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16006U - 一种用于连接模底框和砂箱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连接模底框和砂箱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16006U
CN211516006U CN202020060059.0U CN202020060059U CN211516006U CN 211516006 U CN211516006 U CN 211516006U CN 202020060059 U CN202020060059 U CN 202020060059U CN 211516006 U CN211516006 U CN 2115160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fixing
plate
bottom frame
mold botto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6005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书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bao Botou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ibao Botou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bao Botou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bao Botou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6005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160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160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1600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连接模底框和砂箱的装置,属于造型线技术领域,上模底框和下模底框,下模底框的顶部的顶板上设置第一固定座和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的顶部设置固定柱,相应的在上模底框的底部设置第二固定座和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第二固定座分别设置有和固定柱相互匹配的第三通孔以及第二通孔,将固定柱通过和第二通孔以及第三通孔相互配合,能够使得上模底框和下模底框准确的结合,进而能够使得造型线的模底框和砂箱准确对接,显著的提高产品的质量,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第三通孔内设置凸块,相应的在固定柱的两侧设置切面,能够增加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柱和第三通孔相互结合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连接模底框和砂箱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铸造造型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连接模底框和砂箱的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铸造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快,大型的铸造企业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大都引进造型线,造型线是批量生产铸造企业进行机械化改造较理想的选择设备,造造型线的工作运行过程中,模底框和砂箱往复的相互结合以及相互脱离,经常出现模底框和砂箱相互对接不够准确的现象,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往往需要停机进行调整,严重的影响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连接模底框和砂箱的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连接模底框和砂箱的装置,包括上模底框和下模底框,所述下模底框包括侧板、顶板和隔板,所述隔板包括横向板和纵向板,所述横向板和纵向板均设置于侧板的内侧,横向板和纵向板相互垂直设置,所述上模底框设置于下模底框的上方,上模底框的底部设置有和下模底框的顶板相互匹配的底板,顶板的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固定座,底板的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和所述第一固定座相互匹配的第二固定座,第一固定座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轴线竖直设置,第一固定座的顶部设置有和第一固定座相互匹配的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柱,第一固定板设置有和第一通孔相互匹配的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和第一通孔内穿设有紧固螺栓,所述第二固定座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轴线竖直设置,第二固定座的底部设置有和第二固定座相互匹配的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设置有和第二通孔相互匹配的第三通孔,固定柱可活动贯穿第二通孔以及第三通孔。
为了增加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固定座和侧板之间相互连接的稳定性,所述第一固定座和下模底框的侧板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一侧和第一固定座的底部相互连接另一侧和下模底框的侧板的外侧相互连接。
为了便于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板以及第二固定座相互配合,所述固定柱的顶部的直径小于固定柱的底部的直径,固定柱的底部和第三通孔相互匹配。
为了增加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柱和第三通孔相互结合的强度,所述第三通孔的两侧的内壁各相对设置有凸块,固定柱的两侧相对所述凸块的位置均设置有和凸块相互匹配的切面,所述切面所在的平面和固定柱的轴线相互平行设置。
为了增加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相互结合的稳定性,防止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发生水平方向的错位,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底部设置有凸环,所述凸环和第三通孔同轴设置,第一固定板的顶部设置有和凸环相互匹配的凹槽,所述凹槽和固定柱同轴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连接模底框和砂箱的装置,通过设置上模底框和下模底框,且在下模底框的顶部的顶板上设置第一固定座,在第一固定座的顶部设置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的顶部设置固定柱,相应的在上模底框的底部的底板的底部设置和第一固定座相互匹配的第二固定座,第二固定座的底部设置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第二固定座分别设置有和固定柱相互匹配的第三通孔以及第二通孔,将固定柱通过和第二通孔以及第三通孔相互配合,能够使得上模底框和下模底框准确的结合,进而能够使得造型线的模底框和砂箱准确对接,显著的提高产品的质量,有效的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在第三通孔内设置凸块,相应的在固定柱的两侧设置切面,能够增加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柱和第三通孔相互结合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固定板和第二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固定板和第一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1、上模底框;2、下模底框;3、侧板;4、顶板;5、隔板;6、横向板;7、纵向板;8、底板;9、第一固定座;10、第二固定座;11、第一通孔;12、第一固定板;13、固定柱;14、第四通孔;15、紧固螺栓;16、第二通孔;17、第二固定板;18、第三通孔;19、加强筋;20、凸块;21、切面;22、凸环;23、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加明白,结合以下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连接模底框和砂箱的装置,包括上模底框1和下模底框2,所述下模底框2包括侧板3、顶板4和隔板5,所述隔板5包括横向板6和纵向板7,所述横向板6和纵向板7均设置于侧板3的内侧,横向板6和纵向板7相互垂直设置,所述上模底框1设置于下模底框2的上方,上模底框1的底部设置有和下模底框2的顶板4相互匹配的底板8,顶板4的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固定座9,底板8的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和所述第一固定座9相互匹配的第二固定座10,第一固定座9设置有第一通孔11,所述第一通孔11的轴线竖直设置,第一固定座9的顶部设置有和第一固定座9相互匹配的第一固定板12,所述第一固定板12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柱13,第一固定板12设置有和第一通孔11相互匹配的第四通孔14,所述第四通孔14和第一通孔11内穿设有紧固螺栓15,所述第二固定座10设置有第二通孔16,所述第二通孔16的轴线竖直设置,第二固定座10的底部设置有和第二固定座10相互匹配的第二固定板17,所述第二固定板17设置有和第二通孔16相互匹配的第三通孔18,固定柱13可活动贯穿第二通孔16以及第三通孔18,上模底框1设置在下模底框2的上方,在下模底框2的顶部设置顶板4,顶板4的顶部的侧面设置第一固定座9,第一固定座9靠近下模底框2的一侧和顶板4的侧壁相互连接,第一固定座9的顶部设置第一固定板12,第一固定板12的顶部设置固定柱13,固定柱13的轴线竖直设置,相应的在上模底框1的底部设置底板8,底板8和下模底框2的顶部相互匹配,底板8的底部的侧面设置和第一固定座9相互匹配的第二固定座10,第二固定座10的底部设置第二固定板17,第二固定板17设置第三通孔18,相应的在第二固定座10上设置第二通孔16,第二通孔16以及第三通孔18均和固定柱13相互匹配,上模底框1和下模底框2相互靠近结合时,固定柱13插入第二通孔16以及第三通孔18内,能够准确的结合,进而能够使得造型线的模底框和砂箱准确的结合,有效的提高产品的质量。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座9和下模底框2的侧板3之间设置有加强筋19,所述加强筋19的一侧和第一固定座9的底部相互连接另一侧和下模底框2的侧板3的外侧相互连接,加强筋19能够显著的增加第一固定座9和模底框之间仙湖连接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固定柱13的顶部的直径小于固定柱13的底部的直径,固定柱13的底部和第三通孔18相互匹配,能够使得固定柱13更加方便的穿入第三通孔18以及第二通孔16。
优选的,所述第三通孔18的两侧的内壁各相对设置有凸块20,固定柱13的两侧相对所述凸块20的位置均设置有和凸块20相互匹配的切面21,所述切面21所在的平面和固定柱13的轴线相互平行设置,当固定柱13穿入第三通孔18以及第二通孔16后,凸块20和固定柱13的外表面的切面21进行结合,能够显著的增加固定柱13和第三通孔18以及第二通孔16相互结合的强度。
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板17的底部设置有凸环22,所述凸环22和第三通孔18同轴设置,第一固定板12的顶部设置有和凸环22相互匹配的凹槽23,所述凹槽23和固定柱13同轴设置,通过凸环22和凹槽23的相互配合,当固定柱13插入第三通孔18以及第二通孔16后,能够进一步的增加第一固定板12和第二固定板17相互结合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一种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下模底框2包括侧板3、顶板4和隔板5,隔板5包括横向板6和纵向板7,横向板6和纵向板7均设置于侧板3的内侧,横向板6和纵向板7相互垂直设置,上模底框1设置于下模底框2的上方,上模底框1的底部设置有和下模底框2的顶板4相互匹配的底板8,顶板4的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固定座9,底板8的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和第一固定座9相互匹配的第二固定座10,第一固定座9设置有第一通孔11,第一通孔11的轴线竖直设置,第一固定座9的顶部设置有和第一固定座9相互匹配的第一固定板12,第一固定板12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柱13,第一固定板12设置有和第一通孔11相互匹配的第四通孔14,第四通孔14和第一通孔11内穿设有紧固螺栓15,第二固定座10设置有第二通孔16,第二通孔16的轴线竖直设置,第二固定座10的底部设置有和第二固定座10相互匹配的第二固定板17,第二固定板17设置有和第二通孔16相互匹配的第三通孔18,固定柱13可活动贯穿第二通孔16以及第三通孔18,上模底框1设置在下模底框2的上方,在下模底框2的顶部设置顶板4,顶板4的顶部的侧面设置第一固定座9,第一固定座9靠近下模底框2的一侧和顶板4的侧壁相互连接,第一固定座9的顶部设置第一固定板12,第一固定板12的顶部设置固定柱13,固定柱13的轴线竖直设置,相应的在上模底框1的底部设置底板8,底板8和下模底框2的顶部相互匹配,底板8的底部的侧面设置和第一固定座9相互匹配的第二固定座10,第二固定座10的底部设置第二固定板17,第二固定板17设置第三通孔18,相应的在第二固定座10上设置第二通孔16,第二通孔16以及第三通孔18均和固定柱13相互匹配,上模底框1和下模底框2相互靠近结合时,固定柱13插入第二通孔16以及第三通孔18内,能够准确的结合,进而能够使得造型线的模底框和砂箱准确的结合,有效的提高产品的质量。
本实施例中,当造型线工作运行时,上模底框1和下模底框2相互靠近时,下模底框2包括侧板3、顶板4和隔板5,隔板5设置在侧板3围合的空间内,且隔板5竖直设置,顶板4设置在侧板3的顶部,在顶板4的顶部的侧面设置第一固定座9,第一固定座9上顶部设置第一固定板12,第一固定板12的顶部设置固定柱13,相应的上模底框1的底部设置底板8,在底板8的底部设置和第一固定座9相互匹配的第二固定座10,第二固定座10的底部设置第二固定板17,第二固定座10和第二固定板17分别设置有第二通孔16和第三通孔18,且第二通孔16和第三通孔18均和固定柱13相互匹配,上模底框1和下模底框2相互靠近时,由于固定柱13的顶部的直径小于固定柱13的底部的直径,固定柱13能够顺畅的穿入第三通孔18以及第二通孔16内,进而能够使得上模底框1和下模底框2准确的结合,在第三通孔18的凸块20和固定柱13的切面21的相互配合下,固定柱13和第二固定板17以及第二固定座10稳定的结合,同时在凸环22和凹槽23的相互咬合下,进一步的提高上模底框1和下模底框2之间相互结合的强度,有效的防止上模底框1和下模底框2水平错位位移。
在该文中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该文中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用于连接模底框和砂箱的装置,包括上模底框(1)和下模底框(2),所述下模底框(2)包括侧板(3)、顶板(4)和隔板(5),所述隔板(5)包括横向板(6)和纵向板(7),所述横向板(6)和纵向板(7)均设置于侧板(3)的内侧,横向板(6)和纵向板(7)相互垂直设置,所述上模底框(1)设置于下模底框(2)的上方,其特征在于,上模底框(1)的底部设置有和下模底框(2)的顶板(4)相互匹配的底板(8),顶板(4)的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固定座(9),底板(8)的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和所述第一固定座(9)相互匹配的第二固定座(10),第一固定座(9)设置有第一通孔(11),所述第一通孔(11)的轴线竖直设置,第一固定座(9)的顶部设置有和第一固定座(9)相互匹配的第一固定板(12),所述第一固定板(12)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柱(13),第一固定板(12)设置有和第一通孔(11)相互匹配的第四通孔(14),所述第四通孔(14)和第一通孔(11)内穿设有紧固螺栓(15),所述第二固定座(10)设置有第二通孔(16),所述第二通孔(16)的轴线竖直设置,第二固定座(10)的底部设置有和第二固定座(10)相互匹配的第二固定板(17),所述第二固定板(17)设置有和第二通孔(16)相互匹配的第三通孔(18),固定柱(13)可活动贯穿第二通孔(16)以及第三通孔(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连接模底框和砂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座(9)和下模底框(2)的侧板(3)之间设置有加强筋(19),所述加强筋(19)的一侧和第一固定座(9)的底部相互连接另一侧和下模底框(2)的侧板(3)的外侧相互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连接模底框和砂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13)的顶部的直径小于固定柱(13)的底部的直径,固定柱(13)的底部和第三通孔(18)相互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连接模底框和砂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通孔(18)的两侧的内壁各相对设置有凸块(20),固定柱(13)的两侧相对所述凸块(20)的位置均设置有和凸块(20)相互匹配的切面(21),所述切面(21)所在的平面和固定柱(13)的轴线相互平行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连接模底框和砂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板(17)的底部设置有凸环(22),所述凸环(22)和第三通孔(18)同轴设置,第一固定板(12)的顶部设置有和凸环(22)相互匹配的凹槽(23),所述凹槽(23)和固定柱(13)同轴设置。
CN202020060059.0U 2020-01-13 2020-01-13 一种用于连接模底框和砂箱的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5160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60059.0U CN211516006U (zh) 2020-01-13 2020-01-13 一种用于连接模底框和砂箱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60059.0U CN211516006U (zh) 2020-01-13 2020-01-13 一种用于连接模底框和砂箱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16006U true CN211516006U (zh) 2020-09-18

Family

ID=724688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60059.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516006U (zh) 2020-01-13 2020-01-13 一种用于连接模底框和砂箱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160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516006U (zh) 一种用于连接模底框和砂箱的装置
CN204225269U (zh) 一种梁柱钢模壳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
CN211590609U (zh) 可扩展型叠合梁模具
CN210850741U (zh) 一种预制飘窗生产模具
CN203542438U (zh) 一种车架胎具组对工装
CN218462489U (zh) 一种预制梁模具
CN211515991U (zh) 一种应用于造型线的双工位转台
CN115106668A (zh) 一种施工升降机吊笼结构成型工艺
CN104960733B (zh) 组合式托盘
CN209139731U (zh) 一种异形齿履带板的锻造模具
CN202318545U (zh) 一种卧式多功能隔墙板模具
CN214684149U (zh) 一种复杂分体式精密模具
CN216780282U (zh) 一种差压模具水冷系统快速连接装置
CN206104801U (zh) 一种可拆卸式链条装配模具
CN211866549U (zh) 一种造型线台车限位装置
CN220638725U (zh) 一种高强度的模架
CN211990586U (zh) 一种带有定位保险装置的模具
CN205437063U (zh) 一种双用造型机
CN216151640U (zh) 用于挖掘机侧门线下部装的工装
CN209832676U (zh) 异型材拉挤预成型板调节工装
CN220179611U (zh) 一种通用pc墙板构件模具
CN215147488U (zh) 一种多功能pc模台
CN217862496U (zh) 一种用于快速配模模架结构
CN213730233U (zh) 一种猪栏门锁立柱的焊接快速定位工装
CN109454481B (zh) 一种具有外壁隔热结构的吹瓶模具专用加工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918

Termination date: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