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90386U - 一种压盖子组装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压盖子组装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90386U
CN211490386U CN202020020266.3U CN202020020266U CN211490386U CN 211490386 U CN211490386 U CN 211490386U CN 202020020266 U CN202020020266 U CN 202020020266U CN 211490386 U CN211490386 U CN 2114903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mechanism
pressing
suction nozzle
product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2026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松青
刘洪�
陈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Keruida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Keruida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Keruida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Keruida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2026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903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903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903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盖子组装机构,包括旋转驱动机构、连接杆、指夹、指夹驱动机构、吸嘴、吸嘴驱动机构、产品定位治具、压合机构,指夹与指夹驱动机构相连构成夹取机构,指夹驱动机构驱动指夹进行开合动作,旋转驱动机构驱动连接杆转动,指夹驱动机构安装在连接杆上,通过旋转驱动机构驱动使指夹在产品定位治具位置和流水线治具位置之间进行移动,吸嘴驱动机构与吸嘴相连,吸嘴驱动机构驱动吸嘴进行纵向移动,所述吸嘴位于所述产品定位治具上方,所述压合机构用于对所述产品定位治具内的产品进行压合,从而形成扣盖。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压盖子组装机构生产速度快,生产效率高,能够保证产品质量,能够满足用户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压盖子组装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电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盖子组装机构。
背景技术
环行器是将进入其任一端口的入射波,按照由静偏磁场确定的方向顺序传入下一个端口的多端口器件。
目前的环行器制造设备包括压盖子组装机构,通过压盖子组装机构对产品进行压合,从而形成扣盖,但是,目前的压盖子组装机构生产速度慢,生产效率低,不能保证产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盖子组装机构,包括旋转驱动机构、连接杆、指夹、指夹驱动机构、吸嘴、吸嘴驱动机构、产品定位治具、压合机构,所述指夹与所述指夹驱动机构相连构成夹取机构,所述指夹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指夹进行开合动作,所述连接杆安装在所述旋转驱动机构上,所述旋转驱动机构驱动所述连接杆转动,所述指夹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连接杆上,通过所述旋转驱动机构驱动使所述指夹在所述产品定位治具位置和流水线治具位置之间进行移动,所述吸嘴驱动机构与所述吸嘴相连,所述吸嘴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吸嘴进行纵向移动,所述吸嘴位于所述产品定位治具上方,所述压合机构用于对所述产品定位治具内的产品进行压合,从而形成扣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取机构为两个,两个所述夹取机构分别安装于所述连接杆两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压盖子组装机构生产速度快,生产效率高,能够保证产品质量,能够满足用户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组装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组装设备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转盘料管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转盘料管上料机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转盘料管上料机构的俯视图;
图6是螺纹盖子组装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螺纹盖子组装机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螺纹盖子组装机构的取料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9是压盖子组装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压盖子组装机构的侧视图;
图11是压盖子组装机构的俯视图;
图12是压针组装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13是压针组装机构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行器的组装设备,该组装设备尤其适合生产通信滤波器件环行器。
本实用新型的组装设备能够完成环行器的自动组装、自动检测、自动喷码及激光打标的需求。该组装设备的流水线采用回流形统水线治具,多工位,灵动调节,自动完成环行器的组装、检验、检测、喷码或激光打标、成口输出。
本实用新型的组装设备包括:流水线治具、工位一至十六,所述转盘料管上料机构为九个,分别为第一转盘料管上料机构至第九转盘料管上料机构,所述工位一设有环行器的腔体组件上料机构1,所述腔体组件上料机构1用于将插好PIN针壳体治具托盘码垛上料,由三轴机械手取料放入流水线治具里,流水线治具移动一个工位,而治具托盘空盘自动码面板成叠。
所述工位二设有所述第一转盘料管上料机构2,所述第一转盘料管上料机构2用于将环形PIN针放入所述流水线治具的腔体内,将环形PIN针组装到半成品上;具体为,由凸轮机械手21从料管22取料(料为环形PIN针)到校正平台23校正,再由凸轮机械手21从校正平台23取料(料为环形PIN针)到流水线治具的腔体内,将环形PIN针组装到半成品上,流水线治具移动一个工位。
所述工位三设有所述第二转盘料管上料机构3,所述第二转盘料管上料机构3用于将镀银磁铁放入所述流水线治具的腔体内,将镀银磁铁组装到半成品上;具体为,由凸轮机械手21从料管22取料(料为镀银磁铁)到校正平台23校正,再由凸轮机械手21从校正平台23取料(料为镀银磁铁)到流水线治具的腔体内,将镀银磁铁组装到半成品上,流水线治具移动一个工位。
所述工位四设有所述第三转盘料管上料机构4,所述第三转盘料管上料机构4用于将第一磁极片(磁极片-A)放入所述流水线治具的腔体内,将第一磁极片(磁极片-A)组装到半成品上;具体为,由凸轮机械手21从料管22取料(料为第一磁极片)到校正平台23校正,再由凸轮机械手21从校正平台23取料(料为第一磁极片)到流水线治具的腔体内,将第一磁极片组装到半成品上,流水线治具移动一个工位。
所述工位五设有部件组装机构5,所述部件组装机构5用于将中心导体与铁氧体组装成组合部件,将该组合部件所述流水线治具的腔体内,将组合部件组装到半成品上;具体为,将旋磁片(铁氧体)与中心导体三片合体,由治具托盘码垛上料,由三轴机械手带CCD识别产品方向及定位坐标取料到流水线治具中的腔体里,流水线治具移动一个工位,而治具托盘自动空盘码垛成叠。
所述工位六设有所述第四转盘料管上料机构6,所述第四转盘料管上料机构6用于将第二磁极片(磁极片-A)放入所述流水线治具的腔体内,将第二磁极片(磁极片-A)组装到半成品上;具体为,由凸轮机械手21从料管22取料(料为第二磁极片)到校正平台23校正,再由凸轮机械手21从校正平台23取料(料为第二磁极片)到流水线治具的腔体内,将第二磁极片组装到半成品上,流水线治具移动一个工位。
所述工位七设有所述第五转盘料管上料机构7,所述第五转盘料管上料机构7用于将第三磁极片(磁极片-E2)放入所述流水线治具的腔体内,将第三磁极片(磁极片-E2)组装到半成品上;具体为,由凸轮机械手21从料管22取料(料为第三磁极片)到校正平台23校正,通过机械手的CCD识别缺口方向,再由凸轮机械手21从校正平台23取料(料为第三磁极片)到流水线治具的腔体内,将第三磁极片组装到半成品上,流水线治具移动一个工位。
所述工位八设有所述第六转盘料管上料机构8,所述第六转盘料管上料机构8用于将接地片放入所述流水线治具的腔体内,将接地片组装到半成品上;具体为,由凸轮机械手21从料管22取料(料为接地片)到校正平台23校正,通过机械手的CCD识别缺口方向,再由凸轮机械手21从校正平台23取料(料为接地片)到流水线治具的腔体内,将接地片组装到半成品上,流水线治具移动一个工位。
所述工位九为预留作业工位9。
所述工位十设有所述第七转盘料管上料机构10,所述第七转盘料管上料机构10用于将钐钴磁铁放入所述流水线治具的腔体内,将钐钴磁铁组装到半成品上;具体为,由凸轮机械手21从料管22取料(料为钐钴磁铁)到校正平台23校正,再由凸轮机械手21从校正平台23取料(料为钐钴磁铁)到流水线治具的腔体内,将钐钴磁铁组装到半成品上,流水线治具移动一个工位。
所述工位十一设有所述第八转盘料管上料机构11,所述第八转盘料管上料机构11用于将第一补偿片(补偿片-A)放入所述流水线治具的腔体内,将第一补偿片(补偿片-A)组装到半成品上;具体为,由凸轮机械手21从料管22取料(料为第一补偿片)到校正平台23校正,再由凸轮机械手21从校正平台23取料(料为第一补偿片)到流水线治具的腔体内,将第一补偿片组装到半成品上,流水线治具移动一个工位。
所述工位十二设有所述第九转盘料管上料机构12,所述第九转盘料管上料机构12用于将第二补偿片(补偿片-C)放入所述流水线治具的腔体内,将第二补偿片(补偿片-C)组装到半成品上;具体为,由凸轮机械手21从料管22取料(料为第二补偿片)到校正平台23校正,通过机械手的CCD识别缺口方向,再由凸轮机械手21从校正平台23取料(料为第二补偿片)到流水线治具的腔体内,将第二补偿片组装到半成品上,流水线治具移动一个工位。
所述工位十三设有螺纹盖子组装机构13,所述螺纹盖子组装机构13用于将螺纹盖子放入所述流水线治具的腔体内,将螺纹盖子组装到半成品上;具体为,将螺纹盖子通过转盘料管上料机构进行上料,由凸轮机械手21从料管22取料到校正平台23校正,再由凸轮机械手21从校正平台23取料到流水线治具中的腔体内,由伺服电机301带动定位针头302拧紧螺纹盖子,由扭力检测器保障拧力程度,流水线治具移动一个工位,此工位根据产品工艺可做相应改变。
所述工位十四设有压盖子组装机构14,所述压盖子组装机构用于在半成品上压合扣盖。
所述工位十五设有CCD检测模块15,所述CCD检测模块15用于对半成品进行检测;具体为,所述CCD检测模块15检测半成品的三根PIN针是否插入中心导体的三个孔内,流水线治具移动一个工位。
所述工位十六设有压针组装机构16,所述压针组装机构16对半成品的PIN针进行下压操作,确保组装好的环行器的壳体与PIN针的平面度在可接受范围内,流水线治具移动一个工位。
工位十七设有喷码或/或激光打标机构17,通过喷码或/或激光打标机构17对成品进行喷码和/或打标,该喷码或/或激光打标机构17可根据客户要求进行加装。
工位十八设有下料机构18,下料机构18采用三轴机械手将成品放到下料托盘里,不合格品由三轴机械手放到不良品收纳盒19内,皮带运输带将装满合格品的下料托盘运输到指定位置。
该组装设备还包括环形回流导轨20。
如图3-5所示,转盘料管上料机构包括凸轮机械手21、料管22、校正平台23、转盘24、顶杆25、转盘驱动机构、顶杆驱动机构,所述料管22安装在所述转盘24上,所述料管22为多个,所述转盘驱动机构与所述转盘24相连,且所述转盘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转盘24进行转动,所述顶杆驱动机构与所述顶杆25相连,且所述顶杆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顶杆25纵向移动,通过所述顶杆25用于将所述料管22内的料顶出,所述凸轮机械手21用于将从所述料管22顶出的料放入所述校正平台23,且所述凸轮机械手21能够将所述校正平台23内的料放入流水线治具的腔体内,进行产品的组装。
该转盘料管上料机构还包括产品到位光纤模块26,所述产品到位光纤模块26位于所述料管22一侧,所述产品到位光纤模块26用于检测所述料管22内的料是否被顶出,若是被顶出,所述顶杆驱动机构停上驱动所述顶杆25的纵向移动,所述凸轮机械手21将顶出的料放入所述校正平台23。
该转盘料管上料机构还包括固定角座201,所述转盘24设有多个定位孔,所述定位孔数量与所述料管22数量相同,多个所述料管22分别单独插入多个所述定位孔内,所述固定角座201呈L形,所述固定角座201两侧均设有螺丝孔,所述固定角座201一侧通过螺丝孔及螺丝的配合固定所述料管22,所述固定角座201另一侧通过螺丝孔及螺丝的配合固定所述转盘24,通过所述固定角座201将所述转盘24和所述料管22固定在一起形成第一模块。
所述料管22与所述固定角座201接触的面铣有扁位,起到定位作用。
该转盘料管上料机构还包括锁紧块202、把手203,所述转盘驱动机构包括第一转轴204,所述转盘24安装有所述锁紧块202,所述锁紧块202与所述第一转轴204安装在一起,通过所述把手203的转动实现所述锁紧块202与所述第一转轴204的固定和拆分。
当料管22里的料被取完时,只需松开把手203,便可以将第一模块取出来,再将装有料的第一模块装在第一转轴204上,然后拧紧把手203即可,该把手203优选是梅花把手。
所述转盘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一步进电机205、减速机206、第一联轴器207,所述第一步进电机205与所述减速机206相连,所述减速机206与所述第一联轴器207相连,所述第一联轴器207与所述第一转轴204相连。
所述顶杆驱动机构包括第二步进电机208、第一丝杆模组209,所述第二步进电机208与所述第一丝杆模组209相连,所述顶杆25与所述第一丝杆模组209相连,通过所述第二步进电机208驱动所述第一丝杆模组209,从而带动所述顶杆25进行上下往复运动。
当第一模块转到合适位置时,第一丝杆模组209动作,带动顶杆25一步一步将料管22里的料往上顶,第一丝杆模组209动作靠第二步进电机208驱动,直到产品到位光纤模块26感应,第二步进电机208驱动停止,凸轮机械手21动作去料管22里被感应到的产品,产品被取走后,第二步进电机208驱动,往复动作。
由于组装产品精度高,在装配产品之前,需加装校正平台23进行校正,可提高装配良品率。根据产品形状特点,校正平台23采用三爪气缸将产品导正,夹爪可根据产品外形而定制。
该转盘料管上料机构还包括转盘复位光纤模块210,所述转盘24设有缺口27,所述转盘复位光纤模块210用于检测所述缺口27,并使转盘24复位。通过转盘复位光纤模块210与缺口27的配合使转盘24复位可采用现有技术完成。
第一转轴204安装有轴承座211,顶杆25上安装有导向直线轴承212。
该转盘料管上料机构可解决不能用振动盘上料的产品,适用于薄片及异形零部件的组装,且占用空间小。
如图6-8所示,螺纹盖子组装机构13包括本实用新型的转盘料管上料机构、拧盖子机构,所述转盘料管上料机构将螺纹盖子放入到流水线治具中的腔体内,所述拧盖子机构拧紧螺纹盖子到半成品上;所述拧盖子机构包括纵向移动驱动机构、定位针头驱动机构、定位针头302,所述定位针头驱动机构安装到所述纵向移动机构上,所述纵向移动机构带动所述定位针头驱动机构进行纵向移动,所述定位针头驱动机构与所述定位针头302相连,所述定位针头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定位针头302进行转动,通过所述定位针头302拧紧螺纹盖子。
通过转盘料管上料机构的顶杆25用于将所述料管22内的料顶出,所述料为螺纹盖子,所述凸轮机械手21将从所述料管22顶出的料放入所述校正平台23,且所述凸轮机械手21能够将所述校正平台23内的料放入流水线治具的腔体内,由伺服电机301带动定位针头302拧紧螺纹盖子。
所述纵向移动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气缸303、以及与所述第一气缸303相连的推板304,所述第一气缸303驱动所述推板304进行纵向移动,所述拧盖子机构安装到所述推板304上。
所述纵向移动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一浮动接头305,所述第一浮动接头305一端与所述第一气缸303相连,所述第一浮动接头305另一端与所述推板304相连。
该螺纹盖子组装机构还包括第一支撑架306、固定立板307、第一滑块308、第二滑块316、第二丝杆模组318,第二丝杆模组318和固定立板307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架306上,所述第一气缸303安装在所述固定立板307上,所述推板304安装有所述第一滑块308,所述固定立板307设有滑轨,所述第一滑块308安装在所述滑轨上,且所述第一滑块308能够在所述滑轨上移动。
所述纵向移动驱动机构还包括缓冲器309,所述缓冲器309安装在所述固定立板307上,所述缓冲器309用于对所述推板304的移动起缓冲作用。
定位针头驱动机构的升降靠第一气缸303实现,用第一滑块308和第二滑块316作为导向,通过缓冲器309进行缓冲,让运动更平稳。第一气缸303与推板304靠第一浮动接头305连接,可以使第一气缸303受力更均匀,第一气缸303伸出或缩回更顺畅。
所述定位针头驱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301、第二转轴310,所述第二转轴310与所述伺服电机301相连,所述伺服电机301驱动所述第二转轴310转动,所述定位针头302与所述第二转轴310相连。
所述定位针头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二联轴器311,所述第二联轴器311一端与所述伺服电机301的电机轴相连,所述第二联轴器311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轴310相连。
所述定位针头驱动机构还包针套312,所述针套312与所述第二转轴310为可拆式连接,所述定位针头302安装在所述针套312上,且所述定位针头302与所述针套312之间安装有弹簧,从而使所述针头302能够浮动。
螺纹盖子旋扭动作靠伺服电机301驱动来实现,运动平稳。伺服电机301的电机轴与第二转轴310连接由第二联轴器311连接实现,可以保证同轴转动。取料支架313内装有轴承作为导向,让第二转轴310更顺畅地转动。针套312与第二转轴310靠螺纹连接,针套312留有扁位,方便装配,第二转轴310车有外牙,针套312车有内牙,定位针头302装在针套312里,之间配有弹簧,定位针头302可浮动,当第一气缸303向下动作时,由于定位针头302可浮动,可以准确地插进产品内孔里不损坏产品。
所述定位针头驱动机构还包还包括取料支架313,所述取料支架313设有气路通道314和进气口315,所述第二转轴310内部设有第二转轴气路通道,所述针套312内部设有针套气路通道,所述气路通道314、所述第二转轴气路通道和所述针套气路通道连通,所述针套312设有与所述针套气路通道连通的吸气口;该螺纹盖子组装机构还包括抽真空机构,所述抽真空机构与所述进气口315相连。
在拧螺纹盖子的过程中,抽真空机构开始真空吸气,使针套312里有真空,通过吸气口将产品吸住。针套气路通道与第二转轴气路通道的连接位置处安装有密封轴承317,防止漏气,吸产品更稳。
如图9-11所示,压盖子组装机构包括旋转驱动机构、连接杆501、指夹502、指夹驱动机构、吸嘴503、吸嘴驱动机构、产品定位治具504、压合机构,所述指夹502与所述指夹驱动机构相连构成夹取机构,所述指夹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指夹502进行开合动作,所述连接杆501安装在所述旋转驱动机构上,所述旋转驱动机构驱动所述连接杆501转动,所述指夹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连接杆501上,通过所述旋转驱动机构驱动使所述指夹502在所述产品定位治具504位置和流水线治具位置之间进行移动,所述吸嘴驱动机构与所述吸嘴503相连,所述吸嘴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吸嘴503进行纵向移动,所述吸嘴503位于所述产品定位治具504上方,所述压合机构用于对所述产品定位治具504内的产品进行压合,从而形成扣盖。
所述夹取机构为两个,两个所述夹取机构分别安装于所述连接杆501两端。
所述旋转驱动机构为旋转气缸505,所述指夹驱动机构为夹指气缸506,所述吸嘴驱动机构为第二气缸507。
所述压合机构包括压合气缸508、压爪509,所述压爪509与所述压合气缸508相连,所述压合气缸508驱动所述压爪509对产品进行压合,从而形成扣盖。
所述压爪509数量为3个,所述压合机构还包括压板510,所述压板510位于所述压爪509上方。
旋转气缸505下方设有导向轴512和直线轴承513。
产品组装过程中,需要在产品顶部进行压合扣盖,保障所装配的零部件不反弹。首先,通过指夹502将装好配件的产品从流水线治具里夹出来,然后进行旋转到产品定位治具504上方,指夹502打开,将产品放到产品定位治具504里,然后通过吸嘴503将产品压住,然后通过压合机构对产品定位治具504内的产品进行压合,从而形成扣盖。压合完毕后,该产品是没有凸出产品定位治具504顶面,所以此时的指夹502夹不起来,通过吸嘴503将产品吸住后提起一定高度,然后通过指夹502夹住产品,连接杆501转动至流水线治具上方,打开指夹502,将产品放入流水线治具内。
产品在压合过程中,要求精度高,三个压爪509与产品定位治具504面贴齐,不能有间隙,压爪509上面还要用压板510压住,上下面保证零间隙,这样压出的产品才能达到工艺的要求,压爪509头部形状可根据产品形状而定制。
由于在压合过程中,需要将产品压住,故吸嘴503取料那部分Z轴做两个行程,第三气缸511行程避开旋转部分结构,通过第二气缸507带动吸嘴503压住产品。
如图12-13所示,压针组装机构包括第二支撑架、第一连接板601、压头602、压头驱动机构,所述第一连接板601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撑架上,所述压头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板601上,所述压头602与所述压头驱动机构相连,所述压头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压头602进行纵向移动。
该压针组装机构还包括第二连接板603、第三连接板604、第二浮动接头605,所述压头驱动机构为第四气缸606,所述第二连接板603顶端安装有所述第二浮动接头605,所述第二连接板603底端安装有所述第三连接板604,所述第四气缸606与所述第二浮动接头605相连,所述压头602与所述第三连接板604相连。
该压针组装机构还包括连接件607、弹性部件608,所述连接件607与所述第三连接板604相连,所述压头602通过位于中间的所述弹性部件608与所述连接件607相连。
该压针组装机构还包括连接板缓冲器609,所述连接板缓冲器609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板601上,所述第二连接板603与所述连接板缓冲器609相连。
所述第二支撑架由横板610、以及安装在所述横板610上的两个竖板611组成,两个竖板611与所述第一连接板601相连。
该压针组装机构还包括滑动部件612,所述滑动部件612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板601与所述第二连接板603之间,通过所述滑动部件612使所述第二连接板603能够在所述第一连接板601上进行纵向滑动。
该压针组装机构还包括调压表613,所述调压表613能够对所述第四气缸606的压力进行调节。
由于在产品组装过程中,配件三根PIN针在组合时,需要对PIN针的垂直度、下压力度进行保护动作。驱动力由第四气缸606完成,可通过调节调压表613来控制力度。该压针组装机构可以三方向调节位置,横板610设有U型孔,可以Y向调节,第三连接板604设有U型孔,可以X向调节,Z向调节可通过第二浮动接头605来实现。
为了使运动更平稳,安装有连接板缓冲器609,上下各一个。第四气缸606与第二连接板603通过第二浮动接头605连接,使第四气缸606受力更均匀,第四气缸606的气缸轴伸出或缩回更顺畅。
为了防止压头602压坏产品,所以加装弹性部件608,弹性部件608优选为弹簧。当第四气缸606的气缸轴伸出,压头602接触产品压缩弹性部件608到一定位置,PIN针被压到底,从而达到理想状态。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压盖子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驱动机构、连接杆(501)、指夹(502)、指夹驱动机构、吸嘴(503)、吸嘴驱动机构、产品定位治具(504)、压合机构,所述指夹(502)与所述指夹驱动机构相连构成夹取机构,所述指夹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指夹(502)进行开合动作,所述连接杆(501)安装在所述旋转驱动机构上,所述旋转驱动机构驱动所述连接杆(501)转动,所述指夹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连接杆(501)上,通过所述旋转驱动机构驱动使所述指夹(502)在所述产品定位治具(504)位置和流水线治具位置之间进行移动,所述吸嘴驱动机构与所述吸嘴(503)相连,所述吸嘴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吸嘴(503)进行纵向移动,所述吸嘴(503)位于所述产品定位治具(504)上方,所述压合机构用于对所述产品定位治具(504)内的产品进行压合,从而形成扣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盖子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取机构为两个,两个所述夹取机构分别安装于所述连接杆(501)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盖子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机构为旋转气缸(50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盖子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夹驱动机构为夹指气缸(50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盖子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驱动机构为第二气缸(50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盖子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机构包括压合气缸(508)、压爪(509),所述压爪(509)与所述压合气缸(508)相连,所述压合气缸(508)驱动所述压爪(509)对产品进行压合,从而形成扣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盖子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爪(509)数量为3个。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盖子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机构还包括压板(510),所述压板(510)位于所述压爪(509)上方。
CN202020020266.3U 2020-01-06 2020-01-06 一种压盖子组装机构 Active CN2114903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20266.3U CN211490386U (zh) 2020-01-06 2020-01-06 一种压盖子组装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20266.3U CN211490386U (zh) 2020-01-06 2020-01-06 一种压盖子组装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90386U true CN211490386U (zh) 2020-09-15

Family

ID=723987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20266.3U Active CN211490386U (zh) 2020-01-06 2020-01-06 一种压盖子组装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9038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03343A (zh) * 2022-04-22 2022-06-10 中山极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标签打印机离合器组装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03343A (zh) * 2022-04-22 2022-06-10 中山极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标签打印机离合器组装装置
CN114603343B (zh) * 2022-04-22 2024-04-19 中山极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标签打印机离合器组装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043447U (zh) 一种螺纹盖子组装机构
CN203114816U (zh) 贴合装置
CN208103189U (zh) 音圈马达自动检测装置
CN109509642B (zh) 一种全自动电容座板组立测试包装机
CN205450411U (zh) 一种手机镜头组装设备
CN108494071A (zh) 移动电源自动化生产系统
CN103240582A (zh) 一种球阀自动组装机的阀杆装入装置
CN111495696B (zh) 一种电感点胶机
CN211490386U (zh) 一种压盖子组装机构
CN213034041U (zh) 一种产品的自动组装生产线
CN212043385U (zh) 一种转盘料管上料机构
CN211507859U (zh) 一种环行器的组装设备
CN111082196A (zh) 一种环行器的组装设备
CN211490385U (zh) 一种压针组装机构
CN114055155A (zh) 一种工业控制计算机的主板组装检测设备
CN114273921A (zh) 一种顶盖和密封圈自动组装设备
CN113998457A (zh) 多芯片检测系统
CN113547302A (zh) 一种复合式车载镜头组装设备
CN208571639U (zh) 移动电源自动化生产系统
CN113829052B (zh) 计数器计数组件组装系统及其组装方法
CN209288703U (zh) 一种移动电源后段工序高效自动组装设备
CN110802403A (zh) 一种旋转笔杆自动组装机
CN110965396A (zh) 一种翻转式纸托生产系统
CN216503273U (zh) 一种镜片高速旋转组装机构及镜头组装模组
CN107696393B (zh) 手机钢片自动塑化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