,各矫直压辊301分别设置于钢板5的上方和下方,位于钢板5上方的各矫直压辊301的底部辊壁分别与钢板5的顶面相贴合,位于钢板5下方的各矫直压辊301的顶部辊壁分别与钢板5的底面相贴合,各第一喷嘴302分别设置于各矫直压辊301的两侧,且位于钢板5上方的各第一喷嘴302的喷射方向朝向钢板5的顶面,位于钢板5下方的各第一喷嘴302的喷射方向朝向钢板5的底面。
本实用新型在钢板5的上方设置有底部辊壁与钢板5的顶面相贴合的多个矫直压辊301,在钢板5的下方设置有顶部辊壁与钢板5的底面相贴合的多个矫直压辊301,并且在各矫直压辊30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喷嘴302,通过各第一喷嘴302分别向钢板5的底面和顶面上喷射降温介质,对热轧生产线上的钢板5进行冷却降温,同时在冷却过程中始终通过各矫直压辊301相配合对钢板5的板形进行调控,有效的对板形在冷却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形进行矫正,保证钢板5在冷却后具有良好的板形,提高钢板质量,本实用新型中由于将冷却组件(即:各第一喷嘴302)与板形调控组件(即:各矫直压辊301)集成设置,无需单独设置冷却装置和矫直机,节约空间、简化生产流程,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位于钢板5上方的各矫直压辊301与位于钢板5下方的各矫直压辊301在竖向上相错开,各矫直压辊301的辊壁与钢板5的板面之间无间隙,通过各矫直压辊301相配合对钢板5的变形位置进行调整。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位于所述钢板5同侧的各矫直压辊301之间的距离相同(即:各矫直压辊301为均匀排布),且位于钢板5同侧的相邻两矫直压辊301之间的距离为矫直压辊301直径的1至4倍。
进一步的,矫直压辊301的轴向与钢板5的输送方向相垂直,从而在钢板5输送的过程中矫直压辊301可压入到钢板5的板面上,达到对钢板5的板形进行调控的目的。
在本实施例中,矫直压辊301的数量为奇数,且位于钢板5上方的矫直压辊301的数量比位于钢板5下方的矫直压辊301的数量多一个或者少一个(即:位于钢板5上方的矫直压辊301的数量与位于钢板5下方的矫直压辊301的数量相差一个),在对钢板5的板形进行调控的同时,能够对钢板5起到一定支撑作用。在实际工况中,设置位于钢板5上方的矫直压辊301的数量比位于钢板5下方的矫直压辊301的数量少一个。
进一步的,矫直压辊301的数量优选为3至27个。其中,最优选择的数量为9个。
进一步的,矫直压辊301包括但不限于平辊或者开槽花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喷嘴302的进液口与第一供介质管路303连接,第一供介质管路303上设置有控制流量的第一阀组,各第一供介质管路303与高压分流介质管路连接,从而通过高压分流介质管路向各第一供介质管路303中供应喷淋冷却介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沿钢板5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输送冷却区2和板形调控冷却区3,各第一喷嘴302和各矫直压辊301均位于板形调控冷却区3内;输送冷却区2内设置有多个输送辊201和多个第二喷嘴202,各输送辊201间隔设置于钢板5的下方,且各输送辊201的顶部辊壁分别与钢板5的底面相贴合,通过输送冷却区2内的各输送辊201对钢板5进行输送的同时,通过和第二喷嘴202向钢板5的板面喷射喷淋冷却介质,对钢板5达到预先冷却的目的。
具体的,如图1所示,位于钢板5下方的各第二喷嘴202分别设置于相邻两输送辊201之间,且位于钢板5下方的各第二喷嘴202的喷射方向分别朝向钢板5的底面;位于钢板5上方的各第二喷嘴202与位于钢板5下方的各第二喷嘴202在竖向上相对设置,且位于钢板5上方的各第二喷嘴202的喷射方向分别朝向钢板5的顶面。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第二喷嘴202的进液口与第二供介质管路203连接,第二供介质管路203上设置有控制流量的第二阀组,各第二供介质管路203与高压分流介质管路连接,从而通过高压分流介质管路向各第二供介质管路203中供应喷淋冷却介质。
进一步,喷淋冷却介质可为但不限于水,也可为其他溶剂(如:防锈液)与水的混合液。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带板形调控功能的冷却装置还包括钢板输入设备1和钢板输出设备4,钢板输入设备1位于输送冷却区2的上游,钢板输出设备4位于板形调控冷却区3的下游,通过钢板输入设备1和钢板输出设备4分别对钢板5进行输入和输出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钢板输入设备1包括至少一对第一夹送辊101,每对中的两第一夹送辊101竖向相对设置于钢板5的上方和下方,位于钢板5上方的第一夹送辊101的底部辊壁与钢板5的顶面相贴合,位于钢板5下方的第一夹送辊101的顶部辊壁与钢板5的底面相贴合。
进一步的,第一夹送辊101的数量可为但不限于1至3对。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钢板输出设备4包括至少一对第二夹送辊401,每对中的两第二夹送辊401竖向相对设置于钢板5的上方和下方,位于钢板5上方的第二夹送辊401的底部辊壁与钢板5的顶面相贴合,位于钢板5下方的第二夹送辊401的顶部辊壁与钢板5的底面相贴合。
进一步的,第二夹送辊401的数量可为但不限于1至3对。
进一步的,矫直压辊301的直径可与第一夹送辊101的直径和第一夹送辊101的直径相同,也可不同。其中,矫直压辊301的直径优选260mm。
本实用新型进行的工作过程为:钢板5由第一夹送辊101输送至输送冷却区2内,钢板5在通过输送冷却区2的过程中,输送冷却区2内通过高压分流介质管路和各第二供介质管路203提供喷淋冷却介质,并通过第二阀组对喷淋冷却介质的流量进行控制后,通过各第二喷嘴202分别向钢板5的顶面和底面喷射喷淋冷却介质,开始对钢板5进行冷却降温;在钢板5经过输送冷却区2后进入至板形调控冷却区3,由于在对钢板5进行冷却的过程中钢板会产生变形,经钢板5的材料工艺信息预先设定各矫直压辊301的压下量,钢板5逐次穿过各矫直压辊301,各矫直压辊301在竖向相错开排列形成的各支点相配合对钢板5冷却过程中产生的变形进行矫正,同时在板形调控冷却区3内通过高压分流介质管路和各第一供介质管路303提供喷淋冷却介质,并通过第一阀组对喷淋冷却介质的流量进行控制后,通过各第一喷嘴302分别向钢板5的顶面和底面喷射喷淋冷却介质,对钢板5的板形进行调控的同时进行冷却降温。
另外,各矫直压辊301的设置可能给对喷出的喷射喷淋冷却介起到隔挡的作用,防止喷射喷淋冷却介质向钢板5的下游回流,造成对未冷却钢板5的表面温度过低,避免对钢板5的板形调控造成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带板形调控功能的冷却装置的特点及优点是:
一、该带板形调控功能的冷却装置对钢板5进行冷却降温的同时对钢板5的板形进行矫正,保证钢板5在冷却后具有良好的板形,提高钢板质量。
二、该带板形调控功能的冷却装置中,由于将冷却组件与板形调控组件集成设置,无需单独设置冷却装置和矫直机,节约空间、简化生产流程,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三、该带板形调控功能的冷却装置能够及时矫正钢板5变形,在冷却后能够获得良好的板形,生产线下游可不再设置矫直机,节约了空降,同时本装置能够适当延长冷却装置的长度,可使钢板5获得更好的冷却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15)

1.一种带板形调控功能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板形调控功能的冷却装置包括对热轧生产线上的钢板进行冷却的多个第一喷嘴以及在冷却的同时对所述钢板的板形进行调整的多个矫直压辊,各所述矫直压辊分别设置于所述钢板的上方和下方,位于所述钢板上方的各所述矫直压辊的底部辊壁分别与所述钢板的顶面相贴合,位于所述钢板下方的各所述矫直压辊的顶部辊壁分别与所述钢板的底面相贴合,各所述第一喷嘴分别设置于各所述矫直压辊的两侧,且位于所述钢板上方和下方的各所述第一喷嘴的喷射方向分别朝向所述钢板的顶面和底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板形调控功能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钢板上方的各所述矫直压辊与位于所述钢板下方的各所述矫直压辊在竖向上相错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板形调控功能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钢板同侧的相邻两所述矫直压辊之间的距离为所述矫直压辊直径的1至4倍。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板形调控功能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矫直压辊的轴向与所述钢板的输送方向相垂直。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带板形调控功能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矫直压辊的数量为奇数,且位于所述钢板上方的所述矫直压辊的数量比位于所述钢板下方的所述矫直压辊的数量多一个或者少一个。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板形调控功能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矫直压辊的数量为3至27个。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板形调控功能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嘴的进液口与第一供介质管路连接,所述第一供介质管路上设置有控制流量的第一阀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板形调控功能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钢板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输送冷却区和板形调控冷却区,各所述第一喷嘴和各所述矫直压辊均位于所述板形调控冷却区内;
所述输送冷却区内设置有多个输送辊和多个第二喷嘴,各所述输送辊间隔设置于所述钢板的下方,且各所述输送辊的顶部辊壁分别与所述钢板的底面相贴合。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板形调控功能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钢板下方的各所述第二喷嘴分别设置于相邻两所述输送辊之间,且位于所述钢板下方的各所述第二喷嘴的喷射方向分别朝向所述钢板的底面;位于所述钢板上方的各所述第二喷嘴与位于所述钢板下方的各所述第二喷嘴在竖向上相对设置,且位于所述钢板上方的各所述第二喷嘴的喷射方向分别朝向所述钢板的顶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带板形调控功能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喷嘴的进液口与第二供介质管路连接,所述第二供介质管路上设置有控制流量的第二阀组。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板形调控功能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板形调控功能的冷却装置还包括钢板输入设备和钢板输出设备,所述钢板输入设备位于所述输送冷却区的上游,所述钢板输出设备位于所述板形调控冷却区的下游。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带板形调控功能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输入设备包括至少一对第一夹送辊,每对中的两所述第一夹送辊竖向相对设置于所述钢板的上方和下方,位于所述钢板上方的所述第一夹送辊的底部辊壁与所述钢板的顶面相贴合,位于所述钢板下方的所述第一夹送辊的顶部辊壁与所述钢板的底面相贴合。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带板形调控功能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送辊的数量为1至3对。
14.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带板形调控功能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输出设备包括至少一对第二夹送辊,每对中的两所述第二夹送辊竖向相对设置于所述钢板的上方和下方,位于所述钢板上方的所述第二夹送辊的底部辊壁与所述钢板的顶面相贴合,位于所述钢板下方的所述第二夹送辊的顶部辊壁与所述钢板的底面相贴合。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带板形调控功能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送辊的数量为1至3对。
CN202220504855.8U 2022-03-08 2022-03-08 带板形调控功能的冷却装置 Active CN2169377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04855.8U CN216937726U (zh) 2022-03-08 2022-03-08 带板形调控功能的冷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04855.8U CN216937726U (zh) 2022-03-08 2022-03-08 带板形调控功能的冷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37726U true CN216937726U (zh) 2022-07-12

Family

ID=822951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504855.8U Active CN216937726U (zh) 2022-03-08 2022-03-08 带板形调控功能的冷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377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90437B (zh) 一种用于热轧带钢生产线的轧后冷却系统
CN202224453U (zh) 热轧带钢生产线用轧后超快速冷却系统的成套装置
TWI553124B (zh) Hot - rolled steel strip cooling method and cooling device
KR20080034966A (ko) 강판의 열간압연 설비 및 열간압연 방법
CN102228910A (zh) 一种用于热轧带钢生产线的轧后超快速冷却系统
JP3287245B2 (ja) 高温鋼板の冷却装置および方法
JP3407589B2 (ja) 鋼材の冷却方法
CN216937726U (zh) 带板形调控功能的冷却装置
CN115156314A (zh) 厚钢板的冷却装置及冷却方法以及厚钢板的制造设备及制造方法
CN111394567A (zh) 一种用于带材连续退火的空气水雾冷却系统及控制方法
US10493498B2 (en) Method for arranging jet cleaning nozzles
CN201394585Y (zh) 一种用于热轧带钢生产线的冷却设备
JP4337157B2 (ja) 鋼板の冷却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CN106513448A (zh) 带钢精轧除鳞方法
TW201815489A (zh) 熱延鋼板之冷卻方法及冷卻裝置
CN103813866B (zh) 用于去除金属制品的氧化皮的设备及方法
JP3747546B2 (ja) 高温鋼板の冷却方法および装置
JPS5916617A (ja) 厚鋼板のオンライン冷却装置
JP2002011515A (ja) 鋼板の製造ライン及び鋼板の製造方法
JP3235784B2 (ja) 鋼板の製造ライン及び鋼板の製造方法
JP3284911B2 (ja) 高温鋼板の冷却装置
WO2014114091A1 (zh) 异形钢材防止冷却弯曲装置及工艺方法
JP3345774B2 (ja) 高温鋼板の冷却方法および装置
RU2344893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хлаждения горячекатаного листа и полосы
JP2012218052A (ja) 熱鋼板の下面冷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