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15991U - 一种应用于造型线的双工位转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造型线的双工位转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15991U
CN211515991U CN202020065632.7U CN202020065632U CN211515991U CN 211515991 U CN211515991 U CN 211515991U CN 202020065632 U CN202020065632 U CN 202020065632U CN 211515991 U CN211515991 U CN 2115159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frame body
supporting frame
utility
mod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6563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书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bao Botou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ibao Botou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bao Botou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bao Botou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6563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159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159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1599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应用于造型线的双工位转台,属于铸造造型线技术领域,包括固定基座和支撑框体,支撑框体和固定基座的顶部的端面相互连接,固定基座包括底板和侧板,侧板的内侧设置第一固定部,支撑框体的内侧设置第二固定部,并且通过紧固螺栓相互连接,增加了支撑框体和固定基座的相互连接的稳定性,在双转台工作运行时,上型板和本实用新型往复结合以及脱离时,能够增加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通过在支撑框体的外侧设置第一固定耳,第一固定耳的顶部和支撑框体的顶部相互齐平,且第一固定耳设置第四通孔,第四通孔的轴线竖直设置,便于型板和本实用新型进行结合,在第四通孔的作用下,增加了上型板和本实用新型相互结合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于造型线的双工位转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铸造造型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造型线的双工位转台。
背景技术
造型线是批量生产铸造企业进行机械化改造较理想的选择设备,随着铸造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铸造企业引进铸造造型线,造型线具有投资少、见效快、降低劳动强度以及提高铸件质量等众多优点,其可通过辊道和各种造型辅机比如推箱机、捅箱机、分箱机、砂箱转向以及翻箱机等进行联接,现阶段的造型线中应用的模底框只能适用单转台,影响产品生产效率的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造型线的双工位转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造型线的双工位转台,包括模底框本体,所述模底框本体包括固定基座和支撑框体,所述支撑框体设置于所述固定基座的顶部,固定基座包括底板和侧板,所述底板水平设置,所述侧板均竖直设置于底板的顶部,且侧板和底板相互垂直设置,支撑框体设置于侧板的顶部的端面,支撑框体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凹槽,相对设置的两侧板的顶部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固定部,支撑框体的内侧设置有和所述第一固定部相互匹配的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的顶部和所述第一凹槽的顶部相互齐平,第一固定部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轴线竖直设置,所述第二固定部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轴线和第一通孔的轴线相互重合设置,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内部穿设有紧固螺栓,第一通孔的内壁和第二通孔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紧固螺栓的外侧设置有和第一通孔的内螺纹以及第二通孔的内螺纹相互匹配的外螺纹,紧固螺栓通过外螺纹和第一通孔的内螺纹以及第二通孔的内螺纹的相互配合以贯穿第一通孔以及第二通孔,紧固螺栓的顶部的高度不高于支撑框体的顶部的高度,支撑框体的顶部相对靠近第一凹槽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部连续且均匀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的底部和支撑框体的底部相互齐平,第三通孔的顶部和第二凹槽的底部相互齐平。
为了便于区分上下型板,在双转台运行时,便于本实用新型进行区分,所述支撑框体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固定耳,所述第一固定耳的顶部的高度和支撑框体的顶部的高度相同。
为了便于本实用新型同上型板的相互结合,所述第一固定耳设置有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的轴线竖直设置。
为了增加本实用新型的侧板的结构强度,所述侧板的内侧壁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竖直设置,加强筋的顶部和支撑框体的底部相互齐平,侧板的内侧壁的底部相对加强筋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凸条,所述第一凸条凸出侧板的高度和加强筋凸出侧板的高度相同。
为了增加本实用新型的第四通孔的耐磨性,增加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运行额顺畅性,所述第四通孔的内壁设置有耐磨套管,所述耐磨套管的厚度不小于5毫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应用于造型线的双工位转台,通过设置固定基座和支撑框体,且支撑框体设置在固定基座的顶部,支撑框体和固定基座的顶部的端面相互连接,固定基座包括底板和侧板,侧板均竖直设置在底板的顶部,侧板的内侧顶部设置有第一固定部,相应的支撑框体的朝向内侧的端面设置有和第一固定部相互匹配的第二固定部,第一固定部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二固定部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穿设紧固螺栓,增加了支撑框体和固定基座的相互连接的稳定性,在双转台工作运行时,上型板和本实用新型往复结合以及脱离时,能够增加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通过在支撑框体的外侧设置第一固定耳,第一固定耳的顶部和支撑框体的顶部相互齐平,且第一固定耳设置第四通孔,第四通孔的轴线竖直设置,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辨识度,便于型板和本实用新型进行结合,在第四通孔的作用下,增加了上型板和本实用新型相互结合的稳定性,通过在第四通孔的内部设置耐磨套管,进一步的增加本实用新型的第四通孔的耐磨性,增加本实用新型运行的顺畅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所示M处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1、固定基座;2、支撑框体;3、底板;4、侧板;5、第一凹槽;6、第一固定部;7、第二固定部;8、第一通孔;9、第二通孔;10、紧固螺栓;11、第二凹槽;12、第三通孔;13、第一固定耳;14、第四通孔;15、加强筋;16、第一凸条;17、耐磨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加明白,结合以下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附图1-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应用于造型线的双工位转台,包括模底框本体,所述模底框本体包括固定基座1和支撑框体2,所述支撑框体2设置于所述固定基座1的顶部,固定基座1包括底板3和侧板4,所述底板3水平设置,所述侧板4均竖直设置于底板3的顶部,且侧板4和底板3相互垂直设置,支撑框体2设置于侧板4的顶部的端面,支撑框体2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凹槽5,相对设置的两侧板4的顶部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固定部6,支撑框体2的内侧设置有和所述第一固定部6相互匹配的第二固定部7,所述第二固定部7的顶部和所述第一凹槽5的顶部相互齐平,第一固定部6设置有第一通孔8,所述第一通孔8的轴线竖直设置,所述第二固定部7设置有第二通孔9,所述第二通孔9的轴线和第一通孔8的轴线相互重合设置,第一通孔8和第二通孔9的内部穿设有紧固螺栓10,第一通孔8的内壁和第二通孔9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紧固螺栓10的外侧设置有和第一通孔8的内螺纹以及第二通孔9的内螺纹相互匹配的外螺纹,紧固螺栓10通过外螺纹和第一通孔8的内螺纹以及第二通孔9的内螺纹的相互配合以贯穿第一通孔8以及第二通孔9,紧固螺栓10的顶部的高度不高于支撑框体2的顶部的高度,支撑框体2的顶部相对靠近第一凹槽5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凹槽11,所述第二凹槽11的底部连续且均匀设置有第三通孔12,所述第三通孔12的底部和支撑框体2的底部相互齐平,第三通孔12的顶部和第二凹槽11的底部相互齐平,通常的模底框只能适用于单转台的工作形式,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升,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基座1和支撑框体2,且固定基座1包括侧板4和底板3,底板3水平设置,侧板4均竖直设置在底板3的顶部,支撑框体2和侧板4的顶部的端面相互连接,且侧板4的顶部的内侧设置第一固定部6,支撑框体2的内侧设置和第一固定部6相互匹配的第二固定部7,第一固定部6上设置第一通孔8,第二固定部7上设置第二通孔9看,第一通孔8和第二通孔9的轴线均竖直设置且相互重合,并且在第一通孔8和第二通孔9的内部设置紧固螺栓10,如此增加了支撑框体2和固定基座1之间相互结合的强度,并且支撑框体2的内侧设置第一凹槽5,第二固定部7的顶部和第一凹槽5的底部相互齐平,同时支撑框体2的顶部设置第二凹槽11,在第二凹槽11的底部设置第三通孔12,第三通孔12的顶部和第二凹槽11的底部相互齐平,第三通孔12的底部和支撑框体2的底部相互齐平,使得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双转台的工作模式,在第一凹槽5以及第二凹槽11的作用下,能够使得本实用新型和型板便利的进行结合以及脱离,能够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
优选的,所述支撑框体2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固定耳13,所述第一固定耳13的顶部的高度和支撑框体2的顶部的高度相同,通过设置固定耳,能够方便的对上下型板进行区分,使得型板和模底框能够更加方便的进行结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耳13设置有第四通孔14,所述第四通孔14的轴线竖直设置,在第四通孔14的作用下和型板进行结合,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侧板4的内侧壁设置有加强筋15,所述加强筋15竖直设置,加强筋15的顶部和支撑框体2的底部相互齐平,侧板4的内侧壁的底部相对加强筋15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凸条16,所述第一凸条16凸出侧板4的高度和加强筋15凸出侧板4的高度相同,在加强筋15的作用下,显著的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侧板4的结构强度。
优选的,所述第四通孔14的内壁设置有耐磨套管17,所述耐磨套管17的厚度不小于5毫米,在耐磨套管17的作用下,能够增加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并且增加本实用新型运行的顺畅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一种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模底框本体包括固定基座1和支撑框体2,支撑框体2设置于固定基座1的顶部,固定基座1包括底板3和侧板4,底板3水平设置,侧板4均竖直设置于底板3的顶部,且侧板4和底板3相互垂直设置,支撑框体2设置于侧板4的顶部的端面,支撑框体2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凹槽5,相对设置的两侧板4的顶部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固定部6,支撑框体2的内侧设置有和第一固定部6相互匹配的第二固定部7,第二固定部7的顶部和第一凹槽5的顶部相互齐平,第一固定部6设置有第一通孔8,第一通孔8的轴线竖直设置,第二固定部7设置有第二通孔9,第二通孔9的轴线和第一通孔8的轴线相互重合设置,第一通孔8和第二通孔9的内部穿设有紧固螺栓10,第一通孔8的内壁和第二通孔9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紧固螺栓10的外侧设置有和第一通孔8的内螺纹以及第二通孔9的内螺纹相互匹配的外螺纹,紧固螺栓10通过外螺纹和第一通孔8的内螺纹以及第二通孔9的内螺纹的相互配合以贯穿第一通孔8以及第二通孔9,紧固螺栓10的顶部的高度不高于支撑框体2的顶部的高度,支撑框体2的顶部相对靠近第一凹槽5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凹槽11,第二凹槽11的底部连续且均匀设置有第三通孔12,第三通孔12的底部和支撑框体2的底部相互齐平,第三通孔12的顶部和第二凹槽11的底部相互齐平,通常的模底框只能适用于单转台的工作形式,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升,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基座1和支撑框体2,且固定基座1包括侧板4和底板3,底板3水平设置,侧板4均竖直设置在底板3的顶部,支撑框体2和侧板4的顶部的端面相互连接,且侧板4的顶部的内侧设置第一固定部6,支撑框体2的内侧设置和第一固定部6相互匹配的第二固定部7,第一固定部6上设置第一通孔8,第二固定部7上设置第二通孔9看,第一通孔8和第二通孔9的轴线均竖直设置且相互重合,并且在第一通孔8和第二通孔9的内部设置紧固螺栓10,如此增加了支撑框体2和固定基座1之间相互结合的强度,并且支撑框体2的内侧设置第一凹槽5,第二固定部7的顶部和第一凹槽5的底部相互齐平,同时支撑框体2的顶部设置第二凹槽11,在第二凹槽11的底部设置第三通孔12,第三通孔12的顶部和第二凹槽11的底部相互齐平,第三通孔12的底部和支撑框体2的底部相互齐平,使得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双转台的工作模式,在第一凹槽5以及第二凹槽11的作用下,能够使得本实用新型和型板便利的进行结合以及脱离,能够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
本实施例中,在造型线的双转台运转过程中,本实用新型和型板相互结合时,本实用新型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固定耳13,第一固定耳13的顶部和支撑框体2的顶部相互齐平,且固定耳设置有第四通孔14,第四通孔14的内部设置有耐磨套管17,在第四通孔14的作用下,本实用新型的第四通孔14和型板上的定位杆进行结合,既能够方便快捷的区分出本实用新型和型板,又能够使得本实用新型和型板稳定的结合,同时,支撑框体2的内侧设置第二固定部7,侧板4的顶部的内侧设置第一固定部6,第一固定部6和第二固定部7相互匹配,且第一固定部6上设置第一通孔8,第二固定部7上设置第二通孔9,第一通孔8以及第二通孔9的内部均设置有内螺纹,相应的在第一通孔8和第二通孔9的内部穿设紧固螺栓10,紧固螺栓10设置有和第一通孔8的内螺纹以及第二通孔9的内螺纹相互匹配的外螺纹,紧固螺栓10在外螺纹和第一通孔8的内螺纹以及第二通孔9的内螺纹的相互配合下贯穿第一通孔8和第二通孔9,进而增加了固定基座1和支撑框体2之间的相互连接的稳定性,在型板多次重复的相互结合以及相互脱离的情况下,提高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
在该文中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该文中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应用于造型线的双工位转台,包括模底框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底框本体包括固定基座(1)和支撑框体(2),所述支撑框体(2)设置于所述固定基座(1)的顶部,固定基座(1)包括底板(3)和侧板(4),所述底板(3)水平设置,所述侧板(4)均竖直设置于底板(3)的顶部,且侧板(4)和底板(3)相互垂直设置,支撑框体(2)设置于侧板(4)的顶部的端面,支撑框体(2)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凹槽(5),相对设置的两侧板(4)的顶部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固定部(6),支撑框体(2)的内侧设置有和所述第一固定部(6)相互匹配的第二固定部(7),所述第二固定部(7)的顶部和所述第一凹槽(5)的顶部相互齐平,第一固定部(6)设置有第一通孔(8),所述第一通孔(8)的轴线竖直设置,所述第二固定部(7)设置有第二通孔(9),所述第二通孔(9)的轴线和第一通孔(8)的轴线相互重合设置,第一通孔(8)和第二通孔(9)的内部穿设有紧固螺栓(10),第一通孔(8)的内壁和第二通孔(9)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紧固螺栓(10)的外侧设置有和第一通孔(8)的内螺纹以及第二通孔(9)的内螺纹相互匹配的外螺纹,紧固螺栓(10)通过外螺纹和第一通孔(8)的内螺纹以及第二通孔(9)的内螺纹的相互配合以贯穿第一通孔(8)以及第二通孔(9),紧固螺栓(10)的顶部的高度不高于支撑框体(2)的顶部的高度,支撑框体(2)的顶部相对靠近第一凹槽(5)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凹槽(11),所述第二凹槽(11)的底部连续且均匀设置有第三通孔(12),所述第三通孔(12)的底部和支撑框体(2)的底部相互齐平,第三通孔(12)的顶部和第二凹槽(11)的底部相互齐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造型线的双工位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体(2)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固定耳(13),所述第一固定耳(13)的顶部的高度和支撑框体(2)的顶部的高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造型线的双工位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耳(13)设置有第四通孔(14),所述第四通孔(14)的轴线竖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造型线的双工位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4)的内侧壁设置有加强筋(15),所述加强筋(15)竖直设置,加强筋(15)的顶部和支撑框体(2)的底部相互齐平,侧板(4)的内侧壁的底部相对加强筋(15)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凸条(16),所述第一凸条(16)凸出侧板(4)的高度和加强筋(15)凸出侧板(4)的高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造型线的双工位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通孔(14)的内壁设置有耐磨套管(17),所述耐磨套管(17)的厚度不小于5毫米。
CN202020065632.7U 2020-01-13 2020-01-13 一种应用于造型线的双工位转台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5159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65632.7U CN211515991U (zh) 2020-01-13 2020-01-13 一种应用于造型线的双工位转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65632.7U CN211515991U (zh) 2020-01-13 2020-01-13 一种应用于造型线的双工位转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15991U true CN211515991U (zh) 2020-09-18

Family

ID=724496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65632.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515991U (zh) 2020-01-13 2020-01-13 一种应用于造型线的双工位转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159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515991U (zh) 一种应用于造型线的双工位转台
CN206912159U (zh) 一种不切断锻造流线的矿用连接环胎膜锻模具
CN211515997U (zh) 一种应用于造型线的真空吸砂系统
CN211516006U (zh) 一种用于连接模底框和砂箱的装置
CN206794492U (zh) 一种内模板更换式五金模具
CN209753802U (zh) 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冰箱制造用钣金模具
CN205289848U (zh) 一种便捷多用式泵盖钻孔工装
CN217192710U (zh) 一种可防止模具变形的模具加工装置
CN211276211U (zh) 一种钣金折弯模具
CN214392282U (zh) 一种五金件精密注塑模具
CN217531573U (zh) 一种金属零件高效生产加工装置
CN100363583C (zh) 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
CN210389965U (zh) 一种模具快速更换水口镶件结构
CN101357485B (zh) 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
CN220661597U (zh) 一种注射橡胶鞋底模具
CN209276362U (zh) 一种深弯背门玻璃风栅模
CN107755502A (zh) 一种高效连续冲压模具
CN208148469U (zh) 一种新型纯电动吹塑设备
CN101157248B (zh) 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
CN205566646U (zh) 一种线圈骨架工装
CN101172367B (zh) 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
CN101157246B (zh) 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
CN101422933A (zh) 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
CN101172362A (zh) 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
CN101357483A (zh) 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918

Termination date: 202101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