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67915U - 印刷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印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67915U
CN211467915U CN201922186123.XU CN201922186123U CN211467915U CN 211467915 U CN211467915 U CN 211467915U CN 201922186123 U CN201922186123 U CN 201922186123U CN 211467915 U CN211467915 U CN 2114679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printing
medium
processing medium
scan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8612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柳下贤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679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679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 Handling Of Sheets (AREA)
  • Handling Of Cut Paper (AREA)
  • Registering Or Overturning She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印刷装置。作为印刷装置的复合机具备:输送部,其能够实施处理介质的输送;印刷部,其在处理介质上实施印刷;扫描部,其对于处理介质实施扫描;以及控制部。印刷部以及扫描部被设置在处理介质的输送路径中,控制部控制输送部,而将处理介质输送至扫描部,且控制扫描部,而对被输送至扫描部的处理介质实施扫描,并基于通过扫描部的扫描而获得的处理介质的图像数据,来对处理介质的端部位置进行判断,并且在端部位置的判断之后,控制输送部,而将处理介质从扫描部输送至印刷部。

Description

印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印刷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已知一种对在输送路径中被输送的印刷介质的端部的位置即端部位置进行判断的装置。专利文献1公开了如下的印刷装置,所述印刷装置具备设置有光传感器的滑架,且使滑架进行扫描并通过光传感器来判断作为印刷介质的端部位置的检测位置,并基于检测位置而对纸张的宽度进行检测。
但是,由于专利文献1为了对端部位置进行判断而需要滑架的扫描,因此当在印刷等印刷介质所涉及的处理中包含端部位置的判断时,有可能因滑架的扫描而导致处理所需要的时间变长。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88612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解决上述课题的一个方式为印刷装置,其具备:输送部,其实施印刷介质的输送;印刷部,其在所述印刷介质上实施印刷;扫描部,其实施所述印刷介质的扫描;控制部,其对所述输送部、所述印刷部以及所述扫描部进行控制,所述印刷部以及所述扫描部被设置在所述印刷介质的输送路径中,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输送部,而向所述扫描部实施所述印刷介质的输送,并控制所述扫描部,而实施所述印刷介质的扫描,并基于通过扫描而获得的所述印刷介质的图像数据,来对所述印刷介质的端部进行判断,并且在所述端部的判断之后,控制所述输送部,而从所述扫描部向所述印刷部实施所述印刷介质的输送。
也可以为如下的结构,即,在上述印刷装置中,所述印刷部具有:在所述印刷介质上实施印刷的印刷头;和搭载所述印刷头且在主扫描方向上进行移动的滑架,所述控制部基于判断出的所述端部,来确定通过所述印刷头开始印刷的印刷开始位置。
也可以为如下的结构,即,在上述印刷装置中,具备斜行修正部,所述斜行修正部被设置在所述输送路径中,且对所述印刷介质的斜行进行修正,所述印刷部在所述输送路径中被设置在所述斜行修正部与所述扫描部之间。
也可以为如下的结构,即,在上述印刷装置中,所述输送部具有对所述印刷介质进行输送的输送辊,所述输送辊被设置在所述输送路径中,所述印刷部以及所述扫描部在所述印刷介质的输送方向上被设置在所述输送辊的下游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控制部利用在印刷介质所涉及的处理中实施扫描的情况,而根据通过扫描而获得的印刷介质的图像数据来判断端部位置。由此,控制部在端部位置的判断时,能够省略印刷装置所具备的滑架等的机械动作(滑架的扫描)。因此,控制部能够缩短包含扫描以及印刷在内的印刷介质所涉及的处理所需要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复合机的外观的正面立体图。
图2是表示复合机的主体的外观立体图。
图3是复合机的纵剖视图。
图4是表示复合机的功能性结构的图。
图5是表示复合机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6是用于对端部位置的判断进行说明的图。
图7是表示图像数据的一个示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复合机1的外观的正面立体图。复合机1对应于印刷装置的一个示例。图2是表示复合机1的主体10的外观立体图。图3是复合机1的纵剖视图。
在图1、图2以及图3中,X方向表示滑架18进行扫描的主扫描方向,此外表示复合机1的左右方向。X方向中的+X方向表示复合机1的右方,X方向中的-X方向表示复合机1的左方。此外,在图1、图2以及图3中,Y方向表示与主扫描方向正交的副扫描方向,此外表示对处理介质S进行输送的输送方向,此外表示复合机1的前后方向。Y方向中的+Y方向表示复合机1的前方,Y方向中的-Y方向表示复合机1的后方。此外,在图1、图2以及图3中,Z方向表示复合机1的上下方向。Z方向中的+Z方向表示复合机1的上方,Z方向中的-Z方向表示复合机1的下方。
复合机1为,具有通过扫描部24对作为处理对象的介质的处理介质S的双面进行光学扫描的扫描器功能的装置。处理介质S对应于印刷介质的一个示例。此外,复合机1为,具有在处理介质S的印刷面上通过SIDM(Serial Impact Dot Matrix:串行点阵)方式的印刷头17实施印刷的印刷功能的装置。此外,复合机1为,具有进行对被记录在设于处理介质S上的磁条中的信息的读取以及写入的MSR(Magnetic Stripe Reader:磁条阅读器)功能的装置。另外,复合机1为,具有读取通过磁性油墨记录在处理介质S上的字符的MICR(MagneticInk Character Recognition:磁墨水字符识别)功能的装置。
作为能够由复合机1进行使用的处理介质S,可以列举出被切割成预定长度的单张介质、和连接了多张而成的连续纸。作为单张介质例如除了单张纸、单张复写纸等以外,还有存折、明信片、信封等,在连续纸中包含连续复写纸、通过穿孔线等进行连接的折叠纸(fanfold paper)。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处理介质S,例示出作为单张介质的金融机构等发行的存折、金融机构等发行的支票或者票据。存折为多张印刷纸张连缀而成的册子形态,打开册子的内侧的面为印刷面,在印刷面上对与收入款项、支出款项、转账等有关的信息进行印刷。在存折的封底的面上设置有磁条。此外,支票为利用磁性油墨在表面的一部分的区域印刷有使用者的账户编号、支票的序列号等MICR信息的单张纸。
另外,在下文的说明中,将矩形处理介质S的四边中的朝向复合机1进行插入的一侧的边设为处理介质S的顶端,将与该顶端对置的一侧的边设为处理介质S的后端。
如图1所示,复合机1具备上部盖2、上部壳体3以及下部壳体4。在上部壳体3以及下部壳体4的正面,形成有供处理介质S进行插入以及供处理介质S进行排出的手动插入口5。另一方面,在上部壳体3以及下部壳体4的背面,形成有供处理介质S进行排出的排出口6。
如图2以及图3所示,复合机1具有被上部盖2、上部壳体3以及下部壳体4覆盖的主体10。主体10具备下主体部10A、和通过轴10B被支承在下主体部10A的后端部的上主体部。对于上主体部,省略了图示。
主体10具备:底架11;和被固定在底架11的两端的成为一对的右侧框架12A以及左侧框架12B。在右侧框架12A、左侧框架12B的外侧具有上主体部的两侧框架,且在其之间架设有滑架导向轴13。此外,在右侧框架12A以及左侧框架12B之间固定设置有平坦面形状的前方介质引导部14以及后方介质引导部15。
前方介质引导部14以及后方介质引导部15在上表面上形成对处理介质S进行输送的输送路径P的输送面PA。另外,在输送路径P中,磁信息读写部23、对齐部22、印刷部104以及扫描部24朝向-Y方向且按照该顺序而被设置。对于这些各部,在后文中进行记述。
在前方介质引导部14与后方介质引导部15之间,在输送路径P中设置有压印板16。在压印板16的上方处,在输送路径P中与压印板16对置的位置设置有印刷头17。
印刷头17被搭载在滑架18上,所述滑架18以滑动自如的方式被滑架导向轴13插穿。滑架18由对滑架18进行驱动的滑架驱动电机104A进行驱动,且被滑架导向轴13引导而在主扫描方向上进行往复移动。印刷头17在与滑架18一起进行移动的期间,使针从被设置于与压印板16对置的面的针突出部中突出,且使针击打在墨带上。由此,印刷头17使墨带的油墨附着于在压印板16与印刷头17之间被输送的处理介质S的印刷面上,从而在处理介质S的印刷面上印刷包含字符的图像。
如图3所示,在印刷头17的后方处,以位于压印板16的上方的方式而设置有介质宽度传感器19。介质宽度传感器19被搭载在滑架18上且与滑架18一起在压印板16之上进行移动,为了获得处理介质S的主扫描方向上的端部的位置、处理介质S的宽度等而被使用。在下文的说明中,将端部的位置称为“端部位置”。
如图2以及图3所示,压印板16在主扫描方向上进行延伸且被形成为平面形状,并被弹簧20朝向印刷头17进行施力。通过弹簧20的施力,从而印刷头17的印刷动作时中的针的突出力得到支承。此外,在处理介质S的输送中处理介质S的厚度发生了变化的情况下,或者主体10中被送入有厚度不同的处理介质S的情况下,压印板16对抗弹簧20的施力,被印刷头17的顶端按压而向远离印刷头17的方向进行移动。由此,不管处理介质S的厚度如何,都可以将印刷头17的顶端与处理介质S的印刷面之间的间隔保持为固定。
如图3所示,主体10具有:输送部21,其对处理介质S进行输送;对齐部22,其通过使由输送部21输送的处理介质S的顶端被抵住,从而调整处理介质S的相对于副扫描方向的倾斜;磁信息读写部23,其实施磁信息的读写;扫描部24,其对处理介质S的两面进行扫描。
如图2、图3所示,输送部21具备:压印板16、第一驱动辊211A、第一从动辊211B、第二驱动辊212A、第二从动辊212B、第三驱动辊213A、第三从动辊213B、前方介质引导部14、后方介质引导部15、介质输送电机215以及驱动轮系部216。第一驱动辊211A相当于输送辊的一个示例。
输送部21在前方介质引导部14以及后方介质引导部15上,构成经由各辊而对处理介质S进行输送的输送路径P。
第一驱动辊211A以及第一从动辊211B在输送路径P中,在与压印板16以及印刷头17相比更靠前方处,以在上下方向上成对的方式而被设置。第二驱动辊212A以及第二从动辊212B在输送路径P中,在与压印板16以及印刷头17相比更靠后方处,以在上下方向上成对的方式而被设置。第三驱动辊213A以及第三从动辊213B在输送路径P中,在与第二驱动辊212A以及第二从动辊212B相比更靠后方处,以在上下方向上成对的方式而被设置。
第一驱动辊211A、第二驱动辊212A以及第三驱动辊213A为,通过介质输送电机215以及驱动轮系部216而被旋转驱动的驱动辊。第一从动辊211B、第二从动辊212B以及第三从动辊213B为分别从动于对应的驱动辊的旋转的从动辊。
如图2所示,驱动轮系部216被配置在右侧框架12A的外侧。驱动轮系部216具备以与能够进行正转或反转的介质输送电机215的驱动轴一体旋转的方式被固定的电机小齿轮216A。来自电机小齿轮216A的驱动力经由减速齿轮216B向安装于第二驱动辊212A的第二辊轴212C上的第二驱动齿轮216C进行传递。另外,来自电机小齿轮216A的驱动力从第二驱动齿轮216C经由中间齿轮216D向安装于第一驱动辊211A的第一辊轴211C上的第一驱动齿轮216E进行传递。此外,第二驱动辊212A的第二辊轴212C的旋转力通过未图示的驱动带向第三驱动辊213A的第三辊轴213C进行传递。由此,第一驱动辊211A、第二驱动辊212A以及第三驱动辊213A向同一方向进行旋转,从而将处理介质S在主体10内进行输送。
更详细而言,图3所示的第一驱动辊211A、第二驱动辊212A以及第三驱动辊213A在介质输送电机215进行正转的情况下,向在副扫描方向中用符号A表示的方向输送处理介质S。在下文的说明中,将在副扫描方向中用符号A表示的方向称为“正方向”。此外,图3所示的第一驱动辊211A、第二驱动辊212A以及第三驱动辊213A在介质输送电机215进行反转的情况下,向在副扫描方向中用符号B表示的方向输送处理介质S。在下文的说明中,将在副扫描方向中用符号B表示的方向称为“反方向”。
对齐部22具备多个对齐板221和驱动对齐板221的对齐电机222。对齐部22对应于斜行修正部的一个示例。多个对齐板221在第一驱动辊211A以及第一从动辊211B与印刷头17以及压印板16之间,在主扫描方向上并列地进行设置,且通过对齐电机222的驱动而向输送路径P内突出。对齐部22驱动对齐电机222,而使多个对齐板221向输送路径P内突出。由此,对齐部22通过使突出的多个对齐板221与处理介质S的顶端进行抵接,从而对处理介质S的副扫描方向中的斜行以使其消除的方式进行修正,从而可以调整处理介质S的副扫描方向中的倾斜。
如图2所示,主体10在输送路径P中对齐板221的附近处具备对与对齐板221抵接的处理介质S的有无进行检测的多个对齐传感器25。对齐传感器25由光透过型的传感器构成,且在主扫描方向上并列设置。对齐传感器25具备隔着输送路径P而对置的LED等发光部和光敏晶体管等受光部。控制部100通过检测出处理介质S的顶端的对齐传感器25的数量以及配置,从而能够对由对齐部22实施的倾斜的修正之后的处理介质S的对于副扫描方向的倾斜是否在容许范围内进行判断。
在主体10中,在第一驱动辊211A的前方处,设置有对向输送路径P的处理介质S的插入进行检测的多个介质插入传感器26。这些介质插入传感器26为,具备朝向输送路径P发光的发光部和接受反射光的受光部的光反射型传感器,且对从手动插入口5被插入的处理介质S进行检测。另外,介质插入传感器26也可以为,以隔着输送路径P而对置的方式配置了发光部和受光部的光透过型传感器。例如,在从所有的介质插入传感器26的受光部受光的状态变成任意一个介质插入传感器26中受光被遮挡的状态的情况下,控制部100判断出处理介质S被插入到输送路径P内。
磁信息读写部23具备实施对于被设于存折上的磁条的磁信息的读取或者写入、被设于支票上的MICR信息的读取等的磁头231。此外,磁信息读写部23具备介质按压部232,该介质按压部232在磁头231执行包含磁信息的读取在内的处理时,为了抑制处理介质S的上浮,从上方对处理介质S进行按压。
扫描部24具备第一扫描器模块241以及第二扫描器模块242。第一扫描器模块241对被插入到复合机1中的处理介质S的上表面实施扫描。第二扫描器模块242在输送路径P中被设置在与第一扫描器模块241对置的位置,并对处理介质S的下表面实施扫描。通常,处理介质S以使通过印刷头17来实施印刷的印刷面成为上表面的方式,或者,以使被印刷有磁信息的面成为下表面的方式,从手动插入口5进行插入。第一扫描器模块241以及第二扫描器模块242被设置在第二驱动辊212A与第三驱动辊213A之间,且对在输送路径P中被输送的处理介质S的两面连续地实施扫描。另外,第一扫描器模块241以及第二扫描器模块242分别具备R、G、B的光源,从而能够实施单色以及全色的扫描。
第一扫描器模块241具备:紧贴于处理介质S的平坦的盖玻璃241A;和对该盖玻璃241A进行保持的主体壳体241B。第二扫描器模块242具备:紧贴于处理介质S的平坦的盖玻璃242A;和对该盖玻璃242A进行保持的主体壳体242B。在主体壳体241B、242B上具备:照射部,其将从LED等光源输出的光向处理介质S进行照射;多个受光部,其在主扫描方向上并列设置;输出部,其将基于该受光部的数据向控制部100进行输出。在下文中,将主体壳体241B、242B输出的输出数据称为扫描数据。
图4是表示复合机1的功能性的结构的图。
复合机1具备控制部100、通信部101、输入部102、显示部103、印刷部104、输送部21、对齐部22、磁信息读写部23、扫描部24以及传感器部105。
控制部100具备CPU、MPU等执行程序的处理器110以及存储部120,且对复合机1的各部进行控制。控制部100以使处理器110读出并执行被存储于存储部120中的控制程序120A的方式,通过硬件以及软件的协作来执行各种处理。
存储部120具有对处理器110执行的程序、由处理器110处理的数据进行存储的存储区域。存储部120对处理器110执行的控制程序120A以及设定数据120B进行存储。设定数据120B包括与复合机1的动作相关的设定值。存储部120除了控制程序120A以及设定数据120B之外,也可以对其他的程序、数据进行存储。存储部120具有对程序、数据以非易失的方式进行存储的非易失性存储区域。此外,存储部120也可以具备易失性存储区域,且构成对处理器110所执行的程序、处理对象的数据暂时性地进行存储的工作区域。
通信部101具备连接器、接口电路等通信所需的硬件,且通过控制部100的控制,按照预定的通信标准而与外部装置进行通信。通信部101在与外部装置的通信中使用的通信标准能够采用任意的通信标准,例如,能够采用USB、RS232C等串行通信所涉及的通信标准、LAN所涉及的通信标准等任意的通信标准。此外,通信部101在与外部装置的通信中使用的通信标准既可以为无线通信所涉及的通信标准,又可以为有线通信所涉及的通信标准。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与复合机1进行通信的外部装置,例示出主机装置7。主机装置7为对复合机1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能够使用例如台式机型的计算机、笔记本型的计算机、平板型的计算机等。
输入部102具有被设置在复合机1的框体上的操作开关,并检测对于操作开关的操作,并且将表示检测出的操作的信号向控制部100进行输出。控制部100根据来自输入部102的输入,来执行与操作对应的处理。
显示部103具备多个LED、显示面板等,且通过控制部100的控制,来执行使LED以预定的方式的点亮/闪烁、向显示面板的信息的显示等。
印刷部104具备印刷头17、搭载印刷头17的滑架18、使滑架18在主扫描方向进行扫描的滑架驱动电机104A等对处理介质S的印刷所涉及的机构。印刷部104通过控制部100的控制,从而使滑架18在主扫描方向上实施扫描,且通过印刷头17而在输送路径P中被输送的处理介质S的上表面上实施印刷。
输送部21通过在控制部100的控制下,使介质输送电机215进行正转,从而通过第一驱动辊211A、第二驱动辊212A以及第三驱动辊213A而在输送路径P中向正方向输送处理介质S。另外,输送部21通过在控制部100的控制下,使介质输送电机215进行反转,从而通过第一驱动辊211A、第二驱动辊212A以及第三驱动辊213A而在输送路径P中向反方向输送处理介质S。
对齐部22通过控制部100的控制,从而使对齐电机222进行驱动且使多个对齐板221向输送路径P内进行突出,从而调整处理介质S的对于副扫描方向的倾斜。
磁信息读写部23通过控制部100的控制,从而通过磁头231来执行对于被设于存折上的磁条的磁信息的读取或写入、设于支票上的MICR信息的读取等。
扫描部24通过控制部100的控制,从而通过第一扫描器模块241以及第二扫描器模块242,对于处理介质S实施扫描。
传感器部105具备介质宽度传感器19、介质插入传感器26以及对齐传感器25。介质宽度传感器19、介质插入传感器26以及对齐传感器25将检测值向控制部100进行输出。
接下来,对复合机1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5是表示复合机1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5中例示的动作为,在处理介质S从手动插入口5被插入了的情况下,对于该处理介质S实施扫描,然后实施印刷并排出纸张的一系列的动作。
复合机1的控制部100对在手动插入口5中是否被插入了处理介质S进行判断(步骤S1)。如上所述,控制部100在步骤S1中,基于介质插入传感器26的检测值,对在手动插入口5中是否有处理介质S被插入了进行判断。
在判断为在手动插入口5中未被插入处理介质S的情况下(步骤S1:否),控制部100再次执行步骤S1的处理。另一方面,在判断为在手动插入口5中插入了处理介质S的情况下(步骤S1:是),控制部100控制对齐部22,来执行调整处理介质S的相对于副扫描方向的倾斜的对齐动作(步骤S2)。
此处,在基于对齐传感器25的输出值,判断为已经调整了处理介质S的对于副扫描方向的倾斜的情况下,控制部100控制对齐部22,使所有的对齐板221从输送路径P中进行退避,从而结束对齐动作。
当执行由对齐部22实施的对齐动作时,控制部100控制输送部21,在输送路径P中将处理介质S向正方向输送至扫描部24(步骤S3)。更详细而言,在步骤S3中,控制部100将处理介质S的顶端在输送路径P中向正方向输送至设置扫描部24的位置。
然后,控制部100控制输送部21以及扫描部24,一边将处理介质S向正方向进行输送,一边通过第一扫描器模块241以及第二扫描器模块242对于处理介质S实施扫描(步骤S4)。
然后,控制部100基于第一扫描器模块241以及第二扫描器模块242输出的扫描数据,针对处理介质S的两面分别生成图像数据GD(步骤S5)。在下文的说明中,将在步骤S5中生成的图像数据GD所示的图像称为扫描图像且标记“SG”的符号。
然后,控制部100对通信部101进行控制,而将所生成的图像数据GD发送到主机装置7(步骤S6)。
当从复合机1接收图像数据GD时,主机装置7执行基于接收到的图像数据GD的处理。
例如,在图像数据GD为表示存折的扫描图像SG的图像数据,且图像数据包含存折的识别信息的情况下,主机装置7利用通过预定的手段而被输入的密码来进行认证,且在认证成功了的情况下,生成对与收入款项、支出款项等有关的信息的印刷进行指示的印刷数据。
此外,例如,在图像数据GD为表示支票的扫描图像SG的图像数据GD的情况下,主机装置7将图像数据GD保存在预定的存储区域中,且生成对表示支票已使用的信息的印刷进行指示的印刷数据。
返回至流程图的说明,控制部100基于在步骤S5中生成的图像数据GD,对处理介质S的主扫描方向上的端部进行判断。更加具体而言,对处理介质S的主扫描方向上的端部位置进行判断(步骤S7)。以下,将主扫描方向上的处理介质S的端部TB中的右方的端部TB称为右介质端部且标记“RBB”的符号。此外,将主扫描方向上的处理介质S的端部TB中的左方的端部TB称为左介质端部且标记“LBB”的符号。
在步骤S7的判断中利用的图像数据GD为,基于从第一扫描器模块241被输出的扫描数据的图像数据GD以及基于第二扫描器模块242所输出的扫描数据的图像数据GD的至少任意一个。在下文的说明中例示出了在步骤S7的判断中利用的图像数据GD为基于从第一扫描器模块241被输出的扫描数据的图像数据GD的情况。
对于步骤S7的处理进行详细记述。
图6是用于对端部位置的判断进行说明的图。图6所示的X方向与图1、图2以及图3所示的X方向相同。此外,图6所示的Y方向与图1、图2以及图3所示的Y方向相同。
在图6中例示出,在主扫描方向上的处理介质S的两个端部TB均位于扫描部24的能够扫描区域RH内的状态下,执行了由输送部21实施的输送以及由扫描部24实施的扫描的情况。
能够扫描区域RH是指,在主扫描方向中第一扫描器模块241以及第二扫描器模块242为能够实施扫描的范围,且为与能够插入介质区域SKH相比较窄并且被包含在能够插入介质区域SKH中的区域。能够扫描区域RH为,相当于第一扫描器模块241以及第二扫描器模块242的主扫描方向上的长度的区域。能够扫描区域RH被预先适当地确定了是在能够插入介质区域SKH中从哪个位置到哪个位置的区域。能够插入介质区域SKH是指,在主扫描方向上相当于手动插入口5的长度的区域。
在图6的方式下,在将处理介质S向正方向进行输送且实施了扫描的情况下,控制部100生成如图7所示那样的图像数据GD。
图7是表示在以图6的方式一边输送处理介质S一边实施了扫描的情况下所生成的图像数据GD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7表示在互相正交的X'轴以及Y'轴所示的坐标系中被展开的图像数据GD。在图7所示的坐标系中,X'轴方向对应于主扫描方向,Y'轴方向对应于副扫描方向。此外,在图7所示的坐标系中,X'轴的箭头标记所示的方向对应于图1、图2、图3以及图6中的+X方向,与X'轴的箭头标记所示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对应于图1、图2、图3以及图6中的-X方向。此外,在图7所示的坐标系中,Y'轴的箭头标记所示的方向对应于图1、图2、图3以及图6中的+Y方向,且与Y'轴的箭头标记所示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对应于图1、图2、图3以及图6中的-Y方向。因此,图7中的左方对应于图1、图2图3以及图6中的左方,图7中的右方对应于图1、图2、图3以及图6中的右方。
如图7所示,在以图6的方式一边输送处理介质S一边实施扫描的情况下所生成的图像数据GD是表示非介质面图像HMG、介质面图像BMG以及非介质面图像HMG在X'轴方向中按照该顺序进行了排列而成的扫描图像SG的图像数据。介质面图像BMG是表示在输送路径P被输送的处理介质S的上表面、即通过IP印刷头17实施印刷的处理介质S的印刷面的图像。非介质面图像HMG为不表示处理介质S的上表面的图像。
控制部100对从扫描图像SG的左方的端部起到介质面图像BMG的左方的端部为止的扫描图像SG中的距离L1'进行计算。控制部100基于图像数据GD被展开后的坐标系的坐标,从而能够容易地计算出距离L1'。当计算出距离L1'时,控制部100基于计算出的距离L1',对主扫描方向上的处理介质S的左介质端部LBB的端部位置进行判断。在扫描图像SG中的距离L1'与主扫描方向上的距离L对应的情况下,控制部100将从主扫描方向上的能够扫描区域RH的左端的位置即位置LI向右方错开了距离L的位置I1判断为处理介质S的左介质端部LBB的端部位置。
同样地,控制部100对从扫描图像SG的右方的端部起到介质面图像BMG的右方的端部为止的扫描图像SG中的距离L2'进行计算。控制部100能够基于图像数据GD被展开后的坐标系的坐标,从而容易地计算出距离L2'。当计算出距离L2'时,控制部100基于计算出的距离L2',对处理介质S的右介质端部RBB的端部位置进行判断。在扫描图像SG中的距离L2'与主扫描方向上的距离L2对应的情况下,控制部100将从能够扫描区域RH的右端的位置即位置RI向左方错开了距离L2的位置I2判断为处理介质S的右介质端部RBB的端部位置。
返回至图5所示的流程图的说明,当判定出处理介质S的端部位置时,控制部100基于判断出的端部位置,来确定主扫描方向上的印刷头17的印刷开始位置(步骤S8)。
例如,在印刷头17在主扫描方向上朝向右方而开始印刷的情况下,控制部100将从处理介质S的左介质端部LBB的端部位置即位置I1起向右方错开了距离L3的主扫描方向上的位置I3,确定为主扫描方向上的印刷开始位置。该距离L3是通过事先的测试、模拟等针对每一个处理介质S的种类而适当地确定的,且作为信息被存储在存储部120等中。
此外,例如,在印刷头17在主扫描方向上朝向左方开始印刷的情况下,控制部100将从处理介质S的右介质端部RBB的端部位置即位置I2起向左方错开了距离L4的主扫描方向中的位置I4,确定为主扫描方向上的印刷开始位置。该距离L4是通过事先的测试、模拟等针对处理介质S的种类而适当地确定的,且作为信息被存储在在存储部120等中。
另外,在利用图6以及图7进行了说明的端部位置的判断以及印刷开始位置的确定中,例示出在处理介质S的主扫描方向上的两个端部TB均位于能够扫描区域RH内的状态下实施输送以及扫描的情况。但是,在扫描部24中实施扫描时,存在有在一个端部TB位于能够扫描区域RH内且另一个端部TB位于能够扫描区域RH外的状态下将处理介质S向正方向进行输送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控制部100基于表示扫描图像SG的图像数据GD,对位于能够扫描区域RH内的端部TB的端部位置进行判断,并确定印刷开始位置。在这种情况下的扫描图像SG不包含X'轴方向上的某一方的非介质面图像HMG。
在确定印刷开始位置时,控制部100对输送部21进行控制,在输送路径P中将处理介质S向反方向进行输送,且将处理介质S从扫描部24输送至印刷部104(步骤S9)。更详细而言,在步骤S9中,将处理介质S向反方向进行输送,直至处理介质S的顶端在输送路径P中位于设置印刷头17的位置为止。
此处,当从主机装置7发送印刷数据时,控制部100基于接收到的印刷数据,开始印刷(步骤S10)。控制部100从在步骤S8确定的主扫描方向上的印刷头17的印刷开始位置起开始印刷。另外,控制部100对于副扫描方向上的印刷头17的印刷开始位置,根据处理介质S的种类、与主机装置7的通信等适当地进行确定,且从适当地确定的副扫描方向上的印刷开始位置起,通过印刷头17开始印刷。例如,在处理介质S为存折的情况下,控制部100从主机装置7接收表示应该在副扫描方向上从印刷面的第几行起实施印刷的信息,且基于该信息来确定副扫描方向上的印刷开始位置。
在步骤S10中,控制部100对输送部21以及印刷部104进行控制,并基于印刷数据,一边将处理介质S向正方向进行输送,一边在处理介质S的印刷面上实施印刷。控制部100交替地执行1行的印刷、1行量的输送。当该一系列的印刷结束时,控制部100对输送部21进行控制,而将处理介质S输送至输送路径P中的印刷结束位置(步骤S11)。更详细而言,将处理介质S向正方向进行输送,直至处理介质S的后端位于在输送路径P中设置印刷头17的位置为止。
然后,控制部100控制输送部21,使处理介质S从手动插入口5或者排出口6排出(步骤S12),然后,转移至等待处理介质S的插入的待机状态(步骤S13),并结束本处理。
如此,在对于被插入的处理介质S实施对齐动作后,控制部100控制输送部21,从而将处理介质S输送至扫描部24。当将处理介质S输送至扫描部24后,控制部100控制扫描部24,从而对处理介质S实施扫描。当通过扫描部24实施扫描后,控制部100基于表示通过扫描而获得的扫描图像SG的图像数据GD,来对主扫描方向上的处理介质S的端部位置进行判断。然后,控制部100控制输送部21,而将处理介质S从扫描部24输送至印刷部104。
如上所述,在滑架18上设置有介质宽度传感器19。控制部100使用介质宽度传感器19,能够对主扫描方向上的处理介质S的端部位置进行判断。但是,在通过介质宽度传感器19来判断端部位置的结构中,需要实施滑架18的扫描。因此,在使用介质宽度传感器19来判断端部位置的结构中,当与图5中例示出的动作同样地对于处理介质S实施扫描以及印刷时,控制部100在端部位置的判断时需要实施滑架18的扫描,从而会因滑架18的扫描而导致处理介质S所涉及的处理需要的时间变长。因此,控制部100利用在处理介质S所涉及的处理中实施扫描的情况,而根据表示扫描图像SG的图像数据GD来对端部位置进行判断。由此,控制部100在对处理介质S的端部位置进行判断时,能够省略滑架18的扫描,从而能够缩短包含扫描以及印刷在内的处理介质S所涉及的处理所需要的时间。
另外,控制部100基于判断出的端部位置,来确定主扫描方向上的印刷头17的印刷开始位置。由此,控制部100在基于端部位置来确定印刷头17的印刷开始位置时,由于未使用介质宽度传感器19,因此能够省略滑架18的扫描。因此,控制部100能够缩短印刷开始位置的确定所需要的时间,从而能够缩短包含扫描以及印刷在内的处理介质S所涉及的处理所需要的时间。此外,控制部100由于能够确定印刷开始位置,因此能够从适当的位置起开始印刷,从而能够防止印刷品质降低的情况以及印刷在压印板16上的情况。
此外,利用图5进行了说明的复合机1的动作为,在处理介质S从手动插入口5被插入了的情况下,对于该处理介质S实施扫描,然后实施印刷并排出纸张的一系列的动作。但是,在复合机1的动作中,在该一系列的动作中,对于被设于存折上的磁条的磁信息的读取或写入、被设于支票上的MICR信息的读取等由磁信息读写部23实施的磁信息读取动作也可以在任意的时机下实施。
如上所述,复合机1具备:输送部21,其能够输送处理介质S;印刷部104,其在处理介质S上实施印刷;扫描部24,其对于处理介质S实施扫描;和控制部100。印刷部104以及扫描部24被设置在处理介质S的输送路径P中。控制部100控制输送部21,而将处理介质S输送至扫描部24,且控制扫描部24,而对于被输送至扫描部24的处理介质S实施扫描。而且,控制部100基于通过扫描部24的扫描而获得的处理介质S的图像数据GD,来对处理介质S的端部位置进行判断,并且在端部位置的判断之后,控制输送部21,而将处理介质S从扫描部24输送至印刷部104。
如此,控制部100利用在处理介质S所涉及的处理中实施扫描的情况,而根据表示扫描图像SG的图像数据GD来判断端部位置。由此,控制部100在端部位置的判断时,能够省略滑架18等的机械动作。因此,控制部100能够缩短包含扫描以及印刷在内的处理介质S所涉及的处理所需要的时间。
印刷部104具有:在处理介质S上实施印刷的印刷头17;和搭载印刷头17且在主扫描方向上进行移动的滑架18。控制部100基于判断出的端部位置,来确定印刷头17开始实施印刷的印刷开始位置。
根据该结构,由于在基于端部位置来确定印刷头17的印刷开始位置时,控制部100不使用介质宽度传感器19,因此能够省略滑架18的扫描。因此,控制部100能够缩短印刷开始位置的确定所需要的时间,因此能够缩短包含扫描以及印刷在内的处理介质S所涉及的处理所需要的时间。另外,由于控制部100能够确定印刷开始位置,因而能够从适当的位置开始印刷,从而能够防止印刷品质降低以及印刷在压印板16上的情况。
复合机1具备被设置在输送路径P中且对处理介质S的斜行进行修正的对齐部22。
印刷部104在输送路径P中被设置在对齐部22与扫描部24之间。
这样,在输送路径P中,在对齐部22与扫描部24之间设置有印刷部104。在上述各部被如此设置在输送路径P中的结构中,在对于处理介质S实施印刷之前先实施扫描的情况下,在输送路径P中,实施多次正方向以及反方向的处理介质S的输送。因此,在印刷部104在输送路径P中被设置在对齐部22与扫描部24之间的结构中,在对于处理介质S实施印刷之前先实施扫描的情况下,处理介质S所涉及的处理所需要的时间可能变长。但是,由于控制部100并未使用介质宽度传感器19而是基于扫描图像SG的图像数据GD来判断端部位置,因此,即使在处理所需要的时间可能变长的处理方式下以及上述各部的配置关系下,也能够避免处理介质S所涉及的处理所需要的时间进一步变长的情况。
输送部21具有对处理介质S进行输送的第一驱动辊211A。第一驱动辊211A被设置在输送路径P中。印刷部104以及扫描部24在作为处理介质S的输送方向的正方向上被设置在第一驱动辊211A的下游处。
由于扫描部24在正方向上被设置在第一驱动辊211A的下游侧,因此与扫描部24在正方向上被设置在上游侧的情况相比较,第一驱动辊211A可以对于扫描部24进行稳定的处理介质S的输送。因此,通过扫描部24在正方向上被设置在第一驱动辊211A的下游侧,从而扫描部24可以对于稳定地被输送的处理介质S实施扫描。由此,控制部100能够高精度地对处理介质S的端部位置进行判断。
另外,由于印刷部104在正方向上被设置在第一驱动辊211A的下游侧,从而第一驱动辊211A在向正方向输送处理介质S并实施印刷时,可以对于印刷部104进行稳定的处理介质S的输送。因此,通过印刷部104在正方向上被设置在第一驱动辊211A的下游侧,从而印刷部104可以对于稳定地被输送的处理介质S实施印刷。由此,控制部100能够高精度地对于处理介质S实施印刷。
如上所述,通过印刷部104以及扫描部24在作为处理介质S的输送方向的正方向上被设置在第一驱动辊211A的下游处,从而控制部100能够高精度地执行包含扫描以及印刷在内的处理介质S所涉及的处理。
另外,上述的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式,能够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任意地进行变形以及应用。
上述的复合机1也可以使用介质宽度传感器19来判断端部位置。例如,在复合机1因预定的原因而无法进行基于表示扫描图像SG的图像数据GD的端部位置的判断的情况下,使用介质宽度传感器19来判断端部位置。由此,复合机1能够通过两种方法来对端部位置进行判断,因此复合机1能够切实地进行端部位置的判断,另外,能够切实地确定主扫描方向上的印刷开始位置。
另外,虽然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基于判断出的端部位置来确定主扫描方向上的印刷头17的印刷开始位置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基于判断出的端部位置来对处理介质S的主扫描方向上的长度进行检测。即,控制部100也可以基于判断出的端部位置来对处理介质S的宽度进行检测。
例如,在将对应于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的一个示例的复合机1的控制方法,使用复合机1具备的计算机或者被连接在复合机1上的外部装置来实现的情况下,也能够将本实用新型以为了实现该方法而由计算机进行执行的程序、将该程序以能够通过计算机进行读取的方式进行了记录的记录介质或者对该程序进行传送的传送介质的方式来构成。
此外,虽然例示出实现控制部100的功能是通过一个处理器110来实现的情况,但是也可以通过多个处理器或者半导体芯片来实现。
此外,例如,为了便于对处理进行理解,图5的处理单位为根据主要的处理内容而分割的单位,本实用新型并不会因处理单位的分割的方式、名称而受到限制。既可以根据处理内容,进一步分割为多个处理单位,又可以以使一个处理单位进一步包含多个处理的方式进行分割。此外,该处理的顺序也可以在不妨碍本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内适当地进行替换。
此外,图4所示的各个功能部为表示功能性的结构,具体的安装方式并不特别地限定于此。也就是说,不一定需要安装分别与各个功能部对应的硬件,当然也能够设为通过一个处理器执行程序而实现多个功能部的功能的结构。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由软件实现的功能的一部分也可以设为由硬件来实现,或者,由硬件实现的功能的一部分也可以由软件来实现。另外,对于复合机1的其他的各部的具体的详细结构,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任意地进行变更。
此外,虽然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列举具备SIDM方式的印刷头17的复合机1为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复合机1所具备的印刷头17的印刷方式也可以为,喷墨式、热敏式等其他的方式。
符号说明
1…复合机(印刷装置);7…主机装置;14…前方介质引导部;15…后方介质引导部;16…压印板;17…印刷头;18…滑架;19…介质宽度传感器;21…输送部;22…对齐部;23…磁信息读写部;24…扫描部;25…对齐传感器;26…介质插入传感器;100…控制部;101…通信部;102…输入部;104…印刷部;104A…滑架驱动电机;105…传感器部;110…处理器;120…存储部;120A…控制程序;120B…设定数据;211A…第一驱动辊(输送辊);211B…第一从动辊;212A…第二驱动辊;212B…第二从动辊;213A…第三驱动辊;213B…第三从动辊;215…介质输送电机;216…驱动轮系部;221…对齐板;222…对齐电机;231…磁头;241…第一扫描器模块;242…第二扫描器模块;GD…图像数据;LBB…左介质端部(端部);P…输送路径;RBB…右介质端部(端部);S…处理介质(印刷介质)。

Claims (4)

1.一种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输送部,其实施印刷介质的输送;
印刷部,其在所述印刷介质上实施印刷;
扫描部,其实施所述印刷介质的扫描;
控制部,其对所述输送部、所述印刷部以及所述扫描部进行控制,
所述印刷部以及所述扫描部被设置在所述印刷介质的输送路径中,
所述控制部
控制所述输送部,而向所述扫描部实施所述印刷介质的输送,
并控制所述扫描部,而实施所述印刷介质的扫描,
并基于通过扫描而获得的所述印刷介质的图像数据,来对所述印刷介质的端部进行判断,
并且在所述端部的判断之后,控制所述输送部,而从所述扫描部向所述印刷部实施所述印刷介质的输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印刷部具有:在所述印刷介质上实施印刷的印刷头;和搭载所述印刷头且在主扫描方向上进行移动的滑架,
所述控制部基于判断出的所述端部,来确定通过所述印刷头开始印刷的印刷开始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斜行修正部,所述斜行修正部被设置在所述输送路径中,且对所述印刷介质的斜行进行修正,
所述印刷部在所述输送路径中被设置在所述斜行修正部与所述扫描部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部具有对所述印刷介质进行输送的输送辊,
所述输送辊被设置在所述输送路径中,
所述印刷部以及所述扫描部在所述印刷介质的输送方向上被设置在所述输送辊的下游处。
CN201922186123.XU 2018-12-12 2019-12-09 印刷装置 Active CN21146791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232222A JP2020093441A (ja) 2018-12-12 2018-12-12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18-232222 2018-12-1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67915U true CN211467915U (zh) 2020-09-11

Family

ID=710844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86123.XU Active CN211467915U (zh) 2018-12-12 2019-12-09 印刷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0093441A (zh)
CN (1) CN211467915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093441A (ja) 2020-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89696B2 (en) Recording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for a recording device
JP2011146835A (ja) 光学読取装置、光学読取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369968B2 (ja) 整列搬送装置、整列搬送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記録装置
US8573591B2 (en) Optical reader, control method of optical reader,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that shortened first transport distance of medium
JP2011146833A (ja) 光学読取装置、光学読取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211467915U (zh) 印刷装置
JP2012059165A (ja) 電子機器、電子機器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2025078A (ja) 情報読取印刷装置、情報読取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CN211467914U (zh) 印刷装置
JP4604352B2 (ja) プリンタ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情報記録媒体
JP2012029121A (ja) 読取システム、画像取得装置、光学読取装置、画像取得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5096450A (ja) 記録装置及び該装置における記録媒体の搬送制御方法
JP2014046459A (ja) 電子機器、および電子機器の制御方法
JP2017182194A (ja) 認証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
US7483668B2 (en) Method for achieving accurate page margins on a media and duplex imaging apparatus thereof
JP2011178114A (ja) 業務処理装置および業務処理装置における媒体の搬送時の位置ずれ検出方法
JP4576733B2 (ja) 記録装置
JP7113640B2 (ja) イメージスキャナ用アダプタおよびイメージスキャナ
JP5664047B2 (ja) 複合機、複合機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475376B2 (ja) 通帳処理装置
JP2009223947A (ja) 記録装置、及び、記録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06248100A (ja) 記録装置
US8885203B2 (en) Optical reading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for an optical reading device
JP2011040844A (ja) 読取装置、読取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20131462A (ja)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