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74590U - 液压油缸溢油收集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压油缸溢油收集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74590U
CN211474590U CN201922063360.7U CN201922063360U CN211474590U CN 211474590 U CN211474590 U CN 211474590U CN 201922063360 U CN201922063360 U CN 201922063360U CN 211474590 U CN211474590 U CN 2114745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oil
fixing ring
rotating shaft
bevel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6336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红琼
龙泽华
龙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Ruigong Heavy Hydraulic Parts Factory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Ruigong Heavy Hydraulic Parts Facto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Ruigong Heavy Hydraulic Parts Factory filed Critical Sichuan Ruigong Heavy Hydraulic Parts Factory
Priority to CN20192206336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745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745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745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液压油缸溢油收集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和控制器,壳体内部的中心轴线上设置有旋转轴,旋转轴的一端与卡接在壳体内底部的轴承连接,旋转轴另一端贯穿壳体的顶部并与驱动装置连接;旋转轴沿轴向均匀套接有三个固定环,第一固定环上沿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上层搅拌棒,第二固定环上沿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加热器,加热器与控制器信号连接,第三固定环上沿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下层搅拌棒;壳体内部设置有与控制器信号连接的油温传感器。本实用新型能够避免由于低温导致收集的液压溢油凝固,保证油液能够进入下一步处理过程。

Description

液压油缸溢油收集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收集处理装置领域,涉及液压油缸溢油收集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液压油缸的运用十分广泛,液压油缸以液体作为工作介质,利用液体的压力能来传递动力,从而满足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需要。
现有的液压油缸在运行过程中容易产生溢油,生产上通常会将溢油进行收集,而在冬天等低温环境下,收集的溢油容易凝固,不易流动进入下一步的处理过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液压油缸溢油收集处理装置,解决了在低温环境下液压油缸溢油收集后容易凝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液压油缸溢油收集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和控制器,所述壳体呈圆柱筒状,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油口,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油口;所述壳体内部的中心轴线上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一端与卡接在壳体内底部的轴承连接,旋转轴另一端贯穿壳体的顶部并延伸出壳体,与设置在壳体外顶部的驱动装置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锥齿轮的内腔配合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的齿牙与第二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的内腔与旋转轴的延伸出壳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沿轴向均匀套接有三个固定环,分别为第一固定环、第二固定环和第三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上沿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上层搅拌棒,所述第二固定环上沿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加热器,所述加热器与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第三固定环上沿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下层搅拌棒;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与控制器信号连接的油温传感器。
现有的液压油缸在运行过程中容易产生溢油,生产上通常会将溢油进行收集,而在冬天等低温环境下,收集的溢油容易凝固,不易流动进入下一步的处理过程。本实用新型一种液压油缸溢油收集处理装置,液压油缸的溢油收集后从进油口进入,驱动电机接通电源后开始工作,带动第一锥齿轮旋转,第一锥齿轮旋转带动第二锥齿轮旋转,从而带动旋转轴旋转。旋转轴旋转带动上层搅拌棒、加热器、下层搅拌棒绕旋转轴旋转。操作者在控制器上设定开始加热的温度阈值为0摄氏度,低于此温度油液则开始凝固。油温传感器对油液的温度进行实施测量,并将温度的物理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传送给控制器。当油温为0摄氏度时,控制器发送控制信号控制设置在旋转轴中部的加热器对存储的溢油进行加热工作。操作者在控制器上设定停止加热阈值为20摄氏度,设置为此温度能够保证油液的正常流动,避免将油温加热过高,破坏液压油的物理特性与化学特性;当油温达到20摄氏度,控制器发送停止信号给加热器,加热器停止加热。上层搅拌棒与下层搅拌棒对装置内存储溢油的进行搅拌拨动避免凝固,同时使装置内的油液混合充分,避免加热不均匀。
进一步地,所述上层搅拌棒包括主轴,所述主轴以轴线为对称轴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轴线垂直于主轴的轴线,支撑杆的一端与主轴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铰接有旋转叶片,所述旋转叶片的旋转轴与支撑杆的轴线共线。旋转轴旋转,带动主轴旋转,从而搅动上层存储的油液,通过主轴旋转时与油液接触产生的反作用力带动旋转叶片旋转,而且上层分布的油液密度较小,与下部油液有密度差,设置旋转叶片能够使上层密度较小的油液与密度较大的油液的混合更加充分。
进一步地,所述下层搅拌棒为波浪形搅拌棒。所述波浪搅拌棒利用波浪形状能够对下层的油液进行充分的搅拌,使下层油液能够被加热,避免凝固。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内壁与外壁,内外壁之间填充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可采用石棉等保温材料,用于减少加热后的溢油与外界低温环境进行的热交换,对溢油起到保温效果,避免进一步凝固。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覆盖有疏油疏水涂层。疏油疏水涂层可采用PTFE疏水疏油膜,用于减少收集处理装置排出溢油后,大量油液油滴附着在壳体的内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外设置有折叠万向轮。所述折叠万向轮方便收集处理装置的移动和搬运。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液压油缸溢油收集处理装置,通过设置加热器,对存储的液压油液进行加温,避免由于低温导致收集的液压溢油凝固,保证油液能够进入下一步处理过程。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上层搅拌棒与下层搅拌棒对装置内存储溢油的进行搅拌拨动避免凝固,同时使装置内的油液混合充分,避免加热不均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其中:
图1是液压油缸溢油收集处理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壳体、101-进油口、102-出油口、103-轴承、104-油温传感器、105-保温层、106-折叠万向轮、2-旋转轴、201-第一固定环、202-第二固定环、203-第三固定环、3-驱动电机、4-第一锥齿轮、5-第二锥齿轮、6-上层搅拌棒、601-主轴、602-支撑杆、603-旋转叶片、7-加热器、8-下层搅拌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液压油缸溢油收集处理装置,包括壳体1和控制器,所述壳体1呈圆柱筒状,所述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进油口101,所述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出油口102;所述壳体1内部的中心轴线上设置有旋转轴2,所述旋转轴2的一端与卡接在壳体1内底部的轴承103连接,旋转轴2另一端贯穿壳体1的顶部并延伸出壳体1,与设置在壳体1外顶部的驱动装置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3、第一锥齿轮4和第二锥齿轮5,所述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与第一锥齿轮4的内腔配合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4的齿牙与第二锥齿轮5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5的内腔与旋转轴2的延伸出壳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2沿轴向均匀套接有三个固定环,分别为第一固定环201、第二固定环202和第三固定环203,所述第一固定环201上沿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上层搅拌棒6,所述第二固定环202上沿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加热器7,所述加热器7与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第三固定环203上沿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下层搅拌棒8;所述壳体1内部设置有与控制器信号连接的油温传感器104。
所述控制器采用MSP430F1222单片机,油温传感器104采用WZP型液压油温度传感器,加热器7采用镍络丝螺旋液体加热管。
现有的液压油缸在运行过程中容易产生溢油,生产上通常会将溢油进行收集,而在冬天等低温环境下,收集的溢油容易凝固,不易流动进入下一步的处理过程。本实用新型一种液压油缸溢油收集处理装置,液压油缸的溢油收集后从进油口101进入,出油口102在无需排油时封闭。驱动电机3接通电源后开始工作,带动第一锥齿轮4旋转,第一锥齿轮4旋转带动第二锥齿轮5旋转,从而带动旋转轴2旋转。旋转轴2旋转带动上层搅拌棒、加热器、下层搅拌棒绕旋转轴2旋转。操作者在控制器上设定开始加热的温度阈值为0摄氏度,低于此温度,油液则开始凝固。油温传感器,14对油液的温度进行实施测量,并将温度的物理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传送给控制器。当油温为0摄氏度时,控制器发送控制信号控制设置在旋转轴2中部的加热器7对存储的溢油进行加热工作。操作者在控制器上设定停止加热阈值为20摄氏度,设置为此温度能够保证油液的正常流动,避免将油温加热过高,破坏液压油的物理特性与化学特性;当油温达到20摄氏度,控制器发送停止信号给加热器7,加热器7停止加热。上层搅拌棒6与下层搅拌棒8对装置内存储溢油的进行搅拌拨动避免凝固,同时使装置内的油液混合充分,避免加热不均匀。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上层搅拌棒6包括主轴601,所述主轴601上以其轴线为对称轴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杆602,所述支撑杆602的轴线垂直于主轴601的轴线,支撑杆602的一端与主轴60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602的另一端铰接有旋转叶片603,所述旋转叶片603的旋转轴线与支撑杆602的轴线共线。
旋转轴2旋转,带动主轴601旋转,从而搅动上层存储的油液,通过主轴601旋转时与油液接触产生的反作用力带动旋转叶片603旋转,而且上层分布的油液密度较小,与下部油液有密度差,设置旋转叶片603能够使上层密度较小的油液与密度较大的油液的混合更加充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液压油缸溢油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和控制器,所述壳体(1)呈圆柱筒状,所述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进油口(101),所述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出油口(102);所述壳体(1)内部的中心轴线上设置有旋转轴(2),所述旋转轴(2)的一端与卡接在壳体(1)内底部的轴承(103)连接,旋转轴(2)另一端贯穿壳体(1)的顶部并延伸出壳体(1),与设置在壳体(1)外顶部的驱动装置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3)、第一锥齿轮(4)和第二锥齿轮(5),所述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与第一锥齿轮(4)的内腔配合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4)的齿牙与第二锥齿轮(5)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5)的内腔与旋转轴(2)的延伸出壳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2)沿轴向均匀套接有三个固定环,分别为第一固定环(201)、第二固定环(202)和第三固定环(203),所述第一固定环(201)上沿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上层搅拌棒(6),所述第二固定环(202)上沿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加热器(7),所述加热器(7)与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第三固定环(203)上沿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下层搅拌棒(8);所述壳体(1)内部设置有与控制器信号连接的油温传感器(1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油缸溢油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搅拌棒(6)包括主轴(601),所述主轴(601)上以其轴线为对称轴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杆(602),所述支撑杆(602)的轴线垂直于主轴(601)的轴线,支撑杆(602)的一端与主轴(60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602)的另一端铰接有旋转叶片(603),所述旋转叶片(603)的旋转轴线与支撑杆(602)的轴线共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油缸溢油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搅拌棒(8)为波浪形搅拌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油缸溢油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内壁与外壁,内外壁之间填充有保温层(10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油缸溢油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壁上覆盖有疏油疏水涂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油缸溢油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外设置有折叠万向轮(106)。
CN201922063360.7U 2019-11-26 2019-11-26 液压油缸溢油收集处理装置 Active CN2114745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63360.7U CN211474590U (zh) 2019-11-26 2019-11-26 液压油缸溢油收集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63360.7U CN211474590U (zh) 2019-11-26 2019-11-26 液压油缸溢油收集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74590U true CN211474590U (zh) 2020-09-11

Family

ID=723751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63360.7U Active CN211474590U (zh) 2019-11-26 2019-11-26 液压油缸溢油收集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745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768096U (zh) 一种气泡搅拌式沼气快速发酵设备
CN211474590U (zh) 液压油缸溢油收集处理装置
CN211800844U (zh) 一种反应釜加热装置
CN203598725U (zh) 一种用于机械油生产的调和釜
CN209978382U (zh) 一种高效防爆导热油电加热器
CN206008585U (zh) 一种具有分层夹套结构的搅拌釜
CN213493665U (zh) 一种具有扰流功能的化工生产用反应釜
CN210022121U (zh) 一种处理生物材料的反应釜
CN221016071U (zh) 用于化工忌水反应的换热装置
CN206823703U (zh) 一种酶制剂配料罐
CN210332664U (zh) 一种化工反应釜
CN213050579U (zh) 一种设置有刮刀的水溶肥用反应釜
CN208695004U (zh) 一种粘合剂生产反应釜
CN219043326U (zh) 带有熔盐加热套筒的反应器
CN207576392U (zh) 一种化工用节能环保反应釜
CN214863254U (zh) 一种制革废灰液无害化处理用搅拌装置
CN219400159U (zh) 一种能快速混合且带感温装置的反应釜
CN217248879U (zh) 一种化工安全生产用的反应釜
CN205055872U (zh) 一种蜡制品加热搅拌装置
CN220098620U (zh) 一种有机废水处理反应釜
CN213102160U (zh) 一种多温控反应釜
CN210282977U (zh) 一种生产波纹管用发泡机
CN116811022B (zh) 一种混凝土砌块生产设备
CN219804629U (zh) 加热均匀的反应釜
CN212417941U (zh) 一种氨基丁酸用可连续均匀加热的反应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